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五章 中國的地域差異(共5份課件)-湘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五章 中國的地域差異(共5份課件)-湘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

資源簡介

(共37張PPT)
第2課時 青藏地區
基礎主干落實
一、區域概況和自然環境
1.區域概況
(1)位置:位于A_____山脈以西,B_________山脈以北,C_____山脈、阿爾金山脈、
D_____
山脈以南。
(2)范圍:主要包括a西藏自治區、b_____省和c_____省的西部。
(3)面積與人口:各約占全國的25%和1%。
(4)民族與宗教:是___族的主要聚居區,多信奉藏傳佛教(喇嘛教)。
橫斷
喜馬拉雅
昆侖
祁連
青海
四川

2.自然環境
(1)地形:主體是_________,有“世界屋脊”之稱。
(2)氣候:冬冷夏涼,年溫差小,日溫差大。空氣稀薄,日照充足,太陽輻射強。自然環境
特征是“_____”。
(3)河流:本區是_____、_____、瀾滄江、雅魯藏布江等江河的發源地。
(4)生態環境:多珍稀動物如_______、雪豹、藏野驢等;自然環境嚴酷,生態_____。
青藏高原
高寒
長江
黃河
藏羚羊
脆弱
二、經濟
1.農牧業
(1)牧業:主要牲畜有_____、藏綿羊、藏山羊等。
(2)種植業。
①分布:地勢較低的_________,如湟水谷地、雅魯藏布江谷地。
②主要農作物:_____、小麥、豌豆、油菜等,當地人民的主食是_____。
2.工礦業:主要分布在西寧、_______盆地、拉薩、林芝等地(區)。
3.旅游業
(1)著名景點:拉薩_________、西寧塔爾寺等。
(2)當地民俗:獻哈達、跳鍋莊舞等。
牦牛
河谷地帶
青稞
糌粑
柴達木
布達拉宮
4.交通
(1)鐵路:東起西寧,西至_____的青藏鐵路,是世界上_________、線路及穿越_____里程
最長的高原鐵路。
(2)公路:主要有_____、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公路。
拉薩
海拔最高
凍土
川藏
關鍵詞
位置、高寒、生態脆弱、河谷農業、青藏鐵路
地圖筆記
青藏地區資源分布
情境思考
為什么青藏地區很多小孩子有“高原紅”
答:青藏地區海拔高,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
名師提醒
海拔高→氣溫低→冰雪覆蓋、
        雪山連綿
    大河源頭←↓
高寒→生態脆弱→珍稀動物多
   (藏羚羊、雪豹等)
       ↓
設立自然保護區(三江源)等高寒→畜牧業、河谷農業
       ↓
  物產(牦牛、青稞等)
重點主題探究
高寒的自然環境對其他地理要素以及生產生活的影響
(2023·濱州學業考)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通過兩年的學習,我們體會到了地理學科分析問題認識世界的獨特視角、思想觀念和思維方法。請結合所學,完成本次研學之旅。
[研學前準備]
  圖1為中國局部地區圖,圖2為A、B兩地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
(1)比較差異,總結特征。
(2)學以致用,指導生活:根據自然環境差異,選擇研學途中必帶的生活用品,并闡明理由。
答:A地:防曬霜、墨鏡、礦泉水等,因為該地氣候干旱,光照強烈;B地:防曬霜、遮陽帽、太陽鏡、防曬衣(夏天用)、保暖衣物、氧氣袋等,因為該地海拔高,太陽輻射強,晝夜溫差大。
項目 A地 B地
地形類型 盆地 以_____為主,冰川廣布
氣候類型 ________________ 高山高原氣候
高原
溫帶大陸性氣候
[研學中探究]
主題一:西部甜蜜之旅
  航拍葡萄溝,猶如一條綠玉絲帶鑲嵌在金黃色的沙漠中;到訪葡萄溝,肥沃疏松的沙壤中,喜光喜干的葡萄,晶瑩如玉地掛在藤蔓上,每家每戶都有四周留孔的晾房。如圖為葡萄溝航拍圖(圖甲)、晾房景觀圖(圖乙)、和若鐵路沿線景觀圖(圖丙)、青藏鐵路沿線景觀圖(圖丁)。
(3)請結合A地的自然環境,概括該地種植葡萄的優勢條件。
答:光照時間長,土壤肥沃、疏松,有充足的冰雪融水,晝夜溫差大等。
(4)研學中發現晾房四周滿是鏤空的墻壁,請分析原因。
答:便于通風,葡萄晾干時間快。
主題二:交通旅行之思
(5)乘火車從吐魯番出發,沿南疆鐵路行進方向,透過右側車窗看到高大的_____山脈。高山冰
雪融水匯入_______河,一座座油井在沙漠中連片開采,油氣資源通過_____運輸方式運往祖國
的東部沿海。
(6)火車沿塔里木盆地邊緣環行,經喀什過和田,到達若羌。請分析鐵路干線呈環形的原因。
答:綠洲和人口、城市分布在盆地邊緣。
(7)經格爾木轉入青藏鐵路線,發現和若鐵路和青藏鐵路都有“以橋代路”的現象。對這種施
工方式分析正確的是:和若鐵路__;青藏鐵路__。
A.氣候寒冷,冰層厚,防風雪覆蓋 B.氣候高寒,防凍土,方便野生動物遷徙
C.氣候干旱,沙漠廣布,防風沙掩埋 D.氣候濕熱,雨林茂密,防洪水淹沒
天山
塔里木
管道
C
B
主題三:農牧飲食之異
(8)研學的飲食與我們家鄉有很大的差異,這與A、B兩地農業都以_______為主相關。
研學途中,我們看到A地所在地區的棉田和糧田大都分布在塔里木盆地邊緣的_____
上,看見B地所在地區連綿的雪山冰川、高原凍土,青稞等農作物主要種植在海拔較
低的_____地帶。
畜牧業
綠洲
河谷
【解析】本題對比考查西北地區與青藏地區的自然環境、農業發展等相關知識。第(1)題,B地為青藏高原,地形以高原為主。A地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塔里木盆地,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第(2)題,A塔里木盆地氣候干旱,光照強烈,需攜帶防曬霜、墨鏡、礦泉水等。B青藏高原太陽輻射強烈,需帶防曬霜、遮陽帽、太陽鏡、防曬衣等;晝夜溫差大,早晚溫度較低,需攜帶保暖衣物;如果有高原反應,需要帶氧氣袋等。第(3)題,A地氣候干旱,光照充足,而且土壤肥沃疏松,有充足的冰雪融水灌溉,有利于葡萄生長;晝夜溫差大,有利于葡萄蓄積充足的養分。第(4)題,晾房四周滿是鏤空的墻壁,有利于通風,使葡萄盡快變干。第(5)題,透過右側車窗看到天山山脈,天山冰雪融水匯入塔里木河,油氣資源通過管道運輸運往祖國的東部沿海。第(6)題,新疆的綠洲分布在盆地邊緣。鐵路沿綠洲地帶分布,因為這里人口、城市集中。第(7)
題,和田到若羌的鐵路線途經塔里木盆地,氣候干旱,沙漠廣布,為了防風沙掩埋,豎起了一座座鐵路高橋;青藏鐵路則途經世界屋脊,海拔高,氣候寒冷,為了避免經過凍土帶和方便野生動物遷徙,故豎起了鐵路高橋。第(8)題,A、B兩地農業都是以畜牧業為主。A地因為缺水,故棉田和糧田大都分布在塔里木盆地邊緣的綠洲上;而B地因為高寒,農作物主要種植在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帶,因為地勢越低,氣溫越高,且河谷地帶有灌溉水源。
素養分層評價
  錢幣因其上面有每個國家著名的自然和人文事物,被稱為國家的“名片”。第五套人民幣50元紙幣的背面主景是西藏自治區的風景名勝——布達拉宮。據此完成1~3題。
1.青藏地區氣候高寒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緯度因素 B.海陸因素
C.地形因素 D.植被因素
C
2.下列符合青藏高原地形顯著特征的是( )
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B.“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C.“石灰巖廣布,多石林、溶洞” D.“遠看是山,近看是川”
3.青藏地區具有的特色種植業是 ( )
A.綠洲農業   B.河谷農業 C.灌溉農業   D.水田農業
D
B
【解析】本題組考查青藏地區的相關知識。第1題,地勢對氣候的影響,主要表現為隨著地勢的增高,氣溫降低。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形成了高原氣候、高寒景觀。第2題,結合選項來看,“遠看是山,近看是川”描寫的是青藏高原;A選項描寫的是山地景觀;B選項描寫的是黃土高原的景觀;C選項描寫的是云貴高原的地表特征。第3題,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氣溫低,農業主要分布在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帶,所以該地區特色種植業是河谷農業;綠洲農業是新疆沙漠的農業類型,灌溉農業屬于西北地區的農業類型,水田農業屬于南方地區的農業類型。
  如圖陰影部分示意三江源自然保護區。讀圖,完成4~6題。
4.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河湖水量最豐盈的時期出現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5.圖中穿越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鐵路是( )
A.青藏鐵路 B.蘭新鐵路
C.川藏鐵路 D.南昆鐵路
6.在拉薩旅游,最有可能欣賞到的少數民族風情是( )
A.龍舟競渡 B.跳鍋莊舞 C.侗族大歌 D.安塞腰鼓
B
A
B
【解析】本題組考查青藏地區的地理概況。第4題,夏季氣溫高,冰雪融水多,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河湖水量最豐盈的時期出現在夏季。第5題,據圖可知,青藏鐵路穿越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第6題,龍舟競渡是我國南方各民族熱愛的一項運動;跳鍋莊舞是藏族同胞喜愛的舞蹈;侗族大歌是侗族的民族風情;安塞腰鼓是黃土高原上的民族風情。
  青藏地區人口分布地區差異顯著。祁連—吉隆線(如圖)兩側地域面積大致相同,但是東南部與西北部人口比例達到93∶7。近幾年,東南部人口微降,西北部人口微增。據此完成7~8題。
7.祁連—吉隆線東南部人口、城市相對較多的原因是( )
A.水熱條件較好,河谷農業發達 
B.靠近四川盆地,人口遷入量大
C.水能資源豐富,電力工業發達 
D.地形相對平坦,交通建設難度小
8.為實現可持續發展,青藏地區應 ( )
A.發展綠洲農業  B.大量放牧牦牛 C.發展特色旅游  D.大力發展工業
A
C
【解析】本題組考查青藏地區的人口、城市分布和經濟發展方向。第7題,讀圖可知,“祁吉線”東南部有雅魯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這里海拔較低,氣溫相對較高,水熱條件較好,河谷農業發達,人口、城市相對較多。第8題,青藏地區是河谷農業,大量放牧牦牛,不利于生態環境建設,這里不適宜大力發展工業,可以利用獨特的自然環境發展特色旅游。
9.(2023·岳陽學業考)我國學者正在研究探討的“紅旗河”調水方案,擬以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等水量豐富的大江大河為水源,繞行青藏高原為廣大西北地區提供水資源。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紅旗河”調水方案擬定的調水起點所在省級行政區域單位的簡稱為___,該地位于
我國地勢的第___級階梯。
(2)圖中塔里木河位于我國四大盆地中的_______盆地,該盆地屬于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_____地區。
(3)請簡述圖中白鶴灘水電站所在地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
答:處于地勢階梯交界處,地勢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水能資源豐富。
(4)M地的耕地在利用過程中存在多方面的問題,請對該地耕地的保護獻計獻策。
答:植樹種草;打壩淤地;修建梯田。


