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動物和媽媽》教學設計科 目 美術 年 級 一年級授課形式 教 材 嶺南版美術教材一年級下冊課時安排 1 課時 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任課教師一、教材分析本課為嶺南版 2011 版第二冊第二單元《點線面,你我他》課程中,在整節課的過程讓學生拓展 思維,感受親情,通過運用點、線、色裝飾與大小對比來表現小動物和媽媽的造型,從而增強學生 的藝術表達能力,在繪畫中體驗造型的樂趣。二、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學生有較強的同理心,在情感上對動物表現出較強的保護欲。本單元《大魚和小魚》 中,學生基本掌握了比較物象大小特征的能力,感知物象在畫面的大小布局關系。《快樂的小鳥》 中能感知動物的形態結構、花紋色彩等特點,在美術技巧上能夠表現簡單的點、線和色塊。三、教學目標1. 能感知動物的造型特征,鞏固小動物和媽媽體態大小對比的造型能力。 2. 會運用線條和色彩表現動物形象特征,創作表達小動物和媽媽愛的故事。 3. 探索動物親情傳遞動態表情,感受小動物和媽媽的傳遞愛的方式,理解偉大的母愛。四、教學重難點重點 聯想小動物和媽媽一起的場景,學會分析動物大小和造型特征。難點 綜合運用線、色表現小動物和媽媽的組合畫面。五、課前準備PPT 課件、繪本故事、微課視頻六、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課 堂 導 入 1、教師講述繪本故事。 2、概括小兔子與媽媽如何表達對彼此 的愛。 1、學生聆聽繪本故事, 感受小兔子和媽媽彼此 表達愛的動態言行。 1、回顧已學知識, 感受動物體型大與 小的對比關系。課 堂 發 展 1、創設故事情境,感受動物間的有 趣的故事 (1)聆聽和觀察小熊、小象、小猴子和 動物媽媽的故事。 (2)用簡單地語言說一說三種小動物 和媽媽的外形特點?它們是如何表達 對彼此的愛? ①象:大耳朵、長鼻子、彎彎的眼睛; ②猴子:長尾巴; ③棕熊:大大的頭、身體又肥又壯; (3)觀看視頻,觀察大自然中小動物 與媽媽相處的真實情景。 小結:不同種類的小動物外形上都獨具 特色,小動物和媽媽的外形基本相似, 只是大、小不同。動物媽媽常常以哺食、 玩耍、教授生存技能幫助小動物健康成 長。 2、觀察動物的色彩特點 (1)觀察小雞與母雞公雞的色彩特點。 (2)聯想更多動物身上的花紋裝飾, 如豹子、斑馬、孔雀。 3、探究小動物的成長變化 (1)了解小蝌蚪成長發育的不同階段, 感受小蝌蚪與青蛙形態和生活習性的 不同。 4、認識畫家作品,感受不同表現形 式的動物組合 (1)現代畫家方楚熊寫意國畫《母愛 圖》、南宋魯宗貴畫家工筆畫《鵝圖》、 羅伯特麥克洛斯基鉛筆畫《讓路給小鴨 子》、現代張芝蘭剪紙作品《孵小雞》。 (2)分析《讓路給小鴨子》構圖形式, 分析畫面內容與構圖關系。 1、學生欣賞繪本故事, 感受并描述出小動物和 媽媽發生的趣聞樂事。 2、觀察與思考小象、小 猴子、棕熊的外形特點, 學生用 1、2 句話描述動 物媽媽與寶寶之間的親 密行為。 3、學生仔細觀看真實 動物視頻,能說出更多 動物媽媽和小寶寶在生 活中發生的事情。 4、學生能發現小雞和 母雞、公雞的造型區別。 感受不同動物的花紋、 色彩特點。 5、觀看視頻《小蝌蚪找 媽媽》,學生能發現小 蝌蚪與青蛙的造型區 別,感受小蝌蚪對媽媽 的迫切思念之情。 6、能初步認識不同表現 形式的繪畫作品,感受 不同表現形式的小動物 和媽媽。 1、聆聽繪本小動物 與媽媽之間的故事, 感受小動物與媽媽 的愛。 2、通過觀察與分享, 能描述動物的造型 特點,能表達小動物 與媽媽之間的故事 內容。 3、觀看大自然真實 動物視頻,感受大自 然中母愛的偉大,聯 想更多故事情節。 4、能感受動物身上 的色彩特點。 5、感知動物生長不 同階段,理解小動物 與媽媽外形差異的 原因。理解小蝌蚪找 媽媽的情感變化。 6、感受畫家筆下不 同表現形式的繪畫 作品,體會同一主題 作品不同構圖的樂 趣。課 堂 作 業 1、布置課堂任務。 (1)任務:想象小動物和媽媽間發生 的有趣情景,并把畫面畫下來。 (2)要求: ①能畫出小動物和媽媽的外形特征。 ②能表現動物親子關系 親密感情的 有趣動態。 2、微課示范,分析創作步驟 (1)首先畫出熊貓媽媽的外形,再畫 小熊貓。 (2)根據動物本身的色彩特點填土顏 色。 (3)給畫面適當添加花紋裝飾。 3、反例作品分析,點撥創作要點。 ①夸大動物媽媽的外形; ②注意大小比例關系; ③增加互動情節。 1、學生想象與創作小 動物和媽媽之間發生的 故事,掌握動物的外形 特征,體驗聯想創作的 樂趣。 2、觀看微課示范,總結 繪畫步驟。 3、學生觀察同齡人作 品,發現其中的缺點與 不足,提出解決方法。 1、激發學生創作情 景故事的繪畫樂趣。 2、觀察完整微課示 范,掌握創作步驟。 3、培養學生的觀察 和分析的能力,激發 美術學習興趣。作 業 展 示 略課 后 延 伸 轉變角色觀念,了解現實生活中更多表 達愛的方式。如唱歌、做早餐、打掃房 間等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愛。 參與互動,探索更多表達對親人愛的方 式。 參與互動,探索更多表 達對親人愛的方式。 激發學生理解人與 動物不同傳遞愛的 方式。課 后 延 伸 轉變角色觀念,激發學生理解人與動物 不同傳遞愛的方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