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藝考生高考地理復習專題十二交通運輸布局與區域發展課時教學課件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藝考生高考地理復習專題十二交通運輸布局與區域發展課時教學課件

資源簡介

(共30張PPT)
課時訓練28 交通運輸布局與區域發展
一、選擇題                      
(2021·河北卷)2019年11月26日,日蘭高鐵的“日照—曲阜”段正式開通運營。圖1為日蘭高鐵線路示意圖,圖2為一位乘客在該高鐵車廂內的電子屏上拍攝的兩個車速簡圖。讀圖,回答1~2題。
圖1
速度306km/h  速度218km/h
圖2
1.日蘭高鐵的沿線區域高鐵運行速度不同,主要影響因素是(  )                   
A.地形地勢 B.人口密度
C.城鎮布局 D.地質構造
【答案】 A
【解析】 第1題,讀圖分析,日蘭高鐵沿線穿越山地、丘陵及平原區,故不同的地形地勢條件使其運行速度不同,A正確;城鎮布局和人口密度主要影響線路走向和站點密度(距離),地質構造則與運行速度關系較小,B、C、D三項錯誤。故選A。
2.關于該高鐵運營帶來的主要影響,正確的是 (  )
A.蘭考的城市職能等級提高
B.日照的服務范圍擴大
C.菏澤的人口遷入顯著增多
D.濟寧的物資出口便捷
【答案】 B
【解析】 第2題,城市的職能等級取決于服務種類的多少和級別,不會因高鐵的運行而顯著提高,A錯誤;日蘭高鐵開通運營,使日照與內陸地區聯系更緊密,服務范圍擴大,B正確;日照為海濱城市,地理位置優越,經濟發展程度比菏澤高,人口應主要遷往沿海的日照等地,C錯誤;高鐵主要是客運,D錯誤。故選B。
(2022·韶關模擬)我國某公路長500多千米,南北貫穿了多冰川的山脈,并跨越了多條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約1070米,為山前洪積平原上的綠洲。該公路山區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據此回答3~4題。
3.該公路位于 (  )
A.吉林 B.內蒙古 C.西藏 D.新疆
【答案】 D
【解析】 第3題,由材料“南北貫穿了多冰川的山脈”,南端“為山前洪積平原上的綠洲”可知,該區域氣候干旱且山脈有冰川分布,應位于新疆地區;吉林位于東北平原,不會出現綠洲;內蒙古高原內部地形平坦,不會有多冰川的山脈;“公路南端海拔約1070米”,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據此排除公路位于西藏。故選D。
4.該公路山區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為 (  )
A.洪水頻發 B.路面積雪嚴重
C.泥石流多發 D.路面凍融沉降
【答案】 B
【解析】 第4題,由上題分析可知,該公路位于我國新疆,結合材料“該公路山區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說明該公路禁行時段是該地一年中的低溫時段,故路面積雪嚴重;該時段新疆處于冬季,氣溫低,不會在此時段出現路面凍融沉降;此時段冰川積雪難以融化,且地處內陸,降水稀少,故洪水頻發、泥石流多發不符合實際。故選B。
(2021·安徽蚌埠高三第一次質量檢測)揚州明清時期繁華,此后城市地位下降。揚州三灣風景區位于古運河三灣段。明萬歷年間,揚州為改變三灣段“水勢直瀉難蓄”的情況,沿河舍直改彎,將原來100多米長的河道改造成1700米,解決了該河段漕運易擱淺的問題,由此得名“三灣”。下圖為揚州市古運河分布圖(虛線所示區域為三灣風景區所在位置)及三灣風景區示意圖。據此回答5~7題。
5.影響歷史時期揚州城市興衰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理位置 B.人口遷移
C.河運功能 D.礦產資源
【答案】 C
【解析】 第5題,揚州為京杭運河沿岸的重要城市,因京杭運河的開通而興起,而隨著京杭運河的淤塞和京杭鐵路的開通而逐漸衰退,C正確;地理位置沒有變化,礦產資源不豐富,A、D兩項錯誤;人口遷移是城市興衰的結果,并不是原因,B錯誤。故選C。
6.揚州運河舍直改彎后,運河航運條件得以改善的主要原因是
(  )
A.流量增大 B.泥沙減少
C.航道加深 D.流速加快
【答案】 C
【解析】 第6題,由材料可知,該河段舍直改彎后解決了漕運易擱淺的問題,故運河航運條件得以改善的主要原因是航道加深;運河舍直改彎對流量沒有影響,會使流速減慢,泥沙沉積增多。故選C。
7.目前,運河三灣段周邊最適宜發展的產業是 (  )
A.內河航運 B.金融商貿
C.濕地養殖 D.文化旅游
【答案】 D
【解析】 第7題,揚州三灣風景區位于古運河三灣段,運河三灣地區可借助古運河的歷史文化價值發展文化旅游,D正確;現代交通運輸中,內河航運價值較低,A錯誤;以濕地為主,不適合發展金融商貿,B錯誤;位于城市內部,不適合發展濕地養殖,C錯誤。故選D。
(2021·江蘇無錫)隨著網絡信息技術和快遞業的發展,人們的傳統購物方式在悄然發生變化,從送貨上門到網點自提,再到自提柜進行智能自提。自提柜已被政府納入各級規劃與社區服務基礎設施之中。讀圖,回答8~9題。
