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5 海洋空間資源與國家安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5 海洋空間資源與國家安全

資源簡介

(共82張PPT)
第五節 海洋空間資源與國家安全
第二章 自然資源與國家安全
1.通過閱讀相關資料,能夠說出海洋資源的開發對國家安全的重大意義。(綜合思維)
2.通過閱讀“世界主要海洋運輸航線示意”,說出海面和水體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區域認知)
3.理解海洋空間資源開發利用對環境的影響和保護環境的必要性。(人地協調觀)
4.通過閱讀“雙魚島”“海洋空間資源開發模型”,說出海洋空間資源開發的主要類型,提出開發海洋空間資源的可行性對策。(地理實踐力)
課標定向
素養導引
結合實例,說明海洋空間資源開發對國家安全的影響。
01
海洋空間資源的開發
02
海洋空間資源與國家安全
目錄
CONTENTS
氣候
當前,隨著陸地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的日益嚴峻,許多國家把目光投向海洋,加快了對海洋資源的研究、開發與利用。
海洋空間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第二空間”,不僅能夠為人類提供發展空間,而且對沿海國家的安全也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
永興島是西沙、南沙、中沙三個群島的軍事、政治、文化中心,是三沙市人民政府駐地。島上建有學校、銀行、郵局、醫院、賓館、圖書館、機場、港口、軍事基地等,有完善的生產和生活配套設施。永興島是西、南、中沙群島的交通樞紐,歷史上很早就形成了以永興島為中心的海上交通線。目前,除了龐大的漁業船隊外,新興的大型海上航運、空中航運等都以該島為中心,聯結各島礁及海上交通。永興島在擴建時,遵循對海島自然形態和海洋環境損壞最小化原則,經過多年填海造陸,目前陸地面積達 2.6 平方千米,不僅擴展了海島空間的資源利用,而且大大提高了我國在南沙、西沙的防務能力。
1. 描述永興島的地理位置及環境特征。
2. 我國是如何充分利用永興島的空間資源的?舉例說明。
1. 描述永興島的地理位置及環境特征。
2. 我國是如何充分利用永興島的空間資源的?舉例說明。
(1)永興島位于南海北部的熱帶洋面,是西、南、中沙群島的交通樞紐。它是由島礁擴建而成,海拔低;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全年溫暖濕潤,多臺風等災害;島上水資源短缺,自然植被稀少,主要是人工森林。
(2)以永興島為中心,建設聯絡各島礁的海上交通線;建設永興港口、機場等設施;充分利用海島建設許多配套服務設施;填海造陸等。
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76-P82,回答以下問題:
海洋空間資源利用有哪些優點?利用過程中面臨哪些困難?(從自然和人文兩方面回答)
人類對海洋空間的開發利用現狀如何?(從空間及其利用方式兩方面回答)
你還能列舉出更多的海洋開發利用方式嗎?
海洋空間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28,回答以下問題:
①什么是礦產資源?
②耕地如何分類?
③說出我國耕地資源的特點。
海洋空間資源開發
Development of marine space resources
01
空間飽和
環境惡化
資源枯竭
人口爆炸
海洋空間資源開發的原因
海洋空間資源開發---特點quiry
(1)海面上活動要抵御多變的海洋氣象狀況和海水的運動。
海洋空間資源開發---特點quiry
(2)深海活動要適應黑暗、高壓、低溫、缺氧的環境。
黑暗
缺氧
海洋空間資源開發---特點quiry
