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7張PPT)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課程引入第一章 人口人口分布2019人教新版【課標要求】運用資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點及其影響因素。【素養目標】【區域認知】運用圖文資料,描述世界人口分布地區及其特點。【綜合思維】 運用資料或圖表分析某地區人口分布的原因,并歸納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地理實踐力】結合“胡煥庸線”探究我國人口分布的特點及原因。【人地協調觀】通過人口分布的學習,形成正確的人口觀,正確理解地理環境對人口分布的影響。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課程引入夜間燈光的稠密程度與人類活動有關。一般來說,城市人口密集,夜晚燈火輝煌。這是人造衛星拍攝的夜間燈光遙感影像。燈光圖所示的人口分布有什么特點?人口分布受哪些因素影響?一、人口分布特點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一)概念人口分布:指某一區域人口的空間分布狀況。人口密度:某一區域單位面積上人口數量的多少人口數量單位面積×100%計算公式:人口密度=衡量指標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想一想,算一算讀兩地人口密度與人口分布對比圖,結合前面的知識思考下列問題:兩個區域人口密度相同,但是人口分布狀況差異大。左圖人口分布很不均勻,都集中在西側;右圖則比較均勻。1.兩地的人口密度分別是多少?2.兩地人口的分布有什么差別?5人/Km2人口密度提供的只是一個平均數,它掩蓋了所計算范圍的內部差異。考慮的范圍越小,所計算出的人口密度就越能反映出人口分布的真實情況。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世界地形圖假設可以在世界范圍內自由選擇居住地,你會選擇哪個地方居住?為什么?(指一指,說一說)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二)世界人口分布特點1.全球:不均衡性世界人口分布(2014)中國香港(人口密度超過6000人/千米2)澳大利亞中西部(人口密度超過不足1人/千米2)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圖1-1-2 世界人口分布示意(2014年)世界不同緯度人口分布示意圖①緯度:近90%集中于____半球,尤其是北緯________地帶。南半球相同緯度范圍為何人口較少?(二)世界人口分布特點2.主要規律北10°~50°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世界人口分布②海陸位置:集中在距海____千米以內的____地帶沿海200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③地形:近80%居住在海拔____米以下的____地區低平500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④大洲:___洲、 ___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約占世界總人口的85%。非亞各大洲和地區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比例(2017)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⑤國家: _____、印度、____、印度尼西亞等14多個國家人口超過1億。美國中國世界人口過億國家(中國采取第7次人口普查數據,其他國家截止2019年底)世界上14個人口過億的國家中國(14.12億)印度美國印尼巴西俄羅斯巴基斯坦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菲律賓墨西哥日本孟加拉國埃及圖中圓圈所示范圍內人口過億的國家有7個,總人口超過40億,占全球人口圖中圓圈所示范圍內人口過億的國家有7個,總人口超過40億,占全球人口總數的一半以上。總數的一半以上圖中圓圈所示范圍內人口過億的國家有7個,總人口超過40億,占全球人口總數的一半以上。。圖中圓圈所示范圍內人口過億的國家有7個,總人口超過40億,占全球人口總數的一半以上。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二)世界人口分布特點2.主要規律(總結)比較角度 主要分布地區緯度位置 近90%集中于____半球,_______________地帶最為集中海陸位置 60%居住在離海岸_____ 千米以內的?______地區地形 80%居住在海拔_____米以下的?______地區大洲 ___洲、 ___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約占世界總人口的85%。國家 _____、印度、____、印度尼西亞等10多個國家人口超過1億。北北緯10°~50°沿海低平200500亞非中國美國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世界人口分布圖東亞南亞歐洲西部北美東部亞洲古文明紐約—波士頓城市帶巴黎(二)世界人口分布特點3.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區及原因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二)世界人口分布特點3.