8.自提柜取貨與網點自取相比,其顯著優點是 (  )
A.送達速度更快
B.派件體積、質量限制小
C.全天候服務
D.基礎設施投入更少
【答案】 C
【解析】 第8題,與網點自取相比,自提柜不受時間的限制,可以為居民提供全天候服務,而網點有固定的上班和下班時間,靈活性較差,C正確;網點一般設置在社區里面,離居民居住地較近,因此其送達速度更快,A錯誤;網點派件體積、質量均不受限制,B錯誤;自提柜與網點自取相比,基礎設施投入更多,D錯誤。故選C。
9.在國外,自提柜布局在停車場、加油站、地鐵站等交通節點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
A.交通通達度 B.人口密度
C.技術水平 D.地租價格
【答案】 A
【解析】 第9題,雖然自提柜空間布局的影響因素較多,但停車場、加油站、地鐵站這些地方的共性是位于交通節點處,交通便利,人員集散量大。因此,影響國外自提柜空間布局的主要因素是交通通達度,與人口密度、技術水平和地租價格無關。故選A。
(2021·陜西寶雞模擬)冷鏈物流一般指物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物品質量,減少物品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在我國,由于冷鏈系統不完善,配送“最后一公里”中出現“斷鏈”“脫冷”現象,是亟待解決的一個“痛點”。2019年12月,歐洲最大的冷鏈物流集團(L集團)宣布正式進軍中國市場,未來將在中國七大區(華東、華南、華中、華北、西北、西南以及東北地區)建構全套、完善的冷鏈物流設施。下圖為農產品冷鏈物流流程示意圖,據此完成10~12題。
10.根據圖文材料,判斷下列物品運往西安市區必須采用冷鏈物流運輸的是 (  )
A.東北大米 B.洛川蘋果
C.挪威三文魚 D.山東大蒜
【答案】 C
【解析】 第10題,必須采用冷鏈物流運輸的物品一般是不耐運輸、易腐敗變質的鮮活產品,C正確。東北大米、洛川蘋果、山東大蒜都耐運輸,不需要低溫冷鏈運輸,A、B、D錯誤。故選C。
11.我國冷鏈物流最后一公里“痛點”可能嚴重導致運輸物品
(  )
A.包裝破損嚴重 B.質量安全下降
C.配送時間推遲 D.投遞地點不準
【答案】 B
【解析】 第11題,由題可知,冷鏈物流各個環節必須始終處于一定的低溫環境,以保證物品質量、減少物品損耗。我國冷鏈物流的“痛點”是“最后一公里”出現“斷鏈”“脫冷”現象,所以會導致物品的質量安全下降,故B正確。A、C、D體現不出冷鏈物流脫冷環節導致的問題,錯誤。故選B。
12.我國吸引歐洲冷鏈物流集團(L集團)投資的優勢條件是(  )
A.消費需求提升 B.冷藏技術完善
C.信息網絡發達 D.勞動力充足廉價
【答案】 A
【解析】 第12題,由題可知,我國冷鏈系統不完善,需要完善的冷鏈物流設施。我國信息網絡發達及勞動力充足廉價,并不是吸引歐洲冷鏈物流集團投資的優勢條件,我國吸引歐洲冷鏈物流投資的優勢條件是消費需求提升,有廣闊的市場需求。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
(2020·浙江卷)市郊鐵路是連接核心城市與外圍城鎮的快速、便捷、公交化鐵路。下圖為我國某地市郊鐵路與市內地鐵分布模式圖。據此完成13~14題。
13.與市內地鐵相比,市郊鐵路通常 (  )
A.修建在地上 B.日客運總量大
C.發車頻次高 D.站點間距離小
【答案】 A
【解析】 第13題,為了避免干擾市內地面交通,減輕市內交通壓力,市內地鐵修建在地下,而市郊鐵路通常是修建在地上,A正確。由于市區人口密集,客流量大,所以,市內地鐵日客運總量大、發車頻次高、站點間距離小,B、C、D錯誤。故選A。
14.市郊鐵路建設,使核心城市 (  )
A.與外圍城鎮間經濟分工弱化
B.與外圍城鎮間空間距離縮短
C.以擴散為主轉向以集聚為主
D.高等級商業的服務范圍擴大
【答案】 D
【解析】 第14題,市郊鐵路的建設,使核心城市與外圍城鎮的聯系更加便捷,有利于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有利于分工合作,A錯誤。市郊鐵路的建設,可以縮短與外圍城鎮的運輸時間,并不能縮短與外圍城鎮的空間距離,B錯誤。市郊鐵路的建設,使核心城市與外圍城鎮的聯系更加便捷,有利于人口、產業擴散,C錯誤。市郊鐵路的建設,使核心城市與外圍城鎮的聯系更加便捷,可以使高等級商業的服務范圍擴大,D正確。故選D。
(2020·山東省濟寧市二模)我國傳統拱橋在形態上有明顯的地域差異,圖1為陡拱橋,橋洞高、橋面坡度大;圖2為直拱橋,散肩大拱、橋面平坦。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圖1            圖2
15.影響傳統陡拱橋與直拱橋形態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
A.河谷寬度 B.河流水量
C.人口密度 D.交通方式
【答案】 D
【解析】 注意題中信息“我國傳統”,意思是受自然條件限制明顯、改造自然能力較弱的情況下,我國傳統交通運輸方式為南船北馬(南方河網密布,水運方便,北方地形平坦開闊,陸運方便),陡拱橋為了適應內河航運,橋洞高,利于船只通行,橋面上大多數為步行通道;而直拱橋主要是為了溝通河流兩岸,便于車馬在橋面通行,D正確。而河流寬度、河流水量、人口密度與拱橋形態關系較小, A、B、C錯誤。故選D。
