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4張PPT)湘教版必修二 第四章區域發展戰略第三節 海洋權益與我國海洋發展戰略【區域認知、綜合思維】學習海洋權益的內涵,理解維護南海權益的意義;明確國家海洋發展戰略的總目標是建設海洋強國,南海諸島、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人地協調觀】能夠結合給定的海域,闡述海洋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認識人類活動要遵循自然規律,與自然和諧相處,理解人地協調發展的重要性。【地理實踐力】在研學實踐活動中深入調查,了解區域發展戰略實施后取得的重大成就。通過海洋研學、查閱資料等課后活動,了解海洋環境,探索海洋問題,圍繞國家海洋權益和海洋戰略,設計或參與海洋公益活動。核心素養學習目標1.運用資料,說明海洋權益的含義和范圍。2.結合實例,說明維護我國海洋權益的緊迫性。3.運用資料,說明我國建設海洋強國的目標、戰略布局及其內容。CONTENTS一二三目錄海洋權益我國新時期海洋發展戰略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布局導入中國是海洋大國,青少年應樹立海權觀念、增強海洋意識、了解海洋戰略,關注海洋權益。一、海洋權益海洋權益概況是國家在海洋中享有的各種權利和利益的統稱。海洋權益觀看視頻,思考內水、領海如何劃分,在這些區域的權利和義務?主權國家海洋權益示意名稱 所指范圍內水 領海基線向陸地一側的水域,包括沿海國沿岸的河口、港口、海灣、海峽等領海 沿海國的主權及與其陸地領土和其內水以外鄰接的一帶海域毗連區 毗連領海并在領海之外的一帶海域專屬經濟區 領海之外并鄰接領海的一個區域大陸架 指包括沿海國領海以外依其陸地領土的全部自然延伸公海 在國家的內水、領海、專屬經濟區或群島國的群島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國際海底區域 指國家管轄范圍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及其底土如何維護海洋權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內容:對傳統的基本海洋法律制度進行了細化和完善指定了許多新的海洋法律制度拓展了沿海國在海洋上的管轄范圍依據:利用法律維護海洋權益國際法、《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及國內法、國家實踐和歷史證據等。我國解決海洋爭端的基本原則:遵循國際法,和平解決爭端。尊重歷史的原則自然延伸的原則公平合理原則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原則。下圖中間陰影部分表示某一島國。讀圖,完成1~2題。1.該圖數字所示區域為該國的( )A.領水 B.領海C.專屬經濟區 D.內海2.關于該區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A.該區域范圍小于領海B.該區域范圍應從領海基線起算C.其他國家不得在其上空自由飛越D.所屬國對該區域享有領海所包括的所有主權(1)查閱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標準名稱及《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白皮書,說明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我國固有領土,我國對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2)議一議,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對維護我國海洋權益有哪些重要意義 探究活動(2)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所屬的東海大陸架是中國大陸向海洋的自然延伸,77萬平方千米的海區中應歸我國管轄的為54萬平方千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維系著國家諸多重大安全和發展利益。探究活動(1)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位于我國臺灣島東北側,是臺灣島的附屬島嶼,分布在北緯25°40'~26 ° 00',東經123°20'~124 ° 40' 之間的海域,由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南小島、北小島、南嶼、北嶼等島礁組成,總面積約5.69平方千米,主島釣魚島位于該海域的最西端,是該海域面積最大的島嶼。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無論從歷史、地理還是法理的角度來看,釣魚島都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對其擁有不可爭辯的主權。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神圣不容侵犯5)要有足夠的海上軍事力量,在必要時維護國家海洋權益。