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模塊四 認識世界第九講 東南亞 中東目錄CONTENTS知識構建1知識梳理2重難點解析3情境應用4知識構建01導圖導圖知識梳理021. 東南亞的位置和范圍(1)位置①半球位置:位于東半球。②緯度位置:大部分位于10°S到北回歸線之間,大部分屬于熱帶。③海陸位置:地處亞洲與 洲、太平洋與 洋之間的“十字路口”。大洋 印度 (2)范圍:位于亞洲東南部,包括 和 兩大部分。(3)國家①內陸國: 。②臨海國:越南、柬埔寨、泰國、緬甸。③島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千島之國)、文萊、東帝汶。中南半島 馬來群島 老撾 教材馬六甲海峽的重要位置教材(1)地形①中南半島:北高南低, ,縱列分布。②馬來群島:地形崎嶇,河流短促,多火山、地震。山河相間 2. 東南亞的自然環境教材(2)氣候① 氣候:馬來半島南部和馬來群島大部。② 氣候: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北部以及菲律賓群島北部。③界線:大致以10°N為界。熱帶雨林 熱帶季風 3. 東南亞的人文環境(1)人口與城市①人口稠密,以 色人種為主,是海外華人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②中南半島的大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和 。湄公河 黃 河口三角洲 (3)河流: 是東南亞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自北向南注入南海。教材(2)農業①糧食作物: 。②熱帶經濟作物:天然橡膠、油棕、椰子和蕉麻等。水稻 東南亞種植水稻的有利條件:水稻種植歷史悠久;人口密集,勞動力豐富;多平原和三角洲;氣候濕熱,水熱條件充足。教材1. 中東的位置(1)半球位置:主要位于 半球、北半球。(2)緯度位置: 回歸線穿過其南部,地跨亞熱帶和熱帶。(3)海陸位置:一灣(波斯灣)兩洋(印度洋、大西洋)三洲(亞洲、歐洲、非洲)五海(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紅海)之地。東 北 2. 中東的自然環境(1)地形:以 為主,平原面積狹小。高原 教材 死海是世界陸地最低點。熱帶沙漠 地中海 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 歐洲西部 (2)氣候:大部分地區以 氣候為主,氣候炎熱干燥。地中海沿岸分布著狹小的 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3)石油資源①地位:被譽為“世界石油寶庫”,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②分布:中東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 。③輸出:中東所產石油絕大部分通過海洋運往東亞、 和北美洲。教材圖示法分析中東石油外運(4)水資源:沙漠廣布,河流稀少,分布不均,多國共用,匱乏的水資源是中東局勢緊張的原因之一。④主要產油國: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教材3. 中東的人文環境(1)人口、民族和語言:多民族匯聚地。居民主要是 ,屬白色人種,信奉伊斯蘭教,通用阿拉伯語。(2)宗教:中東是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的發源地。宗教文化上的差異也是導致中東不安定的因素之一。阿拉伯人 教材重難點解析03精講(2024·恩施期中)讀中南半島山河分布圖,回答第(1)~(2)小題。(1)該地區地形與河流的分布特點是( C )A. 遠看是山,近看是川B. 地勢低平,平原廣布C. 山河相間,縱列分布D. 地勢高峻,雪峰連綿C 解題指導:第(1)題,中南半島的地形和河流特征是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精講(2)中南半島上的城市多沿河分布,原因是( C )①臨近水源,便于生產生活用水 ②水能豐富,提供廉價電力 ③地形平坦,利于城市建設 ④河流沿岸,方便水路運輸A. 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解題指導:第(2)題,城市沿河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臨近水源、地形平坦(利于城市建設)、交通便利。C精講自然環境 影響氣候炎熱干燥(干旱) 男士傳統服裝為白色纏頭巾和寬大的白色長袍沙漠廣布、水資源匱乏 傳統交通工具:駱駝;生產生活用水緊張(發展畜牧業和灌溉農業、節水農業,海水淡化)炎熱,降水稀少 傳統民居:厚墻窗小,平頂屋,夜晚把床鋪放在屋頂精講2024年1月1日,沙特阿拉伯成為金磚國家正式成員。讀中東地區圖,回答第(1)~(2)小題。(1)限制該地區農業生產發展的關鍵因素是( B )A. 土地 B. 淡水 C. 森林 D. 礦產B 解題指導:第(1)題,沙特阿拉伯為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沙漠廣布,因此限制該地區農業生產發展的關鍵因素是淡水。精講(2)阿拉伯男子戴頭巾、著長袍,頭巾、長袍多為白色,反映出當地的氣候特點是( C )A. 高溫多雨 B. 寒冷干燥C. 炎熱干燥 D. 溫和多雨C 解題指導:第(2)題,阿拉伯男子戴頭巾、穿寬大的白色長袍可防曬散熱,擋風沙,白色可以最大限度地反射太陽光,反映出當地的氣候炎熱干燥。精講精講(2024·龍東中考)造成中東局勢緊張的原因是( B )①水資源匱乏 ②石油資源豐富 ③宗教文化差異小 ④三洲五海之地 ⑤以白色人種為主A. ①②⑤ B. ①②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解題指導:中東被視為“世界火藥桶”的原因是:從戰略位置看——地處三洲五海之地,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從資源意義看——豐富優質的石油資源是歐美國家能源的主要源地,而土地、淡水資源貧乏;從民族和宗教看——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歷史長,差異大,對抗激烈;與人種無關。B精講情境應用04(2024·黃岡模擬)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海水淡化尋新機 國際上許多嚴重缺水國家開始“向海洋要水喝”。沙特阿拉伯(以下簡稱沙特)地表自然景觀以沙漠為主,是中東地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最大的海水淡化國家。下圖示意沙特阿拉伯的自然環境。精練【海水淡化的必要性】(1)結合圖文資料,將下列框圖填寫完整。① ;② ;③ ;④ ;⑤ 。北回歸線(23.5°N) 熱帶沙漠 稀少 畜牧 短缺(匱乏、稀少) 精練【海水淡化的優勢】(2)海水淡化是高耗能產業,沙特阿拉伯有豐富的能源礦產資源 ,該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在 。沙特阿拉伯東臨波斯灣,西臨 海,利于海水淡化。(3)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措施有很多,除了海水淡化以外,請你再列舉一例。修水庫;跨流域調水;人工降雨;節約用水;等等。石油 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 紅 精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