二、綜合題
16.(2020·浙江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 西歐是世界上重要的天然氣輸入地區。圖1為歐洲部分地區略圖。德國是天然氣進口大國,92%的天然氣需要從國外進口。圖2為2017年德國天然氣進口來源構成圖。目前,俄羅斯、德國等國家在圖1中甲乙兩地間新建天然氣輸氣管道。
圖1    圖2
(1)簡述西歐大量輸入天然氣的主要原因。
【答案】 經濟發達,需求量大;本地天然氣產量較小,供需矛盾突出;天然氣為低污染能源,對環境影響較小。
【解析】 本題考查西歐能源利用的影響因素及天然氣管道修建的影響因素等知識點,多為基礎知識考查,同時考查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第(1)題,西歐天然氣儲量、產量有限,但是西歐多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對能源需求量大,冬季冷濕,部分地區需要天然氣取暖,因此天然氣需求量大,天然氣供需矛盾突出;西歐注重環保,多使用比較清潔的能源,天然氣為低污染能源,對環境污染小,因此西歐大量進口天然氣。
(2)與北海相比,評價在波羅的海建設天然氣管道的自然條件。
【答案】 有利:海水深度較淺;風浪較小等。不利:冬季海面結冰。
【解析】 第(2)題,題目要求評價波羅的海建設天然氣管道的自然條件,要從有利和不利兩方面回答。據圖可以看出,波羅的海屬于內海,北海是邊緣海,波羅的海海水深度比北海淺,四面受陸地阻擋,風力較小,風浪小,利于天然氣管道建設;波羅的海是世界鹽度最低的海,且緯度比北海高,北海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大,因此波羅的海冬季易結冰,不利于天然氣管道建設。
(3)簡述德國天然氣進口來源的主要特征,并指出德國在甲乙兩地間采用輸氣管道進口天然氣的優勢。
【答案】 特征:來源于鄰近國家;來源多元,俄羅斯比例最大。優勢:運輸連續性強;運輸安全性高;運輸量大;成本低。
【解析】 第(3)題,據圖2分析,德國天然氣進口來源主要是俄羅斯,其次是挪威、荷蘭,主要來源于鄰近國家,來源多元化較明顯,其中俄羅斯的比重最大。甲乙之間主要連接俄羅斯西歐部分及德國北部,甲乙之間經濟聯系較為緊密,陸地修建會穿過多個國家,沿線人類陸地活動較為頻繁,可能干擾天然氣運輸;若經過波羅的海修建,可以減少人類陸地活動干擾,充分發揮管道運輸的連續性強、運輸安全性高、運量大、成本低的優點。
17.(2022·湖北恩施)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 明石海峽大橋(見下圖)1998年建成通車,全長3910米,橋上設有6條高速車道。明石海峽的平均深度約100米,在大橋通車前,海峽兩岸的交通依靠海運,每天都有上千艘船只在海峽里航行。淡路市多年來以農耕為主,是阪神工業地帶(以大阪和神戶為中心的工業地帶)重要的農產品基地。
(1)與原有海運相比,指出明石海峽大橋上公路運輸的優點。
【答案】 運輸速度快;受風浪、大霧等自然環境影響小;連續性較好。
【解析】 第(1)題,橋上設有6條高速車道,速度快;海運受風浪等因素影響大,公路受風浪、大霧等自然環境影響相對較小;海運只能在港口間運輸,公路更靈活,連續性更好。
(2)簡述明石海峽大橋修建過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難。
【答案】 水深較深,風浪較大,水流湍急;航運繁忙,施工不便;大橋跨度較大,建設難度大;地震災害頻發。
【解析】 第(2)題,明石海峽的平均深度約100米,水深較深,風浪較大,水流湍急;每天都有上千艘船只在海峽里航行,航運繁忙,施工不便;全長3910米,大橋跨度較大,建設難度大;處在板塊交界處,地震災害頻發。
(3)簡述淡路市成為阪神地區農產品基地的有利社會經濟條件。
【答案】 距離較近;農業種植歷史悠久;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地租、勞動力價格較低;大橋交通便利,利于農產品輸出。
【解析】 第(3)題,淡路市成為阪神地區農產品基地的有利社會經濟條件主要從市場、農業基礎、交通、地租、勞動力等方面回答。由材料可知,淡路市多年來以農耕為主,說明農業基礎好;經濟發展水平低,土地租金和勞動力價格低;從圖中可以看出,淡路市距離阪神地區較近,接近消費市場;明石海峽大橋修建后,交通更加便利,利于農產品輸出。(共36張PPT)
課時28 交通運輸布局與區域發展
專題十二 交通運輸布局與區域 發展
一、考試說明和教學要求
考試說明 教學要求
1.生產活動中地域聯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2.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 1.人類活動中,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交通運輸、通信、商業、服務業等)和作用
