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九章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共10份課件)-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九章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共10份課件)-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

資源簡介

(共24張PPT)
第2課時 “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地理悅讀】
  澳大利亞為什么會成為世界上羊毛出口量最多的國家
【目標導航】
·運用圖文材料,說出澳大利亞養羊業的分布、地位及影響因素。(區域認知)
·運用圖文材料,明確澳大利亞礦產資源的特點和分布狀況,分析其工業中心分布與礦產產地的關系。(綜合思維)
·列舉澳大利亞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實例,樹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觀念。(人地協調觀)
基礎知識預習
一、“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填圖繪圖】
·填圖:在圖中相應位置標注澳大利亞三個牧羊帶。
1.地位:是世界上_____出口量最多的國家。
2.三大牧羊帶:澳大利亞共有A_________帶、B___________________帶、C_________
帶三大牧羊帶,牧羊帶的分布與_______密切相關。
3.養羊業特點
(1)產業化、_____化程度高,耗用勞動力___。
(2)_____和羊毛主要用于出口,商品率很___。
集約農牧
綿羊—小麥混合經營
粗放牧羊
降水量
機械

羊肉

羊毛
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填圖繪圖】
·填圖:在圖中標注堪培拉(首都)、悉尼、墨爾本。
1.礦產資源特點
(1)資源豐富,品種___、品質優、埋藏___、易開采。
(2)多沿海分布,便于出口。
2.產業部門:主要有_____業,經營規模大,現代化程度高。
3.對外聯系:澳大利亞是世界___和_______的主要出口國之一,主要銷往中國、日本等
亞洲國家。
4.經濟支柱:_____業大大超過采礦業和農牧業,成為澳大利亞的支柱產業。


采礦

鐵礦石
服務
圖解知識
名師歸納
拓展延伸
澳大利亞的礦產及工業分布
(1)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具有品種多、儲量大、品質優、埋藏淺、易開采等特點。
(2)豐富的礦產資源為工業發展提供有利條件,使采礦業和冶金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一定地位。
(3)鋼鐵工業和冶金工業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帶,這里交通便利,人口密集,開發較早。
立德樹人—人地協調觀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重要的礦產出口國,在礦產資源開采的過程中非常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不讓地球留下“疤痕”。
核心要點探究
主題 澳大利亞牧羊帶分布與自然條件的關系
情境創設 
  目前澳大利亞大約有1.6~1.7億只羊,平均每人9~10只羊,占世界羊只總數的1/6左右,是世界上人均占有羊只數最多的國家。讀澳大利亞地形圖(圖甲)、降水量及牧羊帶分布圖(圖乙)、氣候類型分布圖(圖丙),回答下列問題。
思考1
粗放牧羊帶主要分布在哪里 其自然環境有什么特點 牧場條件如何
答:粗放牧羊帶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西南部和大自流盆地東南部。這里降水少,氣候干旱。受水源條件限制,牧場規模雖然很大,但牧草品質差,產量低,草場載畜量低,養羊業生產不穩定。
思考2
綿羊—小麥混合經營帶主要分布在哪里 其自然環境有什么特點 牧場條件如何
答:綿羊—小麥混合經營帶主要分布在東南墨累河流域和西南沿海高原。這里降水較多,溫差較小。多為人工草場,牧草品質較好,產量較高,并且擁有全國最完善的灌溉系統,養羊業生產比較穩定。
思考3
集約農牧帶主要分布在哪里 其自然環境有什么特點 牧場條件如何
答:集約農牧帶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西南沿海平原。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溫暖濕潤,全年溫差不大。農場規模一般比較小,人工草場廣布,牧草品質好,產量高,草場載畜量高,生產穩定。
知識歸納 
變式訓練 
塔斯馬尼亞島擁有世界上最潔凈的空氣,是世界著名的櫻桃產地。該島櫻桃成熟收獲季節大致是每年的12月底到次年1月,櫻桃生產作業完全依賴人工。圖甲為澳大利亞地形及塔斯馬尼亞島位置圖,圖乙為塔斯馬尼亞島河流分布圖,圖丙為澳大利亞氣候類型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據圖乙,塔斯馬尼亞島除了農業種植櫻桃,還可以合理發展_____________工業部門。
(2)讀圖乙,塔斯馬尼亞島地勢特點是_______________,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讀圖丙,塔斯馬尼亞島是___________氣候,這里還可以發展_______(填農業部門),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色金屬冶煉
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發源于中部,
流向四周的海洋
溫帶海洋性
畜牧業
氣候溫暖濕潤,多陰雨天,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
課后作業測評
                                  
  右圖為澳大利亞簡圖。讀圖,完成1~2 題。
1.下列關于澳大利亞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位于南半球 ②礦產資源豐富
③城市集中分布于西北 ④袋鼠和考拉是特有動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2.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其發展養羊業的有利條件是( )
A.人口數量龐大,勞動力豐富
B.獨占一個大陸,大型野生食肉動物多
C.熱帶、亞熱帶草原廣闊,適合一年四季放牧
D.山區與沙漠面積廣大,年降水量低于 200 毫米
C
【解析】本題組綜合考查澳大利亞的位置、資源、古老動物的種類、畜牧業發展條件。第1題,閱讀圖例,可以得出澳大利亞的城市集中分布在東南沿海。第2題,澳大利亞地廣人稀,大型食肉動物少,年降水量多大于200毫米。澳大利亞發展養羊業的有利條件是熱帶、亞熱帶草原面積廣大,氣溫較高,適合四季放牧。
  右圖是澳大利亞礦產資源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3~5題。
3.圖中信息能夠說明澳大利亞礦產資源具有的特點是( )
A.種類多   B.儲量大   C.品質優   D.埋藏淺
A
4.【生活情境題】課堂上,老師指著圖說:“通過該圖可以看出,澳大利亞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可是張杰覺得,僅憑該圖就說明澳大利亞礦產資源十分豐富證據不足,還應該補充相關材料。應該補充的材料是( )
A.各種礦產的儲量 B.各種礦產的產量
C.各種礦產的出口量 D.各種礦產的冶煉加工量
5.根據澳大利亞礦產資源的優勢,下列工業部門中,應該大力發展的有( )
①宇航工業    ②電子工業    
③鋼鐵工業    ④有色金屬冶煉工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A
C
【解析】本題組考查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和工業部門。第3題,讀圖可知,澳大利亞礦產資源具有種類多的特點,但不能確定其儲量、品質和埋藏深淺。第4題,還應該補充各類礦產資源的儲量,只有種類多、儲量大才能夠說明礦產資源豐富。第5題,澳大利亞豐富的礦產資源為鋼鐵和有色金屬冶煉工業提供了原料和燃料,但是對宇航工業和電子工業作用不大。
6.2019年澳大利亞多處發生森林大火。讀澳大利亞易發生火災的季節分布圖,澳大
利亞火災的分布特點是( )
A.冬春季火災分布地區人口稠密
B.春季火災分布區與粗放牧羊帶一致
C.夏秋季火災主要分布在南部沿岸
D.30°S大陸東西沿岸火災易發季節相同
C
【解析】本題通過澳大利亞火災分布,考查學生讀圖能力。讀圖可知,澳大利亞火災分布地區從北往南依次為:冬春季火災分布地區、春季火災分布區、春夏季火災分布區、夏季火災分布區、夏秋季火災分布區,其中夏秋季火災主要分布在南部沿岸;澳大利亞人口稠密區在東南沿海;澳大利亞粗放牧羊帶分布于東西兩側;春季火災分布區在領土的北側;30°S東岸春夏季易發生火災,西岸是夏季易發生火災的地區。
7.【素養提升題】澳大利亞是世界上主要的鐵礦石生產國和出口國。圖1為澳大利亞部分區域示意圖,圖2為該國鐵礦石出口國家和地區的構成圖,圖3為圖1中①②③三地的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澳大利亞鐵礦石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州的_____(填“中西”或“中東”)部。
(2)澳大利亞鐵礦最大的出口市場是_____,從地區看,出口市場集中在亞洲的_____地區。
(3)澳大利亞鐵礦石開采效率和利用效率很高,試說出澳大利亞采礦業的一個特點。
答:采用現代管理方法;機械化、自動化生產;注意環境保護。
(4)描述①地的氣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斷③地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
氣候。
(5)②地發展農業生產,最大制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澳大利亞
中西
中國
東亞
全年高溫,降水分干濕兩季
地中海
天然降水少(或氣候干旱)
【解析】本題考查了澳大利亞鐵礦的生產與出口,氣候的特征與影響,以及讀圖分析能力。第(1)題,從圖上看,澳大利亞的鐵礦石集中在西澳大利亞州的中西部地區。第(2)題,從統計圖上看,澳大利亞鐵礦石最大的出口市場是中國,除西歐外,其他出口市場均屬于亞洲的東亞地區。第(3)題,澳大利亞包括鐵礦石生產在內的采礦業,具有采用現代管理方法,機械化、自動化生產,注意環境保護的特點。第(4)題,①地全年氣溫高于20 ℃,具有全年高溫的特點;從降水上看,11月到次年4月降水較多,其他月降水很少,有明顯的干濕季變化。③地最冷月氣溫約14 ℃,降水多;最熱月超過20 ℃,降水少,雨熱不同期,屬于地中海氣候。第(5)題,②地氣溫較高,但降水稀少,天然降水少是最大的制約因素。(共4張PPT)
第九章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
大單元素養目標
大解說學法點津
1.地區和國家的自然環境決定著農業發展的方向。例如,西亞地區氣候干燥、降水稀少,所以發展了節水農業;歐洲西部由于氣候溫和濕潤,適合多汁牧草生長,發展了畜牧業;澳大利亞降水不同的地區發展了不同的農牧業帶。
2.通過讀圖掌握地區和國家的位置,根據位置推斷該地區或國家的氣候特點。例如,歐洲西部位于中緯度大陸西岸,所以氣候溫和濕潤;撒哈拉以南非洲地跨赤道南北,大部分位于熱帶,所以氣候炎熱,氣候類型以赤道為軸南北對稱分布。
3.通過各地區和國家典型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推斷該地適宜發展的經濟方向。例如,西亞石油資源豐富,石油出口獲得收入是當地重要的經濟來源;撒哈拉以南非洲農礦產品豐富,所以出口初級農礦產品,換取工業產品。以上兩個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都需要開發新渠道,進行轉型升級。
4.學習區域地理相關知識時,要提高以圖析文的能力,通過讀圖、析圖,將圖上反映的內容用語言表達出來。一方面可建立地理空間分布的概念,另一方面也鍛煉語言表達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
21世織紀教痘
2訂世看
,27G2@P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西亞、歐洲西
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簡要歸納
自然地理特征。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
范圍、領土構成和首都,并簡要歸納澳大利亞的
自然地理特征。
域認知
◆選擇與澳大利亞地理位置差異明顯的國家,比較
它們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差異。
◆結合實例,說明歐洲西部發展旅游業的優勢。
東半球其他的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聯系澳大利亞的自然地
理環境特點,結合實例簡要分析該刻國因地制
地理實踐力
地區和國家
宜發展經濟的途徑。
說明西亞、歐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自
然地理特征對當地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澳大利啞人文地理
人地協調觀
主要特點及其自然地理環境的聯系。

