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3.3.2 長江流域協作開發與環境保護 第二課時課件(59張PPT)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3.3.2 長江流域協作開發與環境保護 第二課時課件(59張PPT)

資源簡介

(共57張PPT)
第三節 長江流域協作開發與環境保護
第三章 區域合作
第二課時
新課導入
超級工程——西點東送
2016年3月,國家通過了《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以此推動長江經濟帶的發展。長江經濟帶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云南、貴州等11省(直轄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千米,占全國總面積的21%,人口和經濟總量均超過全國的40%,生態地位重要,綜合實力較強,發展潛力巨大。
《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提出,長江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定位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同時,要貫徹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決策部署,在改革創新和發展新動能上做“加法”,在落后過剩產能上做“減法”,走出一條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道路。
圖 3-17 長江經濟帶范圍
1.在長江經濟帶建設中,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簡要分析這句話的含義。
2.有專家說,在長江經濟帶建設中,要有效破解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困局。議一議,你有哪些對策和措施來解決這一難題?
要點導學
重點
長江流域協作開發水資源的措施,長江流域協作開展環境保護的措施
難點
以某流域為例,分析流域不同河段協作開發水資源、保護環境的措施及意義
方法
流域綜合開發與治理的分析思路,流域開發示意圖的判讀方法
目 錄
長江流域概況
01
長江流域的協作開發
02
長江流域的環境保護
03
黃河流域面臨的問題及內部協助
04
長江流域的環境保護
PART 03
長江流域發展原則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涉及長江的一切經濟活動都要以不破壞生態環境為前提,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首要位置。
閱讀
回歸的麋鹿
在湖北石首天鵝洲長江故道旁的蘆葦灘上,奔跑著一群又一群青春活力迸發的珍稀動物——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它們曾經在我國絕跡一個世紀,又從英倫回歸,還恢復了溫順怕人的天性。麋鹿又名“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動物,屬于鹿科。一般認為它頭似馬、角似鹿、身似驢、蹄似牛,故俗稱“四不像”。
麋鹿繁盛于商周,衰敗于秦漢。晚清北京南海子皇家獵苑曾擁有 200 多頭。14 年永定河泛濫,洪水沖垮了獵苑圍墻,許多麋鹿逃散出去。1900 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這里的麋鹿被西方列強劫殺一空。1898年,英國貝福特公爵重金收集 18頭麋鹿放養于倫敦以北的烏邦寺莊園,后形成較大種群。1985年,經過我國政府和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的努力,英國5家動物園向我國無償提供麋鹿。
江漢平原水草豐茂,氣候溫暖,適合麋鹿生存,史書即有“荊有云夢,犀兕麋鹿滿之”的記載。天鵝洲是長江泛濫形成的蘆葦濕地,也是歷史上麋鹿的原分布地。1991 年,在此設立麋鹿自然保護區,面積 15.67 平方千米,主要保護麋鹿及其生境。麋鹿在此實行自然放養,注重恢復野生習性,種群數量由最初的64 頭發展到如今的上千頭,每年還在不斷增加,成為全球最大的野生麋鹿種群。
長江流域的水污染及其治理
水質狀況:整體良好,但局部污染嚴重,部分湖泊富營養化問題突出
局部污染嚴重的根源:排污
長江流域的水污染及其治理
長江流域存在的環境問題:
洪澇災害頻繁;
水生態環境惡化。
洪澇災害頻繁;
局部污染嚴重,部分湖泊富營養化問題突出;
長江流域的水污染及其治理
長江中下游流域
廢水排放區域構成
長江中下游流域
工業廢水排放量行業構成
長江流域的水污染及其治理
水污染的治理主要措施:
長江流域內的許多企業以“維護健康長江、促進人水和諧”為基本宗旨,嚴格管控流域內的各種排污口,開展污染源綜合整治
長江流域的水質改善,還需要重點保護好洞庭湖、鄱陽湖、巢湖、太湖和三峽水庫、丹江口水庫等重要湖泊水庫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
據統計,長江流域分布有水生生物 4 300 多種,其中魚類 400 多種,長江特有的魚類 170 多種。長江流域是我國眾多珍稀瀕危水生野生動物的重要棲息繁衍場所,擁有中華鱘、白鱘、江豚、大鯢、胭脂魚等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自2020 年 1 月 1 日起,我國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即長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實行為期10 年的天然漁業資源禁止生產性捕撈,為多數魚類爭取 2~3 個世代繁衍,讓長江休養生息,也為長江珍稀物種保護帶來曙光。
活動
【答案】過度捕撈魚蝦,白鰭豚食物來源減少;人類過度開發長江,白鰭豚的棲息地遭到嚴重破壞;水污染嚴重,水質惡化,白鰭豚生存環境不斷惡化,繁殖能力減弱;過往船只多,船只威脅白鰭豚的生存;人類亂捕濫殺。
1.長江流域代表性的珍稀動物白豚已不見蹤影,說一說導致這種現象的可能原因。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
