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71張PPT)第四節 “一帶一路”倡議與國際合作第三章 區域合作新課導入中歐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車次、線路等條件開行,往來于我國與歐洲及“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集裝箱國際鐵路聯運班列。我國自2011年3月首列中歐班列(重慶—杜伊斯堡)開行以來,成都、鄭州、蘇州、武漢、長沙、義烏、哈爾濱、長春、廣州、青島等城市也陸續開行了到歐洲的國際貿易班列。到2018年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逾1萬列,運送貨物約90萬標箱,以快捷準時、安全穩定、綠色環保為經營特色,運輸網絡覆蓋歐亞大陸廣大區域。圖 3-30 “蓉歐快鐵”路線示意1.“蓉歐快鐵”東起成都,經寶雞、蘭州到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國,抵達波蘭羅茲。貨物到波蘭羅茲后,再被快速分撥至歐洲其他各地。說一說,與傳統運輸通道相比,“蓉歐快鐵”的優勢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2.為什么說,在中歐班列的帶動下,我國內陸地區從商貿末端變為開放前沿,昔日的貨運通道成為開放發展的快車道?3.查閱相關資料,了解中歐班列主要運輸哪些貨物?議一議,其對加強國際合作有哪些意義?要點導學重點“一帶一路”建設中國際合作的重要性,“一帶一路”六大經濟走廊和海上通道,“一帶一路”對我國各區域的影響難點從全球視野說明國際合作的重大意義素材西部陸海新通道目 錄“一帶一路”由來01“一帶一路”倡導國家之間協作發展02“一帶一路”合作框架及影響03“一帶一路”由來PART 01“一帶一路”的概況“一帶”:“絲綢之路經濟帶”“一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的概況“一帶一路”的概況“一帶一路”的概況影響:貫穿亞歐非大陸,一頭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頭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閱讀古代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是指始于我國古都長安(今西安),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陸路商貿線路。它途經河西走廊,通過玉門關和陽關,抵達新疆,再穿越中亞、西亞和北非,最終抵達非洲和歐洲,還向南延伸到南亞次大陸。絲綢古道漫漫,駝鈴搖蕩千年,張籍《涼州詞三首·其一》描繪出了當時動人的情景:“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這條古代商路,溝通了中國、古印度、古希臘三大古代文明,全長 10 000 多千米,是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為人類社會的共同發展和繁榮做出了卓越貢獻。圖 3-31 古代陸上絲綢之路示意閱讀古代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從我國東南沿海出發,經過中南半島和南海諸島,穿過印度洋,進入紅海,抵達東非和歐洲,成為我國與外國經貿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唐代,我國東南沿海有一條叫作“廣州通海夷道”的海上航路,是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昌盛之舉。宋元明時期,我國造船和航海技術大幅度提升,商船遠航能力全面增強。寧波、泉州皆為著名古港,經營綢緞、陶瓷、茶葉、藥材,質直尚義,彰顯儒商。我國同世界上 60 多個國家保持著“海上絲路”的商貿往來。圖 3-32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示意“一帶一路”的提出我國首次提出了加強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2013年9月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貿易強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2022年10月我國又明確提出致力于加強同東盟國家的互聯互通建設,愿同東盟國家發展好海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2013年10月過程“一帶一路”的提出國際背景當今世界,爭端頻發,風險增多,增長乏力,動蕩持續,“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的嚴峻局面正擺在全人類面前。我國率先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發展。“一帶一路”植根于絲綢之路的歷史土壤,重點面向亞歐非大陸。“一帶一路”由大家共同商量,“一帶一路”成果由大家共同分享。