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2024)七年級地理下冊 第九章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 課時習題課件(5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2024)七年級地理下冊 第九章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 課時習題課件(5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8張PPT)
第九章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
單元整合
【命題點一:歐洲西部畜牧業發達的原因】
  (2024·寧夏回族自治區)歐洲西部多雨多霧,氣候潮濕,晴天少,陽光成為稀罕物,當地人們喜歡到海濱沙灘沐浴陽光。讀“歐洲西部氣候類型分布圖”(圖1),完成第(1)~(2)題。
圖1
(1)歐洲西部的人們喜歡沐浴陽光,因為當地主要的氣候類型是( )
C
A
B
C
D
(2)距離歐洲西部最近的陽光浴場位于( )
A.北冰洋沿岸 B.地中海沿岸
C.太平洋沿岸 D.印度洋沿岸
B
解析 : 第(1)題,歐洲西部的人們喜歡沐浴陽光,因為當地主要的氣候類型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常年溫和濕潤,多陰雨天氣。讀圖可知,A 為全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B為終年寒冷干燥的寒帶氣候,C 為全年溫和濕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D為全年炎熱干燥的熱帶沙漠氣候。故選C. 第(2)題,讀圖可知,北冰洋沿岸緯度高,氣候寒冷,沒有陽光浴場分布;歐洲西部南臨地中海,地中海沿岸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有陽光浴場分布;太平洋沿岸和印度洋沿岸距離歐洲西部較遠。故選B。
答案:(1)C  (2)B
【命題點二:撒哈拉以南非洲面臨的人口、糧食與環境問題】
(2024·四川省)某同學參加地理知識競賽活動,抽取到如圖2題卡,下列關于此題卡涉及地區描述錯誤的是( )
D
圖2
答案:D
A.該地區饑餓問題比較突出
B.該地區被稱為“黑種人的故鄉”
C.該地區描述的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D.該地區人地關系惡性循環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災害頻發
解析:據圖示信息,該地區描述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該地區饑餓問題比較突出;該地區被稱為“黑種人的故鄉”;該地區人地關系惡性循環的根本原因是人口眾多,大量開墾草原,以擴大耕地面積,造成的生態環境惡化。故選D。
非洲高速增長的人口使得對森林、草原的開墾不斷增加,導致環境的惡化和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把下列項目填入相應的空格中,使各項內容關系正確。
A.初級產品為主的經濟  B.人口增長過快 
C.毀林開荒  D.濫墾草原 
E.過度放牧 F.土地肥力降低 
G.草原退化  H.荒漠化
I.生態破壞、自然災害加劇 
J.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 
K.保護生態環境、減輕自然災害 
L.大力發展糧食生產
圖3
圖4
答案:(共33張PPT)
第九章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
第四節 澳大利亞
一、獨占一個大陸的國家
1. 是大洋洲面積最大的國家,與其他大陸相距較遠,是世界唯一獨占一個 的國家。
2.澳大利亞地處 和印度洋之間,包括 、________________和附近一些島嶼。
3.澳大利亞地勢較低,起伏和緩,自西向東分為三大地形區:西部為低矮的 ,地勢寬廣平坦,沙漠廣布;中部為 ,地下水資源豐富;東部為 ,分布有縱貫南北的 。大陸 部海岸外,有著名的大堡礁。
澳大利亞
大陸
澳大利亞大陸
太平洋
高原
平原
山地
大分水嶺
東北
塔斯馬尼亞島
4.澳大利亞大部分處于熱帶、亞熱帶,氣候 。氣候類型呈 分布。
二、“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1.澳大利亞被稱為“ ”。每年人們都會舉辦剪羊毛大賽、綿羊賽跑、羊毛產品展覽等活動。
2.澳大利亞充分利用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發展養羊業,形成了不同的牧羊帶。由東南和西南沿海向內陸依次為 帶、 帶和___________帶,牧羊帶分布與降水量密切相關。
炎熱干燥
半環狀
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集約農牧
綿羊—小麥混合經營
粗放牧羊
3.澳大利亞養羊業產業化、機械化程度 ,耗用勞動力 。所產羊肉和羊毛主要用于出口,商品率很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 出口量最多的國家。
三、“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1.澳大利亞 豐富,品種多。鐵、煤炭、鋁土、錳等礦產的儲量居世界前列,品質 ,埋藏 ,易開采。
2.澳大利亞 經營規模大,采用現代管理方法和機械化、自動化生產方式。礦產資源的開采效率和利用效率很 ,而且注重 。



羊毛
礦產資源


采礦業
環境保護

3.澳大利亞是世界 和 的主要出口國之一,其煤炭和鐵礦石主要銷往我國、 等亞洲國家。由于礦產品出口占商品出口總額的比重很大,澳大利亞也被稱為“ ”。
4.20世紀7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的 發展迅速,目前已經大大超過采礦業和農牧業,成為澳大利亞的經濟支柱。
煤炭
鐵礦石
日本
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服務業
導學一 澳大利亞的自然地理概況
  讀“澳大利亞大陸地形分布示意圖”(圖3),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圖3
A.澳大利亞大陸地勢低平、起伏和緩
B.自南向北分三大地形區
C.東部地區以平原為主
D.大分水嶺位于西部高原區邊緣
解析:澳大利亞大陸地勢低平、起伏和緩,自西向東分三大地形區:西部是高原,中部以平原為主,大分水嶺位于東部山地邊緣。故選A。
答案:A
導學二 “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2024·山西省)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每年8~9月,很多牧場會舉辦剪羊毛比賽。圖7示意澳大利亞某地的綿羊—小麥混合經營農事安排。據此,完成第(1)~(2)題。
圖7
(1)圖文材料反映了澳大利亞( )
A.先進的制造業   B.古老的動植物
C.粗放的種植業 D.發達的養羊業
(2)剪羊毛比賽期間,正值小麥( )
A.犁地期   B.播種期 C.生長期 D.收割期
解析:第(1)題,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放養綿羊數量和出口綿羊數量最多的國家,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讀圖可知,圖文材料反映了澳大利亞發達的養羊業。故選D。第(2)題,讀圖可知,剪羊毛比賽期間,正值小麥生長期。故選C
答案:(1)D  (2)C
D
C
  讀“澳大利亞氣候類型分布圖”(圖8),完成下列問題。
圖8
(1)近年來,澳大利亞根據北半球國家需要反季節水果這一市場需求,充分利用澳大利亞的 優勢,水果產量大幅度提高。
(2)澳大利亞的自流井水一般可用于 ,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到澳大利亞去經營牧場,你會將牧場選擇在 __(填“①”或“②”),理由是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緯度(或半球)
牲畜飲用
水的含鹽量較高,不適合人類飲用和農田灌溉

