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1張PPT)第2課時 用氣球驅動小車三 運動和力01新知梳理02能力進階03綜合探究目錄1. 認識反沖力。推力反沖力2. 用氣球驅動小車。相反一、 選擇題。1. 下列物體的運動屬于反沖運動的是( C )。A. 踢足球 B. 火車前進 C. 噴氣式飛機飛行2. 下列動物中,靠噴水在海洋里運動的是( B )。A. 海豚 B. 烏賊 C. 螃蟹3. 氣球反沖小車3秒,小車行駛1.2米,如果想讓小車3秒行駛1.5米,那么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C )。A. 增大小車的質量 B. 減小反沖力 C. 增大反沖力CBC一二三4. 在“用氣球驅動小車”的實驗中,我們要注意,氣球上裝的噴管方向與小車的運動方向的關系是( A )。A. 氣球上裝的噴管向后,小車就向前運動B. 氣球上裝的噴管無論向什么方向,小車都會向前運動C. 氣球上裝的噴管向后,小車就向后運動5. 吹足氣的氣球放開后,在飛行的過程中,它的運動沒有規則,這主要是因為( C )。A. 氣球太輕 B. 有空氣阻力C. 氣球的噴氣方向在不斷變化AC一二三6. 火箭發射時,會向下噴出氣體,同時受到一個向( A )的反沖力。A. 上 B. 下 C. 左7. 為了讓用氣球驅動的小車行駛得更遠,我們可以( C )。A. 增加小車質量 B. 使用更小的氣球C. 向氣球內吹更多的氣8. 世界公認的火箭發源地是( A )。A. 中國 B. 美國 C. 日本ACA一二三二、 判斷題。1. 煙花是靠火藥產生的彈力飛上天空的。 ( )2. 氣球的飛行方向與它的噴氣方向有關。 ( √ )3. 撐竿跳選手落在墊子上后會被彈起,是因為他受到了墊子的反沖力。( )4. 宇宙飛船是靠反沖力飛行的。 ( √ )5. 兩名同學相撞后彈開了,是因為反沖力的作用。 ( ) √ √ 一二三三、 在小車的一端橫梁中間安裝Z形噴管支架,把氣球安裝在噴管上,接著把噴管安裝在支架上,給氣球充氣后再使氣球中的氣體噴出(如圖)。一二三1. 用氣球驅動小車,小車的運動速度( B )。A. 先快后慢再快 B. 先慢后快再慢C. 始終一樣快2. 用氣球驅動小車,氣球噴氣的方向與小車行駛的方向( B )。A. 相同 B. 相反 C. 開始相同,后來相反3. 小明說“制作氣球小車,氣球吹得越大越好”這種說法正確嗎?請寫出你的理由。不正確。氣球體積大,受到的空氣阻力也大,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綜合考慮BB一二三4. 氣球小車的噴管的粗和細分別有什么優點和缺點?氣球噴管越粗,噴出氣體速度越快,反沖力越大,但是持續時間短;氣球噴管越細,噴出的氣體速度越慢,反沖力越小,但持續時間長5. 為了讓氣球小車行駛得更遠,你會給小明提出什么樣的建議?使用更大的氣球;減輕小車的質量;尋找更光滑的行駛路面(合理答案均可)一二三(共11張PPT)第6課時 運動的小車三 運動和力01新知梳理02能力進階03綜合探究目錄小車的撞擊實驗。平均值越大一、 選擇題。1. 同一個物體運動時具有的能量與運動速度的關系是( A )。A. 運動速度快,具有的能量大B. 運動速度慢,具有的能量大C. 運動速度與具有的能量大小無關A一二三2. 如圖所示,想讓小車把木塊推得更遠,可以( A )。A. 把小車向斜坡上方移動B. 把木塊放遠一些C. 把小車向斜坡下方移動3. 把小車放在斜坡上,小車會滑下來,這是因為( A )。A. 小車受到重力的作用B. 有一個力把小車往下推C. 車輪的力使小車滑下來AA一二三4. 騎車上坡時很費力,下坡時不用蹬車,可以滑行下來,坡度越大,滑行的距離就越( B )。A. 近 B. 遠 C. 不動5. “撞擊實驗”中,坡度較緩時,木塊被撞后滑行了8cm,坡度變陡后,木塊被撞后可能滑行( C )。A. 5cm B. 8cm C. 12cm6. 