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第二節 日本第1課時 與世界聯系緊密的經濟【地理悅讀】 日本是世界上的經濟強國,以加工貿易為主,但是由于地域狹小,資源貧乏,是一個資源小國,對外依賴性較強。 【目標導航】·能夠讀圖說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地形特點和氣候特點。(區域認知)·能夠根據地形圖和氣候資料,分析日本的地形、氣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環境特點。(綜合思維)·能夠運用圖文資料,聯系日本自然條件的特點,理解日本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成功之處。(綜合思維)基礎知識預習1.地理位置(1)海陸位置:位于亞洲東部、①_______西北部的群島國家。(2)緯度位置:絕大部分位于30°N至45°N之間,主要位于五帶中的_____帶。太平洋北溫2.自然環境(1)地形特點:以_____和_____為主,沿海平原狹小。(2)氣候:深受海洋影響,具有較強的海洋性特征。(3)島國優勢:海岸線蜿蜒曲折,擁有許多優良的_____,海運便利。3.經濟特點日本經濟高度發達,與世界的聯系極為緊密,特別是對外貿易在經濟中地位十分重要。4.經濟發展條件(1)有利條件:海運便利;工業基礎雄厚;科技發達;人口密集,勞動力資源豐富。(2)不利條件:_____資源貧乏,國內市場狹小,國內用工成本高。山地丘陵港灣礦產5.工業發展特點(1)分布:_______和_________沿岸。(2)特點:進口___________,出口_________。(3)貿易對象:_____、美國、_____、韓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6.20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經濟發展緩慢的原因日本少子化和_______問題突出,國際市場波動、_________政策變化和新興國家發展迅速等。太平洋瀨戶內海原料和燃料工業產品中國歐盟老齡化國際貿易拓展延伸世界上的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東南部和南部;溫帶海洋性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日本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雖然氣候有一定的海洋性,但是屬于季風類氣候。名師點睛1.日本主要工業原料的來源石油主要來自西亞、東南亞。煤炭主要來自中國、澳大利亞。鐵礦石主要來自巴西、印度、澳大利亞。2.日本經濟對外依賴性強帶來的影響(1)有利影響:促進日本科技水平和勞動力素質迅速提高,從而使日本的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力。(2)不利影響:日本經濟對外依賴性強,世界經濟危機一旦爆發,日本經濟很容易遭受打擊。核心要點探究主題 日本發展經濟的條件及工業的分布情境創設 2024年2月15日,日本內閣府公布的初步統計結果顯示,2023年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1.9%,反映物價上漲的GDP名義增長率為5.7%。2023年日本GDP初步統計數據為591.482萬億日元,約合42 106億美元,略低于德國的44 561億美元,經濟水平較高,屬于發達國家行列。日本經濟與世界聯系密切。右圖為日本主要工業原料進口及工業產品出口示意圖。思考1 讀圖,說出日本經濟的發展模式。答: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思考2日本工業發展有哪些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答:有利條件:海運便利;工業基礎雄厚;科技發達;人口密集,勞動力資源豐富。不利條件:礦產資源缺乏;國內市場狹小;國內用工成本高。思考3讀日本群島工業分布圖(右圖)可知,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瀨戶內海沿岸,請分析這種分布特點的優越性。答:港口眾多,海運便利且運輸成本較低,便于原料、燃料的進口和工業產品的出口。知識歸納 變式訓練 據統計,2019年日本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工業原料、燃料對外依賴程度在97%以上;2021年日本食物自給率僅為38%,小麥、大豆、水果、肉類等均需大量進口,據此完成1~2 題。1.日本工業原料、燃料需要大量進口,由此給日本帶來的直接影響主要有( )①經濟對外依賴性大 ②便于產品出口 ③工業臨海布局④運輸成本增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2.日本發展農業的不利條件主要是( )A.緯度高,氣候寒冷B.地狹人稠,耕地面積小C.水資源短缺D.農業技術落后B【解析】本題組考查日本工業和農業。第1題,工業原料、燃料需要大量進口,使得日本經濟發展對外依賴性大;產品出口與交通通達性有關,和題意無關;工業原料、燃料需要大量進口,加上日本優良港灣多,工業臨海布局可以降低原料運往內陸的運輸成本;本國原料不足,工業原料、燃料需要大量進口,使得原料的運輸成本增加。第2題,日本大部分位于中緯度,緯度不高;日本國土面積狹小,人口眾多,加上平原面積小,導致人均耕地面積小,不利于農業的機械化操作;日本屬于季風氣候,水資源豐富;農業技術先進,并不落后。 日本工業發達,良港眾多,但資源貧乏,國內市場狹小。日本對外貿易主要面向美國、中國及歐洲各國。經過多年發展,日本沿海工業高度集中。如圖示意日本主要工業區分布。據此完成1~4題。課后作業測評1.要獲取日本主要對外貿易國的位置信息,應查閱( )A.世界政區圖 B.亞洲氣候圖C.世界地形圖 D.亞洲人口圖2.日本工業區主要分布在( )A.北海道島 B.本州島C.四國島 D.九州島3.日本工業沿海布局的有利條件是( )A.土地價格低 B.礦產資源豐富C.勞動力廉價 D.優良港口眾多ABD4.日本工業高度集中,產生的問題有( )A.環境污染加劇 B.原料消耗減少C.產品質量下降 D.優化產業結構A【解析】本題組考查日本工業發展。第1題,日本國內市場狹小,主要的對外貿易對象是美國、中國及歐洲各國。要獲取日本主要對外貿易國的位置信息,應查閱世界政區圖。第2題,日本是由四大島嶼及周圍群島組成,由圖可以看出,日本的工業區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即本州島。第3題,日本礦產資源貧乏,市場狹小,經濟對外依賴性強,日本進口原料,出口產品,形成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優良港口眾多,該地區交通運輸便利,便于進口原料與燃料,出口工業產品。第4題,日本工業高度集中分布,有可能產生住房緊張、城市失業人口增加、環境污染嚴重和糧食供應緊張等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環境污染嚴重。 (2024·蘭州學業考)壽司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之一,一般用紫菜裹著米飯制成,中間包有魚、蝦等各種材料。右圖為日本簡圖。讀圖,完成5~6題。5.水稻喜溫耐熱,生長需要較多水分。日本適合水稻種植的自然條件是( )A.溫帶海洋性氣候面積大,降水豐富B.以熱帶、亞熱帶氣候為主,熱量充足C.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D.平原面積廣大,便于耕作6.