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3地表形態與人類活動 課件(61張)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3地表形態與人類活動 課件(61張)

資源簡介

(共61張PPT)
湘教版 選擇性必修一 第二章 巖石圈與地表形態 第3節
地表形態與人類活動




神秘王國木斯塘
在我國西藏的邊境地區,兩座海拔超過八千米的山峰北側,曾經存在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國家。這個古老而神秘的國家名為木斯塘王國,它是尼泊爾境內最后的一個自治王國,也是目前唯一完整保留傳統藏傳文化原貌的地區。獨立自治600多年,僅30名外地人能夠進入。
思考:是什么地理原因使木斯塘王國與世隔絕。
【核心素養】
【綜合思維】結合真實復雜的情境,分析說明地表形態對聚落規模、形態和空間分布等方面的影響。
【區域認知】能夠分析特定區域典型地表形態對該地區人類生產生活產生的影響;評估人類對特定區域典型地表形態利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科學決策的依據。
【地理實踐力】能夠獨立設計科學的地形地貌的科學考察方案,利用地理信息技術及相關工具、材料,分析與處理相關數據和信息,對人地關系進行科學解釋與評價。
【人地協調觀】能夠從人地關系的角度分析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和作用,具備尊重自然規律、科學利用自然的意識。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01.
02.
人類活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03.
本節課堂作業


01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城鎮
鄉村
是指人類從事生產生活活動而聚居的場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體,以及與人們生產生活相關的各種設施。
從規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萬的城市,小到只有幾十個人的村莊。
聚落概念
問題探究
木斯塘地區在2001年大概有居民15 000人,分散在卡利甘達基河谷(kali Gandaki)的沿線的階地上。
思考:地形對木斯塘村落的分布、規模和形態有什么影響,地形因素與哪個因素的聯系比較緊密。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答案:
(1)在一些地勢較低的平原地區。
(2)高原、高山、沙漠、寒帶地區。
(1)什么地區城市分布比較密集?
(2)什么地區少有或著沒有城市?
地形
影響聚落形成和發展因素有哪些。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閱讀
半坡村落遺址位于陜西省西安市東郊,建于距今6800~62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是先民在接近水源又不會被洪水淹沒的河流階地上,建造的相對集中的居住場所。該遺址表明,當時的村落已經有了初步的功能分區,如居住區、公共活動區、制動區、慈養區、防御壕溝等。在我國,類似的遺址還有許多。這些遺址大都坐落在河流階地上,這說明先民在選擇居住地時,已充分考慮到地形和水源對聚落的影響。
圖2-51 半坡原始村落功能區示意
半坡村落
圖2-50 半坡原始村落復原模型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課堂閱讀
交河故城位于吐魯番市以西的一座島形臺地上。因河水分流繞城下,故稱交河,最早是西域36國之一的“車師前國”的都城。牙爾乃孜溝兩條河交匯處30米高的黃土臺上,長約1650米,兩端窄,中間最寬處約300米,呈柳葉形半島。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我國北方平原地區,村落的規模一般較大,多呈團聚形、棋盤式的格局,聚居的人口較多。
我國南方地形復雜的丘陵地區和山區,村落的規模一般較小,空間分布相對分散。有的聚落沿山麓、谷地延伸成條帶狀;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棋盤式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條帶狀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神秘王國木斯塘
珞曼塘(Lo Manthang)位于尼泊爾木斯塘地區北部,距離中尼邊境科拉口岸約18公里。 珞曼塘地處海拔3800米左右的山間臺地之中,卡利甘達基河上游的兩條支流在這里匯集,城鎮主體部分的形態大致呈現L型。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地形 形態 原因 舉例
條帶狀
高原
山地
平原
條帶狀
團聚
條帶狀
地勢高,氣溫低,聚落分布在溫度較好的河谷
受山區地形的影響
河流少地形開闊,聚落以某功能區為中心向外發展
獲得更好的用水條件
水運交通便利
華北平原城市
長江中下游平原
蘭州
湟水谷地
雅魯藏布江谷地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活動
2.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
在滇西北納西族聚居地,有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城——麗江。古城坐落在麗江壩子西北部,海拔2400余米,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獅子山,東、南兩面比較開闊。源于玉龍雪山的玉河水,在城北玉龍橋附近被分為三股干流(東河、中河和西河)引入城中,再分多股支渠流貫大街小巷。古城、老街和納西文化,造就了獨具風情的高原水鄉。
(1)麗江古城為什么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答案:古城坐落在云貴高原麗江壩子上,海拔較高,因此夏無酷暑;古城緯度較低,北面、西面高山阻擋冬季風入侵,所以冬無嚴寒。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活動
2.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
在滇西北納西族聚居地,有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城——麗江。古城坐落在麗江壩子西北部,海拔2400余米,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獅子山,東、南兩面比較開闊。源于玉龍雪山的玉河水,在城北玉龍橋附近被分為三股干流(東河、中河和西河)引入城中,再分多股支渠流貫大街小巷。古城、老街和納西文化,造就了獨具風情的高原水鄉。
(2)麗江古城的形成和發展利用了哪些有利的地形條件?
