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西樵山佛手瓜優質的土壤之密——第五章第二節 土壤課堂導入:西樵山的特產西樵大餅山水豆腐花佛手瓜西樵山 佛手瓜佛手瓜原本產于墨西哥,傳入中國后,廣東嶺南西樵山憑借肥沃的水土,加之嶺南獨有的氣候條件,使得這里的佛手瓜品相絕佳,名噪一時。其中由于西樵山獨特的土壤條件,所種出來的佛手瓜與外地產的大不一樣,個大肥美,青翠欲滴,味道甜美,深受消費者喜歡,海內外聞名遐邇。西樵山究竟是有怎樣的土壤才能養育出優質的佛手瓜呢?西樵山土壤小組觀察表 調查日期: 調查小組: 小組成員: 采樣地點: 土壤深度: 天氣: 環境 海拔 植被情況 人類活動 地形 其他土樣 情況 顏色 水分狀況 質地 松緊度 根系剖面 活動一、觀土壤 繪剖面 土壤剖面繪制土壤剖面示意圖活動一、觀土壤 繪剖面剖面枯枝落葉層腐殖質層淋溶層淀積層母巖層活動一、觀土壤 繪剖面生物風化化學風化補充:風化作用在溫度變化、水、大氣及生物的影響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巖石原地發生的破壞作用,稱為風化作用。三種風化作用不是孤立進行的,是互相聯系、相互影響的,巖石風化速度、程度除受三種作用影響,還受制于巖石自身性質(如巖石顏色、礦物組成等)。物理風化巖石中含鐵的礦物受到水和空氣作用,氧化成紅褐色的氧化鐵。⑴各小組觀察土壤的顏色,觀察一下現在與采樣時是否存在顏色差異?組與組之間的土壤是否有顏色差別?黃土紅土黑土紫土西樵山:網紋紅土活動二:看顏色 思成因西樵山:網紋紅土活動二:看顏色 思成因⑵結合佛山氣候圖,思考西樵山紅壤的形成過程。佛山亞熱帶季風氣候氣溫高降水多微生物分解速度快土壤肥力下降淋溶作用強礦物質流失土壤富含氧化鐵、氧化鋁(紅色、酸性)理論紅壤的特點:土質黏重、酸性強、有機質少(瘦)小組討論成土母質 含有Fe+氣溫(℃)活動二:看顏色 思成因采樣點2采樣點1采樣點3佛手瓜田采樣點4裸地活動三:摸質地 探肥力西樵山土壤不肥沃嗎?⑴用手研磨土壤樣本感受土壤顆粒物大小,感受一下與其他小組的土壤是否有差異,判斷本組的土壤質地。⑵不同質地的土壤對農業耕作有何影響?⑶思考,不同質地的的土壤所在地,其表層土壤厚度、土壤肥力有何差異?和什么因素有關?⑷西樵山土壤主要由粗面巖(一種火山噴出巖)、凝灰巖(一種火山碎屑巖)發育,與西樵山土壤肥力有何關系?活動三:摸質地 探肥力采樣點2采樣點1采樣點3佛手瓜田采樣點4裸地不同粒級的礦物質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對比例,稱為土壤質地。按照質地可以分為砂土、壤土和黏土。砂土壤土黏土你手邊的西樵山土壤屬于什么質地?土壤質地與農業耕作有何關系?活動三:摸質地 探肥力山頂活動三:摸質地 探肥力土壤顆粒較粗山麓土壤顆粒較細土層薄、肥力較差土層厚、肥力好1、地形:風化作用強弱山坡土壤發育程度分布示意圖侵蝕作用為主堆積作用為主土壤質地與農業耕作的關系項目 砂土 壤土 黏土形態成分通氣透水性蓄水保肥能力對農業的影響砂粒占優勢,大孔隙多所含的砂粒、粉粒、黏粒的比例適中黏粒占優勢強良好差弱強強易耕作理想的土壤質地質地黏重、不易耕作●透水性:砂土>壤土>黏土●土粒越細,通氣性、透水性越弱,而黏結性、蓄水性、保肥性強。活動三:摸質地 探肥力采樣點3佛手瓜田采樣點4裸地佛手瓜田與裸地:植物動物微生物有機質在微生物作用下轉化為土壤中的腐殖質被植物吸收存儲在體內,進而被動物吸收提供有機質加快巖石風化和土壤形成3、西樵山特殊條件:酸性火山土(成土母質)4、人類活動:人為改造土壤,如疏松土壤、施肥等。2、生物實驗探究(1)用干爽紙巾捏住土壤,觀察紙巾潮濕情況。①紙巾濕潤,土壤含有一定量水分。(采樣的近三天皆為晴天排除天氣因素。)活動四:驗土壤 推組成②空氣觀察土壤有無孔隙。取塊狀土壤放入干凈的杯子中,加入清水沒過土壤,觀察有什么現象產生。有氣泡實驗探究活動四:驗土壤 推組成③礦物質、有機質用玻璃棒攪拌,放在一邊靜置沉降,觀察杯中情況。有溶于水的部分有機質有不溶于水的部分礦物質實驗探究活動四:驗土壤 推組成礦物質45%水分20%~30%空氣20%~30%有機質5%土壤固體孔隙理想的物質體積組成活動四:驗土壤 推組成知識遷移:西樵山擁有怎樣獨特的土壤條件?紅壤并不肥沃,但是西樵山獨特的紅壤卻可以種出優質的佛手瓜,所以西樵山紅壤擁有怎樣的土壤條件? 