據統計,長江流域分布有水生生物 4 300 多種,其中魚類 400 多種,長江特有的魚類 170 多種。長江流域是我國眾多珍稀瀕危水生野生動物的重要棲息繁衍場所,擁有中華鱘、白鱘、江豚、大鯢、胭脂魚等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自2020 年 1 月 1 日起,我國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即長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實行為期10 年的天然漁業資源禁止生產性捕撈,為多數魚類爭取 2~3 個世代繁衍,讓長江休養生息,也為長江珍稀物種保護帶來曙光。
活動
【答案】湖泊的重要功能:調節河流徑流量的季節變化;調蓄洪水,降低洪澇(旱澇)災害的影響;涵養水源,調節氣候;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
長江流域湖泊面積萎縮,洪澇災的威脅加劇湖泊面積變大湖泊蓄水能力增加,減小下游防洪壓力。湖泊中游泥沙淤積嚴重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情況加劇,減少濕地生物多樣性;控制入湖污染物總量,改善水環境,有利于維持生物多樣性。
2. 說一說長江流域湖泊的重要功能;議一議,保護長江流域的湖泊對整個長江流域的環境保護有哪些重要意義?
長江流域環境保護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
開展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
04
建立長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03
加強環境污染聯防聯控
02
建立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01
長江流域環境保護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
建立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按照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要求,建立生態環境硬約束機制,明確各地區環境容量,制訂負面清單,強化日常監測和監管,嚴格落實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責制度
01
對不符合要求占用的岸線、河段、土地和布局的產業,必須無條件退出
02
長江流域環境保護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
加強環境污染聯防聯控
建立河長制和湖長制,完善長江環境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和預警應急體系,推行環境信息共享,建立健全跨部門、跨區域、跨流域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響應機制
01
建立環評會商、聯合執法、信息共享、預警應急的區域聯動機制,研究建立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的指標體系
02
長江流域環境保護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
建立長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通過生態補償機制等方式,激發沿江省市保護生態環境的內在動力
01
依托重點生態功能區開展生態補償示范區建設,實行分類分級的補償政策
02
按照“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探索上中下游開發地區、受益地區與生態保護地區進行橫向生態補償
03
長江流域環境保護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
開展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
全面貫徹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求,以制度建設為核心任務,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推動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和生態治理工作,探索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有效模式
閱讀
建立生態補償機制 共抓長江大保護
武漢市通過《長江武漢段跨界斷面水質考核獎懲和生態補償辦法》,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形成共抓長江大保護的長效機制。
建立考核獎懲和生態補償機制
以所屬區的長江斷面水質為考核依據,設置簡明的考核指標,按照“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實行“水質改善的獎勵”“水質下降的扣繳”,并與干部績效掛鉤,推動建立“成本共擔、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生態補償機制
強化監測
在長江武漢段左右岸共設置 13 個監測斷面,對市域內各區長江斷面水質進行嚴格的常態化、信息化監測,每月通報轄區內水質狀況,警示、倒逼各區及時解決問題
探究
超級工程——西點東送
2016年3月,國家通過了《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以此推動長江經濟帶的發展。長江經濟帶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云南、貴州等11省(直轄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千米,占全國總面積的21%,人口和經濟總量均超過全國的40%,生態地位重要,綜合實力較強,發展潛力巨大。
