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2課時 經濟發展特點 海峽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地理悅讀】 2021年,臺灣的電子信息產業占制造業總值的51%,其中以半導體產業為核心,半導體產業的產值超過1萬億元,成為臺灣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臺灣的電子信息產業為何如此發達 【目標導航】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明臺灣的經濟發展特點。(區域認知) 運用資料,說明促進海峽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意義。(綜合思維)基礎知識預習一、經濟發展特點1.20世紀50年代以來,_________一直是臺灣經濟發展的動力。2.21世紀以來,臺灣省第二產業占比呈下降趨勢,第三產業占比不斷上升,形成以__________和服務業為主導的工業體系。3._________是臺灣最大的貿易伙伴。4.臺灣電子信息產業在全球產業鏈中占有重要地位。_____科學園區被稱為“臺灣的硅谷”,其電子產品遠銷世界各地。但是,臺灣的高新技術產業未能自主掌握核心技術,高度依賴于美國等發達國家。對外貿易電子工業祖國大陸新竹二、海峽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在經濟全球化深化發展、兩岸聯系日益密切的形勢下,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是必然要求。通過深化兩岸社會融合發展這一重要途徑,繼續創造條件,擴大兩岸同胞直接交往,促進兩岸各界交流,培養兩岸同胞真誠相助、_________、共享機遇、共擔榮辱的深厚情感。互惠互利名師提醒臺灣發展對外貿易的條件1.有利條件:優越的位置、高素質的勞動力、大量吸引外資、強有力的政策支持。2.不利條件:面積狹小,資源有限,島內市場狹小。核心要點探究主題 臺灣省的經濟發展情境創設 2020年,臺灣集成電路出口量占總出口量的35.5%,最大市場為祖國大陸。臺灣省多個產業屬于大陸產業鏈的一環,其發展離不開祖國大陸。圖1是臺灣省地圖,圖2是臺灣島物產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思考1臺灣省的新竹市是電子信息產業中心,其中集成電路的最大出口市場是祖國大陸。說出新竹市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優勢。答:科技力量雄厚、交通運輸便利等。思考2在大陸的各大超市,人們經常能見到來自臺灣省的農產品。臺灣省農業主要分布在臺灣島的西部平原,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條件。答: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知識歸納 臺灣發展對外貿易的有利條件變式訓練 臺灣是祖國神圣不可分割的領土。暑假,貝貝同學到臺灣進行研學旅行。讀臺灣省簡圖,回答下列問題。(1)貝貝閱讀研學資料發現,對外貿易一直是臺灣經濟發展的動力,臺灣最大的貿易伙伴是_________。21世紀以來,臺灣省第二產業占比呈下降趨勢,第三產業占比不斷上升,形成以_________和_______為主導的產業體系。(2)貝貝研學時發現臺灣島多山,人口集中分布在該島的_____(選填“東部”或“西部”)沿海平原地區。(3)貝貝準備返程,在機場候機時被告知因受_____(填氣象災害)和暴雨的影響,航班被迫延遲。祖國大陸電子工業服務業西部臺風【解析】第(1)題,臺灣省最大的貿易伙伴是祖國大陸。21世紀以來,臺灣省第二產業占比呈下降趨勢,第三產業占比不斷上升,形成以電子工業和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體系。第(2)題,臺灣省的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東部,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區,臺灣省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西部沿海平原地區。第(3)題,臺灣省東部處于臺風多發區,機場候機時可能會受到臺風和暴雨的影響, 導致航班延遲。1.讀臺灣島地圖(右圖),下列有關臺灣島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河流短急,內河航運發達B.鐵路環島分布主要是受地形的影響C.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及西部平原D.對外貿易一直是臺灣重要的經濟命脈課后作業測評A【解析】本題考查臺灣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環境。臺灣島河流短小湍急,不利于發展航運,內河航運不發達;受中部多山地的影響,鐵路環島分布;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及西部平原;對外貿易一直是臺灣重要的經濟命脈。 