塔里木
西北
(5)假如你是一名參與研討的專家,請以“紅旗河調水方案可行且必要”這一論點,寫出你的論據。
答:可利用青藏高原邊緣地區的地勢優勢,使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等大江大河的豐富水源以自流的方式向西北地區輸送;西北地區缺水嚴重,依靠紅旗河調水,可緩解西北地區的缺水狀況,促進其經濟發展。
【解析】本題圍繞“紅旗河”調水方案考查青藏地區、西北地區。第(1)題,據圖可知,調水方案的起點所在地位于西藏自治區,簡稱為藏,該地區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第(2)題,塔里木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屬于西北地區。第(3)題,據圖可知,白鶴灘水電站位于我國地勢第一、二級階梯交界處附近,地勢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水能資源豐富。第(4)題,M地為黃土高原,該地區水土流失較為嚴重。保護耕地的措施主要以防治水土流失為首要目的,可以在坡度較陡地區植樹種草,提高地表植被覆蓋率,減弱地表徑流對土壤的侵蝕;在溝谷地區打壩淤地,攔泥蓄水;在坡度較緩地區修建梯田。第(5)題,根據材料分析可知,青藏高原發育有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等水量豐富的大江大河,同時青藏高原邊緣地勢高,可利用地勢優勢將這些大江大河的水源以自流的方式輸送到西北地區;西北地區的干旱缺水嚴重制約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若依靠紅旗河向西北地區調水,不僅可以緩解西北地區的缺水問題,對西北地區經濟發展也有巨大促進作用。
  農業科技的進步給青藏地區的人民帶來幸福生活。阿里地區自然環境惡劣,曾經這里的新鮮果蔬幾乎全靠外地長途轉運;如今通過建設智能果蔬大棚,人們吃上了本地產的新鮮果蔬。下圖為青藏地區農業分布簡圖。讀圖,完成10~12題。
10.下列有關青藏地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糧食多在河谷種植,因緯度較高,氣溫低
B.畜牧業分布廣泛,畜種適應高寒缺氧環境
C.果蔬大棚主要分布在河流的源頭,因水源清潔
D.藥材分布在高緯度、高海拔地區,種類多樣
11.阿里地區的人們能吃上本地產的新鮮果蔬,是由于( )
A.自然環境改善 B.當地飲食習慣變化
C.出口需求增加 D.農業科技水平提高
12.青藏地區在未來的農業發展中需要( )
A.利用太陽能,建設全國商品糧基地 B.開辟新水源,興建優質多汁牧草場
C.開墾高原濕地,擴大果蔬種植面積 D.重視生態保護,建立藥材種植基地
B
D
D
【解析】本題組考查青藏地區的自然環境與農業。第10題,讀圖可知,青藏地區糧食多在河谷種植,因地勢較低,氣溫較高,熱量較充足;畜牧業分布廣泛,畜種多體矮身健、毛長皮厚,適應高寒缺氧環境;果蔬大棚主要分布在河流源頭,因為地勢高,光照充足,有灌溉水源;在低緯度高海拔地區,氣候和植被呈垂直變化,藥材種類多樣。第11題,阿里地區地勢高,氣候寒冷,自然環境惡劣,如今通過建設智能果蔬大棚,改變了棚內的熱量條件,人們吃上了本地產的新鮮果蔬,得益于農業科技水平的提高。第12題,青藏地區地勢高,氣候寒冷,利用太陽能種植糧食作物,成本太高;青藏地區雪山連綿,冰川廣布,水源較充足,不需要開辟新水源;過度開墾濕地,會破壞生態環境;青藏地區生態環境脆弱,應重視生態保護,建立藥材種植基地。
13.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白朗縣年楚河流域(圖1)地處半干旱地區,過去以種植青稞作物為主,經濟效益不高。近幾年山東壽光農業科技人員克服當地不利因素,帶著節能溫室、計算機控制、矮化密植等適合高寒地區的農業技術建立大棚蔬菜產業園(圖2),每畝產值相當于過去的10倍。目前,白朗縣已成為青藏高原國家級蔬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區。
(1)白朗縣屬于_________氣候,據圖分析年楚河的主要補給來源和季節變化特點。
答:主要補給來源為喜馬拉雅山脈的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水位高,冬季水位低,季節變化大。
(2)年楚河流域的地勢特征是_____________,寫出你的判斷依據。
答:年楚河由東南向西北流。
(3)年楚河流域的農業生產較發達,屬于典型的_____農業,分析使該地區成為青藏高原
蔬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區的有利自然條件。
答:海拔低,氣溫高,熱量較充足;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
高山高原
東南高,西北低
河谷
【解析】本題考查青藏地區的地理特征。第(1)題,日喀則市白朗縣地處青藏高原,屬于高山高原氣候。年楚河地處半干旱地區,降水少,根據圖中位置可知,年楚河的主要補給來源于喜馬拉雅山脈的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氣溫高,冰雪融水多,河流水位高;冬季氣溫低,冰雪融水少,河流水位低,河流的水位季節變化較大。第(2)題,根據年楚河流域圖可判斷,年楚河大致由東南向西北流,注入雅魯藏布江,據此可判斷年楚河流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第(3)題,年楚河流域屬于典型的河谷農業,該地區地處河谷,海拔較低,氣溫較高,熱量較充足;河谷地區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農作物生長。
14.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 青海省南部是長江、黃河、瀾滄江三條大河的發源地,人們稱之為“三江源地區”。(北京八上教材P34)
  三江源地區如同一個巨大蓄水塔,長江、黃河、瀾滄江就像一條條“輸水管道”,源源不斷地向下游地區輸水。長江總水量的25%、黃河總水量的49%、瀾滄江總水量的15%均來源于這里。因此,三江源地區被譽為“中華水塔”。(人教八下教材P92)
(1)“中華水塔”的水源主要有哪些
答:雪山和冰川融水、湖泊和沼澤。
(2)如果三江源地區冰川不斷消退,湖泊、沼澤面積不斷縮小,會對長江、黃河下游地區帶來哪些影響
答:長江和黃河水量減少,黃河中下游會出現斷流,長江中下游會出現干旱災害等。
(3)如果三江源地區草場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劇,又會對長江、黃河中下游地區帶來哪些影響
答:長江、黃河含沙量增加;中下游地區生態環境嚴重退化,如長江中下游洪澇災害會加劇,黃河斷流時間會增長等。
(4)試提出保護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的主要措施。
答:針對冰川不斷消退,湖泊、沼澤面積不斷縮小:開發利用新能源;減少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利用;少開車、少開空調等節約能源;多植樹種草,綠化環境。針對草場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劇:建立自然保護區,退耕還林、還草,全面禁獵,禁采禁挖,休牧育草等。
【解析】本題考查三江源地區生態保護的意義和措施等。第(1)題,青藏高原雪山連綿,冰川廣布,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三江源地區湖泊眾多,沼澤廣布,也是河流的補給水源,同時也對河流流量起著天然的調蓄作用。第(2)題,三江源有“中華水塔”之稱,該地區如果冰川不斷消退,湖泊、沼澤不斷萎縮,會直接影響長江、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湖泊和濕地的水源補給,長江和黃河水量減少;源區水源枯竭,黃河中下游會出現斷流,長江中下游會出現干旱災害等。 第(3)題,三江源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如果三江源地區草場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劇,會使長江、黃河含沙量增加,中下游地區生態環境嚴重退化,如長江中下游洪澇災害會加劇,黃河斷流時間會增長等。第(4)題,冰川不斷消退,湖泊、沼澤不斷萎縮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氣候變暖,治理措施:開發利用新能源,減少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利用;少開車、少開空調等節約能源;多植樹種草,綠化環境。草場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劇主要是由于當地居民過度墾殖、放牧牲畜、濫采亂挖等不合理的人類活動,治理措施:建立自然保護區,退耕還林、還草,全面禁獵,禁采禁挖,休牧育草等。(共28張PPT)
第2課時 南方地區
基礎主干落實
一、區域概況
2.面積和人口:各約占全國的___%和___%。
3.民族:西部分布有30多個少數民族,_____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級行政區域單位。
4.范圍:大致包括長江中下游地區、南部沿海和西南地區三大部分。
1.位置:位于___________線以南、_________以東,東臨A_____和B東海,南臨C_____。
25
55
云南
秦嶺—淮河
青藏高原
黃海
南海
二、自然地理環境
1.地形:西部有①_____高原和②_____盆地;東部有③___________平原和④東南丘陵。
2.氣候:大部分是_______季風氣候,小部分是熱帶季風氣候。
3.河湖:河湖眾多,被稱為“水鄉”。
4.植被:_______________林為主。
5.資源
(1)_____金屬資源豐富。
(2)水能資源。
①分布:南方地區的_____部。
②特大型水電站:_________、葛洲壩、二灘、龍灘、溪洛渡、向家壩等。
云貴
四川
長江中下游
亞熱帶
亞熱帶常綠闊葉
有色
中西
長江三峽
三、農業
1.生產條件:_____充足,_____豐沛。
2.主要物產:全國最大的_____、生豬、柑橘、茶葉、桑蠶、甘蔗、淡水魚等水產品
和熱帶作物(_____、椰子、咖啡、胡椒、劍麻、油棕等)產區。
3.商品糧基地:_____平原、_______平原、鄱陽湖平原、成都平原。
熱量
降水
水稻
橡膠
江漢
洞庭湖
關鍵詞
位置、自然環境、人文環境、水田農業、自然資源
地圖筆記
南方地區自然環境的東西差異
情境思考
為什么南方地區的屋頂坡度大,而北方地區的房屋墻體厚
答:南方地區降水多,屋頂坡度大利于排水;北方地區冬季氣溫低,墻體厚利于防寒。
名師提醒
地理事物與其別稱
長江中下游平原——“魚米之鄉”
四川盆地——“紫色盆地”
貴州省——“西南煤海”
成都平原——“天府之國”
云南——“旅游天堂”
重點主題探究
南方地區自然環境及相互關系
漢江是長江的支流,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起點。圖1為漢江流域圖,圖2
為丹江口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漢江流域位于_____(山脈)和大巴山脈之間,涉及甘、川、渝、陜、___、___六個省
級行政區域單位,漢江在_____(城市)注入長江。
秦嶺