《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提出,長江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定位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同時,要貫徹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決策部署,在改革創新和發展新動能上做“加法”,在落后過剩產能上做“減法”,走出一條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道路。
圖 3-17 長江經濟帶范圍
1.在長江經濟帶建設中,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簡要分析這句話的含義。
【答案】不搞大開發不是不要開發,而是不搞破壞性開發,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不能把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割裂開,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
探究
超級工程——西點東送
2016年3月,國家通過了《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以此推動長江經濟帶的發展。長江經濟帶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云南、貴州等11省(直轄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千米,占全國總面積的21%,人口和經濟總量均超過全國的40%,生態地位重要,綜合實力較強,發展潛力巨大。
《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提出,長江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定位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同時,要貫徹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決策部署,在改革創新和發展新動能上做“加法”,在落后過剩產能上做“減法”,走出一條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道路。
圖 3-17 長江經濟帶范圍
2.有專家說,在長江經濟帶建設中,要有效破解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困局。議一議,你有哪些對策和措施來解決這一難題
【答案】樹立綠色發展的理念,在全面、嚴格保護長江流域生態的同時,科學、合理、有序地利用長江資源和生態環境:將沿岸有污染的企業關閉或者搬遷,根除污染隱患;針對嚴重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和水資源過度開發等問題,開展大氣、水和土壤環境污染專項治理加強中上游的植樹造林和水土保持工作;修復濕地生態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在流域上下游的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統籌方面,要按照上下游一體化保護原則,在鄰近省份之間建立區域協商機制;依托黃金水道,建立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
閱讀
洞庭湖生態環境治理
洞庭湖水域廣闊,豐水季節能夠大量蓄洪,干旱季節有助維持長江主航道的水位,湖區濕地適于各種野生生物的生長、棲息和繁衍,具有很高的旅游觀賞價值。洞庭湖區更是全國聞名的“魚米之鄉”。
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積約 6 000 平方千米,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但由于泥沙大量淤積,造成湖床不斷抬升,水面逐漸萎縮。20 世紀 50 — 80 年代,由于人口迅速增長,當地進行大規模的圍湖造田,洞庭湖由一個完整的湖泊,被分割成西洞庭湖、東洞庭湖和南洞庭湖三個部分。到 20 世紀末,洞庭湖面積僅 2 625 平方千米。“洪水一大片,枯水幾條線”是對洞庭湖的真實寫照。大片濕地消亡,調蓄能力降低,使湖區洪澇災害日趨嚴重,航道斷航現象時有發生。
1998 年長江特大洪水以后,國家在洞庭湖區實施了一系列治理措施,比如退田還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鎮、加固干堤、疏浚河道等,啟動了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以統籌湖區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建立新的江湖平衡關系,保護長江流域水安全和生態安全,探索大湖流域以生態文明建設引領社會經濟全面發展新途徑。如今,洞庭湖的蓄洪面積擴大了 500 多平方千米,蓄洪能力增加了近 30 億立方米,在此過冬的候鳥大幅度增加,江豚、中華秋沙鴨等珍稀動物得到妥善保護,生態環境有了顯著改善。
圖 3-28 洞庭湖枯水期與洪水期的水面
思考:
1.洞庭湖的生態效益?
2.洞庭湖萎縮的原因?
3.洞庭湖的治理措施?
閱讀
洞庭湖生態環境治理
1.洞庭湖的生態效益?
調節長江徑流量,削峰補枯;維護生物多樣性;凈化空氣,調節氣候等
2.洞庭湖萎縮的原因?
泥沙淤積,河床不斷抬升;人口迅速增長,大規模的圍湖造田
閱讀
洞庭湖生態環境治理
退田還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鎮、加固干堤、疏浚河道等;
啟動了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以統籌湖區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建立新的江湖平衡關系;
保護長江流域水安全和生態安全
探索大湖流域以生態文明建設引領社會經濟全面發展新途徑。
3.洞庭湖治理措施?