下列現象中,可以證明運動的小車具有能量的是( C )。A. 小車的輪子在滾動 B. 小車一會兒就停下來了C. 小車把木塊撞到了遠處BCC一二三7. 如果沒有能量,那么自然界就( A )。A. 不會有運動和變化 B. 會出現很多新物種C. 會發生很多有趣的事情A一二三二、 判斷題。1. 讓靜止的物體運動需要用力,讓運動的物體靜止不需要用力。( )2. 小車越重并且運動速度越快時,小車因運動具有的能量越大。( √ )3. 同一輛小車從不同坡度的斜面上滑下,滑出的距離是一樣的。( )4. 敲擊音叉后用手觸摸音叉感覺到振動,說明敲擊后的音叉具有能量。( √ )5. 有些物體不需要能量也可以工作。 ( ) √ √ 一二三三、 小明為了研究運動的小車是否具有能量,他將小車從三個坡度不同的斜面上釋放,滑下后撞擊水平面上的木塊。每個坡度測試三次。得到了如圖所示的數據。一二三1. 在實驗中,小車輪子的運動方式是 ,木塊被撞擊后的運動方式是 。(填“滑動”或“滾動”)2. 在坡度一中,有一個木塊滑行有異常,請你在下圖中圈出滑行異常的木塊。(答案圖)滾動 滑動 一二三3. 當實驗出現異常時,我們應該( B )。A. 不理會,繼續做實驗 B. 多次實驗C. 偽造實驗結果4. 通過實驗發現,運動的小車具有 。5. 如果把坡度三中的木塊裝上輪子,那么木塊被小車撞擊而移動的距離會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0cm。B能量 大于 一二三(共11張PPT)第7課時 設計制作小車(一)三 運動和力01新知梳理02能力進階03綜合探究目錄制訂方案。結構設計方案一、 選擇題。1. 要以橡皮筋為動力制作小車,所選材料合適的是( C )。A. 硬紙盒、剪刀、橡皮筋、輪子、吸管、膠帶B. 硬紙盒、剪刀、橡皮筋、連接軸、氣球、膠水C. 硬紙盒、剪刀、橡皮筋、連接軸、輪子、膠水2. 克服橡皮筋動力小車輪胎打滑的辦法是( B )。A. 增加橡皮筋的根數 B. 增加車身質量C. 增加纏繞橡皮筋的圈數CB一二三3. 小車車架的特點和作用是( B )。A. 美觀、載人 B. 支撐、固定 C. 動力4. 下列不能作為小車動力的材料是( C )。A. 橡皮筋 B. 氣球 C. 輪子5. 小車的結構中,起到載人作用的是( B )。A. 車架 B. 車身 C. 車軸BCB一二三6.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A. 小車受到的空氣阻力大小與車身的尺寸和形狀有關B. 車輪越光滑,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車行駛的距離越長C. 橡皮筋小車一定比氣球小車行駛的距離長A一二三7. 小明設計了一輛小車,小車車身寬度為15 厘米,若經測試它能在5秒內把一個質量為20克的物體運輸1米遠,則這輛小車可以用來執行下列任務中的( C )。A. 任務一:通過一條寬度為12厘米的“馬路”B. 任務二:在3秒內載一個質量為20克的物體,運輸2米的路程C. 任務三:載一個質量為6克的物體,運輸1米的路程C一二三二、 判斷題。1. 人們根據需要會設計各種動力的車輛來執行不同的任務。( √ )2. 設計用橡皮筋作動力的小車時,摩擦力越小越好。 ( )3. 設計制作時先要明確問題。 ( √ )4. 在設計制作的過程中,實施方案時,需要團隊協作,共同完成。( √ )5. 為了使車輛的行駛速度變大,車身應該越輕越好。 ( )√ √√ 一二三三、 如圖所示為小明的小車設計圖,請仔細觀察,根據設計圖回答問題。一二三1. 這輛小車的動力來源是( C )。A. 重力 B. 彈力 C. 反沖力2. 在設計小車的過程中,有些摩擦是有害的,應盡量避免。下列不屬于有害摩擦的是( B )。A. 車軸與車身之間的摩擦 B. 輪子與地面的摩擦C. 車身與空氣之間的摩擦CB3. 繪制設計圖時,要標注主要部分的 。4. 