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0張PPT)第三節 農業區位因素與農業布局第三章 產業區位學習目標1. 理解農業區位的概念、特點及其分類。2.結合實例,學會分析農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重點)3. 學會分析農業自然區位因素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難點)農業區位因素PART 01農業的概念農業是指利用動植物的生長發育規律,通過采集、捕撈、人工馴化、培育、種植、養殖等途徑來獲得產品的產業農業的特點——地域性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農業的特點——季節性立夏種稻 小滿插秧 芒種拔節 夏至抽穗 待到秋季金黃滿地農業的特點——周期性四季輪回 顆粒歸倉副業Side hustle種植業Planting漁業Fisheries畜牧業Animal Husbandry林業Forestry按生產對象分類:種植業、畜牧業、漁業、林業、副業農業區位因素自然條件科學技術社會經濟自然條件-----氣候南方主要種植喜熱的甘蔗、橡膠等作物北方則主要是喜溫的大豆、蘋果等自然條件-----土壤肥沃的黑土酸粘瘦的紅壤自然條件-----水源水源充足地區可以發展漁業降水較少地區種植的小麥自然條件-----地形地形平坦的平原適合發展種植業地形崎嶇的山地適合發展林業自然條件12氣候(光照、熱量、降水)土壤3水源4地形俄羅斯位于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幅員遼闊,多平原和低地,淡水資源豐富。2016 年,俄羅斯出口糧食約 3 400 萬噸。讀 “俄羅斯農業地帶空間分布”圖,完成相關任務。1. 結合圖 3-2,查找俄羅斯氣溫、降水等資料,說一說,影響俄羅斯農業生產活動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有哪些?2. 找出俄羅斯農業生產活動的主要分布區域,分析俄羅斯適宜谷物種植地帶的自然地理條件。3. 分析全球氣候變暖可能給俄羅斯農業帶來的影響。探究一緯度高,氣溫低,熱量不足2. 分布:主要分布在西歐平原及西西伯利亞平原南部原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緯度較低,氣溫較高3. 適宜農業種植的區域緯度變高,擴大了農業發展的范圍探究一思考:我國將橡膠生產向北推廣到北緯22度,將雙季水稻的生產推廣到江淮平原,將小麥的種植高限擴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思考:導致這些作物種植范圍擴大的因素是什么?農業科學技術12技術裝備生產技術:良種培育、耕作技術、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蟲害防治3信息化精準農業是指以“3S”(GIS、GNSS、RS)空間信息技術和作物生產管理決策支持系統(DSS)為基礎,面向農田生產的精細農作方式。精準農業引領農業由資源型向科技型轉變,利用遙感系統(RS)快速獲取墑情、苗情、土壤養分、病蟲害等信息,為農業生產提供實時依據;利用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采集農田信息,指導 農 機 精 準 作業 ; 利 用 地 理信息系統(GIS)整合各種數據資料,建立農田管理信息系統。在此基礎上,依托決策支持系統,制定農業生產決策,以實現高效利用農業資源、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優化目標。精準農業思考:張家界盛產柑橘,在有的年份,批發價格能達到6毛/斤,獲得較好收益;但有的豐收年份,農民甚至不愿采摘,出售后的收入還不足以支付采摘費用,不得不砍掉相當一部分橘樹。思考: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社會經濟因素12市場交通3勞動力4政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因而綠色農業和有機農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綠色農業是指以生產、加工、銷售綠色食品為核心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關鍵在于減少生產、儲運、加工環節的污染,使農產品達到綠色食品的衛生標準。