圖 3-28 洞庭湖枯水期與洪水期的水面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
田納西河發源于美國阿巴拉契亞山脈西坡,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支流,全長 1 450 千米,流域面積 10.6 萬平方千米。田納西河流域的治理開發,不僅是美國流域綜合治理的典型,而且一直被許多國家奉為國土整治的樣板。
田納西河流域的上游地區為高低起伏的山地丘陵,中游地區為丘陵,下游地區為沖積平原。田納西河落差較大,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和煤炭、石油資源。
19 世紀后期,流域內人口增加,開始對流域內的資源進行大規模的掠奪式開發。長期的過度墾殖,加上濫伐森林和經常性的暴雨,田納西河流域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土地退化,環境污染。到 20 世紀初期,田納西河流域成為美國東部最為貧窮和落后的地區之一。1933 年,美國針對田納西河早期開發所帶來的問題,成立了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制定了包括防洪、航運、發電、灌溉、旅游等在內的綜合性長遠開發方案。從此,田納西河流域進入一個全面、系統的梯級開發與治理時期。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配合水利設施建設,大力開發水電。到 20 世紀 50 年代中期,完成了田納西河及其支流的梯級開發工程,當地豐富的水力資源得以充分利用,田納西河的防洪標準提高到百年一遇。此后,火電、核電也相繼得到了發展。
經過對田納西河流域的梯級開發和綜合治理,危害多年的洪水災害得到了有效控制,農林牧漁業、工業和旅游業都得到了迅速發展,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流域內人均收入不斷提高,已達到全美的平均水平。
活動
活動
【答案】地理位置北半球中低緯度,距墨西哥灣不遠,美國東南部。氣候亞熱帶濕潤氣候,降水豐沛,冬春多雨,夏秋少雨,水量大,季節變化大,洪澇頻發。地形上游起伏大;中下游地勢低平,排水不暢。河流水系發達,支流眾多,水量豐富,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河流落差大,水量不穩定,航運條件差。
1. 在圖 3-29 上找出田納西河,確定田納西河流域的大體位置與范圍,并從地理位置、地形、氣候、河流的角度,分析田納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圖 3-29 美國田納西河流域位置
美國氣候類型分布圖
活動
【答案】由納西河通過梯級開發,在徑流量大、落差較大的河段集中建設多個大壩,修建多個水庫,在汛期通過大壩多次攔蓄洪水,降低洪峰,延緩洪峰對下游的沖擊,從而起到防洪的效果。
2. 田納西河流域的梯級開發工程對防洪有哪些重要意義?
水資源的綜合開發
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TVA)
②核心:
梯級開發
①機構:
減少工程量
減少淹沒遷移損失
最大限度利用水能
活動
【答案】進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實行全流域的統一管理與開發;興建各種水利設施,對水資源進行綜合開發利用加大對長江水能資源的開發,疏浚河道,提高流域的通航能力;結合本地資源優勢,發展工業;改善流域內生態環境(水土流失、水污染治理):發展特色旅游業。
根據上述材料,歸納田納西河流域治理與開發的主要經驗。討論其對長江流域的協作開發和環境保護有哪些啟示。
黃河流域面臨的問題
及內部協作
PART 04
黃河流域的概況
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發源于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盆地,干流流經我國9個省級行政區,全長約5464千米
發源地、長度
黃河流域的概況
位于東經96°—119°、北緯32°—42°,東西長約1900千米,南北寬約1100千米,流域面積79.5萬平方千米
流域范圍
黃河流域的概況
上、中、下游劃分
上游
中游
下游
河長3472千米,流域面積42.8萬平方千米
河長1206千米,流域面積34.4萬平方千米
河長786千米,流域面積2.3萬平方千米
黃河流域的概況
徑流量
黃河年均徑流量580億立方米,年內分配很不均勻,月60%徑流量集中在7—10月的汛期
黃河流域的概況
水能資源
干流落差4480米,流域內水能資源豐富,大部分分布在干流上,并集中分布在瑪曲至青銅峽、河口鎮至花園口兩個河段
黃河流域的概況
農業生產
發展潛力大,華北平原、汾渭平原和河套平原是我國的糧食主產區
黃河流域的概況
礦產資源
能源資源十分豐富,中游地區的煤炭資源,中下游地區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在我國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黃河流域開發面臨的問題