答案:古城利用了麗江壩子地勢平坦;北、西兩面依山,可阻擋冬季風;東、南兩面地勢比較開闊,便于夏季風深入;小盆地地形也有利于水源在此匯聚,方便居民用水。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活動
3.閱讀下列材料,想一想,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鎮的空間分布與地形、河流和交通線路有什么關系?塔里木盆地是我國最大的內陸盆地,面積約56萬平方千米。盆地地形封閉,四周高山環繞,氣候特別干旱。塔克拉瑪干沙漠位于盆地中部。綠洲呈串珠狀分布于盆地邊緣,多位于山前沖積扇、洪積扇中下部,這些地方地形較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條件好,人口集中,農牧業較為發達。
答案:城鎮呈串珠狀分布在盆地的邊緣,且大多位于山前沖積扇、洪積扇的中下部。各城鎮之間有交通線路相連。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問題探究
接下來這段山崖掛壁路走得我精神振奮,土林被風化、沖刷得萬千溝壑,這種流水侵蝕性地貌多呈葉脈形狀,隨河谷一路縱列分布得蔚為壯觀。
思考:地形對進出木斯塘村落的交通有什么影響。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活動
1.圖2-57反映了我國地形大勢對交通線路密度的影響。讀圖,完成相關任務。
(1)對比分析我國地勢三級階梯上的交通線路密度。
(2)討論我國地形大勢與交通線路密度之間的關系,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交通密度是第三級階梯最大,其次是第二級階梯,密度最低的是第一級階梯。
(2)我國的地勢是從西向東逐漸降低,交通線隨著地勢的降低,密度逐漸增加。這是由于,地勢較低的東部,分布著更多的人口、工農業發展比較發達,交通線修建成本也比較低。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合理選擇交通運輸方式,優先考慮成本較低、難度較小的公路,鐵路次之。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比較圖中公路的區別,并說明理由。
山區公路
平原公路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在山區中建設公路,往往設計“之”字形線路,“之”字形公路有何有利和不利影響?
