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0課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與文化1.歸納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農業、數學和天文等科技以及書法、繪畫、雕塑與文學等文化成就(歷史解釋)2.知道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與這一時期時代特征之間的內在聯系(唯物史觀)3.了解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科技、文化的科學和人文價值,培養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家國情懷)【知識建構】基礎自主落實一、賈思勰和《齊民要術》右側史料體現了作者怎樣的觀念 《齊民要術》的地位如何 (1)觀念: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種植農作物要因地制宜,不誤農時。(2)地位: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突顯了我國古代科學家以民生為本的務實精神,對后世農學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思維導引《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而非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史料實證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齊民要術·種谷》二、科學家祖沖之研讀教材,辨認右側紀念郵票中的人物,完善相關成就卡片。項目 概況數學 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以后的第七位數字,領先世界近千年;與其子合著數學名著《綴術》歷法 創制出當時最先進的歷法《大明歷》機械制造 制造出了指南車、水碓磨、千里船等歷史解釋三、燦爛的文化領域 成就書法 鍾繇(尤擅楷書),胡昭設置書博士,教學生學習鍾、胡書體王羲之,被譽為“書圣”,代表作《蘭亭集序》被稱為 “天下第一行書”碑刻書體繪畫 東晉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雕塑 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文學 曹操父子的詩剛健雄勁。陶淵明的田園詩清新自然,樸實恬淡。民歌在南北朝有很大發展,北朝民歌慷慨豪邁,南方民歌細膩婉轉歷史解釋魏晉南北朝科技與文化成就取得的原因(1)北魏統一北方,為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提供相對安定的社會環境。(2)北方民族內遷,北魏孝文帝改革促進了民族交融,豐富中華民族文化內容。(3)北方經濟恢復與發展,江南地區開發,為科技文化成就取得奠定了經濟基礎。素養探究實踐【情境創設】 郵票以小見大,不僅具有經濟價值、藝術價值,而且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為弘揚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反映中國傳統科技的先進水平,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中國郵政發行了一系列關于中國古代科技文化人物及其成就的紀念郵票。【任務驅動 1】——領略科技文化(1)請依據示例,從其他三枚郵票中任選一例完成紀念郵票入選依據。示例:選擇圖一。賈思勰,北魏時期,曾任郡太守,非常重視農業生產。通過整理古書、采集民間歌謠諺語、汲取農民生產經驗、自己親自實踐等多種方式,撰寫了《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農書。賈思勰強調農業生產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代表了我國古代農學的發展成就,也體現了古代以農為本的思想。答:選擇圖二。祖沖之是南北朝的杰出科學家,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制造等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他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第七位數字,領先世界近千年,反映了我國古代發達的科技成就。選擇圖三。《蘭亭集序》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的書法被當時的人稱贊為古今之冠,代表了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較高水平。