武漢
(2)據圖說明漢江流域地形、氣候的大致特征及對河流的影響,完成圖3。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⑤___ ;⑥___。
(3)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到176.6米,與北京形成約百米的落差。據此說出南水北調中
線從丹江口水庫取水的好處是_________________。
西北高,東南低
溫和少雨
高溫多雨
由快變慢


自流輸水,供水穩定
【解析】本題考查漢江流域的地形、氣候、河流特征以及讀圖能力。 第(1)題,讀圖1可知,漢江流域位于秦嶺和大巴山之間,涉及甘肅省、四川省、重慶市、陜西省、湖北省、河南省六個省級行政區,這六個省級行政區的簡稱分別是甘或隴、川或蜀、渝、陜或秦、鄂、豫。漢江在湖北省的武漢市注入長江。第(2)題,據圖可知,漢江流域地形以山地、平原為主,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讀圖2可知,漢江流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受地勢影響河流流速由快變慢;受氣候影響,河流徑流量大,季節變化大,無結冰期。第(3)題,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到176.6米,與北京形成約百米的落差,可實現自流輸水;丹江口水庫水量大,南水北調中線供水穩定。
素養分層評價
  讀南方地區圖,完成1~2題。
1.下列關于我國南方地區的敘述,可信的是( )
A.地形以平原、盆地、高原和丘陵為主
B.主要位于地勢第二級階梯
C.東面瀕臨B黃海
D.大致位于A黃土高原以東
2.下列商品糧基地不屬于南方地區的是( )
A.成都平原  B.松嫩平原 C.江漢平原  D.洞庭湖平原
A
B
【解析】本題組考查南方地區的地理概況。第1題,南方地區由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貴高原和東南丘陵組成,位于青藏高原以東,地跨地勢第二、三級階梯;A是青藏高原,B是東海。第2題,松嫩平原屬于北方地區的商品糧基地。
  讀我國某地區風景的水墨畫,完成3~5題。
3.“岸邊吊腳樓,船在江中游”是當地常見的一道美麗風景線,該地屬于我國的( )
A.北方地區 B.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
4.下列描述符合該地理區域特征的是( )
A.山區地形為主,氣候干燥 B.湖泊星羅棋布,長冬短夏
C.屋頂坡度較大,雨水充足 D.河流含沙量大,冬季結冰
5.該地代表性的美食是( )
   A.花饃     B.烤馕     C.粽子     D.酥油茶
B
C
C
【解析】本題組考查我國南方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民居和美食。第3題,“岸邊吊腳樓”說明該地區氣候濕熱,“船在江中游”說明該地區河流眾多,船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故該區域是我國的南方地區,因該區域主要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沛。第4題,我國南方地區以山區地形為主,主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氣候濕潤;我國南方地區河流眾多,湖泊星羅棋布,長夏短冬;我國南方地區雨水充足,屋頂坡度較大,有利于排水;我國南方地區植被茂盛,河流含沙量小,冬季氣溫高于0℃,河流無結冰期。第5題,花饃是北方地區美食;烤馕是西北地區美食;酥油茶是青藏地區美食。
  柑橘是我國南方地區分布最廣、產量最大的水果。讀我國柑橘優勢區域及生產分布示意圖,完成6~7題。
6.柑橘優勢區域的氣候條件是( )
A.熱量充足,降水豐沛 B.氣候干旱,晝夜溫差大
C.氣候高寒,光照強烈 D.冬冷夏熱,降水集中在夏季
7.與粵贛閩地區相比,漢中地區為我國柑橘生產的最北端,這里的熱量條件之所以能滿足生產柑橘的需要,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南部有云貴高原阻擋,夏季風不易進入 B.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河湖密布
C.氣溫低,柑橘的生長期較長 D.北部有秦嶺阻擋,冷空氣不易入侵
A
D
【解析】本題組考查我國南方地區氣候分布特點。第6題,由圖可知柑橘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氣候屬于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濕熱,熱量充足,降水豐沛。第7題,漢中地區北部有秦嶺阻擋,西部有高大的青藏高原,所以冷空氣不易入侵。相對于同緯度地區,氣溫較高,滿足了柑橘的生長需求。
  “小背簍晃悠悠,笑聲中媽媽把我背下了吊腳樓,頭一回幽幽深山中嘗呀野果喲,頭一回清清溪水邊洗呀小手喲,頭一回趕場逛了山里的大世界,頭一回下到河灘里我看了賽龍舟……”歌曲《小背簍》蘊含著豐富的地理信息。根據圖文資料,完成 8~9題。
8.歌詞中描述的地區最可能是( )
A.地勢低平的江南水鄉 B.黃沙漫天的西北大漠
C.白山黑水的東北林海 D.山清水秀的湘西山區
9.該地區典型的土特產是( )
A.椰子 B.野山筍 C.西湖藕粉 D.哈密瓜
D
B
【解析】本題組考查我國湘西地區的自然特征和農產品以及根據圖文資料獲取信息的能力。第8題,根據圖文資料“吊腳樓”“深山”“溪水”“河灘”等信息可知,該地區位于山清水秀的湘西山區。第9題,湘西山區適合野山筍生長。
10.讀中國南方地區略圖,回答下列問題。
(1)南方地區位于A_____(山脈)—B_____(河流)線以南,_____高原以東,東面和南面分別瀕臨黃海、
東海和南海。
(2)左圖是我國西雙版納的傳統民居,充分反映了當地_____的氣候環境。
(3)近年來,我國城市發展迅速,圖中①②③為南方地區的三大城市群,據圖分析三大城市群的
分布特點是_______________,其好處有哪些
答:水源充足,交通運輸便利,地形比較平坦。
(4)南方地區地形復雜多樣,東西差異明顯。①城市群位于_________(地形區),冬季比同緯度的
②城市群所在地溫暖,從地形影響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嶺
淮河
青藏
濕熱
分布在河流沿岸
四川盆地
北部有高大的山脈阻擋了冷空氣南下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南方地區的自然環境及城市分布。第(1)題,讀圖可知,南方地區位于A秦嶺—B淮河線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面和南面分別瀕臨黃海、東海和南海。第(2)題,西雙版納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降水豐富,所以左圖民居反映了當地濕熱的氣候特征。第(3)題,讀圖可知,三大城市群均分布在河流沿岸。其好處是河流沿岸多平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第(4)題,①城市群位于四川盆地,②城市群位于長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冬季比長江三角洲氣候溫暖的原因是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山脈阻擋冷空氣南下。
  甘肅、四川、海南是我國三大農作物新品種培育基地,其中海南省南繁育種基地是冬季“育種的天堂”。據此完成11~12題。
11.下列有關海南島自然環境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地勢周高中低,河流向中部匯集 B.河流流程短,落差大,水能豐富
C.北部隔臺灣海峽與廣西壯族自治區相望 D.受緯度影響,島嶼中部等溫線向南彎曲
12.南繁育種基地是冬季“育種的天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熱量充足 B.地勢低平
C.水源充足 D.土壤肥沃
B
A
【解析】本題組主要考查海南島的相關知識。第11題,由圖可知,海南島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四周。海南島面積小,河流流程短,地形崎嶇不平、落差大,河流水能豐富。海南島北部隔瓊州海峽與廣東省相望。受地形的影響,島嶼中部的等溫線向南彎曲。第12題,由題可知,南繁育種基地是冬季“育種的天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海南緯度低,地處熱帶,全年熱量充足。與地勢低平、水源充足和土壤肥沃關聯不大。
  (2023·邵陽學業考)2022年我國南方地區出現了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的高溫少雨天氣。據此完成13~14題。
13.此次高溫少雨天氣導致了南方地區( )
①人畜飲水困難  ②農作物減產 ③滑坡、泥石流多發  ④生態環境改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下列有關南方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煤炭、有色金屬資源豐富
B.濕熱的環境下發育了紅色的土壤
C.竹筍、蘋果是南方常見的食材和水果
D.有明十三陵、蘇州園林等世界遺產
A
B
【解析】本題組考查我國的災害性天氣及影響、南方地區的相關知識。第13題,南方地區主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該地區降水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大,多旱澇災害。此次高溫少雨天氣導致了南方地區人畜飲水困難、農作物減產等,不會改善生態環境,滑坡、泥石流發生概率降低。第14題,南方地區有色金屬礦豐富,北方地區煤炭豐富;竹筍、柑橘是南方地區常見的食材和水果,蘋果是北方地區產量最大的水果;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屬于北方地區,蘇州園林位于南方地區。
15.區域學習中要加強知識間內在聯系的建構,并從地理環境整體性對要素間的聯系進行綜合分析。讀我國部分地區圖(圖1)、昭覺縣“懸崖村”出行的梯子景觀圖(圖2)和貴陽氣候資料圖(圖3),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①山脈是_____,長江切穿此山形成長江三峽,游覽三峽風光時最好乘坐_____(交通工
具)。
(2)貴廣高鐵橋隧比達83%,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3)近年來,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引人關注。該產業能耗高,機器設備散熱需要的空調電費高。
貴陽夏季偏低的氣溫利于降低機器散熱的空調費。結合貴陽氣候資料圖(圖3),從地形和降
水方面分析貴陽夏季氣溫低的自然原因。
答:地處云貴高原,海拔高,氣溫低;夏季降水多,云量大,氣溫低。
(4)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有一“懸崖村”,村民居住在1 400~1 600米的臺地上,外出需要攀爬落
差80米的懸崖(圖2)。這里有高山峽谷、溶洞溫泉、原始森林,限制“懸崖村”經濟發展的主
導因素是_________。請你為“懸崖村”的鄉村振興提供好的建議。
答:完善交通等基礎設施,利用溶洞溫泉、原始森林和少數民族風情發展旅游業;發展特色農
業;引進資金,利用當地資源發展工業。
巫山
輪船
地形復雜
交通不便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南方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第(1)題,讀圖可知,圖1中①山脈是巫山,長江切穿巫山形成長江三峽,最好乘輪船游三峽。第(2)題,貴廣高鐵沿線穿過東南丘陵和云貴高原,地形復雜,所以多橋梁、隧道。第(3)題,從地形方面來看,貴陽地處云貴高原,海拔高、氣溫低;從降水方面來看,貴陽夏季降水多、云量大、氣溫低。第(4)題,地形崎嶇不平、地勢起伏大,交通不便是限制“懸崖村”經濟發展的主導因素。發展建議是完善交通等基礎設施;利用溶洞溫泉、原始森林和少數民族風情發展旅游業;發展特色農業;引進資金,利用當地資源發展工業。(共29張PPT)
第三節 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第1課時 西北地區
基礎主干落實
一、區域概況和自然環境
1.區域概況
(1)位置:位于中國長城—A祁連山脈—B_______山脈—C_____山脈一線以北。
(2)面積與人口:各約占全國的___%和__%。
(3)民族:以___族為主,少數民族主要有_____族、回族、_______族、哈薩克族等。
2.自然環境
(1)地形:以___________為主,主要地形區有D___________、E準噶爾盆地、
F___________。
阿爾金
昆侖
30
4

蒙古
維吾爾
高原、盆地
內蒙古高原
塔里木盆地
(2)氣候。
①類型:以___________氣候為主。
②特征:冬冷夏熱,降水少且集中在___季。
(3)自然環境特征——干旱。
①降水:由東向西逐漸減少。
②形成原因:地處_____+_____阻隔→濕潤氣流難以到達→降水稀少。
③植被景觀演變:自東向西依次為_____→荒漠草原→_____。
(4)河流:稀少,大多數是_______。_______河是中國最長的內流河。
溫帶大陸性

