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2024)七年級地理下冊第七章我們生活的大州—亞洲 課時習題課件(4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2024)七年級地理下冊第七章我們生活的大州—亞洲 課時習題課件(4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5張PPT)
第七章 我們生活的大州—亞洲
單元整合
【命題點:亞洲的氣候】
亞洲河流有的有結冰期,有的無結冰期,主要原因是亞洲( )
A.地跨北寒帶、北溫帶和熱帶 B.地形平坦
C.植被類型多樣、覆蓋率較高 D.火山眾多
解析:河流有無結冰期與氣溫有關,而亞洲地跨熱帶、北溫帶、北寒帶,氣候差異大,因此亞洲河流有的有結冰期,有的無結冰期;結冰期與地形、植被、火山無關。故選A。
A
答案:A
(202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亞洲地域十分遼闊,自然環境差異很大。結合“西亞地區居民生活景觀圖”(圖1),完成第(1)~(2)題。
圖1
(1)亞洲氣候復雜多樣,主要原因正確的是( )
A.跨緯度廣,跨寒、溫、熱三帶
B.河流眾多,多為外流河
C.地域遼闊,跨經度最廣
D.地形復雜多樣,地勢西高東低
(2)下列描述與西亞沙特阿拉伯貝都因人生活相符的是( )
A.河湖多,捕魚為生
B.著皮毛衣物,坐狗拉雪橇
C.住帳篷,游牧生活
D.穿寬大袍子利于保暖
A
C
解析:第(1)題,亞洲氣候復雜多樣的原因是:亞洲面積廣大,跨緯度廣,地跨寒、溫、熱三帶;南極洲跨經度最廣;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等。亞洲河流眾多不是亞洲氣候復雜多樣的原因。故選A。第(2)題,西亞沙特阿拉伯地區的主要氣候類型是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為干旱的草原地區,當地的貝都因人居住帳篷,身著寬大的袍子,過著游牧生活。故選C。
答案:(1)A?。?)C(共23張PPT)
第七章 我們生活的大州—亞洲
第二節 人文環境
一、人口最多的大洲
1.亞洲以占世界 的陸地,養活了占世界 的人口,人口密度大。 、 和南亞是亞洲人口稠密的地區,其中有 個國家人口超過1億。
2.近年來, 的人口增長率略低于世界平均人口增長率, ______的人口增長率遠高于世界平均人口增長率。由于人口基數大,2011-2020年,亞洲平均每年新增的人口仍約占世界新增人口的 。
1/3
3/5
東亞
東南亞
亞洲
非洲
51%
7
二、經濟發展快,地區差異大
1.通常,經濟發展水平越 ,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 ____;經濟增長越 ,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也越 。
2.國際上一般用 作為統計經濟總量的重要指標。 的高低能反映人們生活水平的高低。目前,在有人類定居的六個大洲中,論經濟總量, ______排名第一,但是按人口平均,亞洲僅高于南美洲和非洲,遠低于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國內生產總值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亞洲

3.近幾十年來,亞洲各國間加強 ,____________,互惠共贏,推動亞洲經濟快速發展。
4.亞洲地域遼闊,有 多個國家。不同國家的自然、社會、歷史條件差異很大,經濟發展 。 、韓國屬于發達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很高。
5. 、東南亞、 的一些新興工業化國家,西亞的一些石油出口國,經濟發展水平 。一些以農業為主的國家,經濟發展水平較低。
經濟合作
優勢互補
40
不均衡
日本
東亞
南亞
較高
導學 亞洲的人口與經濟
讀“某年亞洲五國國內生產總值的三類產業構成圖”(圖1),完成第(1)~(2)題。
圖1
(1)圖示五國中,第一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國家是( )
A.韓國       B.印度 
C.泰國       D.緬甸
(2)圖示五國產業構成差別很大,這說明( )
A.亞洲各國自然條件差別很大
B.亞洲各國人口數量差別很大
C.亞洲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很大
D.亞洲各國政治制度差異很大
D
C
解析:本題側重對條狀圖判讀能力的考查。第(1)題,由圖可知,日本第三產業比重很大,接近國內生產總值的70%,第一產業比重最小。其次為韓國,第三產業比重大于60%。泰國的第二產業比重較大,接近45%。緬甸的第一產業比重最大,約占54%。第(2)題,由五國三類產業的比重差異可以看出,五國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很大。
答案:(1)D (2)C
沙特阿拉伯的部分居民住著帳篷,穿著寬大的袍子,過著游牧生活。形成這種生活方式的主要原因是當地( )
A.地處熱帶,是干旱的草原地帶
B.氣候濕熱,人們過著聚居生活
C.多地震,帳篷有利于防震
D.雨水多,河湖多
A
解析:沙特阿拉伯主要位于熱帶沙漠氣候區,氣候炎熱干燥,是干旱的荒漠、草原地帶,部分居民為了方便生活,住著帳篷,穿著寬大的袍子,過著游牧生活。
答案:A
