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3張PPT)2019 新課標湘教版必修二第三節 人口容量運用資料并結合實例,解釋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人口合理容量。解讀:運用資料,了解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和特點。結合實例,分析資源環境承載力的主要影響因素。結合實例,分析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對我國人口政策調整的影響。課程標準1.結合圖表,分析世界人口增長的時空特點及影響因素,說明衡量世界人口增長的指標。(綜合思維)2.結合資料,說明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區別和聯系,辨析人口容量的三個特點。(人地協調觀)學習目標情境導入在一個天然的池塘生態系統中,魚的數量與承載力及限制因素之間的關系如圖1-11所示,其增長曲線形態呈英文字母“S”形,故稱S形曲線。隨著魚群數量的增加,對空間、食物和其他生存條件的需求必然加劇,進而影響到魚的數量。受這些限制因素的影響,魚的數量最終達到一種動態平衡。情境導入天然池塘中,魚的數量最終達到一種動態平衡,其原因是什么 池塘生態系統中,空間、食物和其他生存條件的量是有限的,這會影響到魚的數量。受限制因素影響,魚的數量最終達到一種動態平衡。情境導入2.在人類社會中,一個地區所能容納的人口數量受到哪些因素影響 在人類社會中,一個地區所能容納的人口數量會受到自然資源環境、科技發展水平、地區開放程度、人均資源消費水平、醫療衛生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情境導入3.議一議,如果一個國家或地區所容納的人口數量超過該國家或地區的資源環境承載力,可能會帶來哪些影響 如果一個國家或地區所容納的人口數量超過該國家或地區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會導致本地區的資源短缺并因過度開發利用資源而導致環境的結構和功能被破壞,還會由此產生一系列社會問題。01 人口增長02 資源環境的限制性目錄contents03 人口合理容量目錄contents第一部分人口增長世界人口的變化思考題:讀圖描述世界人口的變化特點世界人口增長的總趨勢世界人口發展歷史的總趨勢是人口不斷增長。歷史上的人口增長影響人口增長的因素除自然資源、環境條件外,還有社會經濟、科技進步、醫療衛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等。世界人口增長區域人口正增長區域人口負增長世界人口增長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變化,除了與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有關,還與當地的人口遷入率和遷出率有關。世界“10 億”人口年表讀圖 1-13,指出世界人口每增加 10 億所需要的時間。在此基礎上,分析1830 年以來世界人口增長變化的原因。1830年以來世界人口每增加10億所需要的時間越來越短,說明世界人口增長越來越快。其主要原因是: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生活和醫療水平的提高,嬰兒死亡率逐漸降低,人的壽命不斷延長,進一步導致自然增長率升高。我國歷次人口普查數據根據我國歷次人口普查資料,完成下表,并繪制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長率變化的曲線圖。5.9443.71.42.36.9463.9341.1562.77810.0822.2280.661.56811.3372.1060.6671.43912.4261.4030.6450.75813.3971.190.710.47914.4350.7520.7180.34我國歷次人口普查數據根據我國歷次人口普查資料,完成下表,并繪制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長率變化的曲線圖。目錄contents第二部分資源環境的限制性資源環境的限制性社會經濟發展對自然資源的需求與日俱增。各種資源的人均消耗量逐步增加。自然資源概念的演變自然資源概念的演變自然資源概念的演變自然資源開發中存在的問題過度開發和不合理使用自然資源人地關系失調環境問題資源枯竭植被破壞草原退化土地沙漠化大氣、水環境惡化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導致引發限制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人類與自然資源之間需要建立良性循環關系,以實現自然資源的持續利用和人類的持續發展。自然資源的有限性自然資源的有限性人口增長、經濟發展對資源需求增大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人均資源消耗量增大自然資源供應不足影響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自然資源與人口容量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自然資源的種類、數量、范圍都在不斷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相關任務。(1)你還記得自然資源的概念嗎?說一說。自然資源是人類可以從自然界直接獲得用于生產和生活的物質與能量;包括礦產資源、土地資源、氣候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等。自然資源與人口容量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自然資源的種類、數量、范圍都在不斷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相關任務。(2)就自然資源的種類和數量而言,將來會發生怎樣的變化?隨著科技發展,人類綜合利用自然資源的程度提高,可以不斷擴大資源利用的領域和范圍,一些過去沒有列入資源范疇的物質,現在以及將來可以被廣泛利用,增加自然資源的種類和數量。