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6課 國家出路的探索與列強侵略的加劇課標要求1.認識列強侵華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唯物史觀)2.概述晚清時期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事跡,理解其性質和意義。(歷史解釋、家國情懷)3.認識社會各階級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時空定位學習任務一 太平天國運動【活動】 閱讀教材第一目,梳理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背景、過程和影響。1.條件:洪秀全提出“拜上帝”的主張,號召民眾加入拜上帝會,團結了農民。2.過程(1)金田起義: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楊秀清等在廣西桂平金田村發動起義,建號太平天國。洪秀全稱天王。(2)定都天京:1853年,太平軍占領南京,改為天京,定都于此。(3)軍事全盛:太平軍北伐、西征,占領湖北、江西、安徽許多地方,軍事達到鼎盛,但領導集團日漸腐敗。(4)天京變亂:1856年,領導集團發生內訌,楊秀清、韋昌輝被殺,石達開出走,太平天國在政治、軍事上開始衰落。(5)后期防御:洪仁玕、陳玉成、李秀成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在安慶戰役中敗于曾國藩統率的湘軍。(6)天京陷落:1864年,在湘軍、淮軍和外國人帶領的洋槍隊進攻下,天京等地被攻破,太平天國運動失敗。3.綱領名稱 內容 結果《天朝田畝制》 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的主張,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農民追求社會財富平均的理想 都未能實施《資政新篇》 提出了新的社會經濟政策,試圖回答農民革命應當向何處去的問題4.結果:由于農民階級的歷史局限性,缺乏科學思想理論的指導,沒有先進階級的領導,不可能沖破封建社會的制度和思想,失敗是必然的。5.影響(1)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引起政治和權力結構的變化。(2)湘淮系官僚集團崛起,中央權力下移,對此后歷史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1.北京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上刻有金田起義浮雕。(摘自教材P96)該浮雕反映的事件有何意義?提示 金田起義是中國農民階級為反抗封建壓迫而奮勇斗爭的代表,代表了近代中國人民尋求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天朝田畝制度》規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算其家口多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處不足則遷彼處,彼處不足則遷此處。”(摘自教材P98)這反映了太平天國的什么理想?能否實現這種理想?為什么?提示 理想:平等、平均。不能實現。原因:建立在小農經濟基礎上的絕對的平均主義是空想,在現實中根本無法實施。 助學助考1.誤區警示——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原因太平天國運動是鴉片戰爭炮聲的回聲,運動的爆發主要是階級矛盾在民族矛盾推動下激化的結果,所以說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是階級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銳。2.概念闡釋——拜上帝教拜上帝教是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吸收西方基督教教義、中國儒家大同思想和農民的平均主義而創立的宗教,對廣大勞動人民有很大的號召力。洪秀全以拜上帝會為組織形式,以會員為基本力量,發動反清武裝起義,建立了太平天國。3.構圖解史——天京變亂4.知識拓展——洪仁玕與《資政新篇》洪仁玕是太平天國領導層中對西方認識較深的一位,在《資政新篇》中提出發展資本主義的主張,這在當時的中國是相當先進的思想。5.圖解歷史——《天朝田畝制度》與《資政新篇》學習任務二 洋務運動【活動】 閱讀教材第二目,理解洋務運動興起的背景、內容和影響。1.背景: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內憂)和兩次鴉片戰爭失敗(外患)。2.目的:挽救國家的頹勢,“自強”“求富”。3.代表:主要有奕?、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4.內容(1)軍事工業: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等。(2)民用企業:上海輪船招商局、上海機器織布局、開平煤礦等。(3)近代教育:創辦了培養翻譯和軍事人才的學校。