知識拓展“一帶一路”倡議的地理背景各國資源條件差異產生的供需矛盾,促使各國在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的基礎上,利用市場機制配置資源協作發展自然環境、經濟、文化、宗教的差異地緣上的聯系性資源稟賦的互補性交通通信的聯系性地緣上的鄰近性好和聯系性,促進人口、資源、資金、信息的流通新亞歐大陸橋、昆曼公路和泛亞鐵路及規劃建設中的交通設施、北斗衛星的全覆蓋經濟發展的互助性沿線多為發展中國家發展水平、產業結構的差異國際經濟合作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許多共性問題“一帶一路“倡議的地理背景“一帶一路”的歷史使命和現實意義和平之路與相關國家發展戰略對接,增進互信,擴大合作繁榮之路聚焦發展,大力推動互聯互通和產業合作開放之路提高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加強商務合作創新之路抓住新一輪科技產業變革機遇,加強創新能力合作文明之路建立多層次的人文合作機制,推動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合作0304050201閱讀從開放末梢變絲路前沿的新疆新疆位于我國西北邊陲,地處歐亞大陸腹地,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 8 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 5 600 多千米,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新疆現有各類口岸 29 個,其中一類口岸 17 個,二類口岸 12 個,較大者如烏魯木齊機場、喀什機場、阿拉山口、霍爾果斯、紅其拉甫等。從最早駝鈴悠然的商隊,到現代跨境公路、鐵路和國際航空,千百年來,四面八方的貨物日夜輻輳在新疆立體通道上。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以及新疆與周邊地區商貿物流基礎設施和信息化互聯互通建設的加快,按照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商貿物流中心”的規劃,新疆正從開放的末梢變成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前沿,成為周邊國家和我國商貿物流網絡體系中重要的集散地,可謂絲路貿易薪火相傳,開放拓展筑夢空間。圖 3-33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一類口岸分布閱讀從開放末梢變絲路前沿的新疆新疆位于我國西北邊陲,地處歐亞大陸腹地,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 8 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 5 600 多千米,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新疆現有各類口岸 29 個,其中一類口岸 17 個,二類口岸 12 個,較大者如烏魯木齊機場、喀什機場、阿拉山口、霍爾果斯、紅其拉甫等。從最早駝鈴悠然的商隊,到現代跨境公路、鐵路和國際航空,千百年來,四面八方的貨物日夜輻輳在新疆立體通道上。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以及新疆與周邊地區商貿物流基礎設施和信息化互聯互通建設的加快,按照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商貿物流中心”的規劃,新疆正從開放的末梢變成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前沿,成為周邊國家和我國商貿物流網絡體系中重要的集散地,可謂絲路貿易薪火相傳,開放拓展筑夢空間。圖 3-33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一類口岸分布1.對比“一帶一路”與古絲綢之路的差別。想一想,古絲綢之路的開辟對當時世界發展有哪些重要意義 活動【答案】古絲綢之路是以經貿為主線,經濟、政治、文化、宗教、軍事、外交等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全面交流互鑒之路。以民間力量為基礎、由政府指導和監管,具有參與群體多元化、貿易行業多類型、貿易形式多樣化等特征。項目 古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時代背景 農業社會的自然經濟 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工業化、信息化范圍 亞歐大陸和非洲 全球經濟交流方式 商品輸出 商品和資本輸出貿易方式 中轉貿易 直接貿易交通通信方式 人力、畜力、帆船 現代交通技術和現代通信技術(公路、鐵路、航空、遠洋航運)絲綢之路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絲綢之路有力地促進了東西方經濟和文化的交流,實現了人類文明史上的商品物產大流通、科學技術大傳播、多元文化大交融,為人類文明史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對古今歷史文化價值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說出新亞歐大陸橋沿途經過了哪些重要的地形區和氣候區。