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9張PPT)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大氣是由哪些成分組成的?大氣在垂直方向上可分為幾層?各層有何特點?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與人類活動有怎樣的聯系?本節重點問題39千米高空的大氣與地面有哪些不同?他為什么需要配備特制宇航服?閱讀材料思考2012年10月14日,奧地利“墜落人”菲利克斯·鮑姆加特納,在美國新墨西哥地區乘坐太空艙升空。約3小時后,他上升至39千米高空。隨后從那里跳下,4分鐘后才打開降落傘,成為第一個自由落體速度超音速的人。他配備的特制宇航服,外表絕緣,密封的內層中填充加壓氧氣;頭盔內有液氧系統,護目鏡中裝有溫度調節器。1大氣的組成Part one干潔空氣低層大氣中除去水汽和雜質以外的混合氣體21%78%1%干潔空氣成分的體積分數(25千米以下)二氧化碳 CO2光合作用的原料;調節地表溫度臭氧—O3吸收紫外線,保護地球生命氧氣 O2生物維持生命活動的必需物質氮氣—N2生物體內蛋白質的重要組成部分78%21%1%水汽和雜質含量很少,卻在天氣扮演重要的角色。水的相變,產生云、雨、霧、雪等一系列的天氣現象。大氣中的雜質作為凝結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大氣的組成及作用大氣組成 主要作用干潔空氣 主要成分 N2 生物體的基本成分O2 維持生物活動的必要物質微量成分 Co2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對地面保溫O3 吸收紫外線,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過量紫外線的傷害水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對地面保溫固體雜質 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前后人類活動前后對比人類活動排放的污染物進入大氣,會影響大氣的成分和含量,對生態系統和人類生存造成不利影響。思考1740年到2011年,短短不到300年的時間里,二氧化碳體積分數變化趨勢怎么樣?是什么原因產生的變化呢?造成什么影響?變化趨勢呈現上升趨勢,增加速度加快原因化石燃料燃燒(釋放大量二氧化碳)土地利用的變化(毀林,減少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影響O3在減少,出現 O3空洞 空調、冰箱的使用,氟利昂增加活動了解大氣含氧量減少對人體產生的影響大氣中氧氣含量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科學研究發現,適當的缺氧環境有利于激發運動員的運動潛力。但含氧量太低會危害人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我國已建成甘肅榆中、青海多巴、云南海埂、河北興隆、云南呈貢等國家級高原體育訓練基地。目前,世界公認的平原運動員進行高原訓練的最佳高度為海拔1800-2400米。活動了解大氣含氧量減少對人體產生的影響榆中 多巴 海埂 興隆 呈貢海拔/m 1996 2366 1888 2118 1906經度 104°02′E 103°31′E 102°41′E 117°22′E 102°48′E緯度 35°52′N 35°52′N 25°01′N 40°36′N 24°53′N青海多巴甘肅榆中云南海埂、呈貢河北興隆在中國地圖上找到我國高原訓練基地的位置河北興隆海拔2118米含氧量比100%89%78%70%61%海拔/m01000200030004000青海多巴海拔2366米含氧量比100%89%78%70%61%海拔/m01000200030004000甘肅榆中海拔1996米含氧量比100%89%78%70%61%海拔/m01000200030004000含氧量比100%89%78%70%61%海拔/m01000200030004000云南海埂、呈貢海拔1888米在奧運會等世界重大體育賽事中,來自非洲埃塞爾比亞、肯尼亞的中長跑運動員往往成績優異。在非洲地形圖上,找出在兩個國家,歸納它們共同的地形特點。由此,你能推測這兩個國家中長跑運動員成績優異的原因嗎?海拔/m 0 1000 2000 3000 4000含氧量比 100% 89% 78% 70% 61%目前,世界公認的平原運動員進行高原訓練的最佳高度為海拔1800-2400米。我國的高原訓練基地的海拔在這個范圍內嗎?推測運動員在更高海拔訓練反而達不到理想成績的原因。思考2Part two大氣的垂直分層思考為什么平流層適合飛機飛行?思考無線通信利用了哪層大氣的特性?溫度(℃)高度(km)200140120601008040-100-50050100對流層電離層(熱層)中間層平流層高層大氣大氣的垂直分層溫度、運動狀況和密度電離層高層大氣電離層反射無線電波氣溫隨高度升高先降低后又持續上升。來自太空的流星體會燃燒,成為我們夜晚看到的流星。