選擇圖四。《洛神賦圖》是東晉畫家顧愷之的代表作,線條優美活潑,人物傳神,富有個性,代表了我國古代繪畫藝術的較高成就。【任務驅動 2】——神游名勝古跡(2)觀察圖片,結合所學知識,談一談南北朝時期的雕刻藝術有何特點。答:繼承了秦漢以來我國雕塑藝術的優良傳統,也吸收了外來佛教造型藝術的特點。學業分層評價【A 達標自測】1.孟子曰:“不違農時,谷物不可勝食也”,強調農業生產要順應自然規律。下列作品中,同樣體現了這一思想主張的是 (B)A.《蘭亭集序》B.《齊民要術》C.《傷寒雜病論》D.《大明歷》2.[跨學科·語文]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人才輩出,下面這首詩描述的歷史人物是 (A)歷法天文計算精,圓周小數點分明。千年國外方求出,月后環山宇宙名。A.祖沖之 B.賈思勰C.顧愷之 D.王羲之3.(2023·武漢模擬)美國學者錢存訓認為“到公元3世紀或4世紀時,書法已成為一種(自覺的)特殊的藝術形式”,這是建立在“平滑和有吸收力的書寫表面”基礎上的。由此可知,書法成為一門藝術 (A)A.得益于造紙技術的進步B.推動了書寫材料的革新C.有利于漢字造字的簡化D.促進了印刷技術的發展4.中國書法“蘭亭獎”是中宣部批準的唯一國家級書法藝術最高獎,也是中國書法藝術的最高專業獎。它的設立是為了紀念 (D)A.鍾繇B.顧愷之C.胡昭D.王羲之5.[五育·美育](2023秋·成都期末)《女史箴圖》是東晉顧愷之創作的絹本繪畫作品。觀察如圖可知顧愷之 (D)圖中一位貴族婦女在對鏡梳妝,左邊站立的侍女正為其梳理發髻。畫面右邊的貴族婦女,左手持鏡,右手整理發髻,鏡中映出她的面容。A.側重描寫平民生活B.開創了宮廷畫流派C.作品眾多流傳廣泛D.描摹人物生動傳神6.[歷史解釋](2023·淄博模擬)南北朝時期,統治階級為宣揚佛教,開鑿了許多石窟。石窟里的佛像繼承了秦漢以來我國雕塑藝術的優點,也吸收了外來佛教造型藝術風格,堪稱宏偉精巧的雕刻藝術品。這說明南北朝時期的雕刻藝術 (B)A.呈現佛教和儒家學說的共同風格B.是傳統雕塑藝術與外來佛教的有機結合C.依靠印度佛教的風格建造D.雕刻風格依據秦漢的生活習俗【B 思維進階】7.晉代士人崇尚灑脫清遠的精神氣度,以王羲之為代表的晉人書法,以陰柔為基調,柔中帶剛;鮮卑族民風彪悍、崇尚武力,北魏書體蒼勁厚重,粗獷雄渾。這表明書法藝術 (C)A.體現經濟發展程度B.融入崇文尚德內涵C.凝練民族地域特性D.保持強勁發展態勢8.(2023·佛山模擬)大同云岡石窟的佛教居士維摩詰像,頭戴尖頂帽,身著窄小胡服,具有典型北方少數民族的特征;孝文帝遷都后洛陽龍門石窟的同題材作品,頭戴高帽,寬衣博帶,與東晉顧愷之所繪《維摩詰像》較為相似。這反映當時 (A)A.文化交流呈現交融的趨勢B.石窟藝術已遍布大江南北C.佛像是繪畫雕塑的唯一題材D.佛教改變了中原生活習俗9.在中國歷史發展的星河中,有無數閃耀著民族智慧和創新精神的杰出人物,譜寫下一曲曲壯麗輝煌的時代篇章。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賈思勰總結寫《齊民要術》的體會時曾說:“今采捃(收集)經傳,爰及歌謠,詢之老成,驗之行事”“皆余目所親見,非信傳疑”,他的實踐觀點非常鮮明。——摘編自李壽仁《賈思勰和<齊民要術>》(1)根據材料一,概括賈思勰能夠著成《齊民要術》的原因。(2分)答:總結古代人民生產實踐經驗;借鑒參考大量古代文獻;虛心求教;注重實踐。材料二 《中國的世界紀錄》中收錄的中國古代科技成果(如表)。類別 數學 天文歷法 地學 化學 農學 機械 水利 輕工 兵器數目 22 25 25 9 25 7 7 8 8(2)根據表格分析,中國古代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主要分布在哪些領域。(2分)為什么會有這一特點 (2分)答:領域:分布在與農業生產相關的科技領域(或數學、天文歷法、地學、農學等領域)。原因:中國古代以農耕經濟為主導;歷代統治者重視農業。材料三 古之九數,圓周率三,圓徑率一,其術疏舛。自劉歆、張衡、劉徽、王蕃、皮延宗之徒,各設新率,未臻折衷。宋末,南徐州從事史祖沖之,更開密法,以圓徑一億為一丈,圓周盈數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即3.1415927),朒數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即3.1415926),正數在盈朒二限之間。密率,圓徑一百一十三,圓周三百五十五。——《隋書·律歷志》(3)材料三中的祖沖之是什么時期的歷史人物 (1分)材料記述了他的哪一重大成就 (1分)答:時期:南北朝。成就:祖沖之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以后的第七位數字。(4)文化自信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密切相關,我們的文化自信要建立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基礎上。