以西亞的一種自然資源為例,說出該自然
資源在當地的分布狀況、對外輸出地區以及
綜合思維
對當地乃至世界的重要意義。(共31張PPT)
第2課時 溫帶海洋性氣候與畜牧業 繁榮的旅游業
【地理悅讀】
  為什么這個英國人想去地中海曬太陽 在英國曬曬太陽不行嗎 【目標導航】
·運用地圖和相關材料,分析歐洲西部自然條件對畜牧業及居民生活的影響。(區域認知)
·運用歐洲西部地形圖,分析地形對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范圍的影響。(區域認知)
·通過旅游勝地具體實例歸納歐洲西部發展旅游業的優勢條件及旅游資源的分布狀況。(區域認知)
基礎知識預習
一、 溫帶海洋性氣候與畜牧業
【填圖繪圖】
·填圖:(1)在上右圖中填注:阿爾卑斯山脈、斯堪的納維亞山脈、西歐平原、波德平原。
(2)在上右圖中填注: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地中海氣候、高原山地氣候、寒帶氣候。
1.地形地勢特征
(1)地形。
①以_____為主。
②主要地形區:a為_____平原,b為_____平原,c為_____________山脈,d為_________山脈。
(2)地勢:南北___,中間___。
2.氣候
A為___________氣候,B為___________氣候,C為_______氣候。還有部分寒帶氣候和高
原山地氣候。
平原
西歐
波德
斯堪的納維亞
阿爾卑斯


溫帶海洋性
溫帶大陸性
地中海
3.畜牧業發達的原因
(1)地形:以_____為主,牧場廣布。
(2)氣候:以___________氣候為主,終年_________,_____不足,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
4.畜牧業的特點
(1)歐洲西部多數國家的農業以_______為主,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較高。
(2)以飼養_______等牲畜為主,主要生產肉類、鮮奶,以及乳制品、羊毛等畜產品。
(3)畜牧業生產高度_______、_______。
平原
溫帶海洋性
溫和濕潤
光照
畜牧業
牛、羊
機械化
自動化
二、繁榮的旅游業
1.主要旅游景點
2.發展條件
(1)_____資源豐富。
(2)_____發達,服務設施完善。
(3)居民收入高,休閑時間較多。
(4)多數國家使用統一的貨幣——_____。
旅游
交通
歐元
圖解知識
歐洲西部地形區與河流的分布
拓展延伸
歐洲西部著名的旅游資源
國家 旅游資源
西班牙 斗牛
瑞士 阿爾卑斯山滑雪
意大利 比薩斜塔、威尼斯
英國 大本鐘、白金漢宮
法國 盧浮宮、凡爾賽宮
質疑判斷
(1)歐洲西部的支柱產業是畜牧業。( )
(2)歐洲西部全部是溫帶海洋性氣候。( )
名師點撥
歐洲西部畜牧業發達
×
×
核心要點探究
主題 歐洲西部畜牧業發達的原因
情境創設 
  寒假期間,哈爾濱的李明一家去歐洲西部旅游。他發現歐洲西部的冬天不像東北那樣天寒地凍、冰天雪地的,而是溫和濕潤、綠草如茵。人們餐桌上也多是牛排、羊腿、奶油、奶酪等食品。下圖為歐洲西部氣候類型分布及漢堡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思考1
讀圖分析,說出分布在40°N~60°N大西洋沿岸的主要氣候類型和氣候特征。
答: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
思考2
結合圖文材料分析歐洲西部的地形、氣候對畜牧業的影響。
答:地形對畜牧業的影響: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草場廣布,有利于發展畜牧業。
氣候對畜牧業的影響:溫帶海洋性氣候陰雨天氣多,光照不足,不利于谷物成熟,而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長,有利于發展畜牧業。
思考3
歐洲西部畜牧業對居民的飲食有什么影響
答:由于畜牧業發達,歐洲人以牛羊肉和乳制品為主要食物。
知識歸納 
歐洲西部飲食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變式訓練 
歐洲西部的居民餐桌上常見牛排、羊腿、奶油、奶酪等食品,這是因為( )
A.工業發達,人們的收入高,可以用錢大量購買乳畜產品
B.氣候寒冷,乳畜產品脂肪含量高,可以增加熱量來御寒
C.種植業不發達,糧食產量低,用乳畜產品來補充食物的不足
D.地理位置和氣候適宜,地形以平原為主,草場廣布,畜牧業發達
D
課后作業測評
                                  
  (2024·黃埔區模擬)海上風電是指從海風中提取能量,
轉化為電能。具有資源豐富、發電利用小時數高、不占
用土地,機組安裝、運維難度大,建設成本高等特點。歐
洲西部多個國家已建立了規模巨大的海上風力發電廠。
右圖為歐洲西部海上風電場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1~3題。
1.圖示海上風力發電場主要集中在( )
A.太平洋海域 B.印度洋海域
C.大西洋海域 D.北冰洋海域
C
2.海上風電的優勢是( )
A.建設難度小 B.建設投資少
C.土地占用少 D.維護難度小
3.歐洲西部發展海上風電的原因有( )
①工業密集,經濟發達,用電量大 ②草場廣布,畜牧業發達
③靠近海洋,風力資源豐富 ④人口稠密,用電量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C
【解析】第1題,讀圖可知,圖示為歐洲西部,歐洲西部瀕臨大西洋,海上風力發電場主要集中在大西洋海域。第2題,讀圖可知,海上風電技術遠比陸上風電復雜,海面風速大,建設成本高,運營成本高,維護成本高,但土地占用少。第3題,歐洲西部國家大力發展風電,是因為歐洲西部工業密集、經濟發達、用電量大,靠近海洋風力資源豐富,人口稠密用電量大;草場廣布畜牧業發達不是歐洲西部發展海上風電的原因。
  (2024·佛山模擬)木鞋、風車、奶酪、郁金香號稱“荷蘭四寶”。500年前荷蘭農民和漁民使用的木鞋,今天多成了擺在街頭的工藝品和雕塑,風車則沿用至今。圖1為荷蘭地形圖,圖2為荷蘭木鞋模型圖。據此完成4~6題。
4.鹿特丹港被稱為“歐洲門戶”,體現在它是歐洲( )
A.緯度最低的港口
B.面向北海的出海口
C.唯一的河港和海港
D.進口乳畜產品的港口
B
5.荷蘭木鞋具有不易變形、不滲水、不沾泥等特點,便于在淤泥地里行走。其反映
出當地的自然環境特征是( )
A.氣候濕潤,多低洼濕地 B.熱量充足,多熱帶雨林
C.高原地形,地勢較崎嶇 D.河闊水深,水流很湍急
6.風車被荷蘭人視為大自然的恩賜,其充分利用了當地( )
A.洶涌的海浪 B.充足的水能
C.盛行的西風 D.充足的光照
A
C
【解析】第4題,讀圖分析可知,鹿特丹位于52°N附近,是緯度較高的港口;鹿特丹港位于萊茵河入海口,而萊茵河和多瑙河之間有運河相通,構成了流經歐洲很多國家的黃金水道,鹿特丹港正是位于此黃金水道的入海口處,面向大西洋的重要出海口,因而便成為了“歐洲門戶”;鹿特丹港不是歐洲唯一的河港和海港;木鞋、風車、奶酪、郁金香號稱“荷蘭四寶”,鹿特丹港是出口乳畜產品的必經通道,不是進口乳畜產品的必經通道。第5題,荷蘭位于歐洲西部,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該氣候終年溫和濕潤,荷蘭木鞋的出現反映了當地的自然環境特征是氣候濕潤,多低洼濕地,土壤含水量高。第6題,荷蘭有“風車王國”之稱,荷蘭風車數量多且分布廣的原因是荷蘭坐落地區,一年四季盛吹西風。同時它瀕臨大西洋,又是典型的海洋性氣候國家,海陸風長年不息。
7.【項目式學習】
項目名稱:制定歐洲西部暑假期間旅游攻略
項目背景:歐洲西部旅游業強勁復蘇,2024年巴黎奧運會等重大體育賽事,吸引大量游客。為此,同學們開展了“制定歐洲西部暑假期間旅游攻略”的項目式學習活動。
準備階段:同學們搜集歐洲西部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的相關資料,規劃出三條旅游線路(見下表),并從氣候、美食、景點、購物四方面進行分組制作攻略。圖1為歐洲西部國家分布圖,圖2為歐洲西部氣候資料圖。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線路 ①北歐線路 ②西歐線路 ③南歐線路
經過國家 挪威、瑞典、芬蘭、丹麥 英國、法國、瑞士 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
實施階段:
  結合氣候資料,氣候組的同學們認為不同的旅游線路需攜帶不同的物品:①線路攜帶保暖衣物,②線路攜帶雨傘,③線路攜帶防曬物品。
(1)請從氣候類型及特征兩方面,分析③線路需攜帶防曬物品的主要原因。
答:③線路以地中海氣候為主,夏季炎熱干燥。防曬物品可以阻擋紫外線的侵害,減少皮膚受損的可能性。防止曬傷、曬黑、曬斑等問題的發生。
  美食組的同學們發現當地居民飲食以乳肉產品為主,建議游客品嘗牛排、奶酪等食品。
(2)說一說歐洲西部發展乳畜業的有利條件。
答:①地形平坦,草場廣布;②氣候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終年溫和濕潤,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③水源充足;④技術先進;⑤市場廣闊。
  結合歐洲西部旅游資源豐富的特點,景點組的同學們建議:①線路游覽峽灣、觀看午夜的太陽,②線路游覽英國、法國、瑞士的著名景點,③線路享受陽光海灘、參觀古羅馬競技場。
(3)請列舉②線路上任意兩處著名景點。
答:盧浮宮、阿爾卑斯山。
  萊茵河是具有歷史意義和文化傳統的歐洲大河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業運輸大動脈之一。萊茵河航運十分方便,是世界上航運最繁忙的河流之一。
(4)說一說萊茵河航運發達的原因。
答:①自然條件:萊茵河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降水豐沛,河水流量大;中下游地區地勢平坦、水流平緩,江闊水深;支流多,河流水量大;無結冰期、可四季通航。②人文條件:沿線城市和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工業發達,運輸量大。
  歐洲西部地形以平原為主,山地面積較小。氣候溫和濕潤,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
(5)說出歐洲西部的地勢特點。
答:南北高、中間低。
【解析】第(1)題,讀圖可知,③線路為南歐線路,經過國家為葡萄牙、西班牙、意大
利。這些國家位于地中海沿岸,以地中海氣候為主,氣候特征為:夏季炎熱干燥,冬季
溫和多雨。暑期去旅游,正值夏季,炎熱干燥,陽光強烈,紫外線輻射比較強。長時間
暴露在陽光下容易導致皮膚曬傷、曬黑、曬斑等問題,甚至增加皮膚癌的風險。防
曬物品可以阻擋紫外線的侵害,減少皮膚受損的可能性。防止曬傷、曬黑、曬斑等
問題的發生。第(2)題,歐洲西部發展乳畜業的有利條件:①地形平坦,由于歐洲西部
位于中緯度大陸西岸,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開闊,草場廣布;②氣候以溫帶海洋
性氣候為主,常年受到來自海洋的西風影響,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內降水均勻,有
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③水源充足,歐洲西部地區擁有眾多的河流和湖泊,水資源充
足;④技術先進:歐洲西部地區在乳畜飼養和乳制品生產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技術
支持。農民和養殖戶可以獲得專業的培訓和指導,提高乳畜的飼養管理水平,提高乳制品的質量和產量;⑤市場廣闊,歐洲西部地區的乳制品市場需求量大,消費者對優質乳制品的需求穩定。這為乳畜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機會。第(3)題,讀圖可知,②線路為西歐線路,經過國家為英國、法國、瑞士。英國的著名景點有:倫敦塔橋、大英博物館、白金漢宮、大本鐘塔等;法國的著名景點有:盧浮宮博物館、凡爾賽宮、埃菲爾鐵塔、巴黎迪士尼樂園、巴黎圣母院等;瑞士的著名景點有:阿爾卑斯山、日內瓦大噴泉等。第(4)題,萊茵河航運發達的原因是,自然原因:萊茵河流經地區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流域內降水均勻,水位季節變化小,河流的流量大;流經平原地區,水流平穩;河流無結冰期。人文原因:流域內經濟發達,人口和城市稠密,航運需求量大等。第(5)題,歐洲西部的地形以平原為主,北部和南部分布著斯堪的納維亞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地勢南北高,中間低。(共25張PPT)
第三節 撒哈拉以南非洲
第1課時 熱帶草原廣布
【地理悅讀】
  探險隊員遠赴非洲的寶島——馬達加斯加,開始了一場新的叢林尋寶冒險。橫穿赤日炎炎的沙海,徒手與叢林“怪獸”搏斗,乘風破浪橫渡鱷魚江,對話非洲最原始的部落……主人公們還能平安歸來嗎
【目標導航】
·運用地圖說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圍。(區域認知)
·運用圖文材料,說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環境特點以及對民居的影響。(區域認知)
基礎知識預習
【填圖繪圖】
·填圖:在圖中相應位置填注印度洋、大西洋、地中海。
·繪圖:在圖中圈出熱帶草原氣候區。
一、位置
1.半球位置:位于___半球,跨___、___半球。
2.緯度位置:絕大部分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的___帶。
3.海陸位置:絕大部分位于世界最大的沙漠——_______沙漠以南,東臨①_____洋,西瀕
②_____洋。
二、自然環境
1.地形
(1)特征:地形以_____為主,地勢起伏不大,有“高原大陸”之稱;地勢_____高_____低。
(2)地形區:東部是C___________高原和B_____高原,南部是A_____高原;非洲最高峰
——_____________。