2.說明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的優缺點,學會交通運輸方式的正確選擇
3.理解交通運輸和布局的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和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
二、知識網絡
三、應試指導
考情分析
考向預測:以重大交通建設為切入點,考查交通運輸中點、線的布局及對區域環境的影響,或以典型城市的交通圖、虛擬城市規劃圖為背景材料呈現形式,通過對交通圖的判斷、分析,思考交通運輸網的結構、特點,尋找問題,制定措施。從考查形式來看,多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
2022年 全國乙卷44題
2021年 全國乙卷4~6題,港口的發展和影響港口建設的條件
2020年 新課標卷Ⅱ36題(1),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及其合理選擇
備考策略
①要注重利用不同層次和級別的交通運輸網分析沿線諸多地理事象。②通過交通運輸線、點的區位分析或商業網點的區位分析,綜合思考某一區域內各種地理事物分布特征及原因。③通過對我國重點工程建設的了解,分析我國一些大型工程建設的交通區位因素及重大意義。④要運用綜合分析法,從宏觀上把握人類聯系的各種方式,注重分析對人類生活的影響。⑤學習時應注意聯系實際,重視個案分析,突出重點,強化分析問題的思路和方法訓練,能夠舉一反三,活學活用,提高綜合分析和知識遷移的能力。
【課堂導學】
四、要點精講
要點一 鐵路線、公路線建設的區位因素
區位因素 主要影響
自然因素 地形 平原 平原區地形對線路的限制較少,選線時要盡量少占好地,處理好與農田、水利建設、城鎮發展的關系
山地 線路盡量沿等高線修筑,盡量避開地形復雜的地區,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彎道或開鑿隧道
水文 線路應避開沼澤地,盡量避免跨越河流,以減少橋涵總長度
地質 注意避開斷層地帶和滑坡、泥石流多發區,特別是開鑿隧道時盡量避開斷層帶,從背斜部位穿越
氣候 工程設計應特別注意沿線的暴雨、大風等出現的強度和頻率,以及凍土、積雪的深度等,橋涵孔徑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據當地暴雨強度來設計
區位因素 主要影響
經濟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運輸網,促進沿線經濟發展。鐵路線和公路國道線基本方向以直達為主,并適當照顧沿線重要經濟點,通過城市時應從城市邊緣經過;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則以滿足地方經濟發展和居民需要為主,可以通過當地的居民點、車站、碼頭等
社會因素 鞏固國防、加強民族團結、促進少數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經濟發展等
技術因素 可使運輸網伸展到更廣闊的范圍,克服自然條件等對線路建設的制約和對車輛運行安全的威脅
【典題展示1】 (2021·浙江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珠江由磨刀門、虎門等八門入海,其中磨刀門是泄洪排沙的主通道,年徑流量和輸沙量分別占珠江的28%和33%。下圖為珠江三角洲所在區域略圖。
材料二 岸線、土地等自然資源是港口建設的基礎性資源,港口與城市發展相互依賴,港口的發展加快了關聯產業的集聚。下表為珠江口部分城市岸線資源、2019年單位岸線貨運量和地區生產總值表。

域 城市 岸線總長度(km) 深水岸線長度(km) 單位岸線貨運量(萬噸/km) 地區生產總值(百億元)



區 廣州 99.2 62.0 264.3 228.6
東莞 37.5 33.9 88.2 82.8
深圳 60.1 49.4 73.0 242.2
惠州 86.5 60.5 95.3 41.0
西


區 珠海 75.0 42.9 23.9 29.1
中山 15.0 15.0 43.8 36.3
江門 82.3 68.8 0.3 29.0
  (1)說明珠江口東岸、大鵬灣和大亞灣易形成深水港的自然條件。
【答案】 (1)港灣多,波浪小,潮流作用強;泥沙主要由西岸入海,對東岸影響小;基巖海岸,水下地形穩定。
【解析】 本題以珠江口東岸地區為背景,考查了港口建設的自然條件,貨運量大的社會經濟條件及港口發展的潛力,旨在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及綜合思維能力。
第(1)題,由所學知識可知,形成深水港的自然條件可以從岸線、河流輸沙量、地形等角度進行分析。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珠江口東岸、大鵬灣和大亞灣岸線資源豐富,多港灣,波浪小,口大內小,潮流作用強,泥沙不易淤積;從東岸入海的河流少,珠江的泥沙主要由西岸入海,對東岸影響小;東岸多深水岸線資源,為基巖海岸,水下地形穩定,易形成深水港。