(4)近代海防:建成了以北洋艦隊為代表的新式海軍。5.評價(1)洋務新政引進了資本主義國家的機器生產技術,是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嘗試。(2)沒有達到保障國家安全、抵抗外敵侵略的目的。(3)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礎上修修補補,洋務運動的失敗是必然的。1.1861年,曾國藩在奏折中說:“況今日和議既成……購買外洋器物,尤屬名正言順。購成之后……可以剿發逆,可以勤遠略。”(摘自教材P98)據此指出洋務新政的目的。提示 剿發逆,勤遠略。2.洋務運動中后期,少數“官督商辦”的民用企業發展為獨立經營的商辦企業,從而產生了早期民族資本主義企業。(摘自教材P102)據此指出早期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的來源。提示 “官督商辦”的民用企業。 助學助考1.易錯提醒——地主階級抵抗派與洋務派的區別地主階級抵抗派以林則徐等為代表,洋務派以李鴻章等為代表,兩者雖都屬于地主階級派別,但兩者的側重點不同。前者主張“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即抵抗外來侵略;而洋務派則主張“師夷長技以自強”,即維護清朝統治,鎮壓人民反抗斗爭,也含有抵御外侮的意圖。2.誤區警示——近代工業≠民族工業近代工業包含了使用機器生產的外資企業、洋務企業和民族資本主義企業以及后來的官僚資本主義企業,最早產生于19世紀四五十年代;民族工業是由商人、地主和官僚等投資興辦的近代企業,產生于19世紀六七十年代。3.特別提醒——認識洋務運動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是清政府的中央官員和地方實力派官僚,他們的目的是挽救清政府的統治危機。所以說洋務運動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學習任務三 邊疆危機與甲午中日戰爭【活動1】 閱讀教材第三目第一、二、三自然段,知道晚清的邊疆危機有哪些?清政府是如何應對危機的?1.西北地區(1)表現:1864年,新疆地區少數民族上層分子反對清政府,形成內亂局面;英國支持的阿古柏趁機入侵新疆;俄國出兵占領伊犁地區。(2)解決:1878年2月,左宗棠率軍收復新疆南北兩路;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正式建省。2.西南地區(1)背景:1883年8月,法國控制了越南,把侵略矛頭對準中國。(2)過程:1884年8月,法軍偷襲馬尾軍港,炮毀福州造船廠;1885年3月,馮子材率清軍取得鎮南關大捷。(3)結果:1885年6月,李鴻章與法國駐華公使簽訂中法《越南條款》,承認法國占領越南。(4)影響:1885年臺灣建省,清政府強化了對臺灣的管轄。【活動2】 閱讀教材第三目第四、五、六自然段,分析甲午中日戰爭的過程以及對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1.甲午中日戰爭(1)背景①根本原因:明治維新壯大了日本國力。②直接原因:日本借朝鮮農民起義出兵朝鮮。(2)過程豐島戰役 日軍偷襲清軍運兵船。1894年8月,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平壤戰役 1894年9月,清軍在平壤大敗黃海海戰 北洋艦隊官兵英勇作戰,重創日本艦隊,鄧世昌、林永升率部英勇奮戰,最終與艦同沉。隨后,日軍入侵遼東半島,占領旅順并進行大屠殺威海衛戰役 1895年2月,日軍在山東半島登陸,摧毀了威海衛軍港,北洋艦隊覆滅(3)結果: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讓步 承認朝鮮獨立割地 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款 2億兩白銀開埠 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設廠 日本可以在中國通商口岸設廠制造(4)影響:進一步把中國社會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證明了洋務運動的破產。2.反割臺斗爭(1)表現:1895年5至10月,臺灣義勇軍與以劉永福為首的留臺清軍一起反抗日軍占領,重挫了日本占領軍。(2)意義:臺灣人民的武裝抗日斗爭,表明了臺灣人民不屈服于日本的堅強意志。閱讀教材P100“思考點”:說說中國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失敗的原因。提示 日本備戰充分,中國國力不如日本;清政府統治腐朽;戰略指揮失誤,如“避戰保船”等。 助學助考1.特別提醒——左宗棠收復新疆的意義清軍收復新疆之戰,粉碎了英、俄勾結阿古柏侵占新疆的企圖,維護了中國的領土主權,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具有重大歷史意義。2.誤區警示——認識中法戰爭中國是戰勝者,但基本上接受了法國的侵略要求,而法國作為戰爭的失敗者,卻基本實現了發動這次侵略戰爭的主要目的,不僅奪取了整個越南,而且打開了中國西南的門戶。3.圖解歷史——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背景4.