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區及原因人口稠密區 主要分布地區____亞 我國____、朝鮮半島和____中南部等地 世界古老的________,人類在此聚居的歷史悠久____亞 印度、_______ 、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國 歐洲____ 英國、____、德國、荷蘭等國 ____發達,人口多聚居在____北美____ 美國____和加拿大____ 東東部日本文明中心南巴基斯坦西部法國東部東部東南部經濟城市二、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人類選擇的結果,人類傾向于選擇相對適宜生存與發展的地區,目的是讓自己和后代更好地生存與發展。自然因素氣候地形水源土壤礦產生活體驗生產活動人文因素生產力水平發展歷史政治軍事文化經濟條件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氣候氣溫降水生活體驗生產活動過熱、過冷、過干、過濕的地區都不適宜人居住世界人口分布示意人類傾向于選擇氣溫適中、降水適宜的中、低緯度地區嚴寒干熱濕熱(一)自然因素1.氣候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一)自然因素2.地形多趨向于地勢低平地區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恒河平原平原地區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開發,基礎設施建設難度小,是人類主要的聚居地世界上所有的平原地區都是人口密集區嗎?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活動波哥大基多拉巴斯巴西利亞海拔2850米,人口224萬基多海拔3630米,人口168萬拉巴斯海拔2640米,人口915萬波哥大海拔1158米,人口275萬巴西利亞觀察南美洲高原上大城市示例圖,思考熱帶地區的大城市多選擇哪些地形區?原因是什么?南美洲人口多分布于高原和山間谷地。原因:南美洲平原地區高溫多雨,不適宜居住。高原和山地氣候涼爽,雨量適中,排水通暢,可免受瘧疾等疾病襲擾。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一)自然因素3.水源多趨向于河湖沿岸。原因:供水、交通、水產養殖等,利于生產和生活重慶市主體區域沿長江和嘉陵江分布北美五大湖沿岸人口密集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探究:干旱地區人口分布的制約因素1.塔里木盆地的綠洲分布有什么特點?塔里木盆地綠洲與城鎮分布分布在盆地邊緣山麓地帶2.人口較為集中的城鎮與水源有什么關系?人口較為集中的城鎮集中分布在山前冰川融水的綠洲地區,水資源相對較充足干旱地區,水源成為人口分布的制約因素。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一)自然因素4.礦產資源某些地區礦產資源的開發吸引了人口聚集,成為城市,如大慶、克拉瑪依等中國油氣田的分布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二)人文因素1.生產力水平農業社會—— 農業發達的地區工業社會—— 向城市集中生產力提高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年份 北美洲 拉丁美洲 歐洲 大洋洲 亞洲 非洲 世界1990 75% 71% 70% 71% 32% 31% 43%2014 82% 80% 73% 71% 48% 40% 54%2050 87% 86% 82% 74% 64% 56% 66%世界及各大洲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工業化程度越高的地區,人口向城鎮聚集的趨勢越明顯。(二)人文因素1.生產力水平例:日本將近1/3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以首都東京為中心的城市群。一些工業發達地區形成了城市帶。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二)人文因素2.經濟發展水平中國東部美國東北部歐洲西部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的地區,人口越稠密。思考:是否發達國家都是人口稠密的地區?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世界主要的發達國家世界人口分布人口分布還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因此發達國家不一定都是人口稠密的地區,如澳大利亞、加拿大都是地廣人稀的國家。(二)人文因素2.經濟發展水平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二)人文因素3.其他因素案例 因素案例1:我國歷史上西晉的“永嘉之亂”,唐代的“安史之亂”,金滅北宋的“靖康之難”,引發了大規模的人口南遷,改變了我國人口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案例2:解放后為了促進邊疆地區的建設我國先后成立了新疆、黑龍江、內蒙古等生產建設兵團大量來自東部省區和城市的知識青年和農民等先后加入,總人數近300萬人,使邊疆地區人口密度有了明顯變化。案例3:歷史較悠久的地區人口較稠密,如東亞、南亞的人口稠密區。軍事(戰爭)政治歷史小組討論,完成下表。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總結)因素 對人口分布的影響自然因素 氣候 ____的高緯度地帶,____的沙漠、戈壁地區,過于______的雨林地區,人口稀少。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氣候較為適宜的_______緯度地區地形 人口分布多趨向于地勢_____地區。平原地區地形平坦,______便利,易于開發,是人類的主要聚居地水源 河流、湖泊沿岸____方便,具有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優勢,利于人類生產和生活,人口較密集;在干旱地區,有_____灌溉的地方往往成為人口聚居地礦產資源 某些地區礦產資源的開發吸引了人口聚集成為城市,如大慶、克拉瑪依人文因素 生產力水平 農業社會以農業生產為主,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地區。