(2)簡述珠江口東岸地區港口單位岸線貨運量較大的社會經濟原因。
【答案】 (2)經濟發達,單位岸線承載的地區生產總值大;毗鄰香港;陸上交通集散能力強。
【解析】 第(2)題,由所學知識可知,影響港口單位岸線貨運量的社會經濟因素主要有經濟發展程度、經濟腹地、交通通達度等。讀圖結合所學可知,珠江口東岸有廣州、東莞、深圳等經濟發達城市,地區生產總值大;臨近香港,可以承接香港的貨運需求;東岸鐵路網發達,可以與海運形成陸海聯運,交通集散能力強,輻射范圍進一步擴大。因此,珠江口東岸地區港口單位岸線貨運量較大。
(3)從港口建設基礎性資源角度,簡析珠江口西岸經濟發展潛力較大的原因。
【答案】 (3)未開發和可供開發的岸線資源較多,開發潛力大;土地資源相對豐富;港口建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解析】 第(3)題,讀材料可知,西岸地區的岸線資源較多,但單位岸線貨運量較小,說明西岸未開發和可供開發的岸線資源和土地資源較多,開發潛力大;港口與城市發展相互依賴,港口的發展加快關聯產業的集聚,因此港口的建設有利于促進西岸區域經濟發展。
要點二 交通運輸對聚落和商業的影響
1.交通運輸與聚落的形成
2.交通運輸與聚落空間分布
主要運輸方式 聚落位置 舉例
古代 北方 陸路交通 陸路干道附近 絲綢之路上的城市、邯鄲
南方 水運交通 臨水分布 揚州、蘇州
現代 鐵路、公路、海運 鐵路、公路沿線和沿海港口 鄭州、石家莊、徐州、日照
3.交通布局與商業網點布局
【典題展示2】 (2021·湖南卷)下表為某市地鐵S線和T線開通前后距地鐵線不同距離的住宅平均價格及其增幅。S線橫跨城市中心區和邊區,T線連接城市邊區和外圍區,兩條線路開通時間幾乎相同,所經之地公共交通密度差異明顯。據此完成(1)~(3)題。
項目距離
(千米) S線 T線
開通
前6年的
平均價格
(元/m2) 開通
后6年的
平均價格
(元/m2) 增幅
(%) 開通
前6年的
平均價格
(元/m2) 開通
后6年的
平均價格
(元/m2) 增幅
(%)
0.2 8116.0 13160.0 62.15 2868.3 9085.4 216.75
0.2~0.3 8125.0 28900.0 255.69 2893.3 10325.0 256.86
0.3~0.5 9173.3 25493.7 177.91 3827.3 10289.0 168.83
0.5~0.75 9356.0 23383.3 149.93 3160.0 10162.5 221.60
0.75~1 7854.3 18760.6 138.86 3810.0 9548.6 150.62
1~1.5 7188.7 17066.7 137.41 3768.7 10000.0 165.35
1.5~2 6413.0 12941.6 101.80 3418.0 9251.6 170.68
2~2.5 6373.1 10008.3 57.04 3281.4 9682.3 195.07
2.5~3 6518.1 12115.0 85.87 3957.1 9389.0 137.27
(1)地鐵開通后,S線和T線距地鐵線0.2千米范圍內住宅平均價格相對較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治安環境較差
B.運營期間交通較擁堵
C.大氣質量較差
D.運營期間噪音和震動感較大
【答案】 D
【解析】 第(1)題,地鐵開通后,S線和T線距地鐵線0.2千米范圍內,距離地鐵線較近,運營期間噪音和震動感較大,影響人們的生活舒適感,因此住宅平均價格相對較低,D正確。地鐵站附近,有可能人員流動性大,有可能治安環境較差,但不是地鐵線附近,因此這不是地鐵線0.2千米范圍內住宅平均價格相對較低的主要原因,A錯誤。地鐵運營期間,可以大批量的輸送人群,緩解道路交通擁堵,B錯誤。地鐵對大氣質量的影響小,C錯誤。故選D。
(2)僅從距地鐵線遠近對住宅價格影響角度看,S線和T線開通后對住宅平均價格有效影響的距離分別不超過 (  )
A.2.5千米、1千米 B.1千米、1千米
C.3千米、3千米 D.2.5千米、3千米
【答案】 A
【解析】 第(2)題,據圖可知,S線開通后,除去0.2千米范圍內,隨距地鐵線變遠,住宅價格逐漸降低,直到2.5千米,2.5千米外價格又升高,說明受地鐵影響小,可見S線開通后對住宅平均價格有效影響的距離不超過2.5千米。同理,T線除去0.2千米范圍內,隨距地鐵線變遠,住宅價格逐漸降低,直到1千米,可見T線開通后對住宅平均價格有效影響的距離不超過1千米,A正確,B、C、D錯誤。故選A。
(3)地鐵開通后,T線附近的住宅平均價格增幅總體高于S線,主要因為T線附近 (  )
①配套設施更完善 ②環境質量更好
③公共交通密度較小 ④房價基數較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第(3)題,“S線橫跨城市中心區和邊緣區,T線連接城市邊緣區和外圍區”,加上兩線附近整體上住宅價格高低差異可知,可知S線附近的配套設施更完善,①不符合題意;T線附近的環境質量有可能更好,但環境質量可以影響住宅價格高低,對住宅價格增幅影響不大,②不符合題意;T線附近原有公共交通密度較小,T線建成后,沿線交通便捷度明顯增加,因為其他交通線少,T線的帶動效益非常突出,因此受其影響住宅價格增加幅度,③符合題意;表中數據表明,T線附近原有住宅價格明顯低于S線,房價基數低,在平均價格增長量相似的情況下,房價基數低的住宅平均價格增幅明顯會高,④符合題意。綜上所述,D符合題意,排除A、B、C。故選D。