撒哈拉
印度
大西
高原
東南
,西北
埃塞俄比亞
東非
南非
乞力馬扎羅山

2.河流:D_____河是非洲水量最大的河流,E_____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
河流 流向 注入
海域 水量 水位季
節變化 流經的主要
地形區
尼羅河 自南向北 地中海 小 大 東非高原
剛果河 自東向西 大西洋 大 小 剛果盆地
3.氣候:以_____氣候為主,其中面積最大的是_________氣候,還有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
雨林氣候。
剛果
尼羅
熱帶
熱帶草原
地圖筆記
漫畫助學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部分地形及對應氣候類型
質疑判斷
(1)尼羅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 )
(2)非洲被稱為“高原大陸”。( )
(3)撒哈拉以南非洲赤道附近全部為熱帶雨林氣候。( )
×

×
核心要點探究
主題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環境與民居
情境創設 
  猴面包樹是非洲大地的一寶,樹干高約20米。粗大的樹干中能儲存大量水分,耐旱力較強,濕熱條件下生長較差,它的果實幫助非洲居民度過饑荒時期。圖1為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及A、B兩地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圖2為猴面包樹景觀圖。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思考1
結合地圖和材料,歸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氣候分布特點。
答:熱帶草原氣候為主,氣候以赤道為中心,南北呈對稱分布。
思考2
非洲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頂卻終年積雪,有“赤道雪峰”之稱,請簡析原因。
答:該山峰海拔高,氣溫低,山頂上冰峰峭立,白雪皚皚。
思考3
分析A、B兩地,哪個更適合猴面包樹的生長 說明原因。
答:B地。A地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B地屬于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降水分干濕兩季。猴面包樹枝干粗壯,具有儲水功能,抗旱能力強,適合生長在干季和濕季分明的熱帶草原氣候區。
思考4
茅草屋是非洲熱帶草原地區的傳統民居之一,簡析其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
答:撒哈拉以南非洲以熱帶草原氣候為主,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植被以稀樹草原為主,有利于當地居民就地取材搭建茅草屋;茅草屋適應當地氣候特點,有利于干季陰涼通風散熱,還有利于雨季遮風避雨。
知識歸納 
變式訓練 
右圖是非洲沿赤道附近的地形剖面圖。讀圖,
完成(1)~(2)題。
(1)從圖中可以推斷,非洲沿赤道地區的地勢( )
A.東高西低 B.南高北低
C.北高南低 D.西高東低
(2)從圖中信息可以推斷,四月份平均氣溫( )
A.東非高原低于剛果盆地 B.東非高原高于剛果盆地
C.西部沿岸低于東非高原 D.東非高原高于東部沿岸
A
A
課后作業測評
                                  
  圖1為非洲示意圖,圖2為甲地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讀圖,完成1~3題。
1.關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敘述正確的是( )
A.位于東半球,大部分在中緯度
B.跨南北半球,東臨印度洋
C.東臨大西洋,西臨印度洋
D.位于西半球,與歐洲相望
B
2.關于甲地河流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水量豐富 B.長度最長 C.含沙量大 D.結冰期長
3.在圖中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中,看不到的動物是( )
A.獅子 B.大象 C.長頸鹿 D.牦牛
A
D
【解析】第1題,由圖中信息可知,非洲位于東半球,赤道穿過中部,跨南北半球,大部分在低緯度,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與歐洲相望。第2題,圖中甲河流經赤道附近,為熱帶雨林氣候,全年多雨,河流水量豐富。第3題,熱帶非洲草原可以看到獅子、大象、長頸鹿,牦牛適合在高寒地帶生存。
  電視節目《走進非洲》攝制組成員分北線、西線、南線三條路線穿越非洲大陸,最后相聚在乞力馬扎羅山山麓。右圖是穿越非洲大陸三條路線示意圖。讀圖,完成4~5 題。
4.三條路線的攝制組成員可能拍攝到的相同景觀是( )
A.熱帶季雨林
B.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C.熱帶草原
D.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5.西線攝制組經過一條干流兩次穿越赤道的大河,該河流是( )
A.剛果河 B.尼羅河 C.多瑙河 D.湄公河
C
A
【解析】本題組主要考查非洲的景觀和河流。第4題,從圖中可以看出:三條路線均穿過熱帶草原氣候區。第5題,從圖中可以看出,干流兩次穿越赤道的大河是剛果河。
6.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某大洲略圖(圖1)。
材料二 甲地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圖2)和甲地典型民居景觀圖(圖3)。
(1)請描述圖中陰影部分的地理位置。
答:絕大部分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全部位于東半球。
(2)根據圖文材料,試分析甲地民居與環境的關系:當地植被類型是_________,可就地
取材;此民居具有_________的功能,是適應當地氣候環境條件的結果。
熱帶草原
遮陽避雨
【解析】本題考查非洲的氣候及經濟等。第(1)題,由圖可知,圖中所示陰影部分是撒哈拉以南非洲,這里絕大部分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全部位于東半球。第(2)題,由圖可知,圖中所示是位于非洲熱帶草原的茅草屋,當地的植被類型是熱帶草原,當地居民可就地取材,民居具有遮陽避雨的功能。
  《動物世界》欄目中經常看到非洲熱帶草原上的動物,每年周期性大規模遷徙的壯觀景象。圖1示意非洲氣候類型的分布,圖2、3分別示意A、B兩地的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讀圖,完成7~8題。
7.非洲熱帶草原野生動物遷徙時間及方向是( )
A.6月份,從A區開始向南遷徙 
B.6月份,從B區開始向南遷徙 
C.12月至次年5月,動物集中在A區域活動 
D.12月至次年5月,動物集中在B區域活動
8.非洲熱帶草原動物周期性遷徙的主要原因是( )
A.躲避天敵    B.追逐水源和食物   
C.躲避炎熱天氣    D.保護草原生態環境
D
B
【解析】本題組考查非洲熱帶草原的景觀及動物遷徙方向及原因。第7題,圖中A、B區域都是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12月至次年5月B區域是濕季,水草豐美,動物集中在此活動;6月到11月A區域是濕季,動物在A區域活動。第8題,非洲熱帶草原地區南北半球氣候正好相反,動物為了追逐水源和食物而進行周期性遷徙。(共27張PPT)
第2課時 匱乏的水資源
【地理悅讀】
  西亞擁有讓人羨慕的石油和天然氣,但干旱少雨也使得大部分地區是不毛之地,光禿禿的沒有植被。一些國家采用海水淡化技術,擴大淡水供應。
【目標導航】
·運用地圖和相關材料,分析西亞水資源分布狀況及水資源匱乏的原因。(區域認知)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認識西亞富有特色的文化、生活習俗,并分析其與自然環境的關系。(綜合思維)
基礎知識預習
一、自然環境
1.地形:以_____為主,平原面積較小。
2.氣候:以_________氣候為主,氣候_____,河流稀少,還有大面積的沙漠地區沒有___流。
高原
熱帶沙漠
干燥

【填圖繪圖】
·繪圖:在圖中找到并用紅筆繪出北回歸線。
·圈畫:在圖中圈出西亞地區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
二、水資源分布(連一連)
圖解知識
西亞主要氣候類型及特征
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特征:全年高溫少雨
教材再開發
西亞缺水對經濟的影響
立德樹人-可持續發展
西亞解決水資源匱乏的主要措施
(1)實施海水淡化。
(2)修建水庫等水利工程。
(3)發展節水農業。
(4)不同國家和地區間相互協調,合理分配水資源。
核心要點探究
主題 西亞水資源匱乏的原因及對人文環境的影響
情境創設 
  “油比水貴”是眾所周知的生活常識。但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世界上就有那么一個地方“水比油貴”,它就是西亞地區。讀西亞氣候類型分布圖(圖1)、麥地那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圖2),回答下列問題。
思考1
根據圖文材料,分析西亞地區水資源匱乏的原因。
答:西亞分布有大面積的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受氣候的影響,西亞地區河流稀少,沙漠廣布,水資源匱乏。
思考2
西亞地區除缺水外,還有很多獨特的現象,如人們穿白色寬大的長袍、纏頭巾、騎駱駝、住平頂房,夜晚人們常把床鋪安放在屋頂上。你能解釋這些現象嗎
答:西亞地區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氣候炎熱干燥,沙漠廣布且多風沙;穿白色寬大長袍,是因為氣候炎熱,白色對陽光有反射作用,吸熱少;纏頭巾是因為當地多風沙;當地居民外出常騎駱駝,是因為西亞干旱少雨,沙漠廣布,駱駝是常見的牲畜和傳統的交通工具;屋頂多是平的,夜晚人們把床鋪安放到屋頂是因為西亞氣候炎熱,極少下雨,屋頂較涼爽。
思考3
伊拉克發展農業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條件
答:有利條件:靠近河流,灌溉便利;地形平坦;光熱充足。不利條件:氣候干旱,降水稀少,荒漠面積大。
知識歸納 
西亞氣候對人文環境的影響
變式訓練  (2024·中山模擬)西亞氣候干旱,資源豐富,常用“黃色”和“黑色”形容其分布的地理事物。右圖為西亞簡圖,據此完成(1)~(3)題。
(1)西亞的“黃色”和“黑色”最有可能分別代表( )
A.黃金和煤炭 B.沙漠和煤炭
C.黃金和石油 D.沙漠和石油
(2)制約西亞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資金 C.氣候 D.交通
D
C
(3)為應對氣候干旱,西亞各國廣泛應用的農業技術最可能是( )
A.雜交水稻培育 B.節水灌溉技術
C.機械化收割 D.無人機播種
B
課后作業測評
                                  