雖然資源的總量是巨大的,但終究是有限的,特別是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通過科技進步只能增加資源的可采量。自然資源與人口容量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自然資源的種類、數量、范圍都在不斷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相關任務。(3)議一議,人類社會是否會因資源的短缺而面臨崩潰?說出你的理由。觀點一:會。自然資源終究是有限的。由于過度開發和不合理使用,會導致人地關系失調,引發嚴重的環境問題,進而限制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使得人類社會面臨崩潰。觀點二:不會。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自然資源的種類、數量、用途等不斷豐富、改善??赏ㄟ^建立良性循環關系,實現自然資源的持續利用和人類的持續發展。人口容量增長與耕地資源減少的關系圖 1-14 反映了人口增長與耕地資源減少的動態關系,試按照地理事物或現象之間的因果聯系,在它們之間加上箭頭。目錄contents第三部分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容量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資源和經濟、社會條件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所容納的人口數量,又可分為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最高容量等。意義是資源環境承載力與社會經濟發展共同作用的產物,是衡量資源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指標。資源環境承載力指一定時期內,在維持相對穩定的前提下,資源、環境所能容納的人口規模和經濟規模。人類生存空間我國崇明島面積只有 1 083平方千米,但如果把世界上現有人口都放在島上,居然人人都可以有“立足”之地。當前世界上所有的人,若按每人 1.70米高、0.40米寬、0.30米厚計算,全都可以放進一個長、寬、高均為 1 200米的大箱子里。顯然,人類是不能這樣“零距離”生活的。議一議,人類本身占據的空間并不大,為什么生存空間卻需要非常大呢相比于人類本身占據的空間,人類的生存空間要大得多,人類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環境、資源。人類生存空間閱讀下列材料,議一議,這三派人口觀點,你同意哪一派?試說明理由。人類生存空間多數人同意中間派學者的觀點,因為樂觀派和悲觀派過于極端化。人口容量是環境承載力與社會經濟發展相結合的產物。結合人類發展史來看,每一個時期應該有各自的人口容量,這意味著當時科學技術水平條件下所能容納的最大人口數,但人類從未達到過最高的人口容量。也可以樂觀地相信,地球的人口增長不會達到自然環境的最高人口容量,因為科技水平在不斷提高,新科技能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另外,人類對其自身與自然界的關系的認識不斷加深,已能主動調節人口增長與環境的關系。但是必須強調的是,樂觀的態度并不表示忽視人口容量估計的意義。在特定的時期和一定的科技發展水平下,過快的人口增長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是相當大的,對人類的發展也是有害的。人口合理容量概念: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影響因素社會經濟科技發展水平人均消費水平自然資源數量和質量010203自然資源狀況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然資源狀況。一般來說,在既定的對外聯系、經濟技術水平、社會文化條件下,某區域所能承載的人口數量就如同木桶能夠容納多少水一樣,是由當地的自然資源“短板”所決定的。木桶效應最低限度值我們知道,當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積確定后,木桶能裝多少水,并不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這就是所謂的“短板效應”Cask Effect1. 假如各塊木板代表不同的資源種類,那么“短板效應”揭示了什么道理?2. 如果要提高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可以通過哪些途徑解決自然資源“短板”問題?那么該地區或國家的環境人口容量將取決于數量最少的自然資源的數量。①發現新的資源②通過貿易,獲取其他地方的資源③調整消費水平④其他木桶效應資源環境限制性因素我國西北、青藏地區估算資源環境限制性的依據各是什么?水源熱量影響因素人均消費水平社會經濟科技發展水平0203人均消費水平01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不斷提高資源利用的效率,還可能發現新的資源,從而擴大資源環境承載力。科技水平的提高促使交通運輸快速發展,從而促進區域間的貿易往來。日本的土地資源、礦產資源都不足,但通過大量利用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資源,提高了本國的資源環境承載力,從而承載了大量的人口。日本資源環境與人口容量日本工業原料進口輸入示意圖影響因素社會經濟科技發展水平02人均消費水平03自然資源數量和質量01人均消費水平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總是相對于一定的消費水平而言的。相同的資源環境條件,相對于不同消費水平所供養的人口數量,顯然是不同的,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會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而降低。