【名師點睛】 地鐵開通后對住宅平均價格有效影響的距離的判斷,主要看房價的變化,一般來說,距離地鐵線越遠,房價越低,因此房價變低的范圍就是地鐵開通后對住宅平均價格有效影響的距離。
五、能力摸底            
(2021·全國乙卷)陸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區建設的、代表海港行使報關、報檢等功能的物流中心。按其離海港距離可分為近海陸港(小于100千米)、遠海陸港(一般500千米以上)等。據此完成1~3題。
【答案】 A
【解析】 第1題,陸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區建設的、代表海港行使報關、報檢等功能的物流中心,提升了港口的服務能力,影響范圍更大,擴大了承載規模,①正確。不再擴大海港的規模,減少土地使用,緩解用地緊張的問題,用地成本下降,②正確,③錯誤。海港的規模沒有進一步擴大,設備水平沒有較大影響,④錯誤,故選A。
1.建設陸港使海港 (  )
①擴大承載規模 ②緩解用地緊張
③增加用地成本 ④提高設備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與近海陸港相比,遠海陸港更能使海港 (  )
A.緩解交通擁堵 B.提高通關效率
C.拓展腹地范圍 D.減少環境污染
【答案】 C
【解析】 第2題,陸港對交通狀況沒影響,A錯誤。報關效率是由工作人員的操作和管理決定的,B錯誤。陸港可以使港口的影響范圍進一步擴大,拓展腹地范圍,C正確。陸港遠近與污染無關,D錯誤。
3.以下產業中,更宜依托遠海陸港發展的是 (  )
A.服務外包產業 B.高科技產業
C.資源加工產業 D.前瞻性產業
【答案】 C
【解析】 第3題,遠海陸港距離海港遠,交通不便,資源加工產業對時間要求不嚴格,可以依托遠海陸港發展,C正確。服務外包,高科技、前瞻性產業時效性強,需要更跨快速便捷的交通,A、B、D錯誤。
(2020·河北省唐山市六校聯考)位于北京市大興區與河北廊坊市之間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是萬眾矚目的世界最大空港。該機場擁有世界規模最大、施工技術難度最高、俯瞰構型似“鳳凰展翅”的航站樓。下圖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位置示意及景觀圖。據此完成4~6題。
4.大興國際機場選址考慮的主要因素有 (  )               
①技術 ②市場 ③交通 ④地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第4題,由材料可知,大興國際機場選址離市區較遠的北京南部主要是為了獲取更大的機場拓展空間,配套高通達度的交通,以及遠離市區,地價較低,減少建設成本,所以②③④正確。故選D。
5.大興國際機場帶來的積極影響有 (  )
A.完善交通運輸網絡,緩解北京城市內部的交通擁擠
B.促進京津冀地區的協同發展,加快區域一體化進程
C.建設國際交往中心,鞏固北京經濟、交通中心地位
D.形成臨空高端產業功能區,擴大城市內部經濟差異
【答案】 B
【解析】 第5題,大興國際機場屬于航空運輸,能完善交通運輸網絡,不影響北京城市內部的交通,故A錯誤;大興國際機場加強了京津冀地區的聯系,促進京津冀地區的協同發展,加快區域一體化進程, B正確;北京要突出政治文化職能,大興國際機場建設不是為了鞏固北京經濟、交通中心地位,故C錯誤;大興國際機場建設能加強區域及國際交往,不是為了形成臨空高端產業功能區,故D錯誤。故選B。
6.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采用似“鳳凰展翅”構型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設計寓意的需要,美化城市景觀
B.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工程造價
C.方便旅客的出行,提高機場效率
D.利于材料的運輸,提高施工效率
【答案】 C
【解析】 第6題,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采用“放射”狀五指廊構型可以縮短登機距離和時間,方便乘客換乘;增加飛機停靠機位,提高機場運行效率。故C正確; 設計寓意的需要,美化城市景觀,只能是附加價值,不是主要原因,故A錯誤; 雖然提高土地利用率,但是因為工程難度增加,所以總體造價并沒有降低,故B錯誤; 利于材料的運輸,提高施工效率,屬于設計的附加效果,故D錯誤。 故選C。
六、課堂評價
(2021·廣東卷)隨著我國高鐵與民航快速發展,兩城市互通高鐵直達列車和航空航班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形成日趨復雜的高鐵—民航競爭網絡。下圖示意我國高鐵—民航競爭網絡空間拓展模式。據此完成1~2題。
1.我國高鐵—民航競爭網絡空間演變特征為 (  )
A.空間競爭由分散到集中