  卡塔爾是一個高收入國家,2022年世界杯足球賽于11-12月在卡塔爾舉行。讀卡塔爾位置和卡塔爾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完成1~2題。
1.卡塔爾成為高收入國家的首要原因是( )
A.旅游業發達 B.石油加工工業發達
C.石油資源豐富 D.高新技術產業發達
2.2022年世界杯足球賽在秋冬季節進行,是因為卡塔爾( )
A.緯度較高,常年無夏 B.其他季節風沙較大
C.11-12月較濕潤 D.11-12月較涼爽
C
D
【解析】本題組通過卡塔爾考查西亞地區的資源和氣候特征。第1題,讀圖可知,卡塔爾石油資源豐富。第2題,分析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可知,卡塔爾全年炎熱干燥,11-12月氣溫較低,氣候較涼爽,更適合足球比賽。
  (2024·惠州模擬)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簡稱阿聯酋)非常重視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大力推進能源多樣化戰略,目前已建成中東裝機容量最大的太陽能光伏電站。右圖為阿聯酋位置圖和阿聯酋光伏發電景觀圖。讀圖,完成3~5題。
3.阿聯酋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其經濟發展主要得益于( )
A.發達的畜牧業 B.太陽能的開發
C.豐富的石油資源 D.繁榮的旅游業
4.阿聯酋利用光伏發電有利的氣候條件是( )
A.遠離海洋,風速大   B.緯度較低,氣溫高  
C.降水稀少,光照強   D.空氣稀薄,吸熱少
C
C
5.阿聯酋大力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的原因有( )
①油氣資源價格低廉  ②油氣資源不可再生  
③太陽能清潔無污染  ④太陽能開發成本低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D
【解析】第3題,阿聯酋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其經濟發展主要得益于豐富的石油資源;畜牧業、太陽能開發及旅游業都不是阿聯酋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的主要原因。第4題,太陽能光伏發電站需要的是豐富的太陽能,阿聯酋主要位于沙漠氣候區,晴天多,降水少,光照強,大氣削弱的太陽輻射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第5題,阿聯酋大力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的原因有油氣資源不可再生,太陽能清潔無污染;油氣資源價格高;阿聯酋主要位于熱帶沙漠氣候區,晴天多,降水少,光照強,適合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并不是因為太陽能開發成本低。
6.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 敘利亞人口稠密,地形以高原為主。經濟以農業為主,出產小麥、棉花、葡萄、油橄欖、無花果等,出口棉花與小麥,是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國。圖甲為敘利亞及周邊地區圖,圖乙為塔爾圖斯、巴爾米拉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
(1)塔爾圖斯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該氣候類型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讀圖乙,比較該國東部和西部氣候特征的差異。
答:東部降水較少,氣溫年較差較大;西部降水較多,氣溫年較差較小。
(3)幼發拉底河沿岸是敘利亞重要的棉花產地,分析其棉花生產的自然優勢條件。如
果該地區大面積擴大棉花種植可能會產生哪些環境問題
答:優勢自然條件:夏季高溫,熱量充足;晴天多,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地勢平坦;靠
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任答1條)
問題:水資源緊張;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易產生土壤鹽堿化。(任答1條)
地中海氣候
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
多雨
(4)以色列屬于西亞國家,西亞分布最廣的是_________氣候。請你為以色列提供兩條
解決水資源不足的方案。
答:發展節水農業;改進灌溉技術;海水淡化;進口淡水。(任答2條)
熱帶沙漠
【解析】第(1)題,根據氣候資料圖分析氣候特征是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為地中海氣候。第(2)題,通過比較該國兩地氣候特征,可以看出東部比西部降水少,氣溫年較差大。第(3)題,從氣候分析,該地區屬于亞熱帶地區,夏季高溫、熱量充足;降水少、光照強,晝夜溫差大。從地形分析,屬于高原地形,地勢平坦。從水源分析,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因該地氣候干旱,其植被以草原或荒漠為主,如大面積擴大種植棉花,會加劇水資源緊張狀況;過度墾殖可能導致土地荒漠化。第(4)題,西亞地區分布最廣的是熱帶沙漠氣候。以色列為解決水資源不足,改進灌溉技術,發展節水農業,還可以進行海水淡化或進口淡水。
7.西亞大部分屬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對當地的生產生活影響明顯。光照充足,有利于農作物生長,但水資源缺乏,只能發展畜牧業和綠洲農業。當地“水比油貴”、房屋墻厚、居民戴頭巾,服裝多為白色。據此完成(1)~(3)題。
(1)關于西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氣候炎熱,傳統民居是高腳樓 B.農業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
C.沙漠廣布,降水豐富 D.畜牧業發達,農業以水稻種植為主
B
(2)阿拉伯半島上沒有河流的原因是( )
A.沒有山脈分布,不易發育河流 B.距海較遠,水汽難以到達
C.氣候終年炎熱干燥,蒸發旺盛 D.半島面積狹小,沒有河流發育的空間
(3)在西亞的很多國家,人們判斷一個家庭的富裕程度,往往不是看其房子和車子,而是看其院落中樹木的多少,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答:西亞地區干旱缺水,種植樹木需要花費大量錢財去購買淡水資源。
C
【解析】第(1)題,西亞主要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氣候炎熱干燥,傳統民居窗小、墻厚,隔熱隔風沙;當地降水較少,沙漠廣布,水資源是制約農業發展的限制因素,農業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傳統畜牧業發達,農業以耐旱農作物種植為主。第(2)題,阿拉伯半島屬于熱帶沙漠氣候,氣候干旱,蒸發旺盛,造成半島上沒有河流。第(3)題,西亞地區干旱缺水,種植樹木需要花費大量錢財去購買淡水資源。(共37張PPT)
單元復習課
知識構建導圖
專題歸納復習
專題一 西亞
【典例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西亞地區簡圖(圖1),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某光伏電站景觀圖(圖2)。
材料二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是波斯灣沿岸重要的產油國,能源充足,國家富裕。近年
來,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利用太陽能發電的光伏電站建設迅速,為告別最后一滴石油做
好準備。
(1)西亞地區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中,蘇伊士運河是溝通_______和_______兩大洋的
交通要道。
(2)我國進口石油的一半以上來自西亞,圖中①②③三條石油運輸航線中,我國選擇的
是___航線。
(3)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發展光伏發電的有利條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光伏發電的優勢有:節約石油資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大西洋
印度洋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主要位于熱帶
沙漠氣候區,晴天多,降水少,光照強,大氣削弱的太陽輻射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
提供更多石油銷售;發電成
本低;減少碳排放量;經濟、環保
【解析】本題考查西亞地區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光伏發電的有利條件、比石油發電的優勢等。第(1)題,西亞地區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中,蘇伊士運河是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兩大洋的交通要道。第 (2)題,我國進口石油的一半以上來自西亞,通過海運選擇的石油運輸路線是路線是③。第(3)題,太陽能光伏發電站需要的是豐富的太陽能,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主要位于沙漠氣候區,晴天多,降水少,光照強,大氣削弱的太陽輻射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第(4)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光伏發電比石油發電的優勢有節約石油資源;發電成本低,節省開支,還能“解放”出更多石油用于銷售;提供更多石油銷售到國際市場上,有效利用太陽能可以減少碳排放量,經濟、環保等。
解題方法 
◎記基礎:第(1)題,蘇伊士運河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兩大洋。第(2)題,路線③是從西亞到東亞的石油運輸路線。
◎析條件:第(3)題,太陽能光伏發電站需要的是豐富的太陽能,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主要位于沙漠氣候區,晴天多,降水少,光照強,大氣削弱的太陽輻射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
◎會對比:第(4)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光伏發電的優勢有:節約石油資源、能“解放”出更多石油用于銷售;發電成本低,節省開支;有效利用太陽能可以幫助人類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減少碳排放量,經濟、環保等。
1.西亞成為世界熱點地區的原因
一河一灣一石油——蘇伊士運河、波斯灣、石油
兩洋兩峽——兩洋:印度洋、大西洋。兩海峽:土耳其海峽、霍爾木茲海峽
三洲三路線——聯系亞、非、歐三洲;三條輸油路線
四個原因成熱點——重要的地理位置、豐富的石油資源、匱乏的水資源、文化差異
五個海洋周邊環——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里海
2.石油輸出的路線
3.干旱的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為主→干旱少雨→節水農業
  (2024·濱州學業考)2023年11月,中國與沙特阿拉伯簽署500億元人民幣雙邊本幣互換協議,這將打破石油美元結算壁壘,成為拓展兩國各領域互利合作的重要力量。右圖為西亞部分國家石油資源分布圖。讀圖,完成1~2題。
1.沙特阿拉伯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 )
A.內陸地區
B.西部紅海沿岸
C.東部波斯灣及其沿岸
D.北部約旦河及其沿岸
C
2.除石油交易外,沙特阿拉伯還可利用當地自然條件與中國開展的經濟合作有( )
A.光照充足,發展光伏產業 B.臨近海洋,開展深海研究
C.氣候溫和,加強農業合作 D.水能豐富,交流水電技術
A
【解析】第1題,結合所學知識,沙特阿拉伯位于西亞地區,石油資源十分豐富,主要分布在東部波斯灣及其沿岸。第2題,結合所學知識,沙特阿拉伯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光照充足,適宜發展光伏產業;沙特阿拉伯瀕臨紅海與波斯灣,海洋深度較淺,不適宜開展深海研究;氣候全年炎熱干燥,降水稀少,不利于種植業發展;河流稀少,水能資源缺乏。
  (2024·云南學業考)西亞地區沖突不斷,一直是全
世界關注的焦點,右圖為西亞地區位置圖。讀圖,回答
3~4題。
3.西亞地區沖突不斷的主要原因有( )
①戰略位置重要 ②搶占水資源
③經濟發展差異 ④爭奪石油資源
⑤人種的差異 ⑥民族、宗教差異
A.①②④⑤ B.①②④⑥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
B
4.近年來,西亞多國積極探索綠色發展。下列建議符合該理念的是( )
A.氣候干旱,晴天多,積極開發太陽能 B.不使用石油資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C.大面積植樹造林,提高植被覆蓋率 D.大規模抽取地下水,發展灌溉農業
A
【解析】第3題,西亞位于“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重要,為爭奪蘇伊士運河和霍爾木茲海峽的控制權,經常發生沖突;西亞石油資源豐富,為爭奪石油資源經常發生沖突;西亞水資源匱乏,為爭奪水資源經常發生沖突;由于歷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原因,西亞民族和宗教沖突比較激烈。第4題,近年來,西亞多國積極探索綠色發展。如氣候干旱,晴天多,積極開發太陽能。不使用石油資源,不利于經濟發展,西亞水資源短缺,不適宜大面積植樹造林,大規模抽取地下水,發展灌溉農業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
專題二 歐洲西部
【典例2】地理“知識樹”可以幫助我們建構知識體系,拓展地理思維,提升動手能力。讀玲玲繪制的世界某地區“知識樹”,完成(1)~(3)題。
(1)根據“樹”上信息判斷該地區為( )
A.東南亞 B.歐洲西部
C.南亞 D.西亞
B
(2)市場和飼料供應是影響該地區畜牧業的兩個重要因素,該地區牧草(飼料)豐富,得
益于當地氣候( )
A.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干燥 B.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暖濕潤
C.全年高溫多雨 D.全年溫和濕潤
(3)該地區人們的餐桌上常見的食品是( )
A.米飯 B.壽司 C.奶酪 D.面條
D
C
解題方法 
◎知特征:歐洲西部,該地區經濟發達,地形以平原為主,其旅游業發達。歐洲人的餐桌上常見牛肉、羊肉、奶油、奶酪等食品。
◎析原因:歐洲西部主要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多雨多霧,適宜多汁牧草的生長,其畜牧業發達。
1.歐洲西部溫帶海洋性氣候成因
(1)大部分地區位于中緯度大陸西岸,終年受西風和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的影響。
(2)三面臨海,大陸輪廓破碎,大部分地區距海不遠。
(3)山脈多呈東西走向,中部平原廣闊,有利于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深入內陸。
(4)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經過,增溫增濕。
2.歐洲西部畜牧業發達的原因。
(1)氣候——地處中緯度大陸西岸,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多雨,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
(2)地形以平原為主,草場廣布。
  (2024·長春學業考)歐洲西部畜牧業發達,英國是著名的畜牧業大國。圖1為歐洲西部地形圖,圖2為歐洲西部氣候類型分布圖。據此完成5~7題。
5.歐洲西部發展畜牧業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
①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 ②中部地形以平原為主,草場廣布
③中部高,四周低,地勢起伏大 ④溫帶海洋性氣候廣布,牧草多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英國倫敦的很多乳畜農場分布在城市郊區,主要原因是( )
A.距離城市近,靠近消費市場 B.臨近多瑙河,便于灌溉
C.位于地中海沿岸,便于出口 D.氣候濕熱,利于牧草生長
7.倫敦郊區的乳畜農場擠出的新鮮牛奶運往附近的乳品加工廠,最適合的交通運輸
方式是( )
A.鐵路運輸 B.航空運輸 C.水路運輸 D.公路運輸
C
A
D
【解析】本題組考查歐洲西部發展畜牧業的有利條件、交通運輸方式選擇。第5題,歐洲西部發展畜牧業的有利自然條件是:中部地形以平原為主,草場廣布;溫帶海洋性氣候廣布,牧草多汁,畜牧業發達;歐洲西部沒有季風氣候分布,地勢是南北高、中間低。第6題,英國倫敦的很多乳畜農場分布在城市郊區,主要是距離城市近,靠近消費市場,減少了運輸成本,也保證了牛奶的新鮮度。多瑙河沒有流經英國,英國沒有瀕臨地中海,氣候溫和、適合牧草生長。第7題,交通運輸方式多種多樣,要根據實際需要選擇運輸方式,如倫敦郊區的乳畜農場擠出的新鮮牛奶運往附近的乳品加工廠,兩地距離近、牛奶的保鮮期短,應該選擇公路運輸。
專題三 撒哈拉以南非洲
【典例3】讀右圖,完成(1)~(2)題。
(1)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熱、黑、高、富”的特點,
對這些特點的解讀不正確的是( )
A.熱——絕大部分地區位于熱帶
B.黑——黑土地分布廣泛
C.高——地形以高原為主
D.富——礦產和生物資源豐富
B
(2)導致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國家比較貧窮的主要原因有( )
A.野生動物爭奪人類生存空間 B.長期的殖民統治
C.氣候濕熱,不利于發展經濟 D.過分依賴出口工業產品
B
解題方法 
◎知特征:撒哈拉以南非洲被稱為“黑種人故鄉”,原因是居民以黑種人為主。“黑——黑土地分布廣泛”錯誤。
◎析原因:聯系已學的地理知識可知,導致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國家比較貧窮的主要原因是長期的殖民統治。
1.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熱帶草原氣候分布廣。
2.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特點:出口初級農礦產品,進口工業制成品。根源:長期殖民統治。措施:發展民族工業,發展多樣化經濟。
3.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糧食、環境問題成因及措施:人口增長過快產生的人口問題引起糧食短缺;人們為增產糧食毀林開荒引起環境惡化,糧食產量下降,糧食缺乏又會導致人們繼續毀林開荒,導致惡性循環,所以環境問題的實質是人口問題,除了長期的殖民統治造成非洲農牧業生產落后,政局不穩也影響了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措施: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科技興農,提高農牧業生產水平;保護自然環境,減輕自然災害。
8.(2024·云南學業考)讀非洲農業用地分布示意圖及資料卡,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卡
非洲是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大洲。非盟表示,非洲人口到2050年預計將達25億。
(1)從圖中可見,非洲農業以_____業為主,未利用和少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氣
候區。
(2)非洲在圖示地區建設生態防護林帶,是為了防治___________(填生態環境問題),對
該地區農業生產具有積極意義。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糧食供應不足,從人口和氣候角度分析主要原因。
答:非洲是世界上熱帶草原氣候分布最廣的大洲,水旱災害頻繁,人口增長過快。
(4)我國在非洲建立了多個農業技術示范中心,說出其對當地農業生產的有利影響。
(答一點即可)
答:助力非洲國家提升農業發展水平。
畜牧
熱帶沙漠
土地荒漠化
【解析】本題考查非洲的概況。第(1)題,讀圖可知,非洲農業以畜牧業為主,未利用和少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熱帶沙漠氣候區。第(2)題,生態防護林具有防風固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等作用;非洲在圖示地區建設生態防護林帶,是為了防風固沙,防治土地荒漠化,對該地區農業生產具有積極意義。第(3)題,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非洲糧食供應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長過快;農業水平落后;水旱災害頻繁等;非洲是世界上熱帶草原氣候分布最廣的大洲。第(4)題,建立了農業技術示范中心可以助力非洲國家提升農業發展水平、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造福當地民眾。
專題四 澳大利亞
【典例4】同學們以澳大利亞鐵路運輸為例,探究影響交通運輸線路分布與發展的因素,下列分別為澳大利亞工礦業分布示意圖(圖甲)、澳大利亞鐵路分布示意圖(圖乙)、澳大利亞人口分布示意圖(圖丙)。讀圖,完成(1)~(3)題。
(1)以下是同學們對澳大利亞鐵路分布格局的概括,合理的是( )
A.呈網格狀分布 B.呈放射狀分布 C.沿海比內陸稠密 D.西部比東部稠密
(2)對影響澳大利亞鐵路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同學們做出以下推測,合理的是( )
①地形 ②河流 ③人口城市分布 ④經濟發展水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澳大利亞鐵路大多與沿海港口相連,同學們對此有以下說法,合理的是( )
A.便于礦產資源出口 B.有利于均衡人口分布
C.主要是為了方便人員出國旅行 D.主要是為了農牧產品進口
C
B
A
解題方法 
◎會讀圖:讀圖可知,澳大利亞鐵路分布格局不呈網格狀分布,也不呈放射狀分布,主要特點是沿海比內陸稠密,東部比西部稠密。
◎析原因:影響澳大利亞鐵路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是東部沿海地區人口和城市稠密,經濟發達,運輸量大,鐵路網密集。跟地形和河流關系不大。
◎拓思維:澳大利亞鐵路大多與沿海港口相連,主要是便于礦產資源出口,澳大利亞有“坐在礦車上的國家”之稱,礦產資源大量出口。主要目的不是均衡人口分布,農牧產品進口。澳大利亞距離很多國家遙遠,而且四面臨海,主要依靠航空運輸出國旅游。
1.澳大利亞有很多古老生物的原因
(1)幾千萬年前就同其他大陸分離,孤立存在,演化緩慢。
(2)無大型食肉動物。
(3)氣候溫和,生存條件沒有大的改變。
(4)人類開發晚,人口稀疏。特有動物有袋鼠、考拉、鴨嘴獸、鴯鹋等。
2.澳大利亞牧羊帶與年降水量分布的關系
年降水量/毫米 牧羊帶
200~500 粗放牧羊帶
500~1 000 綿羊—小麥混合經營帶
>1 000 集約農牧帶
3.主要礦產分布及原因
4.人口分布及原因
  (2024·山西學業考)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每年8-9月,很多牧場會舉辦剪羊毛比賽。右圖示意澳大利亞某地的綿羊—小麥混合經營農事安排。讀圖,完成9~10題。
9.圖文材料反映了澳大利亞( )
A.先進的制造業 B.古老的動植物
C.粗放的種植業 D.發達的養羊業
10.剪羊毛比賽期間,正值小麥( )
A.犁地期 B.播種期
C.生長期 D.收割期
D
C
【解析】第9題,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放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讀圖可知,圖文材料反映了澳大利亞發達的養羊業。第10題,讀圖可知,剪羊毛比賽期間,正值小麥生長期。
【地理與生物】布隆迪位于非洲中東部,經濟以
農業為主,水果多樣化種植潛力較大。右圖為布
隆迪簡圖及部分水果習性圖。閱讀圖文材料,回
答下列問題。
  2021年,中國援助布隆迪農業專家組在卡揚扎成功引種蘋果,有望改變布隆迪從國外高價進口蘋果的現狀。
(1)結合地形,簡析在卡揚扎成功引種蘋果的原因。
答:蘋果是溫帶水果,當地緯度較低,海拔較高,地處熱帶高原,氣候相對適宜。
  柑橘是當地主栽果樹。2018年以來,中國農業專家將國內多種優良柑橘品種引入布隆迪,開展栽培技術培訓。如今的布隆迪擁有熱帶、亞熱帶、溫帶的水果種類,豐富了當地人民的水果供應。
(2)說出布隆迪水果種類豐富的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
答:緯度低,海拔高,氣候多樣,適宜種植的水果多;引入先進技術,優良品種,開展技術培訓。
(3)請從柑橘和蘋果中,選出一個你認為布隆迪更有競爭力的出口農產品,并說明理由。
答:蘋果;可豐富當地農產品市場,提升農產品的市場適應性。
【解析】第(1)題,讀圖分析可知,蘋果是溫帶水果,所示當地緯度較低,海拔較高,地處熱帶高原,氣候相對適宜,適宜蘋果種植。第(2)題,由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布隆迪擁有熱帶、亞熱帶、溫帶的水果種類。水果種類豐富的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緯度低,海拔高,由于山地的垂直分布性,適宜種植的水果多;引入先進技術,優良品種,開展技術培訓,市場廣闊等。第(3)題,布隆迪更有競爭力的出口農產品是蘋果;原因是該國的農產品出口原先只是以咖啡等熱帶農產品為主,農產品出口結構相對單一,蘋果作為當地新增農產品,可豐富當地農產品市場,提升農產品的市場適應性。(共31張PPT)
第2課時 人口、糧食與環境 快速發展的經濟
【地理悅讀】
  “在這幾個星期里,他們為了開墾耕地,要砍伐掉一整片叢林……非洲本地人每隔三年就要開墾一片新的香蕉種植區。為了得到好的收成,他們需要砍伐并燒毀一片森林,用草木灰給土地施肥。”——摘自《行走在非洲叢林》
【目標導航】
·運用地圖及相關資料,明確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發展的資源條件,分析該地區經濟發展的特點、成因、弊端和解決措施。(綜合思維)
·運用圖文資料,認識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糧食、環境問題的嚴重性、成因及解決途徑。(區域認知)
基礎知識預習
一、人口、糧食與環境
1.災害問題:熱帶草原地區降水主要集中在___季。濕季如果降水_____到來或_____,就
會發生旱災,造成糧食減產和牲畜死亡。
2.人口問題: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_____,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
自然增長率則更高。
3.糧食問題:人口迅速增長,農牧業生產落后,_____供應不足。