亞洲是我們生活的地方,在人文環境上有很多獨特之處,你知道多少呢?根據所學知識,完成第1~3題。
1.亞洲人口眾多,以下各組亞洲國家的人口都不超過1億的是( )
A.中國、印度
B.日本、孟加拉國
C.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
D.泰國、馬來西亞
D
2.亞洲是擁有文明古國最多的大洲,這些文明古國分別是( )
A.中國、古印度、古埃及
B.中國、古印度、古巴比倫
C.中國、古埃及、古巴比倫
D.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
3.亞洲是世界三大宗教發源地,這三大宗教是( )
A.佛教、基督教、猶太教
B.印度教、道教、東正教
C.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
D.佛教、基督教、道教
B
C
4.
紗麗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服飾之一,五千多年前,類似紗麗的服飾便在亞洲某地區廣泛流行,并延續至今。紗麗的衣料一般由棉、紗、絲、布、尼龍和混紡等制成,質地以輕、柔、薄、爽為佳。讀“紗麗服飾圖”(圖2),根據沙麗的特點,推測該服飾主要分布在( )
A.東亞 B.中亞
C.南亞 D.北亞
C
圖2
5.下列關于亞洲人口、經濟發展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亞洲東南部,農業較發達,人口密集
B.亞洲北部氣候嚴寒,人口較為稀疏
C.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D.亞洲經濟發展迅速,發達國家眾多
6.亞洲各地區中,屬于人口稠密區的是( )
A.東部和南部 B.東部和北部
C.西部和北部 D.南部和西部
D
A
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亞洲文明古國地理位置示意圖。
圖3
材料二 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與沙特阿拉伯的合作日益頻繁。中國積極參與沙特阿拉伯的基建項目,如紅海新城、國王港、麥麥高鐵等,“中國智慧”幫助沙特阿拉伯人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1)描述亞洲文明古國的緯度位置(緯度帶及熱量帶)。
(2)分析河流對文明古國形成與發展創造的有利條件。
(3)簡述中國與沙特阿拉伯的合作為沙特阿拉伯帶來的益處。
答:位于中緯度地區和北溫帶。
答:文明古國地處河流沿岸,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答:給沙特阿拉伯帶來的益處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貿易互補。
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積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3,人口約占世界總人口的3/5,其中有7個國家人口超過1億。據此,完成第1~3題。
1.亞洲人口分布不均,從方位來看,主要分布在亞洲的( )
A.東部和西部 B.南部和西部
C.東部和南部 D.東南部和中部
2.在亞洲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中,屬于發達國家的是( )
A.中國 B.印度
C.印度尼西亞 D.日本
C
D
3.下列關于亞洲人口和經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亞洲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不大
B.亞洲大部分國家屬于發展中國家,日本是發達國家
C.亞洲是世界上人口增長最快的大洲
D.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靠石油輸出獲得高收入,成為發達國家
4.亞洲幅員遼闊,國家眾多,下列關于亞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長江中下游平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
B.恒河、長江等大河均自東向西注入大西洋
C.中國、印度是亞洲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
D.日本經濟落后,技術水平低
B
C
5.下列關于亞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
B.該洲西部主要分布著黃色人種
C.人口數量僅次于非洲,居世界第二位
D.該洲東部與南部是世界人口稀疏地區
6.亞洲大陸北部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
A.全年炎熱干燥
B.全年高溫多雨
C.緯度高,氣候寒冷
D.高寒缺氧,空氣稀薄
A
C
7.亞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個左右,約占世界民族總數的一半,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燦爛文化和民風民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恒河三角洲氣候干旱,這里的居民住帳篷,過著游牧生活