有利影響:
道路坡度減緩、省力
不利影響:
破壞植被
易發生地質災害
公路里程長
公路等級受限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活動
2.四川省地形復雜,大致上分為兩部分:西部是川西高原,東部是四川盆地。盆地中部又有平原、丘陵和低山等。不同的地形區,交通線路布局方式不同,交通線路形態也各有差異。讀圖2-58,簡要說明四川省不同地形區交通線路的布局特點和形態特征。
答案:西部山地地形高峻起伏,崎嶇不平,交通線路的分布受地形影響較大,多避開高大山脈,沿山谷,河谷延伸,呈“之”字型分布;
東部四川盆地地勢平坦,交通線路的分布受地形限制很小,呈網狀分布。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合理選擇交通運輸線路:優選地形相對平緩的山間盆地、河谷、山麓地帶,線路需要迂回前進。
阿爾卑斯山區公路
青藏高原山麓公路
黃河河谷公路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合理選擇交通運輸線路:需要翻越山嶺時,為降低道路的坡度,一般采用盤山曲折的線路設計。
塔什庫爾干公路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滇越鐵路人字橋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合理選擇交通運輸線路:最大限度保護生態環境,有效防范自然災害,減少對生態的破環和對耕地的占用。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科技影響交通運輸: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逐步改善交通的布局。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科技影響交通運輸: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逐步改善交通的布局。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答案:縮短距離,提升運輸效率,E6公路部分路段山體陡峻,地質災害多發。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2月9日,北極圈內最大跨徑的懸索橋——挪威哈羅格蘭德大橋正式通車。大橋全長1533米,跨越挪威北部的奧福特峽灣,可取代部分E6公路。大橋的鋼結構工程由中國企業按歐洲標準承建,橋面主要構件鋼箱梁由中國中鐵山橋集團廣東中山重鋼基地生產,作為中國最早鋼橋制造企業的中鐵山橋集團也是港珠澳大橋鋼箱梁的制造企業。下圖示意哈羅格蘭德大橋位置。
(1)說明哈羅格蘭德大橋可取代部分E6公路的原因。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答案:鋼箱梁生產經驗豐富,技術成熟;地處華南沿海,海運便利;勞動力成本低。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2月9日,北極圈內最大跨徑的懸索橋——挪威哈羅格蘭德大橋正式通車。大橋全長1533米,跨越挪威北部的奧福特峽灣,可取代部分E6公路。大橋的鋼結構工程由中國企業按歐洲標準承建,橋面主要構件鋼箱梁由中國中鐵山橋集團廣東中山重鋼基地生產,作為中國最早鋼橋制造企業的中鐵山橋集團也是港珠澳大橋鋼箱梁的制造企業。下圖示意哈羅格蘭德大橋位置。
(2)說明廣東中山重鋼基地承接鋼箱梁生產的優勢。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答案:地處北極圈內,冬季氣溫低,極端溫度差異大;受西風和峽灣地形的影響,大風天氣多;受西北風和北大西洋暖流影響,雨雪天氣多。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2月9日,北極圈內最大跨徑的懸索橋——挪威哈羅格蘭德大橋正式通車。大橋全長1533米,跨越挪威北部的奧福特峽灣,可取代部分E6公路。大橋的鋼結構工程由中國企業按歐洲標準承建,橋面主要構件鋼箱梁由中國中鐵山橋集團廣東中山重鋼基地生產,作為中國最早鋼橋制造企業的中鐵山橋集團也是港珠澳大橋鋼箱梁的制造企業。下圖示意哈羅格蘭德大橋位置。
(3)分析中國企業在參與大橋鋼結構生產和建設中應考慮的氣候條件。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答案:獲得經濟效益;積累高緯度地區橋梁的建設經驗;學習發達國家質量和安全管理標準;提高國際知名度。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2月9日,北極圈內最大跨徑的懸索橋——挪威哈羅格蘭德大橋正式通車。大橋全長1533米,跨越挪威北部的奧福特峽灣,可取代部分E6公路。大橋的鋼結構工程由中國企業按歐洲標準承建,橋面主要構件鋼箱梁由中國中鐵山橋集團廣東中山重鋼基地生產,作為中國最早鋼橋制造企業的中鐵山橋集團也是港珠澳大橋鋼箱梁的制造企業。下圖示意哈羅格蘭德大橋位置。
(4)簡述該項目對中國橋梁建設企業的意義。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貴州北盤江大橋是世界上橋面最高的橋梁,其橋面到谷底垂直高度達565.4米,相當于近兩百層樓的高度。其修建有何有利和不利條件?
有利影響:
道路里程縮短,減少通行時間
避免自然災害的威脅
不利影響:
建設費用高昂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活動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蘭州市是一個典型的河谷型城市,黃河自西向東流貫該市西固、安寧、七里河、城關四區。城區南北兩側山巒對峙。城市主體集中于黃河河谷,并沿著河谷向外圍擴展。
(1)為什么蘭州城區沿黃河分布?