內陸
山脈
草原
荒漠
內流河
塔里木
二、農牧業與礦產
1.農牧業
(1)牧業:重要畜牧基地有___________、河西走廊、_________。
(2)種植業。
①類型:灌溉(綠洲)農業。
②分布:主要分布在_____山麓、河西走廊、_____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
邊緣的綠洲上。
③農產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礦產資源豐富:_________的稀土等。
內蒙古草原
天山牧場
天山
河套
哈密瓜、葡萄、長絨棉
白云鄂博
關鍵詞
地理位置、干旱、景觀變化、畜牧業、水源、綠洲農業
地圖筆記
西北地區地理要素的變化
名師提醒
新疆長絨棉的生產條件
1.光熱充足,棉花喜光喜熱。
2.晝夜溫差大,利于有機質積累。
3.晴天多,利于成熟和采摘。
重點主題探究
干旱的自然環境對其他地理要素以及生產生活的影響
(2023·臨沂學業考)暑假期間,臨沂市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從北京出發,沿京新高速公路進行研學旅行。閱讀圖文材料,幫助該地理興趣小組完成相關研學任務。
材料一 京新高速公路編號G7,東起北京,西至烏魯木齊,途經北京、河北、山西、內蒙古、甘肅、新疆6個省級行政區域單位,總里程約2 768千米,有約500千米的路段穿過沙漠無人區,被譽為“世界上最長的沙漠公路”“大美中國第七號公路”等,是一條意義重大的交通要道。
材料二 如圖為京新高速公路沿線區域圖。
【研學準備】
考慮到沿線地區自然環境特點,出發前地理興趣小組準備了研學所需要的生活用品、地圖及沿途自然環境和風土人情資料等。
【研學見聞】
烏蘭察布地處內陸,遠離海洋,氣候四季分明,晴天多,光照強,多大風。具有“草原皮都”“中國草原酸奶之都”等美稱。2020年4月16日,三峽集團與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簽署清潔能源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當地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項目建設。
(1)說明烏蘭察布推進新能源建設的有利自然條件。
答: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太陽能資源豐富;地形平坦,對風力阻擋作用小,風能資源豐富。
(2)分析烏蘭察布被稱為“草原皮都”“中國草原酸奶之都”的原因。
答:烏蘭察布距離海洋較近,降水多,優質草場廣布,畜牧業發達。
(3)京新高速公路穿過沙漠地區時,有些路段旁邊鋪設了草方格沙障(如圖)。根據圖文信息說明草方格沙障的作用。
答:草方格沙障能使地面粗糙,防風固沙;截留水分,提高沙層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防止風沙掩埋公路。
(4)到了新疆,同學們發現當地哈密瓜、葡萄等特色瓜果特別甜。解釋新疆瓜果特別甜的原因。
答:夏季熱量充足,光照強烈,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瓜果的糖分積累。
【解析】本題考查我國西北地區的資源、環境、經濟發展。第(1)題,烏蘭察布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太陽能資源豐富;位于內蒙古高原,地形平坦,對風力阻擋作用小,風能資源豐富。第(2)題,烏蘭察布位于內蒙古高原的東部,距離海洋較近,降水多,優質草場廣布,畜牧業發達,因此被稱為“草原皮都”和“中國草原酸奶之都”。第(3)題,草方格沙障能使地面粗糙,減小風力,減弱風沙的侵蝕;截留水分,提高沙層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防止風沙掩埋公路。第(4)題,新疆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熱量充足,光照強烈,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瓜果的糖分積累,所以新疆的瓜果特別甜。
素養分層評價
1.2024年暑假,小明到西北地區游玩,回來后向同學分享了自己的見聞,下列描述不符合事實的是( )
A.看見了成群的三河馬、三河牛 B.住過游牧民的蒙古包
C.那里氣候干旱,降水稀少 D.當地有大片的橘子樹
D
【解析】本題考查我國西北地區的特點,橘子是我國南方地區的經濟作物。
  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有三塊大沙漠,共8萬平方千米。為防止它們擴大連接,當地人們在它們之間種植梭梭樹,梭梭樹根系非常發達,能夠深入泥土達到數米。讀圖,完成2~3題。
2.在種植與養護梭梭樹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可能是( )
A.氣溫過低 B.光照強烈
C.水源缺乏 D.風沙過大
3.位于吐魯番盆地的托克遜年降水量僅5.9毫米,其原因是( )
①位于內陸地區,距離海洋遠 ②海拔高,水汽難以到達 ③周圍有高山阻擋,水汽難以進入 ④緯度高,終年嚴寒,空氣中水汽含量少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C
A
【解析】本題組考查西北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及成因。第2題,圖示為西北地區,氣候干旱,沙漠面積廣大,因此人們在種植與養護梭梭樹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可能是水源缺乏。第3題,托克遜位于內陸地區,距離海洋遠且周圍有高山阻擋,海洋濕潤空氣難以到達,降水少。
  甘肅省地跨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太陽能資源豐富。讀圖,完成4~5題。
4.結合圖中信息分析,甲、乙、丙、丁四地中太陽能最豐富的地區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下列描述中,與甲地的地理區域特征最符合的是( )
A.萬里金黃翻麥浪,秋天蘋果梨子香
B.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C.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D.烤肉青稞聞玉殿,白云曛醉落羊欄
A
C
【解析】本題組考查甘肅省不同地區的太陽能資源分布特點及地理特征。第4題,讀圖可得,甲地年降水量最少,該地光照充足,太陽能最豐富。第5題,讀圖分析可知,甲地位于西北地區,屬于非季風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描述的是甲地的地理區域特征。
  (2023·連云港學業考)讀呼倫貝爾市位置圖,完成6~7題。
6.從博克圖到呼倫貝爾,沿途自然景觀的主要變化是( )
A.草原→荒漠 B.草原→森林
C.荒漠→草原 D.森林→草原
7.影響該景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 B.水分
C.熱量 D.光照
D
B
【解析】本題組考查西北地區的景觀變化及成因。第6題,根據圖示信息可知,博克圖位于大興安嶺山區,主要自然景觀是森林,呼倫貝爾位于呼倫貝爾高原,主要植被類型是草原,所以沿途自然景觀的主要變化是森林→草原。第7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大興安嶺是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其東側受季風影響顯著,降水較多;西側位于非季風區,降水較少,所以影響兩地景觀差異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8.(2023·南充學業考)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河西走廊為中國東中部腹地通往西北地區乃至西方各國的天然走廊和必經要道,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一部分。位于河西走廊西部咽喉的敦煌莫高窟是中國三大石窟之一,492個洞窟中有眾多彩塑和壁畫,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材料二 圖1為敦煌氣候圖,圖2為某地區部分地理要素分布圖。
