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1.2 自然資源及其利用 課件 (36張)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3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1.2 自然資源及其利用 課件 (36張)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3

資源簡介

(共36張PPT)
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他在陜西延州(今延安)當知州期間,看到有人用石油點燈,冒出的煙把白布都熏黑了。他從中受到啟發,嘗試用煙灰制作墨塊,結果比用松木燃燒制作的松煙墨效果更好,且可以減少松樹砍伐,于是廣泛推廣使用。
思考:與北宋時期相比,現代社會石油的主要用途和用量發生了什么變化 造成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節 
自然資源及其利用
第一章 自然環境與人類社會
▋課程標準
理解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與分布等方面的特征。
▋學習目標
1.通過實例,說明自然資源的數量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2.運用圖文資料,說明自然資源的質量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3.通過實例,說明自然資源的空間分布與人類活動的關系。
一、自然資源及其屬性
1. 自然資源的概念
水資源
土地資源
植物資源
動物資源
石油資源
鐵礦
稀土礦
金礦
自然資源是指在一定經濟技術條件下,從自然環境中獲得并能滿足人類生產和生活需求的物質和能量。
2.自然資源的類型
(1)按是否可再生分類:可再生資源與非可再生資源
可再生資源
非可再生資源
氣候資源
生物資源
水資源
土地資源
礦產資源
可再生資源:是指能夠通過自然力以某一增長率保持或增加蘊藏量的自然資源。
非可再生資源:即不可再生資源,指經人類開發利用后,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資源。
(2)按屬性和用途劃分
資源類型 含  義
氣候資源 指能為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提供可開發利用的氣候要素的物質、能量和現象的總體,包括太陽輻射、熱量、降水、空氣及其運動等
生物資源 指生物圈中植物、動物與微生物組成的各種有生命現象的資源,包括動物資源、植物資源和微生物資源
水資源 指可供人類直接利用、有一定數量并能不斷更新的淡水,包括淺層地下水、湖泊淡水、土壤水、大氣水和河流水等
土地資源 指在當前和可預見的將來可為人類利用的土地,是由地形、土壤、植被、巖石、水文和氣候等因素組成的自然綜合體
礦產資源 指由地質作用形成的,在當前和可預見將來的技術條件下,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呈固態、液態和氣態的自然礦物
能源資源 指自然界中能夠提供熱、光、動力和電能等各種形式的能量的物質資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風、流水、潮汐、太陽能等
海洋資源 指蘊藏在海洋中人類可能利用的一切物質和能量,主要包括海洋生物、海洋礦物、海水化合物、海洋能以及海洋空間等
3.自然資源的屬性
(1)自然環境中的物質和能量要成為自然資源的條件
①是要滿足某一時期人類社會的需要。
②是需要人類具備相應的開發利用能力。
(2)自然資源具有兩個基本屬性
自然屬性: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和空間分布遵循一定的客觀規律
社會屬性:人類如何利用自然資源,受不同歷史時期人類的需求及社會發展水平的影響。
陜北具有豐富的石油資源,這些資源是在地質歷史時期形成的
北宋時期延州(延安)石油被用來點燈照明和制墨等,需求量較小
目前陜北的石油被大規模工業化開采,陜北已成為我國重要的石油生產基地之一
自然屬性
社會屬性
舉例說明自然資源的屬性?
【思考】
飼料生產
奶牛養殖
牛奶加工
牛奶配送和消費
1.指出工業化牛奶生產的各個環節中需要利用的自然資源。
▋活動●說明工業化牛奶生產對自然資源的消耗
現代工業社會消費自然資源以加工成產品的間接利用為主,相比傳統直接利用消費,每一個中間環節(比如包裝、儲運、管理),都需要消耗更多的自然資源
我們飲用的牛奶絕大部分來源于工業化生產,需要經歷飼料生產、奶牛養殖、牛奶加工、運輸配送等環節,其中的每一環節都消耗自然資源。以能源消耗為例,用于奶牛養殖的能源僅占很小比例,大量的能源被消耗在飼料生產和牛奶的加工、運輸配送等環節。
氣候資源、土地資源、能源資源
土地資源、水資源
能源資源、礦產資源
能源資源
2.分析現代工業化社會需要更多自然資源的原因
現代工業社會資源開發能力和產品的生產能力增強,人類生活水平提高,人均資源的消耗量增加。
我們飲用的牛奶絕大部分來源于工業化生產,需要經歷飼料生產、奶牛養殖、牛奶加工、運輸配送等環節,其中的每一環節都消耗自然資源。以能源消耗為例,用于奶牛養殖的能源僅占很小比例,大量的能源被消耗在飼料生產和牛奶的加工、運輸配送等環節。
二、自然資源的數量特征
1.自然資源數量具有有限性
(1)在一定時間和空間范圍內,自然環境能夠提供的自然資源,都有一定的數量限制。
(2)由于人類利用資源的能力受技術條件限制,人類能夠從自然環境中獲取的自然資源數量更為有限。
非可再生資源是地質歷史時期形成的,總量不會增加。其中,人類目前能利用的非可再生資源是已經查明且在當前技術條件下具有經濟開采價值的部分。
哪些因素有助于增加非可再生資源的經濟上可開儲量?