日本壽司以各種海鮮為材料,主要影響因素有( )①東亞島國,海岸線漫長②海運發達,海鮮進口便利③海洋漁業資源豐富④國民喜食海鮮,市場廣闊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CA【解析】第5題,日本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適合水稻生長。第6題,日本是東亞島國,四面環海,海岸線漫長;海洋漁業資源豐富,種類多,國民喜食海鮮,市場廣闊;日本是太平洋上的島國,海洋水產資源豐富,海鮮進口少。7.【學科素養·綜合思維】“日本制造”憑借其優越的產品性能和可靠的產品質量而長期享譽全球,但日本的農業在經濟中占比較低。讀日本地形圖、日本氣候資料表以及日本工業產品、原材料生產與進出口狀況圖,回答下列問題。項目 氣溫/℃ 降水量/毫米1月 5.2 52.32月 5.7 56.13月 8.7 117.54月 13.9 124.55月 18.2 137.86月 21.4 167.77月 25 153.58月 26.4 168.29月 22.8 209.910月 17.5 197.811月 12.1 92.512月 7.6 51全年平均 15.4 127.4(1)從海陸位置看,日本位于亞洲東部,屬于_____(填“內陸”或“臨海”或“島嶼”)國家。(2)從地形圖可知,日本多___________(地形類型),平原主要分布在_____地區。(3)受國土、地形及氣候的影響,日本的河流長度一般較___,流速___,水量___,水能資源_____。(4)“日本制造”享譽全球,日本工業產品質量好,但主要依賴_____(填“國內”或“國際”)市場,工業產品中出口量占總產量的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日本工業生產所需的原料、燃料嚴重依賴_____。從經濟發展水平看,日本屬于_____國家。島嶼山地、丘陵沿海短快大豐富國際摩托車進口發達(5)壽司是日本的代表性食物,其起源于在發酵大米中保存魚類的過程。如今,日本壽司多采用醋米和新鮮魚類制成,以多種方式和形狀呈現。簡要說出壽司的制作材料與農業生產的關系。答:壽司主要制作原料是大米和海產品,主要是因為日本盛產水稻,同時漁業資源豐富。【解析】本題以地形圖、日本氣候資料表以及日本工業產品、原材料生產與進出口狀況圖綜合考查了日本的地形特點、河流水文特征以及工業生產的特點等。第(1)題,日本四面被海洋所包圍,屬于島國。第(2)題,從地形圖中可以看出,日本大部分地區的海拔在200米以上,甚至是500米以上,因此日本的地形類型主要是以山地和丘陵為主。日本的平原面積狹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其中面積最大的平原是首都東京所在的關東平原。第(3)題,日本屬于島國,國土面積狹小,河流較短,日本地形主要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受地形因素影響,地勢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水能豐富。同時日本屬于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降水豐富。第(4)題,從日本產品出口量占總產量的比重圖中可以看出,日本主要的工業產品出口量均占總產量的50%及以上,因此可以看出日本的工業產品主要依賴國際市場。其中出口量占總產量的比重最大的是摩托車。從日本的原料生產和進出口圖中可以看出日本工業所需的原料、燃料嚴重依賴進口。大多數原料的進口比例占到了90%以上。日本科技發達,工業水平高,從經濟發展水平看,日本屬于發達國家。第(5)題,壽司是日本的代表性食物,壽司主要制作原料是大米和海產,主要是因為日本屬于季風氣候,雨熱同期,盛產水稻,同時日本擁有北海道漁場等,漁業資源豐富。(共28張PPT)第2課時 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歐洲聯盟與經濟一體化【地理悅讀】 歐洲西部以其豐富的歷史、多樣的文化和迷人的自然風光聞名于世。法國的浪漫氛圍和美食文化,意大利的藝術瑰寶和歷史遺跡,西班牙的激情與建筑奇觀,葡萄牙的悠閑海濱風情,瑞士的壯麗山川與精湛工藝,以及荷蘭的童話般景致,共同構成了一幅多彩的歐洲畫卷。 【目標導航】·能夠了解歐洲西部主要旅游資源及其分布,并分析歐洲西部旅游業繁榮的主要原因。(區域認知)·能夠運用圖文資料,明確歐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意義。(綜合思維)·能夠結合圖文資料,分析區域經濟合作對區域發展的重要作用。(綜合思維) 基礎知識預習一、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1.旅游業發展條件(1)資源條件。②人文資源:擁有眾多獨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名城。(2)社會經濟條件。①經濟發達,居民收入高,休閑時間多。②大多數國家使用統一的貨幣——_____,過境方便。③旅游設施完善,接待能力強,服務水平高。歐元2.旅游大國_____、_______、西班牙等國入境游客數量和旅游收入均居世界前列。法國意大利二、歐洲聯盟與經濟一體化【填圖繪圖】 ·填圖 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國家及該國首都的名稱。1.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成立于1993年,由歐洲共同體發展而來,截至2023年,有___個成員國,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_________。2.歐盟促進經濟一體化的措施通過_____同盟、統一市場、_________聯盟等經濟一體化措施,促進成員國之間的聯系和經濟、社會的發展,成為世界最為完善的一體化組織和成員國數量最多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也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之一和最大的_____國家聯盟。3.貿易歐盟內部經濟貿易聯系非常緊密,內部貿易比重大。歐盟對外貿易十分發達,主要貨物貿易伙伴有_____、_____、英國等,主要服務貿易伙伴有美國、英國、瑞士等。歐盟也是美國、中國等國的重要投資來源地。27布魯塞爾關稅經濟貨幣發達中國美國名師提醒歐洲西部旅游業發達的原因(1)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豐富。(2)經濟發達,居民收入高,休閑時間較多。(3)統一貨幣——歐元使歐盟內部跨國旅游更加方便。(4)交通便捷,設施完善,接待服務水平高。部分歐洲國家著名的旅游資源國家 旅游資源西班牙 地中海沿岸陽光沙灘瑞士 阿爾卑斯山滑雪意大利 比薩斜塔、“水城”威尼斯英國 大本鐘、白金漢宮法國 盧浮宮、凡爾賽宮、埃菲爾鐵塔、凱旋門荷蘭 風車希臘 奧林匹克遺址公園波蘭 華沙肖邦雕塑奧地利 維也納金色大廳拓展延伸歐洲聯盟歐盟現有27個成員國,分別是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丹麥、愛爾蘭、希臘、葡萄牙、西班牙、奧地利、瑞典、芬蘭、馬耳他、塞浦路斯、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克羅地亞。歐盟加強了歐洲國與國之間的政治和經濟聯系,并在世界領域和國際政治舞臺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核心要點探究主題 歐盟一體化下的發達經濟情境創設 在全球化的大趨勢下,區域經濟一體化已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潮流。歐洲聯盟作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踐樣本,為區域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下圖分別為歐洲西部行政區劃圖和某年人均GDP居世界前20名的國家統計圖。