延遲
不足
首位
糧食
4.環境問題:_____________、草原退化、_________和土地荒漠化。
土地肥力下降
水土流失
二、快速發展的經濟
1.發展條件:豐富的_________。
2.經濟特點
(1)歷史上:長期受___________占領和掠奪,出口初級_____產品,進口工業產品,經濟發
展緩慢,在國際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
(2)目前:近幾十年來,撒哈拉以南非洲是全球經濟增長_____的地區之一。
自然資源
殖民主義者
農礦
最快
3.解決途徑
(1)因地制宜:發展民族工業和多樣化農業,如:產油國——尼日利亞、安哥拉等;非洲
最大的鮮花出口國——_______。
(2)區域合作: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的快速發展,還得益于國家和地區間的_____。如:
近年來,中國在這里的投資逐漸增多,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和制造業等領域。
肯尼亞
合作
采礦
基礎設施
圖解知識
漫畫助學
拓展延伸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
主要礦產及生產國
礦產 國家
黃金 南非
鋁土 幾內亞
銅 贊比亞
金剛石 剛果民主共和國
核心要點探究
主題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糧食和環境問題
情境創設 
  根據聯合國世界糧農組織2019年《世界糧食安全和
營養狀況》報告,世界饑餓人口連續三年增長,2018年全球
超過8.2億人沒有充足的食物,其中2.37億生活在撒哈拉以
南非洲。右圖示意2010年六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
思考1
通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撒哈拉以南非洲面臨的嚴重問題是什么
答:糧食供應不足。
思考2
請你結合六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圖,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出現上述嚴重問題的原因。
答:非洲人口自然增長率高,撒哈拉以南非洲更高。人口增長過快使資源環境壓力很大,糧食產量的增長速度遠低于人口增長的速度,因此糧食供應不足。
思考3
圖1、圖2表示的是本區人們在飽受饑餓之苦時的做法,你能說出圖片所表示的內容嗎 這些做法會產生哪些嚴重影響
答:圖1表示毀林毀草開荒;圖2表示過度放牧。影響:土地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劇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生態環境逐步惡化。
知識歸納 
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地關系
變式訓練 
右圖所示區域是世界上最貧困的地區之一。目前,該大洲約30%的人口被歸為極度貧困人口,貧困人口主要為農業人口。右圖為該區域礦產資源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
(1)該區域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 )
A.東部沿海 B.西部沿海
C.南部沿海 D.中部地區
B
(2)對于該區域經濟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大力發展煤炭開采和加工工業
B.提高科技水平,提高糧食產量,大力發展礦產的開采和冶煉工業,減少貧困
C.大力發展高科技工業,迅速提高科技水平,不再出口礦產,改為出口科技含量高的工業產品
D.將所有的農業貧困人口吸引到城市,利用豐富的礦產資源發展采礦工業,提高收入,消滅貧困
B
課后作業測評
                                  
