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美國于2017年設計的海,上漂浮城市“自由號”長1372米,寬229米, 高107米,分為25層, 可供5萬人居住,學校、醫院、公園、機場等設施齊全。它以太陽能和波浪能為動力,可一直漂浮停留在海上,并隨時停靠。思考:1.海上漂浮城市對人類開發海洋空間有什么重要意義?2.在面臨陸地空間過度飽和、人口爆炸、資源枯竭、環境惡化等一系列挑戰的今天,海洋空間資源開發對保障國家安全有哪些作用?第二章 資源安全與國家安全第四節 海洋空間資源開發與國家安全▋課程標準理解海洋空間資源開發對國家資源安全和國家海洋國土安全的影響。▋學習目標1.運用示意圖,列舉各類型海洋空間資源的開發利用方式。2.結合實例,說明海洋空間資源開發對國家資源安全和國家海洋國土安全的影響。3.通過社會調查或觀看影像體會海洋空間資源開發,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意義。一、海洋空間資源開發1.海洋空間資源開發背景(1)海洋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第二空間。(2)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長,使陸地空間顯得越來越擁擠(3)隨著人類開發利用技術的日漸成熟2.早期海洋空間資源的開發利用早期主要為海岸和近海的漁鹽之利和舟楫之便。(1)灘涂的概念灘涂是位于大潮時高潮線以下、低潮線以上的亦海亦陸的特殊地帶(2)灘涂的利用方式3.海洋空間資源開發利用的特點(1)海面上活動要抵御多變的海洋氣象狀況和海水的運動。(2)深海活動要適應黑暗、高壓、低溫、缺氧的環境。(3)海水的腐蝕性強,海冰的破壞性大,對工程設備材料和結構有嚴格的要求。被海水腐蝕漂浮在大洋上的巨大冰塊和冰山具有巨大的撞擊力4.海洋空間資源開發利用的意義及條件(1)緩解沿海地區人地矛盾(2)開發海洋資源(3)擴展人類生存空間海洋工程技術逐步提高,建筑材料性能不斷改善1.按照海岸、海面、水體、海底的劃分,將圖中各項空間利用方式進行分類。2.這些海洋空間利用方式中,哪些屬于已廣泛采用的,哪些屬于設想中的?海岸:海水淡化工廠、海洋開發中心等;海面:人工島城、海運輪船、海上飛機場等;水體:拖網漁船、海洋調查潛艇等;海底:石油儲存罐、海底作業基地、海底村莊等。廣泛采用:海藻田、網箱養魚、海運輪船、海底石油鉆井平臺、海洋調查潛艇、拖網漁船等;設想:海底村莊、海底作業基地二、對國家資源安全的影響1.拓展陸地空間,改善陸地空間的通達性(1)圍海造地、填海造陸、建造人工島嶼或海上城市,可以拓展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空間,緩解陸上特別是沿海地區土地資源緊張的局面。(2)海岸、海上或海底修建橋梁、隧道、機場、港口和管線等設施,可以改善島嶼與陸地的通達性。2. 豐富資源類型,緩解陸地資源緊缺海洋空間是海洋生物資源、海水化學資源、海洋石油天然氣及其他礦產資源等海洋資源賦存的場所,對保障國家資源安全意義重大。3.提供危險資源儲藏場所(1)特點:海底水溫低且變化平緩、壓力穩定,用于儲存石油、礦石、化工原料、核燃料等。(2)意義:不僅可以節省日益緊缺的陸上土地資源,又可以減少這些資源對陸上環境的潛在威脅。三、對國家海洋國土安全的影響概念:指在國家主權管轄下的特定的海域及其上空和底土,不僅包括一國的內水和領海,而且還包括該國管轄的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是內水、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大陸架等所有管轄海域的總稱。1.海洋國土概述(1)領海基線:量算領海的寬度要有一條起點線。這條起點線在海洋法中被稱為“領海基線”。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一般有3種確定沿海國領海基線的方法:一種是正常基線法,一種是直線基線法,還有一種是混合基線法。正常基線是指沿海國官方承認的大比例尺海圖所標明的沿岸低潮線。直線基線是指在海岸線極為曲折,或者近岸海域中有一系列島嶼情況下,可在海岸或近岸島嶼上選擇一些適當點,采用連接各適當點的辦法,形成直線基線。混合基線則是交替采用正常基線和直線基線來確定本國的領海基線。(2)大陸架:大陸架是大陸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通常被認為是陸地的一部分。又叫“陸棚”或“大陸淺灘”。它是指環繞大陸的淺海地帶。大陸架自海岸線(一般取低潮線)起,向海洋方面延伸,直到海底坡度顯著增加的大陸坡折處為止。(3)專屬經濟區:專屬經濟區是指從測算領海基線量起200海里、在領海之外并鄰接領海的一個區域。這一區域內沿海國對其自然資源享有主權權利和其他管轄權,而其他國家享有航行、飛越自由等,但這種自由應適當顧及沿海國的權利和義務,并應遵守沿海國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和其他國際法規則所制定的法律和規章。2.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的海洋權益①一國的內水、領海屬于國家領土的組成部分,國家對其行使主權,對其內的一切人和物享有專屬管轄權。②一國對在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上的國土并不享有完全排他的主權,只享有某些事項的管轄權和對自然資源的主權權利。在毗連區,享有對海關、財政、移民和衛生的管制權;在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享有勘探開發自然資源的主權權利,享有對海洋環境保護和安全、海洋科學研究、海上人工設施建設的管理權。可依法開發海洋國土范圍內的石油、天然氣、可燃冰、海底多金屬結核等自然資源,發展礦產資源、漁業等海洋經濟產業;可依法在海洋國土范圍內采取外交、軍事等手段,防止發生海上軍事沖突,使海洋成為國家安全的國防保障;可依法在海洋國土范圍內開展海洋科學研究、海洋污染防治等活動,以認識海洋自然規律、保護海洋環境。