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6.1 氣象災害 課件(54張)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6.1 氣象災害 課件(54張)

資源簡介

(共54張PPT)
必修1 第六章 自然災害
第一節 氣象災害
課標要求:
運用資料,說明常見自然災害的成因,了解避災、防災的措施。
C
B
D
A
能夠運用資料,說明常見的氣象災害的分布地區。
結合實例,說明主要氣象災害的防御措施和避災方法。
了解洪澇、干旱、臺風、寒潮等氣象災害的概念。
結合實例,分析主要氣象災害的成因和危害。
學習目標:
1
洪澇災害
2
干旱災害
3
臺風災害
4
寒潮災害
一、洪澇災害
1、概念
洪澇災害是因連續性的降水或短時強降水導致江河洪水泛濫,或積水淹沒低洼土地,造成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的一種災害。
洪災:由于江、河、湖、庫水位猛漲,堤壩漫溢或潰決,使客水入境而造成的災害。
澇災:由于本地降水過多,地面徑流不能及時排除。
2、洪澇災害成因
洪澇災害是因連續性的降水或者短時強降水導致江河洪水泛濫,或積水淹沒低洼土地,造成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的一種災害。
氣候
河湖水量、泄洪蓄洪能力
地勢
經濟發達、人口密集
概念
(1)氣候:季風氣候區,降水集中在夏秋季節,且多暴雨;夏秋 季節臺風帶來特大暴雨。
(2)河湖水量大、泄洪蓄洪能力差:
①流域面積廣,支流多,來水量大;
②河道泄洪能力差:河床淤積(中上游植被破壞,水土流失,下游泥沙淤積),河道彎曲,泄洪能力差;入海口附近,海水頂托作用強烈。
③湖泊蓄洪能力差(中上游水土流失,下游湖泊泥沙淤積,圍湖造田,使湖泊面積縮小)
(3)地勢:地勢低洼,排水不暢
(4)平原地區,人口密集,經濟發達(受災體大)
2、洪澇災害成因
短時間大量“來水”
是無足夠空間“容水”
是無法及時“去水”
實質—水多
(1)造成短時間大量“來水”的原因
降水集中,強度大;流域面積廣,支流多、汛期長,特別是雨季大范圍內普降暴雨,引起上中游干支流同時大量匯水。
(2)無足夠空間“蓄水”的原因
流域中下游無足夠的調洪、滯洪場所(如水庫)或湖泊數量少、容積小,如長江中下游因圍湖造田、上游濫伐森林造成下游泥沙淤積等,使洪水無處容納,造成漫溢或潰堤。
(3)無法及時“去水”的原因
河道彎曲淤塞,排水不暢;地勢低洼,流速緩慢;城市建設,路面硬化,難以下滲
(1)我國洪澇災害分布
東部季風區的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區(東北、黃河、淮河流域、長江中下游地區、珠江流域等)
3、洪澇災害分布
在廣大山區也容易受到洪水侵襲。
與平原地區洪澇相比,山洪歷時短,洪水流速快,危害更嚴重。
貴州望謨“6.6”山洪災害
(2)世界洪澇災害分布
地中海沿岸地區、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日本、印度半島的北部以及美國的中東部地區
我國是世界上洪澇災害頻繁且災害嚴重的國家之一。
4、洪澇災害的危害
(1)經濟:淹沒農田、聚落等,導致農作物減產;破壞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礎設施
(2)社會:造成人員傷亡、交通受阻、人畜飲用水困難;爆發疫情,威脅人體健康,給人造成心理創傷。
(3)生態環境:引發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災害,引發河流泥沙淤積,破壞人類生存環境。
1998年特大洪水
據統計,全國共有30個省(區、市)受災,洪澇受災面積3.3億畝,成災面積2.07億畝,受災人口1.86億人,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萬間,直接經濟損失2550.9億元,其中水利設施水毀損失287億元。
2021年7月17日至23日,河南省遭遇歷史罕見特大暴雨,發生嚴重洪澇災害,特別是7月20日鄭州市遭受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災害共造成河南省150個縣(市、區)1478.6萬人受災,因災死亡失蹤398人,其中鄭州市380人、占全省95.5%;直接經濟損失1200.6億元,其中鄭州市409億元、占全省34.1%。
新疆喀什洪水
巴基斯坦洪水
6月中旬以來,巴基斯坦因強降雨和洪災死亡的人數已升至1208人,超過3300萬人受災。截至目前, 洪水已造成巴基斯坦三分之一的國土被淹沒 。
巴基斯坦洪水
6月中旬以來,巴基斯坦因強降雨和洪災死亡的人數已升至1208人,超過3300萬人受災。截至目前, 洪水已造成巴基斯坦三分之一的國土被淹沒 。
5、洪澇災害的防御措施
工程措施:
上游:修建水庫;植樹造林,恢復植被;
中游:退田還湖;建分洪蓄洪區;修建水庫;裁彎取直;疏通河道等。
下游:加固堤壩,疏通河道等。
非工程措施:
加強氣象監測和預報,提前通知撤離
提高居民的防災減災意識
實施防洪保險等
課堂小結
洪澇災害 概念 成因 概念:氣候、河湖水量、蓄洪泄洪能力、地勢、人口密集、經濟發達
實質:來水量大、容水空間小、去水能力差
分布 世界、我國
危害 經濟、社會、生態環境
防御措施 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
隨堂練習
隨堂練習
1
洪澇災害
2
干旱災害
3
臺風災害
4
寒潮災害
二、干旱災害
1、概念
干旱是因長時間無降水或降水異常偏少造成的空氣干燥、土壤缺水的現象。
