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7張PPT)(2024人教版)七年級下第十章 西半球的國家第二節 巴西(第1課時)【人地協調觀】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分析巴西熱帶農業生產與自然地理環境的關系。【綜合思維】運用圖文資料,說出巴西的人種構成特點及形成原因,說明巴西多元的文化及影響。【地理實踐力】聯系巴西的自然地理環境,結合實例簡要分析該國因地制宜發展熱帶農業生產的途徑。【區域認知】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巴西的地理位置,描述巴西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1素養目標2巴西(一)巴西的自然環境2【新知導入】南美大國:巴西3新知講解:巴西的地理位置特點【1】讀圖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赤道南回歸線巴西大部分位于南半球、西半球絕大部分國土位于熱帶位于南美洲東部,西臨大西洋熱帶大西洋4新知講解:巴西的自然環境特點【1】讀圖,找出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并描述巴西的地形地勢特征。【地形特征】西北部:亞馬孫平原東南部:巴西高原巴西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地勢特征】:東南高,西北低。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亞馬孫平原4新知講解:巴西的自然環境特點亞馬孫平原西起安第斯山脈,東至大西洋,南北介于巴西高原與圭亞那高原之間,面積約 560 萬平方千米,由亞馬孫河沖積形成,是世界面積最大的沖積平原。巴西高原4新知講解:巴西的自然環境特點巴西高原介于亞馬孫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之間,海拔300—1500 米,地面起伏平緩,其總面積為 500 多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2】亞馬孫河4新知講解:巴西的自然環境特點亞馬孫河是世界第二長河,發源于巴西北部的安第斯山脈,自西向東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水文特征】:亞馬孫河流域內降水多,水位變化小,河流含沙量少,沒有結冰期,水能資源豐富。本地圖來源:《義務教育教科書 地理 七年級 下冊》 審圖號:GS 京(2024)0377 號安第斯山脈【3】讀圖,找出巴西的主要氣候類型,并分析其氣候特征。4新知講解:巴西的自然環境特點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雨林氣候(北部)熱帶草原氣候(南部)全年高溫多雨終年高溫,分干濕兩季氣候特點是濕熱【課堂探究】試從氣候、地形兩方面分析亞馬孫河水量特別豐富的原因。4新知講解:巴西的自然環境特點熱帶雨林氣候①氣候:位于熱帶雨林氣候區,全年 。②地形:北、西、南三面地勢 ,向河流匯集的水量 。高溫多雨高多本地圖來源:《義務教育教科書 地理 七年級 下冊》 審圖號:GS 京(2024)0377 號安第斯山脈圭亞那高原亞 馬 孫 平 原巴 西 高 原2巴西(二)混血人種為主的國家4【視頻】:巴西的混血人種5新知講解:混血人種為主的國家【1】巴西的種族構成巴西人口超過2億,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巴西人口中,混血種人數量眾多,約占總人口的2/5。巴西是一個以白種人為主的國家5新知講解:混血人種為主的國家【2】混血種人的由來我叫卞卡。我的家族有黑種人、白種人和黃種人的血統。巴西有很多像我家這樣的家庭。(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15世紀末,葡萄牙殖民者進入巴西。隨著種植園的發展,大批非洲的黑人奴隸被販賣到巴西。葡萄牙人、黑種人、原住民印第安人相互通婚,他們的后代便成為混血種人。5新知講解:混血人種為主的國家【3】巴西的種族分布混血種人印第安人葡萄牙人黑人巴西種族和文化差異顯著。南部居民多有歐洲血統,可溯源到19世紀初來自歐洲各國的移民。而北部和東北部的居民部分是土著,部分具有歐洲或非洲血統。東南地區是巴西民族分布最廣泛的地區,該地區主要有白人(主要是葡萄牙后裔和意大利后裔)、混血人、非洲巴西混血以及亞洲和印第安人后代。5新知講解:混血人種為主的國家巴西的人口分布很不平衡,9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這一地區氣候較溫和,利于人類居住,且殖民者最先到達和開發,經濟發達,吸引了大量人口聚集。【4】巴西的人口分布首都:巴西利亞最大城市圣保羅第二大城市里約熱內盧5新知講解:混血人種為主的國家【5】巴西的多元文化在這個有大量混血種人的國家里,來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巴西多元文化,比如足球、狂歡節、桑巴舞等。這種多元文化的形成源于歐洲殖民、非洲奴隸貿易、原住民文化以及大量移民的影響。狂歡節6巴西的多元文化巴西狂歡節被譽為“地球上最偉大的表演”,是全球最大的狂歡節之一,也是巴西文化的象征,通常在每年的2月中下旬舉行。狂歡節的慶祝形式多種多樣,包括化妝舞會、彩車游行、宴會、桑巴舞等。