思考1讀圖可知,圖示年份歐洲西部有幾個國家人均GDP居世界前20名 這說明歐洲西部經濟有什么特點 答:圖示年份歐洲西部有13個國家人均GDP居世界前20名。這說明歐洲西部經濟發達。思考2結合學過的知識,分析歐洲西部成為世界工業密集地帶的原因。答: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歐洲西部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工業基礎好,科技力量雄厚;城市、人口密集,消費市場廣闊。思考3你知道歐盟哪些國家的哪些工業產品享譽全球 (列舉兩個國家)這反映了歐洲西部的工業有什么特點 答:瑞士的手表,法國的時裝、香水、“空中客車”等享譽全球。這反映了歐洲西部工業發達,工業分布密集,工藝精湛,技術水平和生產效率高,在世界工業生產中處于技術和價值的高端位置。知識歸納 歐洲聯盟國家工業發達的原因變式訓練 2024年5月5日至10日,習近平應邀對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三國進行國事訪問。匈牙利是歐盟中首個加入“一帶一路”倡議及中東歐第一個建立人民幣支付清算體系的國家,中國某企業把面向歐盟市場的高端新能源巴士生產基地建在匈牙利,給兩國都帶來良好收益。下面左圖為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位置示意圖,右圖為匈牙利簡圖。據此完成1~3題。1.下列旅游資源中,位于法國的是( )A.宏偉的凡爾賽宮 B.色彩迷人的艾爾斯巨石C.神奇的盧克索古城 D.面向大海的美人魚銅像2.匈牙利的鐵路與公路( )A.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區 B.縱橫交錯,呈網格狀C.成為河運的有效輔助 D.以首都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3.匈牙利吸引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投資建廠的優勢條件是( )A.廉價的勞動力 B.便捷的海洋運輸C.豐富的礦產資源 D.當地政策的支持ADD【解析】第1題,選項四個旅游景點中,宏偉的凡爾賽宮位于法國。色彩迷人的艾爾斯巨石位于澳大利亞,神奇的盧克索古城位于埃及,面向大海的美人魚銅像位于丹麥。第2題,由圖可以看出,匈牙利的鐵路和公路都是以首都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山地、平原都有分布,沒有呈網格狀,對河運沒有多大幫助。第3題,匈牙利吸引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投資建廠的主要原因是當地政策的支持。匈牙利經濟發達,勞動力成本高。匈牙利是內陸國家,沒有便利的海洋運輸。匈牙利的礦產資源并不豐富。 郵輪是國家工業和科技水平綜合實力的體現,因設計和建造難度極高,也被譽為造船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如圖為世界主要郵輪建造國家和郵輪運營公司分布圖。讀圖,完成1~3題。課后作業測評1.世界郵輪運營公司( )A.全部位于南半球B.集中分布于東半球C.多分布于發達國家D.集中分布在低緯度地區2.世界郵輪建造國家集中分布在( )A.亞洲 B.北美洲 C.歐洲 D.大洋洲3.圖中甲地區發展郵輪建造的優勢條件有( )①工業基礎好 ②畜牧業發達 ③勞動力成本低 ④技術力量雄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CB【解析】本題組考查歐洲西部經濟發展的相關問題。第1題,讀圖可知,世界郵輪運營公司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世界郵輪運營公司西半球的美國也有許多分布;世界郵輪運營公司除中國外,多分布于發達國家;世界郵輪運營公司集中分布在中緯度地區。第2題,讀圖可知,世界郵輪建造國家集中分布在歐洲,亞洲、北美洲數量相對較少,大洋洲沒有郵輪建造國家。第3題,圖中甲是歐洲西部。郵輪是國家工業和科技水平綜合實力的體現,因設計建造難度極高,也被譽為造船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歐洲是發達國家最為集中的地區,其工業基礎好,技術力量雄厚,郵輪制造能力強;歐洲西部畜牧業發達跟郵輪建造無關,歐洲勞動力短缺且成本高,其礦產資源也相對匱乏。 當地時間2024年7月26日,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法國首都巴黎開幕。法國是歐洲美食之鄉,奧運期間運動員和游客可以品嘗到法國當地傳統美食。如圖為2024年巴黎奧運會期間設置的奧運五環圖。讀圖,完成4~5題。4.圖中的塔是( )A.比薩斜塔 B.東方明珠塔C.東京晴空塔 D.埃菲爾鐵塔5.法國當地傳統美食是( )A.米飯、饅頭 B.牛排、奶酪C.稀飯、大餅 D.壽司、糌粑DB【解析】本題組考查歐洲西部國家法國旅游業和畜牧業的相關知識。第4題,由圖可知,圖中的塔是法國巴黎的埃菲爾鐵塔,埃菲爾鐵塔是法國巴黎的地標性建筑。第5題,法國位于歐洲西部,主要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畜牧業發達,主要的食品有牛排、奶酪等。米飯是中國南方地區的傳統美食;饅頭、稀飯、大餅是中國北方地區的傳統美食;壽司是日本的傳統美食;糌粑是中國青藏地區的傳統美食。6.(2024·成都學業考)區域學習重在方法。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圖1為歐洲西部地形圖。(1)圖中A是_____洋;甲地位于五帶中的_______,其地形類型為_____,這種地形利于海洋上的暖濕氣流深入內陸,由此推斷甲地的氣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2)圖中B是_____海,有人預言,該海域未來將會消失。你是否贊成 _____。請說明你的理由。答:地中海位于板塊碰撞擠壓地帶,面積會不斷縮小,甚至消失。或不贊成 板塊運動演變時間漫長,難以預測結果。大西北溫帶平原全年溫和濕潤地中贊成 圖2示意歐洲西部某乳畜農場,當④圍場放牧乳牛時,②③圍場關閉休養;當②③圍場放牧乳牛時,④圍場關閉休養。(3)請說出該農場這種經營方式的好處。答:利于牧草生長;合理調整各種用地規模;促進農場可持續發展。 歐洲西部是世界旅游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歐洲西部自然景觀豐富多彩,各國歷史文化特色鮮明,歷史名人、名城眾多,人口稠密,居民收入高,休閑時間多,大多數國家使用歐元。(4)說出歐洲西部發展旅游業的資源條件。答:自然旅游資源豐富;人文旅游資源豐富;游客資源豐富。【解析】本題考查歐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第(1)題,歐洲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臨地中海。由圖可知,圖中A是大西洋,B是地中海;甲地位于北緯40度至北緯50度之間,為五帶中的北溫帶,其地形類型為平原,利于海洋上的暖濕氣流深入內陸,由此推斷甲地的氣候特征是全年溫和濕潤,為溫帶海洋性氣候。第(2)題,由圖可知,圖中B是地中海,有人預言,該海域未來將會消失。贊成,地中海位于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碰撞擠壓地帶,面積會不斷縮小,甚至消失;不贊成,板塊運動地質演變漫長,難以預測結果。第(3)題,由材料可知,當④圍場放牧乳牛時,②③圍場關閉休養;當②③圍場放牧乳牛時,④圍場關閉休養。這樣有利于牧草生長;合理調整各種用地規模;促進農場可持續發展。