B.西伯利亞東部多地震,到處可見抗震建筑
C.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島氣候濕熱,島上居民聚居的高腳屋,長達200米
D.沙特阿拉伯的部分居民住在木屋里,身穿毛皮服裝,乘著狗拉雪橇
C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亞洲略圖。
圖4
材料二 “河·禾·合”詮釋了亞洲文明從形成到發展的豐富內涵,“河”——亞洲河流孕育人類文明發祥地;“禾”——亞洲自然環境復雜多樣,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是水稻的主產區;“合”——共建“一帶一路”,促進國家之間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1)河:受地勢影響,亞洲河流呈 狀流入海洋,眾多的大江大河孕育了多彩的亞洲文明。
(2)禾: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是水稻的主產區。亞洲人民勤勞智慧,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積極貢獻。請從氣候角度簡述亞洲水稻種植的有利條件。
放射
答:雨熱同期(或夏季高溫多雨、氣候濕熱) ,有利于水稻種植。
(3)合:睦鄰合作,互利共贏,是中國周邊外交的宗旨。亞洲國家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絕大多數屬于 (填“發達”或“發展中”)國家。
(4)列表比較是地理學習的常用方法。請完成表格內容,梳理亞洲南部三個半島的區域特征。
比較項 阿拉伯半島 印度半島 中南半島
位置 ① (緯線)穿過
氣候 ② 氣候為主 熱帶季風氣候為主 熱帶季風氣候為主
河流 河流稀少 河流多發源于喜馬拉雅山脈、西高止山脈 ③ 河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國際性河流
發展中
北回歸線
熱帶沙漠
湄公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進一步促進了亞洲各國共同發展,互利共贏。請舉例說明中國與亞洲其他國家在具體某一領域開展的合作,并分別闡述這種合作對雙方產生的有利影響。
答: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在礦產資源領域開展合作;有利于中國獲得大量礦產資源,緩解礦產資源緊張問題,優化能源結構、發展本國工業,推動經濟發展;有利于哈薩克斯坦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擴大消費市場,增加經濟收入,擴大就業機會。中國與泰國在農產品領域開展合作;有利于滿足中國多樣化的農產品消費需
求,還可為工業提供豐富的農產品原料;有利于擴大泰國農產品消費市場,增加經濟收入,擴大就業機會。中國與日本、韓國等國家在高新技術等領域開展合作;有利于中國引進先進技術,提高技術水平等;有利于日本、韓國擴大消費市場,增加經濟收入。中國與老撾在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開展合作;有利于中國擴大對外投資,擴大中國的消費市場、提升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有利于老撾完善基礎設施,方便出行,促進老撾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外運,促進沿線經濟發展,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就業機會,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共20張PPT)
第七章 我們生活的大州—亞洲
第一節 自然環境
第1課時 位置和范圍
1.從半球位置看,亞洲絕大部分地區位于 半球和 半球。
2.從海陸位置看,亞洲占據了亞歐大陸的大部,北、東、南三面依次瀕臨 、太平洋和 。
3.從經緯度位置看,亞洲大致位于81°N向南至11°S、26°E向東至170°W的范圍內,既是跨 最廣的大洲,也是南北距離和東西距離都 _的大洲。
4.亞洲地域遼闊,通常按照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東亞、 、南亞、 、中亞和 6個地區。


北冰洋
印度洋
緯度
最長
北亞
東南亞
西亞
導學一 亞洲緯度位置的優越性
 
  今天的亞洲,不同的文明、宗教、民族匯聚在一起,共同組成豐富多彩的亞洲大家庭。讀“亞洲示意圖”(圖1),完成第(1)~(2)題。
圖1
(1)下列關于亞洲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主要位于南半球、東半球
B.跨寒帶、溫帶和熱帶,是跨緯度最廣的大洲
C.東臨太平洋,西臨大西洋
D.絕大部分在高緯度地區
(2)下列關于亞洲不同地區居民的生活差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西亞沙特阿拉伯的游牧民族主要居住在帳篷中 ②東南亞 印度尼西亞人主要居住在長屋里?、郾眮問|西伯利亞人的交通工具是船?、苣蟻喢霞永说慕煌üぞ呤枪防┣?br/>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A
B
