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模塊四 認識世界第十三講 印度 埃及目錄CONTENTS知識構建1知識梳理2重難點解析3情境應用4知識構建01導圖導圖知識梳理021. 位置與范圍(1)半球位置:全部位于北半球、東半球。(2)緯度位置:絕大部分地區位于10°N~30°N,主要位于熱帶和亞熱帶。(3)海陸位置:位于亞歐大陸南部,西臨 海,東瀕孟加拉灣,南到 洋;西北鄰巴基斯坦,北鄰 、尼泊爾、不丹三國,東北鄰孟加拉國、緬甸,東南和西南分別與斯里蘭卡、馬爾代夫隔海相望。阿拉伯 印度中國 教材2. 自然環境(1)地形: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 高原。(2)河流: 是印度第一大河,發源于喜馬拉雅山脈南坡,注入孟加拉灣,被印度人民尊稱為“圣河”和印度的“母親河”。德干 恒河 教材季節 旱季 雨季時間 10月到次年5月 6月到9月風向 季風 季風源地 亞歐大陸 性質 氣流干燥 炎熱濕潤對降水的影響 降水稀少 降水豐沛東北 西南 印度洋教材(3)氣候:印度絕大部分處于熱帶和亞熱帶,以 氣候為主,終年高溫,降水集中在雨季。熱帶季風 3. 人口(1)人口問題:人口多且增長快,給資源、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壓力。(2)解決措施:20世紀70年代,印度政府推行一對夫婦只要兩個孩子的控制生育計劃,但執行困難。4. 經濟(1)農業①水稻和小麥是印度主要的糧食作物,二者產量居世界前列。教材糧食作物 主要分布地區 與自然條件的關系 東北部平原,半島兩側沿海平原 喜溫喜濕,需水較多,這些地區為平原且降水較多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區 喜涼氣候,耐旱能力強,這些地區起伏和緩,降水較少水稻小麥②兩次“綠色革命”。 印度主要經濟作物的分布及其與自然條件的關系經濟作物 分布 與自然條件的關系棉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 耐旱能力強,地勢起伏和緩,降水較少,光熱充足黃麻 恒河下游地區 地勢低平,氣候濕熱茶葉 東北部低矮山坡上 降水較多,坡地排水良好教材(2)服務外包產業①發展條件:人力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 ,英語普及,信息技術發展早等。②涉及領域:信息技術、會計、金融、保險、制藥、工業設計等領域。印度被形象地稱為“ ”。③特點:信息技術含量高、利潤大、資源消耗少等。④作用:創造就業機會、賺取大量外匯、促進服務業的發展。⑤軟件外包產業:印度服務外包產業中,軟件外包產業是發展最快的行業。業務主要來自美國,其次是歐洲發達國家。低 世界辦公室 班加羅爾是印度軟件外包產業的發源地,被稱為印度的“硅谷”。教材1. 位置與范圍(1)位置①半球位置:全部位于東半球、北半球。②緯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回歸線和30°N之間,屬 帶。③海陸位置:東臨 海,北瀕 海。北溫 紅 地中 (2)范圍:地跨 兩大洲,大部分國土位于非洲東北部,還包括蘇伊士運河以東、亞洲西南端的 半島。亞、非 西奈 教材2. 自然環境(1)地形地勢①地形:以 為主,沙漠面積廣大。②地勢: 高 低。平原 南 北 (2)氣候:大部分地區為 氣候,地中海沿岸分布著 氣候。(3)河流①世界第一長河—— 自南向北流入地中海,是埃及的“母親河”。② 是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溝通了地中海和紅海,縮短了大西洋與印度洋之間的航程。熱帶沙漠 地中海 尼羅河 蘇伊士運河 教材阿斯旺大壩的利與弊(1)利(效益):調節旱澇,改進了農作物熟制;為下游城市提供了水源和電力;提高了防洪、航運能力;發展了淡水養殖業。(2)弊(生態問題):河道泥沙淤積,影響生態平衡,使河流下游農田喪失了天然肥料;土地鹽堿化;尼羅河三角洲面積萎縮;地下水質變差。3. 人口與城市(1)埃及人口超過1億,主要是阿拉伯人,屬白色人種,多信奉伊斯蘭教,阿拉伯語為其官方語言。(2)人口、城市集中于 ,主要影響因素是水源。尼羅河三角洲 教材4. 經濟:旅游業、石油工業、 和蘇伊士運河是埃及外匯收入的四大主要來源。(1)農業①類型:以 農業為主。②分布:尼羅河沿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③發展條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便利、光照充足。④主要經濟作物: 。僑匯 灌溉 長絨棉 教材(2)工業:規模在非洲僅次于南非, 工業地位突出。開羅和亞歷山大是主要工業中心。石油 世界最大的露天博物館 (3)旅游業①埃及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旅游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尼羅河沿岸,素有“ ”的美譽。②主要景點:金字塔、獅身人面像、盧克索古城、阿斯旺大壩等。教材重難點解析031. 有利影響:西南季風為印度帶來豐沛的降水,氣候雨熱同期,光熱水資源豐富,有利于農作物生長。(正常年份)2. 不利影響:西南季風不穩定,易發生旱澇災害。