答案:蘭州地處我國西部山區,因黃河谷地較寬闊,地勢相對平坦,水資源充足,因此蘭州市沿黃河谷地分布。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活動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蘭州市是一個典型的河谷型城市,黃河自西向東流貫該市西固、安寧、七里河、城關四區。城區南北兩側山巒對峙。城市主體集中于黃河河谷,并沿著河谷向外圍擴展。
(2)根據相關知識,推斷蘭州城區主干道的走向。
答案:東西走向。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活動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蘭州市是一個典型的河谷型城市,黃河自西向東流貫該市西固、安寧、七里河、城關四區。城區南北兩側山巒對峙。城市主體集中于黃河河谷,并沿著河谷向外圍擴展。
(3)以蘭州城區為例,討論地形對聚落和交通線路布局的影響?
答案:城區分布說明地形對聚落和交通線路的布局影響很大。在高原、山區,河谷地帶往往因為地勢相對較低、平坦,水源充足,成為聚落分布區和交通線路密集區。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避免占用耕地
連接居民點,
方便人們出行
河流
沼澤
山谷
跨過河流時修建橋梁
山谷中的道路應避開陡坡
在陡坡上成“之”字型
陡坡
應避開沼澤地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02 地表形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人類活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是明顯的。為了謀其生存和發展,人類不斷對周圍環境進行改造。隨著生產力的高和人類社會的進步。人類活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也逐步增大
人類活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神秘王國木斯塘
楚桑村位于木斯塘中部、坐落在卡利甘達基河主干與Narsing Khola支流交匯形成的沖積扇平原上。種植著青稞和蕎麥的農田沿著沖積扇四下鋪開,間或有玉米地、杏子樹,是當地人們農業生產的主要場所。土林石壁上有大量的洞窟遺址。
人類活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閱讀
元陽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陽縣哀牢山南部。元陽梯田隨山勢地形變化,因地制宜,坡緩地大則開墾大田,坡陡地小則開墾小田,甚至溝邊坎下石隙也開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數畝,小者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萬畝。元陽梯田是哈尼族人民1300多年來生生不息地“雕刻”的山水田園畫,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陽梯田是紅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區。2013年,紅河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元陽梯田
人類活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活動
1.我國山區多梯田。想一想,在開墾的梯田上耕作,與在坡地上直接耕作相比,哪一種方式更有利于水土保持?為什么?
人類活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活動
2.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
山東半島蓬萊沿岸水下2米深處有一片淺灘,它是全新世(距今1.17萬年至現在)以來形成的落潮流三角洲的淺灘邊緣壩。該壩使北偏東方向的波浪31%在淺灘上破碎,能量衰減77.8%,對沿岸村莊、道路、農田起到保護作用。蓬萊西莊自1500年建村以來,從未受到過海浪威脅。為整治航道,自 1985 年以來不斷開挖水下淺灘,至1990年淺灘水深達2.6~3.1米,個別地方深達4米,使水下淺灘失去防浪作用,1990年1月29—30日和2月23—24日的兩次大風浪,就造成海岸線后退 20米,并沖毀民房24間和農田300多畝。
(1)簡述材料中海岸被嚴重侵蝕的原因。
(2)有人認為,有時對地表形態的微小改變,所引發的災難往往意想不到。你認同這一觀點嗎?結合材料,談一談你的看法。
(3)上網查找資料,舉例說明人類活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人類活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探究
河南輝縣郭亮村地處太行山深處,背靠高山,前臨絕壁。一條長約2000米的巨大懸崖隔開了村莊與外界的聯系。自1972年開始,村民們花了5年多時間在絕壁中鑿出一條長約1300米的掛壁公路——郭亮洞,終于打開了村莊與外界交流的通道。
圖2-49 郭亮村及掛壁公路
1.掛壁公路開鑿前,郭亮村是一個極端貧困的村莊。想一想,制約了該村的發展?