1.非洲農牧業生產長期落后的歷史根源是( )
A.人口增長過快 B.自然環境惡劣
C.生產工具落后 D.長期的殖民統治
D
【解析】非洲農牧業生產長期落后的歷史根源是由于該大洲長期受到殖民統治的影響,這些歐洲殖民國家要求非洲國家只種植一、二種農作物,以此滿足這些殖民國家工業發展的需要,慢慢導致這些國家的市場適應能力差,導致經濟發展水平低下。
2.右圖所反映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對外貿易
特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制造業發達,從事制造業的人口多 
B.許多國家的經濟類型以出口初級農礦產品為主,現在很多國家正在發展多樣化產業 
C.在國際貿易中處于有利地位 
D.人口自然增長率低,糧食產量高,出口量大
B
【解析】本題考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經濟特點、人口增長狀況及糧食生產狀況。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制造業落后,以出口初級產品為主,收入少,支出多,在國際貿易中處于不利的地位;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高,糧食產量低,許多國家需要進口糧食。
  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大對非洲的援助。中國企業在肯尼亞建設的規模最大的發電站——加里薩光伏電站,鑲嵌在東非高原廣袤的熱帶草原上。讀肯尼亞位置圖和加里薩光伏電站景觀圖,完成3~4題。
3.該地建設大型光伏發電站的有利條件主要是( )
A.緯度低、光照強 B.沙漠、戈壁廣布
C.當地技術先進 D.野生動物稀少
4.為促進該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正確的做法是( )
A.大力出口初級產品  B.開墾草原擴大耕地 
C.依靠發達國家支持  D.發展多樣化的經濟
A
D
【解析】第3題,肯尼亞位于東非高原,該國家主要屬于熱帶草原氣候。該地建設大型光伏發電站的有利條件主要是緯度低、光照強。第4題,發展民族工業,發展多樣化的經濟,建立完善的民族經濟體系,可促進非洲肯尼亞等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5.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長
率則更高,不合理的人類活動造成該地區生態環境惡化。讀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地關
系示意圖,圖中①表示( )
A.氣候變暖 B.植樹種草
C.退耕還林 D.開墾草原
D
【解析】本題考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地協調關系。造成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的大量增加,糧食供應緊張,就出現了破壞植被,①為開墾草原等現象,這些現象導致草原面積減少,生態環境惡化,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致使農作物產量下降,為了保障糧食生產,人們就進一步擴大荒地的開墾面積,這樣就形成一個生態環境的惡性循環。
  水稻原產于中國,喜溫暖濕潤的環境。非洲人口增長快,糧食供應不足,部分非洲國家從中國引進水稻種植以緩解糧食問題。右圖為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讀圖,完成6~8題。
6.下列氣候資料圖中,屬于熱帶沙漠氣候的是( )
B
7.過度放牧容易造成草原退化,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出現草原退化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8.從氣候角度分析,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適合引進水稻種植的地區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解析】第6題,從圖中可以看出,B全年高溫,最冷月均溫在15℃以上,降水稀少,為熱帶沙漠氣候。第7題,草場退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在草原與荒漠過渡地帶,由于人類過度放牧,很容易造成草原退化。由圖可知,②地是熱帶草原氣候。第8題,水稻是喜溫、喜濕的高產糧食作物。③地為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適合種植水稻。
B
C
  讀非洲氣候類型和主要礦產分布示意圖,完成9~10題。
9.關于非洲氣候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整個非洲大陸均降水稀少
B.溫度帶全部位于熱帶
C.分布面積最廣的是熱帶沙漠氣候
D.各氣候類型大致以赤道為軸對稱分布
D
10.有關非洲資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非洲礦產資源種類豐富
B.非洲動植物資源相對貧乏
C.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東非高原
D.各國對礦產的加工水平都較高
A
【解析】第9題,非洲赤道附近及幾內亞灣附近為熱帶雨林氣候,降水豐富,回歸線附近大陸內部和西岸為熱帶沙漠氣候,降水稀少;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有少部分位于溫帶地區;非洲熱帶草原氣候分布面積最廣;非洲氣候大致以赤道為軸南北對稱分布。第10題,非洲礦產資源、動植物資源豐富,被稱為“富饒大陸”;由圖可知,非洲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地區;非洲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大洲,各國對礦產的加工水平都較低。
11.20世紀60—70年代以來,薩赫勒地區人口、糧食、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引起了全球的關注。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薩赫勒(阿拉伯語意為“邊緣”)是非洲沙漠和草原之間的過渡地帶,氣候干旱,年降水量由700毫米減至200毫米左右,每逢干季,風力強勁造成強風沙天氣。該區域生產力水平低,勞動生產率低下,勞動力需求量大;以傳統農牧業為主,超載放牧嚴重。
材料二 圖2為薩赫勒地區人口、糧食、環境之間的惡性循環關聯圖。
(1)該地區位于___緯度,是熱帶沙漠氣候向_________氣候的過渡帶。
(2)結合材料,簡述該地區土地荒漠化嚴重的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使當地的人地關系進入良性循環,請你提出合理化建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熱帶草原
自然原因是氣候干旱,植被稀少;人為原因是過度放牧、樵采和墾荒等
控制人口的過快增長,提高人口素質,發展民族工業等

【解析】第(1)題,根據圖中北回歸線可知該地區位于低緯度,是熱帶沙漠氣候向熱帶草原氣候的過渡帶。第(2)題,該地區氣候炎熱干燥,自然原因是氣候干旱,植被稀少;人為原因是該地區居民過度放牧、樵采和墾荒等,進一步破壞了植被。第(3)題,結合圖2可以分析使當地的人地關系進入良性循環應該控制人口的過快增長,提高人口素質,發展民族工業等。(共26張PPT)
第二節 歐洲西部
第1課時 發達國家集中的地區
【地理悅讀】
歐洲西部≠西歐
【目標導航】
·運用地圖說出歐洲西部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及其首都。(區域認知)
·運用圖文材料,說出歐洲西部的自然環境特點。(區域認知)
·運用圖文資料明確歐洲西部經濟特點及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區域認知)
基礎知識預習
【填圖繪圖】
·填圖:在圖中填出以下地理事物。
(1)瀕臨的海洋、海峽: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英吉利海峽。
(2)半島、島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巴爾干半島、大不列顛島、冰島。
一、位置和范圍
1.位置
(1)緯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緯度、_____帶。
(2)海陸位置:位于_____大陸西部,北臨A_____洋,西臨B_____洋,南臨C_______。
2.范圍:指歐洲的_____部,面積約500萬平方千米。
二、發達國家集中
1.歐洲西部是世界上最早進入_____化的地區,科學技術水平和_________高。
2.歐洲西部的國家大多為_____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前列。世界_____以上
的發達國家位于歐洲西部。
北溫
亞歐
北冰
大西
地中海
西半
工業
生產效率
發達
一半
3.主要國家和首都(連一連)
質疑判斷
(1)歐洲西部海岸線支離破碎,多島嶼和半島。( )
(2)歐洲南部三大半島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亞平寧半島和巴爾干半島。( )
易錯辨析
西歐:指歐洲西部瀕臨大西洋的地區和附近的島嶼。
歐洲西部:歐洲的西半部,分為西歐、中歐、南歐和北歐四部分。

×
立德樹人—中歐班列
中歐班列是由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組織,運行于中國與歐洲以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間的集裝箱等鐵路國際聯運列車,是深化國家與沿線國家經貿合作的重要載體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抓手。
教材再開發
歐洲西部工業發達的原因是什么
答:歐洲西部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工業發展較早,技術水平高,是世界上工業發達的地區之一。
核心要點探究
主題 歐洲西部發達的經濟
情境創設 
材料一 歐洲西部主要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及在世界的排名圖(2020年)。
材料二 歐洲西部簡圖。
思考1
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說出歐洲西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排名前10的國家,這說明歐洲西部經濟有什么特點
答:盧森堡、瑞士、愛爾蘭、挪威。這說明歐洲西部經濟發達。
思考2
結合學過的知識,說明歐洲西部成為世界工業密集地帶的原因有哪些
答: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歐洲西部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工業基礎好,科技力量雄厚;城市、人口密集,消費市場大。
思考3
你知道歐洲西部哪些國家的工業制成品也享譽全球(列舉兩例) 這反映了歐洲西部的工業有什么特點
答:瑞士的手表,法國的時裝、香水、“空中客車”等也享譽全球。這反映了歐洲西部工業發達,分布密集,工藝精湛,技術水平和生產效率高,在世界工業生產中處于技術和價值的高端位置。
知識歸納 
歐洲西部工業發達的原因
變式訓練 
過去幾年,中國與意大利從電子商務、衛生醫療、能源電力到電磁監測衛星等項目
進行合作。中意合作項目內容,反映了意大利在貿易中的優勢是( )
A.礦產資源豐富,可供大量出口 B.人口增長快,可提供豐富勞動力
C.科學技術發達,可提供技術支持 D.水資源豐富,可進行跨流域調水
C
課后作業測評
                                  