(3)海水的腐蝕性強,海冰的破壞性大,對工程設備材料和結構有嚴格的要求。
海冰
復雜的海水運動
海洋空間特點
缺點:
① 海上:
② 深海:
多變的海洋天氣和海水運動
黑暗、高壓、低溫、缺氧
海洋開發具有高技術難度、高資金投入、高風險的特點
優點:
海洋空間廣闊,立體利用
節約土地資源,無須移民搬遷,交通運輸便利
③ 海水腐蝕性強、海洋生物具有附著
性、海冰破壞性大
水下自然環境相對穩定、安全、隱蔽
與陸地空間資源相比,海洋空間資源在利用方面有很多優勢:
空間范圍廣闊,便于立體利用;
不與農爭地,無須移民搬遷;
水下溫度、壓力相對穩定,適于倉儲食品和危險品等;
海底隱蔽性強,適于建設發射基地等軍事設施。
海洋空間資源利用也面臨著許多困難:
海上活動要適應多變的海水運動和海洋氣象狀況;
深海活動要應對黑暗、高壓、低溫和缺氧等問題。
海水的腐蝕性、海洋生物的附著性、海冰的破壞性等,對工程設施結構和材料提出嚴格要求,并導致海洋空間資源利用技術復雜、造價高、風險大。
海洋空間資源利用的優勢與難度
(1)緩解沿海地區人地矛盾
(3)擴展人類生存空間
(2)充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
海洋空間資源開發意義
淺海養殖——緩解人地矛盾
海洋空間站——擴展生存空間
海洋空間資源
是與海洋開發利用有關的地理區域
包括海域上空、海面及水體、海底和海岸帶四個部分。
傳統的海洋空間利用方式,多限于海上運輸、海港建設、圍海造陸等,開發活動大部分集中在海洋沿岸及近海淺水區。
俄羅斯人工島
澳門國際機場人工島
香港國際機場人工島
迪拜人工島
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
現代海洋空間利用方式
海域上空的利用:航空航線等。
海面及水體資源利用:跨海大橋、人工島、海上石油平臺等。
海底資源利用:海底隧道、海底城市等。
海面空間資源的開發利用
填海造陸的意義、價值和潛在的風險。
拓展城市發展空間;
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圍;
新增了一塊土地資源;
緩解用地緊張的狀況
填海造陸會對海洋生態環境產生哪些影響
沿海灘涂、淺海等濕地面積減少,濕地功能喪失;
紅樹林逐漸消失,抵御風暴潮和固堤作用減弱,海岸侵蝕加劇;
填海造陸發展農業的地區出現土壤次生鹽漬化,土地退化嚴重;
堵塞河流入海口,排水不暢,洪澇風險增加;
港口和重化工業的發展,加重沿海水體污染(赤潮);
水生生物的棲息地遭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
是由人工建造的島嶼,通過在海中填砂石、泥土、廢料等建成,將島嶼與海岸用堤壩或棧橋相連。
人工島
海岸 海洋開發中心、海水淡化工廠
海面 海運輪船、漁船、海底錳礦采集船、海底石油鉆井平臺、
波浪能發電站、人工島城、海上飛機場、網箱養殖、海藻田
水體 海洋調查潛艇、拖網漁船的網
海底 石油儲存罐、海底作業基地、海底村莊
廣泛采用 海洋開發中心、海水淡化工廠、海運輪船、拖網漁船、海底錳礦采集船、海底石油鉆井平臺、波浪能發電站、海上飛機場、網箱養殖、海藻田、海洋調查潛艇
設想之中 石油儲存罐、海底作業基地、海底村莊、人工島城
現代海洋空間資源的開發范圍
利用方式 要素或形式 利用空間 優點 發展趨勢 意義
交通與通訊
軍事基地
圍海填海造陸
海底儲藏
海港碼頭、運輸船舶、海上航道、海底電纜等
海上
海中
海底
連續性、廣闊性、量大費低
大型化、專業化、大噸位、速度快、強續航
擴大了活動的范圍
海底的導彈和衛星發射基地、反潛基地、水下武器實驗場等
海上
海中
海底
隱蔽性好
多樣化
智能化
圍海造陸、
填海造陸
淺海
人工島、人工碼頭 工廠、作業和海上城市
擴大了居住和生產空間
廢棄物處理場
海底
廣闊、溫度低且變化平穩、遠離居民區、缺氧
海底倉庫
擴大物品的儲藏空間和儲存形式
列表對比海洋空間開發利用主要方式的特點
1. 說一說,人類開發海洋空間資源有哪些有利與不利條件?
2. 人類利用海洋空間資源主要有哪些形式?
