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第四章第二節我國區域發展第二課時學科素養人地協調觀:通過對區域發展戰略的分析,理解黨和國家提出的新的發展理念,形成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結合地理熱點材料,運用不同類型的專題地圖,說明區域發展戰略的地理背景。區域認知:通過對某區域優勢條件和限制性因素的分析,認識區域發展戰略的必要性。地理實踐力:能夠調查、查閱、收集、分析某區域發展的相關背景資料。目錄CONTENTS01 我國宏觀發展格局02 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03 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021-長江經濟帶概況(1)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干流橫貫我國東西,直通海洋。(2)大多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河道終年不封凍,干支流通航里程達7萬多千米。(3)長江年徑流量、河口多年平均流量以及水能資源均居全國首位,礦產、森林和旅游資源豐富。(4)長江流域是我國最大的糧倉,糧食產量約占全國一半。(5)長江流域是我國人口多、城鎮化水平高的地區。1)范圍:長江經濟帶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等省市;2)面積:土地面積205萬平方千米,占全國的21%;3)人口和經濟:人口和經濟總量均超過全國的 40%。4)地位:人口和生產總值均超過全國的40%,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戰略支撐作用最大的區域之一,也是一條面向國內外開放合作的重要走廊。1-長江經濟帶概況2、長江經濟帶的自然特征:氣溫:絕大部分地區暖熱,有利于作物的生長,生物量多,產出快,生物資源豐富。河流無結冰期,四季通航,利于河運發展。降水:降水豐富,有利于作物的生長。河流水量大,利于河運發展。但雨季長,降水的變率大,伏旱、洪澇、臺風等氣象災害是本流域的不利因素。地形東中部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為主,西部高原山地,為農業發展多種經營提供了有利條件。但地形的復雜也給交通造成不便。長江流域概況礦產資源湖北的鐵、貴州的煤,四川的天然氣、東南丘陵、云貴高原的有色金屬非常豐富,為本流域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長三角礦產資源不足。長江流域水能資源水資源與水能資源豐富水生生物資源衰退;水污染嚴重交通便利2.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區位優勢:因素 條件 影響外部環境 國際背景 連接了“一帶一路” 能同時與“一帶一路”銜接互動,形成沿海、沿江、沿邊全面推進的對內對外開放帶國內背景 長江經濟帶北接沿海的環渤海經濟區,南接沿海的珠三角經濟區 臨近經濟發達地區,技術力量、資金雄厚,工業化、城鎮化程度高,市場廣闊,是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強大依托和保障內部環境 自身實力 以黃金水道長江為軸,覆蓋11個省市,人口眾多、經濟總量高 綜合實力強大;戰略支撐全國的發展空間組成 橫貫我國東、中、西三大經濟帶,依托有黃金水道之稱的長江航道 可以形成長江上中下游地區優勢互補、協作互動的格局,有利于發揮東部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中、西部地區承接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實現整體發展活動長江經濟帶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區域,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種類齊全,交通便捷,工業基礎雄厚,城市密集,市場廣闊。長江經濟帶不僅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區,也是我國高度發達的“綜合性工業走廊”,鋼鐵、石化、汽車、電子和裝備制造業等工業基地沿江分布。目前,長江經濟帶的生態環境面臨著許多威脅,水生生物資源嚴重衰退,水域生態不斷惡化,自然災害頻繁發生。長時期的圍湖造田、填湖造陸,使得長江中游地區的湖泊面積由 1950 年的 17198 平方千米減少到現在不足 6 600 平方千米。盡管長江流域水質狀況整體良好,但局部污染嚴重,部分湖泊富營養化嚴重。答:a.位置和交通優勢:承東啟西,接南濟北,通江達海;b.資源優勢:豐沛的淡水資源,儲量大、種類多的礦產資源,眾多旅游資源和豐富的農業生物資源;c.產業優勢:重要的工業走廊,農業基礎地位高;d.人力資源優勢:人才薈萃,科教事業發達,技術與管理先進;e.市場優勢:人口密集,收入水平高,具有各種消費需求,對國內外投資者有很強的吸引力。1. 說出長江經濟帶發展經濟的優勢條件。2.影響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限制性因素?答:a. 環境污染嚴重;環境:①水域生態不斷惡化,水生生物資源嚴重衰退,環境污染嚴重;②長時期的圍湖造田、填湖造陸,使得長江中游地區的湖泊面積萎縮;災害:自然災害頻繁發生;b.沿江交通基礎設施不完善;c.產業同質化;d.上、中、下游之間經濟聯系薄弱;e能源資源不足。“一軸”:是指以長江黃金水道為依托,發揮上海、武漢、重慶的核心作用。長江經濟帶發展格局“兩翼”:指滬瑞和滬蓉南北兩大運輸通道。“三極”:指長江三角洲、長江中游和成渝三個城市群。“多點”:指發揮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級城市的支撐作用。1、長江經濟帶是我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1.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的獨特作用,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2.推動沿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3.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城市群,使長江經濟帶成為充分體現國家綜合經濟實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內河經濟帶。1.分析長江經濟帶內河航運的優勢條件?(黃金水道)自然條件:1.水量豐富:長江年徑流量大2.水流平穩:中下游地區地勢平坦,水流相對平穩3.航道寬闊:長江中下游的航道寬度較寬提高了運輸效率。4.無結冰期:氣溫較高,河流無結冰期,全年均可通航社會經濟條件:1.運輸需求大:長江流域經濟發達,人口密集2.城市密集:黃金水道連接了這些城市,促進了區域間的經濟聯系和交流,推動了城市的發展。3.貿易往來頻繁:長江流域與沿海地區及世界各地有著廣泛的貿易往來,黃金水道成為了對外貿易的重要通道。4.