黃河流域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缺水
受氣候變化等自然因素影響,黃河上游降水偏少
黃河流域及其相關地區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用水需求量依然很大,已超過黃河水資源的承載力
原因(表現)
黃河水資源開發率已接近極限,缺水將成為黃河水資源管理面臨的常態問題
危害
黃河流域開發面臨的問題
黃河流域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斷流
黃河流域的不合理開發
原因(表現)
造成相關地區生活、生產供水危機,破壞河流生態系統和區域生態環境平衡,給當地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嚴重的社會影響
危害
黃河流域開發面臨的問題
黃河流域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水庫建設不合理
水庫大量攔蓄汛期水量
開發不平衡
小型水電站無序開發
原因(表現)
導致水庫下游河道主槽泥沙淤積加劇
上游開發較快,中游開發速度相對緩慢
破壞環境
危害
黃河流域開發面臨的問題
黃河流域主要環境問題——濕度地面積減少
來水減少、人為干擾等
原因
不利于維持流域生態平衡和河流健康
影響
黃河流域開發面臨的問題
黃河流域主要環境問題——水生生物減少(黃河水生生物種類和數量相對較少,許多特有土著魚類具有重要保護價值)
受人類活動影響,特別是在水電資源開發集中的河段,魚類生存環境發生較大改變
原因
導致黃河珍惜瀕危及土著魚類資源嚴重減少,生物多樣性減少
影響
黃河流域開發面臨的問題
黃河流域主要環境問題——水污染
工礦企業排放的廢水
城鎮居民生活污水
流入黃河的農藥、化肥和工業廢渣、垃圾的有害物質等
原因
黃河大部分河段天然水質良好,但一些主要支流普遍受到污染
影響
黃河流域內部協作采取的措施
水量統一調度
水沙調控
流域生態治理
成立內部協作組織
黃河流域內部協作采取的措施
水量統一調度
1999年國務院授權黃河水利委員會實施黃河水量統一調度,這是我國首次實施河流統一管理
黃河流域內部協作采取的措施
水沙調控
上游地區修建水庫,進行水量調節,保障供水安全和防洪安全
在中游地區修建大型水庫,攔蓄洪水,調節水沙,提高水流的挾沙能力
做好上中游水土保持工作,以減少入黃泥沙
下游開辟滯洪區,處理河道不能排泄的洪水
黃河流域內部協作采取的措施
流域生態治理
黃河流域中游地區通過植樹造林與大規模的蓄水保土工程防治水土流失
黃河流域
流域生態保護管理和制度體系
生態保護協調機制和生態補償機制
合力治污的工作聯動機制
全流域污染源監管
重點工業污染源治理力度
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步伐
重大水污染事件的預警、快速反應和溝通協調機制
努力改善水源地水質
建立
加強
加大
加大
建立完善
黃河流域內部協作采取的措施
成立內部協作組織
1949年組建黃河水利委員會
1988年,成立黃河經濟協作區
成立專門負責黃河流域內水電站規劃、建立和管理的組織
課堂小結
能力提升:以某流域為例,說明流域內部協作開發水資源、保護環境的意義
課堂小練
2011年6月8日,國務院發布了《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根據不同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統籌謀劃未來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和城鎮化格局,將國土空間劃分為重點開發、優化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主體功能區。下圖為長江經濟帶及部分主體功能區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關于圖中區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是農產品主產區,為限制開發區域
B.乙為優化開發區域,開發基礎弱
C.丙是重點生態功能區,為限制開發區域
D.丁為重點開發區域,開發潛力大
解析:由圖示信息可知,甲位于長江上游,是長江上游生態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禁止開發區域,A錯誤;乙位于江漢平原,是我國重要的糧棉基地,為限制開發區域,B錯誤;丙位于長三角地區,區位條件優勢明顯,為優化開發區域,C錯誤;丁位于長沙及附近地區,為重點開發區域,D正確。故選D。
D
2011年6月8日,國務院發布了《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根據不同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統籌謀劃未來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和城鎮化格局,將國土空間劃分為重點開發、優化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主體功能區。下圖為長江經濟帶及部分主體功能區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2.與上海市相比,湖南和江西兩省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有( )