第(4)題,由材料可知,歐洲西部自然景觀豐富多彩,各國歷史文化特色鮮明,歷史名人、名城眾多,人口稠密,居民收入高,休閑時間多,游客資源豐富;大多數國家使用歐元。(共31張PPT)第一節 歐洲西部第1課時 交通網絡內聯外通 工農業產品暢銷世界【地理悅讀】 當地時間2024年7月26日19時30分,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法國巴黎舉辦。法國是位于歐洲西部的一個發達國家,歐洲西部是一個怎樣的地區呢 【目標導航】·能夠運用地圖,找出歐洲西部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區域認知)·能夠運用圖文資料,說明歐洲西部便捷的交通運輸條件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綜合思維)·能夠運用圖文資料,明確歐洲西部經濟特點及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綜合思維)基礎知識預習一、交通網絡內聯外通【填圖繪圖】 ·填圖 標注A英國、B德國、C法國、D意大利、E西班牙、F荷蘭、G丹麥、H瑞典的代表字母。標注①地中海、②直布羅陀海峽、③英吉利海峽的代表數字序號。 ·繪圖 描繪66.5°N緯線、40°N緯線以及0°經線、20°W經線。1.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主要位于___半球,全部位于___半球。(2)海陸位置:位于東歐平原以西,北臨_____洋,西臨_____洋,南臨_______。(3)緯度位置:地跨_____帶和_____帶,沒有熱帶。2.范圍東歐平原以西的_____地區,面積約500萬平方千米,包括30多個國家。東北北冰大西地中海北溫北寒歐洲3.地形和地勢(1)平原:A_____平原,B_____平原。(2)山脈:北部為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山脈西部沿岸陡峭,多島嶼和峽灣;南部為_________山脈,山脈雄偉高大,主峰勃朗峰上終年積雪。(3)地勢:南北高,中部低。4.陸上運輸條件歐洲西部地勢_____,為公路、鐵路等交通建設提供了優越條件。5.水上運輸條件海岸線曲折,有眾多天然優良_____;河湖眾多,形成多條內陸_____。6.便捷交通網絡的作用通過陸上運輸、水上運輸和空中運輸等方式連接各地,促進了人員和貨物_____,加強了歐洲西部內部聯系及_________。西歐波德阿爾卑斯低平港口水道流動對外交流二、工農業產品暢銷世界1.氣候類型西部為___________氣候,向東過渡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南部地中海沿岸為_______氣候,還有部分寒帶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2.畜牧業溫帶海洋性氣候有利于_________的生長,為乳畜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使得歐洲西部成為世界_____業發達地區之一,_____、丹麥等是世界著名的乳畜業生產大國,產品大量出口。荷蘭的園藝業也很發達,被譽為“_________”。溫帶海洋性地中海多汁牧草乳畜荷蘭花卉王國3.種植業_______氣候區適合種植油橄欖、葡萄、柑橘等經濟作物,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橄欖油,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的_______產量居世界前列,并銷往世界各地。4.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條件:優越的_____條件、發達的_________和高水平的__________。5.工業歐洲西部早期依靠原料和燃料,發展紡織、煤炭、鋼鐵、機械等工業。20世紀70年代以后,新興工業快速發展,_________業特別是汽車、化工、醫藥、航空、精密機械與儀器等高附加值產業處于全球領先地位,產品銷往世界各地。歐洲西部至今仍是世界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英國、_____、德國等是世界重要的工業發達國家。地中海葡萄酒自然科學技術配套服務高端制造法國圖解知識歐洲西部畜牧業發達的原因名師提醒歐洲西部東西氣候差異及變化規律地區 西部 東部氣候類型 溫帶海洋性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成因 深受北大西洋暖流、盛行西風影響 距大西洋較遠,受大陸影響顯著特點 冬季溫和,夏季涼爽;降水較多,季節分配均勻;雨天多,晴天少 冬冷夏熱,降水少;與西部同緯度地區相比年溫差較大變化規律 自西向東,降水量逐漸減少,氣溫年較差逐漸增大,氣候的海洋性逐漸減弱,大陸性逐漸增強妙招巧記歐洲西部地形和氣候歐洲西部地形三,山地平原來相間。南北山地中平原,平原自西向東延。西部溫海東溫陸,自西向東海洋減。南部氣候地中海,北部夏涼冬季寒。名師提醒歐洲西部溫帶海洋性氣候的成因(1)緯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溫帶,終年盛行來自大西洋的溫暖濕潤的西風。(2)海陸分布:三面臨海,大陸輪廓破碎,絕大部分地區距海不遠。(3)地形:阿爾卑斯山脈呈東西走向,平原廣闊,有利于來自大西洋的暖濕氣流長驅直入。(4)洋流: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經過,使西部沿海地區增溫增濕。核心要點探究主題 歐洲西部乳畜業發達的原因情境創設 到歐洲西部旅游的游客會發現,當地人喜歡飲乳品、吃牛羊肉,餐桌上常見牛肉和牛奶。歐洲西部的人們把廣布的多汁牧草稱為“綠色金子”。這種飲食結構和美稱的形成主要是因為什么呢 讓我們結合歐洲西部地形圖(圖甲)和歐洲西部氣候類型分布圖(圖乙),一起探究其中的原因吧!思考1通過圖甲可以看出,歐洲西部的位置和地形各有什么特點 答:歐洲西部主要位于東半球,全部位于北半球,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處大陸西岸。地形以平原為主。思考2閱讀圖乙,歐洲西部主要的氣候類型和特點是什么 這樣的氣候適合發展畜牧業嗎 答:歐洲西部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終年溫和濕潤,陰雨天多,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因此適合發展畜牧業。思考3歐洲西部乳畜業發達的社會因素有哪些 答:歐洲西部人口和城市密集,消費市場廣闊。知識歸納 變式訓練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2024年5月,中法兩國達成《中法關于農業交流與合作的聯合聲明》,重申了農業在雙方各自國家以及在雙邊關系中至關重要的地位,支持加深雙方在農業領域的合作。右圖為法國位置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1.關于法國的農業,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南部地區炎熱干燥,適合發展畜牧業B.西部沿海地區夏季雨熱同期,適合發展種植業C.巴黎盆地為小麥的主產區D.氣候溫暖濕潤,適合水稻的生長C2.下列關于圖中地理事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A.①是英國 B.②是意大利C.甲是大西洋 D.乙是印度洋D【解析】第1題,讀圖并結合所學可知,法國南部地中海氣候顯著,夏季炎熱干燥,利于葡萄進行光合作用,積累糖類等營養物質,適合葡萄的種植和生長;法國西部沿海地區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適合發展畜牧業;法國巴黎盆地位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有利于小麥生長;水稻通常需要高溫多濕的環境才能生長良好,而法國的氣候相對較冷,降雨量也不足以支持水稻的生長需求。