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4張PPT)模塊五 認識中國第十五講 我國的自然環境目錄CONTENTS知識構建1知識梳理2重難點解析3情境應用4知識構建01導圖知識梳理02 山區面積廣大有利于發展林業、牧業、旅游業和采礦業。但是,山區不利于發展種植業。1. 地形(1)地形特征:地形類型多樣, 面積廣大。山區 教材(2)主要山脈山脈走向 主要山脈東西走向 北列 天山山脈、陰山山脈中列 山脈、秦嶺南列 南嶺昆侖 教材山脈走向 主要山脈東北-西南走向 西列 大興安嶺、 山脈、巫山、雪峰山中列 長白山脈、武夷山脈東列 臺灣山脈西北-東南走向 祁連山脈、阿爾泰山脈南北走向 橫斷山脈、賀蘭山弧形山脈 山脈太行 喜馬拉雅 教材1. 山脈是部分省級行政區域的分界線教材2. 山脈是很多地形區的分界線(3)主要地形區名稱 特征四大高原 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云貴高原 崎嶇不平,喀斯特地貌廣布黃土高原 水土流失嚴重,溝壑縱橫內蒙古高原 廣闊坦蕩四大盆地 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準噶爾盆地 我國緯度最高的盆地柴達木盆地 我國平均海拔最高的盆地,有“聚寶盆”之稱四川盆地 “紫色盆地”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教材名稱 特征三大平原 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黑土地”華北平原 又稱黃淮海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東西狹長,河湖密布,“魚米之鄉”三大丘陵 從北向南依次是遼東丘陵、山東丘陵和東南丘陵(我國面積最大的丘陵) 東北平原教材(1)地勢特征: ,呈三級階梯狀分布階梯 海拔 主要地形第一級階梯 4000米以上 高原、山地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 第二級階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界線:大興安嶺- 山脈-巫山-雪峰山 第三級階梯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西高東低 太行 教材2. 地勢(2)我國地勢的影響影響氣候 西高東低的地勢便于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 ,對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極為有利交通 西高東低的地勢,使我國許多大江大河滾滾東流,溝通了 交通,方便了沿海與內陸的經濟聯系河流 河流從高一級階梯流向低一級階梯時落差很大, 資源極為豐富降水 東西向 水能 教材 分析河流的水能資源是否豐富,主要考慮兩個方面:一是河流徑流量,河流所處地區降水豐富,匯入的支流多,則徑流量大;反之,則徑流量小。二是河流落差,河流所處地區地勢起伏大,則河流落差大;反之,則河流落差小。只有同時具備徑流量大、落差大兩個條件的河流,才具有豐富的水能資源。 分析河流的水能資源是否豐富,主要考慮兩個方面:一是河流徑流量,河流所處地區降水豐富,匯入的支流多,則徑流量大;反之,則徑流量小。二是河流落差,河流所處地區地勢起伏大,則河流落差大;反之,則河流落差小。只有同時具備徑流量大、落差大兩個條件的河流,才具有豐富的水能資源。大 高溫 1. 氣溫分布規律:冬季南北溫差 ,氣溫自南向北降低(緯度因素,冬季風);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少數地區外,全國普遍 (地形因素)。教材溫度帶 耕作制度 主要農作物① 一年三熟 水稻、熱帶經濟作物②亞熱帶 一年兩熟到三熟 、冬小麥、亞熱帶經濟作物③ 一年一熟至兩年三熟 冬小麥、玉米、棉花、花生、溫帶水果④中溫帶 春小麥、亞麻、大豆、甜菜⑤寒溫帶 一年一熟 春小麥、馬鈴薯⑥ 部分地區一年一熟 青稞熱帶 水稻 暖溫帶 一年一熟青藏高原區/青藏高原高寒教材2. 溫度帶大 高溫 1. 氣溫分布規律:冬季南北溫差 ,氣溫自南向北降低(緯度因素,冬季風);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少數地區外,全國普遍 (地形因素)。 1月0℃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亞熱帶和暖溫帶分界線也是1月0℃等溫線(秦嶺-淮河一線)。教材2. 干濕區:濕潤區、半濕潤區、半干旱區和干旱區。年降水量 <200毫米 200~400毫米 400~800毫米 >800毫米干濕區 干旱區 半干旱區 半濕潤區 濕潤區植被 荒漠 草原 森林草原 森林教材1. 特點(1)時間分配不均:夏秋多(4-10月),冬春少,且高溫期和多雨期一致;年際變化大。(2)空間分布不均:東多西少,自 向遞減。東南沿海 西北內陸 (1)氣候復雜多樣1. 特點A. 熱帶季風氣候;B. ;C. 溫帶季風氣候;D. ;E. 。亞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 高原山地氣候 教材(2)季風氣候顯著①我國冬、夏季風的比較類型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亞 太平洋、印度洋風向 偏北風(西北風、 東北風) 偏南風(東南風、西南風)性質 寒冷干燥 溫暖濕潤冬季風夏季風教材②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大致以 -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為界。