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5張PPT)3.4 全球氣候變化與國家安全1課程標準23學習目標核心素養運用碳循環和溫室效應原理,分析碳排放對環境的影響,說出碳減排國際合作的重要性。1.運用圖文資料,說明人為碳排放與全球氣候變化的關系。2.結合實例,分析全球氣候變化對國家安全的具體影響。3. 結合實例,提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有效性措施1.運用碳循環和溫室效應原理,分析全球氣候變化與人為碳排放的關系。(綜合思維)2.結合實例,分析全球氣候變化對自然系統和人類社會乃至國家安全的影響。樹立正確的環境觀。(人地協調)2009年10月17日,時任馬爾代夫總統及內閣成員頭戴水下呼吸器,身穿黑色潛水服,在6米深的海底召開了世界上首次水下內閣會議。會議采用手勢和書寫板表決的方式,一致通過并簽署了《來自前線的緊急呼救》的文件,呼吁世界各國關注全球氣候變化,并積極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為什么馬爾代夫要在海底召開這次呼吁關注全球氣候變化的會議 全球氣候變化會對國家安全造成哪些影響 情景導入目錄CONTENT全球氣候變化與人為碳排放全球氣候變化對國家安全的影響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課后練習2341全球氣候變化與人為碳排放01▋氣候變化定義:氣候變化,是指氣候平均狀態隨時間的變化,即氣候平均狀態和離差(距平)兩者中的一個或兩個一起出現了統計意義上的顯著變化。離差值越大,表明氣候變化的幅度越大,氣候狀態越不穩定。規律:氣候變化反應的是不同尺度的冷暖或干濕變化。氣候變暖或變冷屬于氣候變化的正常表現。▋全球氣候變化思考&:全球氣溫變化與二氧化碳濃度變化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不同點:二氧化碳濃度呈現出持續升高的特征,而全球氣溫變化則呈現出波動上升的特點。相同點:隨二氧化碳濃度逐漸升高,全球氣溫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因素趨勢全球氣溫雖有波動,但總體上呈現上升的趨勢,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增溫尤其明顯。特征變暖與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濃度變化密切相關太陽輻射太陽輻射大氣逆輻射射向地面射向宇宙空間大氣射向宇宙空間大氣上界吸收、散射反射太陽輻射大氣削弱地面吸收▋大氣受熱過程&保溫作用▋形成機制-溫室效應形成原理大氣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可以強烈地吸收地面長波輻射,使地球接收的太陽能不會馬上散失掉,形成溫室效應。作用大氣的溫室效應是決定地球平均氣溫的關鍵過程之一原因工業革命以來的人類活動,使地球的溫室效應增強,被認為是20世紀以來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特別提醒] 溫室氣體不是單指二氧化碳,它還包括水汽、氧化亞氮(N2O)、氟利昂、甲烷、氫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等。▋全球碳循環問題一:根據全球碳循環的示意圖,分析全球碳循環的過程及其意義。意義維持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含量的相對穩定。含義是指碳元素在大氣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巖石圈之間遷移、轉化所構成的循環。打破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極大地改變了全球碳循環過程。使得全球碳平衡被打破。化石燃料的使用,例如:煤炭,石油等,將漫長地質時期固定的碳以二氧化碳等形式重新釋放到大氣中。森林砍伐和焚燒,農田開墾等土地利用的變化將陸地植被和土壤中的碳以二氧化碳等形式釋放到大氣中。人類通過以下兩種方式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部分通過碳循環過程被海洋和陸地吸收,其余部分會在大氣中長期停留,使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斷增加。1化石燃料的使用2土地利用變化近年來,全球多地出現了極端低溫天氣,多地低溫突破歷史極值。隨著極端低溫天氣的多發,部分民眾認為,氣候變暖正在逐步消失。全球氣候變暖是一種謬論。思考:你是否認同目前全球氣候變暖在逐步消失呢?