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8張PPT)第三章 生態環境保護與國家安全1.結合實際案例,了解中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相關政策,并分析其對國家安全的影響,提升綜合思維。(綜合思維)2.運用資料,說明我國環境保護政策體系的構成及其在保護國家環境安全中的作用。(區域認知)3.根據所學知識和原理,探討身邊的生態破壞、環境污染治理現狀,增強環保意識,理解環境保護政策法規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建立和諧發展的觀念。(人地協調觀)4.通過調查了解身邊的法律法規以及政策實施的例子,并能結合相關知識解釋其實施的意義,探討其存在的合理性,提升綜合思維與地理實踐力。(地理實踐力)課標定向素養導引舉例說明環境保護政策、措施與國家安全的關系。1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2環境保護的政策體系目錄CONTENTS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110-P117,回答以下問題:①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保障是?②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的組成有哪些?③舉例說出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涵蓋哪些方面?2016 年 12 月,國家公布《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全面推行河長制,即由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負責組織領導相應河湖的管理和保護工作。河流水環境好壞,表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態共同體,治水靠一個部門單打獨斗不行,必須統籌上下游、左右岸的系統治理,出現問題可通過河長來協調、調度和監督。2018 年,我國全面建立河長制和湖長制。1. 查閱資料,說一說河長的主要職責有哪些。2. 我國推行河長制,有哪些優越性?1.各級河長負責組織領導相應河湖的管理和保護工作,包括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等,牽頭組織對侵占河道、圍墾湖泊、超標排污、非法采砂、破壞航道、電毒炸魚等突出問題依法進行清理整治,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對跨行政區域的河湖明晰管理責任,協調上下游、左右岸實行聯防聯控;對相關部門和下一級河長履職情況進行督導,對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強化激勵問責。2016 年 12 月,國家公布《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全面推行河長制,即由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負責組織領導相應河湖的管理和保護工作。河流水環境好壞,表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態共同體,治水靠一個部門單打獨斗不行,必須統籌上下游、左右岸的系統治理,出現問題可通過河長來協調、調度和監督。2018 年,我國全面建立河長制和湖長制。1. 查閱資料,說一說河長的主要職責有哪些。2. 我國推行河長制,有哪些優越性?2.實行了“河長制”,首先革除了環境污染治理只依賴環保部門的弊病,地方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并且自任河長,促進了環保部門工作的順利開展,部門與部門、部門與地方、上游與下游,密切配合協調,真正做到凝心聚力,有力促進了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等工作。環境保護的政策措施是為了確保國家生態環境安全而制定的行為規則,包括法律、法規、政策、制度、規范、標準等,用于協調社會經濟發展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 處理國民經濟各部門、各社會團體和個人之間有關環境問題的相互關系。01章節 PART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312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是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保障我國目前已經建立起由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環境標準和國際公約組成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涵蓋污染防治、自然資源保護、生態保護、資源循環利用、節能減排、防災減災和國際合作等多個門類我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概況芬蘭地處北歐,冬季嚴寒漫長,夏季溫和短暫。森林資源豐富,石油、煤炭資源貧乏且多依賴進口。芬蘭經濟支柱是制造業,以電子、造紙、家具、造船、有色金屬、食品為主,其中一部分部門耗能較多,污染較大。20 世紀 60 年代以后,環境污染問題逐漸凸顯,引起政府和居民的廣泛關注。1983 年,芬蘭環境部成立。芬蘭重視環境法制建設,相繼頒布了 20 多項環境保護法律,破壞環境、非法排污的企業和個人,會受到環保部門的嚴厲制裁。如今,芬蘭被譽為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最好的國家之一,成為世界上一流的清潔技術應用和輸出國。1. 分析芬蘭人均能耗較高的原因。2. 為什么芬蘭要重點治理水體污染?3. 說一說芬蘭環境保護工作的可借鑒之處。1.芬蘭地處北歐,冬季漫長,氣候寒冷,因此民用能耗高。而且傳統的森林工業和冶金工業也是高能耗產業。芬蘭地處北歐,冬季嚴寒漫長,夏季溫和短暫。森林資源豐富,石油、煤炭資源貧乏且多依賴進口。芬蘭經濟支柱是制造業,以電子、造紙、家具、造船、有色金屬、食品為主,其中一部分部門耗能較多,污染較大。20 世紀 60 年代以后,環境污染問題逐漸凸顯,引起政府和居民的廣泛關注。1983 年,芬蘭環境部成立。芬蘭重視環境法制建設,相繼頒布了 20 多項環境保護法律,破壞環境、非法排污的企業和個人,會受到環保部門的嚴厲制裁。如今,芬蘭被譽為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最好的國家之一,成為世界上一流的清潔技術應用和輸出國。1. 分析芬蘭人均能耗較高的原因。2. 為什么芬蘭要重點治理水體污染?3. 說一說芬蘭環境保護工作的可借鑒之處。2.芬蘭號稱千湖之國,水體面積較廣,支柱產業比如“造紙”會產生大量水體污染,而水又是人類生存必備資源,水體污染直接影響居民日常生活,危害到居民的健康,所以芬蘭要重點治理水污染。芬蘭地處北歐,冬季嚴寒漫長,夏季溫和短暫。森林資源豐富,石油、煤炭資源貧乏且多依賴進口。芬蘭經濟支柱是制造業,以電子、造紙、家具、造船、有色金屬、食品為主,其中一部分部門耗能較多,污染較大。20 世紀 60 年代以后,環境污染問題逐漸凸顯,引起政府和居民的廣泛關注。