6巴西的多元文化6巴西的多元文化6巴西的多元文化7【課堂活動】:認識巴西的多元文化 狂歡節是從歐洲傳到巴西的節日。每年 2 月下旬,巴西各地都要舉行隆重的游行活動,人們載歌載舞,通宵達旦地狂歡。 在巴西,足球是人們最喜歡的一項運動。英國是現代足球的發源地,現在巴西的足球運動水平堪稱世界一流。不論在巴西的街頭還是海灘,到處都可以看到各種膚色的青年在踢足球。7【課堂活動】:認識巴西的多元文化 巴西人喜歡跳桑巴舞。葡萄牙的民歌、游戲,非洲的鼓樂、舞蹈,在桑巴舞中得到完美的結合。巴西各大城市都有不少桑巴舞學校,民間還有桑巴舞協會。7【課堂活動】:認識巴西的多元文化7【課堂活動】:談談多元文化對巴西的影響 我最喜歡巴西足球隊。我就是通過足球認識巴西的。 巴西的狂歡節太有趣了!世界各地游客都愿意前往觀賞。 不同文化相互交流,一定能夠促進文化的發展。提高巴西的國際知名度促進旅游業的發展促進文化交流8板書設計巴西(1)地理位置:南半球、西半球,絕大部分位于熱帶(2)地形特點: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地勢東南高、西北低。(3)氣候特點: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氣候,全年濕熱。自然環境特征混血種人為主的國家(1)人種構成:白種人53.7%,混血種人38.5%(2)人口分布: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3)多元文化的影響:足球、狂歡節、桑巴舞9課堂練習1.讀巴西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1)巴西的里約熱內盧瀕臨 (大洋),所在國家位于 (大洲)。(2)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亞,位于世界最大的高原 上,該城市雖然位于熱帶,但有“四季如春”之稱,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3)從經濟發展水平劃分,巴西屬于 國家,發展中國家之間間關于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商談稱為“ ”。南美洲大西洋巴西高原地形發展中南南合作9課堂練習讀巴西地圖,完成下列小題。2.巴西大部分地區位于哪個熱量帶( )A.寒帶 B.北溫帶C.南溫帶 D.熱帶3.巴西境內有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亞馬孫河,該河流干流的流向是( )A.自南向北 B.自北向南C.自西向東 D.自東向西DC讀“澳大利亞示意圖”和“巴西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4.下列關于澳大利亞和巴西的共同特征,敘述正確的是( )A.兩國均位于北半球B.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C.兩國礦產資源短缺D.兩國均被北回歸線穿過B9課堂練習讀“澳大利亞示意圖”和“巴西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5.關于澳大利亞和巴西人口和經濟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兩國都是混血人種為主,通用葡萄牙語。B.澳大利亞素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之稱,巴西有“咖啡之國”之稱。C.兩國都是世界上重要的鐵礦石出口國D.兩國的首都都不是其最大城市A9課堂練習讀“澳大利亞示意圖”和“巴西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6.從氣候因素方面分析,巴西境內的亞馬孫河成為世界上流量最大河流的原因是( )A.流經熱帶雨林氣候區B.流經熱帶季風氣候區C.流經熱帶草原氣候區D.流經熱帶沙漠氣候區A9課堂練習讀“澳大利亞示意圖”和“巴西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7.關于澳大利亞的敘述正確的是( )A.墨累河發源于大分水嶺,注入太平洋B.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C.西部有大自流盆地D.氣候呈半環狀分布,有大面積的熱帶雨林氣候。B9課堂練習讀巴西的礦產和工業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8.巴西工業主要分布在( )A.巴西高原 B.東南沿海地區C.亞馬孫平原 D.西部內陸地區9.受被葡萄牙殖民的歷史影響,巴西文化具有多元性,下列不屬于巴西典型文化特色的是( )A.英語 B.足球 C.狂歡節 D.桑巴舞B9課堂練習A讀巴西的礦產和工業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10.結合上圖和所學知識,推斷亞馬孫河( )A.結冰期長 B.流域面積小C.水量大 D.向東注入太平洋11.下列有利于熱帶雨林保護的措施是( )A.興修公路 B.開辟牧場和農場C.亂砍濫伐 D.建立生態保護區C9課堂練習D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下節課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