下圖示意臺灣島農業用地分布和新竹市科學園區分布。讀圖,完成2~3題。 2.臺灣島的耕地主要分布在( )A.沿海地區 B.內陸地區 C.東部地區 D.中部地區3.新竹科學園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優勢條件是( )①氣候濕熱 ②高等院校眾多 ③森林廣布 ④交通便捷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AD【解析】本題組考查臺灣省耕地分布及高科技產業發展的優勢條件。第2題,臺灣島地形以山地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東部和中部地區,平原分布在沿海地區,耕地主要分布在地勢平坦的沿海地區。第3題,高新技術產業一般分布在科技發達(高等院校眾多)、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的地方;氣候濕熱不適合人類居住,森林廣布跟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無關。 臺灣省位于我國東南海域,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兩岸融合發展不斷深化,經貿合作勢不可擋。圖甲為臺灣省示意圖,圖乙為臺灣省三大產業占比統計圖。據此完成4~6題。4.關于臺灣省三大產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第一產業占比持續下降 B.第二產業占比經歷了先降后升的過程C.第三產業占比比重一直在增加 D.1985年后,第三產業占比快速增長5.改革開放初期,祖國大陸吸引臺商投資的優勢條件是( )①人口眾多,市場廣闊 ②資金充裕,先進的管理經驗③文化相近,同源同宗 ④政策引導,政府支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DC6.臺灣省發展對外貿易的有利因素包括( )①大力建設出口加工區②海島多港口,海運便利,有利于原料的出口和工業產品的進口③吸收和利用外國資本④大量受過教育和培訓的勞動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D【解析】本題組考查臺灣省的經濟特征。第4題,據圖可知,第一產業占比波動下降;第二產業占比先上升后下降;第三產業占比波動上升;1985年后,第三產業占比快速增長。第5題,祖國大陸人口眾多,消費市場廣闊;在海峽兩岸經貿合作中,大陸有政策、市場、勞動力等優勢,臺灣有資金、技術、管理經驗等優勢;大陸與臺灣省同屬一脈,文化相近,便于溝通;根據材料可知,國家政策對于吸引臺商投資支持力度較大。第6題,臺灣省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有利因素包括:大力建設出口加工工業區,產品種類多;有大量受過教育和培訓的勞工,勞動力資源豐富;臺灣省面積較小,礦產和能源原料匱乏,但海島多優良海港,交通運輸便利,有利于原料的進口和工業產品的出口;臺灣省吸收和利用外國資本投資,有利于促進其經濟發展。 2023年1-11月,臺灣省對祖國大陸、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商品及服務輸出額占臺灣省總輸出額的35.4%。圖1為我國東南局部區域略圖,圖2為臺灣島主要工業部門分布圖,圖3為臺灣島年平均氣溫分布圖。據此完成7~9題。7.下列關于臺灣的敘述,正確的是( )A.東部沒有河流 B.中東部氣溫高,西部氣溫低C.西部地區人口稀少 D.工業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區8.福建省是臺商投資的主要集中區,兩地“商緣相連”。福建省吸引臺商投資的有利條件有( )①地形以平原為主,有利于建廠②福州、廈門等地海運便利③兩省地域文化相近④兩省距離較近,運輸便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DD9.祖國大陸與臺灣省之間的貿易往來有利于( )①擴大彼此產品的銷售市場②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③有利于臺灣省向祖國大陸輸送能源礦產④擴大交流,促進創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B【解析】本題組考查臺灣省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及與大陸的聯系。第7題,讀圖可知,臺灣東部地區有河流;中部氣溫較低,四周氣溫較高;西部地區地形較平坦,人口稠密;臺灣的工業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區。第8題,福建省吸引臺商投資的優勢條件有福州、廈門等地海運便利,兩省地域文化相近,福建省離臺灣省近,人流、物流方便。福建省地形以山地為主。第9題,祖國大陸與臺灣省之間的貿易往來有利于擴大彼此產品的銷售市場;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臺灣省發展的“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臺灣要進口原料,而不是臺灣省向祖國大陸輸送能源礦產,輸送的主要是工業產品;祖國大陸與臺灣省之間的貿易往來有利于擴大兩岸之間的交流,促進創新。