(1)據圖2可知,河西走廊是位于_________(山脈)以北的一條狹長地帶,因位于_____
(河流)以西而得名。
(2)圖示河西走廊所在的省級行政區域單位簡稱為_______。
(3)據圖2中年等降水量線分布情況描述該區域年降水量大致分布規律:
_________________。
(4)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區重要的灌溉農業區,農業生產的主要水源來自
_________________(選填“祁連山脈冰雪融水”或“黃河水”)。
(5)據材料和圖1,簡要分析敦煌壁畫能保存千年的原因。
答:該地區降水稀少,氣候干燥,壁畫不容易受潮變質。
祁連山脈
黃河
甘或隴
自東南向西北減少
祁連山脈冰雪融水
【解析】本題考查河西走廊的位置、氣候及農業灌溉水源。第(1)題,讀圖2可知,河西走廊位于甘肅省的西北部,祁連山以北,因地處黃河以西而得名。第(2)題,河西走廊位于甘肅省,簡稱甘或隴。第(3)題,讀圖2可知,甘肅省東南地區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自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西北地區年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下,故該區域年降水量大致分布規律是自東南向西北遞減。第(4)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河西走廊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區,河西走廊的灌溉水源來自祁連山的高山冰雪融水。第(5)題,讀圖1可知,甘肅省敦煌市降水稀少,氣候干燥,壁畫不容易受潮變質,有利于敦煌壁畫保存千年。
  番茄又名西紅柿,原產于南美洲,是目前世界種植面積最大的蔬菜作物之一。讀新疆番茄主要種植基地分布圖,完成9~10題。
9.推測影響新疆番茄分布的主導因素是( )
A.氣溫 B.地形
C.水源 D.交通
10.番茄品質的高低主要取決于茄紅素的含量(毫克/100克)。每100克番茄中,茄紅素的含量新疆為62,意大利、希臘分別為40、52。新疆番茄品質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降水豐富 B.光照強,晝夜溫差大
C.土壤肥沃 D.冰雪融水豐富,水質高
C
B
【解析】本題組主要考查新疆的農業發展。第9題,新疆深居內陸,降水少。讀圖可知,新疆番茄主要分布在天山山麓,這里有冰雪融水灌溉,所以影響新疆番茄分布的主導因素是水源。第10題,新疆番茄品質高的主要原因是夏季氣溫高,光照強烈,晝夜溫差大。
  寧夏有民謠傳唱:“寧夏川,兩頭尖,東靠黃河,西靠賀蘭山……水澆田,金川、銀川、米糧川。”如圖示意寧夏年等降水量分布。讀圖,完成11~12題。
11.寧夏的年等降水量分布特點是( )
A.東南多,西北少 B.東北多,西南少
C.東南少,西北多 D.東北少,西南多
12.賀蘭山是寧夏平原“米糧川”的“守護神”,其主要作用有( )
①削弱寒冷氣流 ②阻擋沙漠入侵 ③減少洪澇災害 ④增加山地降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D
【解析】本題組考查讀圖能力。第11題,讀圖可知,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年等降水量分布特點是東南多、西北少。第12題,賀蘭山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的西部,可以阻擋冬季西北風的寒冷氣流,阻擋沙漠入侵,增加山地降水。這里氣候干旱,基本沒有洪澇災害。
13.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西北地區因自然環境的差異,各地放牧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內蒙古高原東部水草豐美,多為定居放牧;內蒙古高原西部牧草稀疏,以游牧為主。(湘教八下P16活動2)
  為了使畜群吃到充足鮮嫩的草,牧民會根據草場和季節變化,趕著畜群,攜帶“房子”,從一個草場轉移到另一個草場。(人教版八下P75“閱讀”)
(1)推測材料一中“可移動”的房子是_______。
蒙古包
材料二 由于受到西北面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的影響,天山山脈和阿爾泰山脈海拔較高的迎風坡分布著成片的森林,海拔更高的地方是高山草場。
(北京版八上P40)
(2)天山山脈和阿爾泰山脈迎風坡降水的水汽來自哪個大洋 分析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降水的差異。
答:大西洋。受來自西北面濕潤氣流的影響,北面的準噶爾盆地降水比塔里木盆地降水多。
(3)說出右圖中甲、乙、丙、丁四地分別是哪個季節牧場,簡要分析你的判斷。
答:甲、乙、丙、丁依次為冬季牧場、春季牧場、夏季牧場和秋季牧場。由于氣溫隨地勢的增高而降低,為適應山地氣溫的變化,夏季到海拔較高的地帶放牧,冬季再返回山麓地帶放牧。
【解析】本題考查西北地區的傳統民居、降水差異和放牧形式。第(1)題,蒙古包便于拆卸、搬運和安裝,被稱為“可移動”的房子,也是牧民的傳統民居。第(2)題,由材料可知,天山和阿爾泰山迎風坡的降水水汽來自西北面的大西洋,所以天山以北的準噶爾盆地降水較多;塔里木盆地因受天山阻擋,降水較少。第(3)題,由于氣溫隨地勢的增高而降低,為適應山地氣溫的變化,夏季到海拔較高的地帶放牧;秋季隨著氣溫的降低,牧民趕著牲畜逐漸向海拔低處轉移,冬季轉移到海拔較低的山麓地帶放牧;第二年的春季再趕著牲畜逐漸向海拔高處轉移,形成季節輪牧。(共26張PPT)
第二節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第1課時 北方地區
基礎主干落實
一、區域概況和自然環境
1.區域概況
(1)位置:中國東部___________線以北的地區。
(2)面積和人口:各約占全國的___%和___%。
2.自然環境
(1)地形:以_____和高原為主,主要地形區有A_____平原、B_____平原和C_____高原等。
(2)氣候:大部分屬于溫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河流:結冰期最長的河流是_______;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_____。
秦嶺—淮河
20
40
平原
東北
華北
黃土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黑龍江
黃河
二、經濟活動
1.農業生產特征和主要農產品
(1)農業生產條件:地形_____、土壤肥沃;地跨_____帶、_____帶和寒溫帶,年降水量大
致為400~800毫米。
(2)耕地類型:以_____為主;種植業類型:_____農業。糧食作物有_____、玉米、谷子等,
經濟作物有_____、棉花、大豆等。
(3)溫帶水果和地方特產。
①溫帶水果:_____、梨、桃、杏、柿、棗、葡萄等。
②地方特產:東北“三寶”(_____、鹿茸、貂皮)、洛陽_____、蘭州白蘭瓜等。
平坦
暖溫
中溫
旱地
旱作
小麥
甜菜
蘋果
人參
牡丹
2.礦產與工業
(1)礦產資源。
①種類:___、鐵、_____等。
②最大的能源產區:_____油田、勝利油田、長慶油田皆為特大型油田;_____省是中國
出產煤炭最多的省級行政區域單位。
(2)工業區:_____重工業區、_______工業區和山東半島工業區。
(3)工業中心:_____、鄭州、西安、蘭州等。