不認同:全球氣候變暖是氣候變化的整體趨勢,不能以極端的天氣來否定這種趨勢。極端天氣的多發,從側面也反應了因全球氣候變暖造成的氣候異常,使得極端天氣多發。▋全球氣候變暖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地球處于溫暖時期,氣溫呈現上升趨勢;②太陽活動、厄爾尼諾、火山爆發等影響到氣溫的變化。2.人為原因(主要原因) :①化石燃料的使用:燃燒礦物燃料向大氣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大氣溫室氣體總量增多;②改變土地利用:森林砍伐和焚燒、農田開墾等,森林面積縮小,會減少森林對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全球氣候變化對國家安全的影響02▋全球變暖的危害全球氣候變暖可通過多種自然過程對人類造成不利影響,危害自然環境的各種服務功能,甚至威脅人類生命財產安全、生產活動和社會經濟正常運轉。思考:全球氣溫變化會加速兩極和高山的冰川融化,試分析其危害?海平面上升海水侵蝕作用加強土地鹽漬化陸地污水排放受阻港口、航道功能受影響風暴潮加強淹沒沿海低地洪澇災害加劇▋案例分析--圖瓦盧的存亡圖瓦盧是南太平洋上的一個島國,陸地最高海拔不超過5米。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嚴重威脅圖瓦盧的國家安全。1993-2009年,因海平面上升,圖瓦盧陸地國土面積縮小了2%。預計到2050年左右,圖瓦盧60%以上的陸地國土將被海水淹沒圖瓦盧▋全球變暖對國家安全的影響總論影響1影響2影響3影響4生存空間的喪失是氣候變化對國家安全最為嚴重的影響。(島國憂患)▋全球變暖的危害思考&:全球氣溫變化會影響到全球的水熱狀況分布,進而帶來其它的危害,試分析?蒸發加大,改變區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極端事件的發生頻率。導致旱、澇災害頻次和強度增加,加劇水資源的不穩定性與供需矛盾。高緯度地區變暖利于農業增產,但中低緯度“谷物帶”變暖蒸發加劇,作物水分虧缺,中低緯度減產,世界糧食生產總體下降。旱澇災害加劇▋全球變暖對國家安全的影響總論影響1影響2影響3影響4存空間的喪失是氣候變化對國家安全最為嚴重的影響。(島國憂患)加劇資源危機或自然災害影響國家安全。(水,耕地等戰略資源減少或穩定性降低)▋全球變暖的危害氣候移民,本來是指候鳥、爬行動物、昆蟲等因氣候變化而進行遷徙的動物。而源自氣候問題的嚴重性,有警告說,不少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民眾可能會因氣候變化離開家園遷往本國其他地區或鄰國,各國政府應做好應對措施,防止出現“氣候移民”引發的人道主義危機。▋全球變暖對國家安全的影響總論影響1影響2影響3影響4存空間的喪失是氣候變化對國家安全最為嚴重的影響。(島國憂患)加劇資源危機或自然災害影響國家安全。(水,耕地等戰略資源減少或穩定性降低)激化國家間的資源爭端而影響國家安全。▋案例分析--圖瓦盧的存亡21世紀以來,圖瓦盧政府多次公開表示,他們對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經失敗,計劃舉國搬遷,呼吁世界各國接納圖瓦盧的“環境難民”。但多年來的各方奔走和努力并沒有收到積極的效果,目前僅有新西蘭政府愿意接收圖瓦盧的撤離者,并嚴格限定了每年的接收人數。思考&:為什么圖瓦盧的舉國遷移的計劃并沒有收到積極的回應,各方都在擔憂什么?▋全球變暖對國家安全的影響總論影響1影響2影響3影響4存空間的喪失是氣候變化對國家安全最為嚴重的影響。(島國憂患)加劇資源危機或自然災害影響國家安全。(水,耕地等戰略資源減少或穩定性降低)激化國家間的資源爭端而影響國家安全。受其他國家波及而間接影響國家安全。(環境難民,國際資源市場價格波動等)全世界各國因團結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暖應對全球氣候變化Respond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03▋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危害改變氣候資源的空間配置,增加自然災害的發生概率,加大自然生態系統不穩定的風險,對淡水資源、糧食生產、人類健康和城市設施等多個方面造成嚴重威脅,從而給人類社會帶來災難。原因以全球變暖為突出特征的全球氣候變化,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措施主要為減緩措施和適應措施共同應對國際合作▋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途徑目的地位減少人為溫室氣體排放和增加溫室氣體吸收兩個方面通過有效控制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減緩全球變暖速度,避免全球氣溫超過危險水平。