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人口遷移一、人口遷移的概念及類型一、人口遷移的概念及類型1.概念:指人口在地區間遷入或遷出。而發生居住地的 改變的人口移動現象。永久性或長期性一年一、人口遷移的概念及類型②按遷移方向劃分農村→城市(城市化)城市→農村(逆城市化)農村→農村由農村→城市是發達國家歷史上和發展中國家當前人口遷移的主要類型.城市→城市①按地理范圍劃分國際人口遷移、國內人口遷移2.類型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③按產業結構人口遷移方向劃分④按遷移原因劃分組織性遷移自發性遷移(受政治、軍事等影響而進行遷移)(人口自發的尋求更佳生活環境)一、人口遷移的概念及類型東南亞方向:舊大陸遷往新大陸;已開發地區遷往未開發地區特點:集團性的、大批的、強制性移民為主原因:地理大發現、新航線的開辟、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殖民主義的擴張等思考1:分析 19世紀以前,人口的 遷移方向和原因。3.國際人口遷移的方向一、人口遷移的概念及類型思考2:二戰后世界主要移民路線方向:由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特點:永久性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人口增多,遷移形式多樣化原因: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一、人口遷移的概念及類型(4)我國國內人口遷移的歷史演變分析時期 古代 新中國成立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流向 遷往自然條件和自然環境較好地區 東部遷往東北和西北等邊疆地區 中西部流向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特點 大批遷移 有計劃、有組織 形成一種特殊的人口流動——“ ”影響因素政治、戰爭、自然災害等政治經濟民工流一、人口遷移的概念及類型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地區間的人口流動1、農村遷往城市2、欠發達地區遷往發達地區3、內地遷往沿海和工礦區城市一、人口遷移的概念及類型一、人口遷移的概念及類型延伸拓展:人口流動一、人口遷移的概念及類型一、人口遷移的概念及類型【合作探究一】“民工荒”現象的原因:①農民工收入低,權益得不到保障;②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技工荒”;③中西部經濟發展,農民工當地就業;④留守問題影響嚴重;二、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二、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人口遷移的“推拉理論”推力:消極因素,促使移民離開推力和拉力拉力:積極因素,吸引移民遷入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二、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因素 對人口遷移的影響及人口遷移舉例自然環境因素 氣候 通過影響人類生產生活而影響人口遷移,如美國老年人向“陽光地帶”(37°N以南)遷移淡水 其分布變化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人口遷移的方向、規模,如早期的逐水草而居(如綠洲農業)土壤 通過影響農業發展而影響人口遷移,如農業社會人口為尋找新土地而遷移(如遷移農業)礦產 資源 隨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而發生人口遷移和流動,如伯明翰、大慶、攀枝花等礦業城市的形成自然 災害 自然災害引起饑荒或生態環境惡化而迫使人口遷移該因素是過去人口遷移的決定因素。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二、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社會經濟因素 經濟 因素 主要的、經常起作用的因素。多數情況下,人口遷移是為了追求更好的就業機會、更高的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宏觀經濟布局改變也造成大量人口遷移交通 通信 其發展相對縮小了地區間距離,促進了人口遷移,如近幾世紀的人口遷移高潮文化 教育 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態度、生活期望及認識外部世界的態度,促進了人口遷移婚姻 家庭 婚姻是影響青年人口遷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對未成年人、老年人遷移起重要作用影響人口遷移的社會經濟因素:(續表)二、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政治因素 政策 政策尤其是有關人口遷移的政策有重要影響,如新中國成立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遷移(上山下鄉)政治 變革 政治變革、政治中心的改變引起人口遷移,歷史上我國都城變換和朝代更替引起的人口遷移,例如巴西遷都(巴西利亞)戰爭 戰爭破壞人類正常的生活環境和秩序,并引發人口遷移,如一戰、二戰、當代局部戰爭和沖突引起的人口遷移影響人口遷移的政治因素:(續表)二、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社會、經濟、文化因素政治因素自然生態環境因素自然災害氣候淡水土壤礦產資源經濟發展婚姻家庭文化教育交通和通信政治變革政策戰爭影響人口遷移的 主導因素: 經濟因素三、對遷入地和遷出地的影響地方時、區時和日期的變更三、對遷入地和遷出地的影響【合作探究二】1.工業化、城市化對人口遷移有何影響?三、對遷入地和遷出地的影響三、對遷入地和遷出地的影響4.人口遷移對遷入地、遷出地的影響【建立知識聯系網】【練習檢測】(2019年海南卷)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東盟是由東南亞10個國家形成的經濟一體化組織。2000年以來,人口由5億左右增長至現在的6億以上。與此同時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目前東盟年產汽車約400萬輛,是全球六大汽車生產基地之一,生產的汽車除滿足當地市場外,還持續擴展外銷規模。指出東盟人口變化的特點,并說明人口因素對其汽車產業發展的影響。【答案】人口變化特點:增長快,勞動人口數量增多。發展影響:從生產者角度看,勞動力充足且價格較低,降低了汽車生產成本,汽車的市場競爭力強;從消費者角度看,人口多和增長快使本地汽車市場規模大,勞動人口數量多,收入水平提高,增強了對汽車的購買力。特征:分布不均,西部密度大,東部密度小,東北部差異顯著。影響:勞動力數量減少,養老壓力加大等。課程結束課程結束THANK YOU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