解析:第(1)題,亞洲主要位于北半球、東半球;東臨太平洋,西與歐洲為鄰,南臨印度洋,北臨北冰洋;絕大部分在中緯度地區。故選B。第(2)題,北亞的東西伯利亞地區緯度較高,氣候寒冷,主要交通工具是狗拉雪橇;南亞的孟加拉國是臨海國,受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降水較多,河流多,主要交通工具是船。故選A。
答案:(1)B
(2)A
烏拉爾山脈是( )
A.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
B.南、北美洲的分界線
C.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
D.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之一
D
解析: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是白令海峽;南、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導學二 亞洲與其他大洲的分界線
答案:D
解析:東南亞地處熱帶,食品豐富;西亞主要屬于熱帶沙漠氣候,炎熱少雨,以白種人為主;中亞地處內陸,距海遙遠,氣候干旱,以灌溉農業為主;北亞緯度較高,氣候寒冷,民居墻壁厚。故選C。
亞洲人文地理環境地域差異顯著,下列組合正確的是( )
A.東南亞—地處熱帶—食品單一
B.西亞—炎熱少雨—黑種人
C.中亞—地處內陸—灌溉農業
D.北亞—緯度較高—民居墻壁薄
C
答案:C
讀“亞洲范圍圖”(圖3),完成第1~2題。
1.亞洲主要位于( )
A.北半球和東半球
B.北半球和西半球
C.南半球和東半球
D.南半球和西半球
A
圖3
2.亞洲東部、南部和西南部分別是( )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太平洋、印度洋、非洲
C.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D.北美洲、大洋洲、印度洋
3.下列關于亞洲位置和范圍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亞洲北臨大西洋
B.白令海峽是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
C.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
D.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洲
B
C
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于3月26日至29日在海南博鰲舉行。論壇成立的初衷是促進亞洲經濟一體化。據此,完成第4~6題。
4.按地理方位劃分,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承辦地位于( )
A.南亞 B.西亞
C.東亞 D.中亞
5.亞洲陸地面積居世界第一位,所跨的溫度帶有( )
①熱帶 ②北溫帶 ③南溫帶 ④北寒帶 ⑤南寒帶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C
A
6.博鰲亞洲論壇的舉行,說明亞洲各國之間( )
A.軍事競爭加劇
B.社會發展緩慢
C.矛盾沖突不斷
D.經濟合作增強
D
7.讀“亞洲范圍略圖”(圖4),
完成下列問題。
圖4
(1)請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
A 洲;   B 洲;
C 洲; D 海峽;
E 洋; F 洋;
G 洋。
(2)請你描述亞洲的海陸位置。


大洋
白令
太平
印度
北冰
答:亞洲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西與歐洲陸地相連,西南隔蘇伊士運河和非洲為鄰,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讀“亞洲范圍圖”(圖5),完成第1~3題。
圖5
1.亞洲是亞洲人共同的“家”,這個“家”的“左鄰右舍”分別是( )
A.太平洋、大西洋
B.印度洋、歐洲
C.大西洋、歐洲
D.歐洲、太平洋
2.下列選項中,北極圈經過的大洲分界線是( )
A.馬六甲海峽 B.白令海峽
C.蘇伊士運河 D.巴拿馬運河
D
B
3.下列關于亞洲經緯度位置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跨寒帶、溫帶和熱帶,主要位于北溫帶
B.是世界上跨緯度和經度最多的大洲
C.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多,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
D.跨低、中、高緯,主要位于中緯度地區
4.按照地理方位,亞洲分為六大地理區域,下列亞洲國家與其所在地理區域對應錯誤的是( )
A.日本——東亞 B.中國——東亞
C.印度——南亞 D.菲律賓——西亞
B
D
5.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其依據有( )
①面積最大  ②跨經度最廣 ?、劭缇暥茸顝V  ④東西距離最長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亞洲占據了亞歐大陸的大部,北、東、南三面分別環繞著( )