3. 收集資料,制作板報,展示我國海洋空間開發的成果。
(1)有利條件:類型多;科技不斷進步,對海洋空間資源的認識不斷加深;許多國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不利條件:風浪大;天氣多變;易腐蝕;海底高壓、黑暗;距陸地遠、補給困難。
(2)海運、海港、圍海造陸、海上航空線、跨海大橋、人工島、海上石油平臺、海底隧道、海底城市、海洋旅游、海水淡化、網箱養殖等。海洋空間資源包括海域上空、海面及水體、海底空間、海岸帶四個部分。
海洋空間資源與國家安全
Marine space resources and national security
02
中國海洋國土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領海的部分
基線和西沙群島的領海基線示意圖
中國主張管轄海域面積約為300萬平方千米
大陸岸線總長約1.8萬千米
海島岸線總長約1.4萬千米
海島11000多個
海域、海岸線和島嶼等一起構成了我國廣闊的海洋空間資源。
海洋國情
經濟空
間遼闊
氣候類
型多樣
自然資
源豐富
生態系
統多樣
海洋災難種類多
環境狀
況不佳
海域遼闊,海岸線漫長,大陸架寬廣,島嶼眾多,海洋國土面積大
自北向南縱跨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季風特征顯著、熱帶氣旋影響大
油氣資源和金屬礦產儲備較多,海洋生物種類繁多,漁場面積廣闊,潮汐能、波浪能開發前景廣闊
擁有世界海洋大部分生態系統類型,包括入海河口、珊瑚礁、紅樹林等
海域廣闊,海況復雜,海洋災害多發,包括海嘯、風暴潮、海冰、海水入侵等
海洋環境質量惡化的總趨勢未得到有效遏制,河口、海灣及大中城市鄰近海域污染嚴重,海洋生態破壞加劇
海空一般是指沿海國管轄海域(包括內水、領海及毗連區和專屬經濟區)上空的空域空間,是國際航空飛行的重要空間。海域上空影響著一國的空域管理,對國家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一、海域上空
陸地領土




內水
領海
(≤12海里)
毗連區
(≤200海里)
專屬經濟區
大陸架
大陸架


(200海里 可延伸到350海里)
(≤12海里)
內水是領海基線向陸地一側的水域,包括沿海國沿岸的河口、港口、海灣、海峽等。
領海為鄰接陸地領土和內
水的一帶海域。在群島國
的情況下則為群島水域以
外鄰接的一定寬度的海
域。領海的寬度從領海基
線量起,最寬不超過 12
海里。
毗連區為領海以外鄰接領海的一帶海域。毗連區的寬度不超過12海里。
大陸架的外部界限,若其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則擴展到200海里;若自然延伸超過200海里,則一般不應超過350海里。
專屬經濟區是在領海以外并鄰接領海的一帶海域,從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量起不應超過200海里。
我國海洋權益范圍
海域名稱 位置 范圍或寬度 權益
內水 領海基線向陸地一側的水域 河口、港口、海灣、海峽等 主權權利
領海 鄰接陸地領土和內水的一帶海域 不超過12海里 主權權利
毗連區 領海以外鄰接領海的一帶海域 不超過12海里 部分主權權利與其他管轄權
海域名稱 位置 范圍或寬度 權益
大陸架 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 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則擴展到200海里;超過200海里,則一般不超過350海里 部分主權權利與其他管轄權
專屬經濟區 領海以外并鄰接領海的一帶海域 從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量起不應超過200海里 部分主權權利與其他管轄權
公海 在國家的內水、領海、專屬經濟區或群島國的群島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 對所有國家開放
防空識別區
2013年11月23日,我國根據1997年3月14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1995年10月30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和2001年7月27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飛行基本規則》,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
  防空識別區是指一國基于空防的需要,單方面所劃定的空域。一般來說,設置防空識別區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屬性不明的飛機或航空器侵犯主權國的領空,提示或警告進入防空識別區的他國航空器不要誤入或闖入主權國的領空。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美國首先提出了防空識別區的概念。目前,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日本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劃定了防空識別區。從防空識別區的設立區域來看,通常以一國領海基線、國境線、實際控制線為基準,達到雷達探測的最大距離,一般要超出專屬經濟區、國境線、實際控制線范圍。需明確的是,防空識別區是位于領空之外的空間,不屬于國家主權范圍。
  
閱讀
防空識別區
我們能不能擊落沒有經過報備的相關飛行器?
我們可不可以警告驅離接近東海防空識別區的飛行器?
衛星飛越需要向我國政府相關部門報備嗎?