B.空間競爭范圍由小變大
C.空間網絡趨向于雙極化
D.邊緣城市參與機會漸少
【答案】 B
【解析】 第1題,讀圖分析,我國高鐵—民航競爭網絡空間由早期的京滬到中期的省會、經濟發達城市等,再到后期的邊緣城市,網絡空間從集中到分散,競爭網絡空間范圍由小變大,高鐵—民航競爭網絡空間趨向于多極化,邊緣城市參與我國高鐵—民航競爭網絡空間的機會逐漸增多。B正確,A、C、D錯誤。故選B。
2.該拓展模式主要體現了地理事物空間擴張的 (  )
A.均衡性 B.集中性
C.臨近性 D.等級性
【答案】 D
【解析】 第2題,讀圖分析,我國高鐵—民航競爭網絡空間的拓展模式首先是直轄市北京、上海,其次是省會、經濟發達城市和旅游城市,最后擴展到邊緣城市。這體現了地理事物空間擴張的等級性。D正確,A、B、C錯誤。故選D。
(2021·河北卷)加強中國與歐洲的經貿聯系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海運是中歐貿易的主要運輸方式,根據1995年、2005年和2015年中歐港口的節點度(以港口吞吐量和航線數量等指標衡量)及聯系強度(反映港口間貨物流量),確定各年份分級標準,繪制中歐航運網絡核心組織結構圖(下圖)。在中歐海運貿易量總體增長的背景下,中國港口的相對地位明顯提高,樞紐節點從無到有,形成了以南方港口為樞紐的網絡組織結構。據此完成3~4題。
【答案】 C
【解析】 第3題,節點度是以港口吞吐量和航線數量等指標衡量來確定各年份分級標準。讀圖,1995~2015年,雖然部分歐洲一級樞紐節點變為二級樞紐節點,但只能表明該年(如2005年或2015年)該二級樞紐節點的港口吞吐量小于一級樞紐節點,但并不能反映該年(如2005年或2015年)的樞紐節點貨物吞吐量較1995年減少, A錯誤。歐洲樞紐節點間多為二級軸線,其聯系強度并未減弱,B錯誤。中國支線節點的數量增加,表明樞紐節點網絡輻射力增強,C正確。圖示只反映了三年的相關數據,無法反映自1995~2015這20年間中國樞紐節點的數量“持續”增長,D錯誤。故選C。
3.1995~2015年中歐航運網絡系統中 (  )
A.歐洲樞紐節點貨物吞吐量減少
B.歐洲樞紐節點間聯系強度減弱
C.中國樞紐節點網絡輻射力增強
D.中國樞紐節點的數量持續增長
4.2015年中國一端的一級—二級樞紐節點的組合是 (  )
A.上海港—寧波港、深圳港
B.上海港—天津港、寧波港
C.香港港—深圳港、廣州港
D.香港港—廣州港、廈門港
【答案】 B
【解析】 第4題,讀圖,2015年中國一端的一級樞紐節點位于兩個二級樞紐節點中間,兩個二級樞紐節點分別分布于一級樞紐節點的南北兩側,且一級樞紐節點的港口吞吐量和航線數量等大于二級樞紐節點,結合選項各港口的規模以及空間分布等基礎知識可知,上海港的港口吞吐量大,航線數量多,為一級樞紐節點,天津港、寧波港為二級樞紐節點,且分別分布于上海港的北側和南側,B正確。寧波港、深圳港均位于上海港的南側,A錯誤。香港港、深圳港、廣州港彼此空間距離近,難以形成圖示等級有序的節點空間聯系和分布(如有眾多支流節點與二級樞紐節點聯系,兩個二級樞紐節點間不存在明顯的競爭關系),C、D錯誤。故選B。
5.(2021·浙江卷)下圖為2005年和2020年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交通圈域示意圖。長三角交通圈域空間變化有利于上海(  )
①集聚資金、技術和人才等資源
②吸引人口遷入,迅速擴大規模
③增強對周邊城市輻射帶動作用
④強化服務功能,壯大第二產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讀圖分析,長三角交通空間變化有利于形成集聚效應,有利于上海集聚資金、技術和人才等資源,①正確;上海城市化水平較高,城市規模并不會迅速擴大,②錯誤,A、C錯誤。區域間聯系加強,會增強上海對周邊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③正確,即①③正確,B正確。長三角交通空間變化有利于強化上海的服務功能,壯大第三產業,④錯誤,D錯誤。綜上所述,故選B。(共12張PPT)
課時訓練27 服務業區位因素及其變化
一、選擇題                      
(2021·湖南卷)夜市指夜間攤販沿街經營的場所,是城市夜間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河南省開封市夜市歷史悠久,數量眾多,已經成為城市的特色名片。夜市經營時間主要考慮對周邊交通及居民等的影響。下圖示意開封市河大東門、東苑和鼓樓夜市攤販的日常作息時間。讀圖,回答1~3題。
1.調查發現,開封夜市攤販一般具有“短距離流動”的特征,主要考慮 (  )                    
A.個人喜好 B.人流量多少
C.照顧家庭 D.經營便利
【答案】 D
【解析】 第1題,根據文字信息可知,攤販沿街經營,需要接近人流量多的地方以保證其收益,所以具有流動的特征,但受交通工具和攜帶物品的制約,其流動距離有限,所以“短距離流動”主要考慮的是經營便利。故選D。
2.大量攤販經營活動集聚于夜市,可以 (  )
①擴大服務范圍 ②便于集中管理