設施完善: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長江流域的水運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包括港口、航道、船閘等。2.長江經濟帶是我國東中西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帶立足長江上中下游地區的比較優勢,統籌人口分布、經濟布局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發揮長江三角洲地區的輻射引領作用,促進中上游地區有序承接產業轉移,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激發內生發展活力,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推動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的示范帶。(3)長江經濟帶是我國沿海、沿江、沿邊全面推進的對內對外帶用好海陸雙向開放的區位資源,創新開放模式,促進優勢互補,培育內陸開放高地,加快同周邊國家和地區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加強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的銜接互動,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橫貫東中西、連接南北方的開放合作走廊。4)長江經濟帶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范帶。統籌江河湖泊豐富多樣的生態要素,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建設,構建以長江干支流為經脈、以山水林田湖為有機整體,江湖關系和諧、流域水質優良、生態流量充足、水土保持有效、生物種類多樣的生態安全格局,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水清地綠天藍的生態廊道。(2)指出長江三大城市群中先天競爭力最強的城市群,并簡要分析其原因。(區域認知:對區域的特征、問題進行分析)答案解析:長三角城市群。(地理位置)位于我國南北海岸線的中點、長江的入???水陸交通十分便捷;(發展空間)地勢平坦開闊,腹地寬廣;(勞動力數量)人口稠密,勞動力資源豐富;(移民規模)城市群對外開放度大,能吸納大量國內人口和海外移民。小結:戰略定位 區位 途徑 目標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 長江“黃金水道”的獨特作用 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推動沿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城市群 成為充分體現國家綜合經濟實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內河經濟帶東中西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帶 長江上游、中游、下游地區各自優勢 統籌人口分布、經濟布局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發揮長江三角洲地區的輻射引領作用,促進中上游地區有序承接產業轉移 成為推動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的示范帶沿海、沿江、沿邊全面推進的對內對外開放帶 海陸雙向開放的區位資源 創新開放模式,促進優勢互補,培育內陸開放高地,加快同周邊國家和地區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 成為橫貫東中西、連接南北方的開放合作走廊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范帶 江河湖泊豐富多樣的生態要素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構建以長江干支流為經脈,以山水林田湖為有機整體、江湖關系和諧、流域水質優良、水土保持有效、生物種類多樣的生態安全格局 成為水清、天藍、地綠、產業優的生態廊道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綜合治理和建立地區之間、上下游之間的生態補償機制,形成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機制。關于長江上、中、下游地區在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及相應整治措施如下表所示:存在問題 整治措施上游 ①水土流失、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繁、生態破壞嚴重;②水能開發程度低 ①加強長江防護林和水源涵養林的建設;②實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護政策,對現有森林實行保護性的經營與開發;③建設三峽工程中游 ①洪水威脅嚴重;②毀林開荒和亂砍濫伐;③圍湖造田、湖泊萎縮、河床抬高 ①退耕還湖,疏浚湖泊;②搞好分洪工程,加強和搞好荊江分洪工程;③以水土保持為中心,營造中游地區的防護林,綜合開發和治理山區;④修建水利工程,發揮水利工程的攔洪治沙功能下游 大氣和水體污染嚴重 ①調整并優化產業結構,淘汰或改造傳統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②加強環境保護,通過推廣各種環保技術、加大執法力度等途徑,對環境污染加以控制我國區域發展戰略第2課時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長江流域概況長江經濟帶的位置和范圍長江經濟帶的區位條件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定位知識結構:(2023·遼寧高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磐安縣地處浙江中部大盤山區,為重點生態功能區(下圖陰影區域)。為推動流域協調發展,1994年金華市劃出3.8 km2土地建設金磐開發區,用于磐安縣異地發展工業,園區內產值和稅收歸磐安縣所有。磐安縣實施“生態立縣”發展戰略,大力發展生態經濟(集中式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等),這一模式被稱為“飛地生態補償”。截至2019年,金磐開發區累計上繳各類收入50多億元,吸納磐安縣就業人員2萬多人,安置下山移民1 000余人。磐安縣空氣質量和出境地表水質常年保持較高標準。(1)簡述磐安縣實施“生態立縣”發展戰略的條件。(2)分析金磐開發區對磐安縣發揮區域主體功能的有利影響。答案 通過金磐開發區產業飛地為“生態立縣”提供資金補償;地處大盤山區,森林覆蓋率高,生態環境優良,適合發展立體生態農業;鄰近長三角客源市場,交通便利,適合發展生態旅游。答案 磐安縣地處大盤山區,多限制開發區域、禁止開發區域;金磐開發區能夠為磐安縣增加產值,創造稅收,為保護重點生態功能區提供資金保障;安置移民,增加就業,緩解重點生態功能區的人地矛盾,提升資源環境承載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