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第八章 了解地區第一節 東南亞第1課時 東南亞的位置、自然特征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圖片、地圖、影像資料等。使用工具一起挑戰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東南亞的地理位置,掌握馬六甲海峽的地理位置,歸納東南亞的地形特征。分析地形特征及氣候特征對東南亞農業生產的影響。讀圖,描述東南亞的地理位置;讀圖,掌握馬六甲海峽的地理位置;讀圖,歸納東南亞的自然特征。獲取知識得到素養認識東南亞地理位置重要性,理解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區域認知分析地形、氣候特征對東南亞農業生產的影響。綜合思維根據圖文資料,描述東南亞的地形、氣候等自然特征。地理實踐力發 現華人與華僑①讀圖,說一說,華人在東南亞的分布具有哪些特點?②查找相關資料,議一議,這些華人對當地經濟發展產生了哪些積極作用?主要分布在沿海或沿河的平原地區。東南亞是世界上海外華人相對集中的地區,華人總數2000萬以上。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我國東南沿海一帶,特別是廣東、福建兩省,有大量勞動力“下南洋”謀生。他們中的多數人及其后代取得了所在國國籍,也有少數人仍保留中國國籍。這些海外華人與當地人民世代和睦相處,對東南亞的開發和繁榮作出了巨大貢獻。東南亞華人分布“十字路口”的位置01山河相間的地形02濕熱的氣候0301“十字路口”的位置東南亞位于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一、“十字路口”的位置地理位置描述東南亞亞洲東南部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東南與大洋洲相望(相鄰)。海陸位置東南亞位置一、“十字路口”的位置地理位置描述緯度位置10°S ~ 25°N,大部分地區位于熱帶(低緯度地區)。東南亞位置一、“十字路口”的位置地區組成中南半島位于中國以南的半島。馬來群島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2萬多個大小島嶼的總稱。東南亞位置東南亞位置一、“十字路口”的位置國家和地區“十字路口”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十字路口”。閱 讀馬六甲海峽位于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因馬來半島的著名古城馬六甲而得名。海峽長1080千米,呈西北寬、東南窄的喇叭形,最窄處僅5.4千米。一般水深25~27米,自東南向西北遞增,最深處達200米,大部分時間風平浪靜,有利于航行。該海峽現由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三國共同管轄。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聯結歐洲、印度洋沿岸港口與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目前,海峽可通行20萬噸級油輪,年通過船只約8萬艘,是世界上最為繁忙的航道之一。海峽東南端的新加坡港是世界著名海港。馬六甲海峽一、“十字路口”的位置02山河相間的地形山河相間、縱列分布。活動探究熟知中南半島的地形特征3中南半島地形分布在右圖中描出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昭披耶河(湄南河)、湄公河、紅河,說出這些河流的流向特點,并判斷它們分別注入哪個大洋。據此判斷中南半島地勢特征及地形與河流之間的分布關系。找一找活動探究熟知中南半島的地形特征3中南半島地形分布在右圖中描出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昭披耶河(湄南河)、湄公河、紅河,說出這些河流的流向特點,并判斷它們分別注入哪個大洋。找一找紅河湄公河湄南河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瀾滄江太平洋水系:湄南河、湄公河、紅河。印度洋水系: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大致流向均為自北向南 。3中南半島地形分布2. 據此判斷中南半島地勢特征及地形與河流之間的分布關系。找一找紅河湄公河湄南河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瀾滄江活動探究熟知中南半島的地形特征山脈與河流由北向南延伸。(山河相間,縱列分布)。地勢北高南低。地形地勢合作探究中南半島的河流上游奔騰在崇山峻嶺之中,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地形地勢合作探究進入下游后,水流平緩,泥沙沉積形成沖積平原,是東南亞重要的農業地區。活動探究熟知馬來群島的地形特征3讀圖,標記出蘇門答臘島、馬來半島、加里曼丹島、爪哇島、蘇拉威西島、菲律賓群島和新幾內亞島等。據圖分析馬來群島的地形特征。找一找河流短小湍急。以山地、丘陵為主。東南亞地形分布菲律賓馬榮火山馬榮火山位于菲律賓呂宋島東南部,是一座活火山,1616年以來有記錄的噴發共47次。馬榮火山山體呈近乎完美的圓錐形。東南亞為什么多火山地震?東南亞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交接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活動探究2全球六大板塊與主要火山、地震帶分布03濕熱的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活動探究東南亞氣候類型分布三、濕熱的氣候中南半島大部和菲律賓群島北部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旱季和雨季。馬來群島大部和馬來半島南部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11月到次年5月,盛行東北風;風從大陸吹向海洋,降水少,形成旱季。東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旱季和雨季形成的原因6月到10月,盛行西南風;風從海洋吹向大陸,降水多,形成雨季。活動探究熟知東南亞的自然地理特征3根據所學知識,填表對比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的自然地理特征。比一比東南亞氣候類型分布地區 地形特征 氣候特征 河流特征中南 半島 馬來 群島 東南亞地形分布北高南低、山河相間、縱列分布。地形崎嶇多山嶺,平原少。全年高溫,一年分為旱雨兩季。終年高溫多雨。自北向南流,上游急、下游緩。河流短小湍急,多呈放射狀。小試牛刀1. 下列關于東南亞位置、范圍的敘述,正確的是A.東南亞位于亞洲南部B.東南亞東臨太平洋,西臨大西洋C.東南亞范圍主要包括印度半島和馬來群島D.東南亞與我國山水相連,中南半島就是因位于中國以南而得名2.中南半島的地形特征是A.東南高,西北低B.北高南低,山河相間、縱列分布C.以平原為主D.中部高四周低問問小試牛刀3.關于東南亞自然環境的描述,正確的是A.中南半島以熱帶雨林氣候為主B.馬來群島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C.馬來群島火山地震頻繁D.東南亞位于亞洲東南部,東臨太平洋,西臨大西洋,南與大洋洲相鄰4.中南半島的人口分布特點是A.沿海分布B.分布在高原上C.沿鐵路線分布D.主要分布在大河沿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問問1“十字路口”的位置2山河相間的地形3濕熱的氣候緯度位置:大部分地區位于熱帶(低緯度地區)地形特點:山河相間,縱列分布東南亞(第1課時)思維梳理海陸位置: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東南與大洋洲相望(相鄰)地勢北高南低范圍: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探究實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對東南亞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特征有了初步認識,東南亞國家與我國山水相連,命運與共。你知道哪些東南亞國家?選取你了解或者感興趣的國家,簡要介紹給同學們吧。(基礎探究必須完成,挑戰探究可根據實際情況選做)。基礎探究:繪制本節課思維導圖。要求:回顧所學內容,繪制思維導圖,要盡量包含所有所學知識,重點內容請突出,下節課展示。挑戰探究:了解東南亞國家。要求:可以搜集影視資料、去博物館參觀或者上網搜集。把搜集內容整理成手抄報,下節課課堂展示。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飲川下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