石油
大慶
山西
東北
京津唐
太原
關鍵詞
位置、自然環境、人文環境、旱作農業
妙招巧記
北方地區的農業生產特點
平原高原多旱地,
溫帶季風降水稀。
小麥棉花和大豆,
熟制一次到兩次。
溫帶水果蘋果多,
三寶牡丹白蘭瓜。
情境思考
北方地區為什么冬季要供暖 燒煤取暖有哪些弊端
答:北方地區冬季寒冷,室內需要供暖。燒煤會消耗煤炭資源,產生環境污染。
名師提醒
東北地區的山地地區,年降水量雖然小于800毫米,但由于氣溫低,蒸發量小,形成濕潤地區。
重點主題探究
北方地區的自然環境與農業
深圳市某中學組織學生在北方地區研學,同學們收集了如圖所示的資料。讀圖,回答下列問
題。
(1)仿照華北平原的資料,寫出A地形區的資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經過比較遼中南和京津唐兩個工業基地,同學們注意到它們共同的發展優勢條件之一是
臨___海;與遼中南工業基地相比,京津唐工業基地的高新技術產業處于領先地位,其主要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到了B_________(地形區),這里煤炭資源極為豐富,位于陜西省的大型煤礦為——_____。
這里是東北平原,屬于中溫帶,種植春小麥、玉
米、大豆等糧食作物,一年一熟

高等院校眾多,技術力量雄厚
黃土高原
神府
【解析】本題考查北方地區的農作物熟制、工業基地、特色民居等相關知識。第(1)題,讀圖可知,A是東北平原,緯度高,屬于中溫帶,氣溫條件只能滿足農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主要種植春小麥、玉米、大豆等農作物。第(2)題,讀圖可知,京津唐工業基地和遼中南工業基地都瀕臨渤海,水陸交通便利。與遼中南工業基地相比,京津唐工業基地高等院校眾多,技術力量雄厚。第(3)題,讀圖可知,B是黃土高原,這里煤炭資源豐富,有位于陜西省的大型煤礦——神府。
素養分層評價
1.下列關于我國北方地區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 B.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
C.耕地類型以旱地為主 D.煤、鐵、石油資源豐富
【解析】本題考查北方地區的自然環境。我國的北方地區位于秦嶺—淮河線以北,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受氣候的影響,耕地類型以旱地為主;該區域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是煤、鐵、石油資源。
A
2.下列耕作制度和主要農作物結構圖中,符合華北地區實際情況的是( )
          A     B     C     D
B
【解析】本題考查華北地區的農作物和作物熟制。華北地區屬于暖溫帶,農作物熟制是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主要農作物有冬小麥、玉米、花生、棉花等;水稻、油菜、甘蔗、咖啡、橡膠等是南方地區的農作物,東北地區農作物一年一熟。
3.北方地區是我國主要的旱作農業區,該地區發展農業的優勢是( )
①平原面積廣大 ②土壤肥沃 
③耕地集中連片 ④降水偏少,耕地多為旱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B
【解析】本題考查北方地區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北方地區發展農業的優勢主要是平原面積大,耕地集中連片,土壤肥沃;降水偏少是北方地區農業發展的劣勢。
4.下列景觀和人文活動與我國北方地區相符的是 ( )
A.民居屋頂坡度大,墻體高,如蘇州園林建筑
B.多水田,以種植水稻、油菜等農作物為主
C.賽龍舟、“三月三”是當地傳統的民俗活動
D.當地的一些劇種,如京劇、豫劇、秦腔,唱腔高亢
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我國北方地區的地理特征。我國北方地區由于降水少,民居屋頂坡度不大;耕地多旱地,以種植小麥等農作物為主;賽龍舟、“三月三”是南方地區傳統的民俗活動;北方地區的一些劇種,如京劇、豫劇、秦腔,唱腔高亢。
  我國二十四節氣農事歌中說:“雨水春雨貴如油,頂凌耙耘防墑流,多積肥料多打糧,精選良種奪豐收。”結合右圖,完成5~7題。
5.“雨水春雨貴如油”的地區主要是指( )
A.①②地區 B.②③地區
C.③④地區 D.①④地區
6.解決該地春季農田缺水問題的正確做法是( )
A.種植喜水作物 B.種植耐旱作物
C.使用有機肥料 D.推廣大棚種植
7.②地常見的農作物有( )
A.小麥、玉米 B.甘蔗、玉米 C.水稻、大豆 D.水稻、油菜
B
B
A
【解析】本題組考查北方地區的氣候與農業。第5題,讀圖可知,①是東北平原,②是華北平原,③是黃土高原,④是三江平原。 我國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地區,春季降水少,升溫快,正值農作物生長的季節,需水量大, 故“雨水春雨貴如油”。第6題,解決我國北方地區缺水問題的辦法有跨流域調水,興修水庫,節約用水,發展節水農業,種植耐旱作物等。第7題,②地是華北平原,主要種植的農作物有小麥、玉米、花生、棉花等。
8.讀我國某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示地區位于我國四大地理分區中的_____地區,山脈A是_____。
(2)甲、乙兩地都是我國糧食主產區,與乙地相比,甲地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原因是
該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產小麥、玉米、花生的是___地區;兩地耕地類型均
以_____為主。
(3)北方地區的糖料作物是_____,北方地區成為我國重要的旱作農業區的優越自然條
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條即可)
北方
秦嶺
緯度高,氣溫低,熱量不足