這里地勢低平,氣候適宜,
草場廣闊,地下水豐富
答案:(1)緯度(或半球)
(2)牲畜飲用 水的含鹽量較高,不適合人類飲用和農田灌溉
(3)② 這里地勢低平,氣候適宜,草場廣闊,地下水豐富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澳大利亞的氣候特征及農牧業。第(1)題,南、北半球季節相反。當北半球的國家處于冬季時,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亞正值夏季。澳大利亞充分利用半球的優勢,大幅度提高水果產量,為北半球國家提供反季節水果。第(2)題,澳大利亞的自流井一般可用于牲畜飲水,因為水的含鹽量較高,不適合人類飲用和農田灌溉。第(3)題,選擇在圖中的②處,因為這里地勢低平,氣候適宜,草場廣闊,地下水豐富。
導學三 “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讀“澳大利亞礦產和城市分布圖”(圖10),完成下列問題。
圖10
(1)澳大利亞礦產資源種類齊全,又是世界上礦產品的 國,被稱為“ 的國家”。
(2)澳大利亞礦產品大量出口的有利條件是 __
______________。我國上海某鋼鐵廠可從澳大利亞進口 。
(3)澳大利亞的煤礦主要分布在 ,鐵礦主要分布在 。
出口
坐在礦車上
沿海,
便于海洋運輸
鐵礦石
東部太平洋沿岸
西部印度洋沿岸
解析:本題考查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特征。第(1)題,澳大利亞礦產資源種類多,是世界上重要礦產品的出口國,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第(2)題,澳大利亞煤、鐵等礦產資源沿海分布,便于海洋運輸。我國上海某鋼鐵廠可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第(3)題,從圖中可看出,澳大利亞的煤礦主要分布在東部的太平洋沿岸,鐵礦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印度洋沿岸。
答案:(1)出口 坐在礦車上
(2)沿海,便于海洋運輸 鐵礦石
(3)東部太平洋沿岸 西部印度洋沿岸
讀“澳大利亞大陸地形分布簡圖”(圖11)和“澳大利亞沿南回歸線地形剖面圖”(圖12),完成第1~2題。
圖12
圖11
1.下列關于澳大利亞地勢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四周高,中部低
B.南北高,中間低
C.東西高,中間低
D.中部高,四周低
2.澳大利亞畜牧業發達,羊群主要分布在( )
A.大自流盆地 B.大分水嶺
C.西部高原 D.遍布澳大利亞
C
A
讀圖,完成第3~4題。
3.圖中所示建筑是( )
A.悉尼歌劇院
B.麥加大清真寺
C.北京“鳥巢”
D.呼和浩特烏蘭恰特大劇院
4.該建筑所在國家( )
A.礦產資源貧乏 B.水資源匱乏
C.畜牧業發達 D.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
A
C
圖13
讀“澳大利亞氣候類型分布圖”(圖14),完成第5~6題。
5.圖中序號與氣候類型搭配正確的是( )
A.①為熱帶雨林氣候
B.②為熱帶草原氣候
C.③為熱帶沙漠氣候
D.④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圖14
C
6.澳大利亞氣候的分布特點是( )
A.以赤道為中心,南北對稱分布
B.呈半環狀分布
C.季風氣候最典型
D.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最廣
7.在澳大利亞留學的小明,8月放假回國與國內同學聚會時,給大家講了他在國外的一些見聞,其中不可信的是( )
A.澳大利亞民居多坐南朝北
B.澳大利亞的學校此時放寒假
C.大自流盆地中的地下水是天然礦泉水
D.在澳大利亞能看到世界上最大的獨塊巖體
C
B
8.讀“澳大利亞略圖”(圖15),完成下列問題。
圖15
(1)寫出A點的經緯度: 。
(2)寫出圖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洋的名稱。
B ,
C 。
(20°S,120°E)
印度洋
太平洋
(3)南回歸線橫穿澳大利亞中部,在地球上的五帶中,澳大利亞處于 帶和 帶。
(4)澳大利亞首都是 。澳大利亞的城市、人口多集中在 沿海地區,主要是因為這里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請寫出幾種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至少寫兩種)。

南溫
堪培拉
東南
氣候
溫暖濕潤,開發較早,工農業發達,水陸交通便利等
袋鼠、鴯鹋、
琴鳥、樹袋熊(考拉)等
“A”形茅屋是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傳統民居,因其外形酷似字母“A”而得名。下圖為“巴布亞新幾內亞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及降水量圖”(圖16)和“‘A’形茅屋景觀圖”(圖17),據此,完成第1~2題。
圖16
圖17
1.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氣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
B.全年高溫多雨
C.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D.全年溫和濕潤
2.“A”形茅屋的外形設計主要是考慮( )
A.保暖 B.防風
C.防潮 D.排水
B
D
3.澳大利亞有憨態可掬的考拉、善于游泳的鴨嘴獸等古老生物種類。澳大利亞至今保存著這些古老動物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
B.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上,自然環境單一
C.澳大利亞大盆地有豐富的地下水
D.氣候炎熱干燥,有大面積沙漠和草地
B
讀“澳大利亞礦產和城市分布圖”(圖18),完成第4~5題。
圖18
4.從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分布來看,最適合其發展的工業部門有( )
①鋼鐵工業  ②有色冶金工業
③采礦業 ④造紙工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從圖中可看出,澳大利亞城市集中分布在( )
A.東北部地區 B.西部地區
C.東南沿海地區 D.中部地區
A
C
6.讀圖19,完成下列問題。
(1)澳大利亞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地區,形成這種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2)A地是澳大利亞以養羊業為主的畜牧業區,這里發展養
圖19
東南沿海
氣候
羊業的有利條件是 。
草原面積廣闊,地下水豐富
(3)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被稱為“ 的國家”,分析其礦產品大量出口的有利條件。(根據圖中鐵礦和煤礦的分布特點進行歸納)
(4)為了使房屋得到更多的陽光,悉尼民居的門窗一般應朝向 (填“南方”或“北方”),這里的學校放暑假的時間應為 (填“1月”或“7月”)。
坐在礦車上
答:煤礦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東部太平洋沿岸地區;鐵礦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西部沿海地區,有利于海上運輸。
北方
1月
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對澳大利亞的位置、動物、農牧業等開展了研究性學習。請你幫助他們完成學習任務。
圖20
(1)A組同學發現:澳大利亞中部有一條重要緯線—— 穿過,其國土主要位于五帶中的熱帶和______帶。該國房屋照片朝陽的方向是 ,11月底至次年2月中下旬是澳大利亞的暑期,這些與澳大利亞位于 半球的位置有關。
(2)B組同學發現:澳大利亞生物古老而獨特,如圖20中 ,就是其中的代表動物,該區特有動物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舉一例即可)
南回歸線
南溫