人類減緩措施的有效性,將直接影響升溫幅度能否被控制在人類預期目標之內減緩措施減少碳排放(減排),如降低能耗、使用清潔能源、改善產業結構、征收碳稅、倡導節約消費等;增加碳匯(增匯,即吸收碳排放),如減少森林破壞、植樹造林、將二氧化碳封存到地下或海洋等。目標途徑地位以趨利避害為目標根據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認識,通過改變人類社會自身,降低全球變暖導致的不利影響或利用全球變暖帶來的發展機遇。人類適應措施的實施,是應對全球氣候變暖不可逆的有效措施適應措施提高適應能力,如采取預防措、改變作物種植結構、發展節水灌溉措施、建設抗御水旱災害的水利工程、開展災害保險業務、改種高熱量資源需求的作物類型或品種等。發展中國家需要通過國際合作獲得資金和技術的支持,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轉讓和能力建設支持,其他國家也應在自愿的基礎上提供援助。方式各國都遵循基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所確立的“公平原則”和“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方式重點減緩、適應、資金和技術四個方面方式各國需要通過在科學、經濟和外交等多個領域的國際合作,減少對全球變化科學認識上的不確定性,協商解決各國對減排、適應與經濟發展訴求的分歧,建立國際共同應對的機制。國際合作▋國際合作▋課堂活動--圖辨析人為積累碳排放與全球變暖幅度的關系問題一:說明全球升溫幅度隨二氧化碳累積排放量變化的總體趨勢。全球二氧化碳累積排放相同的情況下,低排放策略,升溫幅度小; 高排放策略,升溫幅度大。問題二:如果未來溫度比1870年升高2℃,與之對應的大氣中二氧化碳累積排放量是多少?低排放策略:50000億噸高排放策略:25000億噸▋課堂活動--圖辨析人為積累碳排放與全球變暖幅度的關系問題三:有哪些措施可以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累積的數量?降低單位產值的能耗,使用新能源,改善產業結構,植樹造林,封存二氧化碳于地下或海洋中,海洋生物固碳、海底沉積物封碳等。21世紀以來,圖瓦盧政府多次公開表示,他們對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經失敗,計劃舉國搬遷,呼吁世界各國接納圖瓦盧的“環境難民”。結合下圖,回答1-2題。B1.使圖瓦盧成為第一個“環境難民國”的根本原因是( )A.冰川融化 B.全球變暖C.海水膨脹 D.地面下沉21世紀以來,圖瓦盧政府多次公開表示,他們對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經失敗,計劃舉國搬遷,呼吁世界各國接納圖瓦盧的“環境難民”。結合下圖,回答1-2題。B2.為避免此類災難的發生,國際社會正在采取減緩和適應措施,以下屬于適應措施的是( )①降低能耗 ②建設抗御水旱災害的水利工程 ③植樹造林 ④改種高熱量資源需求的作物類型 ⑤征收碳稅 ⑥開展災害保險業務A.①③⑤ B.②④⑥C.①②③ D.④⑤⑥下圖為2011~2015年世界部分國家和地區二氧化碳排放量變化示意圖。據此回答3-4題。B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印度是201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國家B.歐盟國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呈減少趨勢C.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減少D.世界二氧化碳總排放量急劇下降4.人類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可信的是( )A.北美洲暴雪天氣增多 B.副熱帶地區降水增多C.昆侖山雪線逐年降低 D.內蒙古牧場面積擴大AA5.此圖可以說明( )①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②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是相互獨立而存在的③地理環境中的碳循環,往往跨越圈層界限④自然環境中的物質和能量的流動是單向的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