(80-120千米)在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電離層。電離層大氣在太陽紫外線和宇宙射線的作用下,處于高度電離狀態,能反射無線電波,對無線電通信有重要作用。高度km200120601008040-100-50050100對流層電離層(熱層)中間層平流層高層大氣溫度℃電離層高度和氣溫變化圖歸納電離層的主要特點并分析其成因氣溫隨高度升高先降低后又持續上升高層大氣氣壓很低,空氣密度很小,會出現極光會出現極光,有若干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波高度km200120601008040-100-50050100對流層電離層(熱層)中間層平流層高層大氣溫度℃中間層高度km200120601008040-100-50050100對流層電離層(熱層)中間層平流層高層大氣溫度℃中間層高度和氣溫變化圖歸納中間層的主要特點并分析其成因中間層又稱中層。自平流層頂到85千米之間的大氣層。氣溫隨高度增高而迅速降低,中間層的頂界氣溫降至-83℃~-113℃。出現強烈地對流運動,又稱為高空對流層或上對流層。這是由于該層大氣上部冷、下部暖,致使空氣產生對流運動。歸納中間層的主要特點并分析其成因中間層又稱中層。自平流層頂到85千米之間的大氣層。氣溫隨高度增高而迅速降低,中間層的頂界氣溫降至-83℃~-113℃。出現強烈地對流運動,又稱為高空對流層或上對流層。這是由于該層大氣上部冷、下部暖,致使空氣產生對流運動。高度km200120601008040-100-50050100對流層電離層(熱層)中間層平流層高層大氣溫度℃平流層平流層鮑姆加特納從空中跳下的高度范圍:自對流層頂部至50-55千米高空。氣溫隨高度升高而升高。臭氧層吸收大量太陽紫外線,使大氣增溫。平流層的大氣上部熱,下部冷,不易形成對流,主要以平流運動為主。該層大氣中水汽和雜質含量很少,無云雨現象,能見度好,適合航空飛行。高度km200120601008040-100-50050100對流層電離層(熱層)中間層平流層高層大氣溫度℃歸納平流層的主要特點并分析其成因大氣平穩,天氣晴朗,有利高空飛行氣溫隨高度升高而升高。大氣上熱下冷,大氣不易形成對流,以水平運動主;平流層高度和氣溫變化圖歸納平流層的主要特點并分析其成因大氣平穩,天氣晴朗,有利高空飛行氣溫隨高度升高而升高。大氣上熱下冷,大氣不易形成對流,以水平運動主;高度km200120601008040-100-50050100對流層電離層(熱層)中間層平流層高層大氣溫度℃對流層對流層 —— 與人類的關系最密切緯度高緯度地區: 8—9千米中緯度地區:10—12千米低緯度地區: 17—18千米季節夏季較厚冬季較薄大氣圈的最底層,集中了約75%的大氣的質量和90%以上的水汽質量、固體雜質,大氣中的污染物也多集中在這一層。對流層下界與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隨地理緯度和季節而變化。對流層高度和氣溫變化圖高度(千米)200140120601008040-100-50050100對流層電離層(熱層)中間層平流層高層大氣溫度(攝氏度)歸納對流層的主要特點并分析其成因空氣對流運動顯著常出現風、云、雨、雪等天氣現象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每上升100米降低0.6℃。歸納對流層的主要特點并分析其成因空氣對流運動顯著常出現風、云、雨、雪等天氣現象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每上升100米降低0.6℃。高度km200120601008040-100-50050100對流層電離層(熱層)中間層平流層高層大氣溫度℃垂直分層 高度 主要特點 特點成因對流層 低緯17~18千米 中緯10~12千米 高緯8~9千米 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 (每升高100米,溫度大約降低0.6℃) 地面是對流層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離地面越近,受熱越多空氣對流運動顯著 該層上部冷、下部熱有利于空氣對流運動天氣現象復雜多變 幾乎全部水汽、固體雜質集中在該層對流運動易成云致雨平流層 對流層頂 到50~55千米 下層氣溫隨高度變化小; 30千米以上隨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 該層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陽紫外線氣流以平流運動為主 該層大氣上熱下冷,大氣穩定有利于高空飛行 水汽、雜質極少,云雨絕跡,能見度好,氣流平穩高層大氣 平流層頂到大氣上界(高度約2000~3000千米) 氣壓很低,密度很小 離地面遠,引力小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電離層, 能反射無線電波 電離層大氣在太陽紫外線和宇宙射線的作用下,處于高度電離狀態THANK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