A.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
B.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C.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A
B
讀圖6和圖7,完成下列問題。
圖6         圖7
(1)圖6所示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 ;圖7所示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是 。
(2)圖6所示 運河溝通了 海和 海,連接了 _____洋和 洋;圖7所示 海峽連接了 洋和 ______洋,該海峽的東面是北美洲的 國。
(3)從東西半球看,圖6所示運河位于 半球,圖7所示海峽位于 半球。
蘇伊士運河
白令海峽
蘇伊士

地中
印度
大西
白令
北冰
太平


西
動動手,運用相關資料和地圖比較亞洲和北美洲位置和范圍的差異,讀圖8,完成下列表格。
圖8
項目 亞洲 北美洲
半球
位置
瀕臨
大洋
面積
大部分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
絕大部分位于西半球,全部位于北半球
北、東、南分別臨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北、東、西分別臨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
世界最大(約4 400萬平方千米)
世界第三位(約2 400萬平方千米)(共31張PPT)
第七章 我們生活的大州—亞洲
第一節 自然環境
第2課時 地形、河流和氣候
一、地勢起伏大,長河眾多
1.亞洲地勢中部 、四周 。亞洲中部以 和 ___________地勢最為高峻;四周分布著較低的地形區,如________________、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東北平原、華北平原、 、德干高原、 、伊朗高原等。
2.受地形影響,亞洲的大河多發源于中部 ,呈 流向周邊的海洋。


青藏高原
帕米爾高原
西西伯利亞平原
恒河平原
印度河平原
山地、高原
放射狀
3.注入北冰洋的有 、葉尼塞河、 等,注入太平洋的有 、長江、 等,注入印度洋的有______、印度河等。
4.有些河流,如 、阿姆河、 等,最終并不注入海洋,而是消失在 或注入內陸湖泊。
二、多樣的氣候
1.從緯度位置看,亞洲地跨 、 和 。
2.從海陸位置看,亞洲北、東、南三面瀕臨大洋,中西部深居 大陸腹地。受 和 濕潤氣流影響,亞洲東部和南部降水較 ;廣大內陸地區和西部降水較 。
鄂畢河
勒拿河
黃河
湄公河
恒河
塔里木河
錫爾河
沙漠中
熱帶
溫帶
寒帶
亞歐
太平洋
印度洋


3.受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的綜合影響,與其他大洲相比,亞洲氣候具有 、 和氣候類型多樣的特點。
4.亞洲東部和南部是世界上 氣候分布面積最大、季風特點最為典型的地區。冬季盛行 ,降水較少;夏季盛行 ,降水豐沛。季風氣候 ,有利于農業生產,但是降水不穩定,容易造成 災害。
季風氣候顯著
大陸性氣候分布廣
季風
偏北風
偏南風
雨熱同期
旱澇
5.亞洲廣大的內陸地區屬 氣候,冬季 ______,夏季溫暖,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 ,降水主要在______。
6.北冰洋沿岸地帶屬 ;東南部的馬來群島屬 ______________;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屬 ;西部的地中海沿岸地區屬 ;中部的青藏高原和一些高山地區,則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 區。
溫帶大陸性
寒冷

夏季
寒帶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
地中海氣候
高原山地氣候
導學一 亞洲的地形與河流
 40°N被稱為“地球的金項鏈”,這里環境多樣、物產豐富。圖3為“40°N沿線部分地區地形剖面圖”,圖示地區的地形特征是( )
C
圖3
A.以山地為主,東高西低
B.以平原為主,西高東低
C.以高原為主,中間高、東西低
D.以盆地為主,中間低、東西高
解析:本題以剖面圖的形式考查亞洲的地形特征。讀圖可知,圖中所示區域的地形以高原為主,地勢中間高、東西低。故選C。
答案:C
下列關于亞洲地形、地勢、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河流較少
B.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四周
C.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多為內流河
D.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河流短急
B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亞洲的自然環境特征。亞洲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多發源于中部,順地勢呈放射狀分流入海。
答案:B
導學二 亞洲氣候的特征及成因
亞洲季風氣候顯著的原因是( )
