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魚紋話吉祥》教學設計課題 魚紋話吉祥 課型 造型·表現 設計·應用教材分析 本課時通過四個活動,圍繞魚紋的藝術表現與魚的寓意展開。活動一,通過對比甲骨文與現代印章中的“魚”,讓學生感受魚紋藝術的時代變遷;活動二,賞析不同時代的魚主題作品,理解魚紋的藝術多樣性和情感表達;活動三,學生動手繪畫魚的造型,為剪紙創作打下基礎;活動四,學生根據步驟圖學習剪紙創作,并在展示交流中發揮創意。整個教學過程注重學生的觀察、分析與動手實踐能力,旨在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創新能力。通過這一課時,學生不僅能夠了解魚紋的藝術表現與魚的寓意,還能深切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通過實踐環節,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從而提升學習效果。學情分析 七年級新生剛剛升學進入人生的新階段,這學期的學生好奇心強,喜歡表現自己,但也有部分學生可能因為其他學科對美術學習態度較為消極。學生來及不同家庭和學校的背景,美術基礎和技能水平高低不同,教學中需要注重多樣化教學,引導興趣和實踐鍛煉能力,提高美術素養及創造力。學習目標 審美感知:讓學生深入了解魚紋的意蘊美感,感受藝術家的藝術作品,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審美能力。藝術表現:識別和描繪不同魚類的基本特征和形態。創意實踐:引導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創作出具有魚紋元素的文創作品,貼近學生生活,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文化理解:了解魚紋在傳統文化中的深厚象征意義及其在藝術領域的獨特價值,激發他們對生活的熱愛。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魚的文化內涵和藝術表現形式,掌握用剪紙表現魚紋的方法。難點 如何讓學生感受到魚的寓意,培養他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傳承意識。活動準備 核心知識:魚文化寓意及表現形式。工具與材料:彩色紙、剪刀、鉛筆、水彩筆、橡皮、作品卡。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圖片導入;購入文物盲盒,觀察發現“魚”文字,創設情境,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從而自然地引入本課的主題——《魚紋話吉祥》。 提問學生,激發學生興趣 激發探討興趣講授新課 1、識魚字·尋文脈(1)觀看圖片,從甲骨文的“魚”到現在的“魚”,字形經歷怎樣變化?①互動游戲;將“魚”字形變化按時間排序(學生)②講解魚的發展歷程,觀察那一階段發生了很大變化③討論;a組與b組經歷了怎樣的變化?教師總結;這些變化意味著魚紋藝術的時代變遷與進步。(2)在遠古時代我們的魚不單單出現在甲骨文上,還出現在陶器當中,從古至今,魚為什么被他們那么偏愛。①魚能滿足他們什么需求呢?生活需求:裝飾、吉祥寓意生殖崇拜:多子多福精神需求:生命力及自由,吉祥象征②欣賞作品,現代魚也有著吉祥的寓意。③寫吉祥:你能想到與“魚”有關的吉祥詞語?任務一:書簽書寫成語;2、探魚形·知變化①欣賞《魚紋彩陶盤》有什么特征,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②猜一猜:右側圖片哪些是原始彩陶上的紋案。③討論;欣賞作品,兩個朝代魚紋的寓意是什么,他們形象有什么不同?總結:其內涵經歷了從生殖崇拜、圖騰崇拜到吉祥寓意深刻變化;具象—抽象—具象④欣賞圖片,除了魚元素應用在陶器,青銅器,繪畫上,還應用于剪紙中,表達著對美好生活吉祥寓意。 觀察思考并回答問題,探索魚紋的文化可從造型、線條、表現形式對比分析作品,了解寓意及情感表達。 引導學生觀察從圖案到文字成形的變化引導學生觀察,理解魚紋藝術的時代變遷。展示魚紋作品,引導學生討論,分析作品中情感表達和藝術手法。引導學生尋找生活中應用“魚”元素作品。創作示范 3、繪魚紋·達情意(1)觀看了美麗剪紙魚紋作品任務二:利用折、畫、剪創作你喜歡的魚紋剪紙作品,最后與書簽組裝成掛件。①觀看示范視頻②制作步驟:折—畫—剪—粘—祝福語 觀看視頻,嘗試構思設計制作。 觀察學生操作過程,現場指導和建議。活動總結 組織學生進行作品展示,引導學生說出自己作品所表達的寓意和情感;相互點評 總結點評課后拓展 展示不同民族,不同地區運用不同形式表現魚紋,如蠟染、刺繡,引導學生尋找更多不同魚紋的特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