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海洋和陸地的變遷中圖版(北京)2024新教材第三章 第二節(jié) 第一課時新課程標準結合實例,說明海洋和陸地處于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感悟科學實證的方法。通過拼圖、繪圖等活動,能夠說出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解釋世界火山、地震帶的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初步形成科學認識世界的觀念,感受科學家不懈探索的精神。新課程標準目錄陸地處在不斷變化中大陸漂移學說思維導圖課堂練習1234陸地處在不斷變化中101導入:認識海陸變遷海洋和陸地處于不斷運動變化01認識海陸變遷魚龍復原圖魚龍化石20世紀60年代,在喜馬拉雅山脈海拔4800 米處的巖石中,中國科學考察隊發(fā)現(xiàn)了魚龍化石 ,取名為“喜馬拉雅魚龍”。據(jù)考證,這種魚龍生活在距今約1.9億年前的海洋中。這種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為什么出現(xiàn)在今天的“世界屋脊”上?陸地海洋01認識海陸變遷臺灣海峽陸地海洋我國東部海底發(fā)現(xiàn)古河道水井等人類活動遺跡,反映了該海域過去是什么狀況?模擬實驗:請同學們設計方案,如何使插小旗的陸地變成海洋呢?(可用材料:水)01探究:海陸變遷的原因喜馬拉雅山脈的巖石中含有魚、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喜馬拉雅山脈所在地區(qū)曾經是一片海洋地殼隆起抬升成為陸地01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運動是海陸變遷的主要因素之一。地殼的運動包括板塊運動和地殼運動,這些運動導致了地形的變化和海陸變遷。①地殼運動化石是古生物的遺骸或痕跡,通過研究化石可以了解古地理環(huán)境,推斷出海陸變遷的過程。化石地球巖石圈由不同年代的地層組成,通過地層的堆積和侵蝕等現(xiàn)象,可以推斷出海陸變遷的歷史。地層01拓展:地層和化石的證據(jù)01海陸變遷的原因②海平面升降在我國東部海域的海底,人們發(fā)現(xiàn)了古河道和古森林等遺跡這里曾經是陸地由于地面下沉、海平面上升而成為海洋荷蘭通過修堤壩將部分海域改造成圩田01海陸變遷的原因③人為原因:填海造陸歐洲的荷蘭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國”,全國約1/4的陸地低于海平面。荷蘭的國土面積在過去的百年中為什么會不斷擴大?澳門充分利用地形特征,在海灣開始填海造陸人類活動也會造成海陸變遷01海陸變遷的原因③人為原因:填海造陸大陸漂移學說202從地圖上得到的啟示海洋變?yōu)殛懙兀懙刈優(yōu)楹Q螅j懯遣粩嘧冞w的,七大洲、四大洋是否是固定不變的?二十世紀地理科學史上發(fā)生了激烈的爭論。地球“活動論”地球“固定論”我們腳下的大地在運動,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斷變化的。大地多么堅固、穩(wěn)定。海陸輪廓自古就是這樣的。觀察世界局部圖,說一說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非洲西海岸與南美洲東海岸輪廓十分相似,可以拼合成一個整體。你知道是誰發(fā)現(xiàn)這個秘密的嗎?02從地圖上得到的啟示德國科學家魏格納魏格納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大西洋兩岸的大陸以前是連在一起的,后來發(fā)生了破裂、飄移,最終到達現(xiàn)在的位置。02大陸漂移學說分裂、漂移、分離2億年前在兩億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連接的一塊大陸,它的周圍是一片汪洋6500萬年前原始大陸逐漸分裂成幾塊大陸,緩慢地漂移分離。如原始的非洲大陸、亞歐大陸與美洲大陸分裂、緩慢漂移分離,形成印度洋;大陸漂移過程中大西洋面積不斷增大,太平洋面積不斷縮小。現(xiàn)在大陸漂移的結果:形成現(xiàn)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狀況02大陸漂移學說的觀點海岸輪廓線相吻合動物的相似性古老地層的相似性海牛生活在熱帶海洋,鴕鳥不會飛,它們都沒有遠涉大洋的能力。大陸真的在漂移嗎?02大陸漂移學說的證據(jù)南極地區(qū)發(fā)現(xiàn)厚厚的煤層也是大陸漂移的證據(jù)奧!02大陸漂移學說的證據(jù)思維導圖3海洋和陸地的變遷大陸漂移說海陸分布的變化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海陸變化說明提出03思維導圖證據(jù)海變陸陸變海海岸輪廓線相吻合動物的相似性古老地層的相似性課堂練習4人類從未終止過對海陸變遷奧秘的探索。完成下面小題。1.下列敘述中,不能證明海陸變遷的是( )A.臺灣海峽海底發(fā)現(xiàn)森林遺跡和古河道 B.南極大陸地下埋藏著豐富的煤C.東非大裂谷不斷擴張 D.麥哲倫船隊環(huán)球航行2.珠穆朗瑪峰的身高會繼續(xù)“長高”,原因是( )A.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擠壓 B.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擠壓C.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張裂 D.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張裂3.我國特別行政區(qū)澳門的國際機場完全建在填海造成的陸地上,說明( )A.海平面升降會導致海陸變遷 B.人類活動會導致海陸變遷C.大陸漂移會導致海陸變遷 D.板塊運動會導致海陸變遷04課堂練習DAB下圖為大陸漂移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4.“現(xiàn)在”的海陸分布是( )A.陸地集中分布在南半球B.南極地區(qū)沒有陸地分布C.南極洲與其他大洲相連D.全球海洋面積大于陸地5.兩億年來,在地球表面上( )A.赤道位置在不斷的變化B.海洋和陸地在不斷變化C.海洋從斷開到連成一片D.陸地從斷開到連成一片04課堂練習DB04課堂練習山西地質博物館“遠古物種”展廳中展示了三疊紀時期中國北方陸生四足動物的代表——“中國肯氏獸”的化石標本。該化石在中國、非洲以及美洲大陸等地都有發(fā)現(xiàn)。下圖為東西半球示意圖和肯氏獸圖片。讀圖,完成下面小題。6.能找到肯氏獸化石的大洲可能是( )A.①③⑤⑦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④ D.①⑤⑥⑦7.肯氏獸化石的分布遠隔重洋,可以證明( )A.氣候的變化 B.大陸漂移 C.動物大遷徙 D.海平面下降C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