1)要有堅定的國家決心,公開宣示捍衛國家海洋權益;2)要有雄厚的經濟技術基礎,以支持政府部門甚至是軍事力量保衛國家海洋權益;3)要對所擁有的海域進行有效管理,提供各種服務和保障,體現所承擔的國際責任;4)開展國家間的外交活動,爭取更多的國家承認自身的海洋主權;維護海洋權益的手段和方法二、我國新時期海洋發展戰略十八大明確指出: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十九大進一步提出: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發展戰略我國首次將海洋發展戰略納入國家戰略層面。海洋強國概念海洋強國是指在開發海洋、利用海洋、保護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擁有強大綜合實力的國家。海洋強國海洋,事關我國的國家安全和長遠發展建設海洋強國戰略目標已經被納入國家發展的大戰略中開發海洋利用海洋保護海洋管控海洋綜合實力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借外荑以通有無。今天我們去尋找夢中的新大洋和泰西大陸,揚我大明之國威。探究活動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明朝初期,鄭和率領浩大船隊七下西洋,將中華文化和發明創造送給友邦。到了近代,封建王朝固步自封,實施海禁,嚴重阻礙了中華民族發展海洋事業,泱泱大國逐漸淪落為貧窮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慘痛的歷史教訓,一直激勵著仁人志士奮發圖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海洋事業取得了長足進展,“藍色國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開發利用。2. 為什么要堅持陸海統籌建設?3. 國家推進海洋強國建設,你可以做什么?應該怎么做?1.海洋與國家興衰緊密相連,對此談一談你的看法。海洋占地球表面積的71%,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與國家興衰緊密相連。歷史上,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崛起,都是因海而興、依海而強。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中國對外貿易迅速擴大,對海洋資源、空間的依賴程度大幅度提高,對管轄海域外的海洋權益也需要不斷維護和拓展,因此中國走向海洋是歷史的必然。探究活動1.海洋與國家興衰緊密相連,對此談一談你的看法。探究活動2. 為什么要堅持陸海統籌建設?海陸統籌是指在區域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綜合考慮海、陸的資源環境特點,系統考察海陸的經濟功能、生態功能和社會功能,在海陸資源環境生態系統的承載力、社會經濟系統的活力和潛力基礎上,以海陸兩方面協調為基礎進行區域發展規劃、計劃的編制及執行工作,以便充分發揮海陸互動作用,從而促進區域社會經濟和諧、健康、快速發展。探究活動2. 為什么要堅持陸海統籌建設?海陸統籌是隨著陸地資源的衰竭、生態環境的惡化,人類對海洋資源價值的發現、海洋科技的進步、海洋經濟地位的提高而誕生的,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一,我國的自然地理環境要求我們必須進行海陸統籌。第二,人口趨海移動趨勢加速要求我國必須進行海陸統籌。第三,海陸統籌對于我國在21世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海陸統籌”將起到兩方面作用。一方面是通過臨海產業帶這個載體,把海洋資源的利用及海洋優勢的發揮由海上向陸域轉移和擴展;另一方面,促使陸域資源的開發利用及內陸的經濟和技術力量向沿海集中。探究活動3. 國家推進海洋強國建設,你可以做什么?應該怎么做?作為學生,一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素質,為以后建設海洋強國做準備;二要積極宣傳海洋強國建設;三要為海洋強國建設出謀劃策;四要增強社會責任感,增強創新意識和能力,積極承擔維護祖國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的歷史使命。三、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布局我國海洋情況大陸海岸線:18000多千米海島:11000余個島岸線:14000千米領海面積:37萬平方千米可主張管轄海域面積:300萬平方千米①海域遼闊,海岸線漫長,大陸架寬廣,島嶼眾多;②海洋資源十分豐富: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金屬礦物,生物資源及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能;③海洋擁有多種海洋生態系統類型,包括入海河口、珊瑚礁、紅樹林等;優勢條件劣勢條件①海洋災害種類多,包括風暴潮 、海冰 、海水入侵;②海洋環境狀況不容樂觀,河口、海灣以及大中城市鄰近海域污染嚴重,海洋生態破壞加劇。③自北向南縱跨溫帶、亞熱帶和熱帶三個氣候帶,季風特征顯著,熱帶氣旋影響大。渤海和黃海北部沿岸冬季海面有結冰。觀看視頻,總結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布局建設海洋強國戰略布局堅持陸海統籌發展推動海洋經濟發展創新海洋科技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維護海洋權益全面參與全球海洋治理加強陸海統籌建設,將濱海開發向海洋延伸,發展海洋產業,振興海洋經濟,構建海運大通道。在海洋資源開發和保護方面,既要注重開發能力的提高,又要注重開發格局的優化。