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地形圖的判讀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 七年級上冊內容要求學業要求能夠在地形圖上判別和描述基本的地形特征。結合地形觀察,說出等高線地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表示地形的方法;在地形圖上識別一些基本地形。CONTENTS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如何在平面的地圖上表示地球表面的起伏?30米(絕對高度)200米(絕對高度)相對高度170米海平面 0米絕對高度(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絕對高度(海拔)與相對高度The size of the Earth等高線地形圖在地圖上,把海拔相同的各點依次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在等高線上標有海拔數值,如200米、100米。這種用等高線表示地形的地圖,就是等高線地形圖。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可以判斷坡度的陡緩;等高線密集,說明坡度較陡;等高線稀疏,說明坡度較緩。通過等高線的特征,還可以識別山峰、山脊、山谷和陡崖等常見的地形部位。等高線地形圖的性質閉合等高線,數值外低內高;圖中線段為示坡線,示坡線畫在等高線外側,坡度向外側降低。300350400450517等高線地形圖的性質山峰山谷山脊陡崖等高線凸向低處,中間高于兩側;圖中虛線為山脊線,也稱分水線。300350400450517山脊線山脊線等高線凸向高處,中間低于兩側;多形成集水線,在此處易發育成河流。300350400450517山谷線山谷線多條等高線重疊在一處;在等高線重疊處,用一組與等高線垂直的示坡線表示。170018001900200021002200等高線是如何繪制的測繪工作者首先要對一個區域不同地點的海拔進行測量,并將測得的每個點的海拔標注在地圖上(圖2.11)。依據已知點的海拔可以估算其他未知點的海拔。繪圖人員確定要繪制等高線的海拔,如50米,再將海拔同為50米的各點連成平滑的曲線,就得到了海拔為50米的等高線。按照一定的海拔差(即等高距),如10米,就可以分別繪制海拔為40米、60米……的各條等高線(圖2.12)。思與學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判讀地形部位等高線的形態、疏密程度等是識別地形部位和描述地形特征的主要依據。圖2.13是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在圖中識別地形部位,描述地形特征。①:山峰;②:陡崖;③:山峰;④:山脊;⑤:山谷;⑥:山脊;⑦:鞍部。⑦:鞍部。活動1.識別圖中①—⑦表示的地形部位。活動1活動2④處等高線叫稀疏,⑥處等高線較密集,因此④的坡度小于⑥。2.比較圖中④和⑥的坡度差異。1.分層設色地形圖在繪有等高線和等深線的地形圖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圍,涂上不同的顏色,這種地圖叫分層設色地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上附有高度表說明各種顏色表示的海拔范圍。2. 陸上五大基本地形陸地表面的地形類型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五種。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可以比較容易地判讀出各種各樣的地形,以及地表的起伏。活動繪制并判讀分層設色地形圖運用分層設色地形圖表示地形的方法,可以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分層涂色。圖2.15是某區域的等高線地圖。在圖2.15中分層涂色,判斷地形類型。1.根據圖中高度表,用不同顏色的彩筆完成分層涂色。2.判斷圖中①—⑤所代表的地形類型。平原盆地高原山峰山谷- 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