A.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B.位于亞歐大陸的東部
C.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東部,東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大
D.面積最大
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亞洲季風氣候顯著的原因。亞洲季風氣候顯著,原因是亞洲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東部,東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南臨印度洋,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大,季風氣候最典型。
答案:C
導學三 亞洲的主要氣候類型及其分布
讀“亞洲范圍圖”(圖6),完成第(1)~(2)題。
(1)造成e、f兩地降水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海陸因素
C.緯度因素
D.人類活動
B
圖6
(2)b地的氣候類型是( )
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沙漠氣候
C.熱帶季風氣候
D.亞熱帶季風氣候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影響亞洲氣候的主要因素和亞洲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第(1)題,e地位于沿海地區,f地位于內陸地區,造成兩地降水差異的主要因素是海陸因素。故選B。第(2)題,b地位于赤道地區,是熱帶雨林氣候。故選A。
答案:(1)B (2)A
A
讀圖7,完成下列問題。
圖7
(1)孟買和雅庫茨克兩地的差異表現在 方面,造成此差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哈爾濱和烏蘭巴托兩地的差異表現在 方面,造成此差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烏蘭巴托屬于 氣候,哈爾濱屬于___________氣候。
氣溫
雅庫茨克緯度較高,
氣溫較
低;孟買緯度較低,氣溫較高
洋,降水較多
哈爾濱比烏蘭巴托更靠近海
溫帶大陸性
溫帶季風
降水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緯度位置影響氣溫,海陸因素影響降水。孟買緯度較低,氣溫較高;雅庫茨克緯度較高,氣溫較低。哈爾濱臨近海洋,降水多;烏蘭巴托遠離海洋,降水少。哈爾濱屬于溫帶季風氣候,烏蘭巴托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
答案:(1)氣溫 雅庫茨克緯度較高,氣溫較低;孟買緯度較低,氣溫較高
(2)降水 哈爾濱比烏蘭巴托更靠近海洋,降水較多
(3)溫帶大陸性 溫帶季風
讀“亞洲大陸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圖”(圖8)和“亞洲大陸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圖”(圖9),完成第1~2題。
圖9
1.亞洲的地勢特點是(  ?。?br/>A.西部高,中部低
B.東部高,西部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中部低,四周高
2.亞洲北部的河流主要注入(  ?。?br/>A.太平洋 B.北冰洋
C.印度洋 D.大西洋
C
B
讀“亞洲氣候分布圖”(圖10),完成第3~5題。
圖10
3.下列河流位于亞洲與歐洲分界線上的是(  ?。?br/>  A.葉尼塞河     B.長江
  C.烏拉爾河     D.伏爾加河
4.曼谷和雅加達氣候的共同特點是(   )
  A.終年高溫    B.終年多雨
  C.雨熱同期    D.雨熱不同期
5.三種季風氣候自南向北分別是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主要的影響因素是(  ?。?br/>  A.緯度因素     B.海陸因素
  C.季風因素    D.地形因素
C
A
A
6.讀“亞洲地形分布圖”(圖11),完成下列問題。
圖11
(1)寫出圖中字母表示的半島的名稱。
 A    半島,B   半島,C   半島,其中面積最大的是    半島。
(2)寫出圖中字母表示的高原的名稱。
 D   高原,E   高原,F   高原,其中海拔最高的是   高原。
(3)請描述亞洲地勢對河流的影響。
阿拉伯
印度
中南
阿拉伯
青藏
蒙古
伊朗
青藏
答: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所以亞洲的河流呈放射狀從中部流向四周,在東亞河流自西向東流,南亞河流自北向南流,北亞河流自南向北流。
     “我們亞洲,山是高昂的頭,我們亞洲,河像熱血流……”聽到這首《亞洲雄風》,我們的腦海中會涌現出一幅亞洲壯麗山河的畫卷。讀“亞洲略圖”(圖12),完成第1~4題。
圖12
1.“我們亞洲,山是高昂的頭”,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頭”,那么這座“山”是( )
A.天山博格達峰       B.唐古拉山各拉丹冬峰