  讀歐洲西部略圖,完成1~2題。
1.下列對歐洲西部地理位置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有( )
①主要位于北溫帶
②有北回歸線穿過
③西臨太平洋
④位于亞歐大陸西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C
2.下列對圖示地區居民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口稠密,國家眾多    B.人口自然增長率高
C.居民多信奉佛教     D.居民多為黑種人
【解析】本題組考查歐洲西部的位置和居民。第1題,從圖上看,歐洲西部大部分位于北極圈以南,主要位于北溫帶。從海陸位置上看,位于亞歐大陸西部,西臨大西洋。第2題,歐洲西部人口稠密,國家眾多,但人口自然增長率很低,居民多為白種人,信奉基督教。
A
  讀歐洲西部略圖,完成3~4題。
3.法國和德國的首都分別是( )
A.倫敦 巴黎 B.巴黎 華沙
C.倫敦 波恩 D.巴黎 柏林
4.歐洲西部經濟發達的有利條件是( )
A.礦產資源豐富,可供大量出口
B.人口增長快,勞動力豐富
C.科學技術發達,工業水平高
D.工業歷史短暫,發展前景好
D
C
【解析】本題組考查歐洲西部的國家和首都、經濟發展的優勢。第3題,法國的首都是巴黎,德國的首都是柏林,英國的首都是倫敦,波蘭的首都是華沙。第4題,歐洲西部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工業歷史悠久,工業水平高,科技發達;歐洲西部人口稠密,但人口增長緩慢甚至有的國家人口出現負增長。
  (2024·惠州模擬)三文魚喜歡棲息于水質澄清、無污染的海域中,最適宜溫度為16~18℃。挪威三文魚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其三文魚出口占國際市場約50%,中國95%的進口三文魚幾乎都來自挪威。近年來,挪威面臨近海三文魚養殖密度過大、魚病頻發等問題。讀挪威及周邊海域示意圖,據此完成5~7題。
5.下列有關挪威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挪威北臨北冰洋,東臨大西洋
B.挪威經濟落后,以捕魚業為生
C.挪威位于歐洲,是發達國家
D.挪威夏季有極夜現象
C
6.挪威三文魚肉質鮮美、品質優越的主要原因是( )
A.工業落后,海水潔凈 B.海水冷而純凈
C.海岸曲折,峽灣眾多 D.海水溫度高,魚類餌料豐富
7.挪威三文魚養殖密度不斷增大,根本原因是( )
A.海域面積較小 B.野生三文魚減少
C.市場需求增加 D.養殖技術進步
B
C
【解析】第5題,讀圖可知,挪威位于歐洲的北部,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挪威是一個高度發達的現代化工業國家;挪威北部被北極圈穿過,北半球夏季,會有極晝現象。第6題,與世界大漁場相比,挪威三文魚肉質鮮美、品質優越的主要原因是受北冰洋南下冷海水影響,海水冷而純凈。第7題,題干中提到其三文魚出口占國際市場約50%,市場最終決定農業生產的類型與產量,所以說挪威三文魚養殖密度不斷增大,根本原因是市場需求增加。
8.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固態降水是指水以固態如雪、冰雹等形式降下來,固態降水率指某地降水中雪、冰雹等固態降水所占的比例。世界著名的滑雪場大多分布在固態降水率比較高的地區。
材料二 圖甲為歐洲西部氣候類型分布圖,圖乙為某半島局部示意圖。
(1)據圖可知,圖乙所示半島為歐洲北部的_____________半島,該半島深入北極圈內,
西側為___________氣候。圖乙所示半島是世界聞名的滑雪勝地,請分析該地適合開
展滑雪運動的主要原因。
答:冬季降雪多,多山地。
(2)據圖推測,圖乙所示半島地勢特點是_______________,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
_____。該半島上分布著眾多水電站,請分析水能豐富的原因。
答:地形以山地為主,河流流速快,落差大。
斯堪的納維亞
溫帶海洋性
西北高、東南低
河流自西北流向
東南
(3)呂勒奧是瑞典著名的鋼鐵工業中心,由圖上信息分析該城市發展鋼鐵工業的有利條件。(兩條即可)
答:該城市位于沿海,且靠近鐵路,海陸交通便利;靠近鐵礦產地,原料豐富;靠近水電站,電力充足;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兩條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歐洲西部的半島的自然環境及影響工業的條件。第(1)題,據圖可知,圖乙所示半島為歐洲北部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該半島深入北極圈內,西側能夠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是世界聞名的滑雪勝地,因為這里緯度高,冬季降雪較多,而且多山地,適合高山滑雪。第(2)題,據圖乙可知,該半島河流自西北流向東南,該半島地勢特點是西北高,東南低。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分布著眾多水電站,該半島水能豐富的原因是地形以山地為主,河流流速快,落差大。第(3)題,呂勒奧是瑞典著名的鋼鐵工業中心,影響鋼鐵工業的因素有:原料燃料、交通、電力、水資源、市場等。由圖上信息可得,該城市發展鋼鐵工業的有利條件是:該城市臨海且靠近鐵路,海陸交通便利;靠近鐵礦產地,原料充足;靠近水電站,電力充足;附近有河流,水資源豐富等。(共29張PPT)
第四節 澳大利亞
第1課時 獨占一個大陸的國家
【地理悅讀】
  2019年,澳大利亞的山火持續了大半年之久,無數生物慘遭滅頂之災,數億只動物死亡。你能說出漫畫中動物的名稱嗎 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澳大利亞特有動物 為什么澳大利亞被稱為“活化石博物館”
【目標導航】
·運用地圖,描述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和范圍,明確澳大利亞的自然地理環境及其特點。(區域認知)
·運用圖文資料,認識澳大利亞的典型特有生物,并分析其特有生物眾多的原因。(區域認知)
基礎知識預習
一、獨占一個大陸的國家
【填圖繪圖】
·填圖:在圖中標記西部高原、中部高原(澳大利亞盆地)、大分水嶺。
·繪圖:在圖中找到南回歸線,并用紅筆畫出。
1.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___半球(填“南”或“北”),大部分位于___半球(填“東”或“西”)。
(2)緯度位置:主要位于10°S~40°S,_________穿過中部,跨_____和_______。
(3)海陸位置:東臨A_____洋,西臨B_____洋,北面與___洲隔海相望。
2.領土組成:大洋洲面積_____的國家,是世界上唯一_____一個大陸的國家,包括_______
___大陸,___________島和附近的一些島嶼。
3.首都:①_______。
4.“世界活化石博物館”
(1)特有動物:袋鼠、鴨嘴獸、鴯鹋、樹袋熊(考拉)等。
(2)原因:澳大利亞很早就與其他大陸分離,長期孤立于南半球的_____上,自然環境比
較穩定,生物進化緩慢。


南回歸線
南溫帶
太平
印度

最大
獨占
澳大利

塔斯馬尼亞
堪培拉
海洋
熱帶
二、自然環境
1.地形:地勢較低,起伏和緩;東部是山地②_________,中部是③_____,西部是低矮的
④_____。
2.河流:最大河流是_____河。
3.氣候:澳大利亞大部分處于___帶、亞熱帶,氣候炎熱干燥,呈_____狀分布。
大分水嶺
平原
高原
墨累
半環

圖解知識
澳大利亞的位置
名師歸納
澳大利亞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1)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
(2)原因:氣候溫暖濕潤;臨海,交通便利;開發較早。
易錯警示
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大陸是澳大利亞大陸。澳大利亞是大陸國,不是島國。
質疑判斷
(1)澳大利亞四面環海,是一個島國。( )
(2)澳大利亞地勢東西高,中間低。( )
(3)澳大利亞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分布廣。( )
×


核心要點探究
主題 澳大利亞的氣候類型與分布特征
情境創設 
  澳大利亞是一個神奇的國度,是世界唯一獨占一個大陸的國家。該國氣候類型多樣,且氣候分布特征鮮明。請你結合澳大利亞的氣候類型分布圖,趕快對該國氣候的知識展開一番細致深入的探究吧!
思考1
從圖中看,澳大利亞的氣候類型分布有什么特點
答:呈半環狀分布。
思考2
澳大利亞的氣候類型中,分布面積最廣的是哪兩種 主要分布在哪里
答: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區。
思考3
澳大利亞東部沿海分布有哪些氣候類型 有什么特點
答:自北向南分別是熱帶雨林氣候、亞熱帶濕潤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呈狹長條帶狀分布。
知識歸納 
澳大利亞的氣候與影響因素
變式訓練 
  澳大利亞森林大火從2019年的9月份就開始了,之后持續燃燒了5個多月,據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統計,大約有12.5億只野生動物直接或間接死于這場山林大火。這座“世界活化石博物館”面臨前所未有的局面。據此完成(1)~(2)題。
(1)澳大利亞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的地理原因是( )
A.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且當地人們喜歡這些古老的動植物
B.孤立在南半球的海洋上,自然環境穩定,動物演化緩慢
C.澳大利亞大盆地有豐富的地下水,能充分滿足這些動植物生長
的需要
D.氣候炎熱干燥,有大面積的沙漠和草地
B
(2)讀圖判斷,澳大利亞最不易發生森林火災的地區是( )
A.東北部地區 B.西南部地區
C.中部地區 D.東南部地區
C
課后作業測評
                                  
1.以下有關澳大利亞地理位置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位于北半球、東半球
B.是個四面環海的島國
C.圖中甲大洋是印度洋
D.獨占一塊大陸的國家
D
【解析】本題考查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東半球,是一個四面環海、獨占一塊大陸的國家;圖中甲大洋是太平洋,乙大洋是印度洋。
  (2024·白云區期末)澳大利亞的特有動物,是在地球演化過程中保留下來的古老生物種類。據統計,全球有袋類動物240多種,大部分分布在澳大利亞,澳大利亞還有特有鳥類450多種,特有植物9 000多種。據此完成2~4題。
2.下列動物中,屬于澳大利亞特有動物的是( )
D
3.根據材料,可知澳大利亞被稱為( )
A.世界活化石博物館 B.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C.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D.漂在大洋上的珍珠
4.澳大利亞特有動物眾多的原因是( )
A.地勢起伏較大 B.長期孤立在南半球海洋上
C.氣候炎熱干燥 D.降水較少,淡水資源缺乏
A
B
【解析】第2題,澳大利亞有很多古老的動植物。大約在兩億年前,澳大利亞就同其他大陸分離,孤立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長期以來,由于自然條件比較單一,動物的演化很緩慢,至今還保存著許多古老的物種,如袋鼠、考拉、鴨嘴獸、鴯鹋、琴鳥和桉樹等。澳大利亞以其獨特的有袋類動物而聞名,袋鼠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第3題,澳大利亞擁有許多古老且獨特的生物種類,被譽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形容其畜牧業;“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描述其礦產資源;“漂在大洋上的珍珠”描述其地理位置。第4題,澳大利亞特有動物眾多的原因是長期孤立在南半球海洋上。由于澳大利亞大陸相對孤立,與其他大陸的交流較少,這使得許多古老的生物種類得以在這里獨立演化,從而形成了大量的特有物種。
5.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世界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表(下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氣溫/℃ 24 23 22 18 15 12 11 13 14 16 18 21
降水量/毫米 8 9 25 60 75 100 110 110 70 67 45 24
材料二 澳大利亞氣候類型分布圖(圖1)。
(1)根據材料一,在圖2中繪出該地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
(2)該地氣候的氣溫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水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該地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在圖1中,與該地氣候特征相似的氣候類型是__(填字母代號)。
夏季炎熱(高溫),冬季溫和
夏季干燥(少雨),冬
季多雨
夏季高溫,光照充足
同期
d
夏季降水少(干燥),雨熱不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澳大利亞的氣候及對農業的影響。第(1)題,根據材料一,繪制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第(2)題,讀圖表,該地是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濕潤。第(3)題,該地的氣候對農業的有利影響是夏季高溫,光照充足,有利于農作物光合作用;不利影響是夏季降水少(干燥),雨熱不同期,不利于農作物的生長。第(4)題,該地氣候類型是地中海氣候,圖1中a是熱帶雨林氣候,b是亞熱帶濕潤氣候,c是溫帶海洋性氣候,d是地中海氣候,e是熱帶沙漠氣候,f是熱帶草原氣候。
6.澳大利亞有許多古老而獨特的生物,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其原因包括( )
①長期孤立于海洋中,受外界影響小 ②氣候溫和濕潤
③多大型食肉動物,競爭激烈 ④自然條件穩定,生物演化緩慢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C
【解析】本題考查澳大利亞動物古老的原因。澳大利亞早在6 500萬年前就遠離其他大陸,孤立地存在南半球海洋上,自然環境穩定,這里擁有許多古老而獨特的動物。
7.下列地形剖面圖能正確反映澳大利亞東西方向上地形分布特點的是( )
A
【解析】本題考查澳大利亞的地形分布。澳大利亞大陸自西向東分為明顯的三大地形區,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東部是山地,地勢特點是東西高,中間低,東部比西部高。
  (2024·惠州模擬)據澳大利亞報道,2023年墨爾本市人口100多年來首次超過悉尼市,成為澳大利亞最大城市。下圖為澳大利亞人口、城市分布圖。讀圖,完成8~9題。
8.墨爾本和悉尼均分布在( )
A.西南部沿海地區 B.中部內陸地區
C.東南部沿海地區 D.南部沿海地區
9.澳大利亞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區的有利條件是( )
A.氣候高溫多雨 B.河湖星羅棋布
C.海上交通便利 D.地形以高原為主
C
C
【解析】第8題,讀圖可知,墨爾本和悉尼均分布在東南部沿海地區。第9題,澳大利亞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這里氣候溫暖濕潤、交通便利、開發歷史悠久,經濟發達。
10.圖1為澳大利亞山火分布示意圖、圖2為澳大利亞氣候類型分布圖、圖3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曲線圖(1990-2018年)。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估計本次山火導致超過2萬只考拉因行動過慢在火災中喪生。考拉是澳大利亞古
老的動物,請你解釋澳大利亞動物古老的原因。
答:澳大利亞大陸早在幾千萬年前就與其他大陸分離,長期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之中;
自然環境比較穩定;沒有大型野生食肉動物的競爭,生物演化十分緩慢。
請從不同角度探究澳大利亞發生山火的原因和產生的后果,回答以下問題。
(2)半球位置:1月正值澳大利亞的___季。
(3)氣候:結合圖2分析澳大利亞容易發生山火的氣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樹種:澳大利亞的“國樹”桉樹含油脂高,樹皮容易脫落。這對山火的影響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澳大利亞以熱帶沙漠氣
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氣候炎熱,總體降水較少,容易造成火勢蔓延
桉樹油
脂含量高易燃,樹皮容易脫落,可燃物多,一旦燃燒,不易控制(意思相近即可)
(5)全球環境:結合圖3分析澳大利亞發生山火的原因。
答: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造成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澳大利亞氣候更加炎熱干燥。
【解析】本題考查澳大利亞動物古老和山火形成的原因。第(1)題,澳大利亞大陸早在幾千萬年前就與其他大陸分離,長期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之中;自然環境比較穩定;沒有大型野生食肉動物的競爭,生物演化十分緩慢,所以動物十分古老。第(2)題,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1月正值夏季,氣溫高,易發生山火。第(3)題,讀圖可知,澳大利亞以熱帶沙漠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氣候炎熱,總體降水較少,容易造成火勢蔓延。第(4)題,桉樹油脂含量高,易燃,樹皮容易脫落,可燃物多,一旦燃燒,不易控制,加劇了山火的火勢。第(5)題,讀圖可知,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造成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澳大利亞氣候更加炎熱干燥。(共25張PPT)
第一節 西亞
第1課時 “三洲五海”之地 世界石油寶庫
【地理悅讀】
  在亞洲的西部,有這樣一個地區,它地聯三洲,銜接五海,擁有很多的高收入國家,既是交通要沖,又是石油寶庫,每天向世界輸出大量的“工業血液”。你知道它的名字嗎 讓我們一起去認識它吧!
【目標導航】
·運用地圖指出西亞的位置和范圍,分析西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區域認知)
·運用地圖歸納西亞石油的分布特點以及主要石油輸出路線。(區域認知)
·運用統計數據說明西亞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對本地區和世界經濟的重要影響。(區域認知)
基礎知識預習
【填圖繪圖】
·繪圖:自制圖例,標注非洲與歐洲;描繪西亞的輪廓。
·填圖:在圖中標出蘇伊士運河、土耳其海峽、霍爾木茲海峽、波斯灣、紅海。
一、“三洲五海”之地
1.地理位置
(1)緯度位置:北回歸線穿過阿拉伯半島,地跨___帶與_____帶。
(2)海陸位置:位于亞洲_____部;溝通_____洋和印度洋,聯系亞、歐、非三大洲,位于
①_______海、②___海、③_____海、④___海和⑤___海之間。
2.位置的重要性:蘇伊士運河和土耳其海峽為交通樞紐;自古以來西亞就是東西方的
交通樞紐,戰略位置極為重要。