如果想更換車身材料,那么下列備選材料中,最好的是( A )。A. 泡沫塑料 B. 鐵塊 C. 玻璃尺寸 A一二三5. 噴氣嘴的口徑要適中,如果噴氣嘴的口徑過大,那么噴氣時間就 ;如果噴氣嘴的口徑過小,那么推動小車的動力就 。短 小 一二三(共12張PPT)第3課時 用橡皮筋驅動小車三 運動和力01新知梳理02能力進階03綜合探究目錄研究橡皮筋纏繞圈數與小車行駛的距離的關系。平均值相同多一、 選擇題。1. 橡皮筋產生的力屬于( A )。A. 彈力 B. 重力 C. 反沖力2. 下列物體中,具有彈力的是( B )。A. 靜止放在桌面上的彈簧 B. 正被拉開的弓C. 正在掉落的石塊AB一二三四3. 用橡皮筋纏繞后被拉伸產生的力作動力,驅動小車運動,要讓小車運動的距離更遠,可以( C )。A. 減少橡皮筋纏繞圈數 B. 增加小車質量C. 增加橡皮筋纏繞圈數4. 在一定限度內,橡皮筋下端掛的鉤碼越多,橡皮筋產生的彈力( B )。A. 不變 B. 越大 C. 越小CB一二三四5. 安裝用橡皮筋驅動的小車時,橡皮筋纏繞在( C )。A. 前輪車軸上 B. 后輪車軸上C. 前輪車軸或后輪車軸上6. 研究“橡皮筋纏繞的圈數與小車運動距離”這個問題時,下列橡皮筋纏繞的圈數中,更合理的是( C )。A. 1圈、2圈、3圈 B. 1圈、6圈、11圈C. 6圈、12圈、24圈7. 蹦極運動涉及的力是( C )。A. 重力 B. 彈力 C. 彈力和重力CCC一二三四8. 彈簧受到外力后,形狀會發生改變,當它恢復到原來的形狀后,彈力就會( A )。A. 消失 B. 變大 C. 變小A一二三四二、 判斷題。1. 橡皮筋繞車軸一圈,小車就一定會運動。 ( )2. 橡皮筋可以被無限拉長,拉得越長,產生的彈力越大。 ( )3. 小車行駛的距離與橡皮筋的纏繞方向有關。 ( )4. 形狀沒有改變的彈簧也會產生彈力。 ( )5. 要標好小車運動的起點和終點,這樣才能比較小車行駛距離的長短。( √ ) √一二三四三、 連線題。將下列物體產生的力與其所屬類型用線連起來。一二三四四、 小明想制作一個用橡皮筋驅動的小車,并探究“橡皮筋纏繞的圈數與小車行駛距離的關系”。1. 小明把橡皮筋連接起來,一端固定在 上,另一端固定在 上。轉動車輪,讓橡皮筋在 上纏繞,松開手車輪就會轉動。2. 如果將橡皮筋纏繞的圈數增加幾十倍,那么( B )。A. 小車一定跑得更快了 B. 橡皮筋很有可能會被損壞C. 小車一定跑得更慢了車架 車軸 車軸 B一二三四3. 下表是小明的實驗記錄,根據實驗記錄可以發現:在一定限度內,橡皮筋纏繞的圈數越多,橡皮筋的彈力 ;彈力作用在小車上的時間越長,小車行駛的距離 。橡皮筋纏繞的圈數 2 4 6 實驗次序 1 2 3 1 2 3 1 2 3小車行駛的距離/cm 90 95 85 176 182 176 264 272 268平均距離/cm 90 178 268 越大 越遠 一二三四4. 如果以相同方式再連接兩根同樣的橡皮筋,那么結果會怎樣?在一定的范圍內,連接的橡皮筋數量越多,纏繞的圈數越多,產生的彈力就越大,小車可以行駛的距離就越遠一二三四(共8張PPT)第8課時 設計制作小車(二)三 運動和力01新知梳理02能力進階目錄實施方案。設計圖測試小車一、 選擇題。1. 測試小車時,發現小車不能走直線,不可能的原因是( C )。A. 軸不正 B. 輪子大小不同C. 橡皮筋繞的圈數太少C一二2. 小明和同伴設計小車時,通常經歷四個環節:① 明確設計任務;②共同設計方案;③ 完善設計方案;④ 交流初步想法。這四個環節的正確順序是( C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C. ①→④→②→③3. 小車設計成流線型主要是為了( C )。A. 增加穩定性 B. 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C. 減小風的阻力CC一二4. 評估設計制作的小車時,要考慮( C )。