C.喀喇昆侖山喬戈里峰     D.喜馬拉雅山珠穆朗瑪峰
2.由圖可知,亞洲河流的特點是( )
A.多發源于四周,向中部匯聚   B.多發源于中部,向四周分流
C.河流眾多,且短小湍急     D.河流眾多,均為外流河
3.亞洲的地勢特點是( )
A.東西高,中間低        B.南高北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東高西低
D
B
C
4.下列關于亞洲河流、湖泊特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B.長江是世界最長的河流
C.葉尼塞河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
D.印度河發源于青藏高原,流入印度洋
5.下列關于亞洲氣候復雜多樣的原因,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亞洲跨緯度廣,跨寒帶、溫帶和熱帶
B.亞洲地形復雜多樣,地勢起伏大
C.亞洲地域遼闊,東西距海遠近差異大
D.亞洲河流、湖泊眾多,多為外流河
B
D
亞洲各國山水相依、民心相通、命運與共。讀圖13,完成第6~7題。
圖13
6.下列關于文明古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均誕生于亞洲大陸上河流的沖積平原
B.古埃及文明發源于尼羅河流域
C.古巴比倫文明誕生于印度河流域
D.大江大河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7.下列“亞洲之最”中,不是“世界之最”的是( )
A.亞洲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
B.亞洲最深的湖泊——貝加爾湖
C.亞洲最大的湖泊——里海
D.亞洲最長的河流——長江
B
D
區域地理學習重在方法,綜合法是學習區域地理知識最常用的方法。綜合法一般是從分析區域的地理位置入手,逐項研究其地形、氣候、河流等地理要素,最后綜合概括出該區域的地理特征。讀圖14,回答下列問題。
甲           乙
圖14
(1)知位置:亞洲占據了亞歐大陸大部,北、東、南三面瀕臨著北冰洋、 、印度洋,地跨熱帶、溫帶和寒帶。
(2)析氣候:亞洲廣大的內陸地區是 氣候,其氣候特征是 ;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是 ____________氣候。
(3)識水系:亞洲的大河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源遠而流長。下列關于亞洲水系特征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亞洲河流都發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
B.亞洲所有河流都流入海洋
C.地域廣闊為形成眾多的大河提供有利條件
D.西部和北部河流數量多
太平洋
溫帶大陸性
冬冷夏熱、降水稀少
熱帶沙漠
C
(4)探生活:圖14中甲、乙兩景觀表現了亞洲不同地區居民生活的差異。其中甲是生活在 __(填亞洲分區名稱)東西伯利亞的亞庫特人,居住木屋,身著毛皮服裝,運輸工具是狗拉雪橇,其原因是該地區緯度較 (填“高”或“低”),氣候寒冷。
北亞

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面積約占世界陸地面積的1/3,中部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擁有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某地理興趣小組的同學沿著30°N和80°E對亞洲地理差異展開探究活動。請你幫助他們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 沿30°N和80°E的亞洲地形剖面圖(圖15、圖16)。
圖15
圖16
探究一 30°N沿線的地理差異
(1)從太平洋沿岸出發,沿30°N線一路向西抵達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 運河,發現亞洲的地形地勢變化極為明顯,該沿線地勢總體特征表現為: 。
蘇伊士
中部高,東西低
探究二 80°E沿線的地理差異
(2)從印度洋沿岸出發,沿80°E線自南向北依次穿過了恒河平原、 高原、西西伯利亞平原,到達 洋沿岸。西西伯利亞平原氣溫 (填“高于”或“低于”)恒河平原,主要是受 因素影響。
(3)亞洲30°N沿線的長江中下游平原、80°E沿線的恒河平原主要糧食作物都是水稻,分析兩地氣候有利于水稻生產的條件: 。
青藏
低于
緯度
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北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汾西县| 隆尧县| 舒城县| 博客| 湟中县| 蒙城县| 内黄县| 太保市| 介休市| 确山县| 马鞍山市| 华亭县| 师宗县| 孟津县| 高阳县| 吉首市| 山西省| 得荣县| 威海市| 定西市| 翼城县| 临沭县| 元朗区| 平湖市| 武冈市| 武宣县| 云林县| 鄂尔多斯市| 泾川县| 承德县| 文安县| 景谷| 台东市| 全州县| 连州市| 涟水县| 筠连县| 梅河口市| 灵石县| 晋江市| 阳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