思考:
經濟發展水平;科學技術水平;人類認知水平;資源需求等
可再生資源數量和更新能力,在一定時空范圍內存在極限,人類利用數量不能超過這種極限。森林的自然更新速度會因樹種和所處地區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2.自然資源的有限性與人類活動之間存在相互關系
(1)人類技術水平的提高,人類可利用的自然資源的數量增多。
(2)人類對資源需求的不斷上升,導致自然資源出現短缺。
(3)自然資源的稀缺通過市場引起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的變化。
1.自然資源稀缺可能引起供給和需求的哪些變化
思考:
2.價格上升為什么會引起自然資源供給增加
3.如何看待技術革新對解決資源短缺問題的積極作用和局限性
1.自然資源稀缺可能引起供給和需求的哪些變化
思考:
自然資源稀缺時,價格往往會上漲,在供給上會促進技術革新,尋求新的儲量,尋找從已知資源中增加產出的方法,使供給量增加;
另一方面也會通過技術發展開發新的替代品,改進資源保護方法,促進循環技術,使需求減少。
思考:
2.價格上升為什么會引起自然資源供給增加
資源稀缺致使資源價格上漲,一方面導致資源市場需求減少;另一方面導致資源經濟價值上升,促使技術革新以尋求新的儲量、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尋找替代資源。尋求新的儲量的投入能增加資源供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資源數量有限性的限制;提高資源利用率、開發替代品會增加資源供給。
思考:
3.如何看待技術革新對解決資源短缺問題的積極作用和局限性
技術革新能夠調節自然資源供需關系,維持供需平衡,對維持資源安全、緩解資源短缺有積極作用。但一定時空范圍內,技術很難有大的突破,對資源供需關系的調節作用有限;同時自然資源消耗數量超過自然環境的供給極限時,技術革新的效果就無法顯現了。因此,技術革新在解決資源短缺問題時有其局限性。
三、自然資源的質量特征
1.自然資源的質量有優劣之分
我國耕地根據生產能力的高低、土壤健康狀況好壞等指標,分為優等地、高等地、中等地和低等地
(1)自然資源組成成分存在差異。
(2)人類需求和用途決定評價自然資源優劣的指標。
(1)自然資源組成成分存在差異。
(2)人類需求和用途決定評價自然資源優劣的指標。
鐵礦通常根據品位高低,分為富鐵礦和貧鐵礦。
貧鐵礦
富鐵礦
3.自然資源的質量與人類活動之間相互影響
(1)不同質量的自然資源開發利用成本是有差別的
(2)不同質量的自然資源,因人類需求的差異而有不同的用途 。
①礦石品位高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經濟和環境成本相對較低。
②人類技術水平的提高,能幫助人類逐漸利用那些曾經因質量低而難以利用的資源,但相應的經濟成本和環境成本可能會增加。
案例-利用“提鐵降硅”技術提高鐵礦石的品位
我國鐵礦資源總儲量居世界前列,但大部分都是品位較低的貧礦,鐵礦石需要經過選礦加工成為鐵精礦后才能用煉鐵生產。2001年我國提出“提鐵降硅”選礦技術,從鐵礦石中直接提取硅等雜質,從而間接提高鐵的品位,有效地提高了鐵精礦的質量,使得國產鐵精礦質量達到與國外進口鐵礦石相當的水平。此外,“提鐵降硅”后的鐵精礦減少了高爐煉鐵過程中廢氣、廢渣的排放,降低煤和焦炭的使用量,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四、自然資源的空間分布特征
1.自然資源空間分布不均,但有規律可循
(1)可再生資源
自然資源分布一般具有明顯的地帶性特征
例:1.我國北方旱地多、熱量少、水分少,南方水田多、熱量多、水分多。
2.世界主要黑土分布區
(2)非可再生資源
礦產資源的形成受地質演化歷史的制約,它們往往富集在某些特定地區。
2.自然資源的空間分布特征與人類活動相互影響
種植業
畜牧業
(1)自然資源在空間上的分布是導致社會經濟發展區域差異的重要因素之一。
濕潤、半濕潤地區
干旱、半干旱地區
(2)自然資源空間分布不均勻,使不同地區間形成資源調配與貿易的需求,導致資源在空間上的流動,也促進了區域間的聯系與全球化進程
南水北調
糧食貿易
石油貿易
地區 水資源總量/億m 人均水資源量m /人 人均用水量m /人 供水總量/億m 總量 地表水 地下水 其他
北京 35.1 161.6 178.6 38.8 11.3 17.5 10.0
湖北 1498 2552.6 480.5 281.9 273.1 8.8 -
1.繪制北京、湖北水資源總量與供水總量柱狀圖,以及供水結構餅狀圖
▋活動●分析水資源和供水量的空間差異
分析水資源和供水量的空間差異
2.比較北京、湖北水資源總量、供水總量與人均水資源量的差異
與湖北相比,北京水資源總量少,供水總量少,人均水資源量少
3.北京供水總量為什么超出當地的水資源總量?