構圖解史——《馬關條約》的內容 學習任務四 瓜分中國的狂潮【活動】 閱讀教材第四目,分析列強如何掀起瓜分中國狂潮。1.揭開序幕:“三國干涉還遼”《馬關條約》簽訂后,俄、德、法“三國干涉還遼”,日本被迫歸還遼東半島,但向清政府索取3 000萬兩白銀“贖遼費”。2.主要方式(1)政治借款:清政府分三次向俄法銀行團、英德銀行團高息借款。(2)劃分勢力范圍:各帝國主義國家紛紛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3)強租租借地:俄國租旅大,英國租威海衛,德國租膠州灣,英國租九龍,法國租廣州灣。(4)爭奪路礦權:列強在中國大量掠奪鐵路和工礦利權。助學助考1.特別提醒——“三國干涉還遼”的實質“三國干涉還遼”這一事件的發生充分說明帝國主義在對外侵略的過程中,既勾結又斗爭,完全以自己的利益為轉移,以犧牲弱小國家的利益為交換條件。2.概念闡釋——“租借地”租借地是帝國主義國家在亞洲和拉丁美洲通過不平等條約取得的。租借土地的主權不轉移,租借只在約定的期限內有效,在租借期內租方取得對領土的使用權。重點難點1.重點: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和甲午中日戰爭。2.難點:對尋求國家出路的探索及其實質的認識和理解。主題一 國家出路的探索任務1 歷史解釋——太平天國運動史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則分多,人寡則分寡,雜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處不足則遷彼處,彼處不足則遷此處。……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也。——《天朝田畝制度》史料二 太平天國雖然失敗了,但它不僅沉重打擊了清王朝,而且使舊有的政治派別和社會成分發生了變化,產生了新的政治派別,并由此引起傳統的政治和權力結構的變化。——虞和平、謝放《中國近代通史(第三卷):早期現代化的嘗試(1865—1895)》【研討交流】(1)依據史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天朝田畝制度》的革命性和空想性的體現。(2)根據史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成果展示】(1)革命性:《天朝田畝制度》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空想性:企圖在小生產基礎上廢除私有制和實現絕對平均主義,違背社會發展規律。(2)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引起政治和權力結構的變化。隨著湘淮系官僚集團的崛起,漢人權力增長,中央權力下移,對以后歷史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任務2 唯物史觀——洋務運動的目的及影響史料 洋務新政(洋務運動)的興起是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一次重要轉折。洋務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強兵”……但這里活動內容的實效和意義已遠遠超出了洋務派主觀目的的范圍……其最大的意義并不是產生了“強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義的“體”上撕開了一道口子,開動了現代化(注:現代化即近代化)這輛列車。——摘自張海鵬《中國近代通史(第一卷):近代中國歷史進程概說》【研討交流】根據史料,指出洋務運動的“主觀目的”;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洋務運動“開動了現代化這輛列車”這句話的含義,并指出洋務運動的局限性。【成果展示】主觀目的:富國強兵或自強求富。含義:開辦了中國最早的一批近代工業;引進了西方近代科學技術,培養了一批科技人才;誘導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局限性:洋務運動只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而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封建制度。洋務運動對中國近代化進程的影響方面 表現經濟 ①為中國近代化的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及管理經驗 ②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列強經濟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政治 使中國社會的階級結構發生了變化,使中國無產階級逐漸壯大外交 使中國外交開始向近代化轉變,中國近代第一個常設的外交機構——總理衙門的設立,加強了清朝與外國的聯系軍事 創建了新式海軍,開始了中國軍事近代化的歷程教育 設立新式學堂,培養翻譯、科技、軍事方面的人才,派遣留學生,加快了近代教育事業的發展思想 有力地沖擊了“天朝上國”“貴華夏,賤夷狄”等思想觀念,推動了國人思想的早期現代化主題二 列強侵略的加劇任務1 歷史解釋——左宗棠收復新疆史料 左宗棠作出了三路出擊收復伊犁的部署,并于1880年5月移營哈密。