活動【答案】沿途經過的重要地形區華北平原、黃土高原、河西走廊、吐魯番盆地、準噶爾盆地、哈薩克丘陵、東歐平原、波德平原。沿途經過的重要氣候區: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2.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亞歐大陸橋是從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通向歐洲各國,最后到荷蘭鹿特丹的西伯利亞大鐵路。新亞歐大陸橋東起連云港,向西經隴海鐵路、蘭新鐵路和北疆鐵路,由阿拉山口進入哈薩克斯坦,再經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西抵荷蘭鹿特丹。新亞歐大陸橋所經線路,大部分是古代的“絲綢之路”,所以又稱其為現代“絲綢之路”。它全長10 00千米,橫貫歐亞大陸腹地,沿途輻射3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亞歐大陸橋相比,新亞歐大陸橋縮短運距2 000~2 500千米,到達中亞、西亞各國,優勢更為突出。新亞歐大陸橋既是橫貫我國東西的大動脈,又是聯結歐亞大陸的新紐帶。(1)說出新亞歐大陸橋沿途經過了哪些重要的地形區和氣候區。圖 3-34 亞歐大陸橋(1)說出新亞歐大陸橋沿途經過了哪些重要的地形區和氣候區。活動【答案】與亞歐大陸橋相比,新亞歐大陸橋具有明顯的優勢:①氣候條件優越:避開了高寒地區,港口無封凍期,自然條件好,吞吐能力大,可以常年作業;②運輸距離短:陸上運距縮短2000-2500干米,節約運輸時間;③輻射帶動范圍廣:橫貫亞歐大陸中部,輻射沿線30多個國家和地區。2.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亞歐大陸橋是從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通向歐洲各國,最后到荷蘭鹿特丹的西伯利亞大鐵路。新亞歐大陸橋東起連云港,向西經隴海鐵路、蘭新鐵路和北疆鐵路,由阿拉山口進入哈薩克斯坦,再經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西抵荷蘭鹿特丹。新亞歐大陸橋所經線路,大部分是古代的“絲綢之路”,所以又稱其為現代“絲綢之路”。它全長10 00千米,橫貫歐亞大陸腹地,沿途輻射3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亞歐大陸橋相比,新亞歐大陸橋縮短運距2 000~2 500千米,到達中亞、西亞各國,優勢更為突出。新亞歐大陸橋既是橫貫我國東西的大動脈,又是聯結歐亞大陸的新紐帶。(2)與亞歐大陸橋相比,分析新亞歐大陸橋在氣候、運距、輻射帶動范圍等方面所具有的優勢。圖 3-34 亞歐大陸橋(1)說出新亞歐大陸橋沿途經過了哪些重要的地形區和氣候區。活動【答案】我國西部地區自然資源豐富,新亞歐大陸橋的發展,使得西部地區可以向東西方開放,加快資源開發,改善產業結構,提高出口效益,有利于引進資金和技術,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西部經濟發展。充分利用交通優勢和地緣優勢,開拓中亞各國市場,能顯著擴大我國的對外經貿合作。新亞歐大陸橋的發展.促使中國對外開放由沿海向沿橋地帶延伸,沿橋地帶的開發開放,對于加快沿橋地帶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促進陸橋經濟帶的崛起,促進我國南方與北方、東部與中西部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亞歐大陸橋是從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通向歐洲各國,最后到荷蘭鹿特丹的西伯利亞大鐵路。新亞歐大陸橋東起連云港,向西經隴海鐵路、蘭新鐵路和北疆鐵路,由阿拉山口進入哈薩克斯坦,再經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西抵荷蘭鹿特丹。新亞歐大陸橋所經線路,大部分是古代的“絲綢之路”,所以又稱其為現代“絲綢之路”。它全長10 00千米,橫貫歐亞大陸腹地,沿途輻射3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亞歐大陸橋相比,新亞歐大陸橋縮短運距2 000~2 500千米,到達中亞、西亞各國,優勢更為突出。新亞歐大陸橋既是橫貫我國東西的大動脈,又是聯結歐亞大陸的新紐帶。(3)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新亞歐大陸橋對我國區域均衡發展和對外開放有何重要意義?圖 3-34 亞歐大陸橋探究中歐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車次、線路等條件開行,往來于我國與歐洲及“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集裝箱國際鐵路聯運班列。我國自2011年3月首列中歐班列(重慶—杜伊斯堡)開行以來,成都、鄭州、蘇州、武漢、長沙、義烏、哈爾濱、長春、廣州、青島等城市也陸續開行了到歐洲的國際貿易班列。到2018年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逾1萬列,運送貨物約90萬標箱,以快捷準時、安全穩定、綠色環保為經營特色,運輸網絡覆蓋歐亞大陸廣大區域。圖 3-30 “蓉歐快鐵”路線示意1.