結合所學的知識,請你談一談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中華傳統文化。(3分)答:對于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對于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內容,必須“移風易俗”,自覺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應該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創新。第20課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與文化1.歸納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農業、數學和天文等科技以及書法、繪畫、雕塑與文學等文化成就(歷史解釋)2.知道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與這一時期時代特征之間的內在聯系(唯物史觀)3.了解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科技、文化的科學和人文價值,培養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家國情懷)【知識建構】基礎自主落實一、賈思勰和《齊民要術》右側史料體現了作者怎樣的觀念 《齊民要術》的地位如何 (1)觀念: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種植農作物要 ,不誤農時。(2)地位: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 ,突顯了我國古代科學家以 的務實精神,對后世農學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思維導引《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而非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史料實證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齊民要術·種谷》二、科學家祖沖之研讀教材,辨認右側紀念郵票中的人物,完善相關成就卡片。項目 概況數學 把 精確到小數點以后的第 位數字,領先世界近千年;與其子合著數學名著《 》歷法 創制出當時最先進的歷法《 》機械制造 制造出了指南車、水碓磨、千里船等歷史解釋三、燦爛的文化領域 成就書法 鍾繇(尤擅 ),胡昭設置書博士,教學生學習鍾、胡書體王羲之,被譽為“ ”,代表作《蘭亭集序》被稱為 “ ”碑刻書體繪畫 東晉顧愷之的《 》和《洛神賦圖》雕塑 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 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文學 父子的詩剛健雄勁。 的田園詩清新自然,樸實恬淡。民歌在南北朝有很大發展,北朝民歌慷慨豪邁,南方民歌細膩婉轉歷史解釋魏晉南北朝科技與文化成就取得的原因(1)北魏統一北方,為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提供相對安定的社會環境。(2)北方民族內遷,北魏孝文帝改革促進了民族交融,豐富中華民族文化內容。(3)北方經濟恢復與發展,江南地區開發,為科技文化成就取得奠定了經濟基礎。素養探究實踐【情境創設】 郵票以小見大,不僅具有經濟價值、藝術價值,而且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為弘揚中國傳統優秀文化,反映中國傳統科技的先進水平,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中國郵政發行了一系列關于中國古代科技文化人物及其成就的紀念郵票。【任務驅動 1】——領略科技文化(1)請依據示例,從其他三枚郵票中任選一例完成紀念郵票入選依據。示例:選擇圖一。賈思勰,北魏時期,曾任郡太守,非常重視農業生產。通過整理古書、采集民間歌謠諺語、汲取農民生產經驗、自己親自實踐等多種方式,撰寫了《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農書。賈思勰強調農業生產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代表了我國古代農學的發展成就,也體現了古代以農為本的思想。【任務驅動 2】——神游名勝古跡(2)觀察圖片,結合所學知識,談一談南北朝時期的雕刻藝術有何特點。【A 達標自測】1.