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第6章 中國主要的自然災害第一節 自然災害與防治第2課時 氣象與洪澇災害 洪澇災害的防治中圖版七年級下冊1.運用資料了解氣象災害的主要類型,并指出各類氣象災害的主要分布地區,提高地理讀圖能力。2.結合地圖等相關資料,分析洪澇災害、干旱災害、臺風災害、寒潮災害的成因。3.結合實例,說出洪澇災害的防治措施,樹立防災減災意識。蝗 災干旱時易發生蝗災氣象與洪澇災害一、干旱干旱是指某地某一時段內的降水量相較該地多年平均降水量顯著偏少,導致經濟活動(尤其是農業生產)和人類生活受到較大危害的現象。干旱是我國最常見、對農業生產影響最大的氣象災害。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氣候區,華北、華南、西南和江淮是旱災多發區,其中華北地區的旱災發生最頻繁、影響最嚴重。原因是夏季風不穩定,降水季節變化、年際變化大。思考:為何華北地區春旱最嚴重?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降水稀少;春季是農作物播種和生長的關鍵時期,需水量大;人口稠密,經濟發展水平高,用水量大;水資源利用不合理,存在嚴重的污染和浪費現象。干旱的危害農作物大量減產,乃至顆粒無收影響牧草生長、加劇草場退化和沙漠化引發水資源短缺,造成人畜飲水困難引發次生災害,如沙塵暴、火災等二、寒潮寒潮是指北半球高緯度地區的強冷空氣大規模地向中低緯度地區侵襲,造成大范圍急劇降溫和大風的天氣過程。活動:在圖中找到影響我國寒潮的三條路徑。西路:從西伯利亞西部進入中國新疆,經河西走廊向東南推進;中路:從西伯利亞中部和蒙古進入中國后,經河套地區和華中南下;東路:從西伯利亞東部或蒙古東部進入中國東北地區,經華北地區南下。讀圖思考:我國哪些地區不易受到寒潮的影響?我國不易受寒潮侵襲的地區主要包括青藏高原、云貴高原、雅魯藏布江谷地和滇南谷地等地區。此外,一些低海拔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如海南、廣東等地區,由于緯度較低冬季氣溫較高,也不易受到寒潮侵襲。受寒潮影響的地區,還可能發生霜凍、凍害等多種災害。霜凍災害寒潮橙色預警三、臺風是指形成于西北太平洋較強的熱帶氣旋。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尤其是廣東、臺灣、福建和海南等地。c狂風吹倒房屋,拔起大樹,破壞交通、通信設施等暴雨引發洪水、滑坡、泥石流等,危害近海養殖巨浪侵蝕海岸,破壞海堤,造成海水倒灌。常引發狂風、暴雨和巨浪,從而威脅沿海地區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臺風也能帶來豐沛的降水,緩解局部地區旱情。四、洪澇洪澇災害,即洪災和澇災。是指雨量過多或過于集中造成的積水成災。是指因大雨、融雪等引起洪水泛濫,從而淹沒農田,毀壞設施的災害。洪 災澇 災中國洪澇災害的分布氣候因素:主要多發于季風氣候區,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中國洪澇災害的成因地形因素:沿河、沿海地勢低洼地區,地形閉塞的地區常受洪澇災害的威脅。中國洪澇災害的成因思考分析:洪澇災害和人類的行為和活動有沒有關系?毀林開荒城市化 湖泊銳減導致森林覆蓋率下降,減弱了森林對雨水的蓄積和過濾作用不透水地面增加,暴雨后地表匯流速度加快,洪峰流量成倍增長湖泊的減少削弱了其調洪功能,導致洪水危害加重 洪澇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災害,具有危害面積廣、造成損失大等特點。淹沒農田、聚落破壞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礎設施人員傷亡交通受阻農作物減產人畜飲用水困難洪澇災害的防治防范、治理自然災害,降低災害風險和減輕災害損失是保障人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工作,也是一項系統性工程。3124災 前災 中災 后災害監測與預警災害防御救災準備災中救援災后恢復5防災減災體系植樹造林一方面發揮植被涵養水源的作用,延緩洪水的形成、削減洪峰;另一方面發揮植被保持水土的功能,減少水土流失帶來的泥沙淤積、河道淤塞等問題。濟南黃河岸邊的防護林具體措施河道整治針對不同河段的特點采取治導、疏浚和護岸等綜合治理措施,可以穩定河岸,控制和改善河道發展趨勢,提升汛期行洪能力,降低汛期水位。位于宜昌的長江護岸工程水利樞紐工程通過建設堤壩、溢洪道、蓄滯分洪區等工程,發揮其攔洪滯洪、削峰錯峰等作用,從而減少被淹土地面積、受災人口以及經濟損失。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監測預警通過建設水文氣象站等,采集水文、氣象信息,進行中短期天氣、水情預測預報,從而進行防洪預警,為防災避險爭取寶貴時間。物資儲備提前做好應急物資儲備是防洪工作中重要的一環。當洪澇災害發生時,救生衣、救生艇、沙袋等物資在保障人們生命財產安全方面能夠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防汛物資海綿城市海綿城市可以提高雨水收集和利用水平,還可以增強城市的防洪排澇能力,實現“小雨蓄起來、中雨排出去、大雨別成災”的效果。海綿城市中的道路建設秦皇島市海港區綠廊綠道秦皇島市在充分保護自然生態空間的基礎上,通過增加城市透水地面面積,從而提升雨水的儲蓄、調節功能,讓城市像海綿一樣吸收、滲透、儲蓄、凈化和利用雨水。此外,還應及時啟動防汛抗洪應急預案、調運防汛搶險物資,做好災后隱患排查、恢復重建工作等,以提升區域洪澇災害防治能力,保障區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洪水過后清淤重建氣象與洪澇災害干旱監測預警自然災害與防治寒潮洪澇災害洪澇災害的防治水利樞紐工程植樹造林河道整治臺風海綿城市物資儲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