案 例案 例數據來源:聯合國《2022年人類發展報告》交通上海市遷入省TOP5娛樂衣服住宿美食美國、印度人均消費水平對比印度美國937萬km2 國土面積 298萬km23.34億人 人口數量 14.03億人0.921 極高 人類發展指數 0.633較低人口合理容量人類社會要持續發展,就應該追求達到“人口合理容量”這一長遠目標。人口合理容量是人口的“合理規模”;小到一個城市, 大到整個地球,人口容量到底多大才是合理的?如何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盡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規模之內國際合作保證人人擁有不斷追求高水平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利建立公平秩序因地制宜制定本區域持續民展戰略人地協調發展占里侗寨的人口容量占里侗寨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一個自然村落,平均海拔380米,面積不足16 平方千米。占里創造了兩項令人驚嘆的奇跡:這里人口數量長期保持在700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幾乎為零;自清代中葉以來,這里無刑事案件發生。占里侗寨的人口容量分析占里侗寨人口數量長期保持在700左右的原因。占里侗寨寨規規定一對夫婦最多只能生育兩個孩子的依據是什么 嚴格遵循計劃生育意識,有效控制了人口過快增長,自然增長率幾乎為零。根據當地土地資源、森林資源等自然資源的實際狀況。土地資源的生產能力及人口承載力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曾對我國各地土地資源的生產能力及人口承載力進行了深入研究,分別計算出既有技術條件下各地的土地生產潛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結果如表。據此,完成相關任務土地資源的生產能力及人口承載力(1)哪些地區可承載人口量多 哪些地區可承載人口量少 為什么 中溫帶、南溫帶、亞熱帶可承載人口量多;北溫帶、熱帶、干旱及半干旱區、青藏區可承載人口量少。原因:中溫帶、南溫帶、亞熱帶水熱條件較優越,農業自然資源生產潛力大,年生物量大,可承載人口多。北溫帶、青藏高原區熱量條件較差,農業自然資源生產潛力小,可承載人口少,熱帶地區水熱條件優越,但面積較小,可承載人口量較小,干旱及半干旱區水源條件較差,可承載人口量較小。自然環境對人口發展及其地理分布有制約作用。土地資源的生產能力及人口承載力(2)你認為上表中可承載人口量是一定的嗎 可承載人口量將會在什么情況下發生變化 不一定。同一地區,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科技發展水平、地區開放程度、人均資源消費水平等因素發生變化的條件下,可承載人口也將會發生變化。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 2011年廣州市常住人口為1270.19萬人,計劃到2020年末將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萬內,這“1500萬是讓廣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標。據廣州統計局披露,自2015年以來廣州常住人口已連續四年以每年超過40萬的規模增加。據此完成下面小題。廣州提出的“1500萬”的人口控制線,“1500萬是指A. 環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 C . 環境承載力 D. 土地承載力針對廣州市目前人口狀況,今后應該A. 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吸引移民 B . 限制消費,提高人口容量C. 創新發展,提高經濟發展水平 D. 推遲退休,緩解老齡化問題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時間內的空間存在形式、 分布狀況。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條件。自然環境對人口分布的影響,要通過緯度、地勢地形水源土壤和氣候反映出來;社會經濟條件主要通過經濟發展水平、政策交通和歷史等因素反映出來。讀中國人口分布圖,回答下面小題。導致青藏地區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氣候 B.水源 C .經濟發展水平 D.交通四川與西藏大致位于同緯度,環境人口容量四川遠大于西藏,其主要差別是A.自然資源 B .開放程度 C.消費水平 D.文化觀念新疆各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存在巨大差異,其中準噶爾盆地南部最高,塔里木盆地南部最低。結合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讀圖分析準噶爾盆地南部資源環境承載力最高的原因。(2)為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資源環境承載力,簡述當地可采取的措施。礦產資源豐富,經濟基礎較好;交通便利,對外開放程度較高;水資源較豐富。種草治沙,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節水工程,發展節水農業;改變傳統的經營方式,實行農牧業結合;發展經濟。(3)新疆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約32人/km2,目前已達13人/km2,有人認為“為促進該區資源開發和經濟發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對人口環境學頗有研究的某專家卻認為這種說法不妥,試為該專家的觀點提供依據。資源環境承載力決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如果人口密度達到最大值,不但會制約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且會導致生態環境的惡化;新疆氣候干旱,生態環境脆弱,資源環境承載力較小,需適當限制人口數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