要統籌陸海資源配置、規劃布局、環境整治和災害防治、開發強度與利用時序,統籌近岸開發與遠海空間拓展。堅持海陸統籌發展推動海洋經濟發展一、優化海洋空間開發格局。海岸帶地區是海洋開發活動的核心區域,也是堅持陸海統籌、實現協調發展的關鍵區域,必須進行科學規劃布局,合理開發。二、提升海洋傳統產業,優先發展新興海洋產業。我國遠洋漁業發展迅速,但在技術裝備、作業方式、探測能力等方面,需要進行全面提升。大力發展高品質濱海旅游業、深海探測裝備制造、海洋生物醫藥等海洋高科技產業。三、建設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從我國沿海港口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從我國沿海港口到太平洋、北冰洋。串聯東盟、南亞、西亞、北非、大洋洲、歐洲等各大經濟板塊,發展面向海洋的戰略合作經濟帶。創新海洋科技海洋科技是建設海洋強國的技術保障,也是增強海洋開發能力的重要支撐。奉行科技先行戰略,大力發展海洋高新技術,努力突破制約海洋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技術瓶頸。維護海洋權益妥善解決我國面臨的海洋糾紛,堅決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海洋權益,保障海洋及其資源開發的環境安全,進而實現建設海洋強國的宏偉目標。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就要擁有強大的海上綜合力量;需要運用各種手段,包括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等方面的手段,不斷提升國家對所屬海域的控制能力,使國家海洋權益得到廣泛認同和充分保障。全面參與全球海洋治理倡導共建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構建“藍色伙伴關系”,通過雙邊及多邊合作,與國際社會共同保護海洋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不斷完善世界海洋規則制定,構建和平、公平的海洋秩序。課堂活動閱讀課本 “南海”相關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分析南海對于我國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意義。南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聯系亞洲與大洋洲的海上通道,有“遠東十字路口”之稱;海洋運輸僅次于歐洲的地中海居全球第二,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大型貨輪航經此地;南海海洋資源非常豐富,其中漁業資源種類多、漁獲量大,油氣資源豐富。總結島嶼之爭的實質是海洋國土及海洋權益之爭。下圖是海島的專屬經濟區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1.關于海島專屬經濟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所有的島礁都享有專屬經濟區 ②一個遠離大陸的海島最大可獲得43萬平方千米專屬經濟區 ③不能維持人類居住的巖礁,不享受專屬經濟區 ④四周環水并在高潮時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島嶼,可以同陸地一樣擁有專屬經濟區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2.下列有關國際社會解決島嶼爭端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A.最先發現原則 B.歷史習慣原則C.充分考慮現狀原則 D.上述原則出現相互矛盾時可武力解決BD讀圖,完成3~5題。3.水域①是( )A.內水 B.毗連區C.公海 D.領海4.沿海國在水域②享有的權益是( )A.享有的主權包括其上空、海床和底土B.防止和懲處在其領土或領海內違反法律和規章事項的管制權C.勘探、開發、養護和管理自然資源的主權和管轄權D.享有勘探、開發包括海床、底土的礦物和其他非生物資源5.專屬經濟區包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AD2019年6月28日,我國最大的兩艘海洋漁業綜合科學調查船“藍海101”“藍海201”在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正式交付使用。“藍海101”和“藍海201”堪稱我國農業的“航空母艦”,分別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東海水產研究所負責建設和具體運行維護。讀圖,完成6~7題。6.“藍海101”和“藍海201”交付使用后,對我國海洋漁業的影響有( )①加強對海洋漁業資源的調查 ②科學利用海洋漁業資源 ③提高漁業捕撈能力 ④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A.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①③④7.下列做法中,能夠實現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有( )①制定漁業法,實行休漁制度 ②停止海洋礦產的開發 ③通過養殖,實現海洋農牧化 ④大力發展遠洋漁業A.①④ B.②③C.①③ D.②④BC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