1983 年,芬蘭環境部成立。芬蘭重視環境法制建設,相繼頒布了 20 多項環境保護法律,破壞環境、非法排污的企業和個人,會受到環保部門的嚴厲制裁。如今,芬蘭被譽為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最好的國家之一,成為世界上一流的清潔技術應用和輸出國。1. 分析芬蘭人均能耗較高的原因。2. 為什么芬蘭要重點治理水體污染?3. 說一說芬蘭環境保護工作的可借鑒之處。3.①芬蘭設立環境部,作為政府負責環境保護和治理的職能部門。②環保法律處罰力度非常大。③大學、研究性機構、企業,三者的共同合作。1.憲法中的環境保護條款地位:憲法中的環境保護條款,確立了我國環境保護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是環境立法的基礎和依據。憲法第九條規定:“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自然資源,都屬于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規定屬于集體所有的森林和山嶺、草原、荒地、灘涂除外。國家保障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護珍貴的動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壞自然資源。”梵凈山國際自然保護區1.憲法中的環境保護條款憲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國家組織和鼓勵植樹造林,保護林木。”1.憲法中的環境保護條款2.國際環境保護公約現狀:我國締結或參加的有關環境保護的國際公約近 60項,體現了一個崛起中的大國對全球環境保護責任的承諾和擔當。參與情況:我國在維護國家生態環境安全的同時,積極務實地參與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國際合作,為確保全球生態安全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種類:氣候變化、臭氧層保護、固體廢物處理和生態環境保護。種類 環境保護國際公約、協定書和雙邊協議環境保護國際公約、協定書和雙邊協議氣候變化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京都議定書》臭氧層保護 《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固體廢物處理 《防止傾倒廢物和其他物質污染海洋的公約》,即《倫敦公約》《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生態環境保護 《國際管制捕鯨公約》《關于環境保護的南極條約議定書》《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3.環境保護法規-環境保護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是我國環境保護的綜合性法規,確立了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基本方針,也是制定其他環境保護法規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自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后,為了適應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經過了多次修訂,最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從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環境保護法在法律理念、法律制度和法律責任方面構有重大革新和顯著突破,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將“保障公眾健康”作為環境保護法的一個基本目的,將“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作為環境保護法的根本目的。01首次明確了環境保護法的五項基本原則,包括保護優先、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公眾參與和損害擔責。02突出了多元主體和環境共治,強調了環保與科技的融合。03首次明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環境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以及各級環境行政執法部門和重點排污單位等的環境信息公開義務。04針對特定的保護對象或者環境要素頒布的法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3.環境保護法規-環境保護單行法律由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即國務院頒布的有關環境保護的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3.環境保護法規-環境保護行政法規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立法機關或地方政府根據所在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的綜合性或單行環境保護法規,如《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等。3.環境保護法規-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 為了執行各種專門的環境法而制定的技術規范,是衡量環境質量狀況和控制污染物排放行為的法律尺度,如《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等。3.環境保護法規-環境保護標準分類層次體系 舉例憲法 憲法第九條和第二十六條是環境保護條款環境保護國際公約 《生物多樣性公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環境保護基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環境保護單行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環境保護行政法規 《征收排污費暫行辦法》《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 《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寧夏回族自治區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環境保護標準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我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我國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環境立法的基礎和依據。