有機農業是指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不采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除草劑、農膜、飼料添加劑等,而是采用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來維持農業生產系統的穩定。綠色農業與有機農業分析影響下列現象的主要社會經濟因素:①產自阿根廷的牛肉,出現在歐洲人的餐桌上②產自荷蘭的鮮花,裝扮著日本的高級酒店③上海郊區的乳牛場,飼養著來自丹麥的奶牛④產自我國華南的熱帶水果,大規模進入北方市場⑤2004年,北方蘋果大量滯銷,導致蘋果銷售價格大幅度下跌探究二冷藏保鮮技術航空運輸發展飼養技術鐵路運輸和冷藏技術市場供求關系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沙特阿拉伯位于阿拉伯半島,西臨紅海,東瀕波斯灣,沙漠面積廣大,石油資源豐富,出產椰棗較多,糧食不能自給。20 世紀 70 年代以后,沙特阿拉伯利用出口石油積累的財富,對農業實行優惠政策,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取得了顯著成就。目前,本國生產的小麥可以滿足國內 90% 的需要,雞肉和牛奶的自給率為 40%,蛋類基本實現自給,椰棗和蔬菜還可出口1. 簡要評價沙特阿拉伯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與不利條件。2. 沙特阿拉伯在克服農業生產不利條件時,采用了哪些農業科技措施?3. 沙特阿拉伯生產的西紅柿為什么能進入英國超市?想一想,影響沙特阿拉伯農業發展的社會經濟因素主要有哪些?探究三1.有利條件:石油生產大國,有雄厚的資金用于農業投資;不利條件:境內主要是大沙漠和高原,可耕地很少;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水源短缺。2. 大力加強水利工程的建設,海水淡化,推廣高效節水技術等;無土栽培;噴灌滴灌技術;培育良種3.品質優良政府利用石油資金采取價格補貼政策,大力投資農業;努力擴大耕地面積;改變農業生產結構;采用先進生產技術,培養專門人才;地理位置優越,靠近歐洲市場探究三農業布局PART 02農業布局的定義農業布局是農業、林業、牧業、漁業的空間分布和農業生產的地域組合。它要求農業生產盡可能布置在條件適宜的地區,一定地區的農業生產結構保持合理的比例。農業布局的原則農業生產要按照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辦事,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漁則漁是農業布局的基本原則。年降水量僅200mm左右但蒸發量達1600mm的銀川平原,因黃河貫穿,湖泊眾多,加之賀蘭山的“守護”,盛產稻米、枸杞等名特優產品,有著“塞上江南”的美譽。左圖為銀川平原及周邊區域圖,右圖為該區域地貌景觀示意圖。指出自賀蘭山至黃河不同地域適宜發展的主要農業類型。探究四賀蘭山至黃河可分為山區、山麓、平原及河湖地區,山區發展林業、山麓發展畜牧業、平原發展種植業、河湖發展漁業。農業地域類型PART 03定義農業地域類型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和一定的歷史發展階段,在社會、經濟、科技、文化和自然條件的綜合作用下所形成的農業生產地區。分布:地中海沿岸地區、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中南部、南美洲智利的中部、南非的好望角地區以及澳大利亞的西南和東南部。地中海型農業農作物:主要的糧食作物為小麥、大麥、玉米、水稻、高粱等。主要的經濟作物有煙草、葡萄、橄欖、無花果、柑橘、檸檬,園藝等。自然因素: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耕地面積大氣候溫和濕潤、農作物品種多山地土壤肥沃降水充沛,水源豐富商業型乳酪業社會經濟因素政策支持靠近城市,市場需求量大面向全國消費者、面向人口眾多的國外,出口市場信息迅捷。