答案:位置偏遠,地形封閉,交通不便。
人類活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探究
河南輝縣郭亮村地處太行山深處,背靠高山,前臨絕壁。一條長約2000米的巨大懸崖隔開了村莊與外界的聯系。自1972年開始,村民們花了5年多時間在絕壁中鑿出一條長約1300米的掛壁公路——郭亮洞,終于打開了村莊與外界交流的通道。
2.一條公路,改變了一個村莊的命運。議一議,掛壁公路的開鑿對郭亮村有哪些重要意義?
答案: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提高經濟收入,提高山區交通運輸能力,促進對外聯系;增加區域知名度,擴大旅游市場。
圖2-49 郭亮村及掛壁公路
人類活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03 本節課堂作業
1. 導致圖中鐵路線彎曲的主導因素是
( )
A. 避開河谷 B. 避開山脊
C. 聯系居民點 D. 避開斷層
【解題思路】交通線可以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導致圖中鐵路線彎曲的主導因素是聯系居民點,C對。鐵路沒有沿河谷分布,A錯。主要位于平原地區,沒有受山脊、斷層影響,B、D錯。
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完成下列問題。
2. 圖中居民點的分布特點是( )
①沿河分布
②沿交通線分布
③沿斷層線分布
④聚落的規模與地形有關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解題思路】讀圖,圖中居民點的分布特點是沿河分布,①對。沿交通線分布,②對。圖中沒有斷層線分布,③錯。聚落的規模與地形有關,不是分布位置特點,④錯。所以A對。
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完成下列題。
3. 西藏地區聚落主要分布在( )
A. 半山腰 B. 狹窄河漫灘平原
C. 三角洲平原 D. 高山頂部
【解題思路】西藏地區氣候高寒,故聚落大多分布在熱量條件較好的深切河谷的河漫灘平原上。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
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4. 西藏山南地區聚落分布的成因( )
A. 河谷地勢低,氣候溫暖
B. 三角洲地區地勢平坦
C. 半山腰降水豐富
D. 便捷的內河航運及海上運輸
【解題思路】西藏南部地區聚落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帶,原因是河谷地勢低,氣候溫暖,且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有利于生產和生活。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
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5. 圖示時期,該地地貌變化的自然原因是( )
A. 流水沉積 B. 流水侵蝕
C. 風力沉積 D. 風力侵蝕
【解題思路】據圖中信息可知,該區域為我國某區域(約 34°33′N,114°49′E 附近),位于東部濕潤半濕潤地區,降水豐富,河流發育,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為主,風力作用主要發生在我國西北地區;根據等高線特征可知,該區域地勢低平,以河流沉積作用為主。故A正確,BCD錯誤。
讀下圖為“我國某區域 (約34°33′N,114°49′E附近)不同時期城市位置變遷圖”。根據以上材料和圖,回答下列各題。
6. 有關圖示區域城市搬遷原因及選址區位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避免被風沙掩埋 背風坡
B. 避免被風沙掩埋 迎風坡
C. 避免水災 高地
D. 避免水災 遠離河流
【解題思路】根據圖中兩次搬遷的方向可知,均是由地勢低洼處搬遷至地勢較高處,說明下游地區洪澇災害多發,為了趨利避害,將城市搬遷至地勢高且平坦的地區,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
