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藝術 造型·美術 年級 一年級 學期 春季課題 第1課 遠古的信息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能知道人類早期文明中萌生的巖畫,是一種獨特的“文字”,包含著豐富的信息(文化理解);能對巖畫中的圖像進行識讀,知道巖畫記錄了遠古先民的生活,表達了他們的愿望;能從色彩與造型兩方面去感受巖畫質樸簡潔的美感(審美感知)。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與探究,掌握使用常見的工具材料,運用刮畫的技法仿制巖畫,進行繪畫創作的方法(藝術表現)。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體會巖畫的悠久歷史,產生對巖畫的喜愛,激發對古老藝術的興趣(文化理解)。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知道巖畫記錄了遠古先民的生活,表達了他們的愿望,能運用刮畫的技法仿制巖畫,進行繪畫創作表現今天的生活。 教學難點 感受巖畫這一古老藝術的獨特美感。教學過程 第1課時工具材料 各種刮畫工具材料、課件、素描紙、仿制巖畫范畫。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過程性評價情境介紹 創設情境:科學家收到遠古傳來的呼喚,制作了“時空穿梭機”,要帶領學生回到遠古時代的巖畫遺址。(欣賞繪畫和鑿刻兩種形式的巖畫作品) 初步欣賞巖畫。 設置情境,激發學生好奇心初步感知古老的巖畫。環節一 1.對比觀察欣賞云南滄源巖畫(南系)和內蒙古陰山巖畫(北系)。 2.連連看:巖畫中的單個形象和現實中事物照片,請學生找對應連線。 學生觀察圖片,尋找兩幅巖畫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感受巖畫造型簡潔和色彩的質樸。 思考遠古先民繪制巖畫的意義。 初步認知不同地區巖畫的異同。 感受巖畫這一古老藝術的獨特美感。 在學生分享過程中,以鼓勵式評價為主。環節二 巖畫解讀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分享巖畫記錄的遠古先民生活故事。 引導學生分析巖畫表達了遠古先民的哪些愿望。 對巖畫內容進行適度的解讀,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口頭表述。 初步體會到美術可以像文字一樣記錄與傳達。 了解遠古先民的生活和他們想要表達的愿望。 初步感受到遠古的呼喚。 鼓勵善于聯系生活,能夠大膽想象的學生。環節三 欣賞仿制巖畫的范畫,分析使用的工具材料和繪制的方法。 小游戲:繪制步驟排序。 范畫使用的是油畫棒和牙簽。 通過正確的步驟排序,明確繪制步驟和方法。 打開學生思路,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合適的材料仿制巖畫。作業與 拓展學習 小練習:選擇巖畫中喜歡的形象,根據仿制巖畫的步驟,運用油畫棒和牙簽在小紙片上模仿遠古先民繪制一個造型簡潔、色彩質樸形象。 初步感受仿制巖畫的過程,掌握繪制方法。 此環節是一個小練習,用一個簡單的形象對學習內容進行應用,掌握方法即可。教學過程 第2課時工具材料 巖畫圖片、各種刮畫工具材料、課件、素描紙、仿制巖畫范畫。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過程性評價情境介紹 情境創設:跨越時空的旅行即將結束,給遠古先民留下一些信息。 學生體會圖像傳遞信息的功能。環節 用刮畫的方法仿制巖畫,給遠古人寫一封信。 1.選擇想要讓遠古人類了解的自己的生活進行表現。 2.注意造型簡潔、色彩質樸。 表現學生們的生活,向遠古先民講述現代社會和現代文明。 學生展示作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表達的愿望。 啟發學生從現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進行表現。 學生通過創作完整作品,更熟練地掌握刮畫的技法。作業與 展示評價 教師提出作業要求: 作業展示分享。 學生繪畫。 學生展示作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表達的愿望。 作品欣賞學生感受到科技的進步,國家的繁榮昌盛,對美好生活的熱愛。結果性評價評價建議:教師在評價前引導學生了解本課評價內容與方式,須解讀評價內容,組織學生自評、小組互評,集齊5塊“小巖板”為滿分為5分。板書設計遠古的信息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