我國締結或參加的約近60項分類層次體系 舉例憲法 憲法第九條和第二十六條是環境保護條款環境保護國際公約 《生物多樣性公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環境保護基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環境保護單行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環境保護行政法規 《征收排污費暫行辦法》《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 《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寧夏回族自治區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環境保護標準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我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環境保護法規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ir Quality Index, AQI)屬于環境保護標準,是用來定量描述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的一個無量綱數值。把細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臭氧、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等六項污染物的實測濃度值與《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進行比較,就得出了各項污染物的環境空氣質量分指數(Individual Air Quality Index,IAQI),其中數值最大的環境空氣質量分指數即為環境空氣質量指數。環境空氣質量指數不僅可以及時反映空氣質量狀況,為實施環境管理提供科學依據,也可以提高公眾生活質量。根據下表中不同的空氣質量指數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情況,對當地民眾的戶外活動,提出合理的建議。空氣質量 指數 空氣質量指數級別 空氣質量級別及表示顏色 對健康影響情況 戶外活動建議0 ~ 50 一級 優 綠色 空氣質量令人滿意,基本無空氣污染51 ~ 100 二級 良 黃色 空氣質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對極少數異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較弱影響101 ~ 150 三級 輕度污染 橙色 易感染人群癥狀有輕度加劇,健康人群出現刺激癥狀151 ~ 200 四級 中度污染 紅色 進一步加劇易感染人群癥狀,可能對健康人群心臟、呼吸系統有影響201 ~ 300 五級 重度污染 紫色 心臟病和肺病患者癥狀顯著加劇,運動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普遍出現癥狀>300 六級 嚴重污染 褐紅色 健康人群運動耐受力降低,有明顯而強烈的癥狀,提前出現某些疾病各類人群可正常活動極少數敏感人群應減少戶外活動老人、兒童、呼吸系統等疾病患者減少長時間、高強度的戶外活動兒童、老人、呼吸系統等疾病患者及一般人群減少戶外活動兒童、老人、呼吸系統等疾病患者及一般人群停止或減少戶外運動兒童、老人、呼吸系統等疾病患者及一般人群停止戶外活動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屬于環境保護標準,是用來定量描述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的一個無量綱數值。把細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臭氧、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等六項污染物的實測濃度值與《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進行比較,就得出了各項污染物的環境空氣質量分指數,其中數值最大的環境空氣質量分指數即為環境空氣質量指數。不僅可以及時反映空氣質量狀況,為實施環境管理提供科學依據,也可以提高公眾生活質量。1.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數據中心,選擇一個你熟悉的城市,了解該地的實時空氣質量指數、空氣質量級別和首要污染物信息。2.通過分析該地空氣質量指數和首要污染物來源的歷史數據,探究首要污染物的來源與人口數量、產業結構、產業布局等因素之間的關系。2.近半年首要污染物為臭氧。機動車尾氣排放是氮氧化物的主要來源,工業產生的揮發性有機物是形成光化學煙霧的重要因素。廣州人口眾多,交通線路繁多,產業結構處于調整狀態,第三產業比重上升,但工業仍占重要地位,工業、交通運輸發達,排放的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在陽光照射下發生變化,成為臭氧的重要來源。1. 2019年10月16日16:00廣州的實時AQI為41,級別為優,首要污染物為臭氧。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屬于環境保護標準,是用來定量描述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的一個無量綱數值。把細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臭氧、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等六項污染物的實測濃度值與《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進行比較,就得出了各項污染物的環境空氣質量分指數,其中數值最大的環境空氣質量分指數即為環境空氣質量指數。不僅可以及時反映空氣質量狀況,為實施環境管理提供科學依據,也可以提高公眾生活質量。1.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數據中心,選擇一個你熟悉的城市,了解該地的實時空氣質量指數、空氣質量級別和首要污染物信息。2.通過分析該地空氣質量指數和首要污染物來源的歷史數據,探究首要污染物的來源與人口數量、產業結構、產業布局等因素之間的關系。2.近半年來首要污染物為臭氧。臭氧大部分是二次污染物,需要前驅物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在陽光照射下,通過光化學反應產生。機動車尾氣排放是環境空氣中氮氧化物的主要來源,而工業產生的揮發性有機物是形成光化學煙霧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廣州人口眾多,交通線路繁多,產業結構處于調整狀態,第三產業比重上升,但是工業仍占據重要地位,工業、交通運輸發達,排放揮發性有機物與氮氧化物在陽光的照射下發生變化,成為臭氧的重要來源。1. 2019年10月16日16:00廣州的實時AQI為41,級別為優,首要污染物為臭氧。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屬于環境保護標準,是用來定量描述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的一個無量綱數值。