干旱
當干旱持續時間較長,影響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時,稱為干旱災害,簡稱旱災。
干旱災害
干旱≠旱災
非洲、亞洲和大洋洲的內陸地區是世界上旱災頻繁發生的地區,其中非洲的旱災最嚴重。
2、干旱災害多發地區
(春旱)
華北、華南、西南和江淮是旱災多發區,華北地區的旱災發生最頻繁、影響最嚴重。
思考:華北地區春旱嚴重的原因?
春季降水量少;
氣溫回升快,多大風,蒸發旺盛
人口稠密,工農業生產發達,用水量大。
3、干旱災害產生原因
4、干旱災害的危害
(1)農作物大量減產,乃至顆粒無收;
(2)影響牧草生長,加劇草場退化和沙漠化,影響畜牧業
(3)引發水資源短缺,造成人畜飲水困難
(4)引發沙塵暴、火災、蟲災等災害
5、干旱災害的防御對策(開源和節流)
技術:加強旱災的監測預報;
氣候:人工增雨;
徑流:修筑水庫、跨流域調水、合理開發和利用地下水;
植被:保護植被,植樹造林,涵養水源;
人口: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民的節水意識;
農業:推廣先進的農業灌溉技術(噴灌、滴灌),發展節水農業,培育耐旱農作物;
工業:提高工業用水的利用效率。
美國米德湖
6月南方洪澇災害
課本P102活動:我國洪澇災害與旱災的時空分布特征
華西秋雨災害
西南夏秋連旱
長江中下游春夏連旱
冬麥區冬春連旱
2.表中所列的洪澇災害和旱災的發生地區有重合嗎?發生時間上有什么聯系?
在空間上具有一致性(發生洪澇災害的省份也易發生旱災)、交錯性(某些省份發生洪澇災害時,其他省份正發生旱災)。
在時間上有同時性(同一時間,有的省份發生旱災有的澇災)、交替性(同一地區,今年旱災,明年可能洪災)。
1.上表所列的洪澇災害和旱災分別發生在何時何地?
洪澇:華西秋雨,9月上中旬;南方洪澇在6月份;
旱災:西南地區,夏秋兩季;長江中下游地區,春夏之交;冬麥區旱災發生在春季
為什么我國旱災多發區往往也是洪澇災害多發區?
旱災和洪災主要分布于東部季風區,降水季節變化大、年際變化大。降水量的多少取決于夏季風的強弱變化,從而導致旱災和洪災的出現。
當夏季風勢力弱,在南方停留時間過長,則“南澇北旱”;
當夏季風勢力強,到達北方早,停留時間過長,則“南旱北澇”。
課堂小結
干旱災害 概念 分布 世界、我國
原因 以華北地區春旱為例
危害 防御對策 我國洪澇災害與旱災的時空分布特征及原因
隨堂練習
1
洪澇災害
2
干旱災害
3
臺風災害
4
寒潮災害
1、概念
臺風是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形成并強烈發展的大氣旋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在12級以上。
思考:高緯度的海洋上會形成臺風嗎?赤道呢?
2、結構及特征
01
(1)外圍大風區
02
臺風降水最強烈的位置
(2)漩渦風雨區
03
天氣表現為無風、少云和干暖
(3)臺風眼
一個發展成熟的臺風,由外圍大風區、旋渦風雨區和臺風眼三部分組成
風速從外向內增加
3、頻發地區
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臺風發生頻率最高的海域
我國東南沿海靠近西北太平洋,且西北太平洋臺風主要向西北方向移動,因此我國受臺風災害影響嚴重。
4、發生時間
盛夏至秋初(6-10月)
5、臺風的影響
(1)臺風的危害
狂風能夠吹倒房屋,拔起大樹,破壞交通、通信設施等
暴雨會引發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并危害近海養殖
風暴潮侵蝕海岸,破壞海堤,造成海水倒灌
(2)臺風的有利影響
01
臺風的氣壓會引發“慢地震”,使地層的能量逐漸釋放,避免產生大型的地震
02
臺風給沿岸地區帶來大量的雨水,改善這些地區的淡水供應和生態環境
03
驅散靠近赤道的熱帶、亞熱帶地區的熱量,對維持全球熱量平衡起到重要的調節作用
04
臺風吹襲時翻江倒海,將江海底部的營養物質卷上來,魚餌增多,吸引魚群在水面附近聚集
課堂小結
臺風災害 概念 臺風的結構及特征 臺風眼
漩渦風雨區
臺風眼
頻發地區 西北太平洋(我國東南沿海)
發生時間 盛夏至初秋
影響 危害
有利影響
2018年9月16~17日,受臺風“山竹”的影響,深圳、常熟、海門三地出現特大暴雨。下圖為“2018年9月16日23時中國部分地區氣象要素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1.臺風“山竹”會直接帶來
A.狂風暴雨 B.海嘯風浪
C.潮起潮落 D.極端高溫
12.此次臺風來襲,深圳居民的應對措施合理的是
A.關閉門窗,減少外出
B.躲到樹下,遮風擋雨
C.加強監測,預警預報
D.駕船出海,躲避風浪
隨堂練習
1
洪澇災害
2
干旱災害
3
臺風災害
4
寒潮災害
1、概念
寒潮是因強冷空氣迅速入侵造成某地大范圍的劇烈降溫,
氣溫24小時內下降8℃及以上,且使得該地日最低氣溫下降到4℃及以下,并伴有大風、雨雪、凍害等現象的天氣過程
2、頻發地區及時間
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的深秋到初春時節,勢力強大的寒潮甚至可影響到低緯度地區。
在我國,寒潮是冬半年主要的氣象災害。
影響我國的寒潮主要發源于蒙古、西伯利亞地區;勢力強大的寒潮,會自北向南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
3、寒潮災害的影響
(1)不利影響
①農作物遭受凍害,造成農業損失;
②大風、大雪、凍雨造成畜牧業損失,阻斷交通,破壞通信設施和輸電線路。
低溫殺死越冬蟲卵;