第2題,讀圖可知,圖中①為英國,②為意大利,甲為大西洋,乙為地中海。 西班牙位于歐洲西南部,地處地中海沿岸。甲河為西班牙重要的河流之一。下圖為甲河流域位置示意圖和甲河某支流的徑流量年變化曲線圖。讀圖,完成1~2題。課后作業測評1.甲河的流向大致是( )A.自西向東 B.自東南向西北C.自北向南 D.自西北向東南2.該支流流量最小的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DB【解析】本題組考查歐洲西部的河流、河流與氣候的關系。第1題,讀圖可知,甲河流向大致是自西北向東南。第2題,讀圖可知,該支流流量最小的季節是夏季。 (2024·湖北學業考)2024年5月,習近平應邀對塞爾維亞和匈牙利進行國事訪問。右圖為塞爾維亞和匈牙利的地形圖。讀圖,完成3~5題。3.塞爾維亞首都位于匈牙利首都的( )A.東南方 B.東北方C.西南方 D.西北方4.與塞爾維亞相比,匈牙利發展農業的優勢條件是( )A.地勢西高東低B.平均海拔較高C.平原面積較大D.地表起伏較大5.與塞爾維亞北部相比,塞爾維亞南部適宜發展( )①林業 ②漁業 ③畜牧業 ④種植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CB【解析】本題組考查歐洲西部的塞爾維亞和匈牙利國家的對比。第3題,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塞爾維亞首都位于匈牙利首都的東南方。第4題,讀圖可知,匈牙利大部分海拔低于200米,以平原為主,地勢起伏小;塞爾維亞南部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多山地。與塞爾維亞相比,匈牙利發展農業的優勢條件是平原面積較大,與地勢無關。第5題,塞爾維亞南部多山地,適宜發展林業、畜牧業,不適宜發展漁業、種植業。 歐洲西部畜牧業發達,英國是著名的畜牧業大國。圖甲為歐洲西部地形圖,圖乙為歐洲西部氣候類型分布圖。讀圖,完成6~8題。6.歐洲西部發展畜牧業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①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 ②中部地形以平原為主,草場廣布③中部高,四周低,地勢起伏大 ④溫帶海洋性氣候廣布,牧草多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英國倫敦的很多乳畜農場分布在城市郊區,主要原因是( )A.距離城市近,靠近消費市場 B.臨近多瑙河,便于灌溉C.位于地中海沿岸,便于出口 D.氣候濕熱,利于牧草生長8.將倫敦郊區乳畜農場生產的新鮮牛奶運往附近的乳品加工廠,最適合的交通運輸方式是( )A.鐵路運輸 B.航空運輸 C.水路運輸 D.公路運輸CAD【解析】本題組考查歐洲西部畜牧業的相關問題。第6題,歐洲西部發展畜牧業的有利自然條件是中部地形以平原為主,草場廣布;溫帶海洋性氣候廣布,牧草多汁,畜牧業發達;歐洲西部沒有季風氣候分布,地勢是南北高、中間低。第7題,英國倫敦的很多乳畜農場分布在城市郊區,主要是距離城市近,靠近消費市場,減少了運輸成本,也保證了牛奶的新鮮度。多瑙河沒有流經英國,英國沒有瀕臨地中海,氣候溫和,適合牧草生長。第8題,交通運輸方式多種多樣,要根據實際需要選擇運輸方式,如倫敦郊區的乳畜農場擠出的新鮮牛奶運往附近的乳品加工廠,兩地距離近,牛奶的保鮮期短,應該選擇公路運輸。9.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歐洲西部國家眾多,經濟發達;境內多平原,河網密布。萊茵河發源于阿爾卑斯山脈,流域面積廣,沿岸人口稠密,城市眾多,航運繁忙,是著名的國際性河流。如圖為歐洲西部和萊茵河所在區域略圖以及鹿特丹氣候資料圖。(1)阿爾卑斯山脈是由非洲板塊與_____板塊碰撞擠壓而形成的。(2)說出萊茵河的水文特征。(提示:從流量、結冰期等角度作答)答:水量較豐富;水位季節變化小;含沙量少;無結冰期。(3)萊茵河為沿岸城市發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條件 答:提供了豐富的水資源、便利的河運等有利條件。亞歐(4)有人建議在城市①與城市②之間修建一條運河(圖示虛線處),你是否贊同 請表明態度并說明理由。答:我贊同。修建運河會使城市①與城市②之間的聯系更加便利,有利于促進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解析】本題考查歐洲西部的河流及山脈等知識。第(1)題,阿爾卑斯山脈是由非洲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擠壓而形成。第(2)題,萊茵河流域主要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該河流水量較豐富;水位季節變化小;含沙量小;無結冰期。第(3)題,萊茵河對沿岸城市發展提供的有利條件是提供了豐富的水資源、便利的河運等有利條件。第(4)題,我贊同在城市①與城市②之間修建一條運河,原因是修建運河會使城市①與城市②之間的聯系更加便利,有利于促進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共31張PPT)第三節 印度【地理悅讀】 印度是世界計算機產業強國,軟件外包產業非常發達,在世界范圍內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印度的計算機產業有何特點 它為何如此發達呢 【目標導航】·能夠運用地圖,說明印度的位置和鄰國,了解印度的經濟發展特點,知道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區域認知)·通過對印度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及其對國民經濟影響的學習,能夠理解發展中國家如何根據國情找到適合的發展之路。(綜合思維)基礎知識預習一、發展中的世界大國 【填圖繪圖】·填圖 標注印度瀕臨的海洋的名稱。·繪圖 描繪北回歸線。1.位置(1)“南亞次大陸”:南亞因_________山脈等高大山體的阻隔,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由于它的面積略小于大陸,所以被稱為“南亞次大陸”。(2)緯度位置:地跨___帶和_____帶。(3)海陸位置:亞洲_____,東臨_________,西瀕_________,南臨_______。2.鄰國喜馬拉雅熱亞熱南部孟加拉灣阿拉伯海印度洋3.三大地形區北部——A_________山脈;中部——B_____平原;南部——C_____高原。4.快速發展的經濟(1)自1947年獨立以來,印度_____發展較快,國家由嚴重缺糧到基本實現糧食自給。(2)印度_____資源豐富,工業體系比較完整,主要工業部門包括紡織、鋼鐵、機械、化工、制藥、電子信息和航空航天等。(3)20世紀90年代實行經濟改革以來,印度_____業迅速發展,對外貿易增長強勁,外國投資不斷增多,以_________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異軍突起,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之一。喜馬拉雅恒河德干農業礦產服務信息技術二、發達的服務外包產業1.發展優勢:_____普及;_________水平較高;勞動力成本_____。2.世界地位:全球最大的提供服務外包的國家,_________產業水平居世界領先地位,被稱為“世界辦公室”。3.產業特點:信息技術含量高,利潤大,資源消耗少。4.代表城市:_________。5.