季風區降水豐富且集中在夏季;非季風區降水稀少,氣候干旱。大興安嶺 ③季風氣候的影響:高溫期和多雨期一致,為農業提供有利自然條件,但季風氣候多災害性天氣,如洪澇、干旱、寒潮等。教材2. 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 等。1. 主要河流和湖泊(1)主要河流及水文特征地形 類別 水文特征 主要河流外流河 以雨水補給為主, 季易形成汛期,冬季秦嶺-淮河以北河流有結冰期 長江、黃河、珠江、黑龍江、雅魯藏布江等內流河 以 補給為主,屬于季節性河流 (我國最長的內流河)夏 冰雪融水 塔里木河 (2)我國主要湖泊: (我國最大的淡水湖)、 (我國最大的咸水湖)、洞庭湖、太湖、納木錯等。湖泊對河流的水量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鄱陽湖 青海湖 教材2. 長江(1)概況發源地 山脈主峰各拉丹冬峰注入海洋 地位 世界第三長河,我國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干流流經省區 、川、藏、云、渝、 、湘、贛、皖、蘇、滬(共11個省區)上中下游分界點 宜昌、湖口唐古拉 東海青 鄂 教材(2)問題與治理①存在問題:長江中上游地區 嚴重,增加了長江的含沙量;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 災害嚴重。②治理措施水土流失 洪澇 上游 退耕還林、還草,保持水土中下游 退田還湖,加高加固堤防,修建分蓄洪區等。目前形成了以堤壩為基礎,三峽工程為骨干的一系列綜合治理措施3. 黃河(1)概況發源地 巴顏喀拉山脈北麓注入海洋 地位 我國第二長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干流流經省區 青、川、甘、寧、內蒙古、晉、陜、豫、魯(共9個省區)渤海教材上中下游分界點 河口、 不同河段特征 上游:流經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交界處,水能資源豐富中游:流經 高原,河流含沙量急劇上升下游:流經平原,水流減慢,形成“ ”對社會經濟的利 影響 ①水能資源豐富;②為沿岸地區提供灌溉水源(寧夏平原——塞上江南);③黃河流域礦產資源豐富桃花峪 黃土地上河 黃河和長江水文特征對比河流 注入的海洋 共同流經的地形區 流量 汛期 含沙量 結冰期黃河 渤海 青藏高原 小 短 大 有長江 東海 大 長 小 無教材(2)憂患與治理憂患 治理上游草場退化、荒漠化嚴重 合理放牧,興修水利,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中游水土流失嚴重 ,退耕還林、還草,興修水利,打壩淤地下游“地上河” 疏通河道、加固黃河大堤上游和下游 破冰泄洪植樹種草 凌汛 教材圖解黃河“地上河”的成因教材1. 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種類多,分布廣,發生頻繁,損失嚴重。2. 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及其分布類型 災害 分布氣象 災害 干旱 分布廣泛,集中在華北地區洪澇 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 東南沿海地區,夏秋季多發寒潮 除青藏高原、云貴高原、海南之外的大部分地區地質 災害 地震 主要分布在臺灣地區,華北地區,西北、西南地區滑坡、泥石流 中西部山區,西南山區最為集中臺風3. 防災減災措施:利用遙感衛星等技術,加強災害監測及預報;進行災害防御,營造防護林;設立救災物資儲備中心;災害發生時,政府及時進行災害救援。教材重難點解析031. 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平原地區多發展種植業,山區多發展林果業。2. 對城鎮分布的影響:平原地區人口稠密,城鎮集中;山區人口稀疏,城鎮分散。3. 對交通的影響:山區交通線(公路)多環山建設,呈“之”字形;地形崎嶇地區鐵路多以高架橋或隧道為主。4. 對建筑的影響:地形的高低起伏、坡度等會影響建筑的選址分布。5. 對民俗的影響:黃土高原地表千溝萬壑,這里的信天游具有高亢和豪邁的特點,主要是為了方便溝通交流。精講云南省香格里拉的巴拉村被群山環抱,村落中藏式木樓層疊而建,周圍山體植被稀疏。讀巴拉村景觀圖,回答第(1)~(2)小題。(1)巴拉村民居建設特征與其原因搭配正確的是( )A. 依河而建——方便運輸B. 木樓眾多——森林茂密,取材方便C. 層疊而建——依托山地地形,充分利用空間D. 屋頂為平頂——利于晾曬糧食C 第(1)題,巴拉村被群山環抱,村落中藏式木樓依托山地地形,層疊而建,充分利用空間;巴拉村周圍山體植被稀疏;云南地處亞熱帶,氣候濕熱,降水多,屋頂傾斜度大,利于排水。精講云南省香格里拉的巴拉村被群山環抱,村落中藏式木樓層疊而建,周圍山體植被稀疏。讀巴拉村景觀圖,回答第(1)~(2)小題。精講(2)圖中顯示的部分溝通巴拉村的交通路線呈“之”字形,主要目的是( D )A. 縮短距離 B. 平整土地C. 美化環境 D. 減緩坡度D第(2)題,巴拉村交通線路呈彎曲的“之”字形,主要是為了適應該地區的山地地形,減緩坡度,降低修建難度。(2)圖中顯示的部分溝通巴拉村的交通路線呈“之”字形,主要目的是( D )A. 縮短距離 B. 平整土地C. 美化環境 D. 