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單元培優課(十)速檢速測:①1982年 ②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③小康社會 ④鄧小平理論 ⑤“一國兩制”構想重難點1 改革開放新時期的階段特征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1978年以來),中國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成就最突出的時期。(1)政治上:恢復了黨的民主集中制的優良傳統,黨和國家加快了平反冤假錯案的步伐,憲法得到完善發展。20世紀80年代初,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構想,香港、澳門回歸是這一構想成功實踐的標志;海峽兩岸關系得到不斷發展。(2)經濟上:農村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揭開了對內改革的序幕,城市經濟體制改革隨之展開,計劃經濟體制逐漸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中國的對外開放逐漸形成了從沿海到沿江,從沿邊到內陸,多層次、多渠道、多種形式的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格局,而“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則使中國對外開放走向深入。(3)思想上:改革開放以來,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為主要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逐漸形成。(4)外交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積極開展全方位外交,與不同發展程度的國家構建友好合作關系;積極參與國際事務;通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提供中國方案。1.(2020·北京市第二次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22)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成就屬于這一時期的是( )①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開始確立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形成和發展③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④中國經濟總量躍升至世界的第二位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 D解析 題干所述時間為改革開放新時期,即1978年至今。1954年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開始確立,①錯誤;②③④屬于改革開放新時期的成就,故選D項。2.(2020年7月海南省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25)下圖中的數據變化歸因于( )A.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 B.中共八大的召開C.社會主義工業化實現 D.改革開放的實行答案 D解析 材料涉及時間“1978—2014年”,這屬于中國改革開放時期,故D項正確;其他選項和題干時間不吻合,排除。重難點2 “一國兩制”的特點和評價(1)特點①時代性: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背景下形成。②創新性:允許與國家主體不同的、對立的社會制度同時存在。③科學性:是有強大生命力的科學理論,成功解決了港澳問題。④示范性:為世界上其他地區和國家用和平方式處理國家、地區間歷史遺留問題和國際爭端提供了借鑒。⑤原則性:堅持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的原則。⑥策略性:照顧實際情況和各方面利益,符合包括港、澳、臺地區人民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⑦包容性:把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制度包容于一個統一國家之內。⑧開放性:兩種制度互相取長補短、和諧共榮。(2)評價①“一國兩制”構想是根據我國國情實事求是、科學地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統一問題的成功嘗試。②“一國兩制”構想符合包括香港、澳門、臺灣地區人民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③這一構想提供了解決國際爭端的新思路,為人類歷史和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3.(2022·湖南合格考,15)1992年11月,大陸海峽兩岸關系協會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代表在香港會晤,達成了在處理兩岸事務交涉中的重要共識,后被稱為“九二共識”,其內涵是( )A.海峽兩岸擴大交往,廣泛開展經貿合作B.國共兩黨對等談判,進行第三次合作C.雙方踐行“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構想D.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答案 D解析 “九二共識”的核心內容與精神是“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故選D項。4.(2023·河北唐山高一測試)澳門自1999年回歸以來,社會穩定,經濟快速發展,市民安居樂業。澳門的回歸與發展,主要歸功于( )A.“一國兩制”得到成功實行B.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C.“九二共識”成為普遍共識D.兩岸關系的歷史突破答案 A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澳門的回歸與發展主要是政策因素的結果,即“一國兩制”的推動,A項正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成立也是“一國兩制”推行的結果,B項排除;“九二共識”針對的是兩岸關系發展,C項排除;澳門回歸不屬于兩岸關系發展范疇,D項排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