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藝術 造型·美術 年級 一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第1課 我的名字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漢字具有悠久的歷史;理解象形字的基本概念、特點,能運用身邊的自然物、人造物以及線條、形狀、色彩等造型元素創造性地表現自己的名字。 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觀察、對比、思考發現象形文字的造字方法,體會象形字的形美,在探究自己“名字的故事”過程中感受象形字的意象美。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感受象形字的字形美和意象美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了解象形字的造字方法及發展歷史,感受象形文字的美,運用點、線、面及顏色裝飾自己的名字。 教學難點 根據想要表達的名字字形大膽展開聯想,運用象形造字法創造出新穎有趣的名字畫作品。教學過程 第1課時工具材料 交互式白板,課件,繪畫工具,身邊的常見物品。教學環節 主要師生活動 教學意圖情感導入 出示識字內容,結合圖畫讓學生認一認上面的生字。 提問: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從小就要學習漢字,誰知道漢字最早出現在什么時候? (學生看圖識字) 教師小結: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通過看圖識字,初步體會寫實圖畫和文字符號之間的關聯。 讓學生知道漢字有著悠久的歷史。探究新知 設置情境,回到商朝:師生通過網絡搜索觀看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9集《殷墟嵌綠松石甲骨:刻辭骨柶》,走進《商人的一天》,引導學生觀察動畫片里面的由象形字扮演的動畫形象,感受象形字的圖像感和趣味性。 游戲:對對碰。 請同學連線選擇象形文字與對應的物品圖片。 提問:你是通過什么看出來它們有聯系的?它們給你什么樣的印象? 教師小結:這些古文字都是象形字,它就像畫畫一樣生動形象,美麗有趣。 出示漢字演變圖。 學生活動: 引導學生對比觀察教材中的象形字和對應形象,發現它們之間的聯系。 提問:你發現象形字是根據物體的哪一方面創造出來的? 教師小結:每個象形字都是通過用線條描繪事物的整體或部分外形得來的。象形字是依形造字。 學生活動:一位同學在交互式白板上進行連線,其他同學在書上認一認自己認識的象形字。交流討論象形字的造字方法。 設置情境,激發學生對象形字的好奇心以及學習興趣,初步感知象形字的趣與美,為探究象形字的造字方法做好鋪墊。 通過了解漢字演變,知道漢字經過了漫長的演變過程,初步認識古人最初的造字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將實物與相應的象形文字進行對比分析,引導學生尋找象形文字是怎樣抓住實物最主要的特征來概括表現出物體的外形的,進一步了解象形字的造字方法。任務探究 1.老師出示自己的姓名,里面包含象形字書寫的文字。 2.找一找:你的名字中哪些字可以用象形文字表示,試著畫一畫。 3.擺一擺:你也可以用你身邊的自然物和人造物擺一擺你的名字里的字和筆畫,說一說為什么用這些物品擺。(形似) 4.提出問題:我們身邊還有哪些自然物和人造物可以用來表現我們的名字中的字或者筆畫呢? 學生活動:學生開展寫一寫、找一找、擺一擺學習活動,交流討論自己名字的表現方法。 利用自主探究活動啟發學生運用象形字的造字方法和不同的素材表現自己的名字。作業與 展示評價 教師提出作業要求 1.請大家制作一張名字卡,介紹我們自己。 2.用我們學到的名字表現方法畫出我們的名字。 作業展示分享 學生活動:學生繪畫自己的名字卡片。 初步體驗名字畫的繪畫方法,依字想象外形。 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想法。 畫出自己的名字,掌握畫名字畫的方法,認識到漢字的形象立足于圖像,不是刻板的概念,理解漢字是古人的智慧結晶,是中華民族寶貴的傳統文化。板書設計 我的名字教學過程 第2課時工具材料 交互式白板,課件,繪畫工具,身邊的常見物品。教學環節 主要師生活動 教學意圖情感導入 教師分享自己“名字的故事”。 姓,是由我們遠古的祖先代代傳下來的,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國家,所以姓是我們民族與文化認同的符號。 姓的后面是名,代表著獨一無二的自己,是家人在我們出生的時候送給我們的禮物。 學生活動:學生在小組內口頭分享自己的“名字故事”,表述自己的名字里的美好含義。 小結:我們的名字不僅包含了家人對我們的深切期望和美好祝福,更飽含了家人對我們濃濃的愛,每個人的名字都有著特殊的寓意。 通過分享自己的“名字故事”,感受漢字的意象美,體會家人對自己的美好祝愿。探究新知 提出問題: 1.你喜歡誰的名字,他的名字里有什么美好的事物或寓意? 2.我們自己的名字里有什么美好的事物嗎?能在上節課繪畫的名字卡上畫一畫嗎? 教師示范:如何添畫名字卡。 學生活動:嘗試用和名字含義相關的圖案裝飾自己的名字卡。 引導學生由文字的含義聯想到事物并添畫名字卡,把名字中的意象美具象化、視覺化,使學生能夠更直觀地體驗和理解自己名字的美好寓意,增強自我認同感。任務探究 欣賞教材中的學生作品。 提出問題: 看看小朋友們還用了哪些方法裝飾名字畫呢? 涂鴉游戲: 在白板上把點、線、面、顏色進行重復、組合,并裝飾我們的名字畫。 老師小結: 1.這些彩色的點、線、面都是通過重復的方式進行了組合,用以裝飾我們的名字。 2.可以大膽地使用顏色。 學生活動:學生仔細觀察書中的兒童作品,認識點、線、面、顏色等造型元素。 學習運用點、線、面、顏色組合裝飾名字畫。 通過欣賞小朋友的作品,啟發學生用點、線、面、色彩等美術語言來裝飾我們的名字卡片,對美術語言有初步的認知和運用。作業與展示評價 作業要求:用點、線、面、顏色組合大膽地裝飾我們的名字卡。 學生活動:學生裝飾名字卡。 作業展示分享。 初步掌握用點、線、面、顏色的組合進行藝術創作的方法。板書設計我能收獲幾顆星結果性 評價 我知道 點、線、面和顏色的自由組合。 ☆☆☆☆☆我理解 漢字是獨特的中國文化。 ☆☆☆☆☆我會做 把自己的名字變成一幅畫。 ☆☆☆☆☆我分享 我的名片。 ☆☆☆☆☆我還想知道 我們中國人還有哪些獨特之處。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