10.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從江西至臺灣的首趟鐵海聯運專列于2022年1月10日下午開通,列車所運貨物將通過鐵海聯運模式直運臺灣高雄、基隆等多個港口。圖甲示意江西至臺灣鐵海聯運圖,圖乙示意臺灣島地形。(1)從南昌至高雄的鐵海聯運路線大致呈___________走向。鐵路運輸和海洋運輸都具有_______、_______的優點,鐵海聯運為大宗貨物的運輸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提供了更大可能。(2)贛臺鐵海聯運貨物從南昌出發,東至福建省的廈門,渡過_________(填海域)至臺灣高雄、基隆等港口。(3)臺灣島城市分布的主要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專家認為B段未來建成海底隧道比較合適,請說明理由。(回答一點即可)答:受自然條件影響比較小,通行較為安全可靠。西北—東南運量大運價低臺灣海峽主要分布在臺灣西部平原,沿鐵路線分布,沿海分布【解析】本題考查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臺灣省城市分布特點等相關內容。第(1)題,讀圖可知,從南昌至高雄的鐵海聯運路線大致呈西北—東南走向。鐵路運輸和海洋運輸都具有運量大、運價低的優點,適合長途運輸,鐵海聯運為大宗貨物的運輸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提供了更大可能。第(2)題,贛臺鐵海聯運貨物從南昌出發,東至福建省的廈門,渡過臺灣海峽至臺灣高雄、基隆等港口,臺灣省和福建省隔臺灣海峽相望。第(3)題,臺灣島的中東部為山地,四周為沿海平原,鐵路呈環狀分布在沿海平原,臺灣島城市分布的主要特點是沿鐵路線分布。第(4)題,B段是臺灣海峽段,未來可能建成海底隧道形式,主要原因是臺灣海峽多臺風、暴雨、海霧和風暴潮等,海底隧道受自然條件影響比較小,通行較為安全可靠。(共30張PPT)第六節 臺灣省第1課時 祖國的寶島 與祖國大陸一脈相承的中華文化【地理悅讀】阿里山山勢雄偉,氣候涼爽,是著名的觀光避暑勝地。這里的日出、云海、晚霞、森林與高山鐵路,合稱“阿里山五奇”。你知道阿里山位于哪里嗎 【目標導航】 運用地圖,說出臺灣省的地理位置。(區域認知) 根據地圖和資料,分析、掌握臺灣省的自然環境特征。(綜合思維) 根據材料,明確臺灣擁有與祖國大陸一脈相承的中華文化。(綜合思維)基礎知識預習一、祖國的寶島1.基本概況(1)位置:位于祖國_________,東臨太平洋,西隔_________與福建省相望,南隔_________與菲律賓群島相望,北臨東海。(2)范圍:包括臺灣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_______、黃尾嶼、赤尾嶼、彭佳嶼、蘭嶼、綠島等許多島嶼,其中臺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3)面積與人口:陸地總面積約3.6萬平方千米,人口約2 338萬人(2021年)。2.地形:臺灣島地勢_________,山地、丘陵面積約占全島面積的2/3,東部多山脈、中部多丘陵、西部多_____。_____是我國東部的最高峰。3.氣候:北部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南部為_________氣候,終年長夏無冬,雨多風強。4.資源:資源豐富,有“_________”“水果王國”的美稱;煤、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礦產資源短缺。東南沿海臺灣海峽巴士海峽釣魚島東高西低平原玉山熱帶季風植物王國二、與祖國大陸一脈相承的中華文化1.臺灣自古就是中國神圣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人民與我們是同宗同祖的骨肉同胞,海峽兩岸同胞_________、同文同種。2.臺灣___族人口約占全省的98%,大部分祖籍是福建和_____;_____族人口約占全省人口的2%。通用_______、_______和客家話,習俗習慣與福建和廣東差不多,至今保留著閩南古風。同根同源漢廣東高山普通話閩南話圖解知識臺灣島樹種豐富的原因名師提醒臺灣島水能豐富的原因拓展延伸臺灣之最臺灣最高的山峰——玉山;臺灣最大的天然湖泊——日月潭;臺灣最長的河流——濁水溪。妙招巧記臺灣美稱及原因東方甜島—盛產甘蔗海上米倉—盛產稻米水果王國—盛產熱帶、亞熱帶水果蘭花之鄉—盛產蘭花植物王國—森林資源豐富核心要點探究主題 臺灣島的自然環境情境創設 臺灣是我國的寶島,物產豐富,景色優美。右圖為臺灣島示意圖。思考1請描述臺灣島的海陸位置。答:位于祖國東南沿海,東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南隔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望,北臨東海。