① 小車設計 ② 團隊分工合作 ③ 小車制作 ④ 展示講解 ⑤ 小車功能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⑤ C. ①②③④⑤C一二二、 下面是某小組設計制作小車的評估報告。該小組的小車設計方案較合理,有簡單的設計圖。小車制作的工藝一般,對于出現的問題部分能解決。小車能夠行駛,但是距離較短,行駛較慢,只能承載一塊橡皮。制作過程中,多數同學未參與,也沒有分工合作。展示過程不清晰,內容也不完整,沒有講解。一二1. 請根據評估報告為該小組的表現打分。(參考教材《小車制作評價表》)項 目 小車設計 小車制作 小車功能 團隊分工合作 展示講解分 數 2分 2分 2分 1分 1分2. 根據評估情況,該小組后續應該怎么做?該小組成員們需要反思設計和制作過程,進一步改進小車,同時要合理分工,還要詳細展示和講解小車的設計和制作過程(合理即可)2分2分2分1分1分一二(共10張PPT)第5課時 運動與摩擦力三 運動和力01新知梳理02能力進階03綜合探究目錄增大或減小摩擦力的實例。一、 選擇題。1. 古人搬運重物時,往往在重物下面放圓木頭,這樣可以( B )。A. 增大摩擦力 B. 減小摩擦力 C. 減小物體的重力2. 下列有關摩擦力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B )。A. 一物體在另一不光滑物體表面運動時,它們之間會有摩擦力B. 坦克的履帶的作用是減小摩擦力C. 鞋底上的花紋是為了增大摩擦力BB一二三四3. 下列方法中,能減小摩擦力的是( A )。A. 行李箱底部安裝輪子 B. 花崗巖路面刻上條紋C. 汽車輪胎表面有花紋4. 草地上滾動的足球會慢慢停下來,是因為受到了( C )。A. 重力 B. 彈力 C. 摩擦力5. 在車輛的車輪與軸之間安裝了滾珠軸承,是為了( C )。A. 增大摩擦力 B. 增加動力 C. 減小摩擦力ACC一二三四6. 下列方法中,通過改變物體運動方式來減小摩擦力的是( B )。A. 拉鏈上涂蠟油 B. 圓珠筆頭裝上滾珠C. 汽車裝防滑鏈7. 汽車從水泥路面駛向結冰的路面時,輪子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會( B )。A. 增大 B. 減小 C. 不變8. 在模擬搬運重物的實驗中,物體越重,托盤中需要放的墊圈就越多。這說明物體越重,產生的摩擦力( A )。A. 越大 B. 越小 C. 不變BBA一二三四二、 判斷題。1. 物體運動時接觸面光滑程度不同,但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樣。( )2. 如果沒有了摩擦,那么我們騎自行車會更快。 ( )3. 氣墊船是利用使接觸面分離的方法減小摩擦力。 ( √ )4. 足球鞋的鞋底有鞋釘,主要目的是增大摩擦力。 ( √ )5. 摩擦力對我們的生活都是有害的,所以我們要盡量減小摩擦力。( ) √√ 一二三四三、 將下列實驗過程補充完整。實驗目的:比較物體滑動和滾動摩擦力的大小。實驗材料:小車、彈簧測力計、膠帶、鉤碼等。相同條件: 、 。不同條件: 。實驗步驟:先測小車正常行駛時的滾動摩擦力,然后把小車的輪子用膠帶固定住,測小車在剎車狀態下的滑動摩擦力。實驗記錄:物體質量 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運動方式 一二三四產生摩擦力的形式 實際測量值 平均值輪子滾動前進(正常行駛) 0.1N 0.09N 0.11N 0.1 N輪子滑動前進(剎車時) 1.9N 2.1N 2.0N 2.0 N實驗結論:在該實驗條件下,滑動摩擦力是滾動摩擦力的 倍。通過實驗,我們發現:在相同條件下, 。0.1 N2.0 N20 滾動摩擦要比滑動摩擦省力 一二三四四、 請你找一找:自行車上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減小摩擦力?