資源簡介 (共43張PPT)第4章 世界氣候2025年湖北省中考地理知識點講與練目 錄知識梳理要點突出真題再現知識梳理1.世界的氣溫(1)世界氣溫的分布特點①世界氣溫的分布有明顯的地帶性。無論1月還是7月,全球氣溫都是從低緯度向兩極遞減。②在同一緯度上,大陸氣溫冬季比海洋低,夏季比海洋高。③南半球的海洋面積遠大于陸地面積,等溫線比較平直。北半球陸地面積較大,等溫線南半球彎曲。(2)影響氣溫的因素2.世界的降水世界年降水量(1)降水的空間分布(2)降水的時間差異:全年各月降水多且均勻、全年各月降水稀少、夏季多雨和冬季多雨。1.世界主要的氣候類型1.氣候對農業的影響(1)農作物種類。例如:咖啡、香蕉、芒果和榴蓮產自熱帶地區,茶、柑橘產自亞熱帶地區。(2)耕作制度。例如:我國東北平原農作物一年一熟,長江中下游平原農作物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2.氣候對自然災害的影響:氣候發生異常會造成洪澇、干旱和寒潮等災害。3.氣候對生活的影響要點突破(2023·黑龍江)下列符合北半球夏季等溫線分布的是( )C【思路點撥】世界氣溫的水平分布由低緯向高緯遞減,北半球等溫線數值由南向北遞減。由此可知,圖中BC兩地位于北半球,排除AD;同緯度地帶陸地和海洋氣溫不一樣。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海洋氣溫高,陸地氣溫低,由此可知,B圖表示的是冬季,C圖表示的夏季,故選C。【歸納總結】等溫線的判讀1.根據等溫線及海陸不同性質,判讀海陸分布:(1)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等溫線向低緯度凸出為陸地;等溫線向高緯度凸出為海洋。(2)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等溫線向高緯度凸出為陸地;等溫線向低緯度凸出為海洋。2.從等溫線的排列狀況可以判斷南北半球:如圖,由于等溫線由南向北數值遞增,結合氣溫由赤道向兩極遞減的變化規律,可知這是南半球。比較同一緯度陸地和海洋的氣溫高低,判讀季節。如上圖,同緯度上的甲、乙兩點,甲處為陸地,乙處為海洋,甲點氣溫小于5 ℃,乙點氣溫大于5 ℃,可知在這一緯度,海洋平均氣溫高于陸地,為冬季等溫線分布圖。(2024·新疆)讀下面四地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完成第(1)~(2)題。(1)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描述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丁地最可能是( )A.亞馬孫平原 B.地中海沿岸C.華北平原 D.南極地區BD【思路點撥】(1)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的是乙,為地中海氣候,B正確;甲是全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丙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溫帶季風氣候,丁是終年嚴寒、降水稀少的寒帶氣候,排除ACD,故選B。(2)丁地為終年嚴寒、降水稀少的寒帶氣候,最可能是南極地區,D正確;亞馬孫平原是熱帶雨林氣候,對應甲,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氣候,對應乙,華北平原是溫帶季風氣候,對應丙,ABC排除,故選D。【歸納總結】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判斷1.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2.世界氣候類型的判斷真題再現【湖北真題精選】1. (2023·鄂州)習近平主席在世界氣候大會上提出,中國努力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年度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目前主要是與使用煤、石油等有關)與年度二氧化碳吸收固定總量(如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實現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在這一過程中,提倡中學生做到( A )①垃圾分類,少用塑料袋②積極參與體育活動③綠色出行④植樹種草,綠化環境⑤多使用一次性碗筷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⑤A2. (2023·十堰)讀世界地圖和氣候資料圖,回答問題。