思考2據圖分析臺灣島的地勢特征,并說出其對河流、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響。答:東高西低。大多數河流自東向西流,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思考3據圖分析臺灣省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答:地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地處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多,河流水量大。知識歸納 臺灣島的自然環境變式訓練 (2023·天津學業考改編)讀臺灣島位置及地形圖,完成(1)~(2)題。(1)關于臺灣島的地理位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相望 B.位于南半球、東半球C.東臨東海,南臨太平洋 D.位于中緯度亞熱帶地區(2)關于臺灣島的地形特征,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地形以平原為主,平原分布在西部沿海B.地形以平原為主,山脈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C.地形多山,平原位于西部,地勢東高西低D.地形多山,山脈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AC【解析】第(1)題,臺灣島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相望;臺灣島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臺灣島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臺灣島位于低緯度,南部位于熱帶地區,北部位于亞熱帶地區。第(2)題,臺灣島地形多山,平原位于西部,東部以山地、丘陵為主,地勢東高西低。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圣領土,每年都有許多臺灣同胞踏上回鄉尋祭祖之旅。圖甲為臺灣島地形示意圖,圖乙為臺灣島氣候類型與農作物分布圖。讀圖,完成1~5題。課后作業測評1.臺灣島是我國最大的島嶼,四周環海,其瀕臨的海域有( )A.渤海、黃海 B.黃海、東海C.黃海、南海 D.東海、南海2.臺灣島上的河流特點不包括( )A.多發源于東部山地 B.多自東向西注入臺灣海峽C.長河較多 D.流速較快3.關于臺灣省氣候的描述,錯誤的是( )A.以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 B.夏季濕熱,冬季干冷C.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D.雨熱同期DCB4.香蕉、甘蔗等作物主要分布在臺灣島的( )A.西部平原 B.北部平原C.東部山地 D.河流上游5.臺灣同胞紛紛回祖國大陸尋根祭祖,說明了( )A.兩岸距離近在咫尺,隔海相望 B.兩岸交通快捷便利,交往頻繁C.兩岸同胞同根同源,血脈相連 D.兩岸經濟相互依賴,利益攸關AC【解析】本題組考查臺灣島的位置、臺灣島的地形和河流、臺灣省的氣候、臺灣省的人口構成。第1題,臺灣島位于中國東南沿海,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臺灣島不臨渤海和黃海。第2題,臺灣島地勢東高西低,島上的河流多發源于東部山地,自東向西注入臺灣海峽,河流大多短小湍急。第3題,臺灣省地處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以熱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降水分旱雨兩季,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臺灣省地處我國東南沿海地區,降水豐富,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雨熱同期。第4題,讀圖可知,香蕉、甘蔗等作物主要分布在臺灣島的西部平原,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第5題,臺灣同胞祖輩大多來自大陸,如今紛紛回祖國大陸尋根祭祖,說明了兩岸同胞同根同源,血脈相連。6.臺灣被譽為“祖國的寶島”的原因是( )①屬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是“海上米倉”“東方甜島”②東部沿海降水少,日照充足,是我國重要的海鹽產區③島上長河眾多,水能資源豐富,礦藏多種多樣④動植物資源和農產品資源豐富,有“植物王國”“水果王國”的美稱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A【解析】本題考查臺灣的自然資源。臺灣屬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盛產水稻,被譽為“海上米倉”,盛產甘蔗,被譽為“東方甜島”;臺灣東部沿海為迎風坡,降水多,不利于海鹽曬制;臺灣島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資源豐富;臺灣動植物資源和農產品資源豐富,有“植物王國”“水果王國”的美稱。 