(請各舉兩例)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地方:車前輪、車后輪;需要減小摩擦力的地方:鏈條(齒輪)、車軸(合理答案均可)一二三四(共8張PPT)第三單元整合提升三 運動和力類型一 地球上的重力 重力就是把物體拉向地面的力。樹上的蘋果掉下來、拋向空中的皮球總要落回地面、小孩從滑梯上滑下、水往低處流等,這些運動都是由于重力的作用。1. 在天空中飛行的飛機( A )重力。A. 受到 B. 沒有受到 C. 有時受到A12345678類型二 橡皮筋可以用彈力驅動小車 橡皮筋這樣的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形狀很容易改變,形狀改變時,它們會產生一個要恢復到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叫彈力。當橡皮筋恢復到原來的形狀后,彈力消失。2. 下列物體不具有彈力的是( A )。A. 自然狀態下的彈簧 B. 被壓縮的彈簧C. 被拉伸的彈簧A123456783. 在三根完全相同的橡皮筋下,掛上數量不等的鉤碼。小明測量橡皮筋被拉伸后的長度,記錄在下表中。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橡皮筋序號 ① ② ③鉤碼數量 1個 2個 4個橡皮筋長度 12厘米 14厘米 18厘米(1) 三根橡皮筋中, 號橡皮筋產生的彈力最大。(2) 將①號橡皮筋上的鉤碼取下,橡皮筋的長度會( B )。A. 伸長 B. 縮短 C. 不變③ B(3) 如果在橡皮筋下掛3個鉤碼,那么橡皮筋的長度約為 厘米。16 12345678類型三 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1) 檢查指針是否在“0”位置。(2) 讀數時,視線與指針相平。(3) 測量的力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刻度標出的最大數量。4. 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在測量前指針位于第二小格A處,未作調整便用來測量手的拉力,指針位于B處,此時手對測力計的實際拉力為( A )。A. 2.0 N B. 2.2 NC. 1.9 N D. 2.1 NA12345678類型四 摩擦力在生活中的應用 摩擦力對我們有時是有利的,有時是有害的。當人們需要摩擦力時,就想辦法增大它,當人們不需要摩擦力時,就想辦法減小它。5. 輪胎使用的過程中,表面磨損會逐漸加重,到了一定程度就要更換輪胎,如果繼續使用,那么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就會 ,同等條件下汽車剎車所需要的距離就會變 ,發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就會增大。6. 古人在沒有現代大型機械的情況下,是如何搬運巨石等重物的?請寫出三種方法,并說說哪種方法產生的摩擦力最小、最省力?用滾木搬運;在重物上綁上繩子前邊拉、后邊推;冬天在冰上運送。其中利用滾木搬運是最省力的(合理答案均可)減小 長 12345678類型五 運動的小車 坡度越大,小車滑下后的速度越快,能量越大。坡度越小,小車滑下后的速度越慢,能量越小。7. 如圖所示,從三個不同斜坡的同一位置釋放小車,讓小車滑下后撞擊水平面上的木塊。木塊被撞擊后滑行距離最遠的是 ,由此說明坡度越大,木塊被撞擊后滑行的距離就越 (填“近”或“遠”)。丙 遠 123456788. 探究“運動物體具有的能量和運動速度的大小有什么關系”時,同學們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實驗方案:按圖所示組裝實驗器材,讓小球從不同坡度的斜面上由靜止滾下,碰到長木板上的小木塊后將小木塊撞出一段距離,比較 來判斷 具有的能量大小。