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冷戰后的世界格局設計說明本課主要講述了冷戰結束后,世界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世界形勢的總趨勢是走向緩和,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但世界并不太平,地區沖突、民族矛盾、宗教紛爭、恐怖主義等威脅著世界安全。目前,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在本課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聯系歷史和現實,引導學生通過分析冷戰結束后世界格局的發展趨勢和特點,認識到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了解中國為建立國際新秩序作出的努力,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學習目標1.了解美國推行霸權主義的表現和威脅世界安全的因素。2.了解世界格局的多極化發展趨勢和各國為建立新的國際秩序作出的努力,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3.了解中國為建立國際新秩序作出的努力,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重點難點教學重難點: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教學方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講授法。資源與工具圖書館資源、多媒體課件、網絡搜索工具等。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教學情境“9·11”事件是發生于21世紀初的嚴重恐怖襲擊事件,為什么會發生這一事件 當今威脅世界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學習今天的新課——《冷戰后的世界格局》。二、預習檢查1.美國推行霸權主義的典型事例。2.世界多極化趨勢發展的表現。3.中國在建立國際新秩序方面的主張。三、學習任務一霸權主義與地區沖突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冷戰結束后,當今時代的主題是什么嗎 學生回答:冷戰結束后,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教師提問:當今世界仍存在許多嚴重威脅世界安全的因素,你們知道有哪些嗎 學生回答:霸權主義、地區沖突、民族矛盾、宗教紛爭和恐怖主義等。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97頁的內容,思考美國推行霸權主義的原因。學生回答:為實現稱霸世界的野心。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97頁的內容,歸納美國霸權主義的表現。學生回答:(1)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越過聯合國安理會,對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進行了持續轟炸。(2)1999年,中國駐南大使館遭到北約導彈襲擊,3名中國記者不幸犧牲。(3)2003年,美國未經聯合國授權,拉攏部分國家,發動戰爭,占領伊拉克。(4)美國等西方國家對利比亞、敘利亞等進行軍事干涉;北約持續擴張勢力范圍。【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了解威脅世界和平的因素及美國推行的霸權主義,增強學生的是非觀念。四、學習任務二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教師提問:冷戰結束后,世界格局出現了怎樣的特點 學生回答: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教師提問:蘇聯解體后,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企圖憑借強大的經濟、軍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個以美國為主導的“單極世界”。美國稱霸世界的野心能實現嗎 決定世界格局的因素是什么 學生回答:不能。歐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等一些具備較強綜合實力的國家聯盟或國家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成為制約美國的力量,推動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決定世界格局的因素是經濟實力(綜合國力)。教師總結:世界多極化是大勢所趨,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世界各國正在為建立國際新秩序而努力,美國建立“單極世界”的企圖終會落空。【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逐步分析教材,加深學生對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的了解。五、學習任務三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努力1.不結盟運動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99、100頁的內容,找出不結盟運動興起的背景、目的、對外政策、正式成立的時間和意義。學生回答:(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確立了以美國和蘇聯為主導的國際秩序,形成了兩大集團對峙的冷戰局面。(2)目的:維護國家獨立,擺脫美國和蘇聯的控制。(3)對外政策:和平、不結盟。(4)正式成立的時間:1961年。(5)意義:標志著廣大發展中國家已經成為國際政治舞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沖擊著兩極格局。【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初步掌握不結盟運動的基礎知識。2.建立國際新秩序教師提問:隨著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成為大多數國家的要求。面對這樣的局面,各國采取了什么樣的措施 學生回答:各國致力于發展經濟,力爭增強經濟實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據有利地位。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100頁的內容,歸納中國在建立國際新秩序方面的主張。學生回答:(1)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絕不干涉別國內政。(2)呼吁世界各國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深化拓展平等、開放、合作的全球伙伴關系,擴大同各國利益的匯合點,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推進大國協調和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3)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教師提問:中國應如何應對當今世界局勢的發展變化 學生回答: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增強綜合國力;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主張通過協商對話解決矛盾沖突;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當今世界局勢的發展變化及中國的應對措施,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六、過程性評價課堂練習。七、課堂小結本節課主要學習了三部分內容:霸權主義與地區沖突、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努力。這三部分內容之間是并列關系。冷戰結束后,世界仍不太平。霸權主義、地區沖突、民族矛盾、宗教紛爭、恐怖主義等時刻威脅世界的和平與穩定。這一時期,世界朝著多極化的方向發展。美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試圖以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為后盾,鞏固和加強其在全球的優勢地位,建立由美國領導的“單極世界”。但美國的企圖遭到歐盟、日本、中國、俄羅斯等國家聯盟或國家的挑戰。中國為構建一個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新秩序貢獻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八、布置作業1.基礎型作業:完成課后活動題,并標明考查的知識點。2.發展型作業:完成課時練習。九、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