此外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各國享有在公海航行、飛越、捕魚、科研、敷設電纜管道和建造人工島嶼、設施的自由權利。3.我國的海洋國土中國可主張管轄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中國擁有總長約1.8萬千米的大陸岸線和總長約1.4萬千米的海島岸線,以及大大小小的海島11000多個。4.開發和利用海洋空間資源對國家海洋國土安全的影響(1)宣示海洋國土主權、體現和行使海洋權益的重要途徑和手段。(2)提高國家對海洋國土的管控能力。(3)保障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確保海上通道安全、擴展戰略縱深、維護國家海洋權益。5.海洋權益爭端及解決方式(1)在爭議海域進行的空間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活動,可能會導致國家間的沖突和摩擦,進而影響相關各國的國家安全。(2)應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相關法律的框架下,通過對話協商的方式和平處理海洋空間資源爭端,保障國家安全,需要相關國家的共同努力。▋活動●討論永興島開發對我國海洋國土安全的意義2012年,我國為便于對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和中沙群島進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在海南省設立三沙市,把永興島作為三沙市市政府駐地。1.永興島的陸地空間及面貌發生了哪些變化?2.保障島上居民生活所需的飲水、食物、電力等正常供應所面臨的困難是什么?如何克服這些困難?3.新建機場和港口對維護國家海洋領土安全有什么重要意義?1.永興島的陸地空間及面貌發生了哪些變化?2012年,我國為便于對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和中沙群島進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在海南省設立三沙市,把永興島作為三沙市市政府駐地。(1)采用吹沙造陸的方式填海造地,擴大永興島的陸地面積。擴建后的永興島與石島連為一體。(2)在擴建后的島上,建設海港、機場、通信設施、學校、醫院、銀行、郵局、超市等基礎設施。2.保障島上居民生活所需的飲水、食物、電力等正常供應所面臨的困難是什么?如何克服這些困難?2012年,我國為便于對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和中沙群島進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在海南省設立三沙市,把永興島作為三沙市市政府駐地。(1)永興島面積狹小,遠離大陸,交通困難,島上淡水、食物、電力供不應求,從我國大陸沿海省區補給困難。(2)修建雨水收集設施、海水淡化廠,滿足島上居民的生產和生活用水需求,并對城市污水處理再利用;通過水培、無土栽培方式種植蔬菜,實現居民蔬菜基本自給;修建、擴建柴油發電、太陽能發電裝置,有效保障島上的電力供給。3.新建機場和港口對維護國家海洋領土安全有什么重要意義?2012年,我國為便于對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和中沙群島進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在海南省設立三沙市,把永興島作為三沙市市政府駐地。擴建后的永興島上,建設了3000米長的機場跑道可起降中型客機,碼頭可停靠5000噸級船只。加強了永興島與祖國大陸的聯系,延伸了我國的海防前線,有利于保障海洋國土安全。海洋空間資源開發與國家安全國家海洋國土安全海洋國土海洋權益海洋海洋上空和底土內水和領海專屬經濟區大陸架毗連區政治經濟安全中國海洋國土中國海洋空間資源中國海洋國土開發中國海洋權益維護海洋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第二空間。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1.與陸地空間相比,海洋空間所具有的優點是( )A.能顯示先進的技術 B.資金投入大,風險高C.地價便宜,搬遷人口少 D.隱蔽性好2.下列海洋空間的利用方式屬于對海底空間利用的是( )A.海底鉆井平臺 B.海水淡化工廠C.潛艇 D.海底隧道DD3.海洋牧場投放的人工魚礁是利用海洋的( )A.空間資源 B.礦產資源 C.生物資源 D.交通資源4.投放人工魚礁的直接目的是( )A.增加捕撈數量 B.抑制浮游生物繁殖C.保護幼魚生長 D.減少藻類附著生長2022年7月13日,溫嶺海洋牧場示范區首次投放480個人工魚礁(可為魚類提供繁殖、生長、索餌的場所),其將提升當地海域生物多樣性,改善與修復海洋生態環境。下圖為溫嶺投放人工魚礁圖。完成下面小題。AC5.我國數據信息“海算”布局主要利用了海洋的( )A.能源資源 B.數據資源 C.空間資源 D.海水資源6.與“東數西算”工程相比,“海算”工程( )A.市場變化響應較快 B.運營能耗相對較高C.自然環境影響較大 D.數據等級要求較高海底數據中心(簡稱UDC)是將服務器等IT設備安裝在密封的壓力容器中,充分利用海底的冷涼環境,通過海底鋪設的復合光纜實現供電與數據傳輸。我國的“海算”布局是繼2022年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數據中心從東部引導到西部)之后的又一偉大創舉。如圖為海底數據中心布局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C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