每次實驗時,應將小球從斜面的 (填“不同位置”或“同一位置”)處由靜止釋放,撞擊長木板上同一位置的小木塊,用刻度尺分別測量木塊被撞出的距離。小木塊被小球撞擊后移動的距離長短 運動的小球 同一位置 12345678(共11張PPT)第4課時 彈簧測力計三 運動和力01新知梳理02能力進階03綜合探究目錄1. 認識力。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符號 表示,可以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N 2. 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0最大數量一、 選擇題。1. 關于彈簧測力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A. 所有彈簧測力計的一小格都表示1牛頓B. 掛鉤上的物體質量減少時,彈簧就會變長C. 彈簧測力計的指針可以指示力的大小2. 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的重力前,如果發現指針在“0”以上而沒有調零,那么用這個彈簧測力計測得的物體重力會( B )。A. 偏大 B. 偏小 C. 正常CB一二三3. 小明在科學課上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筆袋的重力,下列操作中,不規范的是( C )。A. 測量前,檢查指針是否在“0”的位置B. 視線與測力計相平C. 筆袋的重力超出測力計刻度標出的最大數量4. 下列設施中,( C )不屬于彈力的應用。A. 彈力碰碰球 B. 蹦床 C. 蕩秋千CC一二三5. 下列關于彈簧測力計的說法,錯誤的是( B )。A. 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均勻的B. 彈簧測力計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拿來用C. 使用彈簧測力計前應該輕輕地拉掛鉤以防卡住6. 用手拉彈簧測力計,使指針分別指到“0”“5N”“10N”的位置,感覺用力最大的是使指針( B )。A. 指向“0”處 B. 指向“10N”處C. 指向“5N”處BB一二三7. 在一定限度內,橡皮筋下端掛的鉤碼越多,橡皮筋伸長的長度( B )。A. 不變 B. 越長 C. 越短8. 小明把一個蘋果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端,指針所指的刻度如圖所示,則此蘋果對它拉力的大小為( C )。A. 1.25 N B. 1.3 N C. 1.5 NBC一二三二、 判斷題。1. 彈簧測力計刻度板上的刻度是上密下疏的。 ( )2. 運動員撐竿跳的過程中利用了彈力。 ( √ )3. 彈簧是彈簧測力計中可以去掉的組成部分。 ( )4. 彈簧測力計就是測量力的大小的一種工具。 ( √ )5. 彈簧測力計刻度標出的最大數量就是它能測量的最大值。( √ ) √ √√一二三三、 如圖所示為用彈簧測力計進行稱重實驗。一二三1. 請你寫出實驗3的數據是 N。2. 彈簧測力計下是否可以掛11個鉤碼? (填“可以”或“不可以”),理由是 。1.5 不可以 彈簧測力計最大能測量5 N的物體,10個50 g鉤碼是5 N,11個鉤碼超出了5 N 3. 使用時要使彈簧伸長方向和 在一條直線上。重物 一二三(共11張PPT)第1課時 讓小車運動起來三 運動和力01新知梳理02能力進階03綜合探究目錄研究小車運動快慢與拉力大小的關系。起點平均值大快一、 選擇題。1. ( C )發現了地球對它周圍的物體都有一種吸引力。A. 愛因斯坦 B. 伽利略 C. 牛頓2. 