大風帶來豐富的風力資源。

冷空氣南下,有助于地面冷熱交換;

帶來雨雪,提高土壤墑情,保證農作物春季需水量;

(2)有利影響
1、華北平原地區工業、農業、交通都非常發達,經濟水平比較高。
2、人口稠密,造成的絕對損失大。
3、主要種植冬小麥,使農作物遭受凍害。
思考:結合我國寒潮入侵線路圖表,分析相較于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寒潮爆發次數較少而寒潮災害最嚴重的原因?
課堂小結
寒潮災害 概念 頻發時間及地區 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的深秋初春季節(我國寒潮)
寒潮的影響 危害
有利影響
2021年11月3日18時,中央氣象臺發布寒潮黃色預警。據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介紹,這次寒潮活動時間從11月4日持續到7日,范圍從西北擴散到華中、華東、華南、東北地區,全國超過三分之二的面積都受到寒潮影響。此次寒潮普遍降溫8℃~10℃,局部地區降溫達到20℃。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以下地區中,受此次寒潮影響降溫幅度最大的是( )
A.東北地區 B.西北地區 C.華東地區 D.華南地區
2.寒潮除了帶來降溫之外,還可能會帶來( )
①雨雪②大風③干旱④沙塵暴⑤風暴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3.關于寒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寒潮對我國的影響范圍比臺風的要小 B.寒潮對農作物危害最大的季節是冬季
C.退耕還林還草是防御寒潮的有效措施 D.寒潮會影響農牧業、交通和電力系統
隨堂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灵县| 内江市| 沁阳市| 张北县| 磴口县| 贡山| 凤阳县| 桃园县| 滦南县| 五华县| 平安县| 中江县| 上杭县| 杂多县| 沈丘县| 南安市| 东城区| 江川县| 务川| 大足县| 秦皇岛市| 读书| 防城港市| 长子县| 镶黄旗| 黄梅县| 黄石市| 唐河县| 壤塘县| 水富县| 永川市| 扶沟县| 英山县| 内江市| 得荣县| 铁力市| 凯里市| 杭锦后旗| 兴安县| 荥经县| 长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