袋鼠
鴯鹋、考拉、琴鳥、鴨嘴獸
庫伯佩迪位于澳大利亞南部,早年該地區礦工經常在礦井里躲避炎熱天氣,長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當地特色的地下住宅,該住宅具備冬暖夏涼的優點。讀“庫伯佩迪氣候圖”(圖21)和“地下住宅示意圖”(圖22),完成第1~2題。
圖21
圖22
1.從圖中看,庫伯佩迪的氣候特點是( )
A.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 B.全年炎熱多雨
C.全年溫和濕潤,降水均勻 D.全年炎熱干燥
2.下列民居中,與庫伯佩迪地下住宅具有相同優點的是( )
A.竹樓 B.窯洞 C.蒙古包 D.四合院
3.澳大利亞有很多古老而獨特的動植物,如憨態可掬的樹袋熊、鳴聲悅耳的琴鳥、高大的桉樹,還有袋鼠和鴯鹋。請你動動手,查閱相關資料和地圖,根據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特點,說出澳大利亞有許多古老動植物的原因。
答案:略
D
B(共35張PPT)
第九章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
第三節 撒哈拉以南非洲
一、熱帶草原廣布
1.位置和范圍:撒哈拉以南非洲絕大部分位于世界最大的沙漠—— 沙漠以南,東臨 洋,西瀕 洋。
2.地形:地形以 為主,地勢起伏不大,大體上由東南向 傾斜。
3.河流:發源于東非高原的 是世界最長的河流。
撒哈拉
印度
大西
高原
西北
尼羅河
4.氣候:撒哈拉以南非洲中部被 橫貫,以 氣候為主,其中 氣候分布最廣,是世界面積最大的熱帶草原分布區。熱帶草原氣候分 兩季,干季草木枯黃,濕季水草豐美。
二、人口、糧食與環境
1.人口: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 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則 。
2.糧食:人口的迅速 加劇了該地區的糧食供應問題。______供應不足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面臨的普遍問題。
赤道
熱帶
熱帶草原
干、濕

更高
增長
糧食
3.環境:為了獲得更多的 和肉類,人們砍伐森林,開墾 ,以擴大 面積,或在草原地區放牧更多的牲畜,這些做法導致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土地肥力 和草原 ,加劇了 和土地 ,使生態環境逐步 。
三、快速發展的經濟
1.撒哈拉以南非洲擁有豐富的 ,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糧食
草原
耕地
下降
退化
水土流失
荒漠化
惡化
自然資源
2.歷史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許多國家長期受殖民主義者占領和掠奪,出口 ,進口 ,經濟發展緩慢。由于工業產品的價格比初級農礦產品貴得多,這些國家在國際貿易中處于 地位。
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很多國家因地制宜,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努力改變經濟過分依賴 出口的情況,使經濟穩步增長。
4.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的快速發展,還得益于國家和地區間的合作。近年來,我國在這里的投資逐漸增多,主要集中在______、 和制造業等領域。
初級農礦產品
工業產品
不利
初級農礦產品
采礦
基礎設施
導學一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地理概況
讀圖1,完成下列問題。
圖1
(1)A、B兩地都位于赤道地區,A地為炎熱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而B地卻是熱帶草原氣候,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B地位于東非高原,
地勢高,氣溫較A地低,
降水較A地少
(2)從圖中可以看出,非洲氣候分布具有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
(3)東非高原上野生動物種類繁多,請你列舉生活在該區域的野生動物(至少4種) _______
______ __。
(4)下列氣候類型中,撒哈拉以南非洲沒有的是( )
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草原氣候
C.地中海氣候 D.溫帶季風氣候
大致以赤道
為中心,南北對稱分布
獅子、長頸鹿、斑馬、羚羊、
獵豹等
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氣候類型及其分布特點。非洲氣候大致以赤道為中心,呈南北對稱分布。東非高原上的野生動物很多,有獅子、長頸鹿、斑馬、獵豹等。
答案:(1)B地位于東非高原,地勢高,氣溫較A地低,降水較A地少
(2)大致以赤道為中心,南北對稱分布
(3)獅子、長頸鹿、斑馬、羚羊、獵豹等
(4)D
讀“某島地形圖”(圖2)及“甲、乙兩地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圖3),完成下列問題。
圖2
圖3
(1)該島地處東西半球中的 半球,大部分地區位于地球五帶中的 帶。
(2)甲地氣候類型的名稱是 。
(3)甲、乙兩地中年降水量較大是 ,主要原因是 。
(4)該島東西兩側耕地面積較大的是西側,判斷理由是 。