“蓉歐快鐵”東起成都,經寶雞、蘭州到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國,抵達波蘭羅茲。貨物到波蘭羅茲后,再被快速分撥至歐洲其他各地。說一說,與傳統運輸通道相比,“蓉歐快鐵”的優勢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答案】“蓉歐快鐵”相較傳統陸上通道經過的國家少、路程短,縮短運輸時間,提高運輸效率;比海運安全系數高,運輸時間短,受天氣狀況影響小。探究中歐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車次、線路等條件開行,往來于我國與歐洲及“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集裝箱國際鐵路聯運班列。我國自2011年3月首列中歐班列(重慶—杜伊斯堡)開行以來,成都、鄭州、蘇州、武漢、長沙、義烏、哈爾濱、長春、廣州、青島等城市也陸續開行了到歐洲的國際貿易班列。到2018年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逾1萬列,運送貨物約90萬標箱,以快捷準時、安全穩定、綠色環保為經營特色,運輸網絡覆蓋歐亞大陸廣大區域。圖 3-30 “蓉歐快鐵”路線示意2.為什么說,在中歐班列的帶動下,我國內陸地區從商貿末端變為開放前沿,昔日的貨運通道成為開放發展的快車道?【答案】鄭州、武漢、長沙、重慶、成都、西安、銀川、蘭州、烏魯木齊、昆明、貴陽等內陸地區為中歐班列的起點或者途經地,“蓉歐快鐵”將我國這些區域與亞歐大陸其他地區相聯通。中歐班列的開通將內陸城市轉化為交通樞紐,帶動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對外開放。中歐班列中歐班列探究中歐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車次、線路等條件開行,往來于我國與歐洲及“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集裝箱國際鐵路聯運班列。我國自2011年3月首列中歐班列(重慶—杜伊斯堡)開行以來,成都、鄭州、蘇州、武漢、長沙、義烏、哈爾濱、長春、廣州、青島等城市也陸續開行了到歐洲的國際貿易班列。到2018年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逾1萬列,運送貨物約90萬標箱,以快捷準時、安全穩定、綠色環保為經營特色,運輸網絡覆蓋歐亞大陸廣大區域。圖 3-30 “蓉歐快鐵”路線示意3.查閱相關資料,了解中歐班列主要運輸哪些貨物?議一議,其對加強國際合作有哪些意義?【答案】中歐班列的主要運輸貨物由開行初期的手機、電腦等IT產品,逐步擴大到衣服鞋帽、汽車及配件糧食、葡萄酒、咖啡豆、木材、家具、化工品、機械.設備等產品。對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意義:中歐班列是沿線各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提升經貿合作水平的重要載體,加快了物質的流通和周轉時間,提高通行效率,促進了沿線國家以及其他歐洲國家之間的經貿合作,并強化了國家間合作。“一帶一路”倡導國家之間協作發展PART 02“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重點依據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根據相關國家資源稟賦各異、經濟互補性較強、彼此合作潛力和空間很大的現狀,提出加強合作的重點。“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重點加強合作的重點政策溝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設施聯通“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重點政策溝通“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重點政策溝通政策溝通地位加強政策溝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保障要求加強政府間合作,積極構建多層次政府間宏觀政策溝通交流機制,深化利益融合,促進政治互信,達成合作新共識措施相關國家可以就經濟發展戰略進行充分交流對接,共同制定推進區域合作的規劃和措施,協商解決合作中的問題“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重點政策溝通設施聯通地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優先領域要求尊重國家主權和安全關切措施相關國家宜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技術標準體系的對接,共同推進國際骨干通道建設,逐步形成連接亞洲各次區域以亞歐非之間的基礎設施網絡“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重點政策溝通貿易暢通地位投資貿易合作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點內容要求著力研究解決投資貿易便利化問題措施消除投資和貿易壁壘,構建區域內和各國良好的營商環境,積極同相關國家和地區共商建自由貿易區,激發釋放合作潛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知識拓展貿易壁壘又稱貿易障礙,是一國為限制和阻止外國商品進口所采取的各種障礙性措施。