可以識別查證,監視,伴飛
沒有經過報備的相關飛行器
海上浮動核電站可以在海洋中自由移動。它可以移動到海岸附近沒有電網、人跡罕至的地方,為這些地區的海上石油鉆井平臺和大型船舶供電。也可用于海水淡化,為偏遠島嶼提供淡水。海上浮動核電站還可以利用海水為自身散熱。海上浮動核電站體積小,受地震和海嘯影響較小。一旦出現故障,可被牽引到專門的場所維護和修理。
海面及水體是重要的海洋空間資源。從漁業捕撈和養殖、港口航運、填海造陸,到海島開發、海上城市,人類不斷從海洋獲取生存空間。其中,海上通道和海島對國家安全的意義尤為突出。
二、海面及水體
(1)海上通道是大量物流經船舶運輸通過的海域,是連接世界主要經濟資源中心的通道,也是國際交流和商業貿易的紐帶,對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和國防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隧 道、橋 梁
跨海(江)大橋
造價較高,施工有難度,工程風險較小;
交通量大,運行費用較低;
通車受大風、暴雨、濃霧限制;
占有海、江面和空間,限制港口和航運發展(橋墩與航船有碰撞隱患);
海水腐蝕性強。
海(江)底隧道
造價較低,施工難度大,工程風險較大;
交通量小;
運行費用較高;
全天候通行,對海、江面和空間沒有影響,不影響航運;
需完善通風措施。
北大西洋航線
北太平洋航線
蘇伊士運河航線
好望角航線
巴拿馬運河航線
北冰洋航道
世界主要航線之六大航線
2.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
蘇伊士運河位于埃及境內,是連通歐、亞、非三大洲的主要國際海運航道。運河連接紅海與地中海,將大西洋、地中海與印度洋連接起來,大大縮短了亞歐之間的航程。蘇伊士運河幾經改造,通航能力逐步增強,現每年都要過往大量國際船只,實屬世界海運咽喉所在。
(1)蘇伊士運河能否正常通航,歷來受到西方國家的高度關注。歷史上,運河曾 5 次關閉。1967—1975 年,因第三次中東戰爭,運河停航 8 年。議一議,若蘇伊士運河停運,會給國際航運帶來哪些影響?
(2)蘇伊士運河對埃及的發展和開放有何重要意義?
(1)歐洲與印度洋沿岸、東亞的海路貿易只能取道好望角繞行整個非洲大陸,耗費時間和運費將大大增長,同時運輸的風險也大大增強;另外如果停用會像20世紀50年代一樣,刺激航運界為降低成本而訂購超級巨輪;會促使相關國家開辟新的陸上國際運輸線路,從而削弱國際海洋航運的地位。
2.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
蘇伊士運河位于埃及境內,是連通歐、亞、非三大洲的主要國際海運航道。運河連接紅海與地中海,將大西洋、地中海與印度洋連接起來,大大縮短了亞歐之間的航程。蘇伊士運河幾經改造,通航能力逐步增強,現每年都要過往大量國際船只,實屬世界海運咽喉所在。
(1)蘇伊士運河能否正常通航,歷來受到西方國家的高度關注。歷史上,運河曾 5 次關閉。1967—1975 年,因第三次中東戰爭,運河停航 8 年。議一議,若蘇伊士運河停運,會給國際航運帶來哪些影響?
(2)蘇伊士運河對埃及的發展和開放有何重要意義?