把細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臭氧、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等六項污染物的實測濃度值與《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進行比較,就得出了各項污染物的環境空氣質量分指數,其中數值最大的環境空氣質量分指數即為環境空氣質量指數。不僅可以及時反映空氣質量狀況,為實施環境管理提供科學依據,也可以提高公眾生活質量。3. 通過分析該地空氣質量指數和首要污染物來源的歷史數據,分析該地的空氣質量狀況與季節變化的關系。3.臭氧污染主要集中在夏、秋季節,原因一方面由于廣州夏秋季節溫度較高,臭氧濃度的變化與溫度的變化有明顯的正相關性,隨著溫度的升高,臭氧濃度也會逐漸增大。另一方面,廣州夏天的雷雨天氣較多,會造成臭氧濃度的上升。此外,鄭冬等人認為夏、秋季節,少云高溫,紫外線較強,也會促進光化學反應的進行,導致臭氧濃度較高。而冬、春季節,天氣多云為主,氣溫較低,風速較大,再加上空氣中顆粒物濃度較高,使得到達近地面的紫外線較弱,則會導致臭氧濃度較低。02章節 PART環境保護的政策體系我國環境政策體系環境政策體系最高層次第二層次第三層次環境保護基本國策“三同步”、“三統一”三大環境管理政策和八大環境管理制度圖3-24 我國環境政策體系示意最高層次第二層次第三層次三大環境管理政策八大環境管理制度1.“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政策在科學預測的基礎上,預先采取措施,避免或者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是解決環境問題最有效的辦法。對已經發生的污染和破壞進行積極治理。主要措施包括對開發建設項目實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是貫徹預防為主的原則,事先對擬建項目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調查、預測和評定,并提出防治對策和措施,避免污染的產生和蔓延。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是從環境保護的角度,決定開發活動能否進行和如何進行的具有強制性的法律制度。“三同時”制度是指建設項目中的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該制度是防止產生新的污染源,實現預防為主政策的有效措施。2.“誰污染,誰治理”政策基本內涵:國際上通用的污染者付費原則的體現,由污染者承擔環境治理的責任和費用。主要措施:排污收費制度,即對超過排放標準向大氣、水體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業單位征收超標排污費,專門用于污染防治;對嚴重污染的企事業單位實行限期治理制度。2012 年 1 月至 2013 年 2 月,某市 6 家化工企業將 2.5 萬噸廢酸以每噸 20~100元不等的價格,交給無處理資質的公司偷排進當地的河流,導致水體嚴重污染。該市環境保護聯合會訴請法院判令這 6 家被告企業賠償水環境修復費 1.6 億余元、鑒定評估費 10 萬元。法院最終支持了原告方的主張,認為 6 家企業主觀上具有非法處置危險廢物的故意,客觀上造成了環境嚴重污染的結果,應該承擔對環境污染進行修復的賠償責任,但是賠償款的 40% 可以延期一年支付。如果一年內 6 家企業能夠通過技術改造對廢酸進行循環利用,可以用環保技術改造的費用來抵扣 40% 的賠償費。1.“河水是一種具有流動性和自凈能力的環境介質。污染發生后,河流水質會逐漸地自動修復,所以排污企業無須承擔環境修復的責任。”你是否同意這個觀點?為什么?2. 議一議,法院允許被告企業延期一年支付 40% 賠償款的目的是什么?1.不同意。水體自凈能力是有限度的,當排污企業排放大量廢棄物,超過水體自凈能力之時,已經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打破平衡,水體很難再進行自凈,所以必須承擔相應的環境修復責任。2012 年 1 月至 2013 年 2 月,某市 6 家化工企業將 2.5 萬噸廢酸以每噸 20~100元不等的價格,交給無處理資質的公司偷排進當地的河流,導致水體嚴重污染。該市環境保護聯合會訴請法院判令這 6 家被告企業賠償水環境修復費 1.6 億余元、鑒定評估費 10 萬元。法院最終支持了原告方的主張,認為 6 家企業主觀上具有非法處置危險廢物的故意,客觀上造成了環境嚴重污染的結果,應該承擔對環境污染進行修復的賠償責任,但是賠償款的 40% 可以延期一年支付。如果一年內 6 家企業能夠通過技術改造對廢酸進行循環利用,可以用環保技術改造的費用來抵扣 40% 的賠償費。1.“河水是一種具有流動性和自凈能力的環境介質。污染發生后,河流水質會逐漸地自動修復,所以排污企業無須承擔環境修復的責任。”你是否同意這個觀點?為什么?2. 議一議,法院允許被告企業延期一年支付 40%賠償款的目的是什么?2.法院允許賠償款40%可以延期一年賠付,又提供了一種可以抵扣賠償款的方法,就是通過技術改造對廢酸進行循環利用,用環保技術改造的費用進行抵扣,一方面體現了“誰污染誰治理”的政策要求,另外主要為了引導企業進行污染治理技術革新,一舉兩得。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將環境保護作為政績考核內容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對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予以監督管理污染集中控制制度,建立集中的污染處理設施,對污染源進行集中控制和處理排污申報登記制度,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單位必須向政府申報排污設施和污染物處理情況020304013.“強化環境管理”政策發展趨向:未來將逐漸完善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由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環境管理體系。新政策、新舉措: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生態補償制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生態保護紅線政策等。3.“強化環境管理”政策劃定三條控制線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完成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劃定工作。生態保護紅線 是指在自然生態服務功能、環境質量安全、自然資源利用等方面,需要實行嚴格保護的空間邊界與管理限值,以維護國家和區域生態安全及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它具有系統完整性、強制約束性、協同增效性、動態平衡性、操作可達性等特征,其實質是生態環境安全的底線。永久基本農田 基本農田是指按照一定時期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永久基本農田,即無論什么情況都不能改變其用途,不得以任何方式挪作他用,防止出現占優補劣的情況。