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第一章 第三節 課時2運用示意圖,說明地球的圈層結構。課程標準通過視頻和示意圖等材料,分析地球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的組成,明確其位置。(區域認知)結合圖表、文字等相關材料,分析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圈層劃分中的應用。(綜合思維)12通過野外實地考察和觀測,說明地球外部圈層的特點,明確各個圈層之間的關系。(地理實踐力)3目標一 地球的內部圈層目標二 地球的外部圈層地球的內部圈層一地球的內部圈層1.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內核外核地幔地殼橫波縱波03691215速度/km S-1100020003000400050006000深度/km莫霍面古登堡面6371地面地心33290051502.各圈層特征內核:固態固體金屬球,具有超強的壓力。外核:液態或熔融狀態可能是極高溫度和高壓狀態下的鐵和鎳組成地幔:上部存在一個軟流層主要由含鐵、鎂的硅酸鹽類礦物組成,分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一個軟流層,一般認為這里可能是巖漿的主要發源地。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是由巖石組成,合稱巖石圈。地殼:固態平均厚度為17 km,大陸地殼較厚,大洋地殼較?。坏厍虼蠓秶腆w表面的海拔越高,地殼越厚;海拔越低,地殼越薄。地球的內部圈層地殼位于莫霍面以上,是地球表面一層薄薄的、由巖石組成的堅硬的外殼。巖石圈不同于地殼,巖石圈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二者關系如圖所示:地殼與巖石圈的區別與聯系導 練(2022·河南鄭州模擬)如圖為“地球圈層局部示意圖”。完成1~2題。1.圖中①~④對應正確的是A.①—地殼B.②—巖石圈C.③—下地幔D.④—軟流層√圖中①②位于莫霍面以上,為地殼,①②③合起來為巖石圈,④為軟流層,故選D。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①—在地球上連續分布B.②—元素以鐵、鎳為主C.③—巖石圈的組成部分D.④—橫波無法通過該層√由圖可看出,①只在大陸上分布,具有不連續性,A錯誤;②位于地殼的下部,主要成分是硅和鎂,鐵和鎳等金屬元素主要分布在地核,故B錯誤;①②③合起來為巖石圈,故C正確;④處巖層為軟流層,噴出之前接近固態,縱、橫波都可以通過,D錯誤。如圖為某學生繪制的“地球內部圈層結構模式圖”,圖中數字代表緯度。據此完成3~4題。3.圖中陰影應該是A.硅鋁層B.硅鎂層C.軟流層D.巖石圈√圖中的陰影部分為位于莫霍面以下、上地幔以上的部分,應是軟流層。4.地震波中的橫波無法穿越A.外核B.地殼C.莫霍面D.下地幔√地震波中橫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縱波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橫波和縱波都可以經過地殼、莫霍面、下地幔,在古登堡面處,橫波消失,縱波的速度明顯下降,而古登堡面以下為地核部分。地球的外部圈層二地球的外部圈層水圈生物圈大氣圈地球的外部圈層1.大氣圈是包裹地球的氣體層,近地面的大氣密度大,隨高度增加,大氣密度迅速減小。干潔空氣的組成及其按體積所占的百分比氬、臭氧及其他0.97%二氧化碳(CO2)0.03%氮(N2)78%氧(O2)21%地球的外部圈層2.水圈由液態水、固態水和氣態水組成,按它們存在位置和狀態,可分為海洋水、陸地水、大氣水和生物水。永凍土底冰湖泊淡水土壤水沼澤水河水生物水其他淡水1.21%海洋水96.538%陸地淡水2.526%冰川68.72%地下淡水30.07%大氣水0.001%湖泊和地下咸水0.935%地球的外部圈層3.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總稱。它占有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巖石圈的上部。大氣圈巖石圈水圈生物圈思考為什么說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環境系統中最活躍的圈層?生物圈中的生物,不僅使自然界中的化學元素進行了遷移,而且改造了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從而使地球面貌發生了根本變化。因此,自然地理環境系統中最活躍的圈層是生物圈。地球外部圈層特點比較外部圈層 概念 組成 其他大氣圈 包裹地球的氣體層 氣體和懸浮物,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 大氣圈使得地球上的溫度變化和緩,風、云、雨、雪等天氣現象與人類息息相關水圈 由液態水、固態水和氣態水組成 主體是海洋,還包括陸地上的河流、湖泊、沼澤、冰川、地下水等 連續但不規則的圈層,且處于不間斷的循環運動之中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總稱 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巖石圈的上部 生物圈與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相互滲透、相互影響,是最活躍的圈層導 思2022年5月28日,俄羅斯遠東堪察加半島上一火山噴發。火山灰云高達13千米。圖1為該火山噴發景觀圖。圖2為地球外部圈層示意圖。1.[區域認知]火山噴發形成的蒸汽柱聯系的地球圈層是什么?答案 巖石圈和大氣圈。答案 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巖石圈。2.[綜合思維]火山噴發物進入大氣后,會形成火山灰,指出火山灰在地球圈層結構中的物質遷移順序。答案 見下圖。3.[地理實踐力]在圖2的適當位置標出地球的外部圈層。答案 生物圈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狹義的生物圈僅指生物本身。4.[綜合思維]有人說,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總稱;也有人說,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環境的總稱。對此,你的理解是什么?導 練(2022·廣東珠海月考)讀圖,完成1~2題。1.②圈層的主體是A.河流 B.湖泊C.冰川 D.海洋√圖中②圈層為水圈,水圈的主體是海洋。2.下列有關地球圈層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A.①圈層由地殼組成B.②圈層的主體是陸地水,包括河流水、地下水、冰川水等C.③圈層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巖石圈的上部D.④圈層密度隨高度增加而增加√①圈層為巖石圈,由地殼和軟流層以上的地幔部分組成;②圈層是水圈,由液態水、固態水和氣態水組成,其主體是海洋;③圈層是生物圈,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巖石圈的上部;④圈層為大氣圈,大氣密度隨高度增加而遞減。讀圖,完成3~4題。3.該景觀圖體現出的地球圈層的個數是A.2個 B.3個C.4個 D.5個√從圖中可以看出,形成該景觀的地球圈層主要有水圈、生物圈、巖石圈和大氣圈。4.該景觀的形成過程,充分說明了A.圖中各圈層都是連續而不規則的,且都相互聯系B.圖中的各圈層之間存在著物質遷移和能量轉化C.圖中的各圈層是獨立發展變化的D.水圈的構成要素中,只有地表水處于不間斷循環之中√該景觀的形成說明四大圈層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各圈層之間不斷進行著物質遷移和能量轉化。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