③降低攤位租金 ④減少經營競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第2題,大量攤販經營活動集聚于夜市,規模增大會吸引更多的人,從而擴大服務范圍,①正確;攤販集聚在一起便于集中管理,②正確;大量攤販集聚于夜市,可能會抬高攤位租金,③錯誤;會增加經營競爭,④錯誤。故選A。
3.從夜市攤販日常作息時間可以推測 (  )
A.河大東門夜市靠近主干道
B.東苑夜市距離居民點近
C.鼓樓夜市位于城市中心
D.三個夜市均管理嚴格規范
【答案】 C
【解析】 第3題,圖中鼓樓夜市的經營時間是最短的,處于最佳經營狀態的時段是18時至22時,說明22時后人流量較少,因此最可能位于城市中心,C正確;河大東門夜市處于最佳經營狀態的時段是16時至23時,說明夜間人流量較多,因此可能距離居民點較近,A錯誤;東苑夜市最佳經營狀態的時段是從第一天18時到第二天凌晨2時,而凌晨過后居民區人們都入睡了,因此最可能位于主干道附近,B錯誤;結合文字材料中“夜市經營時間主要考慮對周邊交通及居民等的影響”及圖中三個夜市經營時間、籌備時間不一致可知,管理相對來說比較寬松,D錯誤。故選C。
(2021·鄭州)“互聯網+商業”即電商,作為一種新業態,對傳統的第三產業產生了多方面影響。據此回答4~5題。
4.若干年前,某國際著名出版商利用互聯網開辦網上書店,消費者訂購圖書后,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付款即可。在網上書店購書不但方便,而且更加便宜,但網上書店也對某些企業產生不利影響,這些企業包括 (  )
①實體書店 ②實體銀行
③電信公司 ④航空公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第4題,網上購書減少了實體書店的銷量,對實體書店的沖擊大。第三方支付平臺付款無需經過實體銀行,使得商業活動對實體銀行系統的依賴減弱。故選A。
5.網上書店購書之所以便宜,部分原因是某些傳統的商業區位因素對網上書店影響變得很小。影響變小的因素主要有 (  )
①交通運輸 ②市場 ③集聚 ④地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C
【解析】 第5題,網上書店需要快捷的網絡和便捷的物流服務,對地價和集聚因素要求變低。故選C。
二、綜合題
6.(2022·遼寧大連)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 帆船運動是借助風帆推動船只在規定距離內競速的一項水上運動。秦皇島市(位置見下圖)利用其優勢,既協辦過奧運會和亞運會的帆船比賽,也承接以帆船運動為主的休閑旅游,已形成綜合性帆船產業開發的格局,在全國有很好的示范意義。
(1)分析帆船比賽所需的自然條件。
【答案】 廣闊的海域和沙灘;穩定的風力和風向;天氣晴朗,能見度高;水流適度,較為平穩。
【解析】 第(1)題,從海域面積來看,需要廣闊的海域和沙灘;從天氣狀況來看,要天氣晴朗,能見度高,保證安全;要有穩定的風力和風向。從水流狀況來看,水流要適度,要較為平穩,才有利于帆船比賽的開展。
(2)分析秦皇島市發展帆船產業的區位優勢。
【答案】 擁有得天獨厚的沙灘、海域以及河口資源;緊鄰北京、天津、沈陽、石家莊等大城市,交通便捷,旅游市場廣闊。
【解析】 第(2)題,從資源條件來看,秦皇島市瀕臨海,擁有得天獨厚的廣闊的沙灘、海域以及河口資源,有利于帆船產業的發展。從交通條件來看,秦皇島市緊鄰北京、天津、沈陽、石家莊等大城市,車程時間短,交通便捷。從市場條件來看,秦皇島市緊鄰北京、天津、沈陽、石家莊等大城市,經濟發達,旅游市場廣闊等。
(3)為增強帆船比賽的現場性和觀賞性,列舉承辦方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 競賽區盡可能靠近岸邊;通過航拍、導航等技術直播比賽,縮短比賽時間,減少游客長時間等待和觀看。
【解析】 第(3)題,為增強帆船比賽的現場性和觀賞性,承辦方可采取的措施有;為了體現現場性,要把賽區盡可能靠近岸邊,讓游客可以近距離現場觀看。為了體現觀賞性,可以通過航拍、導航等技術直播比賽,全方位觀賞,增強觀賞性。縮短比賽時間,減少游客長時間等待和觀看等。
(4)分析帆船運動在旅游市場推廣難度較大的原因。
【答案】 技術水平要求高;對身體素質要求高;運動所需的條件要求高;花費高,旅游者難以承擔。
【解析】 第(4)題,技術難度:帆船運動是借助風帆推動船只在規定距離內競速的一項水上運動,對技術水平要求高,技術難度大。身體素質:帆船運動消耗體力大,對身體素質要求高。運動所需條件:帆船運動對海域面積天氣條件和水流條件要求高。費用裝備等花費高,旅游者難以承擔,因此帆船運動在旅游市場推廣難度較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皮山县| 张家口市| 武功县| 襄汾县| 绥芬河市| 德阳市| 太湖县| 汾西县| 新竹县| 洮南市| 政和县| 湾仔区| 宿迁市| 扶余县| 化隆| 汉沽区| 和林格尔县| 镇雄县| 崇仁县| 邹城市| 浦城县| 扎囊县| 临漳县| 资兴市| 贺兰县| 黄陵县| 灵石县| 都兰县| 永仁县| 梨树县| 舟山市| 山东省| 台安县| 华蓥市| 永定县| 广平县| 南江县| 东山县| 霸州市| 肇源县| 绥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