熱帶雨林氣候
甲地
甲地地處盛行風的迎風地帶,降水較多
西側地形較平坦,灌溉水源充足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某島的自然地理特征。第(1)題,讀圖可知,該島地處東西半球中的東半球,大部分地區位于地球五帶中的熱帶。第(2)題,從圖中可以看出,甲地是熱帶雨林氣候,其特點是全年高溫多雨。第(3)題,甲、乙兩地中年降水量較大的是甲地,主要原因是甲地地處盛行風的迎風地帶,降水較多。第(4)題,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島東西兩側耕地面積較大的是西側,原因是西側地形較平坦,灌溉水源充足。
答案:(1)東 熱
(2)熱帶雨林氣候
(3)甲地 甲地地處盛行風的迎風地帶,降水較多
(4)西 西側地形較平坦,灌溉水源充足
導學二 人口、糧食與環境
撒哈拉以南非洲目前存在著嚴重的人口、糧食與環境方面的問題。解決撒哈拉以南非洲糧食問題最根本的措施是( )
A.保護生態環境,減輕自然災害
B.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
C.發展糧食生產,解決糧食短缺
D.加強民族團結,減少內部沖突
B
解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糧食問題主要是由人口增長過快造成的,由于人口增長過快,需要更多的糧食,于是人們砍伐森林,開墾草原,以擴大耕地面積,從而造成了生態破壞,導致糧食產量進一步減少。所以,解決撒哈拉以南非洲糧食問題最根本的措施是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
答案:B
杰瑞這樣描述他的家鄉:東臨印度洋,居民大都是黑種人,種有大面積的咖啡樹、油棕等作物,其他農作物很少,靠出售這些經濟作物的收入購買糧食。據此,完成第1~3題。
1.杰瑞家鄉的經濟特點是( )
A.過分依賴初級農礦產品生產的經濟
B.以工礦業為主的經濟
C.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
D.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
A
2.下列屬于杰瑞家鄉所在大洲的景觀的是( )
①濕熱茂密的雨林 
②廣闊無垠的草原
③星羅棋布的冰山 
④一望無際的沙漠
⑤曲折幽深的峽灣 
⑥懸崖壁立的裂谷
A.①③⑤⑥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⑥
D
3.撒哈拉以南非洲向發達國家出口的商品不包括( )
A.礦產 B.畜產
C.木材 D.汽車
4.撒哈拉以南非洲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
A.氣候、環境和經濟問題
B.生態、貧困和野生動物保護問題
C.人口、糧食和環境問題
D.礦產開發、經濟發展和人口問題
D
C
某記者在東非高原上拍攝到野生動物大規模越過赤道向北遷徙的場面。讀“東非高原野生動物遷徙路線圖”(圖7),完成第5~6題。
圖7
5.引起東非高原野生動物大規模遷徙的根本原因是( )
A.降水的季節差異
B.地形的空間差異
C.熱量的季節差異
D.地勢的空間差異
6.根據熱帶草原氣候的特點推斷,該現象最有可能出現的月份是( )
A.1—2月 B.2—3月
C.4—5月 D.11—12月
A
C
7.2020年2月,東非蝗災肆虐,非洲成為世界關注的熱點地區之一。2022年6月,聯合國糧農組織宣布,東非蝗災阻擊戰終于接近尾聲。讀“非洲簡圖”(圖8),完成下列問題。
圖8
(1)受蝗災影響地區瀕臨的大洋是 。
(2)赤道穿過的地形區是剛果盆地和 高原。剛果盆地的主要氣候類型是 氣候。
(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許多國家主要出口熱帶經濟作物和礦產等初級產品,進口工業制成品,因此,這些國家在國際貿易中處于 (填“優勢”或“劣勢”)地位。
(4)撒哈拉以南非洲是 種人的故鄉。由于人口增長_____(填“快”或“慢”),糧食供應不足,人們砍伐森林、開墾草原,導致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態環境逐步惡化。
印度洋
東非
熱帶雨林
劣勢


讀圖9,完成第1~3題。
圖9
1.上圖反映撒哈拉以南非洲對外貿易的特點,下列關于該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制造業發達,從事制造業的人口多
B.經濟類型以出口初級商品為主
C.在國際貿易中處于有利地位
D.糧食產量高,出口量大
B
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經濟特征是( )
A.發達的加工貿易經濟
B.經濟發達,進口初級產品,出口工業制成品
C.以外向型的經濟為主
D.依賴初級產品的單一商品經濟
3.下列關于該區發展經濟應采取的措施,錯誤的是( )
A.根據國情發展多種農礦產品生產
B.對初級產品進行深加工,提高商品的附加值
C.重視教育,加大科技、人才的投入
D.大量砍伐森林,獲取更多的經濟收入
D
D
讀“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四個國家主要出口商品占本國出口商品總額的百分比統計圖”(圖10),完成第4~5題。
圖10
4.圖中四國的經濟特征都是( )
A.以出口導向型經濟為主 B.以單一商品經濟為主
C.工業十分發達 D.農業十分發達
B
5.撒哈拉以南非洲存在著嚴重的人口、糧食與環境方面的問題。下列措施中,對解決上述三種問題能起到顯著作用的是( )
A.保護森林和草場,嚴禁亂伐和濫牧
B.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
C.發展農業科技,提高糧食產量
D.大量墾荒,增加土地面積
B
撒哈拉沙漠南緣的國家正聯手打造一條橫穿非洲大陸的綠化帶,計劃總長度為7100千米,寬15千米。讀“撒哈拉沙漠南緣綠化帶規劃示意圖”(圖11),完成第6~7題。
圖11
6.綠化帶大致沿熱帶沙漠氣候與 的交界處延伸。( )
A.溫帶草原氣候 B.熱帶草原氣候
C.地中海氣候 D.熱帶季風氣候
7.這條綠化帶的作用是( )
①阻擋南部的沙漠北移 ②提供充足的木材 ③增加空氣濕度,調節氣候 ④為野生動物提供棲息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
C
讀“B區域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圖12)與“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圖13),完成下列問題。
圖12
圖13
(4)撒哈拉以南非洲有“原材料倉庫”之稱,試分析原因。
(5)撒哈拉以南非洲存在著嚴重的人口、糧食和環境問題,為解決以上問題,擺脫貧窮,你認為該地區應該采取哪些措施?(至少答出兩點)
答:礦產資源的寶庫,種類多,儲量大,尤其是金剛石、黃金的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生物資源豐富,是熱帶經濟作物咖啡樹和油棕的原產地。
答: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保護生態環境,減輕自然災害的危害;大力發展糧食生產,解決食物短缺問題;建立完善的民族工業體系;加強團結與合作,減少種族糾紛和部落沖突;引進人才和技術;等等。
(1)根據圖中信息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字母A所代表的大洋是 ,B區域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氣候。結合圖13,判斷該氣候的特征是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茅草屋是非洲典型的民居,分布廣泛,一般用樹枝、木棍構架,房頂鋪茅草。結合圖中信息,分析該民居與當地氣候的關系。
東臨印度洋,
西瀕大西洋,絕大部分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
大西洋
熱帶草原
終年高溫,一
年分明顯的干季和濕季
答:撒哈拉以南非洲以熱帶草原氣候為主,氣候炎熱干燥,植被以稀樹草原為主,為當地民居的建造提供了建筑材料,且該民居有利于通風散熱。
(4) 撒哈拉以南非洲有 “ 原材料倉庫 ” 之稱 ,試分析原因 。
(5) 撒哈拉以南非洲存在著嚴重的人口 、 糧食和環境問題 , 為解決以上問題 , 擺脫貧窮 ,你認為該地區應該采取哪些措施 ( 至少答出兩點 )
答 : 礦產資源的寶庫 , 種類多 , 儲量大 , 尤其是金剛 石 、 黃 金 的 儲 量 和 產 量 均 居 世 界 首位 ; 生物資源豐富 , 是熱帶經濟作物咖啡樹和油棕的原產地 .
答 : 控制人口增長 , 提高人口素質 ; 保護生態環境 , 減輕自然災害的危害 ; 大力發展糧食生產 , 解決食物短缺問題 ; 建立完善的民族工業體系 ; 加強團結與合作 , 減少種族糾紛和部落沖突 ; 引進人才和技術 ; 等等 .
1.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開展了以“非洲太陽能開發利用前景廣闊”為主題的地理研究性學習活動,他們查閱了地圖及相關資料,并通過互聯網查找了中國部分電力企業在非洲投資建設的太陽能發電站項目(圖14)。請你幫助他們完成這次活動。
圖14
材料
主題一 非洲開發利用太陽能的自然優勢
(1)學習小組分析認為:非洲擁有適宜大規模開發利用太陽能的優越條件:非洲主要位于 (填五帶名稱),太陽輻射強,且全年白晝時間長,光照豐富。非洲擁有廣闊的________(填土地利用類型)和沙漠,滿足了太陽能發電站的建設用地要求。非洲干旱區面積廣大, (天氣)多,平均日照時數長,太陽能可利用時間長。
熱帶
草地
晴天
主題二 非洲開發利用太陽能的市場優勢
(2)學習小組嘗試總結了非洲太陽能發電的用電市場情況:當前,非洲經濟實力整體較為落后,用電市場較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基礎設施的日漸完善,未來非洲太陽能開發利用前景十分廣闊。非洲隔 海峽與歐洲相望,距歐洲用電市場較近,輸電距離較短。
直布羅陀