一般分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兩大類。“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重點政策溝通資金融通地位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支撐要求深化金融合作,推進亞洲貨幣穩定體系、投融資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措施共同推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籌建,加快絲路基金組建運營,開展多邊金融合作知識拓展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一個政府間性質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金融機構。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成立宗旨是促進亞洲區域的建設互聯互通化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并且加強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合作。知識拓展金磚國家開發銀行是在2012年提出的,是金融危機以來,金磚國家為避免在下一輪金融危機中受到貨幣不穩定的影響,計劃構筑的一個共同的金融安全網,可以借助這個資金池兌換一部分外匯用來應急。“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重點政策溝通民心相通地位是“一帶一路”倡議的社會根基要求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友好合作精神措施廣泛開展文化交流、學術往來、人才交流合作、媒體合作、青年和婦女交往、志愿者服務等,為深化雙多邊合作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1)以重點經貿產業園區為合作平臺,共同打造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等國際經濟合作走廊。(2)海上以重點港口為節點,共同建設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3)進一步推動中巴(巴基斯坦)、孟中印緬兩個經濟走廊合作。“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重點閱讀迪拜龍城迪拜龍城位于迪拜郊區,距離市區 40 分鐘車程,發展定位是批發及零售市場。早期進駐龍城的我國企業以大中型企業為主,后期多為中小型企業。龍城主要經營建材、燈具、手工藝品、機電產品等,企業主要來自浙江和廣東。這里銷售的商品質量好,價格合理,商家誠信度高,銷售模式類似國內的義烏市場。隨著龍城知名度的提高,有意進駐的我國企業還在不斷增多。“一帶一路”六大經濟走廊和海上通道六大經濟走廊《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提出,根據“一帶一路”走向,陸上依托國際大通道,以相關中心城市為支撐,以重點經貿產業園區為合作平臺,共同打造六大經濟走廊。“一帶一路”六大經濟走廊和海上通道六大經濟走廊經濟走廊 沿線國家 主要特點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荷蘭等交通優勢明顯,連接環q太平洋經濟圈和歐洲經濟圈中蒙俄經濟走廊中國、蒙古、俄羅斯通過鐵路、公路互聯互通,推進通關和運輸便利化,促進過境運輸等多領域務實合作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中國、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伊朗、沙特能源大通道,是中國—中亞石油、天然氣管道必經之地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中國、越南、新加坡以沿線中心城市為依托,以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為基礎,共同發展區域經濟體中巴經濟走廊中國、巴基斯坦貫通南北絲綢之路的樞紐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國、印度、孟加拉國、緬甸將珠江三角洲經濟圈與印度經濟連接起來,帶動南亞、東南亞、東亞聯合發展“一帶一路”六大經濟走廊和海上通道海上通道以重點港口為節點,共同建設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閱讀中國—白俄羅斯工業園位于白俄羅斯明斯克州斯莫列維奇區的中國—白俄羅斯工業園,是我國和白俄羅斯務實合作的新探索,也是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標志性工程。項目 內容地理位置 距首都明斯克市 25 千米,緊鄰國際機場,地理區位優勢明顯面積 是目前我國在海外最大的工業園。