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選擇性必修2第四章 區際聯系與區域協調發展第三節 產業轉移課程標準:以某區域為例,說明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學習目標:運用資料,結合實例,分析產業轉移的原因。結合實例,說明產業轉移對產業轉出區和承接區的經濟、環境、社會影響,辨證認識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本節課的思路:Q1:什么是產業轉移 Q2:為什么要產業轉移 Q3:產業轉移對轉出區、承接區的區域發展會產生什么影響 一、產業轉移概況:1.概念產業轉移是企業將產品生產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產地轉移到其他地區的經濟現象。2.方向原生產地其他地區經濟發達區經濟欠發達區3.類型國內產業轉移國際產業轉移課前自主學習產業轉移開辟國際市場避開各種限制市場變化市場因素數量、質量、價格勞動力因素政策因素迫使企業外遷吸引企業進駐主要因素其他因素國際形勢變化國家政策調整原生產地用地緊張地價昂貴環境污染4.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間接干預項目審批價格管制緊縮信貸提供優惠改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水平課前自主學習二、課前練習1.B 2.A 3.D 4.A 5.A 6.C 7.B√√(2016年全國2卷,3-4)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家電企業將組裝工廠向其國外轉移。圖1示意日資家電組裝工廠轉移目的地隨時間的變化。據此完成1-2題。1. 影響日資家電組裝工廠不斷轉移的主要因素是A.市場規模 B.勞動力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技術水平2.20世紀90年代末,越南對日資家電組裝工廠的投資吸引力已超過中國,但其日資家電組裝工廠數量卻遠少于中國,主要原因是中國A.市場規模大 B.技術水平高 C.勞動力素質高 D.基礎設施水平高√7.南康木匠大批返鄉開辦家具企業的主要原因是A.南康資金雄厚 B.沿海地區產業轉型升級C.南康木材豐富 D.沿海地區家具需求上升(2018年海南卷6)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地處我國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區,森林覆蓋率高,是傳統的“木匠之鄉”。2008年后,大批在沿海務工的南康木匠返鄉開辦家具企業,木材從東南亞進口,產品面向中低端市場,銷往全國各地。2016年,南康已有家具企業7500多家,從業人員40多萬人,產值達1010億元。據此完成第7題。二、產業轉移的原因原產地生產成本增加,企業生產利潤減少產品銷售市場改變,擴大市場面臨障礙根本原因產業轉移最終目的降低生產成本擴大銷售市場獲取最大利潤利潤最大化原則:利潤 = 總收益 — 成本maxminmax尋找最佳區位,降本增效三、產業轉移的一般規律規律1:轉移方向發達國家或地區 發展中國家或欠發達地區我國產業轉移路線圖4.30 日本的三次工業結構調整三、產業轉移的一般規律輕工業積累資金提高技術重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加強基礎工業提高科技水平規律2:轉移主體四、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圖4.30 日本的三次工業結構調整失業率升高產業升級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環境污染減少思考:日本的產業轉出對承接區會帶來什么影響呢?環境污染加重經濟、社會、環境/正面、負面轉出地引鳳筑巢轉入地(承接區)大本P70四、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經濟、社會、環境)騰籠換鳥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上世紀70年代,半導體產業從美國轉移到日本,造就了富士通、日立、東芝、NEC等世界頂級的半導體企業;80年代中后期,美國逐步把IC的設計與制造進行分離,并將制造業由美國、日本向韓國以及我國臺灣轉移,造就了三星、海力士、臺積電、日月光等大型廠商。如今,中國已成為半導體產業第三次轉移的核心地區,幾乎所有的大型半導體公司均在中國有布局,并在大幅增加投資力度。我國半導體產業厚積薄發,半導體產業下游發展興旺,發展半導體產業已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電子生產國和消費國。下圖為半導體產業鏈示意圖。【課堂練習】(1)分析半導體產業第二次轉移時,美國將IC的設計環節留在本國而將制造業向國外轉移的原因。(4分)(2)說明中國承接半導體產業第三次轉移的優勢條件。(6分)(3)簡述半導體產業轉移對中國產生的有利影響。(6分)設計營銷加工附加值(1)分析半導體產業第二次轉移時,美國將IC的 設計環節留在本國而將 制造業向國外轉移的原因。(4分)IC的設計環節具有核心競爭力,利潤高;制造環節利潤較低。設計環節制造業比較考點:產業轉移的原因微笑曲線上游下游在芯片產業鏈中,上游主要是指原材料供應商、設計公司和制造設備廠商,其中原材料包括硅片、封裝材料、薄膜等;//設計公司主要負責芯片設計;//制造設備廠商則負責供應晶圓制造設備和封裝測試設備等。(2)說明中國承接半導體產業第三次轉移的優勢條件。(6分)考點:產業轉移的影響因素我國科技發展迅速具備了相應的技術條件;資金充裕。(上游)勞動力成本較低;(下游)半導體產業下游應用發展迅速,消費市場廣闊;如今,中國已成為半導體產業第三次轉移的核心地區,幾乎所有的大型半導體公司均在中國有布局,并在大幅增加投資力度。我國半導體產業厚積薄發,半導體產業下游發展興旺,發展半導體產業已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電子生產國和消費國。下游上游注意:影響產業轉移的區位因素分析具體思路(1)分析影響產業(工業)部門的區位因素,確定出 因素主導(2)對比分析產業轉入地和轉出地的區位條件(3) ,確定出影響產業轉移的區位因素綜合分析(3)簡述半導體產業轉移對中國產生的有利影響。