工業社會以工業為主導,生產力提高,人口向______聚集。一些工業發達地區,形成了______。經濟水平 一般來說,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人口______。歷史因素 歷史較悠久的地區人口較______其他 ______、軍事、______等因素對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響。嚴寒干旱濕熱中低低平交通供水交通水產養殖水農業發達城鎮城市帶稠密稠密政治文化綜合作用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案例分析:中國人口地理分界線——胡煥庸線在《中國人口分布圖》上,可以自黑河至騰沖繪出一條直線,這條線是我國重要的人口分界線,也被稱為“胡煥庸線”。這條直線將我國的國土分為東南和西北兩部分。中國東南地區地狹人稠、西北地區地廣人稀似乎早成事實,但沒有人對這種模糊的認識加以佐證。1935年,胡煥庸先生通過數萬個數據,一點一點地在地圖上摸索,提出“璦琿(現名黑河)—騰沖”線(右圖),首次揭示了中國人口分布規律。中國人口的分布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中國人口的分布案例分析:中國人口地理分界線——胡煥庸線面積占64%人口占4%面積占36%人口占96%①黑河—騰沖線以東南地區,人口稠密:面積占當時國土面積的36%,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96%,人口密度多在100人/千米2以上,人口密度大。②黑河—騰沖線以西北地區,人口稀疏:面積占當時國土面積的64%,人口只占全國總人口的4%,人口密度多在10人/千米2以下,人口密度小。1.“胡煥庸線”東南部和西北部的人口分布有何差異?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2.參考下頁圖片,對比分析“黑河—騰沖”線兩側差異的自然條件(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和社會經濟條件(經濟、交通等)因素。條件 東南部地區 西北部地區自然 條件社會 經濟 條件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參考圖片中國干濕區分布圖中國氣候類型分布圖中國主要公路干線分布圖中國工業分布圖中國農業的地區分布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案例:中國人口地理分界線——胡煥庸線2.自然因素與社會經濟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條件 東南部地區 西北部地區自然 條件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適宜,降水豐沛,雨熱同期,水源充足 多高山、高原,降水稀少,水資源短缺,氣候干旱,寒潮、沙塵暴等自然災害頻發,生態環境脆弱社會 經濟 條件 交通便利,勞動力數量多、素質高,開發歷史悠久,經濟發達 地處內陸,交通閉塞,基礎設施不完善,經濟落后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結合以上材料,就李克強總理之問,談談你的看法。2014年底,李克強總理在參觀人居科學研究展覽時,高度關注“胡煥庸線”,并提出“胡煥庸線,能否被突破”的重大議題。“我國94%的人口居住在東部43%的土地上,但中西部一樣也需要城鎮化。我們是多民族、廣疆域的國家,我們要研究如何打破這個規律,統籌規劃、協調發展,讓中西部老百姓在家門口也能分享現代化。胡煥庸線兩側人口比例的變化表(1935—2010年)1936年 1953年 1964年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2010年西北 4% 4% 5% 5% 5% 6% 6%東南 96% 96% 95% 95% 95% 94% 94%材料1材料2李克強總理之問-胡煥庸線能否被突破?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案例分析:中國人口地理分界線——胡煥庸線3.胡煥庸線能否被突破?中國人口的分布西北部地區自然條件惡劣,水資源匱乏,地廣人稀的現狀短時期內難以改變。但可以以西部大開發與“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積極保護生態環境,在自然條件較好的地區大力發展經濟,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構建新的發展格局,將西北部地區建成富有活力的沿邊開放、開發新經濟帶。不斷提升城鎮化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有效縮小與東部地區的差距。(現在)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活動:分析芬蘭人口分布特點及其影響因素1.閱讀圖1.8a,描述芬蘭人口分布特點。芬蘭位于歐洲北部,西南瀕臨波羅的海和芬蘭灣,人口約550萬(2015年)。首都赫爾辛基是最重要的經濟、文化、科技中心,也是歐洲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赫爾辛基及其周邊城鎮的人口約為140萬。根據上述資料和圖1.8,回答下列問題。芬蘭的人口分布芬蘭地形芬蘭年平均氣溫和降水分布人口分布不均(總體狀況)南多北少;平原多,山地少;氣候溫和地區多,氣候寒冷地區少(哪兒多哪兒少)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活動:分析芬蘭人口分布特點及其影響因素2.閱讀圖1.8b,并與圖1.8a對照,從氣溫和降水兩方面說明氣候對芬蘭人口分布的影響。芬蘭位于歐洲北部,西南瀕臨波羅的海和芬蘭灣,人口約550萬(2015年)。