減緩坡度D第(2)題,巴拉村交通線路呈彎曲的“之”字形,主要是為了適應該地區的山地地形,減緩坡度,降低修建難度。精講氣候 類型 溫帶大陸性 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 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高原山地氣候氣候 特點 冬冷夏熱,降水較少且集中在夏季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雨熱 同期 冬季溫和少雨,夏季高溫多雨,雨熱 同期 全年高溫,一年分為旱、雨兩季 四季低溫,氣候垂直變化明顯主要 分布區 西北內陸地區 秦嶺-淮河一線以北的北方地區 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南方地區 云南、廣東、臺灣三省的南部以及海南省 青藏高原氣溫曲線和降水量 柱狀圖精講我國氣候復雜多樣。右圖為我國某地氣候資料圖。據此,回答第(1)~(2)小題。(1)該地降水量最多的季節是( A )A. 夏季 B. 春季 C. 秋季 D. 冬季A第(1)題,讀圖可知,該地7、8月多雨,即夏季多雨,11、12、1月降水少,即冬季干燥。精講(2)該地可能位于( D )A. 塔里木盆地 B. 青藏高原C. 長江三角洲 D. 華北平原D第(2)題,該地氣候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塔里木盆地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青藏高原屬于高原山地氣候,長江三角洲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華北平原屬于溫帶季風氣候。精講(2024·潛江期末)長江縱貫我國東西,為沿江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其中包括( A )AA. 長江為武漢、南京等城市提供便利的水運條件B. 長江水量大,流速快,上海有著豐富的水能資源C. 長江流經重慶段,冬季有結冰期,不能通航D. 長江在入海口流速增加,形成長江中下游平原長江為武漢、南京等城市提供便利的水運條件;上海位于長江三角洲地區,地形平坦,水能資源匱乏;長江流經重慶段,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無結冰期;長江入海口地勢低平,流速緩慢。精講1. 凌汛形成條件:①河流有結冰期。②河流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2. 黃河凌汛概況:出現在上游的劉家峽至包頭河段和下游的開封至入海口河段,一般發生在初春或初冬時節。3. 解決措施:炸冰泄洪、分泄洪水等。精講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在“引水治沙”的實踐,化解了“水患成災和干旱沙化”的尷尬,在庫布齊沙漠水生態治理區,當黃河凌汛高于水位時,當地將部分凌水引入庫布齊沙漠低洼地,形成蓄水面,一方面減輕了防凌壓力,另一方面變水害為水利,讓庫布齊沙漠變得生機盎然。圖1為庫布齊沙漠圖,圖2為庫布齊沙漠蓄水圖。讀圖,回答第(1)~(2)小題。精講(1)該區域黃河發生凌汛的河段是( D )A. ① B. ② C. ③ D. ④D第(1)題,凌汛形成條件是河流本身有結冰期,且該河段是自低緯流向高緯。黃河都有結冰期,圖1中④河段流向是自南向北,符合凌汛發生條件。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在“引水治沙”的實踐,化解了“水患成災和干旱沙化”的尷尬,在庫布齊沙漠水生態治理區,當黃河凌汛高于水位時,當地將部分凌水引入庫布齊沙漠低洼地,形成蓄水面,一方面減輕了防凌壓力,另一方面變水害為水利,讓庫布齊沙漠變得生機盎然。圖1為庫布齊沙漠圖,圖2為庫布齊沙漠蓄水圖。讀圖,回答第(1)~(2)小題。精講(2)凌水引入庫布齊沙漠低洼地的時間為( A )A. 3月 B. 5月 C. 7月 D. 9月A第(2)題,讀材料可知,當凌汛發生時,會將凌水引入庫布齊沙漠的低洼地,而凌汛一般發生在初春或初冬。情境應用04【銘記光輝歷史 不忘強國初心】2024年恰逢中央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某校組織開展了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語文課上,同學們學習了毛澤東所作的《七律·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材料二:歷史課上,老師帶領同學們“重走長征路”。右圖示意中央紅軍長征路線。精練(1)長征途中,中國共產黨在貴州遵義舉行了一次重要會議,該會議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遵義位于我國 (溫度帶),當地的作物熟制為 。亞熱帶 一年兩熟到三熟 (2)“紅軍不怕遠征難”,紅軍依次經過了東南丘陵、A 高原、四川盆地、C 高原等地形區,最終到達甘肅會寧。云貴 黃土 精練(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金沙江穿行在B 山脈之間,該山脈西側的高原上有被稱為“聚寶盆”的 盆地。橫斷 柴達木 (4)“更喜岷山千里雪”,岷山的“千里雪”四季都可見,試分析其主要原因。所處的海拔較高,氣溫較低,積雪不易融化(地形因素)。精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