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第5章 自然資源與產業活動第三節 礦產資源與工業第2課時 環境污染與治理科學技術推進工業發展中圖版七年級下冊1、通過視頻、圖片及新聞報道等資料,知道環境污染的類型以及我國應對環境污染采取的具體措施,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2、了解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狀況,知道一些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成果,認識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性。2016年9月,以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為原型改編的電影《深海浩劫》——災難源于自然也源于人心環境污染與治理我國工業的迅速發展,也導致了一些環境問題的產生,主要包括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固體廢棄物污染。一、環境污染類型工業廢水如果不經處理就直接排放,會對水生生物造成危害,揮發的有害物質會造成大氣污染,滲入地下后還可能對地下水、土壤等造成污染。工業生產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成分復雜,隨意堆放不僅占用土地資源,而且會造成環境污染,如土壤污染、水污染等。目前,我國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高、體量巨大,是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二、環境污染的原因(1)大氣污染的原因1943年,美國洛杉磯汽車尾氣排放的大量碳氫化合物在城市上空聚集,在太陽紫外線照射下發生化學反應,形成了淺藍色煙霧。這種煙霧使很多市民眼睛紅腫、頭疼、呼吸道受損。后來,人們把這種大氣污染稱為“光化學煙霧”。光化學煙霧發生后,美國聯邦與州政府通過立法、工業技術創新、民眾宣傳教育等手段進行治理。直到2007年,洛杉磯地區的空氣才達到了清潔標準。大氣污染案例1952年12月5-9日,英國倫敦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倫敦煙霧事件”(圖2.18)。主要污染物為煙煤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氧化硫和煙塵,使得倫敦市民呼吸道病患劇增。之后,英國政府正式向空氣污染宣戰,頒布了治理法令。直至1980年,倫敦的煙霧日下降到5天。“霧都”倫敦終于迎來了清潔的空氣。行駛在煙霧中的倫敦雙層公共汽車(1952年)大氣污染案例我國當前水質整體穩定,但部分重點污染源周邊地下水污染問題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生態環境問題依然突出。(2)水污染原因近年來,我國工業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急劇增加,但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水平不高,因此工業固體廢棄物污染問題十分突出。2018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污染(3)固體廢棄物污染的原因面對環境污染的現狀,我國一直在積極應對。近年來,我國全力治理環境污染,強調生態優先,守護藍天、碧水、凈土。針對工業發展中的大氣污染和水污染,大力推行清潔生產,鼓勵開發節能、節水、節材的產品和清潔生產工藝,加大可再生材料和綠色環保材料的使用比重。三、環境污染治理措施清潔生產的定義包含了兩個全過程控制:生產全過程和產品整個生命周期全過程。具體來說,對生產過程而言,清潔生產包括節約原材料與能源,盡可能不用有毒原材料并在生產過程中減少它們的數量和毒性;對產品而言,則是從原材料獲取到產品最終處置過程中,盡可能將對環境的影響減少到最低。此外,清潔生產也要求將環境因素納入服務的設計與提供中。閱讀拓展:清潔生產在實踐層面,清潔生產已經在中國取得了積極進展,包括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清潔生產的政策措施,將清潔生產作為促進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例如,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還印發了《“十四五”全國清潔生產推行方案》,對“十四五”期間清潔生產推行工作進行部署,明確了到2025年的主要目標,包括工業能效、水效較2020年大幅提升,重點行業主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明顯降低等。針對工業發展中的固體廢棄物污染,嚴格限制開發當前技術經濟條件下無法合理利用的礦產資源和尾礦資源,并加強對廢舊鋼鐵、有色金屬、稀有金屬及電子產品等資源的回收和再利用。我國提出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提升礦產資源保護能力,嚴防過度開發。在資源分布集中地區,探索優勢資源勘查、保護與合理利用新模式。經過治理,我國的環境問題得到明顯改善。工業廢氣、廢水、廢渣處理能力持續增強,重點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取得重大成效。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未來仍需進一步治理與提升。四、治理成果2010年,我國首座國家礦山公園--湖北省黃石國家礦山公園被評為國家 4A級旅游景區,這是亞洲最大的硬巖復墾基地,也是礦山生態修復治理較早的嘗試之一。湖北省黃石國家礦山公園充分展示了具有數千年悠久歷史的中國礦業文化,為人們提供了一個集旅游、科學考察和研究于一體的場所,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共同發展的主題。閱讀:生態修復讓廢棄礦山重現生機【活動】:課下搜集資料,了解廢棄礦山的改造案例,每個小組派一到兩位代表到講臺上來分享自己的成果。科學技術推進工業發展科學技術的發展給工業帶來的最直接影響就是工業生產模式的革新,即工業生產模式由人工生產模式向自動化機器設備生產模式轉變。一、生產模式的轉變及其影響自動化機器設備生產模式大幅度提升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工業生產模式由人工生產模式向自動化機器設備生產模式轉變也導致對勞動力的需求從低端的作業工人向高層次的技術人員轉變。生物制藥電子制造科學技術的應用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并促進了工業轉型升級。二、科學技術的應用領域食品加工人工智能技術、機器人技術等新技術廣泛應用,從需求、生產、供應等各方面對制造企業及產業鏈產生影響,既減少了人工干預,又提高了各企業間整體協作的效率。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近年來,從航空航天到基因工程,從網絡技術到量子科技,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眾多的科技成果不斷涌現,為我國工業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三、我國高新技術的發展成果電子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納米技術石墨烯材料新能源技術風能發電核能發電地熱發電太陽能發電航空航天技術高新技術產業建立在新的科學技術基礎上,代表了工業發展的方向。與傳統工業相比,高新技術產業對資源的依賴程度較小,具有節省能源和原材料、廢物少、污染小等特點,有利于保護環境。因此,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對于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四、意義中國首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中國硅谷中國光谷——湖北 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礦產資源與工業科學技術推進工業發展環境污染類型環境污染的原因治理措施生產模式的轉變科學技術的應用領域我國高新技術的發展成果環境污染與治理治理成果意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