孟子曰:“不違農時,谷物不可勝食也”,強調農業生產要順應自然規律。下列作品中,同樣體現了這一思想主張的是 ( )A.《蘭亭集序》B.《齊民要術》C.《傷寒雜病論》D.《大明歷》2.[跨學科·語文]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人才輩出,下面這首詩描述的歷史人物是 ( )歷法天文計算精,圓周小數點分明。千年國外方求出,月后環山宇宙名。A.祖沖之 B.賈思勰C.顧愷之 D.王羲之3.(2023·武漢模擬)美國學者錢存訓認為“到公元3世紀或4世紀時,書法已成為一種(自覺的)特殊的藝術形式”,這是建立在“平滑和有吸收力的書寫表面”基礎上的。由此可知,書法成為一門藝術 ( )A.得益于造紙技術的進步B.推動了書寫材料的革新C.有利于漢字造字的簡化D.促進了印刷技術的發展4.中國書法“蘭亭獎”是中宣部批準的唯一國家級書法藝術最高獎,也是中國書法藝術的最高專業獎。它的設立是為了紀念 ( )A.鍾繇B.顧愷之C.胡昭D.王羲之5.[五育·美育](2023秋·成都期末)《女史箴圖》是東晉顧愷之創作的絹本繪畫作品。觀察如圖可知顧愷之 ( )圖中一位貴族婦女在對鏡梳妝,左邊站立的侍女正為其梳理發髻。畫面右邊的貴族婦女,左手持鏡,右手整理發髻,鏡中映出她的面容。A.側重描寫平民生活B.開創了宮廷畫流派C.作品眾多流傳廣泛D.描摹人物生動傳神6.[歷史解釋](2023·淄博模擬)南北朝時期,統治階級為宣揚佛教,開鑿了許多石窟。石窟里的佛像繼承了秦漢以來我國雕塑藝術的優點,也吸收了外來佛教造型藝術風格,堪稱宏偉精巧的雕刻藝術品。這說明南北朝時期的雕刻藝術 ( )A.呈現佛教和儒家學說的共同風格B.是傳統雕塑藝術與外來佛教的有機結合C.依靠印度佛教的風格建造D.雕刻風格依據秦漢的生活習俗【B 思維進階】7.晉代士人崇尚灑脫清遠的精神氣度,以王羲之為代表的晉人書法,以陰柔為基調,柔中帶剛;鮮卑族民風彪悍、崇尚武力,北魏書體蒼勁厚重,粗獷雄渾。這表明書法藝術 ( )A.體現經濟發展程度B.融入崇文尚德內涵C.凝練民族地域特性D.保持強勁發展態勢8.(2023·佛山模擬)大同云岡石窟的佛教居士維摩詰像,頭戴尖頂帽,身著窄小胡服,具有典型北方少數民族的特征;孝文帝遷都后洛陽龍門石窟的同題材作品,頭戴高帽,寬衣博帶,與東晉顧愷之所繪《維摩詰像》較為相似。這反映當時 ( )A.文化交流呈現交融的趨勢B.石窟藝術已遍布大江南北C.佛像是繪畫雕塑的唯一題材D.佛教改變了中原生活習俗9.在中國歷史發展的星河中,有無數閃耀著民族智慧和創新精神的杰出人物,譜寫下一曲曲壯麗輝煌的時代篇章。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賈思勰總結寫《齊民要術》的體會時曾說:“今采捃(收集)經傳,爰及歌謠,詢之老成,驗之行事”“皆余目所親見,非信傳疑”,他的實踐觀點非常鮮明。——摘編自李壽仁《賈思勰和<齊民要術>》(1)根據材料一,概括賈思勰能夠著成《齊民要術》的原因。(2分)材料二 《中國的世界紀錄》中收錄的中國古代科技成果(如表)。類別 數學 天文歷法 地學 化學 農學 機械 水利 輕工 兵器數目 22 25 25 9 25 7 7 8 8(2)根據表格分析,中國古代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主要分布在哪些領域。(2分)為什么會有這一特點 (2分)材料三 古之九數,圓周率三,圓徑率一,其術疏舛。自劉歆、張衡、劉徽、王蕃、皮延宗之徒,各設新率,未臻折衷。宋末,南徐州從事史祖沖之,更開密法,以圓徑一億為一丈,圓周盈數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即3.1415927),朒數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即3.1415926),正數在盈朒二限之間。密率,圓徑一百一十三,圓周三百五十五。——《隋書·律歷志》(3)材料三中的祖沖之是什么時期的歷史人物 (1分)材料記述了他的哪一重大成就 (1分)(4)文化自信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密切相關,我們的文化自信要建立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基礎上。結合所學的知識,請你談一談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中華傳統文化。(3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2025 部編版歷史 七年級上冊 第四單元 第20課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導學案(學生版).docx 2024-2025 部編版歷史 七年級上冊 第四單元 第20課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導學案(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