蘇伊士運河提供了從歐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的最近航線,它是世界上使用最頻繁的航線之一,每年約有1.8萬艘來自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船只通過運河;
中東地區出口到西歐的石油,70%經由蘇伊士運河運送;
每年經蘇伊士運河運輸的貨物占世界海運貿易的14%,蘇伊士運河每年為埃及提供50億美元的船只通行費等,它是埃及經濟的“生命線”和“搖錢樹”,是埃及經濟的四大支柱之一。
蘇伊士運河的開通促進埃及的對外開放,可以發展轉口貿易、加工制造業等,形成一個沿蘇伊士運河的經濟走廊,從而促進埃及經濟發展。
3. 海峽是重要的海上通道,通常位于兩個大陸之間,或大陸與近岸島嶼之間,或島嶼與島嶼之間。世界上有上千個海峽,其中著名的約有 50 個。
(1)標出馬六甲海峽、白令海峽、德雷克海峽、麥哲倫海峽、莫桑比克海峽、曼德海峽、霍爾木茲海峽、直布羅陀海峽、英吉利海峽和土耳其海峽。
(2)對照圖 2-66,挑選其中 2 ~ 3 個海峽,說明其對我國國家安全的重要意義。










馬六甲海峽
白令海峽
德雷克海峽
麥哲倫海峽
莫桑比克海峽
曼德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
直布羅陀海峽
英吉利海峽
土耳其海峽
圖2-68 馬六甲海峽地理位置
馬六甲海峽
“海上十字路口”
地理位置、區位優勢和航運地位
地理位置:馬六甲海峽位于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西北連安達曼海,東南經新加坡海峽通南海。
區位優勢:馬六甲海峽西北部最寬達370千米,東南部寬37千米,最窄處5.4千米,一般水深25-27米,自東南向西北遞增,最深200米。海峽中有珊瑚礁和小島,海峽處于赤道無風帶,全年風力微弱,風平浪靜的日子居多,海峽底質較為平坦,多泥沙質,水流平緩,便于通航。
航運地位:是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通航歷史悠久,是亞洲、歐洲、大洋洲和非洲沿岸國家往來的重要海上通道,許多國家從海外進口的石油和戰略物資都要經過這里。由于繁忙的海運和獨特的地理位置,馬六甲海峽被譽為“海上十字路口”。
馬六甲海峽位于東南亞的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有海上“十字路口”之稱,中國與南亞、西亞、非洲和歐洲各國的貨物貿易大多經過這一海峽,我國所需的油氣資源也大多通過這一通道。因此。維護馬六甲海峽的安全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曼德海峽位于蘇伊士運河南端,它是我國與歐洲、北非等地區各國經濟貿易的重要運輸通道,可以減少因繞道好望角而出現的運輸費用多、運輸時間長、運輸安全性差等問題,因此,推護該海峽的安全對于我國與歐洲、北非等國的正常經濟貿易往來具有重要的意義。
(2)對照圖 2-66,挑選其中 2 ~ 3 個海峽,說明其對我國國家安全的重要意義。
(2)海島是指散布于海洋中,四面環水并在高潮時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陸地區域。海島具有海陸兼備的特點,在國防安全上具有重要意義。
潛艇和其他水下交通工具運行空間
海水中觀光旅游
潛水等體育項目
海底隧道不僅能夠提高跨海交通速度,還能避免海面惡劣天氣的不利影響。  
海底光纜則以大容量、抗干擾的優勢,在國際通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國家管轄的外海底及其自然資源,屬于人類共同繼承的財產。
海底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深海采礦及其規則制定已成為世界普遍關注的問題。
三、海底空間
海底光纜,又稱海底通信電纜,是用絕緣材料包裹鋪設在海底的導線,是國際間、洲際間輸送信息、保持聯系的重要通道。海底光纜鋪設是一項非常復雜而且困難的大型工程。在淺海如水深小于200米的海域,纜線采用埋設,而在深海則靠海纜自重敷設在海底表面。海底光纜是國際互聯網的骨架,全球 99% 的越洋互聯網數據傳輸都是通過海底光纜進行的。但是,海底光纜經常遭到竊聽或者破壞,一旦被破壞了就難以修復。因此,世界主要國家非常重視海底光纜的安全,著手開發可快速修復的海底光纜,保障國家信息安全。
海底礦產資源
海底光纜
海底光纜,又稱海底通信電纜,是用絕緣材料包裹鋪設在海底的導線,是國際間、洲際間輸送信息、保持聯系的重要通道。
海底居住和觀光
中國武船集團創造的世界最大的人工漁場
潛水員正在查看海中養殖的牡蠣
從2014年開始,一些科技公司嘗試把數據中心搬到海底,希望利用海水冷卻服務器,達到降低能耗的目的。2018年6月1日,一家科技公司將一個長約12米、直徑近3米的膠囊狀數據中心沉入蘇格蘭水域36米深的海底。數據中心沉入水底后,科技公司一直關注該數據中心的能耗、聲音和溫度以及對周圍環境和生物的影響,同時也著手研究利用波浪、潮汐渦輪機組以及沿海風力發電場等產生的可再生能源為數據中心供電。
海底適合儲藏什么樣的物品?為什么?