看待地理事物要用綜合性的眼光。1、氣候→生物: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條件好,植被豐富,多枯枝落葉,土壤腐殖質層厚,肥力條件好。2、氣候→成土:濕熱氣候有利于增強風化作用與有機物活性,促進土壤的形成與養分釋放。3、成土母質:第四紀紅黏土發育的紅壤礦物質豐富。4、地形:山體坡度較小,農業活動主要在山前平原,地形平坦以沉積作用為主,土層深厚土壤肥沃。5、人類活動:西樵山開發時間長,人類的農業與土地利用方式增強了土壤的肥力(如桑基魚塘)。6、特殊條件:西樵山為死火山,擁有肥沃的火山灰。土壤物質組成功能剖面形態認識土壤分析土壤的形成環境各要素綜合作用的產物土壤的形成時間人類活動生物氣候成土母質地形物質基礎礦物養分物質、能量再分配形成肥力、有機質水熱狀況物理化學過程影響 進程不可 忽視活躍穩定土壤課堂總結課后學習1紅土大作戰思考:紅壤具有酸、黏、瘦的特點,如何改良紅壤,大大提高西樵山的農產品產量?紅壤酸瘦黏用熟石灰中和增施有機肥,種植綠肥摻砂休耕、種植綠肥、作物輪作、廣施農家肥等。山東禹城北丘洼曾經是土壤鹽堿化嚴重的地區,鹽堿化土壤占耕地總面積的91%。這里旱澇頻繁。旱季,蒸發強烈,鹽分隨水沿土壤空隙上升到地表,水分蒸發后,大量鹽分便在土壤表層積累。雨季,土壤表層的鹽分被雨水淋洗。因此,這里的土壤具有春秋季反鹽、夏季淋鹽、冬季鹽分相對穩定的特征。自1996年開始,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在此建立綜合試驗站,對鹽堿地進行綜合治理,實現糧食高產。概念:由于不合理的灌溉而引起的土壤鹽漬化過程。多發生在氣候干旱、蒸發量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區和半濕潤地區。在我國多發生在西北地區和華北地區。我國黃淮海平原鹽堿地的綜合治理課后學習2思考:土壤鹽堿化的原因灌溉土壤中的鹽分降水降水鹽分積聚于地表自然原因:地勢低洼,頻繁的旱澇災害(氣候變化影響水鹽運動地形和氣候因素導致的地 下水位變化);氣候干旱,蒸發旺盛。灌溉土壤中的鹽分降水降水鹽分積聚于地表人為原因:引起的地下水位上升①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大水漫灌,只灌不排的灌溉措施,導致地下水位上升,蒸發旺盛使得土壤中的鹽分向地表積聚;②沿海地區過度開采地下水,引起海水倒灌,導致土地鹽堿化。思考:土壤鹽堿化的原因季節 水鹽 運動 氣候變化及形成原因春季(旱季) 返鹽 蒸發強烈,鹽分隨水沿土壤空隙上升到地表夏季(雨季) 淋鹽 降水量大,土壤表層鹽分被雨水淋洗,使土壤表層脫鹽秋季(旱季) 返鹽 蒸發強烈,鹽分隨水沿土壤空隙上升到地表冬季(旱季) 鹽分 穩定 降水少,氣溫低,蒸發弱,鹽分穩定思考:土壤鹽堿地形成的季節思考:土壤鹽堿地的綜合治理土壤的功能和養護觀看課本P92-P93土壤是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生存的重要條件土壤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土壤是人類生存的物質基礎課后學習3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下形成的,土壤能夠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環境特征。我國古代用青、紅、黃、白、黑五色來描述我國五個方位的土壤(如圖)。據此完成下面1-2小題。1.東北黑土相比南方紅壤( )A.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作用強B.土壤腐殖質的累積作用強C.降水對土壤的淋溶作用強D.氣溫使土壤的增黏作用強2.土壤顏色從青到黃再到白,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逐漸減少,其主要原因是( )A.水分條件變化 B.熱量條件變化C.農業類型差異 D.地勢高低差異課后演練√√課程結束 歡迎交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