a、b、c三地均位于中緯度地區,從四種氣候資料圖判斷,與b地氣候相符的是( B?。?br/>A. 甲 B. 乙 C. 丙 D. 丁B ?。?022·襄陽)讀某區域等溫線分布圖,圖中a、b、c代表不同的氣溫值,①②兩地同緯度,③④兩地同緯度,據此完成第3~4題。3. 若a>b>c,關于①②③④四地氣溫的比較,正確的是( D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C. ③<④<②<① D. ④<③<②<①4. 下列關于該區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B )A. ①地等溫線向高緯度凸出時a<b<cB. ②地可能在南半球,為當地夏季海洋C. ③地可能在北半球,為當地夏季陸地D. ④地可能在南半球且易發育河流DB【全國真題精選】 ?。?024·宜賓)2023年10月19日,我國江西省篁嶺村成功入選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最佳旅游鄉村”名單。篁嶺村房屋錯落排布在落差近百米的山坡上,以木質結構為主,屋頂坡度大。下圖為篁嶺村房屋建筑景觀圖。據此完成第5~7題。5. 篁嶺村位于( D?。?br/>A. 東北平原 B. 黃土高原C. 塔里木盆地 D. 東南丘陵6. 篁嶺村房屋屋頂坡度大,是因為該地( C?。?br/>A. 春季風沙大,利于防風B. 夏季光照強,利于遮陽C. 夏秋降水多,利于排水D. 冬季氣溫低,利于保暖DC7. 端午節前后,游客在篁嶺村最可能( A?。?br/>A. 體驗賽龍舟、包粽子B. 參加那達慕大會C. 參與跳蘆笙、賽歌D. 觀看賽牦牛表演A ?。?023·海南)下圖示意“探究海陸溫度變化的差異”模擬實驗(砂土和水的起始溫度等條件相同)。據此完成第8~9題。8. 通過實驗可得出,砂土比水( C?。?br/>①升溫幅度大 ②升溫幅度小③降溫幅度大 ④降溫幅度小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C9. 由實驗推斷,同緯度海陸溫度變化的差異是( C?。?br/>A. 夏季陸地增溫慢,氣溫高B. 夏季海洋增溫快C. 冬季陸地降溫快,氣溫低D. 冬季海洋降溫快,氣溫低C ?。?023·甘肅)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完成第10~11題。10. 據圖可知,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規律是( D?。?br/>A. 從北半球向南半球遞增B. 從內陸地區向沿海遞減C. 從低海拔向高海拔遞增D. 從低緯向南北兩極遞減11. 影響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A. 緯度位置 B. 地勢高低C. 地形類型 D. 植被狀況DA③取走雨量器中的漏斗和儲水瓶④讀出量杯上的刻度數就是降雪量⑤待雪融化后倒在量杯里⑥測量時把儲水筒帶到室內測量步驟:①→③→ →⑥→ → ②⑤④12. (2024·上海)雨量器是測量降水量的基本儀器。結合下圖對冬季降雪量的測量步驟進行排序。①確認雨量器放置于戶外無遮擋處②換用盛雪口,儲水筒容納降雪13. (2023·晉中)【項目化學習】項目主題:我的校園 我的家項目背景:某中學校園內在連續較長時間降水或遇暴雨天氣后,部分區域路面常會出現積水,給師生的學習生活帶來不便。為解決這一問題,地理小組以“我的校園我的家”為主題,開展項目化學習。任務一:實地調查小組成員測量并繪制了校園平面圖。某次較強降水后,同學們找到積水位置,并把積水明顯的區域標記在圖中相應位置。(1)調查發現有植被覆蓋的區域積水現象不明顯,試簡要分析原因。與水泥路面相比,植被覆蓋區域下滲速度快;植被具有涵養水源的作用等。月份 1 2 3 4 5 6平均氣溫(℃) -3.4 0.6 8.3 12.1 19.9 23.5降水量(毫米) 3.0 5.6 11.2 22.0 34.1 52.2月份 7 8 9 10 11 12平均氣溫(℃) 23.1 22.5 18.0 10.2 4.3 -4.9降水量(毫米) 109.3 99.4 62.0 28.1 12.9 2.9 任務二:分析探究 同學們收集了所在城市的氣候資料,如下表。(2)根據資料,在圖中補充繪制該市年降水量柱狀圖。(3)說出校園最可能出現積水的時段,并從氣候角度簡要說明原因。時段:7~8月份;夏季;夏秋季節等。原因: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節;降水強度大,多暴雨;降水頻率高等。 任務三:成果展示(4)調查結論:校園積水主要與地面狀況和 有關。(5)為創建良好的校園環境,請給學校有關部門提出改進方案。改進方案:增加綠化面積;鋪設透水磚;建設海綿校園;增設下水井;雨季到來之前,清理下水井等。降水強度;降水量的多少;降水持續的時間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