北溫
西南
大西
阿拉伯

地中


3.重要的海上通道(連一連)
二、世界石油寶庫
1.地位:世界上石油_____最大,產量最多的地區。
2.分布: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地區。
3.石油輸出
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
→_______→ 向東 經_______海峽、太平洋到_____地區
向西 經紅海、_______運河、_____海、
_________海峽 大西洋→歐洲
西部和_____
經_______
儲量
波斯灣及其沿岸
印度洋
馬六甲
東亞
蘇伊士
地中
直布羅陀
好望角
北美
地圖筆記
波斯灣石油輸出路線
拓展延伸
西亞石油大量輸出的原因
(1)石油儲量大,埋藏淺,易開采,油質好。
(2)西亞地區人口較少,經濟需求量小,石油消費少。
規律總結
一運:蘇伊士運河(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連通紅海和地中海)
兩洋:印度洋、大西洋
三洲:亞洲、歐洲、非洲
三峽:土耳其海峽、曼德海峽、霍爾木茲海峽
五海:阿拉伯海、里海、紅海、黑海、地中海
核心要點探究
主題 西亞石油的輸出
情境創設 
  2020年對西亞產油國是不平靜的一年,先是產量過剩,再是經濟萎靡,雙重打擊下國際油價跌至地板價,一度賣得比水還便宜,“靠油吃飯”的西亞國家經濟遭遇困境。讀波斯灣石油外運航線圖,回答下列問題。
思考1
說出上圖中航線A和航線C途經的主要海洋、海峽和運河。
答:航線A: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
航線C: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
思考2
航線C上的馬六甲海峽被東亞國家稱為“海上生命線”,請你結合圖分析其中原因。
答:讀圖可知,波斯灣石油外運三條航線中,運往東亞的航線C最粗,說明運輸石油量最大。馬六甲海峽是西亞石油運輸到東亞的重要通道,因此被東亞國家稱為“海上生命線”。
思考3
說說西亞石油的輸出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
答:西亞石油的輸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西亞的石油價格波動直接影響世界經濟的穩定。
知識歸納 
波斯灣石油外運線路
變式訓練 
西亞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石油生產、輸出地區,與東亞“油”好往來。圖1為亞洲局部圖,圖2為2017年三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統計圖,圖3為2017年科威特出口貨物構成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科威特、沙特阿拉伯是西亞重要的產油國,請結合圖2和圖3,分析石油生產對科威特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
答:利:帶來巨大的財富;弊:過于依賴石油出口,經濟結構單一。
課后作業測評
                                  
1.西亞地處“三洲五海”之地,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三洲”是指亞洲、非洲、大洋洲
B.“五海”是指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里海
C.“五海”中的地中海不是真正的海,而是一個內陸湖
D.地處東西方的交通要道,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
B
【解析】本題考查西亞的地理位置。西亞地處“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是指亞洲、非洲、歐洲;“五海”是指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其中里海不是真正的海,而是一個內陸湖;西亞地處東西方的交通要道,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
  右圖為西亞石油產區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2~3題。
2.伊朗石油主要分布在( )
A.波斯灣及其沿岸
B.紅海及其沿岸 
C.里海及其沿岸
D.黑海及其沿岸
3.西亞石油原來由波斯灣沿岸裝船向外運輸,現在修通了波斯灣通往地中海的輸油
管道,這種改變縮短了西亞部分運油線路的運距,主要受益地區有( )
①南非 ②北美 ③東亞 ④歐洲西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C
【解析】本題考查西亞石油的分布及運輸。第2題,讀圖可知,伊朗臨波斯灣,石油集中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第3題,西亞的石油主要輸往歐洲西部、美國、東亞,修通波斯灣通往地中海的輸油管道后,縮短了向西運輸路線的距離,也就是主要受益的地區是北美和歐洲西部。
  沙特阿拉伯擬投資5 000億美元修建“NEOM城”,該城位于沙特阿拉伯西北部貧瘠的沙漠區,毗鄰紅海和亞喀巴灣,靠近經由蘇伊士運河的海上貿易航線。讀圖,完成4~5題。
4.沙特阿拉伯“NEOM城”修建所需的資金來源主要依賴于出口( )
A.木材   B.稻米   C.橡膠   D.石油
5.“NEOM城”選址在圖示區域的主要優勢是( )
A.地形平坦開闊 B.氣候溫暖濕潤
C.地理位置優越 D.多貧瘠的沙漠
D
C
【解析】本題組考查西亞地區的地理環境。第4題,沙特阿拉伯位于波斯灣沿岸,是著名的石油出口國。第5題,“NEOM城”氣候炎熱干燥,沙漠廣布,但毗鄰紅海和亞喀巴灣,靠近蘇伊士運河,地理位置優越。
  (2024·江門期末)西亞石油資源豐富,多分布在海岸附近的海上和陸上,平均每個油田儲量在3.5億噸以上,油田的地下壓力高,自噴井占油井總數的80%以上。如圖為西亞主要石油生產國探明儲量圖。讀圖,完成6~8題。
6.西亞的石油主要分布在( )
A.紅海沿岸 B.里海沿岸
C.波斯灣沿岸 D.墨西哥灣沿岸
7.石油探明儲量占世界比重最大的是( )
A.伊朗 B.伊拉克 C.科威特 D.沙特阿拉伯
8.西亞在世界石油貿易中競爭力強的原因有( )
①儲量大 ②易開采 ③運輸方便 ④淡水豐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D
A
【解析】第6題,西亞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重要的產油國。第7題,沙特阿拉伯位于西亞,其石油資源豐富,石油探明儲量占世界比重最大,其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豐富的石油資源給沙特阿拉伯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收入。第8題,西亞在世界石油貿易中競爭力強的原因有:石油儲量大;石油易開采;“三洲五海之地”,石油運輸方便。
9.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阿拉伯半島示意圖。
材料二 從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實行自由和穩定的經濟政策,迪拜由一個小漁村快速發展為全球性國際金融中心,右圖為2019年迪拜各行業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構成圖。
(1)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資源極其豐富,集中分布在_____灣及其沿岸地區,中國的石油運
輸船只應該從___(填“①”或“②”)海峽進去購買石油,從該海峽駛出的油輪向東必須經
過東南亞被稱為“海上生命線”的_______海峽才能運回我國。
(2)根據材料二,2019年對迪拜GDP貢獻最大的為_________業。
波斯

馬六甲
批發零售
(3)石油資源是非可再生資源,開采一點少一點。下列方式有利于西亞各產油國實現
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是_____。(多選)
A.發展旅游業
B.發展多元經濟,不要過度依賴出口石油
C.擴大對外投資,利用世界各地的自然資源和勞動力
D.加大石油開采力度,抬升國際油價
ABC
【解析】本題考查阿拉伯半島的相關知識點。第(1)題,沙特阿拉伯石油資源極其豐富,它屬于不可再生資源,集中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中國的石油運輸船只應該從①霍爾木茲海峽進去購買石油,從該海峽駛出的油輪向東必須經過東南亞被稱為“海上生命線”的馬六甲海峽才能運回我國。第(2)題,根據材料二,2019年對迪拜國內生產總值(GDP)貢獻最大的為批發零售業。第(3)題,西亞各產油國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應該做到:發展旅游業,減少對石油資源的依賴;發展多元經濟,不要過度依賴出口石油;擴大對外投資,利用世界各地的自然資源和勞動力。加大石油開采力度,抬升國際油價是錯誤的做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木舒克市| 来宾市| 托克逊县| 康保县| 腾冲县| 东阳市| 同仁县| 聂拉木县| 南汇区| 霍邱县| 辽宁省| 西乡县| 慈利县| 和顺县| 叙永县| 庐江县| 理塘县| 忻州市| 沂源县| 上思县| 原平市| 金昌市| 北川| 莆田市| 长丰县| 上思县| 东宁县| 江都市| 桃江县| 浦县| 桐城市| 秦皇岛市| 天津市| 汶川县| 仪征市| 临泽县| 定州市| 金川县| 巍山| 西乌珠穆沁旗| 灵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