讀下圖為“我國某區域 (約34°33′N,114°49′E附近)不同時期城市位置變遷圖”。根據以上材料和圖,回答下列各題。
讀懸空寺位于山西省恒山(39°42′N,113°41′E)的金龍河峽谷(南北走向),“懸掛”于崖壁的天然凹槽處。古時人們在峭壁上修建了棧道,后世以此為依托建起懸空寺。懸空寺“日曬不著、雨淋不著、風吹不著、千年不倒”。始建初期,懸空寺距離谷底近百米,后來與谷底距離越來越近。如圖示意懸空寺所在山谷形狀。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7. 懸空寺的選址對其能“千年不倒”的自然原因說法正確是( )
A. 凹槽陽光被遮擋可避免風化
B. 較高的位置可阻擋雨水沖刷
C. 港灣形山谷減少風力的侵蝕
D. 山體遮擋可避免了洪水侵襲
【解題思路】A 選項凹槽處遮擋陽光,縮短陽光照射時間,減少風化但風化仍不可避免,故錯誤;B,阻擋雨水沖刷是因其地處凹槽位置,故錯誤;C 選項港灣形山谷風速減小,起到避風港的作用,風力侵蝕減弱,故正確;D 洪水侵襲的避免是因其位置較高,故錯誤。故選:C。
8. 懸空寺與谷底距離越來越近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峽谷兩側山地下沉 B. 峽谷底部地殼抬升
C. 峽谷河流的侵蝕下切 D. 峽谷河流泥沙沉積
【解題思路】若峽谷兩側山地下沉或峽谷底部地殼抬升,則可能導致懸空寺與谷底距離變近,但材料和圖中缺乏相關信息,無法判斷,A、B錯;河流侵蝕下切,會使懸空寺與谷地距離增大,C錯;該地為黃土高原地區,黃土土質疏松,再加上為溫帶季風氣候,夏季多大雨、暴雨,河流含沙量大,谷地泥沙沉積不斷堆高,使谷地與懸空寺距離變近,D對。故選:D。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河岸帶是陸地和河流的交錯地帶,坡面徑流的變化使河岸帶具有生態脆弱性、物種多樣性等特點。采取恰當的河岸帶管理措施,調節坡面徑流量,可以使其生態功能得到充分發揮。下面左圖為某次降水過程中河流岸坡不同坡度(10°、20°)和植被蓋度(0、30%)條件下坡面徑流的變化過程(假定降雨強度不變,徑流系數表示降水形成徑流的比例)。右圖溪流倒木是我國東部地區河岸的一種常見景觀。在該河流岸坡改造工程中,有關部門計劃采取“生態梯田”的岸坡設計理念,并且著手清理溪流倒木。
(1)據圖說出哪個坡度的坡面徑流量受植被蓋度影響程度大?請指出依據,并推測“生態梯田”改造的具體措施。
答案:植被蓋度對坡度10°(小)的岸坡,,影響程度大。依據:10°時,不同植被蓋度的坡面徑流差異大,說明植被蓋度對坡面徑流的影響大;或者:20°時,不同植被蓋度差異小,說明不同植被蓋度對坡面徑流影響小;措施:降低坡度,平整坡面,改造成階梯狀河岸;植樹種草,增加植被蓋度。
(2)簡析河岸帶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原因。
答案:河岸帶臨近河流,水源充足;多河流沉積物,土壤較肥沃;位于水域、陸域交錯地帶,生態環境復雜多樣;河岸淺灘淺水環境,為魚類產卵孵化提供條件;近岸陸地營養物質輸入較多,餌料豐富,利于魚類匯集;食物豐富,利于動物覓食(任答三點) 。
(3)針對有關部門清理溪流倒木的做法,有專家提出異議,請幫他闡明理由。
答案:溪流倒木可以攔阻河水,降低流速,減弱河水對堤岸的侵蝕破壞;可以促進泥沙淤積,加固堤岸;可以為水生生物提供棲息地(或生存空間);攔截物被分解、產生養分,為魚類生物提供充足的餌料;清除后破壞部分生物的棲息地;清除后導致河流生物多樣性降低(任答四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平区| 白沙| 张家港市| 丽江市| 衡阳市| 根河市| 临洮县| 容城县| 盘山县| 南和县| 游戏| 禄丰县| 顺平县| 大理市| 资源县| 津南区| 蓝山县| 东阳市| 永州市| 陵川县| 隆子县| 彰武县| 靖安县| 仪陇县| 临猗县| 宜丰县| 宜昌市| 桃源县| 巴中市| 长武县| 渭南市| 汶川县| 崇阳县| 浙江省| 佛学| 宁明县| 阳曲县| 新乡县| 和平区| 绥棱县| 荆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