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9張PPT)模塊三 學科大觀念專題八 綜合思維類型2 時空綜目錄CONTENTS考點考情1學法突破2典例剖析3考點考情011. 地理要素在同一地理空間和時間上的互動關聯,即地理要素同時同地的時空耦合。2. 地理要素在同一地理空間中的過去、現在和將來歷時性變化,即地理要素歷史過程性的空間重構。3. 地理要素在地方、國家、地區、大洲和全球等不同尺度空間上的同一時間共時性表達,即地理要素同時性的空間共存。考點學法突破021. 疊加使用不同地理要素的專題地圖,分析多種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建立地理要素之間的空間聯系。2. 地理要素及地理事物和現象置于特定的時間和空間中(如圖所示),可以因某一要素的動態變化而推動其他要素的適應性變化,也可以因多種要素的動態變化而推動地理事物和現象的發展演化。突破典例剖析03西南地區自然景觀差異顯著,地域文化獨具魅力。早期,當地居民為了滿足生存需要、適應山區環境,在山地緩坡、丘陵地帶開辟梯田,發展農業生產。現在,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梯田已成為中華農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圖示意西南局部地區及梯田景觀。據此,回答下列問題。典例(1)簡要說明該區域早期將山地緩坡、丘陵開辟為梯田的主要目的。(1)增加耕地、緩解糧食不足問題。西南地區自然景觀差異顯著,地域文化獨具魅力。早期,當地居民為了滿足生存需要、適應山區環境,在山地緩坡、丘陵地帶開辟梯田,發展農業生產?,F在,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梯田已成為中華農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圖示意西南局部地區及梯田景觀。據此,回答下列問題。典例(2)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指引下,西南地區旅游業發展迅速,請指出該地發展旅游業的優勢條件。(2)旅游資源豐富;環境優美;等等。本題以西南地區為材料,從時間的角度認識地理事物的演化,考查西南地區由早期到現階段的產業結構調整,屬于時空綜合試題。(共10張PPT)模塊三 學科大觀念專題八 綜合思維類型3 區域綜合目錄CONTENTS考點考情1學法突破2典例剖析3考點考情011. 從地方或區域綜合的角度分析各區域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對區域特征形成的影響,以及區域人地關系問題。2. 不同區域的地理環境之間是相互聯系的,思考要素在不同區域或某一區域內的組合關系。3. 要素的差異是地理環境地域分異的基礎,區域間的差異會引發區際的要素流動,引發區域聯系。考點學法突破021. 從宏觀到微觀,將不熟悉的小區域通過放大區域范圍的方法轉化為熟悉的區域,比較分析、選擇運用不同尺度的地理要素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從而系統地解決地理問題。2. 通過探究區域地理問題,把握區域突出特征(如下圖所示),理解區域地理要素綜合關系。青藏地區的區域特征突破3. 通過尋找地理位置相近,地形、氣候特征或經濟特征相似的參考區域,將不熟悉的區域轉化為熟悉的區域,理解區域間的聯系。4. 運用區域綜合分析、區域比較等方式,認識區域特征和區域人地關系,進而形成因地制宜進行區域開發的觀念。突破典例剖析03安徽省與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共同構成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下圖為安徽省地形示意圖。讀圖,回答第(1)~(2)小題。(1)關于安徽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A. 巢湖位于外流區B. 全省河流冬季均有結冰期C. 全省均處于溫帶季風氣候區D. 該省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起點A此題可以將不熟悉的區域轉化為熟悉的區域,將不同尺度的區域相結合,理解區域間的聯系。第(1)題,巢湖位于外流區;淮河以南的地區冬季無結冰期;淮河以北屬溫帶季風氣候,淮河以南屬亞熱季風氣候;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起點位于江蘇省。典例安徽省與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共同構成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下圖為安徽省地形示意圖。讀圖,回答第(1)~(2)小題。典例(2)安徽省大量承接長江三角洲轉移的加工制造業,其優勢條件主要有( D?。?br/>①鄰近長江三角洲 ②土地資源較充足③海運便利 ④勞動力資源豐富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D此題可以將不熟悉的區域轉化為熟悉的區域,將不同尺度的區域相結合,理解區域間的聯系。第(2)題,安徽省大力承接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產業轉移,其主要優勢有鄰近長江三角洲地區,水陸交通便利,土地資源豐富,勞動力充足且廉價,地價較便宜等;安徽省是內陸省區,不適宜發展海運。(共10張PPT)模塊三 學科大觀念專題八 綜合思維類型1 要素綜合目錄CONTENTS考點考情1學法突破2典例剖析3地理學科大概念,亦稱學科核心觀念、大概念,是在地理學科事實基礎上提取出處于課程學習中心位置的觀念、主題、辯論、問題、理論或原則等。它具備中心性、多維性和深刻性的特征,以其來組織地理課程內容,有利于課程內容結構化,促進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對于教師而言,它可以是統領教學設計的核心理念;對于學生而言,它則是學生完成學習后生成的認知結構、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以及價值觀念。考點考情011. 理解自然環境各要素間相互聯系及影響,地理事物和現象是多要素綜合作用的結果。2. 從自然環境整體性原理的角度,綜合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關系。考點學法突破02 地理要素通常分為自然環境要素和社會經濟要素(如下圖所示)。在地理學習中引導學生了解自然環境各要素之間的聯系和人文地理要素空間分布特點,對于學習區域地理有很大的幫助。突破典例剖析03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被稱為“地球之肺”的亞馬孫熱帶雨林60%分布在巴西境內,由于人們的亂砍濫伐,熱帶雨林面積不斷縮小,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圖1是巴西地形圖,圖2是亞馬孫熱帶雨林景觀圖。典例(1)讀圖1,從半球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三方面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 。緯度位置: 。海陸位置: 。從東、西半球看,巴西位于西半球;從南、北半球看,巴西主要位于南半球帶(低緯度),赤道穿過巴西的北部,南回歸線穿過巴西的南部,巴西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主要位于熱巴西位于南美洲的東部,東臨大西洋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被稱為“地球之肺”的亞馬孫熱帶雨林60%分布在巴西境內,由于人們的亂砍濫伐,熱帶雨林面積不斷縮小,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圖1是巴西地形圖,圖2是亞馬孫熱帶雨林景觀圖。典例(3)讀圖1,亞馬孫熱帶雨林分布區的主要地形類型是 ,熱帶雨林遭到破壞后給當地動植物帶來的影響主要是 。(2)與我國長江相比,亞馬孫河的水位季節變化較 (選填“大”或“小”),從亞馬孫河角度分析其氣候方面的原因是 。小亞馬孫河主要流經熱帶雨林氣候區,終年多雨,降水均勻平原生物多樣性減少本題以巴西地形圖和亞馬孫熱帶雨林景觀圖為材料,涉及巴西的位置、河流、地形和植被等地理要素的相關知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類型1 要素綜合.pptx 類型2 時空綜合.pptx 類型3 區域綜合.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