園區規劃面積 91.5 平方千米,其中一期用地面積 8.5 平方千米發展目標 重點發展精細化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高端制造、物流倉儲,逐步完善生活、科研、醫療、旅游度假等功能,建設集生態、宜居、興業、活力、創新五位一體的國際新城發展現狀 自 2015 年進入實質性開發,已完成一期工程,入園企業超過 30 家,中白商貿物流園正式運營,美、德、意、俄等國企業陸續進駐發展前景 白俄羅斯是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該園區產品可免稅銷往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亞美尼亞、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市場拓展潛力巨大“一帶一路”對我國各區域的影響西南地區影響有利于西南地區的對外開放,促進廣西成為我國面向東南亞開放的核心區,使云南成為我國面向南亞開放的橋頭堡,形成“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銜接的樞紐地域合作途徑中國—中南半島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0201“一帶一路”對我國各區域的影響西北地區影響加強與中亞、南亞發展的聯系合作途徑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國際大通道和中巴(巴基斯坦)經濟走廊0201“一帶一路”對我國各區域的影響東北和內蒙古影響加強與俄羅斯遠東地區和蒙古國的全方位合作,為東北和內蒙古的發展創造新的動力合作途徑中蒙俄經濟走廊0201“一帶一路”對我國各區域的影響東部沿海地區影響進一步提升對開放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合作途徑加強“海上絲綢之路”相關國家,特別是東盟國家的合作對接0201知識拓展“一帶一路”建設對我國的影響要素 影響資源交通工業農業商貿文化和沿線國家形成資源互補,有利于資源的全球配置,加強我國的資源、能源安全我國和沿線眾多國家的產業合作,有利于建立健全共贏機制通過中國內地交通網溝通東亞、北亞與東南亞,形成亞洲南北向的交通大通道。“一帶”主要對接的是西部廣闊的腹地,將在交通設施建設和油氣管道建設上發力。“一路”可以以上海和泉州等港口為依托,建設國際中轉港,帶動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建設深化與沿線國家的農業合作,增加農產品的進出口及農業技術交流與沿線更多國家和地區發展貿易往來,擴大交流合作閱讀絲路文化及旅游絲綢之路對推動東西方文化交流,乃至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都做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絲綢古道于西漢時期開拓,張騫出使西域,班超固疆安邊。唐玄奘取經,沿絲路赴印度,行程五萬里,歷經十七年。千百年來,不同的文化在漫長絲路上彼此激蕩,交相輝映,逐漸形成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并不斷注入新的內涵。2014 年,在第 38 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我國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跨國性遺產之一。圖 3-37 玉門關遺址圖 3-38 塔爾加爾遺址(哈薩克斯坦)圖 3-39 克孜爾石窟閱讀絲路文化及旅游觀光游憩和文化交流,也是今天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功能。遠洋游輪成為熱門的旅行載體。海上絲綢之路所串聯的國家,大多歷史豐富、文化深厚、民情獨特,體現出濃厚的異域風采。“一帶一路”的合作框架及影響PART 03“一帶一路”的合作框架框架 主要內容“六廊” 六大經濟走廊:中蒙我經濟走廊、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中巴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六路” 公路、鐵路、水路、空路、管路、信息高速公路,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主要內容“多國” 一批先期合作國家,爭取示范效應,體現合作成果“多港” 共建一批重要港口和節點城市,繁榮海上合作“一帶一路”推動和深化國際合作促進相關國家的共同繁榮提供國家間深化合作的文化驅動開拓國家間深化合作的新空間推動新型國際關系建設打造新型國際合作模式打造新型國際合作模式①背景:共建“一帶一路”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聚焦全球發展面臨的核心挑戰②精神: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③目標:全方位推進務實合作,在致力于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同時,更加倡導包容性發展“一帶一路”推動和深化國際合作推動新型國際關系建設①原則:共商、共建、共享②國際合作理念: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倡導所有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體現了全新的國際合作觀念“一帶一路”推動和深化國際合作開拓國家間深化合作的新空間共建“一帶一路”尊崇“和而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強調在維護文化多元性的基礎上共謀發展、共求繁榮、共享和平“一帶一路”推動和深化國際合作提供國家間深化合作的文化驅動力聚焦根本性問題一發展,倡導政府間合作和政策溝通,突出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強化各國間相互貿易和投資,完善金融合作機制和保障體系,推動各國人民友好往來,致力于實現經濟融合、發展聯動及成果共享“一帶一路”推動和深化國際合作促進相關國家的共同繁榮①共建“一帶一路”通過加強國際經貿合作,既可提升我國自身發展動力,也可讓相關國家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和便車,加快發展,得到實質性好處②我國作為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擁有巨大的購買力,這為世界各國提供了巨大的商機。同時相關國家的經濟發展和收入水平提高,也將創造新的巨大市場,有利于我國商品出口和經濟持續增長“一帶一路”推動和深化國際合作活動1. 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涉及我國與周邊國家的貿易通道,其中中巴(巴基斯坦)經濟走廊引人注目。該走廊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達爾港,是一條包括公路、鐵路、油氣管道的綜合貿易廊道。該廊道大幅度縮短中巴貿易的距離,為我國開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戰略通道,有利于開展海陸聯運。我國西部獲得南下印度洋的捷徑,而不必途經馬六甲海峽。瓜達爾港的開發,加強了巴基斯坦的地緣優勢,進而構筑東亞、中亞、南亞之間的石油天然氣運輸通道。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構成中巴合作示范效應,激勵更多的國家實施開放合作,承接產業轉移,加速自身發展進程。據此,完成相關任務。【答案】對中國的意義:提高中國能源和貿易的運輸安全;縮短中國與中東之間的海上貿易航道運輸距離,降低運輸成本擴大西部商品輸出,促進西部經濟發展:改變中國西部的閉塞格局,打開印度洋海上出口;利于喀什的農業、工業等產品外運。對巴基斯坦的意義:促進巴基斯坦對外貿易;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就業機會,增加人民收入;通過輸油管線建設帶動巴基斯坦經濟發展;帶動西南部港口的發展。簡述中巴經濟走廊對中國、巴基斯坦兩國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圖 3-41 中巴交通示意活動2.貿易暢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關鍵內容,是促進“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經濟繁榮與區域合作的重要手段。結合圖 3-42,查找有關資料,完成相關任務。【答案】中國是整個“一帶一路”貿易網絡中的核心國家,處于核心地位,我國應不斷發揮作為核心帶動作用,推動貿易發展舉例說明我國在“一帶一路”貿易網絡中的地位與功能。圖 3-42 2015 年“一帶一路”相關國家以我國為主要貿易伙伴的貿易網絡示意課堂小結能力提升:結合“一帶一路”建設,說明國際合作的重要意義課堂小練在“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埃及蘇伊士經貿合作區成立,這是目前埃及唯一的經濟特區。埃及與美國、歐盟、中東、非洲等經濟體簽訂了多個雙邊或多邊貿易協議,在埃及制造的產品可自由進入美國、歐盟、非洲、土耳其、阿拉伯等國家和地區市場。下圖為蘇伊士經貿合作區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實施“一帶一路”倡議對兩國經貿合作區具有重要意義。在合作中我國的主要優勢是( )A.自然資源 B.勞動力價格 C.資金技術 D.政策支持解析:與埃及相比,我國的資金較為充足,技術水平較高,因此在合作過程中,我國的主要優勢是資金與技術,C正確:埃及的自然資源也較為豐富,自然資源不是我國的主要優勢,A錯誤;由于埃及經濟較不發達,所以埃及勞動力價格更低,B錯誤;兩國均有政策支持,D錯誤。故選C。C在“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埃及蘇伊士經貿合作區成立,這是目前埃及唯一的經濟特區。埃及與美國、歐盟、中東、非洲等經濟體簽訂了多個雙邊或多邊貿易協議,在埃及制造的產品可自由進入美國、歐盟、非洲、土耳其、阿拉伯等國家和地區市場。下圖為蘇伊士經貿合作區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國某企業在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建立的工業部門最可能是( )A.紡織工業、石油裝備 B.食品加工、汽車工業C.冶金工業、船舶制造 D.