儲藏物品特點 原因 舉例 優勢
易燃易爆的危險品
易變質的食品
海底空間廣闊,水溫較低,溫度變化平緩,且遠離居民區
海底環境
低溫缺氧
石油、天然氣、炸藥等
大米、酒水、小麥等
安全性高、隱蔽性好、交通便利、節約土地等
農業
工業
運輸
旅游
城鎮
早期開發利用——海岸及近海淺海區
海岸帶是海洋與陸地之間的過渡地帶,地理位置優越,海陸資源豐富,人類開發利用強度較大。
四、海岸帶
中國的海岸類型及其分布
基巖海岸
珊瑚礁海岸
沙礫質海岸
淤泥質海岸
我國的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及杭州灣以南的浙、閩、臺、粵、桂、瓊等省,基巖海岸廣為分布。
我國的珊瑚礁海岸主要分布在南海諸島、海南島、澎湖列島和臺灣島沿岸。
我國沙礫質海岸分布較少,以臺灣島西部最為典型。
淤泥質海岸是我國大陸海岸的重要組成部分,長4 000多千米,約占我國大陸海岸的22%,主要分布在杭州灣以北。
海岸類型及特點
類型 成因 特點 利用
紅樹林海岸
珊瑚礁海岸
海浪侵蝕和
巖石崩塌
地勢險峻、海岸曲折,水深灣大,多天然港灣
建港口、旅游
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及杭州灣以南
河流的堆積和海水的沖刷和搬運
南沙群島、海南島、澎湖列島、臺灣島沿岸
海濱浴場
臺灣西側海岸
平原河流攜帶的細顆粒泥沙沉積而成
堆積物顆粒較細,海岸寬度大,岸線平直,地勢平坦
灘涂
養殖
杭州灣以北,珠三角海岸
紅樹林與沼澤相伴組合的海岸
熱帶、亞熱帶較低緯度的海岸低洼地帶
抵抗風浪,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濕地保護
熱帶、亞熱帶南部沿岸
珊瑚蟲的遺骸和分泌物堆積而成
熱帶基巖
海岸邊緣
保護海岸。抵抗海浪
侵襲
堆積物顆粒較粗,海灘寬闊平坦,多海灘沙嘴
基巖海岸
沙礫質海岸
淤泥質海岸
典型
主要組
成物質
堅硬的
巖石
沙和
礫石
黏土、
粉沙
紅樹林植物與淤泥
珊瑚蟲的遺骸和分泌物
海岸類型及特點
海岸帶:海洋和陸地相互作用的地帶,
包括海岸、潮間帶和水下岸坡三部分。
海岸帶的組成(沙礫質海岸)
海岸:海岸線以上狹長的陸地部分,指平均高潮位以上至波浪作用所達的上限。
潮間帶:介于平均高潮位和平均低潮位之間的地帶。
它在高潮時被淹沒,低潮時出露于水面之上。
水下岸坡:平均低潮位以下至波浪對海底有效作用的下限地帶,坡度較大。
高潮線
低潮線
灘涂
沿海灘涂的開發利用
沿海灘涂指海洋大潮時,高潮線以下、低潮線以上的,亦陸亦海的特殊地帶。
人類開發最早、利用最多的部分—灘涂。灘涂是位于大潮時高潮線以下、低潮線以上的亦海亦陸的特殊地帶,可為人類提供鹽田、耕地、水產養殖、旅游等多種服務。
沿海灘涂的開發利用
中國沿海灘涂分布
長蘆鹽場:天津、河北境內,有平坦的海灘和利于蒸發的天氣(春季),是我國最大鹽場。
布袋鹽場:北回歸線附近,副熱帶高壓控制,氣流下沉,加之位于臺灣山脈的背風坡,故降水少,多晴天,氣溫高,有利于蒸發;臺西平原地勢平坦,有利于曬鹽。
鶯歌海鹽場:熱帶、氣溫高;地勢平坦、背風坡,降水少
鹽場形成的區位條件
氣象條件:氣溫高,降水少, 晴天多、光照強烈、風力
大,蒸發旺盛、有利于海水濃縮。
地形條件:海灘廣闊平坦、利于海鹽曬制;
地處山地背風坡,降水少,多晴天,氣溫高,
有利于海水蒸發;
海水條件(海水鹽度高低)→海水鹽度高、含鹽量大
④ 海岸類型:淤泥質海岸,利于提高產量
①筑港條件:陸地地形平坦、開闊(觀察:等高線),便于修建碼頭、倉庫、道路工廠等,填海造陸是為了擴建海港的陸域面積。
②航行條件:水流平緩、水面開闊、水位深,利于航行(觀察:等深線)、冬季氣溫決定河水有無結冰期和通航時間。
③停泊條件:水深、水面開闊、避風、避浪,(海港:天然港灣內部,河港:河道侵蝕岸)。
④經濟腹地條件(決定港口前景):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各類交通便利,港口經濟腹地廣,港口前景廣闊。
⑤ 城市(與港口互為依托):靠近經濟發達城市。
⑥政策:自由貿易和對外開放有利于港口的發展。