主題三 區域互助合作的意義
(3)中國與非洲許多國家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通過加大 、資金等投入,采取多樣的合作方式幫助非洲國家將豐富的 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2.剛果河是非洲第二長河,水能資源豐富,干流流經剛果盆地,向西南注入大西洋。請同學們通過查閱資料和地圖,從地形、氣候角度分析剛果河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并將分析結果繪制成思維導圖。
技術(設備、人才)
資源(能源)
答案:略(共37張PPT)
第九章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
第二節 歐洲西部
一、發達國家集中的地區
1.歐洲西部是指歐洲的 半部,北臨 洋,西臨______洋,南臨 海。
2.歐洲西部是世界上最早進入工業化的地區, _和 高。
3.歐洲西部的國家大多為 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前列。世界一半以上的發達國家位于 。
西
北冰
大西
地中
科學技術水平
生產效率
發達
歐洲西部
二、溫帶海洋性氣候與畜牧業
1.歐洲人以 和 為主要食物,他們的餐桌上常見牛肉、羊腿、奶油、奶酪等食品。歐洲人的這種飲食結構與這里發達的 業有著密切的關系。
2.歐洲西部發展畜牧業的有利條件:地處 大洋東岸, 氣候廣布,地形以 為主, 廣布,牧草 。
3.歐洲西部以 為主的地形,有利于來自大西洋的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在大西洋東岸分布著面積廣大的_____________氣候,終年溫和濕潤。
牛羊肉
乳制品
畜牧
中緯度
溫帶海洋性
平原
草場
多汁
平原
溫帶海洋性
4.歐洲西部多數國家的農業以 業為主,其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較高。
三、繁榮的旅游業
1.歐洲西部旅游資源豐富。這里 多樣,___________豐富多彩。
2.歐洲西部居民收入高,休閑時間較多,游憩是人們的生活方式之一。大多數國家使用統一的貨幣—— ,消費方便。這里交通發達,服務設施完善,已成為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畜牧
自然條件
自然景觀
歐元
導學一 歐洲西部的工業和經濟地位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 “不同國家國內生產總值與從事制造業的人口數的關系圖”(圖1)。
圖1
(1)圖中德國、英國、法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較高,從經濟發展水平看,它們都屬于 國家,都位于 西部。
(2)馬來西亞、印度、尼泊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較低,從經濟發展水平看,它們都屬于 國家。
(3)圖中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最高的國家是 ,最低的國家是 。一個國家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越 ,經濟越發達,從事制造業的人口比例越 。
(4)英、法、德三國工業以 為主,從國外進口____________,向外出口 ,從中獲得巨大利潤。
發達
歐洲
發展中
尼泊爾

德國

制造業
原料、燃料
工業制成品
解析:讀圖可知,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高低既能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又能體現從事制造業的人口數占職工總數的比例。一個國家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越高,經濟越發達,從事制造業的人口比例越大。歐洲西部是世界上工業發達的地區之一,以制造業為主,工業生產特點是從國外進口原料、燃料,向外出口工業制成品,該地區工業中心多,工業分布密集。
答案:(1)發達 歐洲
(2)發展中
(3)德國 尼泊爾 高 大
(4)制造業 原料、燃料 工業制成品
導學二 歐洲西部的地形特征
圖3
讀“歐洲西部地形圖”(圖3),判斷歐洲西部的地勢特征是( )
B
A.中部高,四周低  
B.南北高,中間低
C.南高北低
D.北高南低
答案:B
解析:據圖可知,歐洲西部北部海拔在200~1000米及以上,以山脈為主,中部海拔在200米以下,以平原為主,南部海拔在200~1000米及其以上,故地勢特征是南北高,中間低。
導學三 歐洲西部的氣候
讀“歐洲西部氣候類型分布圖”(圖6)和“A、B兩地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圖7),完成下列問題。
圖6
圖7
(1)寫出圖中序號所代表的氣候類型的名稱。
① 氣候,② 氣候,
③ 氣候,④ 氣候,
⑤ 氣候。
(2)圖中所示的大西洋沿岸以 氣候最為典型,從成因來看,主要是受 暖流和 的影響。
(3)寫出A、B兩地對應的地區的序號:A ,B 。
(4)與同緯度其他地區相比,本區氣候冬季比較______,夏季比較______,全年降水的季節分配比較______。
溫帶海洋性
溫帶大陸性
地中海
高原山地
寒帶
溫帶海洋性
北大西洋
西風