帶動作用:服務外包產業為印度增加了_________和外匯收入,是國家的_____產業。英語信息技術較低服務外包班加羅爾就業崗位支柱三、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印度是_____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它借助其_________的優勢,不斷加強與孟加拉國、不丹、尼泊爾和斯里蘭卡等國家的合作,推動南亞區域一體化進程,進一步提升自身在南亞的中心地位和地區影響力。南亞地理位置妙招巧記印度的位置名師提醒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拓展延伸印度主要信仰印度教,但印度著名建筑泰姬陵是伊斯蘭教建筑。名師提醒印度的工業分布工業部門 分布 區位優勢鋼鐵工業 德干高原東北部 鄰近礦區,煤、鐵、錳等資源豐富棉紡織工業 孟買 靠近棉花產區麻紡織工業 加爾各答 地處黃麻產區新型電子工業 班加羅爾 環境優美,空氣清新印度兩次“綠色革命”項目 第一次“綠色革命” 第二次“綠色革命”時間 20世紀60年代 2004年開始措施 引進并培育新品種,使用化肥,改進灌溉技術,推廣機械化生產 利用生物技術的進步改良品種,推廣高效無毒農藥,完善水利灌溉系統,加強信息技術在農業管理中的運用成果 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 明顯提高了糧食產量,改善了生態環境核心要點探究主題 印度服務外包產業與經濟發展情境創設 近年來,印度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其中服務外包產業對印度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尤為明顯。右圖為印度地形圖。思考1印度紡織產業發達,圖中適合發展紡織產業的城市有哪些 答:孟買和加爾各答。思考2圖中哪個城市適合發展鋼鐵工業 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原因。答:加爾各答。原因:附近煤、鐵等礦產資源豐富;沿海城市,水陸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思考3服務外包產業具有怎樣的特點 班加羅爾是印度服務外包產業的代表城市,請描述其發展軟件外包產業的有利條件。答:服務外包產業具有信息技術含量高、資源消耗少、產品附加值高等特點。班加羅爾是印度經濟較為發達的大城市,人才集中、科技發達、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變式訓練 印度軟件外包行業在全球外包行業中占比很大,數量龐大且工資水平較低的軟件工程師是印度軟件外包產業發展的基礎。下圖為印度軟件外包產業中心分布示意圖和相關資料卡。讀圖,完成1~3題。1.印度軟件外包產業的特點是( )A.資源消耗大 B.信息技術含量高C.利潤小 D.就業機會多2.印度發展軟件外包產業的優勢是( )A.臨近海洋,海洋運輸便利 B.平原面積廣大,農業基礎好C.氣候適宜,全年溫和濕潤 D.勞動力豐富,且工資水平較低3.印度軟件外包產業發展趨勢是( )A.由沿海向內陸遷移B.由西部城市向東部城市轉移C.向大城市集中D.由大城市向沿海中小城鎮轉移BDD【解析】本題組考查印度的軟件外包產業。第1題,根據資料卡提示信息,可知該產業信息技術含量高。第2題,由材料中信息“數量龐大且工資水平較低”可知,印度的優勢是勞動力豐富,且工資水平較低。第3題,讀圖可知,印度的軟件外包產業由大城市向沿海中小城鎮轉移。課后作業測評 20世紀90年代以來,印度的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迅速。讀印度的部分工業分布圖,完成1~2題。1.印度的信息技術產業中心位于( )A.甲 B.乙C.丙 D.丁D2.印度信息技術產業的迅速發展對經濟的主要影響是( )①降低產品價值 ②提高產品質量③促進軟件出口 ④制約工業發展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C【解析】第1題,由圖可知,甲城市是印度首都新德里,乙城市是孟買,丙城市是加爾各答,丁是班加羅爾,印度的信息技術產業中心是班加羅爾。第2題,印度的信息技術產業發達且發展迅速,其對經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提高產品價值,提高產品質量,促進軟件的出口,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印度位于南亞季風區,氣候類型是熱帶季風氣候,主要特點是全年高溫,降水明顯分旱、雨兩季。讀印度盛行風向圖和部分農作物分布圖,完成3~4題。3.給印度帶來充沛雨水的季風是( )A.東北季風 B.東南季風C.西南季風 D.西北季風4.讀圖判斷,印度的棉紡織工業中心最有可能是( )A.新德里 B.孟買C.班加羅爾 D.加爾各答CB【解析】第3題,東北季風由陸地吹向海洋,干燥少雨,西南季風由海洋吹向陸地,溫暖濕潤。第4題,從圖中可以看出孟買附近盛產棉花,原料豐富。 讀南亞主要農作物分布示意圖,完成5~7題。5.甲所在大洋的名稱是( )A.北冰洋B.印度洋C.太平洋D.大西洋B6.圖中可以體現南亞熱量豐富的信息是( )A.地形、經度 B.緯度、河流C.農作物、緯度 D.農作物、降水量7.圖中四個城市中,最可能成為麻紡織工業中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CB【解析】第5題,南亞南臨印度洋。第6題,北回歸線穿過南亞北部,從黃麻、甘蔗的分布來看,該地熱量充足。第7題,四個城市中,②附近盛產黃麻,最可能成為麻紡織工業中心。 帕德瑪大橋位于孟加拉國首都達卡西南約40千米處,該橋由中國承建,被當地人譽為“夢想之橋”。下圖是孟加拉國略圖和達卡氣候資料圖。讀圖,完成8~10題。8.孟加拉國( )A.位于南亞 B.交通工具主要是狗拉雪橇C.北臨孟加拉灣 D.以熱帶草原氣候為主9.帕德瑪大橋建設難度大,主要原因是( )A.地形崎嶇 B.高原地形C.洪澇頻發 D.氣候干旱10.在大橋建設過程中,高溫和水汽嚴重影響鋼結構的油漆噴涂質量。噴漆施工最佳時間是( )A.3—5月 B.6—8月C.8—10月 D.11月至次年2月ACD【解析】第8題,孟加拉國位于南亞;狗拉雪橇主要位于高緯度地區,而孟加拉國緯度較低;孟加拉國南臨孟加拉灣;孟加拉國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第9題,帕德瑪大橋位于恒河下游帕德瑪河河段,地形較平坦,不是高原地形;該地位于熱帶季風氣候區,加上位于山地迎風坡,降水豐富,洪澇災害頻發,建設難度大。第10題,讀圖分析,帕德瑪大橋位于熱帶季風氣候區,分旱雨兩季,高溫和水汽嚴重影響鋼結構的油漆噴涂質量。噴漆施工最佳時間是旱季的時候,11月至次年2月為旱季且氣溫較低,4-10月降水較多。11.讀印度地形圖(圖1)和印度農作物分布圖(圖2),回答下列問題。(1)讀圖1,寫出圖中對應的地形區名稱:甲為_________山脈,乙為_____平原,丙為德干高原。由此歸納印度地勢特征為_______________。(2)水稻和小麥是印度主要糧食作物,根據圖2判斷,C代表的糧食作物是_____。印度農業受__(填“A”或“B”)季風影響大,當該季風來得早、退得晚時,容易發生_____災害。(3)印度_________產業發展迅速,居世界領先地位。班加羅爾是世界規模最大的服務外包目的地,被形象地稱為“_________________”。喜馬拉雅恒河南北高、中間低水稻A洪澇服務外包全球服務外包之都【解析】第(1)題,由圖可知,甲山脈位于印度的北部,為喜馬拉雅山脈,乙位于印度的中部,為恒河平原,丙為德干高原,由此歸納印度地勢特征為南北高、中間低。第(2)題,由圖可知,C作物主要位于印度的東北部地區,代表的糧食作物為水稻。印度農業受A西南季風影響大,因為該季風從印度洋帶來濕潤空氣,在該季風影響下降水豐富,西南季風來得早、退得晚,雨季持續時間長,容易發生洪澇災害。