臺灣島是一個富饒的寶島,自然環境優越,森林、礦產和水產資源十分豐富。讀臺灣島示意圖,完成7~8題。7.有關臺灣島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描述,正確的是( )A.受地形影響,西部降水比東部豐富 B.受地勢影響,河流流速慢C.受氣候影響,河流無結冰期 D.受氣候影響,植被以落葉闊葉林為主8.在臺灣島的東部,亞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發生了彎曲,對其說法及原因正確的是( )A.向北側凸出,海陸位置 B.向北側凸出,緯度位置C.向南側凸出,地形地勢 D.向南側凸出,人類活動CC【解析】本題組考查臺灣島的自然環境。第7題,臺灣地形以山地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東部,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受地形地勢的影響,東部地區降水比西部豐富;臺灣地勢起伏較大,河流流速湍急;臺灣島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受氣候的影響,植被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河流無結冰期。第8題,臺灣山脈的存在導致同一緯度地區臺灣山脈區域的等溫線會向南凸出(等溫線向南部高溫地區凸出則實際溫度低),故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也向南凸出,主要的影響因素是地形地勢。9.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讀臺灣省示意圖,下列能說明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固有領土的是( )①臺灣山脈與武夷山脈走向一致②氣候類型與我國同緯度省級行政區類似③居民絕大部分是漢族,祖籍多為福建省、廣東省④語言、文化和風俗習慣與祖國大陸一脈相承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D【解析】本題考查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固有領土。結合所學知識,臺灣山脈與武夷山脈走向一致,均為東北—西南走向,氣候類型與我國同緯度省區類似,但這不能說明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固有領土;臺灣居民絕大部分是漢族,祖籍多為福建省、廣東省,語言、文化和風俗習慣與祖國大陸一脈相連,說明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固有領土。10.臺灣島和海南島是我國第一和第二大島嶼,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存在很多相似性。自海南惠臺措施實施以來,瓊臺交流合作呈現出臺資企業增加、對臺貨物貿易大幅增長、臺灣籍人才在瓊創業就業不斷增多的特點。圖甲為是海南島、臺灣島位置及地形圖,圖乙和圖丙分別為海口和臺北氣候資料圖。結合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位置與特征】(1)臺灣島和海南島的鐵路均呈環狀分布,說出影響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答:地形因素。海南島和臺灣島中部地形均較高,鐵路呈環狀分布在沿海平原。【環境與資源】(2)臺灣島和海南島都有我國著名鹽場,請從氣候角度分析布袋鹽場和鶯歌海鹽場形成的有利條件。答:位于島嶼的背風地區,降水少,晴天多。(3)臺灣島和海南島都擁有豐富的水能資源,請分析其原因。答:屬于季風氣候,降水豐富,河流水量大;以山地為主,地形崎嶇,落差大。(4)臺灣島上河流眾多,但大多短小、湍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地域狹小地形崎嶇【合作與發展】(5)請從自然和社會經濟兩方面,分析臺商在海南投資建廠,兩地實現合作共贏的有利條件。答:自然方面:海南和臺灣自然條件相似,便于引種優質新品種。社會經濟方面:資金、稅費優惠等政策支持,推動兩地合作共贏;兩地同根同源,文化交流密切,有助于融合共贏。【解析】本題考查臺灣島自然條件等相關知識。第(1)題,臺灣島和海南島鐵路呈環狀分布,影響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因素,島嶼四周地形比較平坦。第(2)題,讀圖分析,布袋鹽場和鶯歌海鹽場均位于島嶼的背風地區,降水少,晴天多,有利于曬鹽。第(3)題,讀圖分析,臺灣島和海南島均屬于季風氣候,降水豐富,河流水量大;地形以山地為主,地形崎嶇,落差大,因此水能資源豐富。第(4)題,臺灣島上河流眾多,但地域狹小,故河流大多短小;由于地形崎嶇、落差大,故水流湍急。