陸、海、空運輸發達;高速公路連接各地農業科技生產水平高,農業加工科技水平高,農產品儲運技術先進,科技成果推廣快牲畜種類:在美國、阿根廷——牧牛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養羊畜牧業特點: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專業化程度高定義:商品谷物農業是一種面向市場的農業地域類型,種植的作物主要是小麥和玉米商品型谷物農業特點:機械化程度高,并向大型、寬幅、高速、聯合作業方面發展農業生產區域化、專門化、供銷加工一體化商品率高生產規模大集約自給型農業(以稻谷為主)生長習性水稻喜溫喜濕,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熱量,尤其是需要大量的水分。特點水稻是一種高產的農作物,生產過程相對復雜,耗費勞動力較多,而且不太適合大規模的機械化經營。請在地圖中找出水稻種植業的分布范圍分布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和南亞降水較為豐富的地區。在非洲的埃及和剛果民主共和國,南歐的一些地區,美國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區,南美洲的一些國家,也有大面積的水稻種植。材料一、有人說,亞洲“在最合適的地方種植了最合適的農作物----水稻。”材料二、亞洲季風區水稻的種植約有七千年歷史,種植經驗豐富。稻米是當地人們喜愛的主要糧食,季風區所產稻米占世界稻米總產量的絕大部分。請結合圖文資料,以亞洲的季風水田農業為例進行農業區位因素。區位氣候:雨熱同期的季風氣候;地形:河流中下游沖積平原、三角洲;土壤: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水源:河網密布、水源充足;市場:稻米為當地的主食,市場需求量大;勞動力:人口稠密,勞動力充足;經驗:悠久的種植歷史,豐富的傳統經驗;1.某家住在鄱陽湖平原上。全家六口人,上有兩位老人,下有兩個上學的孩子。李某承包了0.5 公頃土地( 美國一個小農場擁有15公頃土地),農活主要由他和妻子來做。2.一般情況下,李某用0.3公頃田種雙季稻,0.1公頃田種單季稻,0.1公頃田種其他作物。他家每年約收稻谷3800千克(雙季稻產量為1050千克/0.1公頃),在收成的3800千克當中,2800千克留作家庭口糧、飼料用糧及上繳公糧,其余的1000千克到市場上出售。3.李某家與另外5家村鄰共同購買了一頭耕牛、一臺水泵、一臺電動脫粒機。其他小型農具每家自備。4.令李某最為頭痛的是每年的水旱災害,每當發生災害的年份,農田的經濟損失就很大。而李某又無力建設水利工程,需要政府大力投資并組織水利工程建設。根據以上資料試歸納得出季風水田農業的特點糧食作物 小麥 玉米 水稻單產(千克/畝) 248 407 >500特點1.小農經營,經營規模小2.單位面積產量高,但商品率低3.小農經營,經營規模小4.單位面積產量高,但商品率低請選擇一種感興趣的農業地域類型,采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探討該農業地域類型的生產布局特點及其形成原因,并在班級交流探究成果。知識整合鞏固提升2019年,我國豬肉價格持續上漲,與以往相比,上升幅度較大。針對當前豬肉價格情況,農業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全國生豬生產平穩發展,豬肉市場供應是有保障的。目前,農業部正在采取有效措施,發展生豬生產,確保滿足市場需求。據此材料,完成下列各題。1.由材料可見,在社會經濟因素中對農業區位影響最為突出的是A.國家政策 B.市場區位及需求的變化 C.技術改革 D.交通運輸2.在現代農業生產中,提高農業產出的最重要手段是A.進行專業化生產 B.投入大量的勞動力C.增加化肥、農藥施用量 D.加大科技投入鞏固提升3.隨著工業生產區位條件的變化,農業生產的空間分布也發生了深刻變化。閱讀下面材料,分析回答問題。(1)黑龍江省三大糧食作物生產的變化:種植面積擴展最大的作物是( ),種植面積縮小最多的作物是( ) 。(2)A地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試分析其農業區位的優勢條件。(3)黑龍江省種植水稻的最主要制約因素是( )。(4)請分析引起黑龍江省農業生產格局改變的區位條件 。鞏固提升(1)水稻 小麥(2)地廣人稀,人均耕地多;地勢平坦,連片分布,利于大型機械化;耕作土壤肥沃;水資源較豐富。(3)熱量(4)積溫明顯增多,使一直制約黑龍江省農業生產的熱量條件有了明顯的改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