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二節 亞洲的自然環境(一)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六章01地勢起伏大part 地形分布 地勢特點 地勢變化盆地丘陵平原山地高原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坡度較陡。高原: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地面廣闊,起伏和緩。盆地:四周被山嶺、高原環繞,中間為平原或丘陵。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對高度不大,起伏和緩。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廣闊平坦。地勢起伏大知識回顧:地形類型有哪幾種?各自特征是什么?地勢起伏大分層設色地形圖閱讀方法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中,圖例顏色代表海拔與地形各不同。活動:哪種顏色代表地勢高?哪種顏色代表地勢低?橙色或褐色代表山地或高原,海拔高綠色或淺綠色代表平原或丘陵,海拔低藍色一般代表海洋或湖泊地勢起伏大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內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亞高原伊朗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喜馬拉雅山脈主要分布在亞洲中部。活動:讀圖,找一找,看誰找的又快又多?亞洲地勢較高的高原區域和山地區域有哪些?這些地勢較高的區域主要分布在什么位置?地勢起伏大主要分布在亞洲四周。西西伯利亞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活動:讀圖,找一找,看誰找的又快又多?亞洲地勢較低的平原區域有哪些?這些地勢較低的區域主要分布在什么位置?地勢起伏大珠穆朗瑪峰 8848.86m死海 -415m死海珠峰-415m8848.86m兩地落差9263.86m找出亞洲陸地最高點和最低點位置算一算:計算兩地的相對高度最高點:珠穆朗瑪峰最低點:死海活動:沿亞洲大陸北緯30°緯線橫切地勢變化如何?30°N印度河平原喜馬拉雅山脈伊朗高原青藏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30°N印度河平原喜馬拉雅山脈伊朗高原青藏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亞洲大陸沿北緯30°緯線的地形剖面示意圖伊朗高原青藏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喜馬拉雅山脈亞洲東西的地勢特征呈“低-高-低”變化地勢起伏大思考:只有東西地勢特征,能否代表整個亞洲?地勢起伏大高低低低低亞洲的地勢特點是什么 中部高,四周低思考:亞洲的地勢對自然環境有哪些影響?地勢起伏大類型復雜多樣,以高原、山地和平原為主總結:亞洲地形特征地形類型地形分布地勢特征中部以高原山地為主四周以平原丘陵為主地勢中間高,四周低02長河眾多part 河流湖泊 分布特點 注入海洋活動:你知道哪些世界長河?長河眾多尼羅河亞馬遜河長江密西西比河葉尼塞河黃河鄂畢河瀾滄—湄公河勒拿河黑龍江6670640063976020553954645410490944404400單位:km長河眾多非洲大陸馬達加斯加島思考:對比大陸和島嶼,哪一種環境更有可能形成長河?為什么?同島嶼相比,大陸地域面積更廣闊,更有可能形成長河。長河眾多亞洲為世界第一大洲地域面積廣闊,有利于形成長河。思考:亞洲為什么多長河?長河眾多活動:你會判斷圖中河流的流向嗎?亞馬孫河:自西向東流里海死海貝加爾湖青海湖咸海主要的湖泊里海:死海:貝加爾湖:青海湖:咸海:長河眾多讀圖:找出下列湖泊世界最大的咸水湖泊世界陸地最低點(咸水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淡水湖)中國最大的湖泊(咸水湖)面積正在縮小的咸水湖泊黑龍江黃河長江恒河長河眾多讀圖:找出下列主要河流鄂畢河勒拿河葉尼塞河黑龍江黃河湄公河長江恒河印度河外 流 河最終沒流入海洋消失在沙漠中流入內陸湖泊咸海內 流 河塔里木河:中國最大的內流河錫爾河、阿姆河長河眾多讀圖:找出圖中主要內流河亞洲河流多發源于中部,呈放射狀流向四周的海洋。北冰洋黑龍江黃河長江恒河印度洋活動:亞洲的河流分布有什么特點?亞洲地勢中間高,四周低思考:為何會呈現如此的分布特點?長河眾多地勢起伏大知識遷移:北美洲的地形地勢找出海岸山脈、內華達山脈、落基山脈、大平原、密西西比河平原,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亞山脈大平原海岸山脈拉布拉多高原內華達山脈落基山脈阿巴拉契亞山脈密西西比河平原總結北美洲的地形分布特點西部:以高峻的山地為主中部:寬廣平坦的平原東部:以低矮的山地、高原為主地勢起伏大知識遷移:北美洲的地形地勢特征指出北美洲大陸沿北緯40°緯線自西向東地勢的變化特點。40°N海岸山脈落基山脈大平原阿巴拉契亞山脈內華達山脈北美洲大陸沿北緯40°緯線的地形剖面示意北美洲的地形地勢地形多樣地勢東西高,中部低,呈“高-低-高”變化地勢起伏大知識遷移: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對河流的影響在圖中找出密西西比河及其主要支流,并判斷它們的流向。干流: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灣西側支流:自西北向東南匯入干流東側支流:自東北向西南匯入干流呈扇形分布墨西哥灣世 界 第 四 長 河地勢起伏大知識遷移: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對河流的影響分析這些河流的流向與地形的關系。因為北美洲東西部為地勢較高的山地和高原,中部是地勢較低的平原,南部地勢更低的平原,這使許多河流發源于東西部向中部流,匯集形成密西西比河,最終向南流入海洋。墨西哥灣北美洲大陸沿北緯40°緯線的地形剖面示意Thanks for watching!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