第(5)題,海南島全部位于熱帶,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臺灣島地處熱帶、亞熱帶地區,以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瓊臺兩地緯度低,熱量充足,降水豐沛,海南和臺灣自然條件相似,便于引種優質新品種;資金、稅費優惠等政策支持,推動兩地合作共贏;兩地同屬中華民族,同根同源,語言、文化交流密切,有助于融合共贏,推動兩地經濟的發展。(共20張PPT)第七節 認識家鄉——以福建省泰寧縣為例【地理悅讀】 大金湖水上丹霞是世界上發育最完整、種類最齊全、景觀最豐富、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丹霞地貌。你知道該丹霞地貌位于哪里嗎 【目標導航】 運用地圖,說出福建省泰寧縣的位置和自然特征。(區域認知) 根據資料,認識泰寧縣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文化景觀。(區域認知) 了解泰寧縣在旅游資源開發中采取的保護措施。(人地協調觀)基礎知識預習一、獨特的景觀1.地理位置:泰寧縣位于福建省_____部,武夷山脈中段_____側。2.地勢:由_____向_____傾斜。3.地形:西北端為_____地貌,東南端為_________。4.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5.水資源:降水多,_______豐富。6.丹霞地貌三大奇觀:“水上丹霞”“___________”“洞穴博物館”。7.入選《世界遺產名錄》2010年,福建泰寧與廣東丹霞山、湖南崀山、貴州赤水、江西龍虎山和浙江江郎山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西北東南西北東南丹霞低山丘陵水資源峽谷大觀園二、家鄉開發——以旅游資源為例1.豐富的旅游資源:2005年,泰寧縣獲批建立_____________。2010年,泰寧丹霞獲批成為世界自然遺產。2.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實現了旅游業的轉型升級。3.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旅游業與農業、工業深度融合,發展_________、旅游商品加工業,一業帶多業的成效顯著。三、合理規劃——生態優勢助綠色發展1.劃定了丹霞地貌保護區的_______和緩沖區界線。2.積極探索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之路,將“_____”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3.泰寧縣優越的_________也為農業生產提供了良好條件,帶動當地群眾就業增收。世界地質公園觀光農業核心區綠色生態環境詩說地理某清代詩人寫道:“怪石都從天上生,活如鬼神伴人行;海之內外佳山水,到此難容再做聲。”這描繪的是泰寧縣丹霞地貌。拓展延伸 泰寧縣素有“漢唐古鎮,兩宋名城”的美譽,是深藏于閩西北綠色林海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泰寧古城體現了明代江南傳統民居建筑風格。核心要點探究主題 泰寧縣旅游資源的開發情境創設 泰寧縣旅游資源豐富,是我國東南部丹震地貌面積最大的地區之一。同時,它還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人類活動遺跡、遺址,古建筑,摩崖石刻等廣泛分布。思考1泰寧縣吸引著眾多游客,應如何對泰寧縣旅游資源保護性地開發 答:控制游客數量、在景區附近建設地質博物館、引導游客文明參觀等。思考2泰寧縣大力發展旅游業會對當地人們的生活產生怎樣的影響 答:增加就業機會、促進城市基礎設施的完善、提高人們的經濟收入等。變式訓練 泰寧縣發展旅游業,應該注意的主要問題是( )A.發展經濟 B.促進交流 C.保護自然環境 D.擴大旅游規模【解析】為了實現泰寧縣旅游業可持續發展,應當提倡生態旅游,保護自然地理環境,合理開發旅游資源;擴大旅游規模不利于自然環境的保護;發展經濟、促進交流不是泰寧縣發展旅游業應注意的主要問題。C1.有關泰寧縣自然地理特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泰寧縣位于福建省西北部 B.境內地形較為單一,以山地為主C.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較多 D.東南側為低山丘陵,主城區位于河谷盆地【解析】本題考查福建省泰寧縣的自然地理特征。泰寧縣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較多。泰寧縣地形復雜,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部為丹霞地貌,東南側為低山丘陵,主城區位于河谷盆地。課后作業測評B2.下列關于泰寧縣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 ②東南側為盆地③城區主要位于河谷盆地 ④水資源豐富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本題考查福建省泰寧縣的氣候、地形和水資源。