城鎮開發邊界 出臺省域城鎮化總體規劃和戰略布局,引導發展各具特色的城市產業,劃定每個城市特別是特大城市的開發邊界,在省域層面盡快劃定大城市邊界,重點發展縣城和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建制鎮,加快城中村、城鄉接合部等地區的整治和改造。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承擔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風固沙和生物多樣性維護等重要功能,關系到區域甚至全國范圍的生態安全。在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中,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屬于限制開發的區域。區內不允許進行大規模、高強度的工業化和城鎮化建設。(1)收集關于某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地理位置、面積、人口、經濟發展水平、生態功能區建設目標等基礎數據和信息。(2)結合實例,分析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在協調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過程中面臨的挑戰。基于對上述挑戰的分析,從政策、經濟、社會等角度提出應對的措施和建議。(1)四川涼山州的雷波縣,西南邊陲,涼山彝族自治州東北部,橫斷山脈東段,金沙江北岸。2838平方千米,2015年年末人口數量達到256417人,人口密度90.3人/平方千米,經濟落后。目標功能:農副土特產資源開發與加工生態建設;金沙江干熱河谷生態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水源涵養生態建設。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承擔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風固沙和生物多樣性維護等重要功能,關系到區域甚至全國范圍的生態安全。在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中,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屬于限制開發的區域。區內不允許進行大規模、高強度的工業化和城鎮化建設。(1)收集關于某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地理位置、面積、人口、經濟發展水平、生態功能區建設目標等基礎數據和信息。(2)結合實例,分析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在協調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過程中面臨的挑戰。基于對上述挑戰的分析,從政策、經濟、社會等角度提出應對的措施和建議。(2)政策:制定政策對涉及森林領域的利益相關者進行有效的生態補償。經濟:引導居民因地制宜開發其他特色農業與旅游業,增加收入,減少因保護林地而帶來的經濟損失。社會:改善當地生活條件,完善交通運輸,為更多的人提供就業機會與教育機會,減少社會矛盾。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承擔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風固沙和生物多樣性維護等重要功能,關系到區域甚至全國范圍的生態安全。在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中,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屬于限制開發的區域。區內不允許進行大規模、高強度的工業化和城鎮化建設。(3)想一想,國家設立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目的和意義有哪些?(4)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完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等一系列生態文明體制。議一議,環境保護政策措施的推行對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建設美麗中國有哪些積極的促進作用?(3)為了起到水源涵養、水士保持、防風固沙和生物多樣性維護等作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加強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環境保護和管理,是增強生態服務功能,構建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支撐;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基礎;是推進主體功能區建設,優化國土開發空間格局、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任務。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承擔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風固沙和生物多樣性維護等重要功能,關系到區域甚至全國范圍的生態安全。在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中,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屬于限制開發的區域。區內不允許進行大規模、高強度的工業化和城鎮化建設。(3)想一想,國家設立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目的和意義有哪些?(4)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完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等一系列生態文明體制。議一議,環境保護政策措施的推行對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建設美麗中國有哪些積極的促進作用?(4)例:“強化環境管理”政策的推行,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完善管理制度,明確管理責任,建立責任追究制度,更有利于控制與減少因管理不善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破壞。同時也有利于提高環境保護的質量,進一步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對建設美麗中國起到促進作用。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環境保護的政策體系憲法中的環境保護條款國際環境保護公約環境保護法規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誰污染、誰治理強化環境管理國 家 安 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