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歷史 年級 高一 學期 秋季課題 第13課 從明朝建立到清軍入關教科書 書 名:《中外歷史綱要(上)》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學目標通過時間軸和地圖,將明朝統一全國、經略邊疆、明清易代等史實置于特定的時空環境中,幫助學生認識這一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版圖奠定的重要意義 2、通過學習明朝政治制度的變化、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歐洲殖民者侵占澳門和臺灣等史實,將明朝的發展與世界的發展聯系起來,以唯物史觀的觀點對明朝強大表象下的危機作出理性認識,對比同一時期的世界形勢,幫助學生認識中國社會面臨的危機和挑戰。 3、指導學生閱讀和提取史料有效信息,對明朝的內政外交政策作出合理的歷史解釋,幫助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內容1、教學重點: 明朝建立后在加強君權、治理邊疆、海疆等方面的一系列措施 2、教學難點: 從明朝的內政外交和世界的變化來認識中國社會面臨的危機和挑戰教學方法問題啟發式、材料導讀法、課堂講授與教材閱讀相結合教學板書大明之“立”——明朝的建立與統一 (二)大明之“專”——明朝政治制度的變化 (三)大明之“大”——明朝的內陸邊疆與海防 (四)大明之“強”——明朝的鄭和下西洋 (五)大明之“憂”——明朝輝煌中的危機 (六)大明之“亡”——清軍入關,江山易代教學過程【導入新課】 1、教師活動:通過明代十六位皇帝的奇葩趣事引入新課。 2、學生活動:學生感悟。 3、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同時快速導入本課學習主題。 【講授新課】 大明之“立”——明朝的建立與統一 1、教師活動:利用三幅地圖幫助學生了解元末農民起義,明朝的建立、統一全國,遷都北京等史實。 2、學生活動:(1)觀察地圖 (2)閱讀教材 3、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時空觀念”的核心素養。 二、大明之“專”——明朝政治制度的變化 1、教師活動:(1)引導學生對比元朝和明朝中央機構的兩張圖片,思考明朝中央機構的最大變化?(2)指導學生閱讀兩則材料,思考明太祖廢除宰相制度的原因。(3)利用簡易圖示幫助學生理解明朝如何從制度設計上解決宰相制度被廢除后所帶來的問題? 2、學生活動:(1)梳理歸納教材內容(2)分析和解讀圖示材料 3、設計意圖:(1)通過圖示設計化繁為簡,幫助學生理解明朝政治制度的變化,幫助學生理解廢宰相、設內閣、宦官專權都是皇權加強的表現。(2)培養學生“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的核心素養。 三、大明之“大”——明朝的內陸邊疆與海防 1、教師活動:(1)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并結合地圖思考:明朝內陸、海防面臨的具體威脅。(2)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概括:明朝在處理內陸邊疆問題時采用的方式(3)引導學生分析明朝政府采取的治邊措施產生的影響。(4)指導學生閱讀材料分析明朝倭寇猖獗的原因,理解倭寇的含義。(5)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了解明朝政府解決倭寇問題的方式。(6)引導學生對比明朝經略邊防的措施,分析明朝重視內陸邊防,忽視沿海邊防的原因。 2、學生活動:(1)梳理歸納教材(2)觀察地圖(3)閱讀材料(4)學生感悟 3、設計意圖:將明朝經略邊疆置于特定的歷史時空環境中來考察和分析,幫助學生認識這一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版圖奠定的重要意義。 四、大明之“強”——明朝的鄭和下西洋 1、教師活動:(1)借助地圖講解“西洋”的地理概念(2)通過講授法幫助學生了解鄭和下西洋的意義。(3)引導學生對比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概括鄭和下西洋的特征,幫助學生理解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感受大明王朝實力之強。(4)指導學生閱讀兩則材料,思考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感受大明王朝實力之強。 2、學生活動:(1)觀察地圖(2)閱讀材料(3)學生感悟 3、設計意圖:(1)借助地圖、表格、文字材料等,讓學生感受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感受大明王朝實力之強。(2)培養學生“時空觀念、史料實證、家國情懷”的核心素養。 五、大明之“憂”——明朝輝煌中的危機 1、教師活動:(1)引導學生閱讀材料,對比這一時期中西遠航活動的不同,幫助學生了解在強大輝煌的表象之下,大明王朝也潛伏著種種危機。(2)通過教師講授明朝政治的黑暗及氣候變化導致的天災不斷,幫助學生理解明朝滅亡的原因。 2、學生活動:(1)閱讀材料(2)學生感悟 3、設計意圖:(1)借助史料幫助學生認識世界背景下的鄭和下西洋和沿海危機。(2)加深學生對明朝集權與專權的理解。(3)培養學生以唯物史觀的觀點理性分析問題的能力。 六、大明之“亡”——清軍入關,江山易代 1、教師活動:通過時間軸引導學生簡單了解明清易代的史實。 2、學生活動:閱讀教材 3、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時空觀念”的核心素養。 中西對比,突破難點: 1、教師活動:利用時間軸,引導學生把明朝的統治和明清易代放在全球視野下來觀察,感受在中國封建專制空前強化的這一時期,世界形勢已然發生巨大的變化,幫助學生認識中國社會面臨的危機和挑戰。 2、學生活動:學生感悟 3、設計意圖:使學生將明朝的發展與世界的發展聯系起來,以唯物史觀的觀點對明朝強大表象下的危機作出理性認識。 【收尾】 1、教師活動:總結:正如劉煒主編的《中華文明傳真》一書中所說:明朝是一個強大但卻令后人迷惘的朝代。 2、學生活動:學生感悟 3、設計意圖:與本堂課開頭“大明印象”相呼應。備注:教學設計應至少含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等三個部分,如有其它內容,可自行補充增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