旱地
甜菜
平原廣闊,地勢平坦;氣候雨熱同期
【解析】 本題考查北方地區的范圍、氣候、農業分布。第(1)題,從圖中可以看出,圖示區域是我國北方地區,山脈A是秦嶺。第(2)題,從圖可以看出,甲是東北平原,乙是華北平原。與華北平原相比,東北平原的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原因是該地氣溫低,熱量不足,只能滿足作物一年一熟。生產小麥、玉米、花生的是華北平原;兩地耕地類型均以旱地為主。第(3)題,北方地區的糖料作物是甜菜。北方地區成為我國重要的旱作農業區的優越自然條件有平原廣闊,地勢平坦;氣候雨熱同期。
  地膜覆蓋是一種現代農業生產技術,進行地膜覆蓋栽培一般都能獲得早熟增產的效果,其效應體現在增溫保濕、保持養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蟲草等幾個方面。但是隨著地膜的推廣使用,一些問題也逐漸顯現,“成也地膜,敗也地膜”。讀圖,完成9~11題。
9.我國華北地區在春播時進行地膜覆蓋,可保障農作物正常及時發芽,此時地膜
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增溫保濕    B.保持養分
C.反射太陽輻射,增加光效    D.防除病蟲草
10.山東膠東地區的一些果農夏季時在蘋果樹下覆蓋銀色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增溫保濕    B.保持養分   
C.反射太陽輻射,增加光效    D.防除病蟲草
A
C
11.“成也地膜,敗也地膜”,這句話反映的問題不包括( )
A.廢棄地膜不易降解,殘留在土壤里影響根系生長,在降解過程中會釋放有害物質,污染土壤
B.牲畜誤食地膜后影響消化甚至死亡,地膜隨風飄蕩危害輸電線路安全
C.大量使用地膜成本高,造成農民收入下降,種地積極性下降
D.地膜阻隔了雨水下滲,降低了耕地的抗旱能力
C
【解析】本題組考查分析能力和農業生產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第9題,讀材料可知,地膜覆蓋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與熱量的散失,起到增溫保濕作用。第10題,山東膠東地區大力發展蘋果種植,果農夏季在蘋果樹下覆蓋銀色反光地膜,其主要作用是反射太陽輻射,增加光照效率。第11題,使用地膜會使農民收入升高,種地積極性上升。
  讀圖獲取信息是學習地理的首要途徑。讀中國部分區域示意圖,完成12~13題。
12.根據圖文資料,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圖示區域包括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黃土高原跨甘、陜、晉、魯等省級行政區域單位
B.太行山脈以東地區地勢平坦,雨熱同期,是我國重要的小麥產區
C.初春季節,圖中河流山東段易出現凌汛
D.圖示區域位于北方地區,煤炭、石油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
A
13.下列氣候類型與圖示地區相吻合的是( )
            A    B    C     D
A
【解析】本題組主要考查北方地區的地理特征。第12題,黃土高原主要跨甘、寧、陜、晉等省區,魯是山東省,不屬于黃土高原。第13題,圖示地區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與圖A相符。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蘋果生產國,蘋果樹在東北、華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均有栽培。讀我國蘋果種植的優勢生產區分布圖,完成14~15題。
14.圖中蘋果種植區的共同自然條件是( )
A.氣候濕潤,灌溉水源充足
B.地處暖溫帶,光熱條件好
C.冬季積雪厚,春旱不明顯
D.氣候濕熱,水熱資源豐富
15.與丙種植區相比,乙種植區種植蘋果樹可以減輕當地的( )
A.水土流失 B.臺風災害
C.環境污染 D.寒潮災害
B
A
【解析】本題組主要考查北方地區的氣候與黃土高原地區的生態環境問題。第14題,圖中蘋果種植區主要分布在我國暖溫帶,光熱條件好;乙地氣候不濕潤,丙地春旱明顯,三地氣候都不濕熱。 第15題,乙地是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所以種植蘋果樹可以減輕當地的水土流失。
16.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北方地區位于大興安嶺和B_________以東,A___________以南,秦嶺—淮河
線以北,東臨渤海和C_____。
(2)華北平原春旱嚴重,分析該地區春旱的自然原因。
答:春季降水量少,氣溫回升快,蒸發量大。
(3)從地理位置、對外聯系、交通、資源等方面, 簡述大連市發展工業的有
利條件。
答:地理位置優越,是東北地區的門戶;與日本、韓國、朝鮮鄰近,對外聯系便
利;海陸交通發達;可就近獲得東北地區豐富的能源和原材料;海洋資源豐富。
(答對兩個要點即可)
青藏高原
內蒙古高原
黃海
【解析】本題考查北方地區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及經濟發展。第(1)題,北方地區位于大興安嶺和青藏高原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秦嶺—淮河線以北,東臨渤海和黃海。第(2)題,華北平原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季風氣候。春季降水量很少,且氣溫回升快,蒸發量大,所以易形成春旱。第(3)題,從圖中可知,大連市瀕臨海洋,海陸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與朝鮮、韓國、日本等國家相距不遠,對外聯系便利;大連市位于礦產資源豐富的東北地區,附近海洋資源豐富,因此發展工業有優越的條件。(共29張PPT)
第五章 中國的地域差異
第一節 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基礎主干落實
一、秦嶺—淮河線
1.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
(1)我國1月____等溫線通過的地方。
(2)我國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方。
(3)我國溫度帶中_____帶與_____帶的分界線。
(4)我國_________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
0 ℃
800
亞熱
暖溫
溫帶季風
2.秦嶺—淮河線南北兩側地理差異
項目 秦嶺—淮河線以北 秦嶺—淮河線以南
1月平均氣溫 __0 ℃ __0 ℃
河流封凍狀況 封凍 ________
年降水量 _____毫米 _____毫米
植被類型 _________________為主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
耕地類型 旱地為主 _____為主
主要糧食作物 小麥、玉米 _____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_________或_________ 一年兩熟到三熟
主要經濟林木 _____、柿、棗 _____、茶葉、油桐
主要運輸方式 公路、鐵路 公路、鐵路、_____
<
>
不封凍
<800
>800
暖溫帶落葉闊葉林
水田
水稻
兩年三熟
一年兩熟
蘋果
柑橘
水運
二、四大地理區域
1.A_____地區與B_____地區的界線是①_____________。
2.C_____地區與北方地區的界線是②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3.D_____地區與其他地區的分界線是③_______________。
南方
北方
秦嶺—淮河線
西北
400
青藏
青藏高原邊緣線
(1)長江水系跨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 )
(2)跨四大地理區域的省級行政區域單位是甘肅省。( )
×

關鍵詞
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和南北兩側的地理差異、四大地理區域
地圖筆記
情境思考
“山北黃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這里的“山”是哪一山脈 這里的“田”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什么
答:秦嶺。 水稻。
名師提醒
1.確定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分界線的主導因素是氣候。
2.確定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分界線的主導因素是降水(或夏季風)。
3.確定青藏地區和其他三大地理區域分界線的主導因素是地勢(或海拔)。
重點主題探究
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
(2023·張家界學業考改編)“糧安天下,農穩社稷。”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是保障糧食安全的源頭,是端牢“中國飯碗”的關鍵。讀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A_____(山脈)—淮河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請任舉兩例說明: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詞“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所描述的場景主要出現在我國四大地理
區域中的②(填數碼),該區域主要種植_____(糧食作物)。
(3)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我國三大育種基地中具有明顯冬季育種優勢的是_________
_____。
(4)④區域與其他區域的分界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地勢影響形成獨特的_________氣候。
秦嶺
1月0 ℃等溫
線,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濕潤區和半濕潤區的分界線,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
線,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線,旱地和水田
的分界線等(任答兩例)
水稻
海南育種
基地
青藏高原邊緣線(或地勢第一、第二級階梯分界線)
高山高原
(5)“糧安天下”,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填序號)
①科技興農,提高糧食產量和品質
②建設高標準農田,切實保護耕地
③政策扶持,鼓勵農民種糧
④依靠大量進口
⑤節約糧食
(6)讀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示意圖(右圖),圖中甲、乙兩種氣候符合B地形區的是___,
受氣候影響,①區域的河流冬季普遍有________________。
①②③⑤