當小車運動起來后,我們再增加墊圈的個數時,小車的運動將( B )。A. 變慢 B. 變快 C. 無法判斷CB一二三四3. 下列詩句或俗語中,沒有涉及重力知識的是( A )。A.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B.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C.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4. 2021年12月9日,“天宮課堂”第一課開課,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航天員授課時身體飄浮在空中,這是因為( B )。A. 航天員有特殊本領 B. 失重 C. 受到拉力AB一二三四5. 在“研究小車運動快慢與拉力大小的關系”的實驗中,一輛小車2秒行駛了10厘米,如果想要讓小車3秒行駛10厘米,那么可以( B )。A. 減小載重量 B. 減小拉力 C. 加大拉力6. 如果墊圈比較輕,那么小車( C )。A. 一定能運動起來 B. 一定能保持靜止C. 可能保持靜止BC一二三四7. 研究小車運動快慢與拉力大小的關系時,拉小車的繩子的長度應該( B )。A. 小于桌子的高度 B. 約等于桌子的高度C. 大于桌子的高度8. 一個物體放在斜面上,這個物體受到的重力方向是( B )。A. 與斜面平行 B. 豎直向下 C. 與斜面垂直BB一二三四二、 判斷題。1. 墊圈越多,受到的重力越大,拉動小車運動得越快。 ( √ )2. 因為鳥會飛,所以它不受重力的作用。 ( )3. 運動的物體失去動力后會自己停下來,是因為物體受到了重力的作用。 ( )4. 做實驗時,為了節省時間,小車從起點到終點所需的時間測一次就夠了。 ( )5. 力能使物體運動起來,也能使物體的運動方向發生改變。( √ )√ √一二三四三、 小明想研究小車運動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他做了如下實驗,請幫他完成實驗活動記錄。1. 問題:小車運動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2. 實驗材料: 、尺子、繩子、小車、墊圈等。3. 假設:小車運動的快慢與拉力有關。拉力越大,小車運動得越快;拉力越小,小車運動得越慢。4. 不變的條件:小車的質量、 。5. 需要改變的條件: 。秒表 小車每次運動的時間(合理即可) 拉力的大小(墊圈的個數) 一二三四6. 實驗設計與記錄。拉力大小 (墊圈個數) 實驗結果/厘米 平均值/厘米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3 20 19 20 20 21 206 38 40 39 40 43 407. 可得出的結論: 。小車運動的快慢與拉力有關,拉力越大,小車運動得越快;拉力越小,小車運動得越慢 一二三四四、 枯葉從樹上落下,小孩從滑梯上滑下,水往低處流……請你解釋上述物體運動的原因,并列舉兩個生活中的例子。原因是它們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例子:踢向空中的皮球總要落回地面、自然成熟的蘋果落向地面(合理即可)一二三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課時 讓小車運動起來.pptx 第2課時 用氣球驅動小車.pptx 第3課時 用橡皮筋驅動小車.pptx 第4課時 彈簧測力計.pptx 第5課時 運動與摩擦力.pptx 第6課時 運動的小車.pptx 第7課時 設計制作小車(一).pptx 第8課時 設計制作小車(二).pptx 第三單元整合提升.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