(6分)考點:產業轉移對轉入區的影響如今,中國已成為半導體產業第三次轉移的核心地區,幾乎所有的大型半導體公司均在中國有布局,并在大幅增加投資力度。我國半導體產業厚積薄發,半導體產業下游發展興旺,發展半導體產業已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電子生產國和消費國。有利于我國的產業轉型升級;能夠提供就業機會,促進經濟發展;有利于增加我國半導體市場在國際市場中的份額;有利于提升我國半導體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促進我國的科技發展等。(2019年全國1卷,36(4))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澳大利亞是一個地廣人稀的發達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本土汽車生產主要由美日幾家大型汽車品牌公司控制,整車和零部件工廠主要布局在墨爾本、阿德萊德和吉朗等地(位置見下圖)。1974年澳大利亞汽車生產以47.5萬輛的產量居世界第10位。1988年澳大利亞政府開始實施取消進口汽車配額限制并大幅降低關稅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車大量涌入,原本多樣化的本土汽車市場進一步細分,每種品牌和車型的車輛需求都較少,汽車生產成本也居高不下,2016年僅以16.1萬輛的產量排在世界第32位,2017年10月20日,最后一條汽車生產線在阿德萊德關閉,宣告本土汽車制造成為歷史。(1)說明澳大利亞汽車生產存續期間,整車和零部件工廠布局在東南沿海地區的有利條件。(8分)(2)分析澳大利亞汽車市場對每種品牌和車型的車輛需求都較少的原因。(8分)(3)簡述澳大利亞汽車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4分)(4)指出汽車生產的退出對當地城市經濟發展的影響。(4分)對接高考(1)說明澳大利亞汽車生產存續期間,整車和零部件工廠布局在東南沿海地區的有利條件。(8分)城市較多市場需求量大澳大利亞東南部,殖民者最早開發開發歷史悠久,基礎設施完善,產業基礎好鐵路、公路、海運多種交通運輸方式臨海、港口多,交通運輸便利勞動力相對充足補充答案:①技術水平高,人才眾多,信息通達度高;②整車廠和零部件工廠集聚,降低生產成本,獲得規模效益③臨海,環境容量大;考查知識點----工業區位(人口相對密集)(1)自然:土地、水源、原料等。(2)社經:市場、交通運輸、科技、勞動力、政策等。(2)分析澳大利亞汽車市場對每種品牌和車型的車輛需求都較少的原因。(8分)總需求量小/市場規模小地廣人稀國土面積大品牌、型號更多取消進口汽車配額限制并大幅降低關稅原本多樣化的市場對汽車種類、型號需求多樣化消費者選擇更多每種……需求都較少澳大利亞地廣人稀運輸距離長鐵路、航空等替代性運輸方式澳大利亞是一個地廣人稀的發達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本土汽車生產主要由美日幾家大型汽車品牌公司控制,整車和零部件工廠主要布局在墨爾本、阿德萊德和吉朗等地(位置見圖5)。1974年澳大利亞汽車生產以47.5萬輛的產量居世界第10位。1988年澳大利亞政府開始實施取消進口汽車配額限制并大幅降低關稅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車大量涌入,原本多樣化的本土汽車市場進一步細分,每種品牌和車型的車輛需求都較少,汽車生產成本也居高不下,2016年僅以16.1萬輛的產量排在世界第32位。2017年10月20日,最后一條汽車生產線在阿德萊德關閉,宣告本土汽車制造成為歷史。人口總量小各地氣候等自然環境差異顯著加劇國內汽車市場競爭補充(3)簡述澳大利亞汽車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4分)勞動力成本高發達國家市場需求量小補充答案:①布局在發達的大城市,土地租金高;②由美、日等品牌公司控制,缺乏自主品牌與核心技術,研發成本高。難以通過規模效應降低單位生產成本考查知識點----工業區位(1)自然:土地、水源、原料等。(2)社經:市場、交通運輸、科技、勞動力、政策等。(與發展中國家相比,)澳大利亞(發達國家)汽車生產成本高的原因?澳大利亞是一個地廣人稀的發達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本土汽車生產主要由美日幾家大型汽車品牌公司控制,整車和零部件工廠主要布局在墨爾本、阿德萊德和吉朗等地(位置見圖5)。1974年澳大利亞汽車生產以47.5萬輛的產量居世界第10位。1988年澳大利亞政府開始實施取消進口汽車配額限制并大幅降低關稅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車大量涌入,原本多樣化的本土汽車市場進一步細分,每種品牌和車型的車輛需求都較少,汽車生產成本也居高不下,2016年僅以16.1萬輛的產量排在世界第32位。2017年10月20日,最后一條汽車生產線在阿德萊德關閉,宣告本土汽車制造成為歷史。生產成本高(4)指出汽車生產的退出對當地城市經濟發展的影響。(4分)經濟下滑考查知識點----產業轉移對區域(遷出區)發展的影響影響正面負面澳大利亞是一個地廣人稀的發達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本土汽車生產主要由美日幾家大型汽車品牌公司控制,整車和零部件工廠主要布局在墨爾本、阿德萊德和吉朗等地(位置見圖5)。1974年澳大利亞汽車生產以47.5萬輛的產量居世界第10位。1988年澳大利亞政府開始實施取消進口汽車配額限制并大幅降低關稅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車大量涌入,原本多樣化的本土汽車市場進一步細分,每種品牌和車型的車輛需求都較少,汽車生產成本也居高不下,2016年僅以16.1萬輛的產量排在世界第32位。2017年10月20日,最后一條汽車生產線在阿德萊德關閉,宣告本土汽車制造成為歷史。外商撤離投資減少零配件、物流運輸、零售等相關產業萎縮失業率提升產業升級居民收入下降市場政策經濟水平勞動力產業轉移技術條件影響因素促進區域產業分工與合作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改變勞動力就業的空間分布向經濟欠發達區域轉移向勞動力廉價區域轉移向市場潛力廣闊區轉移向政策優惠區域轉移表現影響改變區域地理環境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