泰寧縣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脈中段東南側,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端為丹霞地貌,東南側為低山丘陵;城區主要位于河谷盆地;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較多,水資源豐富。C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有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葉等習俗。福建省尤為盛行賽龍舟,如閩南的九龍江,每年端午節期間的龍舟賽持續十天,場面非常壯觀。讀福建省地圖,完成3~5題。3.素有“漢唐古鎮,兩宋名城”之美譽的是( )A.福州 B.廈門C.泰寧 D.梅州4.圖中甲山脈是( )A.武夷山脈 B.秦嶺C.南嶺 D.太行山脈5.福建省境內很多河流的上游不適宜賽龍舟,主要原因是( )A.降水少 B.氣溫低 C.支流少 D.落差大CAD【解析】本題組考查福建省泰寧縣的位置、范圍、地形和氣候。第3題,由已學知識可知,素有“漢唐古鎮,兩宋名城”之美譽的是泰寧。第4題,讀圖可知,圖中甲山脈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是武夷山脈。第5題,賽龍舟宜在江面寬廣、水流平緩的河段,河流上游一般流經山區,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不宜開展賽龍舟活動;福建省降水多,氣溫高,河流上游支流多。 泰寧縣是我國東南部丹霞地貌面積最大的地區之一。下表為泰寧縣氣候資料表。據此完成6~7題。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氣溫/℃ 7.9 9.9 13.3 18.7 22.7 25.6 28.1 27.8 25.1 20.4 14.9 9.5降水量/毫米 79.6 122.8 219.1 243.7 259.0 320.4 130.8 145.7 90.2 60.4 63.9 48.76.下列不屬于泰寧縣丹霞地貌奇觀的是( )A.“地質博物館” B.“水上丹霞”C.“峽谷大觀園” D.“洞穴博物館”7.目前,泰寧縣為了振興鄉村發展,正著力于發展茶葉產業。據表分析,泰寧縣種茶的有利氣候條件是( )A.陰冷潮濕 B.炎熱干燥C.溫和少雨 D.溫暖濕潤AD【解析】本題組考查福建省泰寧縣的旅游和農業。第6題,泰寧縣是中國東南部丹霞地貌面積最大的地區之一,擁有舉世罕見的“水上丹霞”“峽谷大觀園”“洞穴博物館”三大奇觀;峨眉山被稱為“地質博物館”。第7題,泰寧縣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不陰冷、不干燥,降水豐富,適合茶樹生長。8.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福建省境內山嶺聳峙,地形起伏,素有“東南山國”之稱。全省山地丘陵中,海拔1 000米以上的占土地總面積的3.25%,500~1 000米的占土地總面積的32.8%,200~500米的占51.48%,低于200米的占12.47%。圖甲是福建省地圖,圖乙是福建省地形剖面圖。(1)福建省位于我國東南沿海,東隔_____海峽與祖國寶島相望。(2)福建省地形特征是地形類型以_____、_____為主,地勢特征是_____________。(3)①為福建省最大的河流_____,其干流流向大致為自_____流向_____。(4)福建省與海外僑胞、臺港澳同胞之間的商貿和文化交往日益增多,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其獨特優勢是( )A.武夷風景 B.戲曲之鄉 C.著名僑鄉 D.自然資源豐富(5)在地圖上找出福建省的主要城市,這些城市分布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臺灣山地丘陵西北高,東南低閩江西北東南C沿海、沿河分布【解析】本題考查福建省的相關知識點。第(1)題,福建地處我國東南沿海,東隔臺灣海峽與臺灣相望。第(2)題,福建省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地勢特征是西北高,東南低。第(3)題,閩江是福建省最大河流,自西北流向東南。第(4)題,福建省是我國的僑鄉之一,依靠獨特的僑鄉優勢,福建省與海外僑胞、臺港澳同胞之間的商貿和文化交往日益增多,促進了本省社會經濟的發展。第(5)題,福州、廈門、泉州、漳州等城市都分布在沿海、沿河的平原上。該省的城市一般都分布在沿海沿河、水源充足、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的地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圖版七年級地理下冊第七章第七節認識家鄉——以福建省泰寧縣為例課件.ppt 中圖版七年級地理下冊第七章第六節第1課時祖國的寶島與祖國大陸一脈相承的中華文化課件.ppt 中圖版七年級地理下冊第七章第六節第2課時經濟發展特點海峽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