首都赫爾辛基是最重要的經濟、文化、科技中心,也是歐洲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赫爾辛基及其周邊城鎮的人口約為140萬。根據上述資料和圖1.8,回答下列問題。芬蘭的人口分布芬蘭地形芬蘭年平均氣溫和降水分布氣溫:南部平均氣溫較高,北部平均氣溫較低;降水:南部降水較多,北部降水較少;因此,南部人口密度大,北部人口密度小。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活動:分析芬蘭人口分布特點及其影響因素3.閱讀圖1.8c,并與圖1.8a對照,說明地形對芬蘭人口分布的影響。芬蘭位于歐洲北部,西南瀕臨波羅的海和芬蘭灣,人口約550萬(2015年)。首都赫爾辛基是最重要的經濟、文化、科技中心,也是歐洲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赫爾辛基及其周邊城鎮的人口約為140萬。根據上述資料和圖1.8,回答下列問題。芬蘭的人口分布芬蘭地形芬蘭年平均氣溫和降水分布芬蘭南部和沿海地區多平原,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交通便利,人口密度大;芬蘭北部地勢高,多山地,人口密度較小。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活動:分析芬蘭人口分布特點及其影響因素4.探討芬蘭超過1/4的人口集中在赫爾辛基及其周邊城鎮的人文因素。芬蘭位于歐洲北部,西南瀕臨波羅的海和芬蘭灣,人口約550萬(2015年)。首都赫爾辛基是最重要的經濟、文化、科技中心,也是歐洲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赫爾辛基及其周邊城鎮的人口約為140萬。根據上述資料和圖1.8,回答下列問題。芬蘭的人口分布芬蘭地形芬蘭年平均氣溫和降水分布是全國的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經濟發達,瀕臨芬蘭灣,海運便利,吸引大量人口居住。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人口分布人口分布特點概念世界人口分布規律緯度:集中在北緯10°— 50°地帶海陸:集中在距海200千米的沿海地區地形:集中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區大洲:85%集中在亞非拉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氣候、地形、水源、土壤、礦產資源社會經濟因素案例:胡煥庸線小結生產力水平、經濟發展水平、文化、政治、軍事、歷史等兩側差異表現影響因素突破可能性分析國家:中國、印度等14個國家人口超1億人口分布不均綜合作用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當堂練習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勻的,但又具有一定的規律性。讀圖完成1-3題。1.從地理位置來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①南半球 ②北半球 ③高緯度地區④中低緯度地區 ⑤高海拔地區 ⑥低海拔地區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2.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區共同的氣候特點是( )A.寒冷干燥 B.高溫多雨 C.溫暖濕潤 D.炎熱干燥3.依據人口分布的特征,可知下列四大地形區中人口最稠密的是( )A.亞馬孫平原 B.撒哈拉沙漠 C.青藏高原 D.長江中下游平原DCD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當堂練習4.下圖示意某國部分地區的地形(圖a)和人口密度(圖b)。讀圖分析影響L地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緯度位置C.洋流 D.距海遠近A讀某地區人口分布與海拔關系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5.圖示現象可能出現的地區是( )A.德干高原 B.亞馬孫平原 C.長江流域 D.非洲東部6.下列影響圖示現象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礦產 B.水源 C.交通 D.氣候DD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當堂練習我國人口分布的基本特點是:以黑河—騰沖線為界,東南半壁人口稠密,西北半壁人口稀少。下圖為我國某地區人口密度圖,圖中虛線為黑河—騰沖線的一部分。讀圖回答7-9題。7.我國人口分布格局形成的基礎是( )A.地形和氣候 B.土壤和植被C.歷史和文化 D.政治和經濟8.黑河—騰沖線西北半壁總體上人口稀少,但局部地區人口分布較集中,此類地區大多( )A.海拔較高,氣候涼爽 B.地處山麓,臨近河流C.礦產豐富,工業發達 D.平原廣闊,土壤肥沃9.關于圖中①區域人口稠密原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A.歷史悠久,開發時間長 B.地處山麓沖積扇,土壤肥沃C.位于亞熱帶濕潤地區,氣候適宜 D.位于隴海與京廣鐵路交會處,交通便捷ABA等高線地形圖、數字地形圖當堂練習圖示的西伯利亞地區是俄羅斯的一個重要開發區,這里針葉林廣布。讀圖,回答10~11題。10.該地區的區域地理特征包括( )①地廣人稀 ②氣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礦產豐富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11.該地區南部人口密度相對較高,這主要是由于南部( )①氣溫較適宜 ②位于平原地帶 ③開發歷史較長 ④經濟相對發達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D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