①礦產、水能等資源豐富
②水陸交通便利
③土地和勞動力成本低
④技術力量雄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讀圖及所學知識可知,湖南和江西位于我國中部地區,礦產多樣、江河水能資源豐富,經濟相對上海欠發達,土地和勞動力成本低,①③正確;水陸交通便利和科技力量雄厚是上海市的優勢,②④錯誤。B正確,ACD錯誤。故選B。
B
2011年6月8日,國務院發布了《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根據不同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統籌謀劃未來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和城鎮化格局,將國土空間劃分為重點開發、優化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主體功能區。下圖為長江經濟帶及部分主體功能區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3.下列措施符合“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理念的是( )
①大力發展長江水產捕撈業
②加強沿岸生產生活污水處理
③多在長江干流上建水電站
④上中下游協作保護生態環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加強沿岸生產生活污水處理和上中下游協作保護生態環境體現生態環境保護,符合共抓大保護理念,②④正確;大力發展長江水產捕撈業和多在長江干流上建水電站屬于大規模開發,不符合不搞大開發的理念,①③錯誤。D正確,ABC錯誤。故選D。
D
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沙源主要來自黃土高原。近些年來,黃河含沙量呈現減少趨勢。下圖示意某年黃河流域主要水文站分布及其測得河流含沙量數據(單位:kg/m3)。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4.影響黃河不同水文站含沙量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河流侵蝕力 B.植被覆蓋率
C.距海洋遠近 D.地形高度
解析:讀圖可知,黃河不同水文站含沙量差異較大,吉邁、貴德、蘭州、河口含沙量較小,三門峽、洛口、利津含沙量較大,主要是吉邁、貴德、蘭州、河口河流流量較小,侵蝕能力較弱,三門峽、洛口、利津河流流量較大,侵蝕能力較強,A正確;植被覆蓋率、距海洋遠近、地形高度都會影響含沙量,但不是主要因素,BCD錯誤。故選A。
A
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沙源主要來自黃土高原。近些年來,黃河含沙量呈現減少趨勢。下圖示意某年黃河流域主要水文站分布及其測得河流含沙量數據(單位:kg/m3)。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5.小浪底水利樞紐建設后,含沙量下降最顯著的水文站是( )
A.蘭州水文站 B.河口水文站
C.三門峽水文站 D.利津水文站
解析:小浪底水利樞紐建設后能夠截留泥沙。讀圖可知,小浪底水利樞紐位于利津水文站上游地區,泥沙被截留,使得利津水文站含沙量下降,D正確;蘭州水文站、河口水文站、三門峽水文站位于水利樞紐的上游,受小浪底水利樞紐影響小。ABC錯誤。故選D。
D
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沙源主要來自黃土高原。近些年來,黃河含沙量呈現減少趨勢。下圖示意某年黃河流域主要水文站分布及其測得河流含沙量數據(單位:kg/m3)。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6.近年來,黃河含沙量的變化( )
A.導致河口三角洲迅速消失
B.導致渤海海水深度加速變淺
C.使入海口地區漁業資源減少
D.使黃河下游“地上河”消失
解析:近些年來,黃河含沙量呈現減少趨勢,上游來沙減少,帶來的營養物質較少,使入海口地區漁業資源減少,C正確;可能導致河口三角變小,但不會迅速消失,A錯誤;上游來沙減少,導致渤海海水深度變淺速度變慢,B錯誤;黃河下游“地上河”不會消失,D錯誤。故選C。
C
感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昌市| 公主岭市| 织金县| 阿克苏市| 海宁市| 临猗县| 九龙城区| 泰州市| 乌苏市| 康乐县| 科尔| 南部县| 西华县| 抚远县| 乌兰县| 田阳县| 余姚市| 神木县| 合肥市| 宜宾县| 阿勒泰市| 宿松县| 柘城县| 盐源县| 镇巴县| 宜兰市| 长治县| 淮安市| 万安县| 济源市| 河北省| 股票| 洪湖市| 如东县| 贡山| 高州市| 西乌| 汾西县| 建德市| 文登市|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