(異常年份)季風來得早、退得晚,風力強盛——降水時間長,雨量大——易發生洪澇災害季風來得晚、退得早,風力較弱——降水時間短,雨量小——易發生旱災 洪災時,沖毀工廠、農田、道路、房屋等,影響工農業生產和交通,災民流離失所;旱災時,土地龜裂,河流斷流,農田顆粒無收,人們飲水困難。精講(2024·十堰期中)讀印度各月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圖1)及南亞1月、7月風向圖(圖2),回答第(1)~(2)小題。(1)下列有關印度氣候特點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D )D第(1)題,讀印度各月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可知,印度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終年高溫,分明顯的旱、雨兩季,降水集中在雨季。精講A.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 終年高溫多雨,降水季節分配均勻C. 終年寒冷,降水稀少D. 終年高溫,分明顯的旱、雨兩季(2024·十堰期中)讀印度各月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圖1)及南亞1月、7月風向圖(圖2),回答第(1)~(2)小題。精講(2)頻繁的水旱災害使印度的糧食生產很不穩定,與水旱災害有密切關系的是( D )A. 東北季風 B. 東南季風C. 西北季風 D. 西南季風D第(2)題,結合南亞1月、7月風向圖和所學知識可知,受西南季風的影響,印度的水旱災害明顯,糧食生產很不穩定。讀埃及示意圖,下列關于埃及的敘述,正確的是( )A. 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地中海沿岸B. 尼羅河谷地盛產優質長絨棉C. 尼羅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D. 工農業發達,礦產資源貧乏B埃及90%以上的土地是沙漠,大部分地區是熱帶沙漠氣候,人們的生產、生活用水幾乎全部來自尼羅河,所以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尼羅河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尼羅河谷地灌溉水源豐富,光照充足,盛產優質長絨棉;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是亞馬孫河;埃及屬于發展中國家,礦產資源豐富,工業以燃料出口、輕工業加工為主,發展相對落后。精講情境應用04 階梯井是古印度文明的標志性建筑。高達數米的石階將水源圍在中央,成為當地人汲水與納涼的場所。階梯井井底通常留有閉門用于蓄水和泄洪。下圖為階梯井景觀圖及印度某階梯井所在地氣候資料圖。據此,回答第1~2小題。1. 印度階梯井體現了當地的氣候特點是( C )A. 全年高溫,降水分干、濕兩季B.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 全年高溫,降水分旱、雨兩季D. 冬冷夏熱,溫差大,降水較少2. 據圖推測,每年閘門開閘泄洪的時段是( C )A. 1-3月份 B. 3-5月份 C. 6-9月份 D. 9-12月份CC精練3.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思維推演 以古鑒今 同學們在地理課上學習“埃及”時,通過老師播放的視頻感受到了古埃及文明的輝煌成就。隨即老師提出了本節課的核心問題:“為什么曾經輝煌的古埃及文明會衰落呢?”★線索一:埃及的位置與范圍(1)埃及西臨撒哈拉沙漠,東瀕紅海,北臨 海,南有東非高原,地域相對閉塞,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其與外界的交流。地中 精練3.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思維推演 以古鑒今 同學們在地理課上學習“埃及”時,通過老師播放的視頻感受到了古埃及文明的輝煌成就。隨即老師提出了本節課的核心問題:“為什么曾經輝煌的古埃及文明會衰落呢?”精練★線索二:埃及的自然環境與農業(2)埃及大部分地處熱帶沙漠氣候區,沙漠廣布,農業活動集中在 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帶,農業發展空間受限。河水的泛濫導致 災害頻發,糧食供應不穩定,嚴重影響了文明的可持續發展。尼羅 洪澇 3. 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思維推演 以古鑒今 同學們在地理課上學習“埃及”時,通過老師播放的視頻感受到了古埃及文明的輝煌成就。隨即老師提出了本節課的核心問題:“為什么曾經輝煌的古埃及文明會衰落呢?”精練★我的建言獻策(3)根據圖中信息,結合思維線索,從因地制宜的角度提出你對埃及經濟發展的建議。發展旅游業;發展石油工業;拓寬蘇伊士運河,增加過船收入;出口棉花或利用棉花發展紡織工業;發展僑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