結冰期(結冰現象)
【解析】本題考查我國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和四大地理區域。第(1)題,A秦嶺—淮河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是1月0℃等溫線,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濕潤區和半濕潤區、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和暖溫帶、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線等。第(2)題,“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的場景是②南方地區的景觀,南方地區以水田為主,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第(3)題,我國三大育種基地中具有明顯冬季育種優勢的是海南育種基地,這里位于熱帶,終年高溫,熱量豐富。第(4)題,④青藏地區與其他區域的分界線是青藏高原邊緣線(或地勢第一、二級階梯分界線),由于地勢高形成獨特的高山高原氣候。第(5)題,科技興農,提高糧食產量和品質;建設高標準農田,切實保護耕地;政策扶持,鼓勵農民種糧和節約糧食都有利于保障糧食安全,而依靠大量進口不利于保障糧食安全。第(6)題,由圖可知,B地形區是黃土高原,屬于溫帶季風氣候,甲圖資料顯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符合黃土高原的氣候特點;①區域是北方地區,冬季氣溫在0℃以下,河流普遍有結冰期或結冰現象。
素養分層評價
  一山一水奠定了中國東部的格局,這一山一水便是秦嶺—淮河線。讀圖,完成1~3題。
1.秦嶺—淮河線是( )
A.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線
B.高原和平原的分界線
C.內流區和外流區的分界線
D.人口稠密區和人口稀疏區的分界線
A
2.下列關于秦嶺—淮河線兩側自然環境差異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北側終年高溫,四季常綠 B.北側降水量大,河湖眾多
C.南側冬季寒冷,河流結冰 D.南側降水豐沛,水資源豐富
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下行為不利于秦嶺環境保護的是( )
A.加強環保宣傳 B.建立自然保護區
C.發展生態旅游 D.大力開采礦產
D
D
【解析】本題組考查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兩側的地理差異和秦嶺生態保護。第1題,我國高原和平原的分界線大致為地勢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我國內流區和外流區的分界線大致與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一致;我國人口分界線大致為黑河—騰沖線。第2題,秦嶺—淮河線的北側為我國北方地區,冬季寒冷干燥,以落葉闊葉林為主,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河湖較南方地區少;南側為我國南方地區,屬于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冬季溫和濕潤,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水資源豐富。第3題,在秦嶺地區大力開采礦產,會破壞生態環境。
  (2020·廣州學業考)雄奇險峻的秦嶺、大巴山脈阻擋了秦巴地區人們的致富腳步。2017年12月6日,我國第一條穿越秦嶺、大巴山脈的西成客運高鐵專線開通,西安至成都行車時間由16小時縮短至3小時,帶動了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據此完成4~6題。
4.秦巴地區的地理環境特征是( )
A.雪峰連綿  B.崇山峻嶺 C.千溝萬壑  D.沙丘綿延
5.秦嶺是我國的( )
A.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分界線  B.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  
C.種植業和畜牧業的重要分界線  D.地勢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
B
B
6.西成高鐵對所經地區產生的影響是( )
A.極大地促進了西安、成都兩地間的貨物運輸  
B.減少了西安民眾到成都游覽三國遺跡的機會
C.促進西成高鐵沿線地區旅游資源的開發  
D.在西安吃完羊肉泡饃,1小時后到成都購物
C
【解析】本題組考查秦巴地區的地理環境特征等知識。第4題,雪峰連綿是青藏地區的景觀;千溝萬壑是黃土高原的景觀;沙丘綿延是沙漠景觀。第5題,秦嶺—淮河線是我國南方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1月份0 ℃等溫線經過的地方;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方;溫度帶中,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分界線;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等。第6題,西成高鐵為客運專列。西成高鐵增加了西安民眾到成都游覽三國遺跡的機會。西成高鐵的開通,促進了高鐵沿線地區旅游資源的開發。在西安吃完羊肉泡饃,3小時后可到成都購物。
  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區域。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完成7~8題。
7.甲區域與丙區域的地理分界線是( )
A.秦嶺—淮河線
B.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
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D.暖溫帶與中溫帶分界線
8.確定丁區域與其他三大地理區域界線的主導因素是( )
A.降水 B.緯度 C.海拔 D.光照
C
C
【解析】本題組考查四大地理區域。第7題,圖中甲、丙分別為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兩區域的分界線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秦嶺-淮河線是甲北方地區和乙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第8題,圖中丁為青藏地區,主體為青藏高原,因地勢高聳而成為一個獨特的地區,有“世界屋脊”之稱,確定其與其他三大地理區域界線的主導因素是海拔(或地形)。
9.(2023·內江學業考)圖1為淮河水系示意圖。圖2為江蘇省淮安市橫跨淮河地標性建筑“紅橋”,地球狀標志位于河道中心線,球體和橋面從北向南由冷色向暖色逐漸過渡,寓意我國南北氣候差異。下表為秦嶺—淮河線地理特征。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秦嶺—淮河線地理特征
1月0 ℃等溫線經過的地方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
線經過的地方
水田與旱地大致分界線
亞熱帶與暖溫帶大致分界線
(1)比較江蘇省揚州市和徐州市,完成下表。
(2)南四湖和太湖中,有結冰期的是_____湖。
(3)拍攝圖2時,鏡頭朝向___方(選填“東”或“西”)。
(4)淮安市境內河道縱橫交錯,_____運河貫穿南北,使淮安市通江達海。
地區 位于我國地勢階梯 干濕地區
揚州市 第___級階梯 _______
徐州市 半濕潤區

濕潤區
南四

京杭
【解析】本題考查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等。第(1)題,揚州市、徐州市位于我國地勢第三級階梯;揚州市位于秦嶺—淮河線以南,屬于濕潤區。第(2)題,南四湖是微山湖、昭陽湖、獨山湖、南陽湖等四個相連湖泊的總稱,位于淮河以北,1月均溫在0℃以下,有結冰期;太湖位于淮河以南,1月均溫在0℃以上,沒有結冰期。第(3)題,根據材料“從北向南由冷色向暖色逐漸過渡”,結合“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原則推知,鏡頭朝向東方。第(4)題,淮安市境內河道縱橫交錯,京杭運河貫穿南北,使淮安市通江達海。
  2023年4月27日,陜西等秦嶺沿線七個省級行政區域單位的法院攜手共護秦嶺,并發布《秦嶺生態環境司法保護陜西宣言》。據此完成10~11題。
10.以下作物主要種植在秦嶺以北的是( )
A.水稻、菠蘿 B.水稻、荔枝
C.小麥、蘋果 D.小麥、甘蔗
11.古人贊秦嶺:“唯此有馬頭觀桃花,馬尾掃風雪之景致。”“馬頭”是指秦嶺( )
A.東段 B.西段
C.南側 D.北側
C
C
【解析】本題組考查秦嶺-淮河線重要意義及北方地區主要農作物。第10題,秦嶺-淮河線以北為溫帶季風氣候,主要糧食作物為小麥,主要水果為溫帶水果,包括蘋果、梨、桃等。第11題, “馬尾”指秦嶺以北,主要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冬季氣溫相對較低;“馬頭”指秦嶺以南,主要屬于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冬季氣溫相對較高。
12.(2023·北京西城二模)秦嶺是中國地理的自然標識,也是我國中央水塔,更是中華民族的生態脊梁。圖1為秦嶺及周邊區域示意圖。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一條山脈劃分南北
(1)秦嶺是中國地理上重要的南北分界線,大致呈_____走向,請將其兩側地形區、氣候
類型及耕地類型填在①~⑤處。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④_______________,⑤_____。
東西
黃土高原
溫帶季風氣候
旱地
亞熱帶季風氣候
水田
·一項工程牽手兩河
(2)秦嶺是黃河和長江兩大水系的___________(選填“干流發源地”或“重要水源地”)。
圖1中從秦嶺南側的_____引水至北側的_____流域的調水工程,緩解了_____、寶雞、咸
陽等地工業和城市用水問題。
·生態衛士守護秦嶺
圖2為秦嶺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以來林區和礦區變化的典型案例。
(3)列舉保護秦嶺生態環境的具體做法。(至少答出兩點)
答:保護天然林;生態修復礦山等。
重要水源地
漢江
渭河
西安
【解析】本題考查中國的地理差異與四大地理區域。第(1)題,讀圖可知,秦嶺為東西走向山脈,是中國南北方分界線;秦嶺以北主要分布有黃土高原,溫帶季風氣候區,耕地以旱地為主,以南主要為四川盆地,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氣候溫暖濕潤,降水豐富,發展水田農業。第(2)題,讀圖可知,秦嶺是渭河和漢江的重要水源地,長江與黃河的分水嶺,河流重要的水源涵養區,水資源南多北少,引漢濟渭工程為緩解渭河沿岸西安、寶雞、咸陽等地工農業和城市用水提供了便利,改善渭河流域生態。第(3)題,當地政府通過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和對礦區生態修復措施保護秦嶺生態環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德镇市| 新宾| 万宁市| 准格尔旗| 赣榆县| 溧阳市| 南京市| 怀来县| 黄浦区| 江津市| 西吉县| 渭源县| 宣武区| 临洮县| 卫辉市| 嘉荫县| 波密县| 普陀区| 望城县| 尉犁县| 牙克石市| 百色市| 建德市| 宁远县| 兰州市| 梅河口市| 洮南市| 屏南县| 揭西县| 白银市| 太谷县| 神池县| 彩票| 乡城县| 蒲城县| 黑龙江省| 元江| 星子县| 大竹县| 阿尔山市| 汤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