溫和
涼爽
均勻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歐洲的氣候及影響、氣溫和降水變化的特點等知識。歐洲西部平原廣闊,南部山脈為東西走向,來自大西洋的暖濕氣流可長驅直入,自西向東氣候的海洋性逐漸減弱,大陸性逐漸增強,降水逐漸減少,氣溫年較差增大。溫帶海洋性氣候是本區的主要氣候類型。
答案:(1)溫帶海洋性 溫帶大陸性 地中海 高原山地 寒帶
(2)溫帶海洋性 北大西洋 西風
(3)① ②
(4)溫和 涼爽 均勻
導學四 歐洲西部的畜牧業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地理環境影響人們的飲食習慣。讀下圖,判斷M代表( )
C
圖9
A.溫帶季風氣候    B.地中海氣候
C.溫帶海洋性氣候 D.熱帶雨林氣候
解析:歐洲西部地處中緯度大陸西岸,常年受西風的影響,形成溫和濕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這種氣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草場廣布。特殊的地形和氣候,使本區畜牧業發達,所以歐洲人的餐桌上常見牛羊肉。
答案:C
導學五 歐洲西部繁榮的旅游業
歐洲西部經濟發達,旅游業是其支柱產業之一。據此,完成第(1)~(2)題。
(1)下列活動能在德國體驗到的是( )
A.歡度慕尼黑啤酒節
B.游覽莫斯科紅場
C.觀賞黃石國家公園的瀑布
D.欣賞富士山的櫻花
A
(2)吸引人們去歐洲旅游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坦    B.旅游資源多樣
C.消費超前 D.教育發達
解析:第(1)題,德國的慕尼黑啤酒節是當地傳統節日;莫斯科紅場位于俄羅斯;黃石公園位于美國;富士山位于日本。故選A。第(2)題,歐洲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例如挪威的峽灣風光、地中海沿岸的陽光沙灘,還有眾多的文化名城和歷史遺跡,旅游資源非常豐富。故選B。
答案:(1)A  (2)B
B
暑假期間,小明和家人去歐洲西部旅游。圖10為“歐洲西部某城市天際線剪影”。讀圖,完成第1~2題。
圖10
1.圖示城市是( )
A.鹿特丹 B.倫敦
C.羅馬 D.巴黎
2.小明一家在歐洲西部旅游期間,能品嘗到的當地常見的食物是( )
A.餛飩、粽子
B.牛排、奶酪
C.魚片、壽司
D.米飯、餃子
D
B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是歐洲面積最大的半島。讀圖11,完成第3~4題。
圖11
3.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
A.西部地形以平原為主
B.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北部
C.熱帶農作物的種植面積廣
D.河流多自西向東流
4.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國家主要是( )
①挪威  ②英國 
③瑞典  ④西班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D
C
荷蘭人在幾百年前發明了木鞋,木鞋防潮、易清洗。木鞋上繪制的圖案是風車,風車是荷蘭的文化遺產,用來排除積水、碾磨谷物、發電等。風車、木鞋是荷蘭人適應當地地理環境的產物,為荷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據此,完成第5~6題。
5.荷蘭畜牧業發達,主要得益于其氣候條件。荷蘭氣候的特征是( )
A.冬溫夏涼,氣候濕潤 B.冬季溫和,夏季炎熱
C.雨熱同期,降水豐富 D.氣候干旱,全年少雨
A
6.木鞋的特點反映了荷蘭地理環境的特征是( )
A.潮濕多雨,地面泥濘
B.光照強,熱量充足
C.地勢低洼,排水通暢
D.河流多,水流湍急
7.歐洲西部旅游資源豐富,下列旅游活動安排,正確的是( )
A.乘船游覽峽灣,觀看午夜的太陽——意大利
B.游“水城”威尼斯,參觀龐貝古城——西班牙
C.去阿爾卑斯山滑雪,參觀“世界表都”伯爾尼——德國
D.登埃菲爾鐵塔,在盧浮宮欣賞名畫《蒙娜麗莎》——法國
A
D
8.讀圖12,完成下列問題。
圖12
(1)歐洲西部海岸線曲折,深受來自 洋的西風影響,____________氣候最為典型,非常適合多汁牧草生長,有利于發展 業。
(2)歐洲西部旅游資源豐富,有許多著名的旅游景點,如________的古羅馬遺跡、法國的埃菲爾鐵塔等。圖12中______(緯線)穿過本區北部,在夏至日前后,該線以北地區會出現______(填“極晝”或“極夜”)現象,可以欣賞到午夜太陽。
(3)簡析歐洲西部旅游業發達的原因。
答:旅游資源豐富;接待服務水平高;交通便利;服務設施完善。
大西
溫帶海洋性
畜牧
意大利
北極圈
極晝
1.歐洲西部氣候深受海洋影響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三面環海,海岸線平直 
②海岸線曲折,許多海灣深入陸地 
③河網稠密,河流大多注入海洋 
④山脈位于南北兩側,利于海洋氣流深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2.下列關于歐洲西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高
B.服務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
C.米飯為當地民眾的主要食物
D.人口稠密,農業人口眾多
3.下列景觀位于歐洲北部地區的是( )
A.意大利古羅馬遺跡
B.西班牙陽光沙灘
C.法國巴黎圣母院
D.挪威峽灣風光
B
D
讀“英國位置圖”(圖13)和“倫敦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圖14),完成第4~5題。
圖14
圖13
4.下列有關英國倫敦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
B.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C.終年溫和濕潤
D.終年高溫多雨
5.下列有關英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以白種人為主
B.是太平洋中的島國
C.喜食奶制品
D.是發達國家
C
B
讀“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地形、河流、鐵路分布示意圖”(圖15),完成第6~7題。
圖15
6.半島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河流眾多,短小流急,因此半島上( )
A.熱量充沛
B.光照充足
C.水能豐富
D.耕地廣大
7.半島上的鐵路主要分布在東部和南部沿海平原地區,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
A.氣候 B.地形
C.河流 D.土壤
C
B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柑橘是世界種植面積最大的水果,在北半球主要分布在北緯35°以南的區域,一般氣溫低于-4℃會凍傷,高于37℃則停止生長。
材料二 血橙是柑橘的一個品種,我國血橙主產區在四川、江西,一般于12月上市。意大利西西里島的血橙是世界上含維生素C最豐富的橙子,它一般于2月初上市。
材料三 “意大利示意圖”(圖16)和“西西里島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圖17)。
圖16
圖17
(1)西西里島位于意大利南端的 海之中。
(2)血橙樹在西西里島與我國江西的越冬條件有何不同?
(3)請簡要列出西西里血橙進入中國市場的有利條件。
地中
答:西西里島深受廣闊海洋的影響,冬季較溫暖,血橙樹越冬條件好;我國冬季受來自高緯度冬季風的影響,氣溫低,血橙樹易受凍害。
答:成熟時間與中國不同;中國市場需求量大;西西里血橙是世界上含維生素C最豐富的橙子,品質優良;政策支持;等等。
奧運盛會,全球矚目。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開展主題為“奧運之旅”的學習活動。閱讀材料,請你幫助該小組完成相關學習任務。
材料一 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于當地時間2024年7月26日至8月11日在法國巴黎舉行。
材料二 第25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于2026年2月6日至22日在意大利北部多個地區舉辦,米蘭與科爾蒂納丹佩佐將作為主要舉辦地。
(1)歐洲西部是舉辦冬奧會最多的地區,該地區舉辦冬奧會的國家多數屬于 (經濟發展水平)國家。
(2)冬奧會舉辦地多分布于阿爾卑斯山脈附近,阿爾卑斯山脈被稱為“冬季運動之鄉”。分析阿爾卑斯山脈附近適合舉辦冬奧會的原因。
(3)與意大利相比,分析挪威開展雪上項目的有利自然條件。
發達
答:坡度適宜、氣溫適宜、降雪量大等。
答:緯度更高,氣溫更低;海拔較高,山體積雪豐富。
(4)請從地理的角度,分析巴黎舉辦奧運會的意義。
(5)在巴黎,中國觀眾可以品嘗到美味的牛排,以及奶油、奶酪、三明治等食品。請從地形和氣候方面解釋原因。
答:提升國際形象和國際影響力,促進國際經濟和文化交流,提升基礎設施水平,增加就業機會,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經濟發展。
答:屬溫帶海洋性氣候,氣候適宜,地形平坦,草場廣布,乳畜業發達。
(6)奧運會結束后,中國觀眾準備開展歐洲游,請為他們推薦兩個著名的旅游景點。
答:挪威的峽灣、觀賞午夜太陽;法國的凱旋門、埃菲爾鐵塔、巴黎圣母院、盧浮宮;西班牙的地中海沙灘;意大利的比薩斜塔、水城威尼斯;奧地利的“音樂之都”維也納;荷蘭的風車村、郁金香田等。(共25張PPT)
第九章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
第一節 西亞
一、“三洲五海”之地
1.西亞位于亞洲 部。西亞溝通 洋和 洋,聯系 洲、 洲和 洲。位于阿拉伯海、 、 、______和 之間。自古以來西亞是東西方交通樞紐,戰略位置極為重要。
二、世界石油寶庫
1.西亞是目前世界石油儲量 、產量 的地區,也是世界輸出石油 的地區。
西南
大西
印度



