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模塊一 地球的宇宙環境第二講 地球在宇宙中 太空探索目錄CONTENTS知識構建1知識梳理2情境應用3知識構建01注:課標新增,供參考。知識構建導圖知識梳理021. 太陽系:太陽吸引著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圍繞著它運行,組成太陽系。太陽系是銀河系的一小部分。教材2. 太陽系的八顆行星:按照與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水 星金 星地 球火 星木 星土 星天 王 星海 王 星3. 地球是人類生存的唯一家園宇宙環境(外部條件)太陽正處壯年行星各行其道自身條件質量、體積適中存在大氣地球內部結晶水汽;日地距離適中液態水日地距離適中適宜的溫度自轉、公轉周期適中穩定的太陽光照存在生命的原因安全的宇宙環境1. 人類太空探索歷程:人類目前在太空觀測、月球探測、行星際探測、火星探測、空間站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進展和成就。教材2. 我國的太空探索(1)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在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與空間站建設、月球與火星探測、太空觀測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和成就,為人類探索太空貢獻了中國力量。東方紅一號——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在太空晝夜不停地向全球播放“東方紅”樂曲和遙測信號,向全世界宣布中國已進入宇宙空間。 使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制并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發射成功,中國第一次實現載人航天。從此,中國成為世界上第3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楊利偉是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乘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10月16日,在完成21小時23分的太空飛行后,在內蒙古中部返回著陸。嫦娥一號是中國探月計劃中的第一顆繞月人造衛星,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2009年3月1日,嫦娥一號完成使命,撞擊月球表面預定地點“中國天眼”的學名是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不同于常見的通過可見光進行觀測的光學望遠鏡,射電望遠鏡通過接收宇宙中不可見的無線電波來“觀測”宇宙。射電天文學的推動人類認識宇宙起源、生命起源。2022年12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成的國家級太空實驗室——中國空間站(天宮空間站)建成。2024年4月25日,國旗隨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搭載進入中國空間站,由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與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進行了太空傳遞和在軌展示。 4月26日,神舟十八號3名航天員順利進駐中國空間站。 2024年4月28日,神十七、神十八乘組進行交接儀式,移交中國空間站的鑰匙。(2)中國探索太空歷程時間 成就1970年 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2003年 “神舟五號”飛船圓滿完成首次載人航天飛行2007年 成功發射首顆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2016年 建成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2021年 “祝融號”火星車成功著陸火星2022年 “天宮”空間站全面建成教材情境應用03 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號3名航天員順利進駐中國空間站。下圖示意中國“天宮”空間站。讀圖,回答第1~2小題。1. 中國空間站的能源主要來自( A )A. 太陽能 B. 風能 C. 地熱能 D. 核能A應用2. 中國航天與中華傳統文化交相輝映。下列探測器命名配對正確的是( B )A. 太陽-女媧號 B. 月球-嫦娥號C. 月球-夸父號 D. 太陽-祝融號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