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學練優八年級地理下(XJ)教學課件第一節 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1、了解秦嶺—淮河線的概況,掌握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2、知道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界線,能指出四大地理區域的名稱和位置。講授新課學習目標秦嶺淮河一、秦嶺—淮河線講授新課秦嶺—淮河線以北 秦嶺—淮河線以南1月平均氣溫河流封凍狀況年降水量植被類型耕地類型主要糧食作物作物熟制主要經濟林木主要運輸方式秦嶺—淮河線南北兩側的地理差異< 0℃> 0℃封凍不封凍< 800毫米> 800毫米暖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旱地為主水田為主小麥、玉米水稻一年兩熟、兩年三熟或一年一熟一年兩熟到三熟蘋果、柿、棗柑橘、茶葉、油桐公路、鐵路公路、鐵路、水運講授新課秦嶺—淮河線秦嶺—淮河以北秦嶺—淮河以南人文景觀秦嶺—淮河線秦嶺—淮河以北秦嶺—淮河以南糧食作物秦嶺—淮河線秦嶺—淮河以北秦嶺—淮河以南耕作方式秦嶺—淮河線秦嶺—淮河以北秦嶺—淮河以南飲食習慣秦嶺—淮河線秦嶺—淮河以南秦嶺—淮河以北文化習俗秦嶺—淮河線秦嶺—淮河以北秦嶺—淮河以南水果物產秦嶺秦嶺橫亙于我國中部,東西綿延500千米,南北寬100~150千米,海拔多為1500~2500米。秦嶺為黃河水系與長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嶺,北側是肥沃的關中平原,南側是狹窄的漢水谷地。秦嶺主峰太白山挺立于重巒疊嶂之上,海拔3767米,山頂氣候寒冷,經常白雪皚皚,天氣晴朗時在百里之外也可望見銀色雪峰。閱讀淮河淮河發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向東流經河南、安徽、江蘇等省并注入洪澤湖,然后主流經高郵湖南入長江,另一支經蘇北灌溉總渠東入黃海,干流長約1000千米,流域面積18.6萬平方千米。淮河原為獨流入海的河流,1194—1885年間黃河多次奪淮入海,造成淮河水系紊亂,洪澇災害頻繁。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對淮河流域進行了全面整治,修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閱讀1955年1月發生強寒潮時,陜西的西安最低氣溫為-20.6℃,而陜西的安康最低氣溫為-7.6℃。請解釋兩地氣溫差異的形成原因?由于秦嶺的阻擋,冷空氣的影響在秦嶺南側減弱。活動講授新課二、四大地理區域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地理界線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青藏高原邊緣線四大地理區域,主要是依據氣候和地形的差異,同時兼顧自然景觀和土地利用的不同來劃分的。講授新課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ABC界線A的確定,主導因素是什么?圖中A界線大概與我國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及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相吻合,因而主導因素是季風的影響。ABC界線B的確定,主導因素是什么?我國1月平均氣溫分布圖我國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與1月0℃等溫線,與我國800mm年等降水量線,以及秦嶺—淮河一線相一致。其主導因素與氣溫和降水相關,即氣候因素。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東南半壁西北半壁受夏季風影響明顯,雨熱同期,以農耕為主地處內陸,少部分山地地區降水較多,水熱資源不協調,重要牧區400mm年等降水量線講授新課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ABC界線C的確定,主導因素是什么?青藏地區的主體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所以確定青藏地區與其他三大地理區域分界線的主導因素是地勢。名稱 位置范圍 主要省區 劃分依據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大體位于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黃海位于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南部臨東海、南海大體位于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位于橫斷山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以南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各省全部或大部,甘肅東南部和江蘇、安徽北部長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區)內蒙古、新疆、寧夏和甘肅西北部西藏、青海和四川西部我國季風氣候區的北部地區,1月0℃ 等溫線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以北我國季風氣候區的南部地區, 1月0℃ 等溫線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以南非季風氣候區,深居內陸,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以西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海拔高,氣候寒冷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1、下列哪條線不是秦嶺—淮河線經過的地方( )A.800mm年等降水量線 B.一月0℃等溫線C.半濕潤和半干旱地區的分界線 D.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2、下列河流中,冬季有結冰現象的是( )A.長江 B.珠江 C.黃河 D.閩江3、秦嶺—淮河線南北兩側沒有明顯差異的是( )A.自然環境 B.地理景觀C.居民主食 D.人種和宗教4、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界線不包括( )A.秦嶺—淮河線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C.青藏高原邊緣線 D.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CCDD當堂檢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