第(3)題,近年來,印度服務外包產業迅速發展,其水平目前已居世界領先地位。班加羅爾是世界規模最大的服務外包目的地,被形象地稱為“全球服務外包之都”。(共29張PPT)第2課時 東西方兼容的文化 積極推動國際合作【地理悅讀】 隨著中國文化的影響和佛教的傳入,日本古代的很多建筑采用瓦屋面、石臺基、朱白相映的色彩以及有舉架和翼角的屋頂,出現了宏偉莊嚴的佛寺、塔和宮室。日本古代建筑具有典型的東方文化色彩。 【目標導航】·能夠運用圖文資料,了解日本的文化特征。(區域認知)·能夠了解日本人口、民族、宗教和主要城市狀況。(區域認知)·能夠結合日本國情,理解其經濟與世界密切聯系的原因,學習其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可取之處。(綜合思維)基礎知識預習一、東西方兼容的文化1.日本是中國的近鄰,中日文化交流源遠流長。日本的_____、_________等含有中國的文化烙印。近現代,日本在_________和文化藝術等方面深受西方的影響。日本___________的文化,對其社會和經濟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2.日本文化既有傳統色彩,又有現代氣息,東西方文化并存。(1)服裝:傳統服裝和服與西裝并存。(2)飲食:特色飲食和食(日本料理)與西式快餐并存。(3)建筑:傳統建筑和屋與西式住宅并存。文字建筑風格科學技術東西方兼容二、積極推動國際合作1.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為了優化_____________和平衡對外貿易,日本大力推動對外經濟合作,實施_________戰略。2.20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政府主要以提供_________等對外發展援助項目和貸款的形式,加強與_______國家特別是亞洲國家的經濟合作。3.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日本大規模對外直接投資,傳統產業在海外建立生產和銷售基地,以便更好地利用世界各地的_____、勞動力和_____,獲取更大的利益。4.近年來,日本對外直接投資的產業也發生了變化,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不斷向外輸出。國內產業布局海外發展基礎設施發展中資源市場高新技術產業服務業5.日本既是_____________創始成員,也是世界銀行和_____________等國際經濟組織成員,對世界經濟合作發揮著重要作用。6.21世紀以來,日本積極推進自由貿易協定和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構建,構建了面向_____、_______和_____等地區的大型自貿區,獲取了競爭優勢,提升了國家地位與影響力。世界貿易組織亞太經合組織亞太歐盟東亞名師提醒日本海外建廠的意義(1)可利用海外廣闊且廉價的土地。(2)雇用發展中國家工人,降低生產成本。(3)直接利用海外資源,減輕國內進口壓力。(4)避開貿易壁壘,搶占國外市場。(5)進行產業轉移,保護本國環境。妙招巧記經濟發展快,科技水平高;工業太平洋,原料靠進口;對外貿易港,神橫本州島;東京為樞紐,鐵路速度高;寒暖流交匯,捕魚北海道;地小靠機械,農業單產高;文化東西兼,櫻花國代表。核心要點探究主題 日本的工業分布與國際經濟合作情境創設 核能發電是指利用核反應堆中核裂變所釋放出的熱能進行發電。長期以來,日本大力發展核電,建有多個核電站。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9.0級地震并引發特大海嘯,受地震、海嘯雙重影響,福島第一核電站大量放射性物質泄漏,此后持續產生大量高濃度核污染水。2023年8月24日,日本不顧國際社會強烈反對,啟動了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請你根據下列材料,對日本的能源與工業分布進行探究。材料一 下圖分別為日本工業和核電站分布示意圖(圖1)、日本能源消費結構示意圖(圖2)。材料二 下表為某年中國、日本部分數據比較表。項目 石油自給率/% 能源消費總量/億噸石油當量 人口數/億 核電占全國發電總量的比重/%日本 0.2 5.8 1.27 34中國 50 20.3 13.95 1.12材料三 近年來,多家日本公司在中國建立生產基地,中日兩國在產業鏈環節上的分工情況如圖3所示。思考1讀圖1,分別描述日本工業和核電站的分布特點。答: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瀨戶內海沿岸。日本核電站的分布特點是臨海和鄰近主要工業區。思考2結合材料二,比較日本與中國人均能源消費量差異,并分析日本大力發展核電的主要原因。答:日本人均能源消費量比中國大。日本發展核電的主要原因是能源需求量大,但國內能源短缺、自給率低。思考3山東省有不少中日合資企業,這有利于增加山東省的就業機會、提高當地財政收入。日本加大海外投資,不斷把工廠遷至國外,這對日本有哪些好處 答:便于利用當地資源,開拓當地市場;就地生產、銷售,減少運輸成本;緩解本國環境污染、土地緊張的狀況;利用當地豐富且價格較低的勞動力,降低成本。思考4指出日本向中國轉移的產業的類型,說明其特點,并指出中國該類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措施。答:日本向中國轉移的產業主要是輔助部件生產和組裝等,這些產業具有技術含量低和附加值低的特點。措施: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生產技術,完善產業鏈。知識歸納 變式訓練 人是一切社會經濟活動的基礎。幾百年來,全球各國和各地區人口大遷移引發了區域興衰、產業更替。在城市化發展的不同階段,人口遷移的特點不同。下圖為1954—2020年日本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人口凈遷移量統計圖。讀圖,完成1~2題。1.有關三大都市圈所在島嶼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形多為山地、丘陵,多火山、地震B.有亞洲最大平原,農業生產規模大C.工業主要分布在內陸山區D.深受海洋影響,為溫帶海洋性氣候A2.根據圖文信息判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1954—1972年,三大都市圈產業集聚、工資較高,人口遷入量增加B.1954—1972年,三大都市圈環境優美、宜居宜購、生活便利,人口遷入量增加C.1972年后,大阪和名古屋都市圈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緩慢,人口遷入量減少D.1972年后,大阪和名古屋都市圈總部經濟規模較小,人口遷入量減少B【解析】本題組考查日本經濟發展。第1題,日本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都位于本州島,地形多為山地丘陵,多火山地震;本州島有日本最大的平原關東平原,日本的農業生產規模不大;工業主要分布在沿海;日本是島國,氣候深受海洋影響,本州島主要為溫帶季風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第2題,由圖可知,1954-1972年是日本經濟快速增長期,三大都市圈收入水平高且產業持續集聚,人口遷入量增加;大都市圈在城市化過程中會產生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環境污染等問題,宜居性和生活便利性可能不如小城市;1972年后,東京都市圈依靠首都的區位優勢,集聚了大量優質生產要素,迅速實現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高新技術產業和高端服務業及總部經濟在此集聚,人口迅速增加,而非首都的大阪和名古屋都市圈由于總部經濟規模較小,金融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緩慢,人口遷入量減少。