紅海
地中海
黑海
里海
最大
最多
最多
2.西亞石油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區,具有埋藏淺、易開采、品質好等特點。
3.西亞所生產的石油絕大部分通過海運出口到 、歐洲西部、 等。
三、匱乏的水資源
1.與石油資源的豐富形成鮮明對比,西亞的 匱乏。西亞主要屬于熱帶 氣候,氣候干燥,河流稀少,還有大面積的沙漠地區沒有河流。
2.為緩解水資源緊缺的問題,西亞一些國家一方面采用 、______等技術,發展節水農業;另一方面采用 技術,擴大淡水供應。
波斯灣
東亞
北美
水資源
沙漠
滴灌
噴灌
海水淡化
 導學一 西亞地區是長期的熱點地區
西亞地區是長期的熱點地區,其主要原因是( )
①“三洲五海”之地的戰略位置 
②氣候炎熱,沙漠廣布 
③石油資源豐富,水資源匱乏 
④以畜牧業為主的經濟 ⑤宗教文化差異大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B
解析:西亞地處“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亞地區石油資源十分豐富,淡水資源十分匱乏;西亞地區宗教信仰復雜,文化差異大。重要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文化糾紛、對石油和水資源的爭奪,是西亞地區成為長期的熱點地區的重要因素。故選B。
答案:B
 導學二 西亞地區石油的分布與輸出
圖5為“世界某種礦產資源的運輸線路示意圖”。讀圖,完成第(1)~(2)題。
圖5
(1)該礦產資源是( )
A.煤炭       B.石油
C.鐵礦石 D.銅
(2)該礦產資源輸往北美洲的主要國家是( )
A.加拿大 B.美國
C.墨西哥 D.古巴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西亞地區石油資源的分布及輸出。第(1)題,西亞地區最豐富的礦產資源是石油。第(2)題,西亞地區的石油主要運往東亞、歐洲西部和北美洲的美國。
答案:(1)B (2)B
B
B
 導學三 西亞地區的重要海峽和運河
西亞地區處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重要國際航線上,溝通這兩大洋的“咽喉”是( )
A.蘇伊士運河、直布羅陀海峽
B.蘇伊士運河、馬六甲海峽
C.巴拿馬運河、土耳其海峽
D.巴拿馬運河、麥哲倫海峽
解析:西亞地區處在溝通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重要國際航線上,被稱為“三洲五海”之地,溝通這兩大洋的“咽喉”是蘇伊士運河和直布羅陀海峽。
答案:A
A
1.世界上戰略位置極為重要,被稱為“三洲五海”之
地的是( )
A.西亞 B.東南亞 C.拉丁美洲 D.北美洲
A
讀“西亞石油海上運輸線路圖”(圖6),完成第2~5題。
圖6
2.從波斯灣出發的四條石油運輸線中,目的地是歐洲西部和北美洲的最近的一條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圖中線路①依次經過( )
A.黑海、土耳其海峽、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歐美
B.波斯灣、阿拉伯海、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歐美
C.波斯灣、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歐美
D.波斯灣、印度洋、非洲好望角、太平洋、歐美
A
B
4.線路④主要通往( )
A.美國
B.日本
C.加拿大
D.俄羅斯
5.四條外運的石油運輸線中,運量較大且不受運量限制的一條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B
B
西亞地區不僅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被稱為“三洲五海”之地,而且還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的地區。據此,完成第6~7題。
6.西亞地區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 )
A.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
B.紅海及其沿岸地區
C.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區
D.里海及其沿岸地區
7.該地區大多數居民信仰( )
A.基督教 B.伊斯蘭教 C.佛教 D.猶太教
A
B
8.讀圖7,完成下列問題。
圖7
(1)西亞地處“三洲五海”之地,其中“三洲”指的是亞洲、 洲和 洲。
(2)溝通紅海與地中海的重要通道是 運河。
(3)水資源缺乏的西亞地區應如何發展農業生產?說說你的建議。
答:西亞地區水資源缺乏,對該地區發展農業的建議:
①農業布局在河流沿岸,例如兩河流域等;
②發展畜牧業;
③發展節水農業,采用滴灌、噴灌、海水淡化等措施。
蘇伊士