不利區位:泥沙淤積,結冰封凍,氣象、海況條件差,經濟腹地狹小,水域淺、交通區位下降。
拓展:港口
開發類型 選址要求(海岸帶環境特征)
海水制鹽 灘面寬闊,坡度小;降水少,蒸發量大,日照強,平均風速大;附近無大河注入,海水鹽度較高
砂礦開采 資源蘊藏量大,品位高;水深較小或礦床埋藏深度淺,開發限制條件少,距離后方基地近
海水養殖 水質好,含沙量小,營養鹽豐富;水體交換暢通且波浪較小
濱海工業 適宜發展海洋水產品加工、海洋化工、海洋醫藥等海洋高新技術產業,以及用水量大的濱海電力和鋼鐵工業等
海港 地質構造穩定,底質堅硬;潮差較小,含沙量小;水深適宜,能滿足港池及航道需要;風小或避風條件好;霧少;冬季結冰期短;陸域較寬闊,交通便利
海洋油氣田 區位條件好,陸域面積大;水深適宜,距離開采區近
旅游區 區位條件好,交通方便,客源豐富,環境容量大;地質地貌類型齊全,自然景觀奇異多姿;人文旅游資源內涵豐富,資源組合優良
港口城 市建設 有深水港;淡水資源豐富;盡可能靠近大型礦區;擁有發達的沿海工業、旅游業和便利的交通
不同海洋開發類型的選址要求
我國海岸線漫長,擁有廣闊的海岸帶,這里是我國對外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最發達的地區。然而,隨著開發強度的加大,海岸帶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引發了一系列環境問題,例如,缺乏統一規則、陸海統籌,開發過度,生態破壞等。
【總結】海洋空間資源與國家安全
海洋空間資源 對國家安全的影響
海域上空 影響著一國的空域管理,對國家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海面及 水體 海上 通道 是國際交流和商業貿易的紐帶,對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和國防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海島 具有海陸兼備的特點,在國防安全上具有重要意義
海底 空間 海底 隧道 不僅能夠提高跨海交通速度,還能避免海面惡劣天氣的不利影響
海底 光纜 以大容量、抗干擾的優勢,在國際通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海底礦產資源 保障國家礦產資源安全
海岸帶 地理位置優越、海陸資源豐富
1. 我國海岸帶約占全國陸地總面積的 13%,卻集中了全國 70% 以上的大城市、50% 左右的人口和 60% 的地區生產總值,形成了環渤海、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經濟圈。據此,完成相關任務。
(1)與內陸城市相比,我國沿海城市擁有哪些發展優勢?
(2)對海岸帶的過度開發,會造成哪些環境問題?
(1)海岸線長,可發展海陸聯運;海洋資源豐富,海洋產業發達;與外界聯系便捷,對外開放程度高;受海洋影響大,降水豐沛,水資源充足;農業發達,城市農副產品供應充足,保障生活所需。
(2)會造成生態破壞,如紅樹林破壞、海洋生物棲息地破壞、海洋灘涂面積減小等,以致海岸海洋生物多樣性減少。大量排污會造成海水污染,導致海洋生物死亡、海岸環境退化等。
第二章 自然資源與國家安全
第五節 海洋空間資源與國家安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林县| 樟树市| 潜江市| 白玉县| 庆阳市| 古田县| 卢湾区| 安图县| 武义县| 肇州县| 长汀县| 合江县| 海阳市| 赤峰市| 仁寿县| 宜丰县| 汉川市| 曲阳县| 阜宁县| 双桥区| 定边县| 肃北| 新宾| 尼勒克县| 柳林县| 鹤岗市| 清水河县| 绥江县| 安乡县| 鄢陵县| 农安县| 泽库县| 保康县| 嘉荫县| 科尔| 延吉市| 改则县| 天镇县| 克山县| 建始县| 松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