①北京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降水總量少降水季節和年際變化大,水資源總量少;
②北京是我國首都,人口多且密度大;
③經濟水平高,產業發達;
④生產生活用水量大于當地水資源總量,缺水嚴重;
⑤由于國家采取跨流域調水向北京供水,所以北京供水總量大于水資源總量
地區 水資源總量/億m 人均水資源量m /人 人均用水量m /人 供水總量/億m 總量 地表水 地下水 其他
北京 35.1 161.6 178.6 38.8 11.3 17.5 10.0
湖北 1498 2552.6 480.5 281.9 273.1 8.8 -
4.為什么湖北的人均用水量比北京高得多?
①湖北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量大,水資源豐富,能滿足當地用水需求;
②氣溫高,蒸發量大;
③湖北農業用地多且多為水田,耗水量大;
④無缺水之憂,節水意識不足
地區 水資源總量/億m 人均水資源量m /人 人均用水量m /人 供水總量/億m 總量 地表水 地下水 其他
北京 35.1 161.6 178.6 38.8 11.3 17.5 10.0
湖北 1498 2552.6 480.5 281.9 273.1 8.8 -
5.根據以上分析,對北京和湖北水資源保障的穩定性作簡要評價。
①氣候上,兩地降水季節差異大,水資源保障均存在季節不穩定風險,相比北京,湖北河湖多,年降水量大,季節性供水不足的風險遠小于北京。
②水資源數量上,湖北水資源量遠大于供水量,足以支撐供應的穩定性;北京水資源量小于供水量,且地下水使用占比大,長期供水大于水資源總量,加劇供水不足風險。
③北京經濟發展快,用水需求量 呈增加態勢,加劇供水風險。
④南水北調將長江流域的水調入北京,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北京市水資源供給的穩定性
地區 水資源總量/億m 人均水資源量m /人 人均用水量m /人 供水總量/億m 總量 地表水 地下水 其他
北京 35.1 161.6 178.6 38.8 11.3 17.5 10.0
湖北 1498 2552.6 480.5 281.9 273.1 8.8 -
自然資源及其利用
自然資源及其屬性
自然資源的數量特征
自然資源的質量特征
自然資源的空間分布特征
分類
屬性
有限性
稀缺性
有優劣高低之分
開發利用成本有區別
自然資源的質量是有優劣之分的。在一定的經濟技術條件下,只有達到某一質量標準,才能被人類利用。不同質量的自然資源開發成本是有差別的。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下列關于土地資源質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衡量土地資源質量的指標是經濟效益高低
B.衡量土地資源質量的指標都是相同的
C.土地質量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在不斷加強
D.人類活動對土地質量的影響在不斷加強
2.下列關于自然資源的質量與開發成本的關系,敘述正確的是( )
A.資源質量越高,經濟成本越低,環境成本越低
B.資源質量越高,經濟成本越高,環境成本越高
C.資源質量越高,經濟成本越低,環境成本越高
D.資源質量越高,經濟成本越高,環境成本越低
D
A
中國石化“深地一號”躍進3—3XC井位于順北油氣田,地處塔里木盆地中西部,區域內地質結構復雜。“深地一號”躍進3—3XC井采用超深大位移鉆井技術,先垂直下鉆,再水平鉆進,成功開采了超深層油氣資源。順北油氣田實施“少井高產”的策略,實現了超深層油氣藏的高效益開發。完成下面小題。
3.推測順北油氣田采取“少井高產”策略的主要原因是( )
A.油井占地面積大 B.油氣總儲量少
C.油井建設成本高 D.油氣質量偏低
4.適合采用超深大位移鉆井技術開采油氣資源的區域有( )
①生態保護區 ②地質復雜區 ③人口稀疏區 ④表土疏松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A
自然資源是指在一定的經濟技術條件下,從自然環境中獲得并能滿足人類生產和生活需求的物質和能量。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5.下列屬于自然資源的是( )
A.流水 B.大米
C.鋼材 D.焦炭
6.下列有關自然資源的敘述,不符合的是( )
A.陸地上多數自然資源分布不均勻
B.自然資源的生產潛力已達到極限,人類面臨廣泛的資源危機
C.世界上礦產資源的分布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
D.科學技術的進步,使許多自然資源的生產潛力不斷提高
A
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安市| 满城县| 丰镇市| 阜城县| 乌兰县| 青阳县| 延长县| 张北县| 平泉县| 西贡区| 凤凰县| 崇礼县| 泽库县| 唐河县| 凉山| 旺苍县| 石首市| 武清区| 延津县| 黔东| 白城市| 织金县| 白沙| 汾阳市| 常熟市| 肥西县| 马鞍山市| 始兴县| 元谋县| 枣阳市| 湛江市| 阳谷县| 二连浩特市| 浦北县| 金乡县| 屯门区| 宣恩县| 秀山| 梅河口市| 濮阳县| 佛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