7月,曾紀澤赴彼得堡談判,經過半年多“虎口索食”般地反復交涉,雙方代表簽訂了中俄《伊犁條約》。——摘編自李侃等《中國近代史》【研討交流】根據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左宗棠為解決新疆危機所作的主要貢獻。【成果展示】貢獻:率軍西征,消滅阿古柏主力,阿古柏兵敗自殺;在左宗棠的軍事支持下,曾紀澤與俄國簽訂《伊犁條約》,收回伊犁;在左宗棠的建議下,清政府在新疆正式建省。任務2 家國情懷——甲午中日戰爭的影響史料 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國家是個什么東西,和我有什么關系呢?到了甲午年……此時我才曉得……我也是中國之一人……才知道國家乃是全國人的大家,才知道人人有應當盡力于這大家的大義。——陳獨秀《說國家》(1904年)【研討交流】根據史料并結合所學,指出甲午中日戰爭的影響。【成果展示】客觀上促進了近代中國人民族意識的覺醒,先進的中國人積極尋求強國御侮之道。甲午中日戰爭是近代中國的轉折點(1)侵華方式:列強由以商品輸出為主轉為以資本輸出為主。(2)民族危機: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3)經濟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獲得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4)學習西方:由學習器物轉向學習制度。(5)革命力量:中華民族新覺醒,更多階級、階層投入救亡圖存行列。速檢速測1.(據中外歷史綱要上P98“史料閱讀”改編)《天朝田畝制度》規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則多分,人寡則寡分,雜以九等。”這一規定表明農民階級( )A.爭權奪利缺乏遠大的理想抱負B.希望建立美好的社會主義社會C.順應發展資本主義的歷史潮流D.力求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答案 D解析 據題意可知,《天朝田畝制度》提出要把土地平均分給農民,這說明農民力求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D項正確;《天朝田畝制度》反映了農民階級的愿望和要求,但不能說明農民階級爭權奪利缺乏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排除A項;《天朝田畝制度》反映的是農民階級的要求,農民階級沒有主張建立社會主義,更沒有提出發展資本主義,排除B、C項。故選D項。2.(2023年3月黑龍江省學業水平考試,10)曾國藩在《復陳購買外洋船炮折》中說,“況今日和議既成,中外貿易,有無交通,購買外洋器物,尤屬名正言順”。據此可知,他主張( )A.引進先進制度 B.引進先進人才C.引進先進設備 D.引進先進管理答案 C3.(2023·廣西學業水平考試,8)洋務運動時期,李鴻章在籌辦上海機器織布局時,計劃先提公款10萬兩白銀,其余大部分資本再湊股成之;在籌建開平煤礦時,確定招股80萬兩白銀作為資本。以此方式進行籌建的企業屬于為( )A.官辦企業 B.軍用工業C.民營企業 D.官督商辦企業答案 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上海機器織布局和開平煤礦屬于官督商辦企業,故選D項。4.(2023年7月新疆學業水平考試,8)有學者認為,洋務運動本質上是中國式的“工業革命”,是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嘗試。下列“嘗試”中屬于洋務派開辦的民用企業是( )A.天津機器局 B.上海輪船招商局C.福州船政局 D.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答案 B5.(2022年6月天津學業水平考試,10)下圖為近代時事畫報《點石齋畫報》所載“威海衛大戰得勝圖”。該圖( )A.沒有史料實證價值 B.說明圖像史料可信C.真實反映當時史事 D.可作歷史研究參考答案 D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威海衛之戰北洋艦隊全軍覆沒,畫報卻說威海衛之戰獲得全勝,這完全不符合歷史事實,但可以作為研究當時清朝謊報軍情、政治腐敗等情況的史料,具有一定的史料實證價值,D項正確,排除A、C項;畫報說威海衛之戰獲得全勝,這完全不符合歷史事實,這個圖像史料不可信,排除B項。故選D項。6.(2022年7月山東省學業水平合格考試,12)1895年7月,在俄國的脅迫下,清政府向俄法銀行團借款4億法郎,年息四厘,以海關收入作擔保。這一借款主要用于( )A.對日賠款 B.發展洋務C.支持變法 D.鎮壓革命答案 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日甲午戰爭后,清政府為償付對日賠款舉借外債,俄國為攫取侵略權益,乘機以干涉還遼邀功,搶先攬借,但因財力不足,與法合貸,故亦稱“俄法洋款”,A項正確;材料中借款主要用于對日賠款,B、C、D項不符合史實,排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