電子工業、生物制藥解析:棉花與石油是埃及的優勢資源,利用此資源優勢,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可以發展的工業部門是紡織工業與石油裝備,A正確:埃及金屬資源和生物資源缺乏,發展冶金工業和食品工業不能利用當地資源優勢,BC錯誤:埃及科技水平較低,不適宜發展電子工業、生物制藥,D錯誤。故選A。A綠色貿易是指在貿易中預防和制止由于貿易活動而威脅人民的生存環境以及對人民的身體健康的損害,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貿易形式。其表現形式有:環境友好產品貿易、資源集約型產品貿易和安全健康產品貿易等。綠色貿易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任務。目前,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64個國家的綠色貿易總額已超過600億美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發展綠色貿易可以減少( )A.廢棄物跨境轉移 B.有毒有害物質的產品走私C.污染物跨境傳輸 D.有毒有害物質的產品貿易解析:從材料中可知,綠色貿易的形式是“環境友好產品貿易、資源集約型產品貿易和安全健康產品貿易等”,因此發展綠色貿易可以避免有毒有害物質的產品貿易,從而避免污染物跨國轉移,影響國家安全,D正確;廢棄物的跨境轉移是指通過正常貿易或非法入境,將本國產生的固體廢棄物輸送到其他國家,綠色貿易不是廢棄物貿易,A錯誤;綠色貿易不是產品走私活動,B錯誤;污染物跨境傳輸是指一個國家排放的污染物通過大氣環流、河流等自然過程傳輸到其他國家,綠色貿易顯然不是自然過程,C錯誤。故選D。D綠色貿易是指在貿易中預防和制止由于貿易活動而威脅人民的生存環境以及對人民的身體健康的損害,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貿易形式。其表現形式有:環境友好產品貿易、資源集約型產品貿易和安全健康產品貿易等。綠色貿易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任務。目前,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64個國家的綠色貿易總額已超過600億美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促進我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綠色貿易的措施是( )A.在中東歐布局新興產業 B.在南亞進行技術研發C.構建東盟綠色產業網絡 D.在西亞布局傳統產業解析:我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發展綠色貿易,具體措施表現在,我國與東南亞地區綠色貿易量大,應構建綠色產業網絡,C正確;中東歐地區科技水平較高,應進行技術研發,A錯誤;南亞地區科技水平不高,加大綠色產品貿易類型和規模,而非技術研發,B錯誤;西亞礦產資源豐富,但科技水平不高,應加大新興產業發展,D錯誤。故選C。C中歐班列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抓手,對促進中歐經貿合作發揮了積極作用,已成為中歐國際運輸新通道。下圖示意中歐班列(渝新歐)路線。完成下面小題。5.中歐班列(渝新歐)的開通對重慶的主要作用是( )A.打開北向通道B.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C.提高城市等級D.助推重慶外向型經濟的發展解析:中歐班列(渝新歐)的開通開啟了重慶西向大通道,可為重慶汽車、電子信息等支柱產業提供運輸服務,助力跨境電商、藥品進口等業態在重慶萌芽發展,助推重慶外向型經濟的發展,A錯誤,D正確;中歐班列并不直接運輸資源,B錯誤;一個城市等級的提升是綜合實力即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多方面的提升,鐵路建設雖然重要,但還不能提升沿線城市等級,C錯誤。故選D。D中歐班列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抓手,對促進中歐經貿合作發揮了積極作用,已成為中歐國際運輸新通道。下圖示意中歐班列(渝新歐)路線。完成下面小題。6.中歐班列的開通加強了我國與中東歐國家之間的國際貿易合作,主要體現在( )①提升國際貿易效率②引導沿線地區產業分散和專業化發展③優化國際貿易結構④大幅提升沿線經濟落后地區的生產率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解析:中歐班列通過加強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鐵路網絡覆蓋范圍,便利通關程序,大大提升了國際貿易效率,但無法直接大大提升沿線經濟落后地區的生產率,①正確,④錯誤;我國作為制造業大國,生產能力和生產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在工業制成品領域具有較大優勢,中歐班列的開通顯著擴大了我國與中東歐國家的制成品貿易規模,能夠更高效率聯結國內外供需雙方資源,優化國際貿易結構,但無法引導沿線地區產業分散和專業化發展,②錯誤,③正確。故選C。C感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