課后作業測評 2021年7—8月,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日本東京舉辦。讀日本工業分布圖,完成1~3題。1.下列有關日本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日本的鐵礦、石油、煤炭等礦產資源豐富B.日本工業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和瀨戶內海沿岸C.日本四面臨海,氣候具有明顯的海洋性特征D.日本群島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火山、地震活動頻繁A2.圖中①~④是日本的主要工業區,日本工業臨海布局的原因是( )①受季風影響大②原料、燃料主要依靠進口③產品主要供應國內市場④港口條件優越,巨型船舶可停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3.日本街頭常見和服與“洋”服并存、和食與“洋”快餐并存、和屋和“洋”房并存的情況,這反映了日本文化的特點是( )A.民族構成復雜,大和民族占絕對優勢 B.東西方兼容的文化C.多火山、地震的島國 D.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小DB【解析】本題組考查日本自然環境、工業發展與東西方兼容的文化。第1題,日本的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交通運輸便利,日本的鐵礦、石油、煤炭等礦產資源貧乏,市場狹小,經濟對外依賴性強,因此日本工業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的太平洋和瀨戶內海沿岸;日本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火山、地震活動頻繁,四面臨海,氣候具有明顯的海洋性特征。第2題,由圖可知,日本是一個狹長的島國,資源匱乏,原料、燃料主要依賴進口,國內市場狹小,工業產品主要出口海外,所以日本的工業區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區,因為臨海港口條件優越,巨型船舶可停靠,方便進口原料和出口工業產品;日本的工業分布與季風氣候無關。第3題,當代日本文化既保留有民族的傳統內容,又兼有東西方文化的特色,是東西方文化兼容的典范。日本街頭常見和服與“洋”服并存、和食與“洋”快餐并存、和屋和“洋”房并存的情況,這反映了日本文化具有東西方文化兼容的特點。 日本經濟高度發達,與世界的聯系極為緊密,特別是對外貿易在經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右圖為日本簡圖和日本貨物貿易額變化圖。讀圖,完成4~6題。4.日本貨物貿易額的變化是( )A.2000—2010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快速增長B.2015年后,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快速下降C.貨物進口總額一直大于出口總額D.貨物出口總額一直大于進口總額A5.日本貨物貿易的主要運輸方式是( )A.公路運輸 B.鐵路運輸C.海洋運輸 D.航空運輸6.日本對外貿易帶來的影響有( )A.解決了日本與全球市場的矛盾B.促進了日本及世界經濟的發展C.阻礙了全球市場的多元化發展D.消耗了全球大部分的礦產資源CB【解析】本題組考查日本的經濟發展。第4題,讀圖可得,2000-2010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快速增長;2015年后,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變化不大;貨物進口總額不一直大于出口總額;貨物出口總額不一直大于進口總額。第5題,日本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海運便利。日本貨物貿易的主要運輸方式是海洋運輸。第6題,日本對外貿易帶來的影響有促進了日本及世界經濟的發展。 (2024·廣州增城區期末)“落櫻吹四方,琵琶湖面花波漾,堂前好風光”是日本有關櫻花的經典俳句。每年3月底至5月初是日本櫻花旅游旺季。如圖為2024年日本櫻花開放時間圖。讀圖,完成7~9題。7.五月中旬,某旅行者到日本欣賞櫻花,最可能去的是( )A.九州島 B.四國島C.本州島 D.北海道島D8.日本櫻花開放時間不同,主要影響因素是( )A.人類活動 B.海陸位置C.地形 D.緯度位置9.日本俳句與中國詩歌形式相似,這說明日本傳統文化( )A.受中國影響較大 B.獨具特色 C.受歐美影響較大 D.東西兼容DA【解析】本題組考查日本自然環境與文化。第7題,日本國土跨緯度大,導致日本南北氣候差異很大。受緯度因素的影響,春天日本南部氣溫回升快,越往北氣溫回升越慢,因此日本櫻花由日本的南端依次向北開放。讀圖可知,五月中旬,該旅行者到日本欣賞櫻花,最可能去的是北海道島。第8題,日本國土跨緯度大,導致日本南北氣候差異很大。受緯度因素的影響,春天日本南部氣溫回升快,越往北氣溫回升越慢,因此日本櫻花由日本的南端依次向北開放。第9題,日本俳句與中國詩歌形式相似,說明日本文化受中國文化影響較大。10.2023年8月24日,日本正式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日本是一個多山的島國,南北狹長,日本海一側冬季降雪量大。“合掌造”是日本農村的一種木造建筑物,分布在日本海沿岸,屋頂覆蓋厚厚的茅草,呈人字形,該建筑最大的特點是屋頂厚且陡。讀日本地形圖及“合掌造”景觀圖,回答下列問題。(1)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河流短小湍急,蘊藏豐富的_____資源。日本四面臨海,氣候的_______特征很明顯。(2)日本的“合掌造”屋頂厚且陡,請分析原因。答:“合掌造”屋頂陡,便于排雪;“合掌造”屋頂厚,可以起到冬季保暖、夏季隔熱的作用。水能海洋性(3)日本將核污染水排入海洋,會帶來哪些危害 答:海洋生態系統會受到破壞;海洋生物會受到污染;人類食用污染的海產品,會產生各種疾病;影響海洋漁業發展。【解析】本題考查日本的河流特點、氣候特點、民居特點等。第(1)題,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河流短小湍急,蘊藏豐富的水能資源。日本四面臨海,氣候的海洋性特征很明顯,該國家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第(2)題,日本的“合掌造”屋頂厚且陡,其原因是“合掌造”屋頂陡,便于排雪;“合掌造”屋頂厚,可以起到冬季保暖,夏季隔熱的作用。第(3)題,核污染水入海,海洋環境生態系統會受到嚴重破壞;海洋生物會受到放射性污染,產生變異等;人類食用污染的海產品,會產生各種疾病,影響身體健康;海產品的銷售受到打擊,影響漁業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粵人民版七年級地理下冊第八單元第一節第1課時交通網絡內聯外通工農業產品暢銷世界課件.ppt 粵人民版七年級地理下冊第八單元第一節第2課時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歐洲聯盟與經濟一體化課件.ppt 粵人民版七年級地理下冊第八單元第三節印度課件.ppt 粵人民版七年級地理下冊第八單元第二節第1課時與世界聯系緊密的經濟課件.ppt 粵人民版七年級地理下冊第八單元第二節第2課時東西方兼容的文化積極推動國際合作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