1.西亞地區持續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的原因之一是( )
A.旅游資源豐富 B.石油資源豐富
C.自然環境優越 D.風土人情多樣
2.阿拉伯半島上沒有河流的原因是( )
A.沒有山脈分布,不易發育河流
B.距海遙遠,水汽難以到達
C.氣候終年炎熱干燥,蒸發旺盛
D.半島面積狹小,沒有河流發育的空間
B
C
讀“世界局部區域圖”(圖8),完成第3~4題。
3.通過a海峽運輸的礦產主要是( )
A.鐵礦石 B.煤炭
C.錫礦石 D.石油
4.該區航運和戰略地位重要的水道是( )
A.蘇伊士運河 B.巴拿馬運河
C.直布羅陀海峽 D.白令海峽
D
A
圖8
沙特阿拉伯第一條雙線電氣化高鐵——麥麥高鐵(麥地那—麥加),是我國設計和承建的首條速度達到360千米/時的海外高鐵,途經地區沙漠廣布、高溫缺水。讀“世界部分地區圖”(圖9),完成第5~7題。
圖9
5.麥麥高鐵途經地區主要屬于( )
A.熱帶季風氣候
B.熱帶沙漠氣候
C.熱帶草原氣候
D.熱帶雨林氣候
6.修建麥麥高鐵時遇到的困難有( )
①風沙侵襲  ②高寒缺氧 
③高溫缺水  ④晝夜溫差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B
7.麥麥高鐵通車后,給當地帶來的積極影響有( )
①方便了人們出行  ②促進了文化交流 
③降低了能源運輸成本  ④帶動了經濟發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下列景象在西亞地區比較常見的是( )
①懸掛著美國、日本國旗的油輪進出波斯灣港口 
②淡水湖群碧波蕩漾,魚兒成群 
③騎駱駝、穿白色長袍的阿拉伯人 
④隨處可見小朋友在滑雪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C
D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西亞地區因重要的地理位置、豐富的石油資源、匱乏的水資源、多元的文化等長期受到國際社會關注。
材料二 “西亞局部簡圖”(圖10)。
圖10
(1)圖中①海峽有“世界油閥”之稱,該海峽是 。
(2)②是 運河,③是 海,西亞地區面積最大的國家是 (填字母)。
(3)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西亞地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4)有人用“水比油貴”來形容西亞地區石油資源豐富但水資源匱乏,試分析該地區水資源匱乏的自然原因。
霍爾木茲海峽
蘇伊士

C
答:西亞地區地處“三洲五海”之地,溝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是東西方交通要道。
答:該地區是熱帶沙漠氣候,氣候終年炎熱干燥,降水稀少;沙漠面積廣大,河流稀少。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項目主題 西亞地區“水比油貴”
項目背景 小明在看新聞時看到這樣一則信息:在國內賣2元一瓶的礦泉水在卡塔爾竟然賣到6元,而國內7.36元一升的汽油在卡塔爾僅需4元。對此小明深感疑惑,于是和同學們進行了“西亞地區‘水比油貴’”的項目學習。
任務一 收集信息
西亞地區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石油產量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西亞石油的儲量約占世界石油總探明儲量的一半以上;
沙特阿拉伯、伊朗、卡塔爾、伊拉克等是世界重要的產油國;各產油國政府大力投資開發石油和天然氣,并將油氣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西亞開采的石油90%供出口,主要銷往美國、日本、西歐等國家和地區。
任務二 分析信息
(1)西亞地區位于歐洲、 洲和亞洲的交界處,溝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戰略位置極為重要。
(2)西亞地區淡水資源匱乏,石油資源豐富,因此水比油貴。西亞地區以 氣候為主, (填氣候特征),降水稀少。

熱帶沙漠
終年炎熱干燥
(3)西亞地區石油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區,石油大部分以海運形式通過有“世界油閥”之稱的 海峽,輸出到東亞、歐洲西部和北美等。
任務三 問題解決
海水淡化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始于西亞地區,現已經成為沿海國家緩解水資源短缺的一個重要途徑,沙特阿拉伯是世界最大的海水淡化國。圖11為“海水淡化工程示意圖”。
波斯灣
霍爾木茲
圖11
(4)在干旱的自然環境下,西亞各國以 業和灌溉農業為主。
(5)海水淡化是高耗能產業,沙特阿拉伯東部地區有儲量、產量巨大的 資源來滿足海水淡化的能源需要。
(6)有人提議沙特阿拉伯在波斯灣沿岸大規模建設海水淡化工廠,你是否贊同?請說出你的理由。
畜牧
石油
答:贊同,可以緩解沙特阿拉伯淡水資源短缺狀況(或不贊同,會造成生態環境污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阳市| 正阳县| 万荣县| 金阳县| 东台市| 乌兰察布市| 财经| 太白县| 武平县| 鄂尔多斯市| 资溪县| 绥棱县| 边坝县| 若尔盖县| 安西县| 新邵县| 舒城县| 海淀区| 周至县| 固镇县| 中超| 凉城县| 大悟县| 廉江市| 松原市| 进贤县| 长沙市| 县级市| 澎湖县| 彰化市| 西乌| 重庆市| 凌云县| 牡丹江市| 乐陵市| 和硕县| 巴林左旗| 博爱县| 九龙县| 绥德县| 金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